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安化天尖茶的历史

2020-10-16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安化天尖茶的历史”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安化黑茶天尖茶历史-神农茶祖与安化黑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得茶始于长沙,长沙茶源自安化。”“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今日之“茶”。茶树最初是野生,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湖南是“茶祖之地”,安化独特的地质与生态环境,产茶历史悠久。历史学家和茶叶专家推断,神农尝茶始为安化茶。

2、安化黑茶天尖历史-一篓黑茶,历史前推900年。

湖南安化黑茶马王堆汉墓茶叶

1972—1974年,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有“一笥”竹简,经考证即茶一箱,箱内黑色颗粒状实物用显微镜切片被确认为是茶。益阳市茶叶局局长、高级农艺师易梁生经过多年考察,研究,分析,认为是安化黑茶。按史书记载,目前安化黑茶历史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的陪嫁的安化黑茶。如果马王堆汉墓里的茶叶来自安化,安化黑茶的历史则至少可再前推900年,达到2300年。

3、安化黑茶天尖历史-千年黑茶源起安化。

在马王堆汉墓里,在盛唐的宫廷中,在成吉思汗的马背上,在大明王朝的茶马司,在左宗棠的新疆行营,安化黑茶,用其陈香一直在叙说中华灿烂辉煌的历史。从神农尝百草,到茶马互市,从“古丝绸之路”到“万里茶路”,从“茶马古道”到“骆驼古道”,漫长的岁月流逝了,安化黑茶的发酵仍在继续,“金花”在和平、富裕的今天灿烂开放。

4、安化黑茶天尖历史-一朝入宫,赢得身前身后名。

一代名臣陶澍

清•道光年间,安化黑茶天尖茶被列为贡品,供皇室饮用,是清皇帝的专用茶;左宗棠在平定新疆回民起义就任陕甘总督之期,整顿茶务,改票为引,增设南柜,为湖南黑茶之兴盛作出了卓越贡献,大量湖南黑茶由新疆进入俄国。正因为如此,1942年《边政公论•历代茶叶边贸史》评“左氏之制施行以来,以挽回咸同年间西北茶销停滞全局,亦即奠定60年来西北边销之基地也”,变革数百年茶制,推动了湖南黑茶的发展;陶澍为湖南安化人,有“宁吃安化草,不吃新化好。宋时有此语,至今尤能道”等诗句流传。

5、安化黑茶天尖历史-民间茶叶,缘何成为皇室贡品?

第一,湖南黑茶质优价廉功效好。

天尖,采用谷雨时节的鲜叶加工而成,色泽乌黑、口感甘爽、独具纯正松烟香、滋味醇厚、汤色深黄明亮、叶底匀齐尚嫩、且品质稳定,长期饮用具有减肥、降脂、降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湖南黑茶最早的历史记载可见五代毛文锡《茶谱》:“潭郡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渠江在安化、新化之间)黑茶因其包装紧实、品质稳定、适合紧压和长期存储,适合茶马贩运。湖南黑茶系初制过程中直接渥堆加工而成。具有独特的品质、风味。天尖茶的散装篾篓包装,是现存的最古老的茶叶的包装方式,是中国茶叶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唯汉中保守,而湖南产茶值贱,商人率我境私贩。”即是说湖南黑茶质优价廉;受到茶商争相贩运的状况。根据史料分析湖南于16世纪末期已经在为全国最大的黑茶产地。

第二、皇室的推崇倡导。

湖南黑茶始产于安化,据记载,光绪年间安化黑茶产量已达7000-7500吨。安化黑茶历史上主要有天尖、贡尖、生尖、花卷等品种。传统天尖、贡尖、生尖为湖南黑茶的上品,采用谷雨时节鲜叶加工而成,主要供富有阶层饮用,是西北地区的贵族饮品。清道光年间(1825年前后),天尖和贡尖即列为贡品,供皇室饮用,可见其受欢迎、受推崇程度。

第三、民间的口碑流传。

天尖茶古时为茶商馈送达官、富商、亲友的高贵礼品,民间争相效仿,以此为荣,逐渐成为有钱人中流传的一种饮用时尚,该茶既可以泡饮,也可煮饮;既适合清饮亦适合制作奶茶,特别在各茶馆煮泡壶茶,家庭煎泡冷饮茶,很合时宜。现在全国许多省市饮用天尖茶已成为一种潮流,特别是南方的广州、西北的西安等地。

6、天尖,安化黑茶天尖的历史传奇故事。

历史故事一:古墓拾遗。

从马王堆汉墓到清朝皇室,历史的埋没与复出,彰显着金子般的品质;惊诧于尽享荣华的辛追夫人身患多种富贵病却能活到五六十岁,已是难得,却不料被甜瓜夺命,不禁感叹:古墓中的安化黑茶除了杀菌防腐之用,其又何尝不是夫人日常饮用之物!

历史故事二:陈仓暗渡。

文革期间,“天”、“贡”二字被荒唐的认为是封建产物,安化茶人采取了极其巧妙的方式保留了传统黑茶产品,“三尖”产品才被正名。可以说,如果没有安化茶人的睿智,也许将会缺少“三尖”的独特身影.

历史故事三:历久弥香。

天尖茶采用谷雨时节鲜叶加工而成。古代为皇室贡茶。也是西北地区贵族极为推崇和喜爱的饮品。口感甘润爽清,滋味清醇,还带有独特的松香,具有存放越久越醇香的特性。一个陕西人在清理仓库时,发现了一批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天尖,惊喜的不仅仅是48万元的天价,更多的感触却是一种时光对安化黑茶天尖历史品质的洗练。

小编推荐

天尖、贡尖、生尖茶的历史文化及发展


清乾隆间(18世纪),晋、陕茶商在安化采购陕引后,就地加工为散茶成品,原分"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乡尖、捆尖"几种。

芽尖和白毛尖都是谷雨前后采制的细嫩芽叶,多白毫,状如雀舌,包装为一斤一篓,每60小篓装入一个套箱内,茶商作为馈赠贵官、亲友的高级礼品。陶澍诗中的"雨前香"、"谷雨尖"、"毛尖如鹤毛,挨尖类雀舌"就是指这两种茶;茶号门联也有"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先占一枝春"之句。

天尖以下各茶,质量渐粗,都是商品茶。

其中贡尖又分头黄、二黄两种;生尖分为正号、副号两种。

捆尖因叶片较宽,人工加以蒸、捆、烘焙成为条形,拣出黄叶。

清末以后,主要只生产天尖、贡尖、生尖三种。1972年改名为"捆尖"一号、二号、三号。1983年仍恢复原名。

道光元年(公元1820年)以前,陕西商人驻益阳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换购,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人称"滚包商"。受托行栈雇人下乡采办茶叶原料,踩捆成包,叫"澧河茶",随后又改为"百两茶";

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而成花卷,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7.27公斤),所以又称"千两茶";

花卷制造时,操作繁杂,劳动强度大,工效低,物料消耗多,1958年,湖南省安化第二茶厂(今白沙溪茶厂)试用机械压制,改为长方形砖,规格为34.5X18.3X3.5cm立方,称为"花砖",仍维持花卷原有的品质风味,经征求销区意见后,正式投产。1962年经上级确定为每块2公斤。这是黑茶成品中的一大改革。

道光皇帝独爱安化天尖


明清六百年里,安化几百家茶号,有一大半是晋商、陕商、兰州的商人投资,与本地人合办的。安化黑茶是销往西北牧民,对付常年吃羊牛肉的必需品。黑茶的原料要求粗老茶叶。因此,安化本地人,还有这些做黑茶的茶商,都不喝这种茶。但这些外地茶商运茶北上途中,经常有朋友和当权者,向他们讨要茶叶。最先,这类礼品茶,都是用春茶里的芽尖毛尖一类绿茶。但有一个问题,这些茶商一般是谷雨前来到安化,坐守做茶,一直到霜降才运茶北上,这样,他们带着的那些绿茶,送到朋友和关系户手里时,就保存不了多久了。因为绿茶一年是宝,第二年是草。只有发酵茶才越存越香。这样,他们就将春天一叶一心的绿茶原料,经过发酵,做成散的,高档的黑茶,作礼品。起先,人们对这种茶还不以为然。后来,发现陈年的茶,口味一年比一年好。这种尖茶(相对牧民用的粗老叶作的茶)开始在贵族阶层流行。到安化人陶澍当道光皇帝老师时,经常有大臣向皇帝进献尖茶。喝茶时,陶澍向道光讲家乡的茶事。讲尖茶就是朱元璋点贡茶安化芽茶演变来的。1825年,道光皇帝正式点安化尖茶为贡茶。从此,安化尖茶分开为三个等级:天尖,贡尖,生尖。分别为皇帝用茶,宫廷用茶和民间用茶。

安化黑茶的历史事记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安化黑茶的历史事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说

湖南安化梅城思游,传说为蚩尤故里,蚩尤一统梅山诸蛮,称炎帝,战败皇帝后身负重伤,遂流亡于山野尝百草而疗伤,谓之神农氏,神农氏,即蚩尤;“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神农氏时代,湖南安化就有茶树生长,并被神农氏发现和利用。

1972—1974年,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有“一笥”竹简,经考证箱内黑色类颗粒状实用物用显微镜切片被确认为是茶。对于这箱茶叶从何而来,业内专家经过多年考查、研究、分析,认为黑色颗粒状实物为安化黑茶,如果马王堆汉墓里的茶叶来自安化,安化黑茶的历史达到2300年。

三国

汉末三国时期,吴、蜀屯兵益阳,陆羽曾用一包包一竹篾包裹的茶叶为将士解除病疾,竹篾是安化黑茶特有的包装形式。

按史书记载,安化黑茶历史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唐代的“渠江薄片”。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说“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这证明在唐代湖南安化已有“渠江薄片”生产,且为当时的名茶,而这种茶色泽为黑褐色,是典型的上等黑茶色泽,说明当时已有黑茶生产。

据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载,唐朝时,安化所产渠江薄片已远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唐封演《封氏闻见录》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是说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

宋代,朝廷打败梅王,在梅山地域置县曰“安化”,为纪念梅王,县治称“梅城”;朝廷完全控制了安化黑茶的产销,并开始于安化设“博易场”,黑茶从唐朝后期的以茶易马发展为以茶易米、盐、绢布、以及西域番邦的奇珍异宝;

博易场,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什么都可以用黑茶交换的地方”,黑茶在当时可等同货币流通。

成吉思汗横扫欧亚,饮马多瑙河,创中国版图之最;凭的是三大法宝:英明领袖、金戈铁马、神秘黑茶。

千年以来,黑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所以又称边销茶,是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成吉思汗铁骑远征欧亚大陆,将士若无黑茶护体,恐早已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疾不成军,还谈何臣服洋奴?当然,将士不可能扛着千两茶去打仗,大铁锅里煮的应该都是“茯茶”。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钦点安化芙蓉山“芽茶”22斤,称“四保贡茶”。安化黑茶至明朝贡。

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朝御史陈讲疏奏:“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谓当时私商逐利越川境入湘私贩湖茶(即安化黑茶)的情形。

1595年,黑茶被朝廷定为“官茶”,16世纪末后,安化黑茶兴起。

“道光百两,同治千两”。

道光元年(1820年),陕西商人雇人下乡采买安化黑茶原料,踩捆成包,以利运输。最初大小形状和重量不一,后来逐渐统一为小圆柱形,重约老秤10斤,称为“百两茶”。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湖南茶商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成圆柱形,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约合36.25公斤),称为“千两茶”,圆柱长约5尺(166.5公分),圆周1.7尺(56公分),被近代人誉为“世界茶王”。现今故宫仅存的一支“千两茶”已成无价之宝。

清末,安化茶叶名扬天下,茶叶产业盛况空前,江沿岸,经营安化黑茶产制运销的茶行,茶庄达300余家,诗人赞其盛况云:“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置身熙攘外,唯有江边鸥”。目前,尚有百年历史的茶行、茶亭、茶书、茶钟、茶马古道驿站、茶具、茶歌、茶谣、茶俗存于民间。

民国

民国28年,浙江大学教授、中国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先生在安化创办“湖南省茶叶管理处砖茶厂”,亲任总经理,著《安化黑茶》一书。书中推崇“道地茶”,“道地茶,即安化境内内所产之本地茶,安化伊水泥溪间之芙蓉山、花桥、枫木仑、谢家排、枞木塘、大福坪一带,产茶颇多,而以芙蓉山所产者品质为佳”。

新中国

《当代青海简史》记载:到1951年底,西北地区100%的少数民族喝上了茯砖茶。西方北各族人民满怀深情地称之为“共产党茶”、“毛主席茶”。

关于本文《安化黑茶的历史事记》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安化松针的历史渊源


安化松针的历史渊源据文献记载,是在安化境内的芙蓉山、云台山,自宋代开始,茶树已经是“山崖水畔,不种自生”了。清道光年间,原籍安化的总督陶澍所作《芙蓉江竹枝词》,“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箱,芜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雾香”,生动地描述了当时采制茶叶的景观。所制“芙蓉青茶”和“云台云雾”两茶,曾被列为贡品。但几经历变,采制方法业已失传。下面就详细介绍安化松针的历史渊源。

安化古称梅山,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产品质好量多,早已驰名中外。安化在1072年建县以前已有产茶记载,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说:谭州茶中有(益)阳团茶和渠江薄片,曾销往湖北江陵、襄旧一带。五代毛文锡《茶谱》也说:“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渣也”,又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清同治《安化县志》载:当北宋“启疆”(建县)之初,茶犹力而求诸野……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崖谷间生殖无几,惟茶甲诸州县。”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朝廷将黑茶“天尖”、“贡尖”定为官茶。

安化松针为官茶,清道光年间定为贡茶,安化黑茶自明代万历二十三年定为官茶后,成为茶马交易的主体茶,道光年间销量约为3600~4000吨;元末明初,安化开始生产绿茶(烘青),明洪武二十四年规定湖南贡茶140斤(合现在83.56千克),其中独列安化“贡芽茶”22斤(现13千克),后来称为“四保贡茶”。

讲安化茶不能不提到安化人陶澍(1778一1839),道光年间曾任安徽、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写了多篇茶叶诗词,说安化芙蓉山有仙茶,品质佳。写于嘉庆二十年(1815)四首安化茶诗,共46句,是古今咏安化茶最长诗,诗中讲到茶的缘由、安化茶采制、安化茶命运和强调安化茶品质、功效和历史地位。

清咸丰时,安化工夫红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当时全县沿资江上起渠江,下至敷溪,沿岸约100公里范围内各埠茶行盛行时多达300余家,一片茶乡的繁华景象。以上史实,说明安化境内.茶树分布繁多,自然生长茂盛,并且在9世纪时,安化茶叶已有相当的产量,能够成批外销,而且品质很好,其开始生产的时期自然更早。安化是红茶之乡、黑茶之乡、砖茶之乡和针形茶诞生之地,过去湖南省制定工夫红毛茶标准样和黑毛茶标准样必选之地,在省内和国内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上就是对安化松针的历史渊源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安化松针的历史渊源有所帮助。

安化黑茶的悠久历史大揭开


安化黑茶,因其产自湖南益阳安化而得名。传说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运茶的马帮经常由于遇到下雨天而淋湿了茶,茶商痛心而又不甘心丢弃。在途径一个痢疾横行的村子时,发现村里病了很多人,村民们普遍没吃没喝,茶商想自己带的茶反正也长霉了,值不了多少钱,就送给这些可怜的家庭吧,结果奇迹发生,村子里的人们痢疾全好了。而事实上,安化黑茶的产生,比传说中的要早得多。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私茶。安化黑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其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安化在明代前期(15世纪)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方法,加以改进,制成黑茶。乌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杀青(锅炒)茶,相比之下,黑茶除掉了青叶气,滋味醇和,有松烟香,更受西北各少数民族的欢迎。当时,西藏喇嘛常至京师礼佛朝贡,邀请赏赐。回藏时,明朝廷赏给许多礼物,其中茶叶是大宗,指定由四川官仓拨给,但喇嘛们却绕道湖广收卖私茶。湖广黑茶最合他们的口味,而黑茶主产于安化一带,后统称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至晚产于15世纪后期,通常经由湖北运销北方和西北。由于安化茶滋味浓厚醇和,且量多价廉,西北那些领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采购私贩。从明至清,茶叶都属于朝廷的计划供应商品,而四川茶、汉中茶在有明一代是朝廷的定点生产商品,利厚畅销的安化黑茶很快让汉茶和川茶市场冷落,产销萧条。明朝万历23年(1595年),御史李楠和徐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打架,一个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妨茶法马政;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后经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自后销西北的引茶,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至此,安化黑茶才算成了官茶。

经过茶商和市场的长期甄选,安化黑茶逐渐兴盛起来。晋、陕、甘、鄂、湘等省籍商人,各成一行帮,来安化采购和制作黑茶。资本雄厚的晋、陕、甘茶商,还在安化建有楼阁,设立行帮组织和商业铺面。资江沿岸各处,都有因此而人丁旺盛商业繁荣的市井,如黄沙坪、酉州、苞芷园、小淹、边江、唐家观、雅雀坪、东坪、桥口等地。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西商人驻益阳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换购,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人称滚包商。受托栈行雇人下乡采买茶叶原料,踩捆成包,以利运输。最初大小形状和重量不一,后来逐渐统一为小圆柱形,重约老秤10斤,称为百两茶。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成圆柱形,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7。27公斤),称为千两茶,圆柱长约5尺(166。5公分),圆周1。7尺(56公分)。这种茶主要是晋商经营,又以籍贯不同分为祁州卷和绛州卷。祁州卷系山西祁县、榆次等地茶商经营,每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支重1100两,数量较少。

把茶叶制作成立柱的形状,经过炒、渥、蒸、踩等数道工序,一方面增加了有限体积内茶叶的重量;另一方面是黑茶品质形成之必需。百两茶、千两茶系列有一个总的称呼花卷。有三重含义:一是用竹篾捆束成花格篓包装;二是黑茶原料含花白梗,特征明显;三是成茶身上有经捆压形成的花纹。茶呈圆柱,像一本卷起来的书,故称花卷。另外,在祁州卷和绛州卷之外,有老牌本号加料绛州卷,品质最高,号称卷王,历史上产量极少。新中国成立后,安化黑茶的主要销售区域还是巨响于西北少数民族居住区域,湖南本土的人很少喝,有些年间,黑茶丰产,很多黑茶卖不出去,当地茶民就把茶根,茶叶当柴烧。近几年,随着普洱茶的声名崛起以及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应,安化政府不断的打报告给湖南省政府,请求支持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今天,安化黑茶从一个湖湘大多数人不知的茶叶品种,一越成为很多湖南人送礼的首选,尽管安化黑茶在中国大地很多茶馆不为主流,相信众志成城的湖南人一定会让安化黑茶媲美当年普洱茶,成为中华茶客的喜爱。

相关链接:安化黑茶

安化的历史,就是一部茶叶史


新中国成立后,安化茶叶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黄金时代,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1952年安化茶园面积即从解放初的7万亩恢复发展到10万亩。到1985年全县茶园面积近二十万亩,茶叶产量达8500吨。安化县白沙溪茶厂也于1958年制造出安化历史上第一块茯砖茶,让安化本地不能生产茯砖的传言不攻自破。而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安化茶农独创的百两茶、千两茶也从此停止生产,直到1981年。

20世纪90年代,安化茶叶又经历了一次大的挫折。由于销售价格低廉,而各种生产成本居高不上,安化茶走进了不产销不亏,销售越多越亏越多的怪圈。导致茶农大规模毁掉茶园用于改种其它农作物,或者用于退茶还林。安化人引以为傲的二十万亩茶园,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只剩下不到三万亩。加之一些不法商贩借机弄虚作假,以劣充好,大量收购外地茶叶充做安化茶出售,导致安化茶的信誉每况愈下,安化茶叶生产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每年仅有数量不多的红茶和少量绿茶,艰难地维持着安化茶叶生产的命脉。

就如珍珠不会被沙砾长久埋藏,安化黑茶在21世纪又发出了灿料的光芒。称是从千两茶的恢复生产开始,世人开始重析审视古老的安化黑茶。而随着安化黑茶频频地各种公众场合亮相,安化黑茶的品饮和收藏价值逐渐为世人所认识。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以安化黑茶为代表的安化茶重新回到了中国茶叶舞台的中心。

安化黑茶可以用三尖、三砖、一卷来概括。三尖包括天尖、贡尖、生尖;三砖则是茯砖、黑砖(后来在此基础上又研制出青砖)、花砖:一卷则是指花卷茶,包括十两、百两、五百两、千两、万两等各种规格。在这些安化黑茶品种中,花卷茶是最具有传统特色的产品。一是有独特的包装:里面有蓼叶、棕片防潮防湿、外面则由竹篓包装成圆柱状;二是有独特的传统加工技术;七星灶烘香、晾晒四十九天等。因而花卷茶的品质也一改茶叶不耐贮存的特性,变得愈陈愈香,备受茶人喜爱。台湾茶界翘楚曾至贤先生在其著作《方圆之缘深探紧压茶世界》一书中有专门章节介绍安化千两茶,认为千两茶是世界茶王。因为曾先生的推崇,绝产多年的千两茶方才重新引起大众重视。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地客商开始从安化采购千两茶。而此时对大多数安化人来说,千两茶仍然只是三个不知其为何物的方块字。所以千两茶的恢复生产属于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为保持传统,推陈出新,白沙溪茶厂于1981年找到三个制作过千两茶的老师傅,在白沙溪加工了三百余支,并培养了一批加工花卷茶的新人,为千两茶加工技术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到了1997年后,白沙溪及一些小生产作坊重新开始生产千两茶,这一茶中珍品方才重现生机,并以势不可挡的势头迅速风靡于各地茶叶市场。

当安化茶进入又一个春天的时候,有些东西却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如安化恢复生产千两茶申请商标时,安化千两茶的名称和包装专利,当初却被广东的一家公司抢先注册。久负盛名的渠江薄片,也因安化商家的短视而被邻县新化一家公司抢先注册。至于那些唯利是图,以劣充好的商贩;那些鼠目寸光,没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厂商。同样也是安化黑茶发展中的不和谐音符。相信这些人必将被大浪淘汰,消失在市场的风浪之中。吹开黄沙始见金,经历风雨之后这化黑茶将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安化县的历史,其中重要的一章就是茶叶史,所谓茶贵则邑富民富,茶贱则邑穷民穷。一部安化茶叶史可谓风雨沧桑,但历经千年不改风流本色,始终在中国茶叶舞台上稳据一席之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安化茶的优良品质和加工技巧。安化地处湘中,雪峰山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1300小时左右,这种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生产。境内多山、且具有一个许多产茶区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独特的土壤优势安化具有大面积的冰碛岩地层,这种六亿年前因全球性冰盖事件而形成的特殊岩石,风化后富含锌、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它如湿润多雾的地方气候、云台大叶的优良品种、独特而精湛的加工技术、悠久的制茶传统、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共同造就了安化茶的优良品质,谱写着一段又一段安化茶的传奇。而过去安化人赖茶为生的现实,也就决定了加工时的精益求精,对茶叶加工技术的传承和不断地推陈出新,花卷茶看似古拙实则充满智慧的独特包装,就是在茶叶加工中倾注智慧和热情的体现。

安化黑茶的兴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药用和保健价值。《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安化茶。内容:出湖南,粗梗大叶,须以水煎。食之精神和腻。性温,味苦微甘,下隔气、消滞、去寒。而西北各兄弟民族千百年来饮用黑茶,并形成宁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赞语的历史,也足以说明黑茶非常明显的消脂去腻减肥、助消化健肠胃的功能。而现代人生活优越,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现象的普遍发生。而黑茶因为通过发酵,其中所含的茶多酚等发生转化,具有明显的润肠健胃的功效。而且通过对体内多余脂肪及其它代谢废物的清理,达到减肥,降压的保健效果,从而具有一种和时代发展相统一的保健价值。

安化黑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其独特的品类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说黑茶就是树,那么文化就是根。如果说黑茶是有生命的,那么文化就是它的灵魂。安化黑茶的发展,不能斩断文化之根,不能缺少文化之魂。而这种文化就是传统,就是安化历代先人用心去种,用心去做茶的历史传承。安化黑茶仍是一株幼苗,需要的是无微不至的呵护,需要的安化人以黑茶造福世界的雄心,愿每一个安化人把维护安化黑茶的形象当做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从而让这株小苗长成参天大树。

是时代选择了安化黑茶,安化黑茶也终将成为一种能够保障人类健康的时代之饮。

寒冷的天,是喝茶的天


北宋丁谓做过三朝宰相,文治武功上的是非功过,历来是人人难言,何独一个丁谓。而于茶,这人倒也独有心得,自出机抒。丁先生特爱建安茶,其著有《建安茶录》,能够对茶解会得意,也是个知味懂趣的人。别的不说吧,他特别爱在雪天里喝茶,就深得茗茶精髓,他每得到好茶,都要先收藏着,舍不得喝。待到雪花烂漫时,再喝。痛惜藏书箧,坚留待雪天。

别的不说,单讲水。天冷了,水也就甘冽了。温吞水泡茶好喝,还是冷冽水煮茗出味?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温温吞吞的水泡茶肯定是没有泠泠冽冽的水泡起来好喝,所以诗人郑易读《易经》,要到晚上读,喝茶用水,要弄冰块来煎,读易分高烛,煎茶取折冰。

秋深了,离结冰的日子还远吗?冬来了,就可以到青竹林子里敲冰煎茗了。寒冷的天,是喝茶的天。春天要播种,夏天要双抢,秋来了,漫山遍野的果实要一担担挑回来,也累啊;功夫茶是要功夫的,从开春就一路仓皇奔窜的人,谁有闲功夫来喝功夫茶?只有深秋,与整个一冬,才可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摊开一本书,扭开音乐,坐在椅子上沙发上,煮一壶茶,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慢慢喝。寒夜客来固然好,寒夜客不来呢,也可以一杯热茶接通肺腑,让一股暖气流入身内深腹。在呼呼风急的秋夜冬夜,懂得人生真谛的人,都应该来喝茶,哪怕只有你一个。

春茶解困,解困是为了去撸袖绾裤干活,喝茶是劳动的手段;夏茶伏暑,得用茶把那熊熊的流火压伏,喝茶仿佛是场战斗;秋茶平燥,秋天是干燥的,心火也多半燥得很,喝茶难以品味;识髓知味的人,多喜欢在冬天里懒懒地喝,闲闲地喝,悠悠淡淡地喝。喝茶就是喝茶了,因秋而入冬,渐渐地,喝茶就是喝茶的目的了。

冬茶是温心的。冬喝茶,可以让茶以一种暖流的方式,深入我们的内心。一个仓皇奔竞的人,哪能看路途风景?一个目光四顾的人,左顾右盼都是别人,不是自己;在忙的季节里忙活,没多少人能够关注自己的内心,检点自己,这情形,正如飞翔的鸟,只会使劲驱遣自己的羽毛,不会细心梳舔自己的羽毛。冬闲了,一切都放下来了,可以回望来程,可以瞭望去路,可以坐下来,在袅袅茶气与细细茶香里,看叶卷叶舒,看心得心失,让自己进入内心,让茶流慰藉肺腑。

茶是苦的,而心也是苦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我们哪天不被生活所逼?苦寒的日子里喝苦寒的茶,苦茶与苦心对味,不加倍的苦么?其实不然。苦茶对苦心,不是苦苦相逼,而是苦苦相通,同病才相怜,异病哪能相怜惜?苦中存香,茶就是这样,被开水一燎泡,芳香就自苦寒来;苦中作乐,心也是这样,被生活几番磨折,幸福也就自苦痛来。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乌龙,冬饮红茶。风萧萧,雪皑皑,一杯太阳色的红茶端放手心,你不觉得这是在饮阳光吗?冬里的阳光比夏天的阳光更觉得暖意升腾。丁谓要将好茶坚决留待雪天来喝,意思就在这里。好东西得遇好时候,好东西在好时候,能创造好心情。

所以,天冷了,你无论如何也得准备一包好茶。穿过风雪来上班,给自己泡一杯热茶,可以对付办公室里那空气的冷,那人情的冷,那人心的冷,穿过风雪回到家,也得给自己泡一杯热茶,驱散天寒,驱散地冻,驱散在外头好像要结冰的心。最好别喝酒,喝酒是:有喜,酒给你添喜,让你喜过了头,有愁,酒给你添愁,让你愁白了头。借酒浇愁愁更愁。有愁的人你能喝酒吗?李清照遭遇国破,遭遇家亡,人心已是冷到极点,这时候,她喝酒,不是愁更愁么?三杯两盏,怎敌它晚来风急?敌不了晚来风急的。

而喝茶可以。喝茶是,大热天一杯凉茶可降暑;大冷天,一杯热茶可暖身;喜昏了头,可以一碗涤昏沉;憋得太慌,可以一碗破孤闷;平生不平事,可以一碗使之毛孔散所以,在你身冷的冬季,或者在你心冷的日子,你应该喝茶。三杯两盏淡茶,晚来风急,全可敌。

寻找中国茶叶失去的历史——安化千两茶


时间如同一个滚轮,前一秒钟还在进行中的事情,下一秒便在时间滚轴的碾压下成为了历史。中国茶人刘秋萍老师说过:“中国人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火温暖、饭是根本、油滋润万物、盐增鲜味、酱添色、醋增添滋味,茶排在最后一位,是物质向文化的最后升华,一直穿越到灵魂深处。”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茶品质及口味的极致追求,从未止步,尽管这只是一个工艺的调整,但无疑是从古至今茶叶发展历史的一个延续,然而部分由于缺乏市场关注的传统工艺,却在时间的消磨下慢慢褪去色彩,导致大部分新生代对此是不得而知。

茶叶制作工艺的发展,不仅仅是非物质文化的一个传承与创新,更多的是商品市场化后消费者偏好与产量之间的矛盾,从而诱发的产业调整后所带来的一个结果。但我们始终相信,每一款历经艰辛成功研制的茶品,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每一款优质茶品背后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去倾听、感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是人们生活水平开始逐步提高的一个起点,从结婚“三大件”变迁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商品精致度要求的一个情结也是越来越浓。如绿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消费之首,以“鲜”、“嫩”著称,明前西湖狮峰龙井更是得益于此,身价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然而身负政治重任的黑茶,也称为边销茶,以四川边茶、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及广西六堡茶六个细分品种为主,却由于粗枝大叶的传统形象,未能博得国人的欢心而落在大众的视野之外,直到台湾茶专家邓时海及香港茶商陈国义等从经济、文化角度对普洱茶的挖掘,掀起了至今未息的“普洱热潮”,而同具收藏属性的安化黑茶,也重新进入了普罗大众的视野。

据记载,一直以来,为人们所熟知得茶马古道,分别有三条,包括:陕甘茶马古道、陕康藏茶马古道、滇藏茶马古道。其中,滇藏茶马古道形成于公园六世纪后期,南起西双版纳易武、普洱市,直达西藏拉萨,其来往运输的茶叶便是普洱茶;而陕康藏茶马古道则始于唐代,最繁华的蹚古道则是运输陕南茶与南方茶,南方茶以自四川地区及湖南安化地区的原料在陕西泾渭一带制成的砖茶为代表。

据明代许次纾《茶疏》古今制法篇中记载,古人制茶,尚龙团凤饼,杂以香药。由此可见,紧压茶的工艺早有历史。而收藏篇中记载,茶须筑实,仍用厚箬填紧瓮口,再加以箬,以真皮纸包之,以苎麻紧扎,压以大新砖,勿令微风得入,可以接新。凸显了当时茶叶加工工艺在未出现成熟的茶叶发酵工艺之前,通过紧压茶叶以达到的缓解茶叶氧化的方式(如今推崇的后发酵方式)早有使用。因此在大部分墓穴的发掘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中的茶叶均是成块状的茶团。

道光元年(1820年),陕西商人驻益阳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受托行栈雇人下乡采买茶叶原料,踩捆成包,以利运输。最初大小形状和重量不一,后来逐渐统一为小圆柱形,重约老秤100两,称为“百两茶”。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成圆柱形,每支净重1000两,称为“千两茶”。这便是安化黑茶花卷茶的最早记载的历史。

由于千两茶的加工技术性强,做工精良,工艺保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2年,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聘请刘家后人进厂带徒传艺,使少数工人掌握了千两茶的加工工艺技术,亦使白沙溪茶厂成为独家掌握千两茶加工工艺技术的厂家。据统计,白沙溪茶厂从1952~1958年共生产千两茶48550卷(支)。由于千两茶的全部制作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工效低,白沙溪茶厂始创了以机械生产花卷茶砖取代千两茶,停止了千两茶的生产。

就在60年前,当亚洲许多地区还依靠人力和牲畜运输的时候,茶马古道仍是连接中国汉地和西藏的主要贸易通道,然而事实上,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中国正势不可挡地冲向现代化,用沥青马路飞快地抹煞着自己的过去,而便于马背驮运的千两茶,也失去了它的“使命”。

1983年,白沙溪茶厂惟恐千两茶加工技术失传,决定将当年在厂加工生产千两茶的老技工聘请回厂传艺带徒,如今的千两茶制茶工艺大师肖益平就是学徒之一。从初夏至深秋历时四个余月,共制作出千两茶300余支。这批千两茶后来以不同渠道和形式,一部分流入各阶层百姓家庭中消费和收藏;一部分被各地博物馆收藏,而一部分却流至海外及港澳台地区。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黑茶制作技艺,肖益平从当年的学徒成为了今天安化黑茶制作技艺的顶级技术权威。肖益平还参与制订安化黑茶地方标准,实现安化黑茶地方标准国标化,并获得“千两茶外包装”国家发明专利。直至1997年,以刘新安、肖益平、王新德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千两茶传承人已经成熟起来,他们不仅带领工人生产千两茶,还培养出大批年轻技术人员,将千两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发扬光大,并从此彻底恢复了历史名品——安化千两茶的生产。

随着保护知识产权思想认识的提高,为使千两茶这一民族品牌持续发展,1998年白沙溪茶厂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国家专利申请,获得批准,从而使白沙溪茶厂成为全国惟一合法生产千两茶的厂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3927.html

上一篇:茶叶入肴做菜的讲究

下一篇:2020秋季适合喝什么茶 有什么功效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