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薪菇又名茶树菇,子实体盖肥柄脆,气味香浓,口感细嫩滑爽,风味极佳。长期食用能治疗胃冷、肾炎、水肿、小便不利等疾病,并且具有降血压、降胆固醇之功效。茶薪菇在自然条件下多发生于春秋雨季,经试验在人为条件下也能周年栽培,而且栽培原料丰富,技术容易掌握。目前,茶薪菇市场售价昴贵,需求旺盛,效益十分突出,是一种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的珍稀食用菌。
1.栽培季节 春季2~4月份接种,5~6月份出菇。秋季7月低至9月份接种,10月至翌年初都能出菇。
2.栽培原料 以木屑、棉子壳、甘蔗渣、玉米芯、花生壳等或其混合料为主料,一般占到78%,以米糠、麸皮、豆饼粉、棉子饼粉等为辅料,尤以麸皮居多,一般占到20%,另加糖、石灰、石膏各1%,水占130%左右。
3.菌袋制作 采用15cm~17cm×33cm~38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将上述配方的培养料加水拌匀后装入袋中,每袋装干料0.3~0.6kg,加套环或用细绳直接扎口。装袋后及时灭菌,高压灭菌1.5kg/cm保持22小时,常压灭菌100℃温度下保持12~16小时。
4.接种培养 灭菌后菌袋冷却至室温,在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接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每瓶菌种转扩25袋左右 。接完种后将菌袋搬到清洁的培养室避光发菌,保持温度在23℃~25℃,相对湿度在70%以下,并注意杀菌防虫,适时通风换气,调整菌袋位置,使之均匀生长。发现污染的菌袋要及时清理,经过30天左右菌丝即可满袋。
5.出菇管理 将长满菌丝的菌袋移到出菇场。出菇场以室内菇房或塑料大棚为好。场所要认真灭菌杀虫。将菌袋打开袋口紧密地排于地上或架子上,拉直袋 口薄膜,盖上报纸或塑料膜,喷水使空气湿度达到85~90%,温度控制在15℃~20 ℃ 之间。早中晚各通风一次,每次30~50分钟。为使菇生长整齐,用消毒后的器具扒去表面菌丝0.3cm左右。搔菌时防止杂菌感染。也可以在菌袋上直接覆土,其方法是将壤质土晒干、杀菌后覆在脱去塑料膜的菌袋上方。大批幼菇出现后,增加喷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每天喷雾状水3~5次,保持菇场空气相对湿度85~90%,增加通风时间。覆土出菇的栽培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茶薪菇的产量。覆土厚1~2cm,喷重水使土壤充分湿润。此后一段时间保持土面潮湿,7~10天可形成菇蕾。
6.采收 在10℃~20℃的气温下,从出菇到子实体成熟仅需7~15天,当子实体长到八成熟、菌膜未破裂、菌盖未展开时应及时采收,此时茶薪菇的菇形好,商品档次高。一般宜整丛采收。每采收一茬菇后,要清理菇脚、整理料面或土面,停止喷水让菌丝休养恢复3~5天,之后再进行喷水管理,10周后又长出新的菇蕾。整个生育期可采菇2~3批,平均生物效率可达60%以上。
茶薪菇又名茶树菇、柳松菇。隶属伞菌目、粪锈伞科、田头菇属。是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土生木腐菌,其味道鲜美、肉质脆嫩,富含氨基酸和蛋白质,是近年驯化培育成功的山林珍品,民间号称“神菇”。茶薪菇盖面光滑,肉质致密,菌盖直径2—10cm,菌环膜质,着生于菌柄上部,柄中实,长3—6cm,直径0.5—1.2cm,表面有条纹和纤毛状小鳞片。
茶树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广,最适温度为25—27℃,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8℃,最适为16—26℃,原基分化温度10—16℃。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70%为宜;子实体发育阶段需充足的水分,菇房空气相对温度为90%左右,含水量偏高,可提早现蕾,有利于高产。菌丝生长无需光线,但子实体分化需有散射光,并要有充足的氧气,这样才有利于子实体生长粗壮。菌丝生长最适PH值5—7。
茶薪菇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和生产种的培养料配方为木屑50%、棉籽壳30%、麸皮15%、玉米粉3%、红糖1%、石膏粉1%,菌种制作方法与香菇生产种制作方法基本相同,菌丝长满全袋后5—10天内接入栽培袋。栽培袋采用规格为14—17×33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栽培料配方:(1)同原种配方;(2)杂木屑39%、棉籽壳39%、麸皮15%、玉米粉5%、红糖1%、石膏粉1%,含水量65—70%。装袋至袋高2/3处,高压或常压灭菌,冷却后及时接种,置于25℃培养室培养,注意通风换气。待菌丝长满全袋后1周左右,装袋口拉松,并及时给予散射光刺激5—7天,以利于菇蕾形成。现蕾后将袋移至出菇场地,拿掉棉花及套环,将塑料袋往下翻3-5cm,上盖报纸,并喷水保湿,促使子实体发生。随着菇体往上伸长,逐渐拉直袋口,直到采收。收完第一批菇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养菌后,会发生第二批菇,这时菇蕾不一定在顶面发生,可以在菇蕾发生处割袋促进菇蕾顺利展开。后期还可采用搔菌或倒头出菇的方法进行管理。菌膜即将破裂时为采收适期。
茶薪菇栽培季节气温较高,特别要注意防治眼菌蚊,受其危害会致使菌丝消失,培养料变为深褐色,幼菇柘萎死亡。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