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中精神杂糅国学中经典的儒、佛、道三家思想

2020-11-18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中精神杂糅国学中经典的儒、佛、道三家思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中精神杂糅国学中经典的儒、佛、道三家思想”相关知识!

草居一隅,小而清幽,远离繁华都市,自得一片天地,不受名利所累,不为攀比所烦,悠然自我,这一隅,是心中一份安然与宁静,茶,亦是让我清宁而悠处的伙伴。

品茶道,在于茶事氛围与心境归一,于空灵舒静,茶香渺渺荡漾于心田肺腑之间,心灵便在这渺渺中升华而空明。一口茶,便是一片山清水秀。

茶中精神杂糅国学中经典的儒、佛、道三家思想,“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在追求自我享受的美的过程中,升华自我的精神,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与人和,与天地和,天下大和之道。

儒家思想告诫我们,要不偏不倚的看待世界,茶亦然。静心饮茶而审自我,识他人,思世界,于不同中而求和,和而不同,相坐对饮,哪怕无言仍胜似万语千言,沟通的是感情,加强的是交流,拓宽的是理解,增进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正如泡茶时“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待客时“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饮茶时“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儒家“仁爱”而倡导的“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佛教与茶高度契合,而言“茶禅一味”。佛求“明心见性”,有即无,无即有,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教人心胸豁达些。而茶之清神、醒脑、求静而思,正是追求清心寡欲的佛家人的知音。他们以茶供佛,以茶代酒,其清香与檀香,共同驱凡俗杂念,以达静神养心之境界。茶非佛家法器,却是与佛家道行共增共长的同路人。

道家之茶道,在于虚无,而开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与有之辩证,正是茶中虚化的精髓。追求万物本该如此之性,不加以束缚,不加以欲望,不加以为得不到而所累,混同物我,顺乎自然,超越人生大彻大悟。茶之清幽自得的本性,与道家而共鸣。

三家修身、养性、自我修行之道,皆汇聚于茶中,一杯清茶看似平淡无奇,其中精髓,唯有懂茶、修行之人,才可窥伺一般。若能深得其道,便能成集儒、佛、道三家至理的极大成者。

处于当今社会之下,信息、物质、交流飞速发展,嗔怪、痴奢、妄语充斥其中,而真善、和谐亦在其中主导者社会精神的潮流。既不能做远离尘世的隐者,求自身而与世隔绝;也不能做堕于凡尘的俗人,与浊流而同污。唯求心中一隅净土,与茶中而得世道,与茶中而求真我,在世道间,扬善而除恶。(作者系国家高级茶艺技师、国家高级评茶师、全国茶艺茶文化技能大赛裁判)cY316.CoM

小编推荐

儒、释、道与茶


自古以来,中国深受三大思想(儒、释、道)的影响。在这三大思想中源发了很多关于人行为和思想上的观点,继而推动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发展。

然而养生就是人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诚然,社会发展至今,科学、医学飞速的发展,解决了很多以往难以实现的问题,但在解决老问题的同时,新的问题也在层出不穷。如至今难以彻底医治的疾病,正在一步步紧逼人类的健康。人们在医学没法彻底治疗,无果之时,纷纷寻求古人养生之道,希望能在其中找到能够防疫疾病,延年益寿的良方。

中国人的养生之道大多讲求静,清、幽、雅。这主要深受几千来“三大”家养生之道的影响,道家“道法自然”,因为它不仅讲求的人们“出世”的同时又倡导人们行为上的“无为”,需要远离世俗,潜心修道,修养身心。在道家“出世”思想哲学上又和佛家有些相象,但存在很大的区别,佛家讲求“此岸”和“彼岸”,更强调的因果原由,其养生之道是在“平常心”。而儒家却恰好相反,讲求的是“入世”思想,积极倡导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价值,去服务与社会。不过,儒家的养生之道是“仁者寿”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种大爱,在“入世”中磨练心性,“以心养生”的养生之道。

但无论是儒、释、道都不外乎“心里平和,身体平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养生。心的平和主要靠思想维系,而身体上的平衡不仅要思想更需要物品的辅助,“外修内调”共同作用。所以才会诞生出很多养生的药方和药物。但养生可不能用吃药的方式来解决,于是人们在想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种方式和一种东西,即可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又可起到养生的作用?

于是茶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茶”字最早见于《神农本草》,初名为“荼”,为药也,乃万病之药,渐而发展为饮品。在中国历史上,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都在喝茶。茶的发展演变便成为了这样的方式:“解渴为一,养生第二,其三待客,四为雅行”。可见茶除了解渴之外,更强调的养生之道“勿忘饮茶养身”。从养的角度讲,茶是一种慢生活,是对儒、释、道思想的再体现。对“静,清、幽、雅”四项原则有着极高的追求,在外部环境和自身内心相结合的背景下,这样才能发挥出茶的作用来。

如今,“茶为国饮”已是不争的事实,也需要践行下去。这不仅是在对茶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中国茶发展壮大的机会。在碳酸饮料充斥国内外市场的几十年间,证明茶对身体更有益,而从养生的层面上讲,茶饮应该被极大发扬出来,让更多的人喝茶,让其感受茶带来的养生之道,与此同时,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在快节奏工作后能充分享受“快而后慢”的茶生活。

川茶的佛道之心


成都是座散漫而休闲的世俗之城,此处的佛与道无可避免地打上了世俗的烙印。高僧与道士大隐于市,世俗之徒穿梭于庙观寺院。大慈寺和青阳宫作为佛家与道家的圣地,殿内却都有个茶园子,竹架绿藤,竹椅、石桌、盖碗茶,信佛或向道的信徒们在此品茶、晒太阳、摆龙门阵,还有穿梭于茶桌间的茶博士。

佛道圣地,世俗如此,岂不是一大美事?

大慈寺:蜀中禅茶之翘楚

大慈寺庄严肃穆的大门似乎是一道界,门外是喧嚣之声不绝于耳的尘世,门内是香烟缭绕的清幽禅境。

初秋的阳光明朗、纯净,大慈寺的朱门红墙光彩夺目。阳光下,大慈寺正门上光绪六年黄云鹄手书“古大圣慈寺”字迹金碧交辉,似乎留有昔日“震旦第一丛林”的辉煌(“震旦第一丛林”,即“中国第一寺院”意。震旦,古印度语之“中国”音译)。

天宝十八年(755),节度使安禄山叛乱,玄宗皇帝惊魂失魄,奔命入蜀,驻跸成都。时有“沙门英干施粥救贫馁”,帝心恻隐,敕建一寺,赐名“大慈”,并御笔手书“大圣慈寺”四字。因是敕建,辟地千余亩,建寺九十六院,造佛一万余尊,绘壁画一千余幅。其格局奇巧,雕饰侈靡,更是空前绝后。

佛道圣地,世俗如此,岂不是一大美事?

无相禅茶——韩、日无相禅茶之源

古大慈寺中,有礼仪必有茶事,如供奉佛、菩萨和祖师时要献“奠茶”;结夏时要按照僧人戒腊先后饮“戒腊茶”;平时方丈议事请僧众吃茶,称为“普茶”等等。

盖碗茶不是大慈寺的特色,那只是容纳世俗的一种姿态。大慈寺最有名的是禅茶。据说,大慈寺禅茶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大慈寺禅茶与无相禅师分不开。他早在蜀地参禅时,为了提神醒脑,解困除乏,向蜀人学习饮茶,并养成饮茶的习惯。后来,他在金谷山石崖静坐悟道、苦修头陀,创立了引声念佛和“无忆,无念,莫妄”的“三句法门”,并创立了禅茶之法。

大慈寺建成后,无相成为大慈寺唐代祖师。他大力提倡禅茶之法,使无相禅茶成为蜀中禅茶之翘楚。 

无相禅茶经过一千余年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今天的大慈禅茶。大慈寺禅茶茶艺有十二道程序:静禅心、入禅堂、焚香祈愿、圣水涤凡、佛祖拈花、菩萨入狱、漫天法雨、圣僧点化、普渡众生、禅茶一味、即心即佛、畅叙禅机。水落花开间,禅机凸现,佛理昭然。它不但继承了无相禅茶“正、清、和、雅”的风格,还具有融洽寺内僧从关系的妙用。一年一度“大请职”期间,方丈和尚设茶会,请新旧两序班首职事饮茶,对卸任的示以感谢,对新任的示以鼓励。“无相禅茶”远播韩国、日本,成为今天韩国、日本“无相禅茶”之源。

碧海莲花——惹佛拈花一笑

大慈寺方丈曾拿出大慈寺珍藏的每斤以万元计的茶叶,给茶客免费品尝。其中,有收藏80余年的普洱茶,有珍藏200余年的边茶。这些茶叶虽然历史久远,但因保存有方,成色完美,呈褐色或淡黑色。

大慈寺的禅茶堂窗明几净,桌椅俨然。茶堂正中,供奉着观音菩萨,其下,置一桌,铺陈黄锻。桌前两张木制靠背椅,椅间设一茶几,皆古色古香。堂前,两排木椅分列,格局肃然。禅茶堂上空空荡荡,只有三两茶客,默然品茗。我寂然落座——来大慈寺,就是为品禅茶来的。

有幸品到的茶客们说这些藏茶口味醇郁,清香幽雅,誉之可与龙井媲美。

我没机会消受如此美味。坐在禅茶堂上,能喝一杯碧海莲花,也就心满意足了。大慈寺选取蒙顶山绿茶茶芽为原料制成,在茶叶的采、选、焙、揉等制作阶段,都有人念佛,还有僧人参禅品茶。他们将“大慈禅茶”制成粒粒佛珠状,体现禅法入茶,以茶理昭示禅机的理念。碧海莲花是大慈禅茶精品之一,它以高山茶和茉莉花多次窨制而成。

我接过一杯碧海莲花,其茶汤碧绿中透黄,轻飘幽香。茶叶脉络细密,展叶吐芽间,在碧汤中沉浮几度。绽放在水面的茉莉花,洁白清雅,它们恰似朵朵南海莲花。我轻轻地嗅,其味香浓而不浮;啜饮一口,其味清爽而不浊。我舍不得一口吞下,让茶水在嘴里慢慢浸洇,直到渗入肺腑。

望着碧海莲花,我不由痴痴发呆。那沉浮的绿叶,不就是苦海中游弋的众生吗?那圣洁的莲花,不就是苦海明灯吗?

青羊宫:仙乐飘飘盖碗茶

道源成都,太极福地。青羊宫据传是太上道祖转世降生之地,老子在此著《道德经》。唐代末年,其成为巴蜀最大、最有影响的道教宫观。道家与茶有缘。青羊宫中的盖碗茶,另有一番逸味。

三清殿前立有两只长0.9米、高0.6米的铜羊,铜羊造型优美,被民间视为神物。据说,摸了铜羊能祛病消灾、事事吉祥,妇女摸了羊肚子可生男孩。

成都的上空总是弥漫着淡淡的雾霭,使这座城市具有天生的朦胧与悠闲。清晨,薄雾让成都格外静谧,也让氤氲中的青羊宫,带有几分仙气。

我到青羊宫时,时间还早。混元殿后,八卦亭的底座被黄灿灿绫绸包裹,那是青羊宫里最为灿烂的色彩了。所以,铜羊被信众摸得浑身光亮。

依次拜过三清殿、玉皇阁、唐王殿,我信步走上说法台,青羊宫的建筑悉数收入眼底。其大小宫观,由南至北建筑在中轴线上,各式斋居点缀两侧,其布局严谨中透着灵动。这时,丝丝细雨洒落,不一会儿,说法台前的古木和树后的青瓦房顶就湿漉漉的了,古木萌发的新芽翠绿欲滴,青瓦房顶泛出数片光泽。

相传,青羊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三国时取名“青羊观”。唐代改名“玄中观”,五代时称“青羊观”,宋代复名“青羊宫”后直至今日。据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铭》记载:“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传说青羊宫是太上道祖重生之地,青羊宫因此成为神仙聚会、老君传道的圣地。

天宝十五年(775),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幸蜀,居于观内。中和元年(881年),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奔蜀,也在观中驻营。唐朝末年,青羊宫成为四川最大、最有影响的道教宫观。

历史的情丝,如细雨般静谧降临。

佛道茶艺


茶经过几千年的磨砺,其内涵中的人文因素日益增多,茶的自然属性被寓于人文因素之中,成为修道、修身,“天人合一”、“茶禅一味”的载体。

僧道饮茶修行,形成了独特的寺院茶道与道观茶道。近年来,一些茶人将目光投向了这块神秘而又神圣的领域,并将之带入世俗尘世,演化成今天所能见到的禅茶、道姑茶、三清茶等茶艺表演。在此,我们摘录“五台山佛学茶艺队礼佛茶”的解说词,以期对带有宗教色彩的茶艺表演有一个较为感性的了解。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寺院落僧尼用茶敬佛、敬师、献宾客,供自己与善友品饮,谈佛论经,修养心性,形成了庄严肃穆的“茶礼”,“礼佛茶”便是五台山佛学礼茶中的一种。

“礼佛茶”是焚香拜佛、敬佛敬师的特殊礼仪,也是调茶献客、结缘行善的特殊茶艺。礼佛茶在禅房中进行,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分为十道程序,谓之功德圆满。十道程序分别是莲步入场、焚香顶礼、礼佛三拜、普施甘露、打坐禅定、抽衣净手、烫杯泡茶、敬茶献茶、收杯接碗、问讯退场。

(一)莲步入场在平和优雅的佛乐声中,住持师和大师兄、二师兄、两位沙弥尼身着佛装,穿海青,披幔衣,轻移莲步,进入禅房。众尼拐弯走的是直角,佛家认为无方不圆,要修到功德圆满,需要行走有方,拜佛有礼。行走坐卧,皆有佛理。(二)焚香顶礼进入禅房后按次序站于拜垫前,住持师到供桌前,右手持香,左手三指在前,右手三指在后,将香在灯上点燃,二指夹香,双手顶礼,心中默念:弟子恭敬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以香头点绕小圈,焚香行礼。小圈代表十方法界,十方是佛教中的空间,三世是佛教中的时间,佛、法、僧是佛教“三宝”,焚香顶礼,表达虔诚之意。

(三)礼佛三拜焚香之后再拜佛,这是标准的佛教拜佛仪式。两足呈八字站好,曲膝弯腰,右手按于拜垫中央代表佛,左手按于拜垫左上方代表法,右手从中央移至右上方与左手并齐,两拇指相接,掌心向上翻莲花掌,五体投地,心中想着为众生接福接寿,左手接福,右手接寿。收掌虚握,手心向下,心想将福寿施于众生。古时的五福为长命、富贵、健康、道德、和平。礼佛三拜,为众生祈求福寿双全,与中国茶德的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相处、敬爱为人一脉相承,意蕴相通。

(四)普施甘露住持师到供桌前,合十行礼,取净杯上一柱香点燃,摆放于供桌。右手持净杯绕香三匝,左手仰竖慧力智三指,右手持杯放于左手三指上,取柳枝放于杯上,竖二指靠杯边,走到拜垫前,右手中指在杯中水面写佛字,在左手腕处写佛字,并用柳枝蘸水点洒。然后长跪拜垫上,再用柳枝蘸水向左、中、右点洒甘露。再绕四周向四方普洒甘露。佛教教义含普施甘露,普渡众生。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悟之佛,而迷与悟,惑与觉,只在吾人方寸之间。而茶也古称甘露,先苦后甘,其滋味在于自我品尝,而难以明示。可见茶佛一理,茶佛一味很有道理。

(五)打坐禅定礼佛三拜后,住持师、大师兄、二师兄便要打坐参禅入定。禅定是佛教的基本修持方法,禅是静虑之意,定是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坐禅要半跏趺而坐,头背正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且“过午不食”。茶叶性淡,醒脑提神,利于佛教修练禅定。所以佛家把茶叶称为“神物”,历来倡导饮茶,达到止息杂虑,安静沉思,静心自悟。

(六)抽衣净手在住持师、大师兄、二师兄禅定之时,沙弥尼即做泡茶的准备工作,脱去幔衣、海青,只留小衣,便于操作。按照佛教的习俗,将衣服整齐有序地折叠起来,放于垫上,默念“阿弥陀佛”,虔诚认真。然后净手,不仅为了卫生,也是一种礼貌。

(七)烫杯泡茶两沙弥尼摆放好茶几。二师兄为主泡,两沙弥将茶具放在二师兄茶几上,然后生火烧水。五台山佛茶用的是佛地圣水——般若泉泉水。般若泉水具有清心保健的功效,是泡茶的佳品,曾有“茗啜般若智爽神怡”的美称。煮水用的是五台山千百年来传统的粘土火炉和无烟硬木木炭,有“圣火煮圣水”之说。壶是山西传统的泥沙壶,保留着泥土的自然本色,有良好的保味和保鲜作用。二师兄温壶烫杯,注入茶海,静心分茶,将茶三次分拨,置于壶内,默念“阿弥陀佛”。接着以“银河落天”手法注水入壶,然后以“菩萨点化”和“普渡众生”的妙法冲茶泡茶,使佛茶真正具有“佛”的含意。

(八)敬茶献茶敬茶的顺序是先敬佛、再敬师,然后献宾客。第一杯敬佛、敬法,第二杯敬师、师兄。佛教讲究功德圆满,主张清心寡欲,明心见性,品茶悟道。敬师之后,沙弥尼将茶奉献给各位来宾,宾客接茶时,端坐平视,双手合十,行合十礼,不需用手去接茶。茶放桌上要等住持举杯示意,才可端杯品尝。心静平和慢慢细品,徐徐入口,才能品出其味,领略情趣。佛茶品茶讲究宁静清逸的情趣,不仅仅是感观上的享受,而且也是精神上的建树。

(九)收杯接碗要细心品茶之后,沙弥尼按顺序收杯。陆羽在《茶经》中说:饮茶者,应是“精行俭德之人”,佛教也规定“五戒”、“六度”,推崇精神的修养和生活的简朴,贯穿在茶文化和佛教文化之中。

佛道茶艺表演


佛道茶艺表演

(一)莲步入场在平和优雅的佛乐声中,住持师和大师兄、二师兄、两位沙弥尼身着佛装,穿海青,披幔衣,轻移莲步,进入禅房。众尼拐弯走的是直角,佛家认为无方不圆,要修到功德圆满,需要行走有方,拜佛有礼。行走坐卧,皆有佛理。

(二)焚香顶礼进入禅房后按次序站于拜垫前,住持师到供桌前,右手持香,左手三指在前,右手三指在后,将香在灯上点燃,二指夹香,双手顶礼,心中默念:弟子恭敬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以香头点绕小圈,焚香行礼。小圈代表十方法界,十方是佛教中的空间,三世是佛教中的时间,佛、法、僧是佛教“三宝”,焚香顶礼,表达虔诚之意。

(三)礼佛三拜焚香之后再拜佛,这是标准的佛教拜佛仪式。两足呈八字站好,曲膝弯腰,右手按于拜垫中央代表佛,左手按于拜垫左上方代表法,右手从中央移至右上方与左手并齐,两拇指相接,掌心向上翻莲花掌,五体投地,心中想着为众生接福接寿,左手接福,右手接寿。收掌虚握,手心向下,心想将福寿施于众生。

(四)普施甘露住持师到供桌前,合十行礼,取净杯上一柱香点燃,摆放于供桌。右手持净杯绕香三匝,左手仰竖慧力智三指,右手持杯放于左手三指上,取柳枝放于杯上,竖二指靠杯边,走到拜垫前,右手中指在杯中水面写佛字,在左手腕处写佛字,并用柳枝蘸水点洒。然后长跪拜垫上,再用柳枝蘸水向左、中、右点洒甘露。再绕四周向四方普洒甘露。

(五)打坐禅定礼佛三拜后,住持师、大师兄、二师兄便要打坐参禅入定。

(六)抽衣净手在住持师、大师兄、二师兄禅定之时,沙弥尼即做泡茶的准备工作,脱去幔衣、海青,只留小衣,便于操作。按照佛教的,将衣服整齐有序地折叠起来,放于垫上,默念“阿弥陀佛”,虔诚认真。然后净手,不仅为了卫生,也是一种礼貌。

(七)烫杯泡茶两沙弥尼摆放好茶几。二师兄为主泡,两沙弥将放在二师兄茶几上,然后生火烧水。二师兄温壶烫杯,注入茶海,静心分茶,将茶三次分拨,置于壶内,默念“阿弥陀佛”。接着以“银河落天”手法注水入壶,然后以“菩萨点化”和“普渡众生”的妙法冲茶泡茶,使佛茶真正具有“佛”的含意。

(八)敬茶献茶敬茶的顺序是先敬佛、再敬师,然后献宾客。第一杯敬佛、敬法,第二杯敬师、师兄。佛教讲究功德圆满,主张清心寡欲,明心见性,品茶悟道。敬师之后,沙弥尼将茶奉献给各位来宾,宾客接茶时,端坐平视,双手合十,行合十礼,不需用手去接茶。茶放桌上要等住持举杯示意,才可端杯品尝。心静平和慢慢细品,徐徐入口,才能品出其味,领略情趣。

(九)收杯接碗要细心品茶之后,沙弥尼按顺序收杯。

(十)问讯退场。

茶香中的民国精神


民国的空气中充斥着长衫马褂与西装革履撞击与摩擦的声音,一方面是对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一方面又是对西方科学、民主、自由、博爱精神的呼唤与宣扬。这个色彩斑斓的时代里凝结了独特的民国精神。即便是一杯寻常之茶,在民国大家的笔下也变得生动多姿、况味悠长。

提到民国的茶文,周作人的《喝茶》当属典范: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断不可少延续千年的茶文化早已被唐宋明清的文人和茶人演绎得至雅了,而到了日本衍生出的茶道更是发展到了崇高的美学境界。知堂老人用白话文寥寥几笔便勾画出雅人之茶应当有的身与心的状态。而他所认为不适宜的喝茶的时候多吃瓜子,左一碗又一碗的喝了半天,好像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则是到了雅的另一边俗了。他这一形象比喻,倒是弄得不少后人喝茶时拘谨起来了,因为怕被嘲笑为沙漠人啊!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喝的自然也是雅人之茶,他在《茶和交友》中说:茶是凡间纯洁的象征,在采制烹煮的手续中,都须十分清洁。采摘烘焙,烹煮取饮之时,手上或杯壶中略有油腻不洁,便会使它丧失美味。所以也只有在眼前和心中毫无富丽繁华的景象和念头时,方能真正的享受它。和妓女作乐时,当然用酒而不用茶。但一个妓女如有了品茶的资格,则她便可以跻于诗人文士所欢迎的妙人儿之列了。林语堂笔下的茶有了提升人格和地位的功能。

文人品茶贵在精细、贵在高雅、贵在感觉,但这些在鲁迅的笔下却充满了批判的精神: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感觉的细腻和锐敏,较之麻木,那当然算是进步的,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如果不相干,甚而至于有碍,那就是进化中的病态,不久就要收梢。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喝过茶,望着秋天,我于是想: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同样名为《喝茶》的文章,鲁迅和周作人,文风迥异,常有人拿这两篇文章做比较,两兄弟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生命轨迹在这一杯茶里各自分离。

鲁迅先生对这种麻木在细腻敏感中的人满胸愤懑,无独有偶,阿英也对吃茶文学充满了讽刺:新文人中,谈吃茶,写吃茶文学的,也不乏人。最先有死在风不知向哪一方向吹的诗人徐志摩等,后有做吃茶文学运动,办吃茶杂志的孙福熙等,不过,徐诗人吃茶论已经成了他全集的佚稿,孙画家的杂志,也似乎好久不曾继续了,留下最好的一群,大概是只有且到寒斋吃苦茶的苦茶庵主周作人的一个系统。周作人从《雨天的书》时代(1925)开始作吃茶到《看云集》出版(1933),是还在吃茶,不过在《五十自寿》(1934)的时候,他是指定人吃苦茶了。吃茶而到吃苦茶,其吃茶程度之高,是可知的,其不得已而吃茶,也是可知的,然而,我们不能不欣羡,不断的国内外炮火,竟没有把周作人的茶庵,茶壶和茶碗打碎呢?特殊阶级的生活是多么稳定啊。

民国是各种主义、各种思想、各种精神激烈碰撞的时代,茶香中的民国精神里有生活的情怀与况味,也有现实的愤懑与批判,我们无从评判孰优孰劣,一杯茶里可以看到乱世中民国范儿的澄明心境,归于三个字便是真性情。

佛宗道源 江南茶祖


“癸丑之三月晦(即公元1613年5月19日),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天台山日记》中,对赴天台山游历时所见风光美景的描述。此记作为《徐霞客游记》的开篇,可见天台山在“游圣”心中地位的崇高。天台山碧玉连环、山谷幽邃、溪流潺潺、树木葱茏,四季云雾缭绕。天台建县近1800年,因境内的天台山而得名。天台的名山名水名茶名寺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幽、秀、奇、清、润、朴的茶乡古道.为中华旅游文化增添了浓墨重的一笔。中国旅游日确定为5月19日亦源出于此.天台山素有“佛宗道源天台山、帝苑仙浆云雾茶”之誉。佛教源自印度。

东汉永平年间传人我国。陈隋年间,高僧智隐居天台山修禅弘法,立说创宗.世称智者大师。他创立天台宗后.依据其亲手所绘样式建造的国清寺成为天台宗的祖庭和根本道场。天台宗是中国化第一佛宗,从唐代开始远播韩、日和东南亚地区。智者大师率众弟子在天台山讲经弘法时,倡导戒酒饮茶,坐禅论道,从此僧人就在寺院周围开始人工种植茶叶。道教在天台山源远流长,可追溯到轩辕黄帝莅天台铸鼎.周灵王太子晋王乔控鹤飞升.刘晨阮肇上天台山采药桃源遇仙.北宋天台山张伯瑞创造道教南宗.桐柏宫成了南宗祖庭。东汉时.著名道家葛玄上天台山拜左慈为师学道.曾在华顶开辟茶园。华顶归云洞前的“葛玄茗圃”成为“江南茶祖”。天台山茶叶与佛道两教在此结缘。

我国茶种远播海外源头之一的天台山,亦有“韩日茶源”之称。唐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高僧最澄上天台山学佛.翌年回国时带回茶种播于京都比睿山鹿(今池上茶园),成为日本种茶之始。宋乾道四年(1168)和淳熙十四年(1187),被誉为日本茶祖的荣西禅师两次上天台山求法.全面考察了种茶、制茶技术,饮茶习俗和以茶供佛的仪式等。宋绍熙二年(1191年),荣西学成归国时,还带去大量天台山茶种,并于次年著成日本第一本茶书《噢茶养生记》,为此后形成的日本茶道文化奠定了基础。

天台山云雾茶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此茶沐雨露于千仞,聆梵语于朝夕,纳东海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终成极品。其白毫显露、色泽翠绿的外形与香高持久、浓厚鲜爽的品味,被誉为“佛天雨露、帝苑仙浆”,沏泡一杯云雾茶细品慢嚼,使人遁人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之境,引得古今无数文人骚客沉醉其中。

金坛茶风与佛道文化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据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唐以前没有茶字,荼即为茶。作为一种野生的植物,先人们最初是以茶疗疾,以茶入馔,故有以茶入粥而制成茶粥的记载,药食同用。而作为一种体现精神愉悦和享受的饮品,应当是与隐逸之士的修养有关,然后逐步成为一种风尚而进入世俗生活中。最晚于三国东吴的时期,饮茶已经成为江南士绅的一种风尚,并有韦曜因酒量不好而以茶水代酒的记载。

那么金坛一带此际是否也同样已经品茗为风呢?

过去的引证并不清晰,多引用金坛设县于隋,物产之特殊者,有嵇稻、茶叶这段出自后世《金坛县志》中的文字,似乎又简单了一些。

其实早在东晋时阳羡人杜育所写的文字中就有灵山维岳,奇产所钟;蕨生荈草,弥谷被冈器则陶筒,出自东隅等语。据考证,荈即当时对野茶的一种称谓。而以出陶筒的宜兴为东隅、漫山遍野出好茶的灵山,是否可以理解为茅山呢?

而隐居在茅山东麓的陶弘景就云苦茶轻身换骨。可以想见,当陶弘景在《答诏问》中写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时,正是于郁冈山下以泉煮茶而悠然兴会。

随着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茶文化与佛道文化开始相容,佛道主张清静、清心寡欲,而茶汤恬淡,又回味无穷,正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同属金坛境内、茅山余脉之方山,海拔307.5米,又称为四平山、四屏山,唐代方氏隐居于此修道,上有寺庙。坡峻顶平,古道幽深,石门溶洞,风雾弥漫,林密药多,古庙古树,鸟鸣虫唱,环境优美。山顶原有古寺,即方山寺、九龙寺、七里庙等,旧有古茶树,为隋唐之茶乡。

唐代金坛籍田园诗人戴叔伦在《题横山寺》中有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之句,横山即在顾龙山西南。以至到明清之际,乾元观所制之茶,为江南上品,独享乾茶之称,有一担稻换寺僧一斤茶之说。清初的金坛人于梅在《寺中迟古则师不至》中写到:一卷楞伽经,来就茶烟碧。

可见,茅山一带的佛道宫观自行制茶以待客之风,最晚自初唐以下,历千年而长续。而金坛人士饮茶之风足可上溯至魏晋,甚至更早。

中国茶道|佛茶茶道精神|茶文化


中国茶道|佛茶茶道精神|茶文化

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

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实践。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徐祯卿《秋夜试茶》诗云:

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

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课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激,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铜天地、思如风云,心中常乐,且可成为男儿中之豪情。主静,儒家主静,佛教更主静。我们常说:;禅茶一味;。在茶道中以静为本,以静为美的诗句还很多,宋代杜小山有诗云: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0336.html

上一篇:茶树栽培技术(二十二)

下一篇:夏季养生喝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