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碧螺春的传统制作工艺来自原产地的正宗制法

2020-10-03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碧螺春的传统制作工艺来自原产地的正宗制法”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碧螺春的传统制作工艺来自原产地的正宗制法”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大家都知道,制茶做茶其实是非常辛苦的行业,环境差、工资低,但是对技艺的要求又高,因此,很多茶叶的制作技艺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2010年,碧螺春茶传统制作技艺被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这正宗的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是什么样的呢?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鲜叶拣剔

拣剔标准:芽叶长短大小整齐,均匀一致。特一级和特二级基本都在一级一叶及一芽一叶初展以上,一级多为一芽二叶,二级和三级就相对粗老一些。

拣剔方法:采回的鲜叶要“头头过堂”(当地话),剔除鱼叶、老叶、“抢标”和其他杂质。并将拣好的芽叶薄摊在阴凉处。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高温杀青

投叶量:鲜叶250克。

锅温:200~220℃(有些认为180-200℃),细嫩鲜叶温度稍低,粗老则稍高。

时间:3~4分钟。

手法:双手或单手反复旋转抖炒,动作轻快。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热揉成形

锅温:65~75。

时间:10~15分钟。

手法:双手或单手按住杀青叶,沿锅壁顺一个方向盘旋,使叶在手掌和锅壁间进行公转和自转(公转比较容易,自转有难度,也并不是所有炒茶工都能掌握,能自转的比单单公转的品质要好),揉叶连揉边从手掌边散落,不使揉叶成团,开始旋三四转即抖散一次,以后逐渐增加旋转次数,减少抖散次数,基本形成卷曲紧结的条索。

要点:保持小火,加温热揉;边揉边解决,以散发叶内水分。先轻后重,用力均匀。先轻揉4">~5分钟,以后重揉6~8分钟。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搓团显毫

锅温:55~60℃。

时间:12~15分钟。

手法:一臂撑着锅台(一般用抹布或毛巾作垫,因为这个力道很大),将揉叶置于两手掌中搓团(这里还有一个小窍门,为避免茶叶接触手心的瞬间烫手,就是把抓起的那把茶叶折在手掌中,使刚才接触锅壁的茶叶被折在搓团的当中,这样避免锅壁的高温茶叶直接碰手心。这个用文字很难描述,估计茶友也很难理解。我查了一些资料也都没有提到这个“小动作”,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包括本地人。建议茶友们现场来我们这里参观),顺一个方向搓,每搓4~5转解块一次,要轮番清底,边搓团、边解块、边干燥。

要点:锅温依次低→高→低。搓团初期火温要低。中期要提高温度,促使毫毛充分显露。后期要降温。用力轻→重→轻。开始水分尚多,需轻搓。中期需要用力搓,以达到毫毛显露。后期宜轻揉。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文火干燥

锅温:50~55℃。

时间:6~7分钟。

手法: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微微翻动或轻团几次,达到有刺手感时,即茶叶均匀摊于纸上,放在锅里在烘一下(纸上烘这步骤基本可以忽略,只有认为干度不够者建议这样做),即可起锅。

程度:茶叶有刺手感觉,成茶水分6%~7%。

Cy316.com编辑推荐

碧螺春原产地


碧螺春创制于明朝,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地区土壤质地比较松疏很适合茶树的生长。由于气候宜人、温度适合、土壤肥沃,孕育出味道独特的碧螺春。碧螺春是中国十大茶叶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味道清醇、后味回甘。

碧螺春的特点有:

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翠隐,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嫩)三鲜(色,香,味)之称,是我国名茶中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而闻名中外。

碧螺春的功效

功效1、兴奋作用

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效率。

功效2、利尿作用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功效3、强心解痉作用

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功效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功效5、抗菌、抑菌的功效

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的功效。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功效6、减肥功效

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功效,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产地江苏太湖一带,气候适宜,雨量十分充沛,种植时将果树和茶树相间种植,茶叶也带有一点花果香气,形成了碧螺春的独特口感。

碧螺春的原产地在哪


碧螺春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是什么样的地方产出如此美妙的茶叶呢?

碧螺春是绿茶的一种,未经发酵,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生长在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太湖内的一个岛屿-洞庭西山。洞庭西山是碧螺春的原产地,洞庭西山发脉于浙江天目山。属于现在的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洞庭西山是碧螺春的发源地,梁歪还有洞庭东山也是碧螺春的原产地。因为产自洞庭西山也有人称为洞庭碧螺春,并不是产地洞庭湖,所以一定要区分开来。

太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减已退为第三大湖)。太湖地区水气腾升,空气湿润,雾气悠悠,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洞庭西山与洞庭东山是太湖内的景点。洞庭西山犹如太湖湖面上的一颗珍珠。碧螺春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陆羽(茶圣陆羽简介陆羽是哪朝人《茶经》与陆羽)茶经"茶之出"中曾提到:"苏州长州生洞庭山"。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也有传是清乾隆赐名碧螺春。

洞庭西山不仅盛产茶叶还盛产杨梅、枇杷、白果、桃子、石榴、梅子、柑橘、板栗等花果。碧螺春和这些过目种植交错种植,茶吸果香,花窨茶味。这些也是碧螺春特有的,清明和谷雨采摘的新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

洞庭下山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国家4A级景区汇集在这里。周长80余里,面积82.2l平方公里,跟香港本岛的面积一般大小。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太湖有四十二个岛七十二座峰,其中四十一峰在西山,而西山缥缈峰海拔336.6米,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登巅俯视太湖,沐日浴月,烟霭无际,美不胜收。

西山是洞庭西山的简称,南北宽11公里,东西长15公里,面积79.8平方公里,系太湖第一大岛。西山景区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精华。它是以群岛风光、花果丛林、吴越以来的古迹见长,以浏览、度假为主的湖岛区。它拥有湖中群岛、湖湾山水、山中坞谷、山顶峰峦四个风景层次。全区规划建设缥缈云场、水月问茶、林屋晚烟、消夏渔歌、角里犁云、玄阳稻浪、肖山遗踪、毛公积雪、西湖夕照、石公秋月,风凰烟雨、金铎松篁、文化巽峰、大沙观帆、罗汉古刹、鸡笼梅雪、明湾古村、角角风涛、天王鱼国、横山旭日等二十个景点。景点的规划面积共计609.3公顷。

洞庭西山是碧螺春的原产地,气候较好,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和酸性适合碧螺春的生长。洞庭西山是碧螺春的主要产区。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4年,周总理曾携带2斤"东山西坞村碧螺春"茶叶赴日内瓦参加会议。

正宗原产地安吉白茶产地分布


为加强原产地安吉白茶茶园管理,保障安吉白茶产品品质,促进安吉白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安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安吉白茶产业提升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要求,结合安吉白茶区域发展实际,现就安吉白茶茶园(以下简称茶园)区域划分及有关保护事项通告如下:

(一)永久保护区:天荒坪镇大溪村。

(二)核心保护区:递铺街道古城社区、马家村、老庄村、鞍山村、鲁家村、南北庄村、东山垓村、安城村;孝源街道孝源村、皈山场村、观音桥村;孝丰镇赋石村、赤坞村;梅溪镇路西村、独山头村、钱坑桥村、长林垓村、铜山村、马村;溪龙乡黄杜村、溪龙村、徐村湾村;天子湖镇西亩村、良村村、溪港村、吟诗村。

(三)重点保护区:递铺街道青龙村、三官村、鹤鹿溪村、康山村、长乐社区、赤芝村、万亩村、垅坝村、荷花塘村;灵峰街道大竹园村、剑山村、横山坞村;孝源街道洛四房村;孝丰镇竹根前村、新村、城北社区、白杨村、溪南村、城东社区;杭垓镇缫舍村、上墅乡刘家塘村;梅溪镇石龙村、龙口村、梓坊村、干溪桥村、甲子村、红庙村;天子湖镇受荣村、乌泥坑村;鄣吴镇鄣吴村。

上述保护区具体茶园以安吉白茶《茶园证》办证系统登记信息为准。

二、保护要求

(一)实行分级保护。安吉白茶保护区一经划定,必须加以保护;永久保护区内的安吉白茶茶园,除经县级以上政府批准实施的基础设施项目、公用事业项目及省级以上重点项目确定无法避让需要征收的,一律不得占用;核心保护区内,除县级以上政府批准实施的重点项目外,不得占用。

对永久保护区以及核心保护区内茶园征用的,在项目报批前必须征求县白茶办意见,重点保护区内需占用、改种现有安吉白茶茶园的,由业主(茶园证持有人)征得所在村(社区)、乡镇(街道)意见,报县白茶办审核。

(二)鼓励改造提升。各保护区范围内茶园实行长期保护,鼓励对保护区范围内茶园按《安吉白茶生态茶园建设标准》进行改造,对达到要求的,按照《安吉县加快提升发展白茶产业若干扶持政策》进行奖励扶持。鼓励退茶还林、退茶还耕和以在茶园套种经济树种等方式进行茶园生态修复。

(三)禁止无序发展。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毁林开垦、毁林种茶,无序发展茶园,严格控制茶园翻种,强化审批制度,加强打击力度,维护原产地安吉白茶茶园面积相对稳定。

(四)保护茶园环境。在各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茶园,禁止在茶园内建坟、采矿、挖砂、取土和倾倒、堆放、处置废弃物,禁止非法侵占、损坏茶园基础设施和保护标志。在各保护区茶园周边500米范围内开发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应明确项目对附近茶园的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碧螺春的原产地是哪里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的原产地是哪里

碧螺春,产于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西山镇(今金庭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都种茶。重点茶区在秉场、石公堂里、东村、衙甪里、东河、缥缈村一带,其余东蔡、林屋、庭山、蒋东、元山各村也有分布。茶园面积965公顷。东山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中,茶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莫厘、碧螺、双湾、杨湾、陆巷五个村。

碧螺春的产地环境: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

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茶数、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碧螺春绿茶的好处

1、防晒

近日,美国有一项研究指出,绿茶中的儿茶素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将含有绿茶成分的护肤品涂抹在皮肤上后,即使被烈日照射,可让导致皮肤晒伤、松弛和粗糙的过氧化物减少约1/3。这就证明绿茶中的成分具有防晒功用。

2、防辐射

对于生活紧张而忙碌的人群来说,抵御电脑辐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上午喝2~3杯绿茶,吃一个橘子。因为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能合成视紫红质,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因此,绿茶不仅能消除电脑辐射,还能保护和提高视力。

3、降脂

饮茶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及胆固醇,令身体变得轻盈。这是因为茶里的酚类衍生物、芳香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维生素类物质综合协调的结果,特别是茶多酚与茶素和维生素C的综合作用,能够促进脂肪氧化,帮助消化、降脂减肥。

碧螺春的品质特征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但凡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不由会被它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所倾倒。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


太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减已退为第三大湖)。太湖地区水气腾升,空气湿润,雾气悠悠,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洞庭西山与洞庭东山是太湖内的景点。洞庭西山犹如太湖湖面上的一颗珍珠。碧螺春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陆羽(茶圣陆羽简介 陆羽是哪朝人 《茶经》与陆羽)茶经"茶之出"中曾提到:"苏州长州生洞庭山"。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也有传是清乾隆赐名碧螺春。

洞庭西山不仅盛产茶叶还盛产杨梅、枇杷、白果、桃子、石榴、梅子、柑橘、板栗等花果。碧螺春和这些过目种植交错种植,茶吸果香,花窨茶味。这些也是碧螺春特有的,清明和谷雨采摘的新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

洞庭下山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国家4A级景区汇集在这里。周长80余里,面积82.2l平方公里,跟香港本岛的面积一般大小。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太湖有四十二个岛七十二座峰,其中四十一峰在西山,而西山缥缈峰海拔336.6米,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登巅俯视太湖,沐日浴月,烟霭无际,美不胜收。

西山是洞庭西山的简称,南北宽11公里,东西长15公里,面积79.8平方公里,系太湖第一大岛。西山景区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精华。它是以群岛风光、花果丛林、吴越以来的古迹见长,以浏览、度假为主的湖岛区。它拥有湖中群岛、湖湾山水、山中坞谷、山顶峰峦四个风景层次。全区规划建设缥缈云场、水月问茶、林屋晚烟、消夏渔歌、角里犁云、玄阳稻浪、肖山遗踪、毛公积雪、西湖夕照、石公秋月,风凰烟雨、金铎松篁、文化巽峰、大沙观帆、罗汉古刹、鸡笼梅雪、明湾古村、角角风涛、天王鱼国、横山旭日等二十个景点。景点的规划面积共计609.3公顷。

洞庭西山是碧螺春的原产地,气候较好,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和酸性适合碧螺春的生长。洞庭西山是碧螺春的主要产区。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4年,周总理曾携带2斤"东山西坞村碧螺春"茶叶赴日内瓦参加会议。

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


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

据记载,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有千余历史。因此对于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也可上溯至千年前,下面详细介绍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这一问题。

传说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赐名为“碧螺春”。碧螺春条索紧结,蜷曲似螺,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喝一杯碧螺春,仿如品赏传说中的江南美女。那么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因此,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的答案即为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

茶为什么喝起来会有苦涩感你了解过吗

浅谈武当道茶历史渊源与养生

绿茶及其特性

碧螺春茶叶碧螺春原产地在哪


碧螺春茶叶,因为当年康熙皇帝在南巡到苏州的时候倍加喜欢这种茶叶而赐名,所以,在清朝就得名于清朝康熙皇帝的赐名的碧螺春,已经是作为贡茶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尤其是喜欢碧螺春的汤色,也喜欢其味道迟迟的留香,也因为碧螺春在水中舒展开来的样子而深深的喜欢,让人忘却了忧愁,放佛只剩下时间和茶香,而且碧螺春的味道十分淡雅,入口有余香,今天小编就特意给大家在脑补一下碧螺春吧。

碧螺春茶叶,碧螺春原产地在哪?苏州著名特产碧螺春是江苏的产地,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古人称碧螺春为贡茶最早是在唐朝。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叶则全部用嫩芽制成。有资料记载,0.5公斤(500g)碧螺春约有6万个“一旗一枪”,很早的时候,碧螺春就被称为“功夫茶”、“新血茶”。作为中外的馈赠佳品,碧螺春有很高的知名度。

据记载,为什么洞庭湖的碧螺春最有名呢?由于洞庭山地理环境独特,四季都有繁花盛开,茶树与果树形成了独特的间种模式,这也是全国推广的模式,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碧螺春的原产地中以江苏省吴县太湖之滨的东、西洞庭山出产的茶叶为最佳。碧螺春外形描述如下:条索紧结,蜷曲似螺,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很多人欣赏其泡开的外形,杯中犹如雪片飞舞,慢慢舒展成一芽一叶。汤色碧绿,味道清雅,经久不散。

碧螺春是苏州当地最负盛名的一款茶叶,跟西湖龙井一样,古人对其的喜爱可在大大小小成名的诗文中都有记载,都有着超过千年的历史,盛名早在,茶中著名的碧螺春,如果你去苏州当地旅游,可以给亲戚朋友带一些,不过现在网购这么发达,物流快速,你可以选择网购送货到家啦。

碧螺春新茶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碧螺春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正值春季新茶上市,我们来看看碧螺春新茶是如何制作的吧?

要制作出上好的碧螺春新茶,要从茶叶的采摘开始抓起。碧螺春茶采摘特点为,采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高。鲜叶采回后,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嫩茶,及不符合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一般上午5-9时采摘,9-15时拣剔,晚上进行炒制,制作过程分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等工序。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杀青。在平锅或斜锅内进行,锅温约190℃。炒时以抖为主,双手翻动,要求撩得净,抖得散,杀熟杀透,焖抖结合。杀青时间为3~5分钟。一般来说,碧螺春新茶芽质柔软,青臭气转为略有清香,失去原有光泽,即已杀青适度。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揉捻。当杀青适度后,即在原锅内进行揉炒,锅温降至70℃左右,采用抖、炒、揉3种手法交替进行。随着茶叶水分的散失,锅温也必须逐渐降低。炒揉时,手握茶叶松紧适度,当茶叶达到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时,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搓团显毫。它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和茸毫披满的关键过程,此时锅温降至45℃,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历时约15分钟。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烘干。用轻搓、轻揉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达到九成干时,起锅将茶叶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中,用文火慢慢烘至足干,锅温约30℃,足干叶水分含量在7%左右。

碧螺春新茶经过以上五个步骤,就逐渐形成了。茶叶的好坏与每个步骤的制作都紧密相关。制作好的碧螺春新茶,在第二三天就可包装上市,所以春茶新鲜不仅在于茶鲜叶的新鲜,还有制作后刚出炉的那种新鲜。

六安瓜片传统制作工艺——火中历练显真功


烟花三月,草长莺飞。笔者来到齐头山一位农户家,喝了一道地地道道的瓜片,果然香气扑鼻。清新四溢。屋内很快被茶香笼罩。这曾萦绕过紫禁城的茶香,如今却停驻在这黛瓦白墙的农家小院内,平淡含香,绵柔的滋味千年不绝。

当我将瓜片凑近嘴边的霎那,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大明王朝那霍霍的、阴阴的杀气。想到大明深宫中那幽婉的叹息,这一切,都被这一片含香的小叶子见证着,或许是对历史的嘲弄,或许也是瓜片的福气。

因此,作为一个见证者,即使把它放在粗瓷的大碗中,它也能映照出那千年的日月。发出有别于功名利禄的淡雅香气,就凭这一点,这茶,就值得你与它一起去修炼。

采摘:去芽去梗纯手工

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一般的茶叶不同。它是中国绿茶中唯一去芽去梗的茶。时间上,一般要等到“开面”。即要等到茶树长到一芽三四片叶时才能采摘。因此,六安瓜片一般在谷雨前后采摘。

根据采摘时间的不同,原来将片茶分为三个品种:谷雨前提采的称“提片”,品质最优;其后采制的大宗产品称为“瓜片”,品质较优;再后进入梅雨季节,鲜叶粗老,品质较差,称为“梅片”。

即使在同一时间采摘的茶叶,也还要通过“扳片”的手续,即:将每一枝芽叶上的叶片与嫩芽、枝梗分开。扳片在我国绿茶初制工艺是独一无二、最为科学的一道工序,通过这道工序,既可以摘取叶片、分开老嫩、除杂支劣、保持品质纯一卫生,又可通过扳片起萎凋作用,利于叶内多酚类化合物及蛋白质、醣类物质转化,提高成茶滋味和香气。

六安瓜片在采摘上一律依靠人工,机械化的采摘技术在这里没有用武之地。采摘时,阴山与阳山要分开采,阳山由于地气较暖,茶叶成熟较早,所以采摘的时间要比阴山早一个星期左右。鲜叶经扳片后,将嫩叶(主要是鲜嫩的壮叶)分离出来炒制茶片,芽、茎梗和粗老叶炒制“针把子”,做副产品处理。

炒制:舞蹈着的瓜片

六安瓜片炒制分生锅、熟锅、毛火、小火、老火5道工序。

生锅与熟锅。炒茶锅口径约70厘米,呈30度倾斜,两锅相邻,一生一熟。生锅温度100摄氏度左右,熟锅稍低,投叶量约100克。嫩片酌情减少,老一点的叶片适当增加一些,以在锅内能够自由转动为宜。鲜叶下锅后用竹丝帚或芦花帚翻炒1~2分钟,主要起杀青的作用,炒制叶片变软时,将生锅内的叶片扫入熟锅内,整理条形,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用力大小视鲜叶嫩度不同而异,嫩叶要提炒轻翻,帚把放松,以保色保形。炒老叶则帚把要带紧,以轻拍成片。炒至叶子基本成条形,含水量在30%左右时即可出锅,及时上烘。

毛火:需要竹制的烘笼,栎树炭火,每笼投叶约1.5公斤,烘顶温度100摄氏度左右,烘至八九成干即可。拣去黄片、漂叶、红筋、老叶,保证质量整齐划一,并要摊凉10小时左右。

小火:最迟在毛火后1天进行,即对已经烘过的茶叶再烘一次,每笼投叶2.5~3公斤,火温不宜过高,达60~80摄氏度即可,烘至接近足干即可。

老火:老火是瓜片成形、显霜、发香的关键程序,也是六安瓜片炒制过程中最为壮观和别致的工序。“炭火猛烈,火苗盈尺,抬篮走烘。一罩即提,两三副烘篮,交替进行,一抬一步,边烘边翻,节奏紧扣,配合默契,犹如舞蹈一般。”描绘的就是六安瓜片拉老火时的情景。拉老火是对茶叶最后一次的烘焙。老火要求火温高,火势猛。拉老火时,木炭需要旺烧均匀,放在火盆里排挤整齐,此时,往往是火焰冲天,屋内热浪滚滚。每笼投叶3~4公斤,由2人抬烘笼在炭火上烘焙2~3分钟后,即抬下来翻一下茶,然后再把烘笼抬上,如此边烘边翻。为了充分利用炭火,拉老火时,一般都是2~3只烘笼轮流上烘,熟练的茶工们可以同时照顾4~5只烘笼。拉老火时,每笼茶叶要烘翻五六十次以上,烘笼拉来拉去,一个烘工一天要走10多公里,直烘至叶片绿中带霜时方可下烘。趁着茶叶还是滚烫的。即时装进茶桶中,分层压紧,加盖后用焊锡封口贮藏。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教授詹罗九在考察六安瓜片的采摘与烘焙工序后指出:六安瓜片的采摘技艺和加工工艺实为中国茶叶烘焙技术之一绝,可以作为中国制茶技术一最,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

碧螺春的采摘制作工艺


种植采摘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芽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制做工艺

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炒制特点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东山镇、西山镇是洞庭碧螺春的原产地


苏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风景胜地,萦青缭白的山色,纷红骇绿的花光,交织成一幅美绝尘寰的图卷,充满着诗情画意。苏州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圣陆羽曾在苏州虎丘山凿井、品泉、种茶。《苏州府志》载:自此“苏州人饮茶成习俗,百姓营生,种茶亦为一业”。陆羽曾多次寓居苏州,还题诗辟疆园,“辟疆旧林园,怪石纷相向”(见宋范成大《吴郡志》),书写匾额永定寺(见唐陆广微《吴地记》)。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讲苏、杭两地景色秀丽,犹如天堂。有趣的是,两地所产的名茶,也难分伯仲。一个是卷曲型炒青的代表,一个是扁平绿茶中的佼佼者。苏州的洞庭碧螺春和杭州的西湖龙井茶,都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蜚声海内外。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东山镇、西山镇(今金庭镇)。东、西山镇历史悠久,风物清嘉。地域濒临太湖,山环水抱;气候冬不严寒,夏少炎烈;历来是东南的一处胜地。这里“擅田土之膏腴,饶户口之富稠,义物萃东南之佳丽,诗书衍邹鲁之源流”,既有…川林石之美,又有人文风物之萃,是闻名中外的“花果之山、鱼米之乡,名茶之都”及“历史文化名镇”。

东山镇

东山镇位于苏州市西南37公里,北纬31°~31°21”东经120°20’~120°35”古称“胥母”,也称“莫厘”,原是太湖中一个岛屿,早在隋唐之际,东山与陆地之水面宽约15公里,后因太湖冲积形成三面临水、一面临陆的半岛。今东山连同三山、余山等大小岛11个,面积96.55平方公里,人口5.17万,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洞庭东山,沿岸水域水浅泥厚,滩荡湿地广阔,芦苇水草丛生。产地莫厘峰是人湖中第二峰,余脉起伏连绵,形成众多的山坞和低山丘陵、湖湾、洼地。其十质肥沃,气候温和,林木遍布,植被丰富。东山历史悠久,从三山岛古文化遗址中发掘证实,在公元前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晚期,东山一带已有人居住,创造了远古文化。春秋时为吴王泛舟游观采食之地,秦时已经有集市’宋已形成规模较大的集镇。

东山因其有烟波浩渺的太湖,郁郁葱葱的果林,绵延起伏的山峦,蓝天碧空的白云,造就了大自然的钟秀灵气,吸引众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在此休养生息,早存南北朝时,东山的人口与经济就相当发达。南宋初年,为避战乱,中原世家官宦、士族商人,纷纷迁到江南,定居东山者极多。他们“聚族而处,久成巷陌”,中原先进义化的涌入,使东山的经济、文化、社会组织产生裂变与整合。到明清之际,洞庭商人崛起,云集江左、湖广。明人归有光云:“洞庭人依山居,仅仅吴之一乡,然好为贾,往往天下所至多有洞庭人。”“钻天洞庭”称雄一时,他们从商贾起家,出现了“翁、席、刘、严”四大家族。从此东山人口日繁,人物日盛,经济日昌,至清宣统时人口已达5万。

东山镇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历史上形成山区以果茶为主,平原以粮田蔬菜为主,濒湖低地以蚕桑水产为主的农业结构,形成果、茶、粮、桑、菜、鱼六大经济体系,素有“花果山、鱼米乡、茶叶都”之誉。其它春秋战国就开始养蚕种果。唐宋时橘、茶作为贡品。碧螺春茶、白沙枇杷、细蒂杨梅、佛手银杏、白毛板栗闻名全国。东山的白鱼、白虾、银色被称为太湖三白。东山也是太湖莼菜的发源地。今日西湖莼菜的种源亦来自东山。元代蒙古羊随军入吴,后选育成湖羊,为我国稀有品种。当地农谚:“一年十八熟,四季花果香。”

东山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朝历代东山人重视文化教育,加上北方达官贵族、文人学者迁居东山,因而人才辈出,人文荟萃,出现一批军事、科技、教育、金融、文学、艺术、商业、医药方面人才,仪明清两朝出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44人、知县府第以上官员149人,历代名人如唐武卫上将军席温,宋户部尚书叶梦得,明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王鏊,明医学家吴有胜(著《瘟疫论》),明富商、人称翁百万的翁笾,清末民初在上海滩有金融世家席正甫、席锡蕃,棉纱大王金锡元。现代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5名,作家唐人(严庆树)等。

古镇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三面坏水,北边倚山,果林掩映,风景秀丽。镇中街巷纵横,井然有序,高楼低宅错落有致,宅第厅堂,依街巷而建。古镇主要街道早先为东北西南走向,东起张师殿,西至麦场头,全长1500余米。东西两端各保留500余米长的花岗岩条石铺设的古街,街道石板下为泄水沟。古街西侧有小巷38条,主街两侧和幽深的小巷中分布着明清建筑30多处,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其类型有宅第、民居、店铺、井亭、桥梁、古井、古水涧等;保护较完整的有楠木厅、凝德堂、瑞霭堂、绍德堂、诸公井亭、春在楼、裕德堂及花厅、松风馆、敦裕堂、秋宫第、文德堂、椿桂堂等。

东山民居既有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又有小巧玲珑的园林小筑,建筑装饰融砖雕、木雕、石雕于一炉,巧夺天工。古镇东北端有私家园林一座名启园;在马家底安仁里,还有一座私家小同名曲溪,为明代严公奕所构筑。该园引东山西南诸峰之水,绛秦家沟分流入园,沿溪皆文石,具有“曲水流觞”之意境。

古镇东街北侧山坞有雨花禅院,雨仡胜境,禅院后有“萃香泉”,泉水自石隙流出,终年不绝。阳春三月,煮泉烹碧螺春茶,其色、香、味更胜一筹。附近人家常到泉眼取水,煮泉品茗,以求延年益寿。此外镇上还有诸公井、柳毅井、响水涧等。

东山是太湖风景区的重要景区和旅游胜地,以茶果丛林,四季芬芳,山清水秀,古吴文化源远流长为著名旅游胜地。东山历史遗迹众多,现有九大景区,开放的景点有三十多处。其中:有巧夺天工称“江南独一楼”的春在楼(雕花楼),有小桥流水、依山傍水、集姑苏园林特点于一体的启园,有“天下二堂半、东山独一堂”的古紫金庵宋塑十六罗汉,有称“十方丛林”、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建的灵源寺,有风月无边的龙头山,有称“脉连莫厘七十二峰、波连五湖三万六千顷、山水风光尽可揽”的莫厘峰,还有明清古建筑约2万平方米的陆巷古村、融会古今吴文化的雨花胜境……东山共有22处省、市级文保单位。东山古泉、古桥、古村众多。现有古泉22眼,有冬不枯、夏不盈、形似人眼的海眼泉,有清白雨池的青白泉;全镇有从唐到清的古桥33座,遗留至今保存完好的,有后山石桥村,有始建于南宋的“震泽底定桥”,有元至正年间建的具区风月桥(今称渡水桥),此桥全部石结构,三孔,长48米,高8.7米。当年两端桥堍石堤各长120余米,十分壮观。

东山现存150年以上名树古木36棵,其中1000年以上有6棵,分别是后山石桥村灵源寺遗址内的罗汉松,树龄约1400年,高20米,胸径1.3米;余山西湾4人抱古榆树,树龄约2000年;后山屯湾村的柏树,树龄约1000年,高15米,胸径1米;前山吴巷村高20米、胸径1.8米的银杏,以及东山镇殿前街上,相传是宋代种的古紫藤。

改革开放以米,东山镇注重保护古镇风貌,近年来修建了三山岛古哺乳类动物化

石遗址、雨花禅院、碧螺春茶园景区、陆巷明清古村、灵源寺和寒谷山观景大道等。镇上建有2万吨自来水厂、光缆电视、万门程控电话、13万伏输变电路、农贸市场和东山商城,有集娱乐、健身、休闲、品茗于一体的银湖苑、洞庭苑和东山国宾馆等,目前还建成镇至雨花胜境、绕镇路至陆巷古村、三山岛度假旅游等三条特色旅游、观光专线,年接待旅游观光者数十万人次。

西山镇(今金庭镇)

西山世称洞庭西山,古称包山、西洞庭山、林屋山,是太湖东南部的一个岛屿,位于苏州市西南,距苏州古城45公里。在北纬31°03’~31°12”东经120°11’之间。主峰缥缈峰海拔336.6米,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

西山岛南北长11公里,东南长15公里,面积79.82平方公里,是中国内湖第一大岛,由全长4308米的太湖大桥与太湖围家旅游度假区相连。西山原设会庭、石公、建设乡,1987年合并建立西山镇,辖区包括两山丰岛及周围人湖小岛20多个,镇域陆地面积82.36平方公里,设11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17万人。有稻田9500亩,果茶园3.1万亩,养殖水面0.6万亩。

西山历史悠久,从岛上俞家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可知,早在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西山已有人类居住了。

4000前大禹治水过西山,留下禹王庙、禹期山等^迹。春秋时期西山因位于吴越之间,留有很多吴越争霸时的遗迹,如当年吴王夫差携西施在此避暑、赏月,而留下了消夏湾、明月湾、画眉池。南宋初年,北方士族纷纷南迁,“政和而后,中原云扰,乘舆南播,达人智十入山唯恐不深,于是乎,荒洲僻岛多为名流栖托之地”。定居洞庭西山者极多,遂形成了“徐”、“陆”、“沈”、“蔡”、“马”、“蒋”、“屠”、“劳”八人家族。这些每际大雨,湾沱山水下注,涧壅而溢,汛滥道途。乾隆三十五年九月鸠石匠,集群工移归涧于街中,而复深广之,疏通水道,迂回蓄缩至未流。复而归于一涧,上覆以砂石,功即竣,容有致。”明月湾的古建筑和古街道,在西山岛上是首屈一指的。当地民间称:“花墙头(指有砖细贴面的墙壁),百子格(指雕花的落地长窗),前门后门砂石条,洞庭西山第一家。”

明月湾村沿湖还有一古码头,码头旁有一棵1200年的古香樟,周径达7米,老干已枯,新干茂荣。唐诗人白居易也到过明月湾,他的《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诗云:“湖山处处好淹留,最爱东湾北坞头,掩映橘林千点火,泓澄潭水一盆油。

龙头画舸衔明月,鹊脚红旗照碧流。为报茶山崔太守,与君各是一家游。”

自古以来西山就以湖光山色优美、名胜古迹众多而称著于世。太湖72峰,41峰在西山景区内,湖水滔滔,群岛林立,山水环抱,景物清幽。其山有峰峦、岭、冈、壁、坡、谷、崖、麓、峤、涧,其水有湖、河、港、浜、渎、潭、沼、溪、池、泉、滩等。石公山山景如画,林屋洞深邃诡奇,包…寺静卧幽谷,罗汉寺古紫藤缠绕,缥缈峰登高眺湖,水月坞探茶寻源。西…共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

西山也是名人辈出之地。自唐贞元年至清同治年间,共出进士13人,举人、贡生55人。自汉至魏晋,高人隐士云集,宗教兴盛,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苏东坡、赵孟頫、王鏊、高启、文徵明、祝枝…,近人叶圣陶、田汉、刘海粟都来此吟诗、作画、写文章。

西山“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全岛花木茶果掩映,有青种枇杷、乌种杨梅、九家种板栗等果品和银鱼、白鱼、白虾、人湖大闸蟹等水产品,西山还蕴藏一三富的矿产资源,高品位石灰石在亚洲独占鳌头。西山的太湖石也闻名于世,被誉为“汀南三大名石”。

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白勺建成,将西山与外界陆地交通勾连起来,使西山步入经济发展快速道,如今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第三产业为丰体的新格局已基本形成。初具夫见模的西山现代化农业示范园的建设,新开发的缥缈峰、涵村茶旅游景点,明月湾古村落,成为西山旅游热点。一年一度的西山“梅花节”,每年春天的“品洞庭碧螺春茶,游吴中太湖山水,当一天西山茶农”的活动,迎来了四海宾客。

茶树分布

碧螺春,产十人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西山镇(今金庭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都种茶。重点茶区在秉常、石公堂里、东村、衙用里、东河、缥缈村一带,其余东蔡、林屋、庭山、蒋东、元山各村也有分布。茶园面积965公顷。东山镇全境12个行政村中,茶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莫厘、碧螺、双湾、杨湾、陆巷五个村,茶园面积734公顷。

据吴中区农林局统计,2007年全区茶园面积1834公顷,茶叶总产量294.7吨,其中碧螺春产量为152.3吨,茶叶总产值1.5亿元,其中碧螺春产值1.25亿元。

碧螺春属于什么绿茶,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众所周知,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红、泉城绿、等果木交错种植,是一种得到众多人喜欢的茶叶,那大家知道碧螺春属于什么茶叶吗?不知道的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

碧螺春外形条索纤细,羽毛遍及,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淡绿亮堂,滋味幽香浓郁,饮后有回甜之感。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洞庭碧螺共同的花果香,首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而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补。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1、采摘

碧螺春采摘有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2、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3、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4、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5、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6、炒制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喝碧螺春的好处

1、预防动脉硬化

饮用碧螺春可以吸收丰富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这两种物质都是天然抗氧化成分,而且具有活血化瘀的重要功效。它们被人体吸收以后,能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而且能预防血脂血压升高,它对中老年高的动脉硬化也有良好预防作用。

2、消炎杀菌

碧螺春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大量的天然鞣酸,这两种物质都是天然抗菌消炎成分,它们进入人体以后,能把人体内的多种致病菌消灭,而且能抑制人体内细菌繁殖,可以防止它们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3、预防肥胖

碧螺春中含有的叶酸,咖啡碱,以及泛酸和芳香类物质都能加派人体内脂肪的分解与代谢,能让它们转化成水,随大小便排出体外,同时它还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可以防止血脂升高,这些都是它能预防肥胖的重要因素。

4、保护牙齿

碧螺春能保护牙齿,它能让人体吸收丰富的氟离子,也能吸收一些微量元素钙,这两种物质会在人类牙齿表面形成保护层,可以减少刺激性物质对牙齿的腐蚀和伤害。

5、清新口气

碧螺春中含有的芳香类物质和天然消炎杀菌成分,在进入口腔以后,能消灭口腔中的细菌,去除口腔异味,能在预防口腔炎症的同时起到清新口气去除口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得,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属于绿茶中的炒青绿茶!

碧螺春茶的原产地是哪里?苏州太湖洞庭山!


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明朝。当甘龙南下长江以南时,他已经发表了精彩的声明。碧螺春是哪里生产的?

碧螺春的起源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地区土壤质地相对疏松,非常适合茶树生长。由于茶叶种植与果树之间的差距,碧螺春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花果香味。洞庭湖的历史也是一个相对沧桑的,沧桑的大自然可以说培育了碧螺春下的赤诚,具有独特的魅力。

当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此外,它们大多与果树和茶树间作,茶叶吸收水果香气,花朵散发茶香,这就孕育了碧螺春茶的天然品质,具有花香和果味。茶树和果树交替种植,使碧螺春茶具有独特的天然茶香和优良的品质。成品茶外形紧凑,线绳纤细,嫩绿色,藏绿色,香气淡雅,清新爽口,汤色翠绿清澈,叶底柔软均匀,饮用后香甜可口。

当时,金亭镇被称为西山镇。西山镇的十二个行政村都种了茶叶。茶区主要在东村、雅李赞和木介子村。其他村庄也生产了。东山镇的主要生产区是罗比、双湾、洋湾、鲁巷和莫里村。两个针头生产了294.7吨,其中152.3吨是碧螺春生产的。

碧螺春的起源

洞庭湖的传说可以说是古老的。历史文献记载了一句谚语:洞庭湖的东西两侧都有仙茶。树下是苔藓。四棵白树把它收集起来当作茶。

碧螺春茶起源于苏州的东、西山,但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碧螺春传说。据传说,碧螺春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明清时期,它遍布长江以南。它之所以被命名,是因为它绿色如蓝色,形状像蜗牛,也值得春天到来。据说这种茶是由天后送来的鹤传下来的。山人朱郑源有一个独特的优势,他把它种在山崖下。起初,它被称为“从人们的香味中驱走邪恶”。清康熙南巡东山后,东山改名碧螺春。另一种说法是目前相对公认的说法。传说碧螺春有300年的历史。起初,当茶农采茶时,他们成为碧螺春的俗称,因为“篮子太小,不能存放,放在他们的怀里。热茶突然散发出非凡的香味”。茶农们惊呼,“吓唬人格的香气”和“吓唬人的香气”。后来,康熙帝南巡期间,江苏巡抚罗松非常赞赏地赠送了这种茶,但圣人认为这个名字不雅观,所以他给它起了个名字“碧螺春”。因此,今天每个人都有碧螺春这个美称。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民间名称是“洞庭茶”,也叫“吓死人”。传说一位修女春天上山旅游,摘了一些茶叶。泡茶后,异常的香味扑鼻而来,她脱口而出:“这香味让人害怕”。因此,当地人称这种茶为“香味让人害怕”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品尝了这种清汤色、卷边如蜗牛的名茶。他很受赞赏,但他觉得“吓唬坏人,闻起来香”这个名字很下流,所以他把它命名为“碧螺春”。从那以后,它成了每年都要进贡的贡茶。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与桃、李、杏、李、柿、橙、银杏、石榴等果树交替种植。一排排绿茶树冠就像绿色的屏风,遮荫如伞的果树覆盖着霜和雪,衬托出秋天的阳光。茶树和果树的枝条相互连接,它们的根和脉是相通的。茶吸收水果香气,花闻茶,培养碧螺春花香和水果风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的“茶道”所说:“茶园不应该与邪恶的树木混在一起。只有月桂、李子、木兰花、木兰花、玫瑰、松树和竹子可以种植在它们之间,这足以覆盖霜和雪,遮挡秋天的阳光。”

碧螺春茶结得紧紧的,像蜗牛一样蜷曲着,白头发露在外面,银绿色藏在绿色里,叶子又嫩又嫩。冲泡后,茶的味道慢慢伸展和上下翻转。茶呈银绿色,香甜可口,清新爽口。早在晚唐宋初,它就被列为贡品。

碧螺春制作工艺流程,碧螺春的制作有哪些步骤?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是一种品质很高的茶叶,制作主要是经过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具体如下!

碧螺春的制作方法

1、采摘

在碧螺春的采摘时期,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2、拣剔

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茶叶要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不炒隔夜茶。

3、炒制

炒制过程分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等多道工序,“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这些工序要在同一口锅内一气呵成,每一个步骤都要求不同的温度。

碧螺春的采摘标准

1、在采摘西山碧螺春的时候先要指定一套科学完善的采摘标准。这样才能够更确保西山碧螺春的鲜叶质量。

2、采摘西山碧螺春的人员禁止涂抹香水等,防止西山碧螺春不被污染。需注意的是采摘的时候手指要往上折断,而不是用指甲掐。

3、用来装放西山碧螺春的容易必须要清洁干净,最好选择那些通风性比较好的竹编或者篓筐。

喝碧螺春的好处

1、减压降脂

碧螺春茶叶中含有的成分能够调节人体中脂肪的代谢情况,加快脂肪胆固醇的分解,降低人体对其的吸收情况,达到降脂减肥功效。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成分,能够帮助调节人体的心脑血管平衡,扩张血管,防止动脉硬化,预防高血压等疾病。

2、利尿

碧螺春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常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另外,利用茶水加糖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防龋齿

碧螺春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像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4、提神益思

常饮碧螺春有提神益思的好处,从而能够有效缓解疲劳、增进思维。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听到这句话,就是睡前不宜饮茶。

5、抗菌抗癌

研究发现茶叶中的某些成分能够将蛋白质凝固,这样就使细菌死亡达到杀菌效果;同时研究还发现,日常有饮茶习惯的人,患癌症的概率会比较的低。

综上所述,碧螺春是一种没有被任何污染最天然的茶叶。被人们誉为世上最健康的饮品之一。西山碧螺春在制作过程中相当的严格,不管是对于采摘还是制作都有着很高的标准!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1790.html

上一篇:完美的中国传统茶道(第二部分)

下一篇:竹叶青茶的冲泡方法七步走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