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感受慢生活享受茶时光

2020-08-21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感受慢生活享受茶时光”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慢生活”是当下人们提倡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不知不觉变成“时间奴隶”,化身社会齿轮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在“快”时代的背景下,人们亟待觅一处静谧祥和之地放松身心,放慢生活的脚步,用优雅的心灵去享受生活的美好。龙洞堡阳明花间集能让你在喧闹的城市中回归自然,在这轻松和谐的意境体味“慢生活”。

在茶艺师王先生看来,慢生活是雅生活的一种,简单来说,慢生活其实就是将生活过得雅趣。“琴、棋、书、画、诗、酒、花、香、茶”,是中国传统文人之九大雅事,通过对生活形式的艺术化行为,转换参与者之心境及精神意趣。每天抽点时间,品品茶,放松身心,算是在如今快节奏中对慢生活的一种诠释方式和享受!

作为资深的茶艺师,王先生介绍,时下流行一种简洁方便、艺术雅致的泡茶方法—“干泡法”。干泡法相较于湿泡法而言,一般不使用茶盘,废弃茶水直接倾倒在垃圾桶而不是茶盘,这样能保持桌面干净且易收拾。随心更换竹席和茶巾的款式,根据季节配上一些花,讲究一点的,焚一炉香,能让泡茶更富有情趣,灵气盎然。

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丰富的蛋白质和糖能生热暧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王先生建议,除了红茶,这个季节还可以选择普洱茶和老白茶。

白茶是茶叶里的瑰宝药效性能很好的茶之奇葩,其功效有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尤其是陈年的老白茶,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不可多得的珍品。老白茶,即贮存多年的白茶,在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储存年份越久茶味越是醇厚和香浓,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一般五六年的白茶就可算老白茶,十几二十年的老白茶已经非常难得。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越高,因此老白茶极具收藏价值。王先生解释道。

茶经网扩展阅读

喝茶,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福


想了解《喝茶,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福》知识吗,丰富的《喝茶,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福》内容等你来看!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国人的骄傲。一杯好茶,清幽质朴中,有花的香气,诗的情愫。细细品味,感怀浮生得失,洞悉沧海桑田,心灵回归宁静,此为茶道之境。

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生于茶乡绍兴,喝茶是他的终身爱好。他对品茶有自己独到见解,并且善于借喝茶来剖析社会和人生的弊病。他的文章和日记中记述了不少饮茶之事、喝茶之道。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必须要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的感觉。”鲁迅在《喝茶》这篇杂文中说的这段话,明白地道出了他的喝茶观。鲁迅在文章中还说了这样一件事:一次,他买了二两好茶叶,由于冲泡方法不对,味道像喝着粗茶一样。于是他知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精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

后来,鲁迅把这种品茶的“功夫”和“出格感受”喻为一种文人的娇气和精神的脆弱,而加以辛辣的嘲讽,正如他说,贾府的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而黄泛区的灾民也无心欣赏兰花一样,并在《喝茶》里写道:“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区别罢。”鲁迅心目中的茶,是一种追求真实自然的“粗茶淡饭”,而不是斤斤于各式细腻的所谓“功夫”。而这种茶味,是崇尚自然和淳朴,是茶饮的最高境界。鲁迅笔下的茶,是一种茶外之茶,给我们以思考。

当代著名文学家老舍也是位饮茶迷,不论绿茶、红茶、花茶都爱品尝。他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深得饮茶真趣。他在《多鼠斋杂谈》中写道:“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老舍生前有个习惯,就是边写作边品茶,一日三换茶,泡得浓浓的。他以清茶为伴,文思泉涌,创作了饮茶文学的名作《茶馆》,轰动一时。老舍好客、喜结交,常去冰心家做客,一进门便大声问:“客人来了,茶泡好了没有?”冰心总是以她家乡福建盛产的茉莉香片款待老舍。浓浓的馥郁花香,老舍闻香品味,啧啧称好。后来,老舍写一首七律诗回赠,“中年喜到故人家,挥汗频频索好茶。”

文化名人林语堂是福建漳州人,从小受闽南功夫茶熏陶而善品茶。他一生与茶结缘,不但饮茶、尚茶,而且写茶、论茶。他在《生活的艺术》一文中写道:“饮茶为整个国民的生活增色不少。它在这里的作用,超过了任何同类型的人类发明。”他还认为饮茶“会使每个人的情绪都为之一振,精神也会好起来”,平时“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对于饮茶,他的喝茶“三泡”说得非常风趣:“严格地论起来,茶在第二泡时为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是少妇了。”林语堂熟知茶性,深知茶道。一个人只有在神清气爽,心平气静的境地中,方能领略到茶的滋味。

现代国学大师周作人先生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苦茶庵”,并在经典散文《喝茶》一文里写道:“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两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人生如品茶,茶道即人道。作家三毛说:“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喝茶有三道,这道出的是一种高超的品茶境界,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一杯清茶品尽了人生沉浮。

关于本文《喝茶,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福》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之享受


想了解《茶之享受》知识吗,丰富的《茶之享受》内容等你来看!

生活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为了生存,一种是为了享受。为了生存的人,总会郁郁寡欢,觉得生活不如想象之好;为了享受的人,仿佛戴了一副超能的眼镜,如论是晴天或是阴天,在他们的眼里都是不一样的美景。

若是我们把这两种形态放到饮茶上来说,喝茶是为以上第一种形态,为了解渴,为了生理需要;品茶,则为以上的第二种形态,是为了享受,为了身心的愉悦。那么,对于只停留在第一层面的人来说,茶于他们而言,与白开水无异,他们也并非一定要选择喝茶的。对于追求第二种形态的人来说,他们收获的也许会更多。

相对于第一层面的饮茶者而言,品茶者的乐趣更多些。茶对于他们的生活是无可替代的,茶水能够带给他们的享受亦是独一无二的。茶可带给人三种乐趣,用心品茶的人才会有所得。

第一种乐趣为茶之形。茶海茫茫,茶种不可胜数,茶之形态更是千姿百态。铁观音的紧实圆形,金骏眉的婀娜多姿,黑茶茶砖的刚正不阿,白茶与生俱来的仙气,绿茶则犹如刚冒出土的嫩芽,生机勃勃。

第二种乐趣为茶之味道。茶不同于其他饮品,茶的滋味是千变万化的,因不同的品茶环境,不同温度的水,不同泡茶的器具,而产生不同味道,这亦是让茶人迷恋它的原因。

第三种是茶给人的精神享受。品茶,方得一寸天地,仅属于自己的。可天马行空,可反省深思,无忧无愁。

品茶之趣,唯有品茶者可享之。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茶之享受》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茶要慢,心要善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要慢,心要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饮茶要慢,心底要善,这八个字应该是饮茶的最基本要求。看似简单的八个字,要做到却不是那么容易。饮茶节奏要慢,因为只有慢下来,茶香才能体会得最为充分。心底要善,因为只有心善,才能更为贴近自然天地,贴近自然,才能明白人生真意。

在山东琅琊有一个王氏家族,这个家族人丁兴旺,鸿运顺昌,从东汉时候开始,一直到明清时代,一共走出了三十六个皇后,三十六个驸马,还有三十五个宰相。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完全是因为王氏族人一直恪守族规,王氏族规十分简单,只有六个字,“言宜慢,心宜善”,正是开篇所提的饮茶八要。其实饮茶与做人,原本就是相通的。

生活中应该保持饮茶一样的节奏,不急不缓,做事说话之前,必有详实考究,每一步都要走的稳实,一切按照既定的规划来,心态从容冷静,行事自然严谨,这样人生的脉络才会清晰,每一天都会过的有意义。这样的生活节奏之下,个人的进步才会明显。似茶的生活,慢品才有香甜。

茶是禅的味道,禅是善的表达,生活中需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以善为本,诚心待人。不能让世俗的污垢染了自己,时刻警醒自己,时刻修行自身。茶汤要纯净才好看,人生同样在纯净的内心驾驭之下,才能洞悉自身,洞悉天地自然,洞悉人情世故,从而准确把握人生定位,鲜明的活出自己的精彩来。

茶要慢,心要善,有这样的姿态,才有资格享受生活的精彩。

关于本文《茶要慢,心要善》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饮一杯慢茶


想了解《饮一杯慢茶》知识吗,丰富的《饮一杯慢茶》内容等你来看!

一切都是快起来容易,慢起来却很难。但太快很容易失控,就好像很多人都在快速的追求一些过于利益化的东西,步子越来越快,顾不上调整,顾不上反省,结果很容易掉到沟里。饮一杯茶吧,茶可以帮助我们慢下来。

佛家晨钟暮鼓,每日里做功课,是一种慢生活,佛家也多喜欢喝茶,一方面固然是防止瞌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慢字上,两者实在不谋而合,相得益彰。慢不是缓慢,不是迟滞,而是一种节奏的把握,这种节奏下,可以更好的明晰自己的内心,掌控自己的情绪,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慢下来,茶叶沉入杯底,于是可得茶香,慢下来,诸多繁杂的念头沉到心底,于是内心重归澄净。我们应该在饮茶的时候,多思索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真正的梦想是什么,反思自己走的路是不是正确,方向是不是仍然指向自己最真的梦想。只有确定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加放心大胆的上路,不担心走错路,浪费青春。

慢下来,是一份闲适,是一种朴素,抛开繁华,我们应该真正在意自己从生活中可以得到哪些实在的感悟,历经种种之后能对人生哲理有怎样深切的体悟,这些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是可以帮助自己更进一步的关键。

饮一杯慢茶,缓缓的让茶香充分弥漫在身心每一处,让自己的思想在茶中洗礼一遍,然后笑容可以更真,步子可以更稳,慢中饮茶,不知不觉中可以离梦想更近一步。

关于本文《饮一杯慢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色浸润的时光


《洛阳伽蓝记》里说,闽人做了鬼,都离不开茶。

茶,在城市的时光里,永远和宁静、禅机联系在一起。

手边有一杯刚泡开的铁观音,茶味很浓。扑鼻的茶香,就这样扎实地铺陈在我日常生活的节奏里。

茶的气质,跟万籁皆寂的夜晚契合。这些名山秀水间的灵物,经过杀青和炒揉,褪尽水分和颜色,安详地沉睡过去。如闺中的怀春少女,斜倚在绣楼的栏杆上,在寒鸦的叫声中,期盼着,春风早日拨弄起妆台的环佩。眺望远处山野,马蹄嗒嗒,美目佳人翩翩而来。

水是茶的魔法师,冲茶是悄声唤醒那些睡去的青芽嫩叶。我着迷的,是过程的繁琐和仪式般的庄严。清水净手,调匀气息,一招一式地冲泡,心平气和地观赏。大凡名茶,都有一套既定的冲泡程序。每个步骤都有典雅的命名,合起来就是系统的表演。在渴望成眠的夜晚,品茶是次要的。而泡茶、赏茶,本身就是一门自足的艺术。

这样的夜晚,总是苦涩中带点朦胧的诗意,枯荷听雨的调调。

日子趋向安稳,工作业已理顺,生活因妥协和怯懦而变得更舒适。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姗姗到来,又悄然流逝。兴奋和满足少了,不知道想追求什么,也不知道有什么东西被消耗掉了。好在总有一些好东西,会继续丰饶着我的生活。茶的奇妙,在于到了一定年纪,方能抛却成见,懂得欣赏。它的广袤和深邃,极易让人痴痴迷迷。《洛阳伽蓝记》里说,闽人做了鬼,都离不开茶。喝茶于我,着实是个像样的嗜好。

人都得为生计奔走,忙忙碌碌。生活就七个字,茶占一位。平淡也好,高雅也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从那瓷质茶器里流溢出的享受正是喧嚣背后仅剩的一方净土。

想来,人总要学会长大和成熟,就像茶一样,绽放自己美丽的一生,然后沉淀下精华。最好的时光在茶香里,茶影映出你我生活的性灵,使得流水般的日子多了一份安详与恬静。

感受:听 · 茶味


想了解《感受:听 · 茶味》知识吗,丰富的《感受:听 · 茶味》内容等你来看!

茶可清心,琴可悦耳,听琴品茗,能让人静心养性,感受和平泰然的气象,体验内心的祥和喜乐;琴乐的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泻泄幽情,化导不平之气、升华心灵意境。

香茗自有古琴配,喝茶听琴更雅致。一杯香茗,一曲清音,把盏一杯香茗,任丝丝清香冲淡浮尘,幽幽琴声带来一片清雅、宁和。

茶可清心,琴可养性,淡淡的一丝香甜,柔柔的一缕清音,那份幽香,那份清醇,那份淡雅,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无过无不及。茶味和琴音融为一体,带给人们清心、淡雅之感。

“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静”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这里的“静”还有两层意义,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抚琴更需安静的心境。

喝咖啡听钢琴,喝茶自然听古琴。琴瑟相伴,泡茶自然就多了一份雅致的心境。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关于本文《感受:听 · 茶味》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如生活,生活如茶


想了解《茶如生活,生活如茶》知识吗,丰富的《茶如生活,生活如茶》内容等你来看!

桌上泡着一杯清茶,手中的键盘在敲打,我一直在忙着工作的事,甚至半天都忘了喝上一口茶。

我是一个不懂茶的人,也不懂得品味茶叶的好处,只是感觉到茶有着极好的提神作用,因为我的工作时常要加班,夜深人静时,也只有茶能够让我不打盹。近半年来,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捧着茶杯,喝着热乎乎的茶水,说实话,有时候,我感觉茶水蛮苦的。

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这样热爱茶,而且它还是中国古人最挚爱的东西,或许茶中真的蕴含着什么高深的哲理吧,因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总是富有人生意义的,我坚信这一点。

当有人问我喝茶时在想什么时,我说我头脑一片空白时,他们的表情有些愕然,我才知道我原来喝的真的是一杯苦茶,那种苦味曾浸入我的神经。这个时候,我突然间明白了,茶就如生活,虽然充满苦涩,但也带有淡淡的幽香。如果你想的很简单,甚至什么都不想,你的生活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艰辛与痛苦,相反还可能会有一股甘甜。如果你处处介意别人怎么看,或特别在乎生活中的不顺心,你的生活就越痛苦,生活往往都是在乎的越多,失去的越多。

我的生活里就有很多的挫折,我也一直看不开那些事,那些令人恼火的事。甚至看到某些人的做法,忍不住想发火,这种精神的苦一直侵蚀着我。我想,我需要的正是一杯清茶,让我慢慢的去品味,让我的心情平复。我一定会好好的喝茶,好好的生活,因为茶如生活,生活如茶。

本文《茶如生活,生活如茶》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茶若君子 感受辉煌


无数次遭遇渡江的艰难,尤其深夜在裕溪口或二坝下火车之后,步履艰难的我从来没赶上过当班的轮渡,几次在凄风苦雨中面对长江等候到黎明。当长江大桥建设的喜讯传来,我认为这是理所当得、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是为它捐赠了自己两百本书的销售款,以寄托对它早日建成的企盼。

2000年5月2日,作协组织我们采写《世纪金桥》的纪实文学,分配我5万字的任务,写芜湖的人文地理到开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大可以找点资料来“编辑”一下就可交差。一接触材料,才发现开工不是简单的必然,百年一座九曲桥,是多少人前仆后继的争取,争取其中有汗水也有泪水。于是开始了业余时间的采访,走近大桥才理解,事业的辉煌,蹦是因为有了那些艰难的铺垫。

第一个采访的对象是时任市水电局副局长的朱诚,在滔滔不绝的三个小时介绍中,只字不提他任职大桥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所作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大桥人的谦虚谨慎与精明干练。把时,没想到大桥指挥部寒酸得只有3排平房,我亲眼看到王名轸副市长疲惫不堪而焦头烂额地应付着方方面面的矛盾,听说他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5个小时以上。亲眼看到了北京及芜湖人都称之为丁大桥的原大桥办主任丁庆龙,那开膛破肚的手术遗留的伤疤下从胸口拐弯到腹侧,酷暑天背后也垫着个大垫子,为跑立项而摔断的腿给他留下了终身残疾。就连黄世巧副主任在女儿考大学期间也没时间照顾她,这也未必不是他们为大桥建设所作的另一种牺牲。

前任老市长刘健农更是功臣,30多岁时就参与了筹建芜湖大桥的建设工作,年过古稀时任芜湖政协主席,又担任了大桥筹备小组组长。他却说工作都是别人做的,头天采访后,第二天他就打电话给我,严谨地纠正了一些口误。

原市委书记金庭柏同志风采依旧,专程从安庆来芜接受我们的采访,他回忆了一波九折的大桥立项过程,他为此没能赶上老母亲临终的最后见面。他深感内疚的却是:在芜湖任职的8年中,没有加快大桥建设的立项,退休前夕才了却这一心愿。

鸠江区委书记章传几终于接受了采访,还派车让我们参观了安置拆迁农民的乡镇企业和农民住宅区,看到了为大桥作出牺牲的农民崭新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还有:当年全市第一个组织小学生为大桥捐款的大队辅导员邬丽娜;以身作则带头拆迁的广福村晋书记,面对通车后即将减员分流却仍然顾全大局从容不迫的轮渡所凤副所长……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匆忙的采访中,让我震撼的不仅仅是长虹卧波的世纪金桥,比大桥更辉煌的是芜湖人创造的事业,比事业更辉煌的是大开放中的芜湖人。因为巍峨大桥的立体诗篇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书写的,他们就是构建大桥的钢筋铁骨。受到这一精神的感昭,三个月中我白天上班,星期天采访,夜里写作,写下了6万多字的文章还言犹未尽,在即将出版的书中留下许多遗憾。当我们可以悠闲地“走过长江”时,还要为我的拙笔向大桥人深表歉意。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45238.html

上一篇:雀舌茶是什么茶

下一篇:临沧冰岛茶特点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