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要喝得明白

2020-11-13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要喝得明白”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要喝得明白”相关知识!

有一项关于饮茶的调查表明,我国有六成人有喝茶的习惯,但这其中大多数的人是为了健康、提神、减肥去喝茶的,只有少数人是因爱茶、懂茶而喝茶。因此,对于茶大多停留在“喝”的层面,对于茶文化和茶知识有所了解并不多。

现如今,喝茶之风盛行,招待来宾、朋友聚会、洽谈业务等常常会有茶席的出现,若是不懂点茶,在他人侃侃而谈的时候,自己却插不上话,岂不是成了“另类”。

那么,如何将一款茶喝得明白呢?

首先,掌握茶的相关知识。喝茶之前,先要懂茶。你不明白这是什么茶,不明白这茶的一般特性,好坏的区别,又怎么能说出个几分道理来呢?

其次,要学会泡茶。泡出好茶是喝得懂茶的前提,若是没有一手好茶艺,这次的茶苦了,下次的茶淡了,那就很难喝得明白了。

再者,将茶喝全面。全面指的是,将这款茶的高中低不同档次的茶都喝得明白,这样便于更好地全满认识茶叶的特性。若是没有喝过真正的好茶,又怎么能分辨出茶叶的好坏呢?

接着,将茶对比着喝。很多老茶人,喝了很久的茶,却不见得懂得这款茶的真正特点。原因就在于,没有时常对比着喝茶,而是从来只饮一种茶。

此外,要想将茶喝得明白,还要多与他人交流。如此一来,虽说不上精通,至少也懂得几分,遇到好茶了,也不辜负。

小编推荐

茶马旧道明白千年黑茶文化


茶马旧道:明白千年黑茶文化

说起安化的文化,我们起首想到的一定是黑茶文化。而说起安化的旅游,我们起首想到的是也一定只有一个处所--茶马旧道。

茶马一词,一是源于唐朝起头的茶马生意业务机制。古代华夏政权为增强军事力量,以茶叶等商品与边陲游牧平易近族调换战马,并设有专门的办理机构茶马司,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二是山区茶农以茶叶调换生存物资,因为山道曲折,交通未便,多用马匹作为驮运东西,是以,茶和马接洽在一路。由此引申出了茶马之路,即留存至今所谓的茶马旧道。

茶能清解脂肪,消灭油腻,增补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对付地处边疆的游牧平易近族,以牛羊肉为主,不得茶,则困以病,品茗成了他们赖以保存的风俗,而因常年迁移的生存特征,游牧平易近族的品茗种类以紧压茶为主,重要是由于紧压茶便利携带,易于储存且耐冲泡。安化黑茶的品格特性正吻合西北少数平易近族的吃茶品茗需求,是以,从明代被朝廷定为官茶起头,安化黑茶渐渐庖代其他茶类,成为了西北少数平易近族饮用的重要茶类,经陕西、甘肃等地茶商销往内蒙、青海、宁夏、新疆等少数平易近族地域,直至平易近国年间政局动荡,交通壅塞才渐渐式微。

安化地处山区,山多地少,有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的宜茶情况,自古活家口者,唯茶一项。随着黑茶产销的郁勃,商家为了收购和运输茶叶的方便,在安化县境内集资构筑茶马专道。这些门路跋山涉水,以青石板铺就,沿途建风雨廊桥、茶亭、栓马柱等供休息之用,连绵数百里。借助资水横贯全境的地利之便,茶商在安化山区内收购茶叶后,沿茶马专道驮运至江边集镇,再经由过程水运销往外埠。据专家考证,古代安化黑茶的运销线路是经资江运往洞庭湖,再转运湖北沙市,经襄樊、老河口至泾阳、晋阳、祁县,然后销往西北边疆。是以,也就形成了安化茶马旧道与其他地域茶马旧道大相径庭的船舱马背式的独有特色。

直至今日,安化县内仍留存了大量的茶马旧道遗迹,有的仅剩小段路基,有的连绵数里,此中,生存较为完备的有黄花林场腰子界一段、江南至洞市黄花溪一段、陈王次庄至山口一段、洞市老街一段、永锡桥一段等等。茶马旧道风物区内,保留了最为完备的一段茶马旧道,由山下联环村至高城村连绵几公里的青石板路,因为未举行旅游开辟前仍未通公路,这里依然靠马匹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东西,当地人一向对茶马旧道多有维护,才齐备地保留了下来。每逢山下阛阓圩日,山里人用马匹驮着木料、山货、茶叶等去山下的阛阓调换生存物资,成群结队,蔚为壮观。在川岩景区内,现今仍保留了安泰廊桥、永济茶亭旧址、川岩茶叶禁碑等茶马旧道遗存,好像在遥忆着那一片汗青的风物。

安化素称茶乡,产茶汗青悠长。唐宋期间,茶叶产量誉甲世界。明清期间,所产云雾茶、芙蓉茶闻名中外,成为朝廷贡品。明嘉靖年间创制黑茶远销西北诸省。到了16世纪,安化黑茶庖代四川茶叶,居全国领先职位地方。

西域诸平易近族以肉食为主,偏幸云南的红茶、四川的乌茶和湖南的黑茶,将它们视为消食养胃的珍品,对安化黑茶更是情有独钟。安化黑茶名不虚传,愈陈愈香,愈陈愈奇,极品黑茶有万两黄金千两茶的骄人身价,饮家视之为玉液美酒,医家视之为甘口良药。

茶马旧道是指唐宋至平易近国期间,毗连要地本地产茶区和西北、西南边陲少数平易近族地域,举行茶马生意业务的交通要道。汗青上的益阳,驿道交通蓬勃,并与茶马旧道毗连起来。千百年来,穿梭在古驿道上的辛劳马帮,在跋山涉水的艰巨行程中,清悠的铃声和奔忙的马蹄声冲破山林幽谷的平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拓荒了一条通往边疆的经贸之路。在茶马旧道上,使益阳茶名扬世界的是黑茶,其闻名的品种有茯砖茶、黑砖茶、千两茶和三尖茶。

马帮和茶马旧道凝集和会合了物流和人流,在茶马旧道途经的很多水陆交汇点,逐步天然形成了集镇、驿站,以便利马帮和过往商贾行人交易商品,留宿歇足。高城峒、江南古镇、永锡桥、洞市老街、唐家观、新化圳上、白溪、隆回滩头、宝庆这些老市镇,即是随茶马旧道降生、成长而来。

浙江:惠明白茶卖进"南京总统府"


浙江:惠明白茶卖进"南京总统府"

浙江:惠明白茶卖进"南京总统府"

景宁是浙江的畲乡,这里聚居着浙江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惠明白茶。

这茶神奇,神奇在哪?景宁有座古寺叫惠明寺,相传唐朝惠明和尚建寺时,神仙赐下一株茶树。每年3月底,发出白芽,清明后芽叶洁白如玉,到了5月中旬,白叶变成绿叶,夏秋季节芽叶又变成紫红色,到了冬天芽叶又变成绿色!

神奇的不仅是本身。景宁人把惠明白茶卖进了“南京总统府”,成了往来宾客必品的茶,价格达到5000元一斤。北京市场上的惠明白茶,甚至卖到8000元一斤。

神奇的惠明白茶让畲乡的百姓尝尽了甜头,他们说,那茶树上挂的,不是一枚枚芽头,而是一枚枚硬币。

科技种茶,一株古茶化身千亩茶园

惠明寺内的古茶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千年以来,景宁的茶农们将这株古茶的枝桠扦插种植,遍布了畲乡的角角落落。

但是惠明白茶不产茶籽,靠着简单的扦插很难成活。一直以来,惠明茶都是茶农们零散种植,不成规模,而且优良茶种极少。

借着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的实施,景宁人开始实施“惠明茶产业化开发”项目,请来浙江大学、浙江农科院、中科院研究所的专家,引进、转化、推广了26项科技成果与技术,一株古茶树,化身为千亩茶园。

专家们发明的方法叫“罩袋增湿法”嫁接技术,在嫁接扦插的时候,用一个小袋子把茶树罩住,控制好湿度、温度、养分、光照。这种新技术,可以让嫁接成活率达到80%以上,而且茶树生长快,第二年就可以开采。

靠着新技术,惠明古茶树,顿时化身千亩茶园。目前,惠明白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188亩。景宁^***打算,在5年内,要将景宁白茶种植面积增加到1万亩。

信阳红民歌 喝茶要喝信阳红


南国的韵哟北国的风,南湾湖的水哟大别山的情。茶乡的妹子嗓门亮,云彩眼儿里飘歌声。一山山茶园绿如海,一年年茶叶好收成;一张张笑脸美如画,一声声茶歌表心情。

哥哥腊月要婚庆,茶乡风俗待亲朋。南来北往都是客,劝君端杯品香茗。毛尖绿茶是传统,新添精品传美名。莫问客从哪里来,喝茶要喝信阳红。信阳红品鉴会

2011年9月27日上午中共信阳市浉河区委、信阳市浉河区政府人民政府主办的“祁氏杯”第三届“信阳毛尖”手工炒茶大赛暨信阳红品鉴会在美丽的茶叶之乡—谭家河乡土门村隆重开幕。 来自产茶乡镇和茶企业的30名顶级制茶大师会决与现场,展示切磋手艺。市、区领导,和来自乡镇企业负责人等近500多人出席开幕典礼并参观了比赛过程。

信阳毛尖素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

此次大赛的目的旨在传承和发扬信阳毛尖传统炒制工艺,巩固和提升信阳毛尖全国十大名茶地位,弘扬信阳毛尖茶文化,提高信阳毛尖茶叶市场竞争力,增强茶农质量意识,促进茶农增收。以全面推进浉河区茶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比赛过程中同时举办“信阳红”茶品鉴会。10多家红茶企业在冲泡了“信阳红”茶,让与会人员一同品尝新派信阳红茶。

夏侯恺——死了都要喝茶


在一个平静如常的夜晚,夏侯家人苟奴再一次看到了病死已久的夏侯恺,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看到夏侯恺的鬼魂了。苟奴秉住呼吸没敢惊动夏侯恺,只见夏侯恺径直走向马厩,看样子是要牵走他生前骑的那匹马;接着他又走进了妻子的房间,第二天,妻子醒来后便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染上了疾病;此时的夏侯恺仍穿戴着他生前的头巾和单衣,坐在他生前常坐的那张靠西墙的大床上,找人要茶喝。

这可不是什么恐怖故事,而是《茶经》上引用晋代人干宝志怪小说《搜神记》上的一段内容。原文是这样的:夏侯恺,字万仁,因病死。宗人儿苟奴,素见鬼,见恺数归,欲取马,并病其妻,着平上帻、单衣,入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

最近有一首流行歌叫《死了都要爱》,如果照这个套路去说话的话,我们本期要读的《茶经》人物可真是一个死了都要喝茶的爱茶人了。关于夏侯恺的这段故事在宋朝人编的《太平广记》中也有记载(《太平广记》里那段没有提到茶),而且更加详尽,至于出处,《太平广记》说它引自王隐版的《晋书》。尽管我们都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什么鬼怪,但是按照一般的理解,既然史书上都有相关记载,上面这段话的可信程度又当是相当高的了。不过在所谓正统《二十四史》中房玄龄版的《晋书》中却并没有夏侯恺的传记和记载,这样再来看,夏侯恺及他死后饮茶其人其事的真实性也不是那么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了。

大家都说饮茶是件很雅的事情,如果去读《太平广记》那段比较详细的记载,不难发现故事虽然是个鬼故事,但是故事里却没有狰狞的面孔和血淋淋的画面,读起来不但不吓人,反倒觉得更有人情味了。看来跟茶结合起来,人不容易动怒,鬼也不那么恐怖了。只是其中夏侯恺回到家后欲取马,并病其妻稍微有点令人费解。关于这一点,我们家乡有种迷信的说法,应该能够作为一个可供参考的解释。据说,人死了以后,过了一段时间魂魄就会回到自己的家中看看,对于那些越是他生前珍重的东西,他越会细细去看去摸,但是东西被他摸了就会减少,有谣言就说过谁家的米缸被家里的鬼魂摸了,第二天缸里的大米就少了一大半;人要是被摸了头就会生病。照这么去看的话,夏侯恺一定是很喜欢他的那匹马和他妻子的,而且也一定摸了他妻子的头。

《茶经》中陆羽多次强调,茶最早是作为药用的,治病效果还特别好,甚至有人喝茶后还升天变了神仙,可是在他引用的《搜神记》里夏侯恺的故事中,夏侯恺死了都要喝茶,不能不说是个铁杆的茶人,却还是因病死。虽然,至今科学上尚不能确切地说明饮茶对延长寿命的效果有多大,但是既然《茶经》在立意上是要说茶的好,尤其在祛病强身上有特效,再在刚说了茶好的时候,接着又要说一个常喝茶的人病死了,即使喝茶和病死之间不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把它们放在一起说,多少还是让人对茶的好处产生一定怀疑的。

好在《太平广记》中那段详细版的故事中道出了夏侯恺真正的死因:我本未应死,尚有九年。官记室缺,总召十人,不识,书不中,皆得出。我书中,遂逼留补缺。就是说,夏侯恺本来还能活10年,但是阎王那里急着要选拔一名干部补缺,看上了10个人,除了夏侯恺以外其他几个测试后都不及格,所以就把他给留下了,因此,喝茶除了让他变得更有智慧更适合当领导外,对于治疗他的病是丝毫没有作用的。

话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陆羽写作《茶经》用功之深了,细数一下我们之前讲过的那些《茶经》人物,帝王将相、平民百姓、释道儒、人神鬼各类角色都不缺少,而且个个都是来路清晰且有典可查。

也许爱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吧。我以前听老师讲茶知识的时候,一听到技术方面的东西,总是很难不入睡;但是听那些从古到今的一个个茶故事的时候,却总是又精神百倍起来。到了后来,我去茶乡采访的时候,却发现不少茶乡针对有我这样习惯的消费者还特地在发展当地茶文化上下了不少功夫。从县太爷到企业老总,都善于给茶叶编故事。故事的内容多半不是茶姑茶郎的爱情就是仙人赠茶的故事,类似于某些诗人使用的创作软件一样,只要把茶名、地名等等几个关键词输入进去,电脑就能给出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来。如果非常幸运,当地曾经还出过一个名人,那么,这个名人当年几乎一定是喝过当地的那种茶了。非常可惜,沛国夏侯恺的家乡淮北地区并不产茶,否则,我一定有人能考证出当年夏侯恺所喝的就是牌茶。我实在无意去诋毁这些勤劳的人的创作能力,但是,对于这些创作出来的纯粹的茶文化确实不忍心去将它们往茶上靠。如果茶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纯粹的文化那实在是太没文化了。

和以茶为中心无端编造出来的故事相比,那些生活中与茶相关的点点滴滴,因为有了生活的气息和地理人文特色倒往往更加吸引人。而这些东西却又是篇幅短小、重点不突出的,因此,并不受到茶文化创作者们看好。但是我们不能不说,这些篇幅短小,重点不突出的东西应该才是真正的茶文化。就像陆羽《茶经》人物中提到的那些人物生平或者故事一样,虽然茶所占据的份额很小,甚至微不足道,但是茶却以一个配角的身份恰如其分地融入了人物的生活之中,就像茶本身无论是在老百姓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还是在文人生活的诗书琴茶中,虽然始终都在末尾,都是配角,却总能够配得好配得深,正因为这样才发展出了博大精深的茶道文化,成为一种可以载道和有道可载的文化,而不是就茶论茶平淡无味的绝对茶文化。

难怪老祖宗要喝茶,原来茶这么神奇!!!


一旦每天都有茶喝,不只百病不侵,而且精神飒爽,因此对于茶叶有身心的助益我是深信不疑的。

旅行的时候不能静定下来喝茶,只能因地制宜,以热开水泡大杯茶,但觉有茶就好。如果是在家,从早到晚,日饮百杯,对我也是常事。茶对我不只是水、是饮料,也是日常保健的药。

茶在中国,最早不是饮用,而是药用。最早关于茶的神效之传说,是神农氏爱民如子,为了救治百姓的病,亲自采药,遍尝百草。

有一次,神农氏尝了一种青绿色的滚山珠中毒,昏死在树下,树的汁液滴入他的口中,因而得救。那棵树就是茶树,神农从此发现茶有解百毒的神效,采药时常携带茶叶随身,每次中毒都靠茶来解毒。最严重时,神农氏曾一天中毒七十二次,全依茶渡过险关。

还有一个传说,神农有一天在野外以釜锅煮水,一片叶子落入水中,芳香四溢,神农喝了之后,发现了茶的神效。

最后,神农尝到一种剧毒的植物叫断肠草,连茶也不能解,就丧命了。

神农与茶的传说,记载在《神农本草经》里。这本书作于秦汉年间,因此至少在战国时代,我们的老祖先就知道喝茶,以茶作药了。

茶,起先是用于药,慢慢从医疗的功效转到精神的层面。

东晋时代,以闻鸡起舞留名青史的志士刘琨,在给侄儿的信中说: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刘琨每次有郁卒之气,都仰赖茶的效用,我们或可以想见,他在天色微明之际,舞剑之前,先饮真茶一杯的情景。

由于茶可以治体中的溃闷,才逐渐与禅的修行结合,因为与修行结合,饮茶才提升了艺术与生活的境界。

关于茶与禅的结合也有一个传说:达摩祖师东来中国,在少林寺面壁,誓言无眠禅定九年,以警醒世人,但到第三年就常打瞌睡,羞愤的达摩遂把眼皮撕下来丢在地上,结果地上长出一棵树,双叶并生,有如眼皮,弟子们采了叶子来饮用,发现能益神醒脑,就开始了禅寺饮茶之风。

传说当然是无稽之谈,达摩祖师何许人也!然而,在唐朝的禅寺饮茶之风大盛,则是真的。莫说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流传千古,降魔大师教禅时也要弟子喝茶省睡。

百丈禅师设立《丛林清规》时甚至设茶座、茶头,有的大寺院光是泡茶的茶座就有十几个。

紫砂壶则是禅僧云水行脚时,为了便利随身携带而发明的。历代寺院附近都是名茶产地,每年春天在寺里斗茶提升了茶的品质这都说明了茶与禅有不可分的关系,但这是后话,我们再回到茶的功效来吧!

汉代《神农本草经》: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睡、轻身、明目。

汉代《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东汉神医华佗的《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梁代陶弘景《杂录》:苦茶轻身换骨。

唐代《唐本草》: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

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从这些文献里,我们就知道唐朝以前的人就认识到茶的功效不少,不仅可以使人省睡、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加思想的敏锐,甚至不输于醍醐与甘露。

唐代刘贞德把这些好处总合起来,称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

宋代以后,对茶的研究也更深入了,我们举一些典籍来看:

宋代苏东坡《茶说》:浓茶漱口,既去烦腻,且苦能坚齿,消蠹。

宋代吴淑《茶赋》: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之利,其功若神。

明代顾元庆《茶谱》: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李时珍到底是一代大师,在他的《本草纲目》里,首次提到茶的缺点,他说: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

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更进一步说到,为什么虚寒血弱的人不能喝茶,他说:茶禀天地至清之气,得春露以培,生意充足,织芥滓秽不受,味甘气寒,故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是以垢腻能降,灸眶能解,凡一切食积不化,头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吐血、便血等服之皆能有效,但热服则宜,冷服聚痰,多服少睡,久服瘦人。空心饮茶能入肾削火,复于脾胃生寒,万不宜服。

这也是首先提出了空腹不宜饮茶的见解,以免伤害肾脏和肠胃。

除了虚寒、血弱、空腹不能喝茶之外,茶是有百利的。在《旧唐书》宣宗纪里有一则记载:

东都进有一寺僧,年一百三十岁,依然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唐宣宗知道了,很觉奇怪,传他进宫去问:你如此长寿健康,是不是吃了什么仙丹妙药?老僧答道: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唯嗜茶,凡属至处,惟茶是求,或饮百碗不厌。

一天喝一百碗茶,活到一百三十岁,这使我想起苏东坡的两句诗: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由于饮茶的这种神效,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到中国求禅法时,一边研究佛法,一边研究喝茶。回日本时,在行囊里带了大量的佛经和茶树的种子。

荣西返日后,把茶籽种在肥前(现佐贺县)的背振山,同时把茶籽送给拇尾(现宇治县)高山寺的明惠上人。现在,佐贺的嬉野茶和宇治的玉露茶都是日本名茶,可以说是历史悠久。

荣西对日本茶道的贡献除了带回茶籽,还写了一册《吃茶养生记》,可以说是日本茶的理论先驱。他一开头就说: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人伦采之,其人长命。

荣西禅师把茶说得更神奇了,说是只要能长出茶的山谷,那个地方一定有神灵守护,而能采茶吃的人,一定能长命。他不只这样相信,还这样实践,当时曾亲自用茶叶治好大将军源实朝治久治不愈的糖尿病。

荣西禅师说:贵哉茶乎!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矣!诸药各为一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自此,喝茶风气在日本也为之大盛,但这时日本茶道只在寺院流行,有药用倾向,一直到四百年后千利休提出和静清寂,茶道才算大备。

日本名僧明惠上人,也倡导茶有十德之说,我们可以和前述刘贞德的十德互相参看:

一、诸天加护。二、父母孝养。

三、恶魔降伏。四、睡眠自除。

五、五脏调利。六、无病息灾。

七、朋友和合。八、正心修身。

九、烦恼消减。十、临终不乱。

明惠上人的十德虽然宗教性强,却不免偏于形上,许多是想当然耳。

到了近代,茶的研究更科学,功效也更明确清晰,除了古人所知的功效,还有防治坏血病、抗癌的功能,还能治疗糖尿病、胃肠炎、黄疸型肝炎、皮肤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等,甚至还可以防治辐射的伤害哩!

饮茶的功效如此,不喝茶的人损失可大了。

但是,喝茶的人如果老是想到功效,那境界就低了,茶给我们身心的利益可以说是犹其余事。正如铃木大拙说的:茶与禅之所以相通,全在一个纯字。纯的心喝纯的茶,是最好的。

黄庭坚曾在一只茶碾上写过《茶磨铭》,是我时常写在茶罐上的句子:

楚云散尽,燕山雪飞。

江湖归梦,从此祛机。

光绪皇帝一年要喝33斤多普洱茶


老舍先生曾问溥仪:你当皇上时喝什么茶?溥仪告知:“清宫生活习惯,夏喝龙井,冬喝普洱,拥有普洱茶是皇室地位的标志。皇帝每年都不放过品茗普洱头贡茶的良机。”并说:“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古六大茶山产的普洱茶是皇室成员显贵的标志,普洱茶还是朝廷馈赠各国首脑、贵宾的礼品,深受外宾喜爱。贡茶制一直持续到光绪三十年,历时163年,后因清朝末期,内部动荡,社会治安不好,贡茶送到昆明附近被贼抢,朝廷鞭长莫及,没有追究,贡茶制到此结束。”

明代以六安茶为尊,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为何到了清朝,皇家反而更偏爱普洱茶呢?

从史料看,清廷对茶的选择是兼收并蓄的,在乾隆朝《御制清文鉴》中,收入了清茶、黑茶、奶茶、芝麻茶、面茶、麦茶等。饮茶在皇家,是一件大事,据《光绪会典事例》载:“初制,茶房设总领3人,承应长4人,并清茶房承应长4人。膳房设总领3人,承应长2人,庖长3人。”即茶房、清茶房、膳房三个部门共同负责,仅官员便有19人之多。

自乾隆朝起,清廷每年在重华宫会举办专门的茶宴,一般在正月初二至初十之间,由皇帝亲自主持。乾隆帝以“以松实、梅英、佛手烹茶,谓之三清,尝于重华宫集廷臣及内廷翰林,联句赋三清茶诗。”

这个三清茶是用雪水烹制的,乾隆还写过“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白帝精灵青女气,惠山竹鼎御窑瓯”,记录了在荷叶上收集露珠用来烹茶的过程。

相比于明代,清朝更重视普洱茶,因其“酽”,冬天饮用,既可暖身,又可去油腻。沈义羚在《宫女谈往录》中说:“老太后(慈禧)进屋坐在条山炕的东边,敬茶的先敬上一盏普洱茶。老太后年事高了,正在冬季里,又刚吃完油腻,所以要喝普洱茶,因它又暖又解油腻。”

清朝皇帝来自游牧民族,偏好荤食,且家族有高血压遗传史,在农耕地带生活,饮食不节易生疾病,所以特别青睐普洱茶。

据档案记载,光绪时“皇上用普洱茶,每日用一两五钱,一个月共用二斤十三两,一年共用普洱茶三十三斤十二两”,一年喝33斤多,还不算“一年陆续漱口用普洱茶十一两”,这个量也实在惊人。

不过,在喝普洱茶的同时,清宫也依然喝六安茶,要求地方每年进贡400袋(每袋1斤12两),但入不敷出,不得不节约使用。乾隆元年(1736年),甚至索贡多达700袋。令人怀疑:皇家人口不多,为何要喝这么多绿茶?

其实原因不复杂,除了喝之外,还要用于赏赐和祭祀。清宫在祭祀中需烧一种叫“乌卜藏”的香,其中含沉香、白檀香、柏木香等,此外要加入武夷茶、六安茶等,多少好茶就这么被白白烧掉了。

茶,非茶,茶也


佛教中一直都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宋代学士苏东坡曾说过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可谓一语中的,茶即是禅,禅亦为茶,佛教之修炼境界也可为喝茶之境界: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

第一种境界是喝茶是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虽然茶起源于神农氏还只是一个传说,但却揭示了茶来源于普通百姓日常劳动的事实。可以断定,当初中国人将茶作为饮品,主要是由于茶能解渴甚至药用等本身之特性;茶最早也流行于民间,并由民间逐步流向王公贵族阶层。总之,茶为饮者之始,茶只是茶,并无后人所赋于的种种哲理与玄妙,这也算是喝茶最朴素的境界了。

今日人们口渴之际端杯即饮,漫长的商业谈判和政治商谈之中举杯随饮,无聊之际闲坐茶楼小饮打发时间,都算是喝茶之朴素境界,此时人们并不太在意如何冲泡和茶之味道。

第二种境界是喝茶不是茶。

茶流入王公贵族之后,喝茶被赋于了各种哲理和思想,人们喝的已经不再是茶。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茶道、茶艺、茶文化即是喝茶不是茶的典型表现。

就如茶道,人们认识不一,有最简单的以茶水待客之道之说,也有如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认为的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之谈,还有周作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之论。不管论述简单复杂,凡事一旦上升为道,就会被赋予一种超乎寻常的哲理与玄妙,一以言之,即是茶以载道。

因此,时空不同,所载之道也即不同了,譬如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道家强调天人和一;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敬、清、寂,要求人们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朝鲜茶道则提倡中正的茶礼精神,要求人们处事不偏不倚,不枉不正,都充分体现了喝茶不是茶的特点。

今日茶之流行于中国社会各界的最大原因应在于茶可载道,通俗的说是茶是可以任人强奸和意淫的。商人眼里喝茶是制造金钱,文人眼里喝茶是创作,政客眼里喝茶是谋权,僧人眼里喝茶是求禅,道家弟子则喝出重生、贵生、养生之念。

第三种境界是喝茶还是茶。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道破喝茶之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这与佛教之禅相似,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所谓茶道、茶艺、茶文化,透过浮华背后还是原本之茶也。只是此时之茶,已然与朴素境界之喝茶有本质之飞跃,就如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一样,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已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月明星朗,纵俗务繁杂,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闲,解放被囚禁已久的行性。

一人品茗,一杯茶,一个世界,就这样静静地品,慢慢地尝,想着陶渊明世外桃源的生活,感恩的心思随着微笑浮上来,满口醇香。若是好友闲暇时坐在一起品茗,闲谈着身边大小事情,或好或坏,都在这一盏茶间,可谓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所谓能所双泯,物我两忘,回归自然,如是而已。

茶禅 茶心 茶史


茶禅:清真一味悟玄机

茶叶的清淡之性与禅林的疏朗之风有相近之处。茶与禅的关系至少可以从生理学上得到解释:修行人重视坐禅修定,长时间的打坐,使人昏沉疲倦,四肢麻木。为了调济精神、补充营养,又不致违犯戒条,茶水自然成为僧侣们最合适的饮料。

僧侣饮茶之风可上溯到东晋时期,《晋书艺术传》载,后赵昭德寺的道开禅师昼夜不卧,除日服数枚药丸外,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叶与果汁、香料配合制成的饮料,相当于如今的天然营养液。

禅茶之风到唐朝尤盛,陆羽《茶经》中记载的煎茶法即源于禅林中。而僧人之间交往酬答,也大抵清茶一杯,参玄论道。所谓青云名士时相访,茶煮西峰瀑布冰,可视为茶道的雏形。

饮茶在禅林中成为固定的制度,是宋代以后的事情。当时禅寺皆设有茶堂,并有茶头专管烧茶;寺中按时击茶鼓召集僧众饮茶。出家人最讲究慈悲与施舍,广结善缘,所以他们常以上等茶供佛,中等茶待客,而僧人自己却只饮些下等土茶。

但茶禅的主要功能在于养生。《神农本草经》认为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惰、轻身明目;宋代学者钱易的《南部新书》记: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东都有一僧人年120岁,唐宣宗李忱甚感奇怪,问僧人服什么药而能长寿。其僧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代的日本僧人荣西从中国引进了禅寺的饮茶方法,著有《吃茶养生记》一书,是饮茶养生学的第一部专著,另一位日僧珠光访华时,就学于克勤禅师,珠光学成回国,克勤禅师特意作书相赠,书曰:茶禅一味。

茶心:灵犀一点通万象

茶本是无情物,却因饮者的学养、操守与品位而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因物赋情,传情见色,便是茶道艺术的真谛。古代有一首《茶诗》云:虽是草木中人,乐为大众献身。不惜赴汤蹈火,欲振万民精神。即把自然界的普通植物升华出一种志存高远的哲学境界,实现了由实用到审美的精神嬗变。

如日本茶道鼻祖绍鸥说:放茶具的手,要有和爱人别离的心情,这种心情在茶道中称为残心、茶心,即品茶时一个简单的动作、表情也需具备深沉的思绪与情感,渐渐地生发出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味道,抵达一种形而上的境界,方算是懂茶的人。

茶道唯情,禅道唯心,这是根本的区别;所以相对于禅宗的戒、定、慧、缘而确立了茶道的和、敬、清、寂四大要旨,在出世的精神中融铸着高尚而通脱的世俗道德为人平和、处世恭敬、品质清洁、身心寂静。这种修身养性的境界与传统的儒、道、释的宗教价值观殊途同归。

以茶心观照世相,由茶情推及人情,是一种才情与智慧的表现。茶褐园林新柳色,鹿胎田地落梅香.(李觏《送黄承伯》诗),洋溢着超拔的才情;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苏轼《汲江煎茶》诗),蕴藉着深邃的哲理。因此有人断言:酒是诗,而茶近乎哲学不置一词而心有灵犀,空杯在握却如揽兵戈风云。

《景德传灯录》载,僧侣问雪峰义存禅师:古人道,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未审将甚么对?禅师答曰:吃茶去。又有僧问保福从展禅师:古人道,非不非,是不是,意作么生?从展禅师干脆举起茶盏,以无言作答,此举灵犀一点,化通万象,是心灵深处的谐振,非常规可以理喻。试想:于风雨飘摇的午后,坐在古老的瓦屋纸窗下,升一盏红泥小炉,温茶在握,悠然自得地听着梧桐滴雨的天籁,这大概就是赵州茶熟人人醉,卧听空林木叶飞的那种美妙境界罢!

茶史:以茶会友达四海

一部茶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缩影。文道寓于茶道,茶风载以国风,自古及今概莫能外。我国茶史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茶风源于蜀地,起初作为药用,唐代开始人工栽培,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茶叶种植、品类、采制与饮用的专著《茶经》,后来又被译成多种文字远播异域,作者陆羽也被后世誉为茶圣。公元五世纪,茶叶开始传入国外,据考证,英语中Tea一词即来自福建话茶的变音;东非产茶大国肯尼亚的斯瓦希利语中的Chai(茶叶)一词则是广东话茶的变音。

茶文化在宗教发展史上也留下许多佳话。如唐代的日本高僧最澄、空海两位禅师访华留学,回国时带回了中国的茶种和茶具,在寺院栽植茶树;宋代日僧荣西从中国引进了禅寺的饮茶方法,并创作了《吃茶养生记》一书,可以视为日本茶道的经典。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中国茶素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而著称于世,产量高、品种多,目前我国已作为世界茶叶生产、出口大国而雄踞世界茶叶市场。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9325.html

上一篇:桂花茶什么时候喝好

下一篇:桂花茶加蜂蜜的功效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