茶经网

简便的试茶方法给茶友

2020-11-23
介绍一种非常简便的试茶方法给茶友。准备几个约250毫升的通透玻璃杯。可鉴别一款茶,或几款不同茶同时对比。称3克待鉴别的茶,放入杯中,用大开水,冲泡入杯,约五分之四水位。

观察:

1.茶叶舒展快慢程度。茶叶舒展越快茶就越好。

2.伸缩度(茶叶未展开与完全展开的对比度)。伸缩度越大茶就越好。

3.看茶汤。茶汤越通透、油亮、清澈,茶就越好。

4.闻香。香气越自然并没杂味,茶就越好。

5.品味。浸泡5分钟可试其味,滋味越厚,甜、苦平衡,回甘强而持久,茶就越好。

6.看叶底。叶底越肥厚、油润、富弹性,茶就越好。新茶友刚开始时,最好用2款以上的茶作对比。熟练后,就算单独试一款茶,都会清晰。

用通透的玻璃杯,可集看茶叶舒展快慢,伸缩度,茶汤,叶底及试茶于一身,省时省力。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方便;既直观又容易;既客观又准确。用盖碗技巧冲泡,尤其用紫砂壶冲泡,都会改变或提升茶性。如烹饪食物,可根据食材的特性,将其发挥到极处。但我们试食材时,可去除所有烹饪技巧,用白开水将其灼熟,试食之,就可以试出其真味了。

小编推荐

【多图】简便的试茶方法(一)


常听说,香浓的酒,清淡的茶。很少说,香浓的茶。为什么呢?追问这个问题,就是进一步了解茶的开始了。茶到浓时,通常会伴随着涩重,苦重,令人很难接受。涩和苦都是人不大喜欢的。茶要避免苦、涩,只有选择清、淡。这也是绿茶、铁观音走俏市场的原因。但绿茶、铁观音通常都是飘香,滋味不足,层次单一。我们平时冲泡茶,也充分注意到这点,技巧地选择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力求冲泡一杯适中可口的茶。过浓时,会太苦涩;未到,会茶、水分离。这都是冲泡的功效。在冲泡中,发挥了茶的好,回避了不好。

如果能让茶完全地表现原本的真性,这样对分辨优劣就客观了。本人得出一个简便的方法。先此声明,这是本人以身试法,得出的经验,并没有科学验证。有兴趣的,可试之。试过好的,可继续。没有强加于人之意,只是说说个人的心得而已。

方法:称6g待试的茶,用1300毫升纯净水。冷水连同茶,一起煮。待煮滚后,再煮15—20分钟。茶味基本完全释出。将茶汤、叶底分开倒出,可看汤色、叶底、闻香、试味。这样可一步到位,茶的好、坏,优、缺点都全部展现出来。会更客观、全面辨别该茶,是否值得喝,是否值得存放。茶能否可以煮?我没有科学的证据。只能说点客观的现象,供大家参考。我们的祖先开始都是煮茶的。茶山上的茶农到现在,大都还是喜欢煮茶这个习惯,只不过他们用老叶黄片来煮,好的茶留着卖钱。看不出他们有任何不妥。我自己也长期煮茶喝,也没有感觉副作用。根据个人经验,冲泡跟煮茶对比,无论怎样冲泡,茶内质的释出,都达不到煮茶的三分之一,煮茶可以更全面,更客观的鉴别茶。

好的茶煮出来,汤色稠浓,但清澈,通透,油亮;口感,浓厚,但清爽,细滑柔润,回甘生津,但不涩,甜、苦平衡,层次丰富,回味无穷;香气,幽沉,入水,口齿长时间留香;喉韵,咽喉甘凉,滋润,畅通;身体,温暖,松散,安神,但不亢奋。令人念念不忘。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好茶,你会时常想到她。想起她,心里就甜滋滋乐悠悠地高兴,总要喝到她才舒服。她成为身体与精神的需要。不好的茶煮出来,汤色浑浊,涩、苦难喝。简直喝不下去,永远都不想再喝。

好茶是不怕煮的,但不好的茶,是经不起煮的。这里顺便说一下,煮好的新茶香浓,润厚,平衡,不刺激,不生涩,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茶既香浓又好喝,身体又感觉舒服。恭喜你!你找到了一款很好的茶,这是一种缘分。这跟人钱多、钱少;喝茶时间长、短;茶贵和便宜,没多大关系。好茶不是人人都遇上的。请珍惜,感恩吧!爱茶的人,找到一款好茶,是一种幸运与幸福。新茶友学会试茶的方法,可走少很多弯路,也可为自己找到适合的好茶,增添可能性。

称3g待煮的茶(甲、乙两款)

倒进壶里

先把煮茶的酒精炉点着

冷水和茶一起煮

待煮开之后,再煮15——20分钟

煮好了,(左边是茶甲、右边的是茶乙)

先把酒精炉的火熄灭

把茶汤倒出来(茶甲)

把茶汤倒出来(茶乙)

茶汤(甲)

茶汤(乙)

煮过后的茶底

给普洱茶新茶友的一些建议


1、不要把普洱茶与你原来喝的其它茶类连在一起作比较,这是因为:

比香——普洱茶比不过乌龙、铁观音、花茶绿茶;

比工艺流程——普洱茶的工艺相对于其它茶类较简单;

比价格——普洱茶价一天一个样,大有赶超大多茶类之上之势。

2、了解普洱茶应该多看、多问、多喝、少掏钱,不要看到就买。

3、不要寄希望予收藏能增值,那样做只会使你走火入魔。

4、要一点点地积累到经验后,你才能淘到真正的老茶,不要一上来就去追求陈年老茶品。

5、不要迷信大厂、大品牌,也不要随便轻视小厂小品牌货,大厂大品牌也会出垃圾,小厂小品牌里也会出好货。

6、不要被花哨华丽高档的包装忽悠了,注重茶品的内在品质才是真理。

7、远离野生、百年、古树、珍藏字眼的诱惑,这是商家的卖点,大多隐藏着虚假的成分。

8、忠告:熟茶不宜长久收藏,五年六年就喝完它。

9、越陈越香醇是普洱茶的特点,但好原料、好的工艺、好的存储方式,才会使茶品达到这个目标。

10、普洱茶是有保健的功能,但不是药,也不能喝得太过,要因人而宜地选择喝生、熟茶。

普洱茶并不神秘,它既简单而又复杂,说它简单是指对茶而言,就如同其定义的一样——普洱茶是用云南的大叶种的晒青毛茶,通过散茶和紧压或特殊的工艺流程加工出来的后发酵产品。说它复杂就是因为人为的炒作,普洱茶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使得太多的初识者对其茫然无知,更容易受到不良茶商的忽悠。

奉上一些建议给普洱茶新友!有哪些哪几条?


1、不要把普洱茶与你原来喝的其它茶类连在一起作比较,这是因为:

比香——普洱茶比不过乌龙、铁观音、花茶绿茶;

比工艺流程——普洱茶的工艺相对于其它茶类较简单;

比价格——普洱茶价一天一个样,大有赶超大多茶类之上之势。

2、了解普洱茶应该多看、多问、多喝、少掏钱,不要看到就买。

3、不要寄希望予收藏能增值,那样做只会使你走火入魔。

4、要一点点地积累到经验后,你才能淘到真正的老茶,不要一上来就去追求陈年老茶品。

5、不要迷信大厂、大品牌,也不要随便轻视小厂小品牌货,大厂大品牌也会出垃圾,小厂小品牌里也会出好货。

6、不要被花哨华丽高档的包装忽悠了,注重茶品的内在品质才是真理。

7、远离野生、百年、古树、珍藏字眼的诱惑,这是商家的卖点,大多隐藏着虚假的成分。

8、忠告:熟茶不宜长久收藏,五年六年就喝完它。

9、越陈越香醇是普洱茶的特点,但好原料、好的工艺、好的存储方式,才会使茶品达到这个目标。

10、普洱茶是有保健的功能,但不是药,也不能喝得太过,要因人而宜地选择喝生、熟茶。

普洱茶并不神秘,它既简单而又复杂,说它简单是指对茶而言,就如同其定义的一样——普洱茶是用云南的大叶种的晒青毛茶,通过散茶和紧压或特殊的工艺流程加工出来的后发酵产品。说它复杂就是因为人为的炒作,普洱茶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使得太多的初识者对其茫然无知,更容易受到不良茶商的忽悠。

茶友必看|普洱茶保存方法与保质年限


对于普洱茶的珍藏或保存事宜,众说纷纭:“不能自然存放”、“必须密闭保存”,否则就会“越存越不香”;“不能密闭保存”、“必须自然存放”,亦即“必须透气保存”,否则“缺乏鲜活感”。类似地,对于普洱茶的保质年限,有认为是二三十年内,有认为是五六十年,还有认为可达百年之久。而对于保存品质的认定也各执其词,有认为发霉就是发酵,因而霉变以后的普洱茶仍能饮用,甚至认为只有霉变“发酵”过的茶才是“真正的普洱茶”……

普洱茶喝的是正味

人们通常喜爱的气味,是诱人或令人惬意的气味,所言的陈香气味,也是诱人而使人惬意的气味,而不是使人厌弃或至少无诱惑力的气味。但凡有过霉变的茶,无论是茶叶还是茶汤,或浓或淡,难免带有霉气味或陈旧性霉味,刺鼻而令人厌恶或至少不诱人,有着不使人感到惬意的气味,因而都是霉臭味,而不是陈香味,包括现代“熟茶”的气味也不是纯正的陈香味。所以,凡是曾霉变过的茶,包括有过霉变而带有类似气味的熟茶,都不属于保存品质优良的茶。

保存好的茶,其滋味需纯正而爽口此外,保存好的茶,其生津力强,好的茶汤能消除喉内的叮麻、发痒等各种不适之感。而所有霉变过的茶,包括有过霉变而带有类似气味的“熟茶”,都几乎不具备上述优点,气味、滋味不纯正,非但不生津、不润喉,反而使喉咙紧缩、发痒、麻痛等,产生明显的不适感。这类茶不管保存多久,都很难消除其杂味。

茶汤的品质,也能在冲泡前后的叶片与茶梗的色泽和韧性上反映出来。以古树茶为例,其新茶冲泡时叶底呈黄绿色,浓度适当的茶汤带浅黄色;陈化8年左右者显金黄色;15年左右者显深黄色,滋味中还带苦味;20年左右者显黄红色,滋味还带活性;25年左右者显红色;30左右者显紫红色;35年左右者显深红色,以此类推。冲泡后的叶底,8年左右者仍显黄褐色;15年左右者显深黄褐色,20年左右者显暗黄褐色,25年左右者显褐色;30年左右者显深褐色;35年左右者显暗褐色,以此类推。而茶渣的韧性,除了非生态者或制作异常者以外,都应是良好的,只是会逐渐从黄绿色向黄褐色,从黄褐色向暗褐色的深度过渡。

保存或转化异常的散茶或茶饼,其内外欠洁净,如附有霉尘等。只要茶梗断面微带“白头”(正发霉)或微带“黑头”(发过霉)者,茶饼就杂有霉味,冲泡时散发的气味里也微带霉味。其茶汤即使表面上鲜红、透明、亮丽,其气味也带霉味或陈霉味,年限偏短者的滋味带陈苦味,饮后使喉咙感觉紧缩、发痒、刺麻等。如果茶梗断面只要有近1毫米长的发黑段,即使叶片没变黑,茶渣中的霉臭味已较明显,茶汤也微显暗红色,透亮度偏低,其滋味中的霉味或陈霉味已较突出,年限偏短者的陈苦味也偏重,饮后喉咙紧缩、发痒、刺麻等感觉更明显。如果茶梗1厘米以上变黑,或部分叶片明显变黑,则叶底霉气味浓重刺鼻,茶汤明显暗红甚至偏黑色,饮后喉咙紧缩、发痒、辣麻等会十分突显。而冲泡出的茶梗和叶片全部是黑色者,特别是冲泡出的叶底已不成形状者,品质就可想而知了。

不曾霉变者的保存品质,也会有缺陷,如吸收杂味、异味,遭蛀虫等小动物损坏,受油烟、香烟、香水、洗涤物等各种尘埃或浊气污染等。这些缺陷不仅会影响茶味,而且涉及食品卫生问题,但这类缺陷相对较易于避免。

不同地区的保存

针对上述会降低茶品保存质量的各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防患避免措施。那就是面对不同的环境或条件,采用不同的保存技术。

在长年湿度低于65%的地区,只要储存室无粉尘、气味污染,不受小动物损坏,适合自然透气存放。如果只是某些季节的湿度高于68%的地区,储存室无粉尘、气味污染,不受小动物损坏的前提下,在这些季节以外的时节适合自然透气存放;而这些季节内则可以在茶受潮以前,趁其干燥时非真空密封后保存;也可在这些季节内用抽湿机将储室内的湿度降至65%或68%以下;也可以用电热器将储茶室气温升高到36℃至44℃之间,使其湿度降至65%或68%以下。如果没有专用储茶室,储藏环境有异味或杂味,甚至还会受小动物损坏,即使整年湿度都低于65%,也必须非真空封闭保存。如果长年湿度高于68%的地区,无论储室内有无异味或杂味,不管有无小动物损坏,都必须非真空封闭保存,而且必须趁干燥时封存,并在无异味或杂味的环境下开封,否则都会降低保存质量。在我国北方或西北方的高原多风地带,也适合非真空封闭或透气而避气流保存。

可见,普洱茶的存放既不是非密封保存不可,也不是非自然保存不可,而是应根据实情来灵活确定。普洱茶“越存越不香”的根源,不是因为透气保存,也不是因为发酵,一是因受潮霉变,二是受潮后吸收了周边杂味或异味。

至于某份“熟茶”是否曾有过霉变,一是嗅其气味是否清香诱人;二是看冲泡的叶底是否带黑色。凡杂有黑色者,几乎都有过霉变。

保质年限或可达百年

茶的保质期限与其转化的快慢有关,转化越慢,保质期限越长,转化出的茶质越优良;而转化的快慢与气温,尤其与湿度有关,气温和湿度越低,转化越慢,转化出的茶质越优良。环境相同而茶质不同,保质期也不同;茶质相同而环境不同,保质期也有别。对“古六大茶山”的古树茶而言,湿度45%至65%,室内气温8℃至36℃条件下,冲泡浓度适中的茶汤,正常透气存放20年以上者才显红色,可想而知,至少可保质50年。如果半封闭或季节性封闭,其保质期至少可延长10年。如果全封闭保存,至少可再延长20年。假如在气温和湿度都明显更低的条件下,自然透气存放,或用特殊材料全封闭存放,就可近百年。如果气温很低,气候很干燥的环境下全封闭保存,就可纵跨上百年。

普洱茶如何试茶,才能正确体现出真实价值?为什么要试茶?


这些年,笔者制作过上千吨茶,喝过上千种茶,阅茶无数,对茶的评价,越来越简单。值或者不值价,就是最终评价。而要评价一个茶,并不容易。即便千锤百炼,也不敢轻易下结论。

评价茶的基本手段是试茶。而试茶,是一项专业活,许多时候,不是茶不对,是试茶的人不对,以及试茶的方法不对。

显而易见,如果试茶的人不够专业,那么得出的结论自然不那么可靠。多换几个人,在不同场合盲喝,是一个基本方法。有太多的人喜欢戴着有色眼镜来判断茶的好坏,或者根据品牌和包装先入为主,或者出于利益关系颠倒黑白,一群人在一起喝茶,许多杂音会误导你对一个茶真实的判断。

笔者提出一系列简单的试茶方法,来让你判断这个茶的真正价值。而其中最主要的要点,就是盲喝。

一、自己试茶

确定几个变量:投茶量、水、茶器、时间、身体状况、天气状况、地理情况。尽可能固定几个变量来测试。

例如,固定了投茶量、茶器、水,在某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上午、下午、和晚上喝同一款茶,得出关于这款茶的结论。以我个人经验,上午试生茶的结果,通常口感最差;晚上最佳。

曾经有茶友说过,我用同样的水泡茶,感觉最近不好喝了,非常涩。经了解,该茶友一直用本地品牌的桶装水,每年9月份后,当地的水质就会发生变化;换水后,茶恢复到原来的口感。对于使用地表水或者净化水的茶友,若发现同一款茶,在不同时期,滋味相差非常大的情况下,你需要考虑下水的因素。

如果你感觉无论怎样都泡不好茶,那么,换一个水试试。市场上通用的农夫山泉和怡宝,都可以换来试试;当然,最稳当的水源是恒大冰泉。因为农夫山泉来自不同水源地,而恒大冰泉只有一个水源地,相对可控。水为茶之母,对于泡茶而言,是除了茶本身之外,最重要的因素。

个人身体的因素也非常重要。上火、感冒都会非常影响你的茶的判断,所以,你感觉很苦的茶,在你正常身体状况下其实并没有那么苦。所以,一堆人都很诧异你的评价时,要注意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再说说地理情况:西双版纳是笔者喜爱的地方,基本上所有茶都能泡得比较出色;到了昆明,由于海拔上升到1900米左右,水温下降到了93-94度,通常口感没有勐海出色;而到了广东、广西等平原地区,又可以找到熟悉的感觉。而在北方很多地方,水质有比较大差异,容易造成口感的误解。曾经发生过一件事,北方某茶商,在勐海试一款毛茶,觉得非常出色,然后购买压饼,回到自己家,再试,觉得受骗了。争吵不休,作为一个认真的茶商,又飞回了勐海,对照着样本喝,口感又对了。茶友可能会发现,从刚结束发酵的堆子里抓一把茶,就用勐海的井水喝,感觉堆味不明显,甜且滑,似乎非常不错;然而,同样的茶带到昆明,堆味非常重,且土腥明显。

因此,个人试茶的环节里,需要多重条件下反复测试,切忌轻易下结论,尤其是学大师状,铁口直断,最后弄巧成拙,徒增笑柄。不轻易下结论,不是耍滑头,而是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

用一周的时间,在不同的情况下测试,对一款茶来说,才是公平的态度。

二、群体试茶

群体很复杂,充满了人情世故和人生哲理。所以,正常情况下,不要轻易和很多人试茶。很多茶友习惯了笔者不评论茶的口感,只讲原料和制作工艺和仓储;因为,这些客观的东西任何人都驳不倒,哪怕喜欢抬杠的,也找不到抬杠的机会。然而,喝茶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很多人一起喝。所以,群体试茶又是一个避不开的环节。所以,我想说说关于群体试茶的一些要点。

1、盲喝

撕掉包装,不要留下任何信息,关于茶山、品牌、年份等资料。避开所有的望文生义和人身攻击。群体试茶的时候,有人不懂装懂,有人懂装不懂,有人跟风,不同的利益倾向下会有不同的立场,最可怕的是很多号称普通茶友的人,家里库存的茶比一般茶商还要多,为了在茶友圈树立权威卖自己存的茶,不惜歪曲打压别人。为了避嫌,请选用盲喝。

2、混合

把目标茶混合在其他茶里,观察茶友的反应。这些茶包括了某些茶友自带的茶,或者自己非常明确的茶,这样,你既可以试出评论人的水平,也可以得到真实的评价。

曾经,笔者把某人自己的茶混合在一堆茶里面,过了几天让某人自己来喝,某人自己评价说这个茶不像话,不纯等等。我也曾在某名山要了一点某人的样茶,过几天在厂里试喝的时候,某人也在场,某人问是哪里的茶,我告知是另一人家的茶,立刻嗤之以鼻,说那人专门从外面拉茶,这茶明显不是本村的茶。我举这个例子来说,只是说明,那些看似专业、底气十足的背后,对于茶的判断,并不是那么准确。

3、价格

当问及价格的时候,尽量往高处说。实际上你买300元的茶,你说5000元1饼,试茶的人会很客观地告诉你,你这个茶不错,但是买贵了,因为你这5000一饼买的茶,仅仅比他3000买的稍好,或者比他3000买的略差点,应该只要2500元。你就偷笑吧。

反之,你若告诉他这是300元的茶,他很可能无法接受这个现实,300元的茶比他3000元买的要好或者差不多,本能上立刻要把你贬得一文不值,才能掩盖内心的痛。

所以,把价格报到5000,让他感觉你上当受骗了,让他快乐的同时,你也快乐!

于我而言,我早已习惯自己的试茶方法,背着同一款茶,在不同地方,用不同水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默默试茶;不考虑任何名山效应和商业利益,只看这个茶是否能够有一定的特点,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铭记于心,记录在字里。日积月累,多重条件下反复测试,成为改进的依据。试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

综上所述:要学试茶,你得背着同一款茶,在不同地方,用不同水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默默试茶;不考虑任何名山效应和商业利益,只看这个茶是否能够有一定的特点,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铭记于心,记录在日志里。日积月累,多重条件下反复测试,成为改进的依据。试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普洱茶你能弄明白,其他的茶类也就触类旁通啦!

试谈普洱生茶转化的因素


普洱茶转化的物质基础是依靠云南大叶种自身丰富的物质含量。普洱生茶出厂时的含水量在10%左右,这是保证工艺正确的生普正常转化的内在条件。

当环境的相对湿度处于50-70%之间时,原料紧压状态下的普洱生茶,含水量能够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保持不进不出。在湿度过低的北方,长时间的干燥环境,会使普洱茶失水,含水量的下降,不仅减慢了陈化速度,同时也会在失水的过程中,带走一些物质。在湿度过高的南方,环境中的水气会被普洱茶吸收,含水量升高给细菌及霉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带入杂味。

所以,保持好这个含水量,简称“保湿”,是普洱茶存储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目标。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存储的手段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全力以赴。

如果说适当的含水量是普洱生茶转化的内因,那么氧气和温度就是辅助普洱生茶陈化的主要外因。

普洱生茶的转化是一个氧化过程,氧气在此起到的是加快转化的作用。因此空气的微循环可以帮助提高转化的速度,但过量的通风会使普洱茶脱水,劣化。以往所说的存储环境“通风”,在实践过程中已经被大量事实否定,这一点是特别需要关注的。

温度对普洱茶转化的作用比较简单,高温时节,转化速度快,低温时节,转化速度慢。

综上所述,一个内因含水量,两个外因氧气和温度,是影响普洱生茶转化的主要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遵从普洱茶转化的条件,不同地区的正确仓储就会形成各具地方气候特色的茶品。观察和体会这个过程,也正是普洱茶品饮收藏过程中的乐趣之一。

品饮普洱茶试茶法


台式试茶法

第一泡用500CC的盖碗,置茶5克,水要沸腾,水注入盖碗后,茶要翻滚,不用盖盖,2分钟后用汤勺轻轻把茶底往盖碗的一方拨动,看其汤的透度和浸出物质怎么样,在后轻闻汤勺正后两面各两次,看其香气纯正与否,接着用汤勺置茶汤品饮即可,依照此方法冲泡三次,最后找到综合标准(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即可。

中式试茶法

第一泡用300CC的审评杯,置茶5克,水要沸腾,水注入杯中时茶要翻滚,闷泡五分钟,将茶汤倒入评审碗中,最后找到综合标准(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即可。

港式试茶法

第一泡用500CC的盖碗,置茶3.57克,水要沸腾,水注入杯中时茶要翻滚,闷泡五分钟,用漏斗取出叶底置于杯盖。审品细则,闻叶底的香怎么样,断出“虚与实”,喝茶汤,感受水路回甘,香气滋味等。以同样方法重复冲泡三次。最后找到综合标准(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即可。

普洱茶,如何识茶与试茶?


一、识茶

识茶需要从几个因素入手分析,依次是品牌、原料产地、工艺、年份、仓储、包装以及价格:

①品牌:大品牌和小品牌的区别,在普洱茶行业大品牌具有流通属性和金融属性,而小品牌则只有收藏属性和品饮属性,不过只要是原料上乘,储存良好的普洱茶,都是有收藏属性和流通属性的。大品牌的产品一般不会给你惊喜也不会令你失望,价格稍微偏高一点点;而小品牌的产品一般品质参差不齐,容易惊喜也不乏失望,所以小品牌的筛选就变得特别重要。

对于品牌的筛选,主要是为了确保一种长期高效的买卖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忠诚度,产品匹配你的价值观,满足你的使用价值,产品升级迭代的频率与你的消费欲望同步。

方法:大品牌因为技术成熟,原料供应稳定,以批次和系列生产的产品,品质方面最为稳定,只要确定购买渠道是正规的即可,另外大品牌茶还有产品防伪保护,可以提供查验。小品牌的产品,不存在仿冒的情况,一般只需注重茶本身的原料质地。可以根据朋友推荐,试喝,以及店铺数据来定夺。

②原料产地:原料产地一般会在产品信息中注明,如果没有注明,则可以询问商家具体的产地,对于普洱茶来说这一点很重要,原料的产地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层次和价格的大方向。另外我们之前的山头特点和口感文中介绍过每个产地的区别,你也可以根据对应信息来试喝。

方法:为什么说产地直接决定了产品层次和价格的大方向,拿老班章产区来说,一般都是顶级的制作和包装,以及昂贵的价格;如果哪家店铺卖几十块的老班章,那肯定是挂羊头卖狗肉。另外大品牌一般强调拼配技术,小品牌强调产地和原料,原因在于大品牌技术团队由来已久,拼配可以降低成本,保持口感。而小品牌没有多少拼配技术,所以强调原料和产地,当然技术和原料可以互补,但技术不能独当一面。

③工艺:普洱茶的工艺指的就是生茶和熟茶两种,之前的

试茶时,影响茶叶评审的几个因素


在试茶或评审茶品的过程中,有很多食品或药物会影响身体的嗅觉和味觉,从而影响茶的评感,下面根据资料整理汇总几类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

一、喝酒。酒精作用会让人先精神亢奋而后产生疲惫,不管是何种状态都会让人的感觉器官失真,同时酒中的芳香物质残留也会对茶的香气造成严重影响。

二、吸烟。烟叶气味浓重,在口腔和上呼吸道滞留时间较长,不仅影响嗅觉,同时对味觉造成一定影响。

三、一些蔬菜。一些气味和刺激性较强的蔬菜,如辣椒、大蒜、韭菜、葱等,含有硫醚化合物、大蒜素等成分,具有辛辣味和特殊气味,刺激感觉器官,易造成品感失真。

四、甜食。吃甜食过多,易影响消化液正常分泌,产生消化不良,造成口味发腻、味觉下降、食欲减退,甚至还反胃吐酸水等影响口感的情况。

五、油腻类食品。食用油条、油饼等油炸类食品,造成食用脂肪过多,易造成消化不良,泛胃酸等不良影响。

六、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连续2天服用土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灰黄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即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出现味觉严重下降,口腔产生大量白色唾液泡沫,严重影响滋味辨别能力。

七、服用中药。服用中药易产生较浓烈的药物气味,如服用牛黄解毒丸、大黄苏打片、丹参片、当归浸膏等中成药,药味易反渗到口腔,影响口感。

试聊普洱茶,心得共享


普洱茶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神奇的古树,天价的价格,疯狂的茶友寻山问茶,还有大量的存储,都是任何茶不能比拟的。那么,我们试着讨论一下,普洱茶的价值和价格方面。

普洱茶真正火起来,并不是从茶树本身先来,而是通过香港台湾发现后而火起来,而价格高的茶,一般都是从茶王开始,一个又一个茶王树,从几万到十多万一公斤,一棵树炒到百万以上。

只要有人先行,不同山头不同村寨都会出来茶王树,只要有古树林,就会有茶王树,有了茶王树,价格就上来。所以,茶王树是普洱茶的第一火茶,先不说到底好到哪里,但一个山头或者村寨只有一棵,想要的人很多,所以价格不菲。当然不同的村寨和山头,价格区别还是很大。

那么,再有就是单株,同一个山头,只有一棵是茶王树,与之相类似的,品质也差不多。所以,茶友们就会去找那些古树,与茶王树差不多的,谈一下价格,承包一株下来。这就是单株,价格当然与茶王树的要低很多,品质的话,如果放在一起喝,估计区别不大。所以,慢慢地单株火起来。

单株一火,找单株的人越来越多,开始估计很好找类似茶王树的,后来那么大的少了,就慢慢找不那么老的,三公斤以上的,就不错的。后来再发展,可能二公斤就算单株。不知道这是底吗?会不会以后一公斤也是单株呢?

当然,喜欢单株的人也不会那么多,毕竟价格在哪摆着。还有数量的要求,有些人可能需要十几公斤或者二三十公斤,那就选择几棵古树采,自己说要哪几棵,茶农就采摘哪几棵,于是就出现了选采。选采是纯古树料的,不会有加其他大树或者古树茶龄区别太大的茶树。

再来就是论古树了,哪边的古树多,一般都会成为名山或者名寨。当成为名山或者名寨,就肯定会有茶王树、单株、选采纯料古树,然后就是古树。古树一般就指百年以上的混采,不排除有些大树不多的茶农,会加在一起采摘加工。

这些是基本上的一些感受,普洱茶的独特之处在于所种的茶是乔木,而且山多生态好,基本属于不管理状态。和这里的农耕习惯有一定的关系,这里山里种植农作物也基本不管。种茶树肯定更不会管,如果是别的地方,很难有这种自然生态和耕种方式,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古树保存下来。

对于茶来说,确实是越是自然在山里成长的越好,这与我们最近茶友喜欢荒野有关系,当然也是茶友对茶认识提高有很大的关系。茶需要吸天地之精华,只有生态好,自然吸收大自然空气和土壤里的微量元素,才会有一杯好茶。古树好在根深茂盛,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和吸收大自然的物质,与普通茶叶确实有着不上的区别。

至于茶叶价格,基本上是茶友自己炒起来的多,看那茶王树,如果茶友不去追,怎么会有如此高的拍卖价。再看那些单株和选采,如果没有人去苦苦钻研,怎么会价格越来越高。

因为那么多人喜欢古树,喜欢纯料,喜欢单株,当然价格也步会越来越高,当某一个山头或者村寨被发现,就会有一堆跟风,所以就会不断出现新秀。

胜出必有所长,名山名寨确实有过人之处,至少古树多。适当的品尝一下名山名寨的滋味,喝懂他们的所长,那是没有错的。

但对于我们来说,三百年和一百年的茶叶可能区别不大,名山边上的价格如果低得多,品质差不多,那么我们不必过分去追求,毕竟喝茶,自己开心最重要,适口为珍,不要去攀比。

如何确定试茶的几大方向


对一款茶的评价,各人都根据自身喜好和认识水平众说纷纭,有人说它好,有人说它普通,有人说它回甘生津,有人说它香气迷人,那么如何客观系统地归纳一款茶的真实状况呢?我认为可以抓大放小,也就是把握重点就可以了,其余细微的随心所欲各自发挥。

试茶试重点,那么何为重点呢?

我把试茶的方向归纳为三点:1、香气;2、口腔内表现;3、身体反应。其中最容易理解的就是香气,香气又分为新茶香气和陈茶香气,新茶香气可以在试茶过程中在口腔直接体会,也能在器皿冷后通过嗅觉闻出,通常而言有花香等自然香的茶是要加分的,而有高温造成的工艺香意味着茶制程已出现问题。

陈茶转化的香气又和新茶的花香有所不同,新茶的花香扬而清爽,而经过岁月积淀转化而来的陈茶香沉淀又内敛。通常有香气的普洱茶更加容易打动大众消费者,它给大家带来的是最直接最扑面而来的好茶标志。口腔内的表现。通常我们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即可:a、苦涩度;b、生津回甘度;c、汤水粗细度;d、汤水浓薄度;e、耐泡度;f、饱满性和层次感;g、喉韵及刺激喉咙的深浅程度。

通常而言不苦不涩的茶更容易被市场接受,但也有说法“不苦不涩非普洱”,云南大叶种茶中茶多酚与儿茶素含量丰富,浸出物多,按传统晒青工艺制作完全没有苦涩的普洱茶很少,所以评价一款茶的苦涩度都是相对而言,也就是看谁的更轻,更容易化掉。对于同等地貌区域的茶,通常树龄越高,苦涩越低。

生津回甘是喝普洱茶群体里最喜爱和最乐意接受的一个特征,生津回甘越好代表原料素质越高,生津回甘的方式根据茶的不同表现区域也不同,有两颊生津,有舌底鸣泉,有齿缝回甘等方式。汤水粗细度也是衡量一款茶的优劣关键,通常,树龄老的普洱茶,其汤水更细,反之则粗。耐泡度,耐泡度通常是判断季节茶的一个关键指标,同样条件下的普洱茶,春茶最耐泡,其次秋茶,最不耐泡是雨水茶,耐泡度也是不同茶之间比试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千万不要小看耐泡度这个指标,行内公认不具备耐泡度的茶不管其他方面表现如何都够不上好茶,也就是好茶必须耐泡。试耐泡度很简单,相同冲泡次数内更易出现水味的茶意味着更不耐泡,反之亦然。饱满度和层次感都是指茶入口后在口腔的刺激区域和刺激方式,喝茶使整个口腔都能刺激到的会更舒服,而只刺激上颚前段,或者只刺激到咽喉等后端的总是让喝茶人感觉缺失点什么。

通常而言好区域的原料或者好的拼配方式都能让刺激口腔范围更为广泛。而相对纯的原料刺激口腔方式较为单一,好的拼配茶刺激口腔方式就更为有层次感和丰富性。而喉韵及刺激喉咙深浅程度是辨别树龄和生态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指标,喉韵是指茶汤入喉后反弹出的回韵或者气韵,实际也是香气在口腔中的一种表现方式,只是更隐约和委婉,稍纵即逝,刺激在喉头部位。

只有生态好、树龄高的原料才会使喉韵更明显突出持久。而刺激喉部深浅则是指茶喝到口腔里头能刺激喉咙位置的深浅度,越往下走或者说越深代表树龄越高,反之则树龄越低。试新茶大体如此,而试陈茶除去上述原料状况以外,还多出了仓储状况这一环节,通过观看叶底颜色,汤色和喉部舒适度就大体能判断出一款茶的存放干湿状况。

身体反应。很多人说喝好茶能让人愉悦,但愉悦这个词还是有些模糊,显然还不能直观反应人何样才为愉悦。静静地坐在室内茶桌旁喝茶突然出现手心出汗,面孔红润或者背后发热以及胃暖现象都是喝到好茶对人身体产生的一些反应,业内称之为“茶气”。酣畅淋漓喝完几泡茶,犹如打完一场羽毛球或者爬山后,汗水沾襟,整个人都轻松舒服下来。这些状况都是喝普洱茶对人身体除口腔咽喉外发生的一些奇妙状况,应该说能让人身体出现这种状况的茶凤毛麟角,绝大多数茶都只刺激在口腔方寸之间,但凡能让身体出现上述状况的茶,基本都是顶级茶的标志,而口腔里的表现也绝非一般。

给普洱茶新手的几点建议!


普洱茶是美的化身,普洱茶艺是美的哲学,一是自然的美,一是艺术的美。普洱茶的魅力不单单是让身材轻巧康健,最吸引爱茶人的是普洱茶独特的口感。但是对于初识普洱茶却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点,下面我们就一一看看吧!

1、认知普洱要多看、多问、多喝。

2、要一点点地积累到经验后,你才能淘到真正的老茶,不要一上来就去追求陈年老茶品。

3、最好不要把普洱茶与你原来喝的其它茶类生拉硬扯地连在一起作比较,这是因为:

比香——普洱茶比不过乌龙铁观音花茶绿茶;

比工艺流程——普洱茶的工艺相对于其它茶类较简单;

4、熟茶收藏久了,甘味更足,更加滑顺,汤色明亮度更高。但要有很足的经验才能辨别,也有些厂家造假,要特别注意。

5、普洱茶是有保健的功能,但不是药,也不能喝得太过,要因人而宜地选择喝生、熟茶品。

普洱茶并不神秘,它既简单而又复杂,说它简单是指对茶而言;就如同它的出生一样——是用云南澜沧江流域的包括大、中、小叶种在内的晒青毛茶;通过散茶和紧压或特殊的工艺流程加工出来的后发酵产品。 说它复杂就是因为人为的炒作,普洱茶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使得太多的初识者对其茫然无知,更容易受到不良茶商的“忽悠。”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简便的试茶方法给茶友》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路友花茶”专题进行查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1286.html

上一篇:正宗信阳毛尖的价格是多少?

下一篇:普洱茶陈化的条件和方法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