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如何选择紫砂方器

2020-09-19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如何选择紫砂方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如何选择紫砂方器”相关知识!

宜兴紫砂方器也是传统的造型工艺。对制作技艺和工艺水平要求甚高。一把既美观又实用的方型茶壶,要求比例准确、口盖紧密平整、块面挺括、线条利落、气势挺拔、力度到位,其工艺水平毫不逊色于其它造型。因其难度较高,所以生产数量相对较少。欣赏一件方器作品美不美、好不好关键在以下几方面:

紫砂方器要有“度”。构思要合理,比例要得当,线条要流畅,虚实搭配要恰当。这与创作者的功力、对作品的见解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制作的方器茶具不在乎有多少个面、有多少层,关键要有层次感和立体空间感。

紫砂方器要有“力”。这是一把方器茶壶最重要的直观特征。为什么清代黄玉麟创作的“铺砂斗方壶”、现代顾景舟创作的“僧帽壶”能被收藏家和行家青睬、追捧,就是因为它们看上去非常有力,似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线条有力、角度有力、衔接有力、虚实对比有力,作品厚重。

紫砂方器要有“角”。所谓方器茶壶,就是用数学立体几何概念来衡量的。比如潘持平老师创作的“砖方器”是用四片泥片镶接而成,角度端庄,嵌接合理,是一件上乘之作。这里说的“角”,不仅是角度的意思。而是一个气度,也就是上下左右线面界定明显,角度协调,对称匀称。

紫砂方器要有“粒”。紫砂方器对泥料要求比较严格。通常以“拼紫”、“底槽青”等掺以颗粒适当的砂粒为宜。烧成后让砂粒在壶身上似隐似现,反而让人感到老而不枯、新而不嫩、粗而不润、娇而不艳的混沌感觉。这就是方货区别于一般其它种类紫砂壶的工艺特色。

紫砂方器要有“润”。方器茶壶是由多个面嵌接而成的,在“公共边”处理上,也要注重“方中寓圆”的艺术感受,把线条在交界处处理得圆润些,使线条变化更富有特征。当然一件好的作品也要根据造型特色和创作理念,不一定要牵强附会地找“圆”接点。

所以说,方器茶壶在创作或制作过程中合理把握好线与角、线与面的关系,或粗犷、或丰腴、或刚健、或清秀,将会呈现不同的立体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这就是方壶造型富有独特魅力之处。

小编推荐

紫砂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紫砂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紫砂壶成型工具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完善的,有常用和专用之分。常有工具是任何坯形都必须使用的;专用工具是用于特定器型,由坯手自制的。

紫砂壶的成型,正是依靠这些与众不同的成型工具,才形成了独特的成型方法,并创造出数以千计的各式造型。

工具除实用外,造型本身名堂极大。徐汉棠的工具,外人是可观赏而不可触碰的。

制壶时用得泥凳,工具大大小小非常之多

常用的制壶工具有:

“泥凳”:制坯工作台。“泥条板、板盘”:放置泥条用。“木搭子”:打泥片和泥条用的。“拍子”:主要用于拍打身桶的。“鳑鲏刀”:壶坯制作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工具,切、削、擀、挑、挖、压、刮、抹,无所不用。“矩车”:专用于划制圆片和开口。“竹拍子”:拍身筒、做方器用的。还有“尖刀”、“直尺”。“明针”:牛角片制,用于身桶刨光。“独个”:用于圆眼、圆嘴及壶上各种小型圆孔的修整。“木鸡子”:用于规整壶口、壶盖等圆形的一种校正工具。“挖嘴刀”:开挖壶嘴的工具。“水罐”:放置明针及蘸水用的。“顶柱、木槌”:壶底敲章用的。“套缸”:用于存放泥坯的粗釉缸,保湿用的。

专用的工具有:

“敷子”、“篦子”、“勒子”、“线梗”、“捖石”、“捖盖明针”、“虚坨”、“石范”、“铜管”、“的捻子”等等,每样用具都要根据具体壶型再变动,需要制壶师傅自己根据所制壶型自己制作。

师傅在制作工具

壶型五花八门,制作人各有异,这就要求工具,特别是专用工具,也得因人而异,因壶制宜,还有个人习惯,用工具的角度,制壶师傅很有体会,同一壶型制作,拿其他师傅所制的工具来做,他用不来的,不顺手,感觉不对,只有自己做的工具才是最顺手的。所以一般制壶师傅都是会做工具的。

老艺人收徒的第一关,就是弟子要会制工具。下面看看顾老是怎么收徒的:

顾景舟当年收徐汉棠为徒,入门考试是做一副“矩车”,做成了,也就认可了。晚年收高振宇和徐徐为徒,首先是三个月工具制作,然后是三个月不间断地打泥条、打泥片训练。

所以,制壶工具有上百种之多,这都很正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何挑选紫砂茶具


在纷繁多姿茶具艺术宝库中,紫砂茶具乃一枝独秀。它主要产于我国江苏宜兴、浙江长兴一带。其原料为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种。由于其化学成分配搭合理,微量元素种类丰富,可塑性好,高温烧结不易变形、收缩,而成品壶具有一定吸水性和透气性,能经骤冷急热之剧变,冬天泡茶也绝无爆裂之虑,使用时抚摸不易炙手,故它很受爱茶人的青睐。

鉴赏紫砂茶具绝非一日之功,因为一件好的紫砂茶具除了它应具备完美的形象结构以外,还应有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板、盖、纽、趾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精湛技巧表现在造型与刀法细腻;而优良的实用功能则表现在壶体容积和重量要适中,壶板、执握、圆周合缝精密、壶嘴出水流畅,色泽和图案高雅脱俗。即鉴定紫砂的所谓泥、形、工、款、功“五字诀”,前四个为紫砂之艺术标准,第五个为功能标准。因为紫砂是实用性很强的工艺品,它的艺全在于用。所以鉴赏紫砂重在观赏它的功能美。主要是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紧严,出水流畅。按目前大多饮茶爱好者习惯,以200-300毫升最佳,手拿手提均一手之劳,亦称“一手壶”。

如何挑选紫砂茶具,选壶是第一道关口。所选之壶应善于蕴味育香,长期使用光润古稚,就会给你生活带来精神和艺术上的享受和无穷乐趣。选壶要领有以下几点:

①造型别致,外观流畅,刀功精细,泥坯光滑。

②质地坚实,色泽华润,轻击声铿斜悦耳。

③壶内无异味、火烧味或人工着色之怪味。

④壶的结合部工艺精细,壶盖与壶身嵌合严实,鉴定方法是手压气孔与流口,再倾壶滴水不漏并壶盖不落。

⑤倾壶倒水能一次倒干,出水水束“集束”长而不断为上。

紫砂壶如何清洗?


紫砂壶如何清洗?

有位壶友来问我:“老师,您看我这壶是不是假冒伪劣的,怎么用着一股怪怪的味道?”我细细地闻了闻,问:“怎么一股消毒液的味道?放置了好长时间也散不去”壶友说,“对啊,您不是说要常清洗嘛,我好几天没用,里面茶水忘记倒了,后来就用八四消毒液泡了会儿。”我心想:哎,好好的一把壶,就是被你的“勤劳”坏了。

其实,对于紫砂壶的清洁上也颇为讲究,不能盲目的“勤劳”,掌握方法才能更好的养壶。首先观察壶的表面是否有过油、腊等污物,若有则需及时清理。

因为紫砂具有透气性好的优点,若有油污依附其上,则会则会使紫砂中的透气孔堵塞。同时,使用紫砂壶不注意清洁,时间久了,壶内会沉积一些茶垢,表面会有油污等秽物。既影响其美观,又会出现不卫生的情况,进而影响到我们的健康。而且,如果时间长久便会更加难以清理。

关于紫砂壶的清洁、保养方面:

一、切勿沾到油污

如若有油污沾上,则需立即清理,否则,油污很容易浸入紫砂中,而且会在土胎上留下油痕,很不利于紫砂的透气性和对水分的吸收。同时,油污沾于壶表面,影响其美观。二、注意使用前的清洁

每次使用前要注意对壶的清洁,主要清洁其上的油污、污渍等,可使紫砂壶的优势更突出,而且更卫生。

三、紫砂如同美女,也需常补水

紫砂壶的补水当然不是通过面膜来进行的,只需常用其泡茶就可以。常用其泡茶,茶水就会渗入土胎中,长期下来,壶表面就具有温润如玉的光泽。

四、适时适度的刷洗和擦拭

使用一段时间,紫砂壶内便会积有茶垢。一般,我们采用软毛的小细刷蘸温水,轻轻刷洗,然后再用温水冲洗,之后采用干净清洁布轻轻擦干。当然清洗要注意适当,如若过度可能会对壶身造成损害。

五、每次使用后要注意清洗晾干

通常,在使用紫砂壶泡茶之后,需要及时清理壶内茶渣。若时间一长,便难以清理。同时,还可能会产生异味。所以使用完成后,注意清洗并晾干。

六、每两次使用宝壶间,最好间隔一段时间

通常,我们在使用茶壶泡茶一段时间后,需要放置数日,再进行使用。如此做法,会更有利于紫砂壶的透气性和对水分的吸收能力。

饮用茶完后,紫砂壶应特别注意下面几点和步骤:

1、用完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勿积存湿气。

2、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宜放在闷燥处,更不可以为珍贵,用后包裹或密封。

3、最好用完后把壶盖侧放,勿常将壶盖密封。

4、茶壶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

5、勿放近多油或多尘埃的地方。

6、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壶;

7、不同个壶,应加识别,以免混乱。

8、切勿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物剂浸洗紫砂壶。

《茶经》 四之器


《四之器》

风炉: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圬墁,凡三足。

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

置墆臬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柈台之。

筥: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织之六出,固眼其底,盖若利箧口铄之。

炭挝:炭挝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一丰,中执细头,系一小钅展,以饰挝也。若今之河陇军人木吾也,或作鎚,或作斧,随其便也。

火筴:火筴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勾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鍑:鍑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内摸土而外摸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

脐长则沸中,沸中则末易扬,末易扬则其味淳也。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银也。

交床: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虚,以支鍑也

夹:夹以小青竹为之,长一尺二寸,令一寸有节,节已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津润于火,假其香洁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间莫之致。或用精铁熟铜之类,取其久也。

纸囊:纸囊以剡藤纸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碾:碾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臼,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堕径三寸八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圆,其拂末以鸟羽制之。

罗合:罗末以合盖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盖一寸,底二寸,口径四寸。

则: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

水方:水方以椆木、槐、楸、梓等合之,其里并外缝漆之,受一斗。

漉水囊: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缣以缝之,纽翠钿以缀之,又作绿油囊以贮之,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瓢一曰牺杓,剖瓠为之,或刊木为之。晋舍人杜毓《荈赋》云:酌之以匏。匏,瓢也,口阔胫薄柄短。永嘉中,馀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瓯牺之余乞相遗也。牺,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为之。

竹筴:竹筴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

鹾簋: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罍,贮盐花也。其揭竹制,长四寸一分,阔九分。揭,策也。

熟盂: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碗: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晋杜毓《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畚以白蒲卷而编之,可贮碗十枚。或用筥,其纸帕,以剡纸夹缝令方,亦十之也。

札:札缉栟榈皮以茱萸木夹而缚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笔形。

涤方:涤方以贮涤洗之余,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

滓方: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处五升。

巾:巾以絁为之,长二尺,作二枚,玄用之以洁诸器。

具列: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纯木纯竹而制之,或木法竹黄黑可扃而漆者,长三尺,阔二尺,高六寸,其到者悉敛诸器物,悉以陈列也。

都篮: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篾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篾阔者经之,以单篾纤者缚之,递压双经作方眼,使玲珑。高一尺五寸,底阔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寸,阔二尺。

【译文】

四、煮茶的用具

风炉,用铜或铁铸成,像古鼎的样子,壁厚三分,炉口上的边缘九分,炉多出的六分向内,其下虚空,抹以泥土。

炉的下方有三只脚,铸上籕文,共二十一个字。一只脚上写坎上巽下离于中,一只脚上写体均五行去百疾。一只脚上写圣唐灭胡明年铸。在三只脚间开三个窗口。炉底下一个洞用来通风漏灰。三个窗口上书六个字的籕文,一个窗口上写伊公二字,一个窗口上写羹陆二字,一个窗口上写氏茶二字,意思就是伊公羹,陆氏茶。

炉上设置支撑锅子用的垛,其间分三格。一格上有只野鸡图形。野鸡是火禽,画一离卦。一格上有只彪的图形。彪是风兽,画一巽卦。一格上有条鱼的图形。鱼是水虫,画一坎卦,巽表示风,离表示火,坎表示水。风能使火烧旺,火能把水煮开,所以要有这三卦。

炉身用花卉、流水、方形花纹等图案来装饰。风炉也有用熟铁打的,也有用泥巴做的。灰承(接受灰炉的器具),作一个有三只脚的铁盘,托住炉子。

筥,用竹子编制,高一尺二寸,直径七寸。也有的先做个像筥形的木箱,再用藤子编在外面,有六出的圆眼。底和盖像箱子的口,削光滑。

炭挝,用六棱形的铁棒做,长一尺,头部尖,中间粗,握处细,握的那头套一个小环作为装饰,好象现在河陇地带的军人拿的木吾。有的把铁棒做成槌形,有的做成斧形,各随其便。

火夹,又叫箸,就是平常用的火钳。用铁或熟铜制成。圆直形,长一尺三寸,顶端平齐,饰有葱台、勾鏁之类的东西。

鍑(同釜,即锅)。用生铁做成。生铁是现在搞冶炼的人说的急铁,那铁是以用坏了的农具炼铸的。铸锅时,内面抹上泥,外面抹沙。内面抹上泥,锅面光滑,容易磨洗;外面抹上沙,锅底粗糙,容易吸热。锅耳做成方的,让其端正。锅边要宽,好伸展开。锅脐要长,使在中心。脐长,水就在锅中心沸腾;在中心沸腾,水沫易于上升;水沫易于上升,水味就淳美。洪州用瓷做锅,莱州用石做锅,瓷锅和石锅都是雅致好看的器皿,但不坚固,不耐用。用银做锅,非常清洁,但不免过于奢侈了。雅致固然雅致,清洁确实清洁,但从耐久实用说,还是铁好。

交床,用十字交叉的木架,把中间挖凹些,用来支持锅。

夹,用小青竹制成,长一尺二寸。让一头的一寸处有节,节以上剖开,用来夹着茶饼在火上烤,让那竹条在火上烤出水来,借它的香气来增加茶的香味。但不在山林间炙茶,恐怕难以弄到这青竹。有的用好铁或熟铜制作,取其耐用的长处。

纸袋,用两层又白又厚的剡藤纸做成。用来贮放烤好的茶,使香气不散失。

碾槽,最好用橘木做,其次用梨木、桑木、桐木、柘木做。碾槽内圆外方。内圆以便运转,外方防止翻倒。槽内刚放得下一个碾磙,再无空隙,木碾磙,形状像车轮,只是没有车辐,中心安一根轴。轴长九寸,宽一寸七分。木碾磙,直径三寸八分,当中厚一寸,边缘厚半寸。轴中间是方的,手握的地方是圆的。拂末(扫茶末用),用鸟的羽毛做。

罗、盒,用罗筛出的茶末放在盒中盖紧存放,把则(量器)也放在盒中。罗用大竹剖开弯屈成圆形,罗底安上纱或绢。盒用竹节制成,或用杉树片弯曲成圆形,加上油漆。盒三寸,一寸,底二寸,直径四寸。

则,用海中的贝壳之类,或用铜、铁、竹做的匙、策之类。则是度量标准的意思。一般说来,烧一升的水,用一方寸匕的匙量取茶末。如果喜欢味道淡的,就减少茶末;喜欢喝浓茶的,就增加茶末,因此叫则。

水方,用翚、槐、楸、梓等木制作,内面和外面的缝都加油漆,容水量一斗。

漉水囊(滤水工具),同常用的一样,它的骨架用生铜铸造,以免打湿后附着铜绿和污垢,使水有腥涩味道。用熟铜,易生铜绿污垢;用铁,易生铁锈,使水腥涩。隐居山林的人,也有用竹或木制作。但竹木制品都不耐用,不便携带远行,所以用生铜做。滤水的袋子,用青篾丝编织,卷曲成袋形,再裁剪碧绿绢缝制,缀上翠钿作装饰。又做一个绿色油布口袋把漉水囊整个装起来。漉水囊的骨架口径五寸,柄长一寸五分。

瓢,又叫牺、杓。把瓠瓜(葫芦)剖开制成,或是用树木挖成。晋朝杜毓的《荈赋》说:用瓠舀取。瓠,就是瓢。口阔、瓢身薄、柄短。晋代永嘉年间,余姚人虞洪到瀑布山采茶,遇见一道士对他说:我是丹邱子,希望你改天把瓯、牺中多的茶送点我喝。牺,就是木杓。现在常用的以梨木挖成。

竹夹,有用桃木做的,也有用柳木、蒲葵木或柿心木做的。长一尺,用银包裹两头。

鹾簋,用瓷做成,圆形,直径四寸,像盒子,也有的作瓶形,小口坛形,装盐用。揭,用竹制成,长四寸一分,宽九分。这种揭,是取盐用的工具。

熟盂,用来盛开水,瓷器或陶器,容量二升。

碗,越州产的品质最好,鼎州、婺州的差些,又岳州的好,寿州、洪州的差些。有人认为邢州产的比越州好,(我认为)完全不是这样。如果说邢州瓷质地像银,那么越州瓷就像玉,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点。如果说邢瓷像雪,那么越瓷就像冰,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点。邢瓷白而使茶汤呈红色,越瓷青而使茶汤呈绿色,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点。晋代杜毓《荈赋》说的器择陶拣,出自东瓯(挑拣陶瓷器皿,好的出自东瓯)。

瓯(地名),就是越州,瓯(容器名,形似瓦盆),越州产的最好,口不卷边,底卷边而浅,容积不超过半升。越州瓷、岳州瓷都是青色,能增进茶的水色,使茶汤现出白红色,邢州瓷白,茶汤是红色;寿州瓷黄,茶汤呈紫色;洪州瓷褐,茶汤呈黑色,都不适合盛茶。

畚,用白蒲草编成,可放十只碗。也有的用竹筥。纸帕,用两层剡纸,裁成方形,也是十张。

札,用茱萸木夹上棕榈皮,捆紧。或用一段竹子,扎上棕榈纤维,像大毛笔的样子(作刷子用)。

涤方,盛洗涤的水和茶具。用楸木制成,制法和水方一样,容积八升。

滓方,用来盛各种茶渣。制作如涤方,容积五升。

巾,用粗绸子制作,长二尺,做两块,交替使用,以清洁茶具。

具列,做成床形或架形,或纯用木制,或纯用竹制。也可木竹兼用,做成小柜,漆作黄黑色,有门可关,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寸。其所以叫它具列,是因为可以贮放陈列全部器物。

都篮,因能装下所有器具而得名。用竹篾编成,内面编成三角形或方形的眼,外面用两道宽篾作经线,一道窄篾作纬线,交替编压在作经线的两道宽篾上,编成方眼,使它玲珑好看。都篮高一尺五寸,长二尺四寸,阔二尺,底宽一尺,高二寸。

如何选择泡茶器具


泡出一壶好茶,除了好茶以外,泡茶的茶具也很关键,如何选择泡茶的茶具呢?

古人云:器为茶之父,只有选择对了,才能使茶叶的色、香、味得到充分彰显,同时,一件高雅精美的茶具,还具有欣赏价值,富含艺术性。选用茶具一般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实用性;二是观赏性;三是有利于茶性的发挥。

绿茶茶具选择:玻璃茶具,瓷质茶具

泡饮高档名优绿茶,宜用玻璃杯。泡茶水温不能过高,最好在80℃左右。用玻璃杯泡饮高档绿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较为细嫩的茶叶,可以看到茶叶悬浮在上面上,吸收水分然后缓缓的舒展开、游动着,如落叶似的摇摆沉入杯底,有些似银针形状的茶叶更为飘逸,叶尖朝水面上,悬空直立,然后徐徐的沉落,便于观形。

泡饮大众绿茶,可使用瓷质盖碗。泡茶水温可以略高,在90℃左右。瓷质茶具保温性比玻璃杯更好,适合泡饮条索比较紧密的绿茶茶叶。冲泡绿茶的第一遍,拿起茶盖就能闻到绿茶的淡淡清香,青瓷茶具还能衬托出茶叶的嫩绿,饮用时用盖子将茶叶拨开,不易吃进茶叶。

切记:绿茶不能用沸腾的开水泡饮,否则很快就把茶叶烫熟。茶叶一旦熟烂,不仅颜色变黄难看,汤水也变黄失去了香甜可口的味道变得难于入口,更不用谈香气了。冲泡绿茶的器具也宜小不宜大,杯碗大则水多,水多热量也大,就能很快使茶叶变色变味。

红茶茶具选择:紫砂茶具、瓷质茶具、玻璃茶具

泡饮红茶,最好用90℃左右的水来冲泡,使茶叶能充分的舒展开。红茶是全发酵茶,用紫砂茶具冲泡,透气,不易变味,而且紫砂壶能吸收茶汁,长期使用,不但壶身色泽光亮,气韵温雅,而且茶香氤氲。

瓷质茶具材质密度高,传热和保温性能适中,洁净卫生,可良好展现茶叶的色、香、味,也适宜于冲泡红茶。

玻璃茶具质地透明,形态各异,价廉物美,用它来冲泡红茶,容易看到红茶的茶汤的色泽,使红茶的美感尽现。

办公室冲泡红茶,可选择红茶套杯,简单实用。

切记:泡饮红茶水温不宜过高。

乌龙茶茶具选择:紫砂茶具、瓷质茶具

乌龙茶铁观音与紫砂壶是最佳组合,冲泡乌龙茶必须使用沸腾的开水。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它既具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的清芬芳香,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所以带有透气性的紫砂茶具,是乌龙茶最好不过的选择了,茶叶的浸透,壶壁吸收茶汁的芳香使得乌龙茶的味道甘甜,浓厚。最具代表的乌龙茶有:闽北大红袍、闽南铁观音、广东凤凰单丛、台湾冻顶乌龙。

瓷质茶具材质密度高,传热和保温性能适中,洁净卫生,可良好展现茶叶的色、香、味,也适宜于冲泡乌龙茶。

切记:乌龙茶不宜使用玻璃杯泡饮,冲泡水温一定要高,必须使用沸水。

白茶茶具选择:紫砂茶具、瓷质茶具

白茶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白茶不是发酵的茶类,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冲泡白茶的水温不宜过高,最好为90℃左右,用紫砂茶具和瓷质茶具均可。

黑茶茶具选择:紫砂茶具、瓷质茶具

黑茶是一种发酵茶,而且大多数黑茶都是紧压茶,冲泡时沸水最佳。冲泡黑茶的茶具一般选择粗矿、大气、厚壁紫砂陶壶,使黑茶不容易变味,紫砂壶又能吸收茶汁保留余香。黑茶也是七泡有余的(耐泡),所以紫砂茶具的透气性能更好的保留黑茶的香味。

瓷质茶具保温性能好,能够保持黑茶的韵味,也适合冲泡黑茶。

切记:黑茶不宜玻璃茶具冲泡,要沸水才能冲泡出茶叶的自身的味道。

花茶茶具选择:玻璃茶具、瓷质茶具

花茶具有独特的香味,是茶叶与鲜花一起泡饮的,具有鲜花的独特香味,深受女性朋友的喜爱,一般泡饮工艺的花茶使用玻璃杯最适合不过了,能增加它的观赏性,花片悬浮在水面吸收水分后和茶叶一起徐徐的落入杯底,唯美婉转相信你也会心动。

泡饮花茶,盖上活瓷杯盖等上1-2分钟,杯盖上慢慢的花香,花茶的汤色也尽显杯中。品花茶有种芬芳的甜美,对于身心是一种享受和熏陶。

喝茶之余 学会如何欣赏紫砂壶


首先是观其形,视其态,察其大势。即是说,面对一把壶,需观察它各方面的比例是否协调均衡,需观察它明暗面的技法处理是否自然天成,需观察它空间与实体的虚实对比是否强烈有序。

紫砂壶是具有艺术气质的实用品,既能适于生活,又能装饰生活,还能陶冶性情,可称为“气质工艺品”。

看待一把紫砂壶:

首先是观其形,视其态,察其大势。即是说,面对一把壶,需观察它各方面的比例是否协调均衡,需观察它明暗面的技法处理是否自然天成,需观察它空间与实体的虚实对比是否强烈有序。

其次是析其体,判其线,考其布局。即是说,面对一把壶,需注意它点、线、面、体的搭配是否合理,需观察它外轮廓线的缓冲过渡是否天衣无缝,需注意它流、把、口、身、底、足、盖、钮等的配置是否精当。

紫砂壶,还分五美,功能、造型、材质、工艺、品味五个方面,不知各位壶友品的出来吗?

功能美—紫砂壶适宜茶性

可蕴色、香、味,保温性好,无熟汤气,暑不易馊,提、握、抚、摸不灸手,可冷热急变。

造型美—紫砂壶样式众多

取材自然,借形改装,运用点、线、面可组合正方、长方、扁方、六方、八方、椎形、菱形、楞形、悬胆、张肩、方圆等造型,轮廓不一,变幻奇巧,云幻、烟萦、浪涌,写实、抽象、意会,或清秀飘逸,或古朴敦厚,或轻快明朗,或粗犷简雅,有温润如君子,有豪迈如丈夫,有风流如词客,有娴丽如佳人,有廉洁如高士,有脱尘如衲子,形、神、态,万千气象。

材质美—紫砂壶用料独特

紫、绿、红三种基泥,按不同配比和粗细颗粒拌制经不同温度、气氛烧成,泡养后则“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黄而不娇,黑而不墨,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庭,迫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吴梅鼎《阳羡茗壶赋》句)。

工艺美—紫砂壶制作精湛

“圆器”珠圆玉润,“方器”轮廓周正,“花器”写实写意,“筋囊”脉络有致,“提梁”线条和润。由身、首、底、足、盖、流、把组成的紫砂壶,主体严谨完美,附件相辅相应。线型纷纭,盖式变化,口盖紧密,吻合通转,把手多样,流多款,壶钮精妙,壶足奇巧。刻、塑、雕、琢、贴、绘、彩、绞、嵌、镂、釉、堆、包、镶、漆,装饰手法丰富。

品位美—紫砂壶格调高雅

紫砂商品壶有细货、粗货之分,紫砂工艺壶有普通、特艺之别。工艺壶的造型、泥色、铭刻等蕴含着民族、时代、文化、生活、礼仪、意趣的精髓,体现着哲学、伦理、道德、知识的层次。

茶与器的完美结合


想了解《茶与器的完美结合》知识吗,丰富的《茶与器的完美结合》内容等你来看!

茶有茶道,器亦当有其道。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嗜茶者,爱品茗,好茶道,也极重茶器,无意或有意中体现和完成了茶器道与实用并重之目的。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在众多的碗、盏、壶、杯之中,鲁迅先生为什么单单赞赏盖碗呢?其中,自有道理。

中国的茶具据《茶经》“四之器”载,有二十五种,一般可按其选型分为碗、盏、壶、杯等几类。选择何种茶具为佳,可根据各自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审美观念、所处环境,从方便适用着眼而各取所需。不过若从休闲鉴赏、品茗论道角度而言,却颇有区别,自有高下之分。

杯形茶具呈直桶状,茶泡在杯中嫩叶细芽全被滚烫的沸水焖熟了,何来品茗之雅趣,只可作“牛饮”;北方盛行的大壶泡茶,茶温易冷却,香气易失散,不耐喝且失却趣味。

凡深谙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别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杯、壶泡茶,不利于察色、观形,亦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节。此外,茶泡久了,品质会下降而色败香散。无论从品茗鉴赏,或是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论,杯、壶泡茶的不足均显而易见。

而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

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写到此,我也要弃壶而用盖碗了。

关于本文《茶与器的完美结合》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斗茶佳器出建窑


政和年间(1110年-1118年),宋徽宗赵佶已经在位十多年了,他还记得有一年的十月初二,文武百官在集英殿为他贺寿,当时辽国、大夏国、高丽也派遣了使者参加。这样盛大的场面吃的却很简单,每人面前除了饭前的几种看食外,只有几个小碟子,摆着生葱、韭、蒜和醋。下酒菜虽有多道,但也很简单,九盏酒后便上主食,最后曲终席散。这与唐代流行的奢华盛宴相比,简直寒酸得可怜!难道赵佶知道节俭治国的道理?其实不然,在位的这些年,他足足花掉先帝辛苦积攒下来70%的国库,典型的一个败家子。真正的原因在于先辈们留下了节俭的祖训,他不敢越制罢了。

既然在饮食上不便讲究,赵佶便在饮食的器皿上下工夫。他喜欢欣赏看食,这是一种工艺菜,用北宋官窑、汝窑、定窑、钧窑的精美瓷器盛装,相得益彰,可以刺激食者的胃口。不仅如此,他还羡慕苏东坡、蔡君谟等文人们斗茶茗战的佳话,常常邀请蔡京等宠臣斗茶。

宋代的茶叶是制成半发酵的膏饼,饮用前先要把膏饼碾成细末放在茶碗内,沏以开水,因此称为点茶法。由于点茶技艺性、表演性强,自唐末五代起,就从福建兴起一股斗茶之风。赵佶熟知斗茶胜负的标准主要是色与浮。色,以茶汤面色鲜白为上。点茶之色,一般有纯白、青白、灰白、黄白数种,以纯白为上。而斗浮比斗色更见功夫。斗浮即要乳花浮起后着盏不落,先露水脚,水痕先出者为负。斗茶最重烹新斗硬要咬盏,要使乳花像固体那样咬住盏壁,凝而不动。这就对茶具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当时福建建窑烧制的一种黑釉茶盏,釉面呈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的,被称为兔毫釉。兔毫有黄、白两色,称金兔毫、银兔毫。赵佶喜欢银兔毫,觉得白色的兔毫映衬在青黑釉色上,显得格调品位更胜一筹。为此,建窑专门为皇家烧制了供御和进盏的瓷器。

这座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的窑场,从晚唐、五代始烧青瓷,其胎质为乌泥色,由于宋代斗茶的盛行,建窑改以生产黑釉茶盏为大宗。聪明的窑工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践,利用釉中所含氧化金属的呈色原理和窑温火焰的机理,烧出了富有变化的结晶釉和窑变花釉,有的在黑色釉地上呈现出条状和油滴状结晶,有的烧出窑变花釉如玳瑁,有的把剪纸图案烧在釉内,此外,在黑釉上用刻花、划花、剔花、印花装饰技法予以美化,使建窑的产品丰富多彩。当时很多日本僧人到中国留学,将建窑的黑釉产品带回国,对日本陶瓷艺术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47955.html

上一篇:泡茶需要的五种好心态,你有吗

下一篇:藏家淘宝紫砂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