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品茶之乐在于分享

2020-11-18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品茶之乐在于分享”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品茶之乐在于分享”相关知识!

古人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许多美好的东西,一个人欣赏总好像少了些什么。譬如一个人饮茶,总觉得少了些滋味一样。

有人将人的一生比作是一辆公交车,每到一站,总有人下车,也总有人上车。人生旅途上,我们会遇见许多的人,每个人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只能陪我们走过一小段路,却无法陪我们走完这一生。因此,我们珍惜生命中所遇到的每一个人。

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能够坐在一起静静品茶的朋友。美好的东西若是只有自己欣赏,总免不了觉得有些遗憾,若是能和朋友一起欣赏,便可以互相交流,习得另一些新的东西,看到一些新的发现,感受新的美好。

一起喝酒谈天的不一定是知心好友,而一起品茶的知己的概率却是极高的。试想想,两个人或者几个人若不是知心到一定的程度,怎会“浪费”这么一些时间,相依相伴,坐着,静静闲聊。

两个人聊天,不必请求茶叶的品级有多高,不必苛求泡茶之水的出处,不必在意窗外的云卷云舒,不必理会社会世事的变化多端。品茶本在于分享,分享茶中自然本真的味道,分享生命中难得的这一份缘,分享呼吸之间袅袅茶香的淡然。

分享是一种美德,而品茶则在于分享。与好友品茶,仿佛感受着天地之间的风,穿过一望无垠的田野,淌过潺潺的小溪,那是自由的气息,是喜悦。而这些,便是分享的所得。

茶经网扩展阅读

饮茶之乐


瑞雪普降之时,沏一壶香茗,一人独寂或邀二三好友,饮一杯“好茶”体味其中的点滴。

我总会去与朋友讨论喝过什么茶,茶最基本的价值就体现在这“品”“饮”之中,如果不饮茶,只是文物,只是一个金钱的数字,如果不品,如何去认知评定,如何去建立我们的标准。谢谢老哥哥老姐姐的“交流茶”,你们帮我树立起价值观,让我拥有一个完善的体系,使我懂得在茶的世界里没有道理行家,没有名山古纯,没有价格的光环,饮的只是这一杯茶。茶不过是个体已之物。

喜欢乌龙的清雅淡远,普洱的沉敛醇和,却难说一个“懂”,反而有点越来越不明白,茶文化实在太深,饮茶时,只要开心就好。

某日与老哥哥讨论什么时间喝茶最好。观阳光洒落在茶荷上映着那片新绿,闻午夜寂静之时煮水发出阵阵松涛,品雨后清风卷起那悠扬香气,思瑞雪飘落指间口中环绕的韵。或静思或感受或体味享受不同时光的美好。

良辰美景之时,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的寂静,二三好友围炉小坐细斟浅酌。

茶传承了中华千百年的文化,同样一杯茶,墨客鉴的风月,老饕赏的滋味;得意品味酣畅,失意回味苦涩。“小阁烹茶忙,围炉静观禅”各得其乐求的只是那与红尘暂别片刻偷来那一缕茶香罢了。

选一款应景的茶拿上老壶挑几只老杯,用陶壶小火慢炖煨上山泉,沉浮之间茶香四溢。时光就这样磨掉了我的年少青狂,却醇和了茶汤。如今不过求得片刻静坐,捧起茶杯,听松涛入耳,揽明月入怀。

中国人喜欢饮茶,中国茶文化脉络同时也照映着中国古代文化,饮茶作为一种能怡情养性,修炼人格的方式,担当了舒缓身心,洗涤尘世烦扰的精神寄托。“精行俭德”是茶的品质,饮茶不但是生理上的养生饮料,更是能够怡情养性的心灵补品,浸润之间使人陶冶身心,达到一种超脱俗世的精神境界。

因为好奇我遇到了茶,通过她我接触到她身边许多有趣的东西,遇到了新友又从新友变成了老友,她给我了太多的遐想。

茶是文化,感受其中历史,体味悲欢离合。在尘世中有一方微小的静土,一个与好友饮杯茶吃吃零食闲来打嘴仗的小铺,招呼大家——吃茶去,体味饮茶之乐。

感悟茶道,在于自然


大自然,被称为氧吧。在那里,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自由自在地奔跑。所以,我们都喜欢大自然的怀抱。我也喜欢大自然,更感恩大自然无私地馈赠。茶,便是来自于大自然的产物,它像是落入凡尘的精灵,超凡脱俗,惹人喜爱。

闭上眼闻茶香,慢啜细饮轻呷,似也能触及草木的灵韵美,感受到了属于自然的味道!茶道是什么?在我看来,茶道即是自然。自然代表着和谐,茶道的真谛是万事万物的融合与和谐。

感悟茶道,即是感受自然,享受和谐。

一盏茶,弱者在茶里学会坚强;一盏茶,利益熏心者在茶里学会了看淡;一盏茶,追求功名者在茶里懂得了坦然。

天下茶品千千万,不同的茶品蕴含着不同涵义的茶道,而茶道的本真即是和谐。绿茶,浮浮沉沉,终归于沉寂。黑茶,又名为生命之茶,即使颜色深沉,显得污浊不堪,但其仍然不改初心,醇厚如斯,无茶能及。红茶,看似艳丽多彩,如同激荡与热情的生命,却让人平心静气。黄茶,黄汤黄叶,嘉木之气,自然之味。

中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就能保障世事太平。品茶,可使人内心平和,使人心舒坦。如若人人都可通过品茶来净化内心的污秽之气,那么,养成品茶的习惯,便可度无忧生活,时时感受自然之气。

习茶之道,感悟茶道,在于自然,在于和谐。

茶之道,在于心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道。在中国的哲学当中,道即代表着“终极真理”。在道教中,“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及其运动规律。老子曾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可见,当任一事物引入到“道”中去的时候,它必然成为了一种看似玄乎的准则。茶道,就是如此。

茶道,亦是非常之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茶之道,虽具有局限性,却可从小处见大界,从细节见真谛。好茶者必然是一位谦逊之人;制茶者,必然是一位质朴之人;习茶者,必然是一位纯粹之人。陆羽被称为茶圣,并用尽毕生精力写出了《茶经》一书,尽管如此,他仍虚心求教,孜孜不倦地学习茶叶知识。

生于茶山,依赖茶山。制茶人对茶树有着一颗敬畏的心,他们感激每一株茶树世世代代的哺育之情,他们珍惜每一片经过搓揉出来的茶叶。他们的生活或许不富裕,但精神却很是富足。习茶者,或求于修身养性,或只简单地为学习茶叶知识。他们毫无私欲之心,他们不为有利可图。

或许,这一切与茶有关的美好,皆是出自于茶道的感染。

茶之道,在于心。亲近茶道,就愈能亲近最真实的自己。茶道,仿若一片深无止境的海洋,亦如高耸入云的山峰,深有几许,高有几许,皆不得而知,唯一可做的是,一点一滴的感悟,长长久久地陪伴,锲而不舍地学习。一颗恭敬的心,一颗谦逊的心,一颗淡泊的心,便是茶道之心。

品茶之道,品茶的诗句


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人都有礼仪茶室,品茶的艺术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茶道精神体现了和谐,尊重,纯洁,欣赏和安宁的基本原则。品茶之道是一种专注于精神灵性,放松和享受数千年历史的传统的方式。这些原则代表了人类的最高理想。重要的是要反思这些原则,以实现自己的精神成长。

中国品茶文化品一杯茶,心中专注于茶道的有意义的价值,人们可以获得纯净和平的心态,真正体会到茶的精致细微之处,并能认出茶。品茶作为一种精致的艺术作品,将一个人的欣赏扩展到一个简单的抽象概念之外,超越了对味蕾的简单诉求。品茶之道涉及五种感官中的每一种。茶饮者品尝茶的颜色,香味和最后的味道,同时聆听杯中的酿造物的旋转并感受到满满的杯子的温暖。中国的品茶文化从中国古代就开始,对茶的热爱可以成为精神觉醒的开始。品茶之道,如何泡一杯中国茶第1步:冲洗锅。如果您有一段时间没有使用茶壶,请先用热水冲洗干净。第2步:将茶放入茶壶。

切勿用手或金属来处理茶叶。仅使用竹子或木头制成的勺子。储存茶的最佳方式是放在玻璃罐中,放在冰箱里。

您添加的茶量取决于您计划服务的人数。通常用干茶叶填充小罐1/4至1/3满。

第3步:加热水。

根据您制作的茶的类型,您可以将水加热到不同的温度。绿茶的水不应该煮沸。它应该只加热到足以使微小的气泡从水壶底部升起(约85°C)。

茉莉花茶的水可以稍微热一点,乌龙茶(乌龙茶)或黑茶的水可以煮沸(100°C)。

切勿在微波炉中加热茶水,也不要使用某些水槽中的即热式热水器。用传统方法加热,在水壶和炉子上。

然后将水壶中的水倒入大型粘土茶壶中。舒适的放置在大茶壶周围将保持温暖。

步骤4:从这个大茶壶中将水从一定距离倒入小茶壶,直到叶子被水覆盖。

几乎在热水倒入小茶壶后立即将水倒入小茶杯中。

你不会喝这种茶。这种浇注的目的是为杯子加热和加热。

步骤5:用水重新填充茶壶。

然后从第一次倒在茶壶上的茶杯中清空茶杯。这样可以保持茶壶的温暖,并有助于治愈茶壶的粘土。

第六步:将茶倒入茶杯中。请注意,这第一份茶应该实际上“冲泡”10-30秒。当你把茶杯倒在茶壶上时,是时候把茶从茶壶里倒进杯子里了。

随着每次后续输注,在酿造时间增加约30秒。好的茶会产生至少3次输注。

步骤7:将茶杯放入漆,木或竹架中。优惠给您的客人。如果您是客人,请用双手接收茶杯和支架。

要喝茶,用左手拿着茶杯架,用右手的手指轻轻抬起茶杯。每个茶杯将容纳2或3啜茶。

补充说明

最优质的茶是昂贵的,即使是散装的,但仍然比茶袋中的茶更便宜,质量更高。我们在这里品尝的四种茶是:西湖龙井(绿色),铜亭湖绿峰(绿色),铁观音(乌龙茶)和普尔茶(黑色)。

品茶的诗句茶文化诗词:茶语人生经典句子古代「茶诗」中的传统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古典诗词中的茶文化茶文化茶与诗-茶中有诗意,诗中有茶味描写茶道的诗句赏析七碗茶诗茶席之美静而不争诗情画意中感悟茶道

品茶


品茶,不似喝茶。喝茶只为解渴,品茶,品的却是一份情怀,这是一种难得的恬静悠闲的生活享受。本不喜饮茶,觉得入口平淡,不似酒来得猛烈刺激,后渐渐接触,渐渐迷恋,直至无法自拔。

喝茶的人或许很多,但懂茶的人却不见得有几个。何为品茶?品茶重在“品”字,需要慢慢品味,仔细体会,急不得也不能急。品茶与饮酒并不相同,饮酒重在氛围,人越多气氛越好,饮酒才越痛快;而品茶注重精神感受,上好的茶叶,精致的茶具,宁静悠闲的氛围才能品出茶的意境。独饮也好,共饮也罢,均有一番意境,邀上三两个好友,围坐一桌,品茶论道,闲聊几许,岂不快意人生。

虽然民间有“早不饮酒,晚不喝茶”的说法,但在我看来,一天中最适合品茶的时候却是夜晚这时。快速发展的社会总是逼着人们踉踉跄跄地前进,不给停歇的机会。劳累一天之后,歇息片刻,沏上一壶好茶,慢慢饮用,细细品尝,疲乏感倒是减少许多。品茶,品的不仅仅是茶,更是一种心境,一种情调,心旷神怡,世界皆显得平静和谐。

茶不醉人人自醉,淡淡的一丝香醇,深入心底;悠悠的一杯茶水,可静人心。那份香醇,那份淡然,都需要慢慢品,细细尝。

喝茶,不重形式,而在于心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物世界。在人生的旅途上,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一路上看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但愿我们守住宁静心……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时有细雨滋润、天清气爽的季节,春风又吹绿了漫山遍野的茶树,碧绿的嫩叶和春光微妙地交织在一起,那种清新惬意而又浓郁醉人的气息,真是沁人心脾!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仅茶叶的品种和特色之多就足以让中外宾客赞不绝口!据专家考证,中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中国的茶饮始于殷周,兴于汉唐,盛于宋代。茶最初被当作一种药材,也不叫茶,而被称为“苦荼”。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人们认识到了茶不仅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清热解渴,又富于清香味道,是一种很好的饮料。于是,人们便开始大量种植、采制,逐渐养成了饮茶的习惯,“茶”字也随之出现。现在,悠久的茶文化俨然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之一。

中国茶移植国外,日本算第一家。但我不喜欢日本茶道的种种清规戒律、繁缛复杂的表演形式。与之迥然不同的中国功夫茶,从欣赏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并举,玩味再三,确如白居易诗云:“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香”。苏东坡也说:“从来佳茗似佳人”。可见个中之味,回味无穷。特别看见那些精于此道,须发皆白的老“茶迷”,三个指头捏一袖珍紫沙小茶盅,腾挪于鼻唇之间,或嗅或啜随心。且双目微闭,如痴如醉,仿佛打坐的道人,外界外物全然不觉,让人不能不惊讶名茗的神奇。

我今天只说“喝茶”,不敢说品茶。古人对品茶是有讲究的,或于竹影窗前,或坐花丛之中,慢慢品啜,且耳能听泉瀑、丝竹之声,眼能断飞鸿、走兽之影。坦诚地说,这种意境相当美,可惜在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中,好像悄悄地消失了。

喝茶除了解渴外,还是很有情趣的。比如,有一天,能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桌上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手捧一本爱读的书,对着这杯雾气氤氲的绿茶,吹开上面的烟雾,凝视那些如剑似针般的碧叶慢慢地在杯中舒展、跳跃,确有一种进入春天生机勃勃的茶园的感觉。茶水由透明变为淡绿,茶叶在杯中欢悦地舒展,渐近沉寂,一片片呈现出采摘前的自然状态。唐代诗人刘禹锡传神地道出了新茶的色香之美:“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现在,正值清明时节,新茶已陆续上市,购茶者趋之若骛,品上一口新采的茶,吐一口郁悒之气,好舒服,好惬意,于是整个身心在这一刻松驰下来。

喧嚣尘世,繁华人间,各种引诱纷至沓来。最能净化心灵的除了书与音乐之外,恐怕就只有一杯好茶了。诚然,如今品种繁多的高档饮料数不胜数,且包装艳丽堂皇,无不引诱着我们的感官,但又有哪一种饮料可与绿茶那清醇、自然的口感相匹敌?岂有茶的清淡与馨香入口入心呢?!

古人谓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喝茶需要有一种心境,一种气氛。在蛐儿浅吟低唱的夏夜,一手执壶,一手翻书,虽身处喧嚣凡尘,面对酷暑炎热,心底也就多了几分清爽与安宁;在深秋,月明星稀的午夜时分,萤火虫穿梭于草木之间,若得二三知已,于桂花树下,长石作案,临风把盏,赏月品茗,那情趣自然是逍遥快乐无比,如进入“春江花月夜”或“雨打芭蕉”的意境之中,哪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然至冬夜寒窗,卷帘之内,泡一壶热茶,于小火炉边轻品慢饮,听室外雪落梅枝,风拍竹叶之声不绝于耳,乍暖还寒最让人倦怠困乏,更易生感伤闲愁,这时,一杯清茶入口,顿觉心旷神怡,精力倍增。你定会从淡淡的茶水中得到些许感悟。于是,无论窗外春夏与秋冬,只要有一杯清茶,便有盎然的生机。以平淡之心轻快地跨过坎坎坷坷,从容地向前走去。

茶来自自然界,它应该是一种灵气之物。善饮者,能催人成熟、宽容,使人高尚,不浮躁。回想从前的日子,我独守儿子,在形影相吊的寒宅,年年岁岁,朝朝暮暮,那种孤苦伶仃的日子在外人看来是无法忍受的,我尚能自娱自乐。泡杯苦茶,远看天上云卷云舒,近观庭前花开花落,生活在自己的境界里,那生活自然也就有了滋味。生活中常有风雨,人生中时有失意,常捧一壶清茶在手,永保一副脱俗的禅心。

饮茶在中国,已成为一种文化,源远而流长。古往今来,咏茶的诗词颇多,或遣兴,或抒怀,或唱和,或借茶言志以表人的情趣心志,而我比较欣赏的却是赵朴初先生的一首五言绝句:“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石千碣,不如吃茶去。”难得浮生半日闲,沏一壶好茶,将其它冗务俗事全抛脑后,尽情享受那份难得的清闲与心境。只要有一杯香茶在手,永保一种轻松、豁达、淡泊的心态,在茶的世界里尽情地舒展。记得一寺院门前有一副对联“是命也是缘缓缓而行,为名乎为利乎坐坐再去。”茫茫人生路,坐下来干什么?我想,还是静下心来喝喝茶吧!

一位医生朋友也喜欢喝茶,一日,她对我说:真希望驻足于一座深山,建一座茶园,有一股山泉悬挂于窗前,每天置身于雾气氤氲,欣赏日出日落、观漫山遍野的墨绿茶树,那该是多么惬意啊……

不过,说句心里话,我以为,喝茶,不一定注重形式,更重要在于心。在平淡的日子里,用心去喝平淡的茶,便能喝出振作,喝出平静,喝出由衷之言。

品茶•随想


想了解《品茶•随想》知识吗,丰富的《品茶•随想》内容等你来看!

我喜欢品茶。清茶入口,淡淡的苦味,从舌尖滑过,落在心里,有一番清爽,一丝甘甜。

一丝清香浮动,所有的记忆在茶香的氤氲里,便开始静静绽放。记忆像一根紧紧拴住你的绳子,无论你怎样挣扎,依然解不开生活的结。

茶香袅袅,踩着记忆的脚印,穿过记忆迂回的小径。

去回想,回想那个曾经为你心动的人,那个你为之心动的人。

去安抚,安抚那些已经在外面漂泊了许久许久的过往。

人们常说,岁月久远,生活的磨砺,会使得感伤也会麻木与迟钝。确实,有一些疼痛,在岁月中渐渐流逝,不再敏锐。日子过的久远了,心也许会随着岁月老去,感觉也许会随着时光变老。

几缕微风拂来,即使隔着细细的珠帘,那柔软,那温存,依然在房间里回旋。

默默等待,等待着流年在茶香里盛开一地的温暖。一座竹楼,一个人,一杯茶,一支乐曲,安之若素。

我总喜欢在这样的意境中,品味茶香。也许不为茶韵,只为在此时,串起岁月经年。那些曾经让我茫然的陈年旧事,那些和我擦肩而过的人,会清晰如昨。

一个人,沐浴着唐时的明月,低吟着缱绻的宋词元曲。在诗词歌赋中,寻找旧日的时光。心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的繁华落寞,所有的流年风光,在此时,安然沉寂。其实,人生就应如此。一个人从出生就背着重重的行囊,背负着太多的内容,行走在坎坷不平的人生路上。累了,痛了,伤了,寂寞了,就应该寻找一个修复灵魂的地方,端坐于天地间,整理心情,整理行囊。然后,轻松启程。心,轻松了,一切便可以清明如风。

很多人,永远无法感悟这些。他们喜欢汹涌澎湃的日子,喜欢在混沌的天地间,演绎自我。即使精疲力竭,即使憔悴不堪,也依然乐此不疲。

他们不清楚,心其实就是一扇窗。打开窗子,便看到俗世烟火。关上窗户,便是风轻云淡,云水禅心。懂得开关自己的心窗,懂得品味生活,才能做一个骄傲的自己。

天地之间,寻找自我。天地之大,你又何处寻找自我。

端坐茶楼之上,一杯茶,一缕茶香,品味生活,解读人生。任思绪飘飞,任灵魂沉寂。回眸处,你还是你,我也还是我。

关于本文《品茶•随想》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安静品茶


如今社会多喧嚣,很难有让心灵安静下来的地方,喧嚣是如此的无所不在,以至于我们总听不见自己内心的声音,迷失在喧嚣中,浑浑噩噩,疲惫不堪。

在我们的耳边,充斥的是金钱的点算声,是为利益而不断奔波的脚步声,身处其间,我们一点点的麻木着,直到看到角落的茶壶,直到坐下来,冲泡一杯茶,静静的看茶香袅袅,听茶叶在水中绽放的声音。

夜幕降临的时候,一杯茶可以让我们忘记一天的疲惫,晨曦再现的时候,我们饮一杯茶,调整好状态,精神百倍的重新上路。

家是温暖的港湾,家中固定的饮茶点是港湾中最让自己心安的地方,在日本,通常会在户外建专门的茶寮,在台湾,总会在家中建专门的茶室,在这些专门设置的地方,我们可以品最真的茶,用最放松的姿态。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工作生活中压力很大,我们需要时时刻刻调整自己,使自己精神不至于过于疲惫,在茶寮中,茶室中,在专属于自己的这一方天地中,放下所有,忘记一切,只保留最纯粹的自己,最自然的姿态,端起一杯茶,微笑品饮,让一切重新走上正轨。

饮茶时候的自己总是最完美的,因为此时的自己最真实,喝酒时的人们总是言不由衷,说场面话,放浪形骸,像在做戏。

喝茶却不会,茶中的天地是安静的,安静而从容,从容而睿智。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0409.html

上一篇:涌溪火青茶的加工工艺|涌溪火青茶的保存方法

下一篇:六堡茶可以放冰箱内冷冻保存吗?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