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汤有五层香 茶品不同香气不一

2020-09-19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汤有五层香 茶品不同香气不一”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汤有五层香 茶品不同香气不一”相关知识!

不同的茶品有着不一样的茶味香气,当我们在品饮茶时,细细研究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与乐趣。

茶席

水飘香

初级的茶香,水飘香,茶香肤浅飘扬,闻得见,喝不着,其特征是,泡茶时散发在空中的气味,以及茶汤杯盖等,嗅起来很香,但入口后,香气即大幅下降,甚至没有什么香气,光剩苦涩。

滤茶

香入水

次级的茶香,香入水,茶香大部分弥散开,少部分融入茶汤中,此类茶香给人的体验是:闻起来很香,喝起来也香,不过没有闻着那么香。

茶色

水含香

中级的茶香,水含香,茶香少部分弥散,大部分融入到茶汤中,融入到茶汤中的香气下沉,一部分从口齿中发散,一部分从喉咙中发散。体验这样的茶香,方法是,茶汤入口时屏住呼吸,待茶汤下喉后,闭嘴,从鼻腔中缓慢深出气,注意体验香气的源头。

清茶

水生香

更好的茶香,水生香,茶香和茶汤的融合度极好,闻起来几乎不香,但喝完后,香气从喉咙深处缓慢回出,异常持久。此类茶的汤感,通常比较油润。

茶杯

水即香

顶级的茶香,水即香,这类茶,必须是原料工艺淳化都很优质的茯茶,其陈香浓郁丰富,和茶汤完全的融为一体,茶汤流到哪里,陈香就到哪里,且茶汤会随着茶香的挥发而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化感”,饮之,有“汤即是香,香即是汤”的美妙感觉。茯茶的菌香滋味,是因独有的有益生菌“金花”而形成的。学名“冠突散囊菌”的金花具有养胃健脾调脂降压的功效。

茶经网扩展阅读

不一样的苦,一样的茶香


有人说,“不幸有各种不同的不幸,而幸福却是一样的幸福。”是不幸还是幸福,全看自己把握,好像我们喝茶一样,有人能品味到的只是苦,有人却能喝到甜。

茶的滋味就是生活的滋味,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艰难时刻,或者一些不如意的时候,所以觉得天下之苦,莫过于自己之苦,心态消沉,嗟叹颓废。这是生活的苦,也是茶的苦,是不是当真自己手中的茶就是最苦的茶?我见过一些人喝十分浓的茶,问他们会不会觉得很苦?他们回答不会,言道这样浓度的茶喝起来才有味道。且不论科学层面上高浓度是否合适,只说茶的苦与甜,真的是因人而异。如同生活,我们自以为的苦,在别人看来,或许只是白开水罢了,根本不算什么。

没有好鞋穿的人,直到看到一个光着脚的人才觉得自己原来很幸福,一个光着脚的人,直到看到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才会明白自己原来很幸运。任何时候都要感恩一切,在自己手中的幸福不要认为理所应当,一切是生活的恩赐,先要学会珍惜,然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的滋味。我们手中的茶是茶农辛勤劳动所得,是茶商辛勤忙碌所获,能喝到这样的茶是缘分,是一种幸福。

生活中再多的不幸,也不过是茶杯中纷纷扬扬的叶一样,终归会沉寂下去,沉寂的时间因人而异,因各人的修行而异。生活中的道行高深,火候到了,茶叶就落的快,茶香也就来的快。若道行浅薄,犹自为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所纠结,则与茶香无缘。

品一缕茶香,倡丝路文明


据史料记载,从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起,中国茶叶与丝绸、瓷器成为主要运往欧洲西亚的贸易品,茶文化已成为连接国内外和平、友谊、合作的纽带。湖州茶文化的流行、远播,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助力;丝绸之路的兴盛,离不开茶叶的远销。为了解茶叶随丝路传播世界的历史,7月7日,湖州师范学院一带一路一实践,共兴共赢共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特地前往陆羽茶文化博物馆进行访问学习。

陆羽茶文化博物馆于6月17日正式开馆,是继湖州市丝绸文化博物馆、湖州文化博物馆之后的又一力作,其成立有助于湖州特色文化的名片建设。团队一行前往陆羽茶文化博物馆,有序参观陆羽茶博物馆的南北两大厅,深度了解唐代茶圣陆羽隐居湖州的故事及其笔下《茶经》,体会中华茶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与此同时,团队成员拾级至二楼,在六大茶系体验区喝上一杯汤色浓酽的好茶,切身感受湖州茶文化的魅力。当场大学生问及如何将茶文化与一带一路相联系时,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州茶文化以茶为媒,以茶会友成为沟通世界的桥梁,茶叶贸易更是繁荣昌盛,便于联结沿线国家,增进贸易往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企业引领国际茶文化传播的新热潮,推介茶叶电子商务、茶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大学生党员作为时代的先锋者,有勇气、有决心,更应担当起责任,坚持文化先行,用实际的专业知识树立文化引领经济的高度自觉,共倡丝路文明!

商学院

一带一路一实践,共兴共赢共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通讯员:朱秀剑沈丽莹吴洁陈勇

品一口茗香,翻一页茶书


对一个被茶侵润的爱茶人来说,自是沾染了茶的韵香。

安静的夜晚,品一口茗香,翻一页茶书。

在自身和外物都是安静的时候才能身临其境,才能感觉到茶的心灵。

忙碌了一天,晚上呆在房间,收拾一天的心情,慢慢对话茶语。

可消除白天的疲惫,给身心注入一股茶语的清香。

不必着急,慢慢得读下去。

微黄的灯光下一页一页的翻着,在寂静的夜晚有有它作伴,也不觉的孤单了。

看这本书感觉像是作者在眼前慢慢地讲述,而读者在细细地聆听。

不急不慢,缓缓地。累了就停下,休息,明天再继续。

在字里行间,你读懂了文人的婉约和茶人的平和。

书中说,浅是茶。其实茶也是浅的,倒茶七分满留三分人情在。

茶是浅,浅是茶。

浅作为一个衡量词,是代表简约,含蓄……有时会相对无言,那是浅的太深了。

这本书是杯浅茶。

需要你接过来到自己手中,慢慢读,读进你的心里,让你的内心也充满茶语茶香。

福鼎白茶的泡法——品品香


福鼎白茶的泡法;;品品香 通常我们饮茶,宜兼饮,不宜偏饮,而福鼎白茶又宜常饮,不宜间断和太浓,福鼎白茶品鉴和饮用要做到随饮随泡,用具,并无太多的讲究,可用透明玻璃杯、茶盅、、等。如果采用;茶;的饮用和办法,效果当然更好,福鼎白茶不炒不揉加工工艺决定了其耐泡特性,一杯福鼎白茶可六到八次。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福鼎白茶方法: 1.杯泡法:适合一人独饮,用杯泡法,用200ml透明玻璃杯,取3-5g用约90度开水,先洗茶温润闻香,再用开水直接福鼎白茶,时间根据个人口感自由掌握,具体参见以下的各福鼎白茶各品名建议福鼎白茶方法。

2. 盖碗法:适合二人对饮,取3g福鼎白茶投入盖碗,用90度开水洗茶温润闻香,然后象茶的福鼎白茶泡法,第一泡30-45秒,以后每次递减,这样能品到福鼎白茶的清新口感。

3.壶泡法:适合三五人雅聚,用大肚壶最佳或大容量飘逸杯,取5-6g福鼎白茶投入其中,用约90度开水洗茶温润闻香,45秒后即可品饮,特点:毫香醇厚。

4.大壶法:适合家庭、群体共饮和长时间饮用,取10-15g福鼎白茶投入大瓶瓷壶中,用90-100度开水直接,喝完蓄水,福鼎白有耐泡,长时间搁置,口感依然淡雅醇香的特点,可从早喝到晚,非常适合家庭夏天消暑用茶和用茶。

5.煮饮法:适合用以的用途,用清水投入10g陈3年以上陈年老福鼎白茶,煮至3分钟至浓汁滤出茶水,待凉70度添加大块冰糖或蜂蜜乘热饮用,常用于治疗嗓子发炎 退烧 治疗水土不服,口感醇厚奇特。亦有夏天冰镇后饮用别有一番风味。 福鼎白茶时间跟福鼎白茶品种、用量、用具有关,福鼎白茶因采摘标准不同而分为白芽茶(太姥银针、白毫银针)和白叶茶(白牡丹、新工艺福鼎白茶、贡眉寿眉);其中白毫银针因其优异的品质而进十大名茶之列、太姥银针被评为上海世博十大名茶之列。 福鼎白茶正作为福鼎白茶的代表,正在统领福鼎白茶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福鼎白茶性寒凉功同犀角,对于胃;热;者可在空腹时适量饮用,胃中性者,随时饮用都无妨,而胃;寒;者则要在饭后饮用,但福鼎白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刺激胃壁的,老年人饮福鼎白茶用于每天用量不宜太多,其他茶也是如此,饮多了就会;物极必反;,反而起不到的。 肾虚体弱者、心率过快的心脏病人、严重高血压患者、严重便秘者、严重神经衰弱者、缺铁性贫血者都不宜喝浓茶,也不宜空腹喝茶,否则可能引起;茶醉;现象。

闻茶香,交挚友,品人生


以茶待客不仅体现着自身的教养,同时也是礼貌待客的一种体现。当然要到达较高的品茶境界,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养成对茶的深厚情感,用心去体验茶所特有的甘醇。如何去品茶里面也是有很多的学问的。

在饮茶时要懂得细心品味。这样做,不仅体现着自身的教养,而且也是待人的一种礼貌的做法。在饮茶之时,应当小口地细心品尝。每饮一口茶汤后,应使其在口中稍作停留,再慢慢地咽下去,这样品茶才香。

在端起茶杯时,应以右手手持杯耳。端无杯耳的茶杯,则应以右手手握茶杯的中部。万一有茶叶进入口中,切勿将其吐出,而要嚼而食之。

饮盖碗茶时,可用杯盖轻轻将飘浮于茶水这上的茶叶拂去,不要用口去吹。茶太烫的话,也不要去吹,或是用另一只茶杯去折凉茶水,最好待茶自然冷却。饮用红茶或奶茶时,不要用茶匙舀茶,也不要将其播放在茶杯中。

喝茶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在古代的时候,文人骚客、达官贵族总爱在茶室中约上三五好友共品香茗。喝茶喝的是一种雅致的氛围,尤其对于追求生活品味的高雅人士,更加注重墅居中的茶室设计与布置。提到喝茶,怎么能没有茶室呢。

紫砂熏香炉品香静心


我国的香道文化源远流长,其源头可上溯至先秦。自汉代丁缓首创博山炉以来,香道开始纳入文人的视野,绵延几达二千余载,且远播东瀛。

历代文人都把香道作为修身齐家,提升文化品格的精神追求。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速,生存压力增大,香道成为都市一族舒缓压力的不二选择。都市精英于繁忙的工作之余,焚香消虑,品香静心,在缕缕香雾中舒解压力,让精神升华,让心灵净化。

文人的染指,使香道器具从奢华艳俗的鎏金博山炉,演变为典雅朴茂的陶瓷熏香炉具;而紫砂熏香炉更是当下语境中,积淀了文人气息和文化内涵的香道器具。

顾景舟再传弟子朱剑芹,得紫砂工艺泰斗徐汉棠亲授衣钵,继承了自顾景舟到徐汉棠一脉相传的精湛技艺。她把茶道文化中一枝独秀的紫砂器皿,横向移植到香道文化中;在高雅的极至品位上,实现了香道与茶道的融合。她以女性细腻的工艺风格,通过借鉴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炉具雍容端庄的造型,融合现代审美思维,在器型设计上寄寓了文人的巧思与雅趣,创造性地制作了一套紫砂熏香炉具,近日在延安饭店二楼举办的“朱剑芹紫砂作品展示”中首度亮相。

紫砂熏香炉一函五件,每一件都依据其实际用途,设计成上轻下重,左右对称,整体圆融的圆器;五件器具的造型和纹饰同中有异,却又协调统一;不仅外观典雅尊贵,稳重规整,而且结构严谨,庄重大气。

大小香罐用于贮存不同品质,不同规格大小的香料,其罐盖以螭形龙纹作钮,且与罐身紧密相扣,宛若天成;由于密封性能好,加上紫砂特有的保鲜功能,能最大限度地蕴蓄香味,防止散逸,留香久远。

品香炉和闻香炉则依据传统的隔火熏香或空熏法原理科学设计,方便香席过程中点炭,松灰,夹炭,置炭,埋炭,理灰山,灰山完型,打香筋,开火窗,置云片,置香,执炉,闻香等各步骤的次第进行;不仅操作方便,而且能使香气呈香雾状氤氲散逸,弥漫到整个居室的空间之中。

香瓶用于存放香勺,香箸,银叶夹,羽扫等香席器具;既保留了古代炉瓶器皿的传统造型,又融入现代精湛的制作工艺;两侧的兽面呑头,在古朴浑茂中透着灵气,在瑞丽圆润中具玲珑之感,充分体现出朱剑芹对香道文化的深刻颖悟。

紫砂熏香炉泥料采用宜兴黄龙山的清水泥,泥质细纯,色不张扬,烧结后密度和玻化度高,表面脂润,有光泽感,是质地最精致的紫砂泥品种之一。以此泥料精制熏香炉,堪称“紫泥新品泛春华,香雾氤氲沁心脾。”储有明

不一样的茶俗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不一样的茶俗》内容,感谢阅读!

在我国的民间习俗中,祭祀是古代社会乃至现今一种重要的礼制和生活内容。一般,祭祀的食物为牛羊等牲畜、五谷杂粮及酒品。但可能大多数人不知道,"茶"也是祭祀的物品之一,与祭祀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我国以茶为祭,是在以茶待客之后,大致是两晋时期以后才逐渐兴起的。一般认为,茶叶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之后,才慢慢被用诸或吸收到我国礼制包括丧礼之中。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种方式:在茶碗中注入茶水,以茶水为祭;二是放置干茶,以干茶为祭;三是放置茶壶作为象征,以茶壶为祭。

茶作为祭祀的物品,可祭天、祭地、祭祖、祭佛,不可尽言,可以说,茶叶是祭祀活动中的必需品。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头百姓,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

茶还常常作为祀祖的物品,作为祭品的茶,往往寄托祭祀者的深深的祝愿。另外,茶叶还作为随葬品。因古人认为茶叶有"洁净、干燥"作用,茶叶随葬有利于墓穴吸收异味、有利于遗体保存。另外,茶作为随葬品,此种风俗在现如今我国的不少地区,仍在沿袭。

客观地说,茶叶作为祭品,无论是祭拜天地神灵或是祭祖陪葬,都要比一般其他祭品来得更虔诚、讲究一些。因此,人们用来祭祀的茶也极为看重,尽力挑选上好的茶叶。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不一样的茶俗》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普洱茶都品普洱(图)——五房·茶马古道考察记(五)


依托于科技进步的新茶园

即将出厂的普洱茶

品质优异的普洱散茶

考察队员在观察茶制品

茶,得其地而饮,得其时而饮,得其人而饮,才能品出茶之妙味,是谓饮茶之三得。

茶都思茅,正是饮茶的三得之地。

得其地自不必多说,世界最老的原生古茶树、最老的过渡型古茶树、最老的栽培型古茶树、最大面积的古茶林,都在思茅。仅凭这四个世界之最,当然可算最佳饮茶之地。思茅与茶,能正经八百当之无愧称得起世界之最的还不止这四条,细细论来,是学者们要写几本书才能说得清楚的。得其时不必强求,阴晴雨雪四季轮回,哪一天都可以是饮茶日子。但在思茅,每一天都有新叶下树、陈香出仓,每一刻都是佳时。得其人而饮在思茅最应该一说。思茅饮茶之人是自有一番境界的,在这里,与茶有关的协会就有好几个,连古老的洞经吹奏的也是茶事,那种三五同好结伴而饮的场面更是随处可遇……在这里,种茶采茶制茶卖茶或从事着其他与茶相关行当的人,差不多占总人口的一半,因而处处是茶的氛围。因为茶事兴盛,今年思茅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茶城”,有“普洱茶都”之称。古人说“一人饮得其神,二人饮得其味,三人饮得其趣……”在思茅饮茶,可谓神、味、趣俱得。

有人说,世上没有两杯完全一样的茶。听起来有点玄,细想也有理。就算是同一壶中沏出的两杯茶,饮者的心情阅历喜好不同,品出的味道便有悬殊,更不要说经历环境、时间、心情、际遇的变化,同样的茶壶茶叶和水,能泡出相同的味道吗?说起来玄之又玄,品起来却真真切切:每一次品茶,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因此,在思茅的几天里,有几次茶事使人难忘。

我们在雨里的一个中午,到思茅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考察,被劳动而感动:六个工人正在压制普洱小沱茶,在腾腾的蒸汽中,他们分工严密、配合默契,称量、团茶、压制,各个环节相互间的衔接不用眼看而心照神会,从计量到压制成型几道工序,只用了几十秒时间。在他们高速度的劳作中,表现出的专注精神和纯熟的技艺,让人看到韵律和节奏之美,这是劳动的美!以后喝茶,会在热气升腾间记起这样的辛劳。随后,在这家公司的陈列室里,就喝到了他们的劳动产品。这里陈列着数百种茶样,让人眼花缭乱。房间正中放有茶案,一个小姑娘正在表演茶艺。一群人在房间里随意的浏览着,不时随手取一杯泡好的茶喝,气氛轻松而闲适。突然有人招呼:赶快喝,喝一口几百元呢!起初以为是幽默一回,求证了公司的负责人,才知此话有出处———这家公司精制的“宫廷普洱茶”,于2002年在广州的国际茶叶博览会暨第二届秋季优质茶叶评比中,获得“普洱茶王”的称号,并以16万元100克的高价拍卖。此时招待我们喝的正是这种堪称天价的茶。它来自思茅的古茶树,看似普通的绿叶,经精心采摘、加工,幻化出非凡品质。其实,重要的不是它的身价,值得慢慢品味的更在于蕴含其中的茶产业的无限商机。茶都好茶太多,其中获国家级金奖的就有27个品牌,还有部优品牌22个,省优22个,有122种名优茶载入《中国名茶大观》……我们在“龙生公司”、“兴洋公司”等几个有实力上规模的新兴茶叶公司,品味到了“茶都”二字绝非浪得虚名。

茶都出好茶,不仅是因为有得天独厚的一方水土,不仅是因为以普洱闻名的千年茶事,不仅是近一半的人过着与茶业有关的日子……还在于各方面的人,都在精心经营着这片茶叶的土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他们精心塑造着维护着的茶城形象。街上、广场上、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牌上,都在展示着“中国茶城”的声誉。大榕树下的绿草地上,几组青铜雕塑也讲的是茶的故事。就连孩子们也是这样,思茅第一小学全校开展的“爱中国茶城、做文明市民”主题教育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好长时间……我们去茶城的时候,正逢已经消失了60余年的祭茶洞经音乐重新奏响。这是古老的茶的声音———清朝嘉庆年间,思茅作为普洱茶制茶中心之一,茶商云集,茶事兴盛,每年都要举行祭祀茶祖陆羽和诸葛亮的“茶祖会”。每年春天3至5天的会期,人们敬香祭祖、品茶看戏、洽谈生意,是最为热闹的庙会之一。祭茶洞经音乐便是茶祖会上必不可少的节目。这种祭茶洞经音乐源自中原,又经脱胎衍化,集吹、拉、弹、念为一体,程式固定,格调庄严肃穆,唱腔清脆、圆润,具有浓厚的滇剧戏曲韵味,又融入了傣族民间音调等音乐元素。这种古老的声音,后来一度失传。1998年,思茅一中的尹天纯老师把其父生前记录下来的24支曲谱献出,引起了各界人士重视,思茅市拨出专款用于整理、排练祭茶洞经音乐。经过思茅民间老艺人和音乐工作者几年来的共同努力,终于排练出香、花、灯、水等10个供养曲牌,这是茶城千年茶事的回响和绝唱。

茶都各种各样的茶事经营中,政府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堪称卓著。茶都的名茶,大多数都是靠科技培育产生的。思茅茶树良种繁植示范基地,这是国家级的种子工程,不仅保存有700多份茶树材料,还自主培育出了多个优良品种。他们新近从勐海的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引种的“紫鹃”茶就很神奇,几十亩茶树一片紫色,一层层漫过眼底,在绿树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好看。用这种茶叶泡出的茶汤也是透亮的紫色,而且有多种保健作用,在昆明市场卖到了1800元500克。他们出产的“帕卡”系列普洱茶,在市场上也有良好的声誉。在这里品茶,回味到的是科技的力量。

由于茶都交通与政务的畅达和茶事的兴旺,各地茶商纷至沓来。台商经营的“康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他们把普洱茶又做出另一番样子来。公司的老总抱拙先生是诗书画都擅长的人,他是这样看待这片茶的土地的:“各个民族,生活中充满着茶趣,也彼此深情的关怀……一个寨子到另一个寨子,一个坝子到另一个坝子,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如春风吹拂,传播着快乐吉祥的气息”。他们公司所在,称得上是一处绿树掩映中的园林,处处透着独具的匠心。他们的产品,看上去也是既传统而又时尚新奇。在喝茶展茶卖茶合而为一的屋子里,陈列着为数不少的与茶有关的旧物,像一个小型的博物馆。墙上挂着自创的书画,门上贴着这样的对联:“茶老酒老事物渐老,日新月新人心惟新。”来这里喝茶的人,还可得到一张小条幅———牛皮纸上印着的主人抱拙自创的《茶论三十九则》,读来也很有趣:“孩童论茶,要求加糖。学子论茶,挑灯提神。茶农论茶,步步功夫。清官论茶,一样清清。夫妻论茶,柴米油盐……”用土碗喝着他们用陶罐烹煮的自制普洱茶,尝着他们用普洱茶制成的小点心,不同的味道让人感受到的是来自台湾海峡彼岸的茶文化和一种新的经营理念。

入夜的时候,茶都的暑气渐消,处处茶馆就热闹起来。我们一行人,被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总请到一家茶馆喝茶。五华房地产公司的老总邵贵龙、副总吴桐是云南本土文化的热心关注者,他们的热心曾促成了几桩历史文化事件的发扬光大。此次考察,他们一路上都带着小茶壶和茶叶,几千里的喝过来,就连上茶馆,也是壶不离身。一行人中,还有茶学专家周红杰和他的硕士生小袁(省级高级茶艺师),与这等人众喝茶,不仅是得其人而饮,更有他们做企业产业的远见卓识和对普洱茶深入的研究,使此次考察成果不薄。

在回昆明的时候路过茶都,原不准备再作停留,又被周老师相识的几个茶友截住小聚,去一个有山有水的私家园林喝茶。茶友中有从昆明专程来茶都喝茶的,还有一位茶都人,带着几种自制的哀牢山普洱茶请大家品尝。虽是片刻相会,却也是得其地而饮,得其时而饮,得其人而饮。匆匆告别,一路上都在回味着茶都的味道……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47866.html

上一篇:日照绿茶海拔多少

下一篇:如何用建水紫陶壶泡好普洱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