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手把手教你冲泡景谷文山顶普洱茶

2019-12-09

“连文山顶都喝不懂,我也不知有什么好说的。”茶友杨淳曾如此戏言。说明文山顶这款茶在部分人心中确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其滋味醇和稳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没有什么突出之点,香气稳定怡人,整体品质不张扬,哪怕是以醇厚闻名的易武茶与之相比,都会显得滋味突出。

但这个没啥特点可说的茶,喝几杯下去,总让人觉得舒服。非要说个特点,不过就是“干净”二字。

先介绍下文山顶基本情况:

民国期间,小景谷茶价很高,为云南各大茶区之首,想必少不了文山顶茶园为小景谷做出的贡献。

茶树是维管植物,植物生长所需营养,需要通过植物维管束将带有养分的水吸收到植物顶管,其输送动力来自大气压与渗透压的结合。当在高海拔地区大气压不足时,植物就需要增加自己的细胞液浓度,提高渗透压以维持生存。细胞液内的物质大量都与制成干茶后的水浸出物相关,因此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茶树所制作的茶,就会比低海拔地区更有滋味。

无量山的茶园多为代代相传的藤条茶养护管理模式,藤条茶由于需要采用“抹”的手法采摘,会带下较粗的小枝基部,使得干茶拥有一段“马蹄”。

对于文山顶古茶园这样周围森林环绕,常年云雾缭绕,水分相对充足的环境,茶叶的持嫩性会很高,“马蹄”连着的这一段梗就会特别长。

长梗茶的多糖含量相对较高,但整体的水浸出物相对较低,这样的茶甜味会比较明显,而苦涩并不突出。文山顶的茶汤浓度整体来说不错,只是比特别浓的几种茶如保山漭水、勐海滑竹梁子则有不如。(去除马蹄和长梗再泡,文山顶的浓度则不怵任何茶。)

长梗茶的加工具有一定难度,由于长期不间断的人工管养,文山顶茶园的驯化程度很高,长梗上也长满了绒毛,相对于易武长梗茶来说,更易于手工炒制操作。

总结下来,文山顶的特色体现在“海拔高”和“人为管理”两个方面。

“海拔高”给予文山顶茶很高的内含物质外,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了清洁的环境。污染总是会往低处跑,随着水流,随着风,会渐渐转移到低处。

“人为管理”的目的除了藤条茶的养护而外,更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提供了清洁的环境,在文山顶茶园部分的核心区域中,当发现外来污染,如外来牲畜入侵茶园时,可以人为地及时阻止。这句话很简单,但背后付出的努力则不容易。有机小环境的塑造,需要一些成本。

当这样一款优质的文山顶古树茶在手时,应该如何冲泡呢?

秘诀在于,大盖碗!

大盖碗完全就是为了文山顶这样叶底展开可达十几厘米长的茶准备的,有木有?!

贮备好盖碗之后,即是“低温醒茶,控温泡茶”。

“醒茶”的水温不宜超过80℃,70℃左右足矣,这样醒茶时你不会带走太多的香甜。

“醒茶”一次,即可冲泡,冲泡温度控制在85℃左右,定点低冲,尽量不要让水流翻动叶底,第一泡出汤,是不是有很浓郁的蜂蜡香呢?有就对了。

在蜂蜡香减弱之前保持控温冲泡,蜂蜡香开始减弱后,沸水冲泡。如此,文山顶的最佳滋味就可以被呈现出来了。

品质综述:

干茶:文山顶干茶比较瘦长,由于茶园并不施肥,土壤肥力有限,茶树相对营养不良,导致色泽偏黄。但由于长期驯养,绒毛特显。

茶汤:加工得当的文山顶大树茶茶汤几乎是没什么颜色,微微有些米绿而已。如果是金黄透亮的汤色,则不是文山顶的最上品。

香气:优质的文山顶大树茶,可以通过正确冲泡呈现出蜂蜡香,兰香的交替与层次。

口感:汤质细腻而活泼,但几乎没有刺激感,柔和至极。

cy316.cOm扩展阅读

手把手教你冲泡新熟普、老熟普


有人说,喝普洱茶,喝的是时光。

因为,这时光,让茶不断蜕变,幻化为不同的香气与色泽,让人懂得岁月的模样。只因岁月,普洱茶内在不断地蜕变,渐渐地不再青嫩幼稚,转而变得更加温婉柔和。茶叶中的营养物质随着岁月而转,流转出数百种香气成分,这些香气成分不断重组、不断分散。

惟有时光不可辜负,试着在里面品饮到时光的流转滋味吧。

如何辨别新老普洱熟茶?

存放1-3年:颜色为深褐色;茶饼/砖较紧实,捏上去能清晰的感到茶品的紧致和厚实,带有堆味。

存放3年以上:颜色逐渐由深褐色转为褐色;堆味渐散,逐渐呈现出熟茶的清香也可能伴随着焦糖香和稻谷香。

存放10年以上:颜色由褐色转为红褐色。因在存放过程中发生一系列酶化反应,老茶可能会发生木质化反应,条索变得松散,重量变轻。捏上去会感到散和轻,并呈现出明显的陈香。

新熟普

水温:通过高温(沸水)洗茶除去杂味,(将沸水倒入公道杯自然静置30秒左右即可,或者使用可控温热水壶温度95摄氏度。)略降温冲饮。

器具:新熟茶可以说和紫砂壶是绝配,紫砂壶因为双气孔结构能够吸附掉茶中的一些异味,而新制的新熟茶因为经过洒水渥堆发酵,最大的短板就是这一时期的“渥堆味”,所以新制熟茶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存储将“渥堆味”散去;

而紫砂壶就能很好的吸附“渥堆味”以及一些其他的杂味、异味,新制熟茶的短板能够被紫砂壶很好的避免。冲泡普洱熟茶使用身筒高、容量大的紫砂壶效果较好,例如井栏壶、秦权壶、葫芦壶、美人肩壶等……

但如果是试茶的话,那就最好是选择盖碗,避免紫砂壶结构因素而导致的对茶品的影响,不能准确判断新熟茶额的滋味品质。

要点: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出现苦涩味和“酱油汤”。

老熟普

水温:高温洗茶,高温冲泡。

器具:盖碗或者紫砂壶。对于老熟茶冲泡,使用盖碗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出汤,避免内含物过多浸出,导致茶汤过浓形成“酱油汤”。紫砂壶因其材质特点,其优点是利于保温、便于提温,用来冲泡老熟茶能够使茶汤更为醇厚。

要点:低冲注水,快速出汤,可用留根泡法(5泡之后每次出汤后留下一部分茶汤,再注水冲泡,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能够增加耐泡度,调节茶汤滋味)。

易武茶该怎么泡?手把手教你


很多人都爱茶,一些人爱普洱茶;很多人爱普洱茶,里面一部分人爱古六山茶。

古六山茶的滋味,上体上来说较为柔和,其中又以易武为典型,对比云南某些茶区极具爆发力的口感特征,易武茶很难说是能够体现出云南大叶种的“浓强”特质。很多人习惯了浓强风格的茶,刚接触一杯,就用一个“淡”字谈尽了易武。

其实,易武茶又哪里会“淡”,只是“浓”得不那么明显。它的滋味藏着,需要人从方方面面去激活它。从加工里,从仓储中,从冲泡上等等方面都需要。

在加工之前,生长环境决定了先天,此处就不展开了。如何采摘也算是一个泛加工的概念。而加工无他,看茶做茶,关键是个度,一般消费者也接触不到,光说不练意思不大,这里也不深入展开。

仓储也不复杂,干净,适度密封,保持一定含水量,比如理想含水量就是10%,一段时间后,普洱茶品质会有提升。仓储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接触得到,喝不完的茶该如何存放是个问题。但是对于长期存放以期塑造茶叶品质,也不是特别要紧的事。

只有冲泡,是每天喝茶都要面对的事,与每个消费者的最终体验息息相关。像易武茶这样滋味“藏”着的茶,就需要一个好的冲泡手法,去激发出它的滋味来。冲泡易武茶,重要的原理就是要把其内质完全地,均匀地泡出来。通过好的手法泡完的易武茶,叶底是无味的;而通过一个不好的手法泡完的易武茶,叶底就还能咀嚼出苦涩。

要使用这样的手法,你首先要准备一只大盖碗,大到能保证叶底舒展即可。但是大盖碗就会很重,烫的时候容易握不住,所以要选择碗口留边适度多一些的盖碗,用以隔热。

冲泡易武茶时,“润茶”最为关键,也就是“洗茶”或者叫“温润泡”这一道,这一道开不好,茶就肯定出不来最好的滋味了。

具体操作如下:

将沸水延一侧开始注入,径直划过碗心(此时的水流压住茶叶,使其动弹不得),到另一侧时定点,加大注水力度,使茶叶在碗中旋转,结合一开始的水流,就能给到茶条一种有顿挫感的拉扯力量。

在将要注满之前,又将注水点拉至碗心,使得中间部分的茶上下翻滚,而周围部分的茶四周旋转,目的还是在于给到一种有节奏的拉扯。这对于之后茶条的舒展和滋味的均匀溢出有很大帮助。

到了第二泡就方便多了,只需要保证水温,注意冲泡时间,沿碗边均匀注水即可。

这一手法,说来简单,但是操作起来,还需熟能生巧。

此方法从茶友王俊处学来,他练到手熟,用了三年。他说:“泡茶就是玩水。”深以为然。

多图:手把手教你制作小青柑


导读:近期,除了火极一时的“蓝瘦香菇”,“小青柑”也算是当红明星了,其读音与“小心肝”实在相似,制作工艺精湛,颇有小龙珠的意味,被大家视作“掌上明珠”,受到众多消费者的追逐与热捧,因而成为了大家爱不释手的“小心肝”!现在就和茶友们来普及一下“小心肝”的制作方法。

小青柑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洗柑-去肉-晾干-生晒(内干)-入茶-晒干。

一、洗柑

毫无技术含量,当洗麻将就是了。

二、去肉

洗柑容易去肉难,出动全家边看电视边挖肉,挖后还要再清洗干净。

三、晾干

翻过来自然晾干,工作轻松又愉快。

四、生晒(内干)

我家只有太阳公公这个烘干机,只能先晒干一点再入茶,防止发霉。不过一天大太阳就晒的有点过了,柑皮逐渐脱水也逐步变黄了

五、入茶

入茶也相当耗时,边入茶边聊天,时间也过的挺快。

六、晒干

经历二七一十四天的日晒和自然风干,小青柑都变成小黄柑,青色向褐色转变,柑皮发硬,柑味初现,可以打包保存。

八个步骤,手把手教你泡出好喝的普洱茶


每款茶的特性不同,要求的泡茶方法也略有差异,但都会遵从泡茶的三要素:投茶量、水质和水温、冲泡时间(滤出)。

另外,天气等外部变化因素,也会影响到普洱茶的口感;下雨天、闷热天都会或多或少抑制香气的激发。

总之,越精贵的茶,对冲泡用水和外界环境的要求就越多,需仔细比较,选择最佳环境。

泡普洱茶一般有以下八个步骤,按照这八个步骤,多加练习,每一位茶人都可以泡出好喝的普洱茶。

第一步:醒茶

醒茶的意思就是让茶苏醒。有些普洱茶已经存放了一段时间,在开喝前需要把茶轻轻撬开,放入醒茶罐中让茶苏醒过来。

苏醒的时间有长有短,可根据茶的年龄大小来确定时间。老茶一般需要1个多月,有的茶甚至需要苏醒6个月;新茶一般不需要苏醒过程。

第二步:预备茶具

准备冲泡用的茶具(包括饮具、煮具、贮具、洁具、辅具等),冲泡普洱茶,最好选用盖碗或紫砂、紫陶壶。陶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泡茶不走味,能较好的保存普洱茶的香气和滋味。

盖碗则可以保证其真味,一般审评时都选用盖碗冲泡;另外,新茶多适合用盖碗,而老茶则用紫砂、紫陶壶,更能激发出陈香韵味。

另外,建议选用玻璃公道杯或瓷质的品茗杯,方便观察汤色。

第三步:水

明朝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写道:“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足以说明水对于茶的重要性。茶经中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就是说山泉水最好,其次是江河湖中水,最后才是地下水。

第四步:温壶

用开水浇壶全身,保持壶温。

第五步:投茶

投茶量根据盖碗或茶壶大小,可按1:16左右的比例投放。比如110毫升的盖碗,投入7克左右;180毫升的盖碗投入10克左右。人数少,投茶量小的情况下,可延长冲泡时间来控制口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投茶量只是参考,各家观点仍然存在不同。而且,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茶友,对茶的浓淡接受度不一样,不必按照比例去严格投放,可以适当调整茶叶投放量。

第六步:润茶(洗茶)

普洱茶要用100摄氏度的沸水冲泡,且水温保持得越高越好。润茶10秒中后,浸出,倒掉。一般可根据茶不同,润茶1-2次。

第七步:泡茶

冲泡滤出的时间可根据茶品不同而调整,总的原则是快速出汤,滤干。一般可按以下时间,在此基础上再做调整。

第1-3泡,滤出或浸出时间5-10秒;从第4泡起,滤出时间每次延长5秒。普洱茶可持续冲泡8-10次,有的茶叶冲泡次数更多,直到汤味很淡为止。

第八步:品茶

品茶主要分闻热香,观汤色,品饮,嗅杯底香,看叶底等环节。

喝普洱茶没那么复杂,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器具,去侍弄几片叶子,暂时忘掉身边的琐事,沉浸在那一段时间中,既品茶香,又可以放空自我。

手把手教你看叶底识茶,一学就会!叶底如何识茶?


相信很多人在喝茶的时候,对茶叶的品质是很重视的。一般情况下,大家习惯通过茶汤的香气和口感滋味来判断一款茶是好是坏,其实,叶底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一款茶的品质,就普洱茶来说,掌握以下几种方法,你也可以从众多茶品中挑出一款高品质的普洱茶。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看懂叶底特征,我们从市场中挑选了几款不同季节、不同工艺、不同原料的普洱茶茶冲泡,并从每种茶的叶底中挑选出特征明显的部分茶叶来展示说明。

一、从叶底辨春茶、夏茶、秋茶

春茶。普洱春茶的叶底一般有这几个特征:芽头多而粗壮饱满,叶片肥厚,边缘锯齿化不明显,叶底呈黄绿色。

夏茶。夏茶叶底的特点是芽头细小,叶片大而薄,边缘锯齿化明显,叶底偏黄,但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特征是:夏茶叶底梗比较粗长,而且多。

秋茶。秋茶叶底较春茶而言,叶底柔软,芽头没有春茶般肥壮,较夏茶又粗长一些,叶片轻薄,颜色较春茶更深,对夹叶较多,叶缘锯齿明显。

二、茶叶老嫩程度

观察叶底,如果芽头与叶片的比例越大,嫩度越高,如果叶底中出现的梗与黄片居多,则原料叶质较老。但有一点要提醒的是,普洱茶并非芽头越多、嫩度越高,茶叶越好喝。因为普洱茶的芽、叶、梗,不同的部位内含物质都不同,芽少叶多则茶叶嫩度不够,芽多叶少也会使茶汤滋味单薄。

三、工艺是否到位

一款茶的制作工艺如何,从叶底也能看出一二。工艺精良的茶叶,叶底表面干净,光泽度高。

工艺不好的茶一般会有这几种情况:

1、如果从叶底上能看到大量明显的黑色糊点,则说明茶叶杀青过度,茶汤和叶底中往往会有烟熏味;

2、如果茶叶边缘有大面积泛红,则表明在鲜叶摊晾过程中,内部温度升高,茶叶因为没有及时翻动散热而被捂热发红。

四、检验柔韧度

怎样看一款普洱茶叶底的柔韧度?取出一片泡过的茶叶,用手指来回揉捏,如果叶片卷起,展开后依然完好,则说明茶叶柔韧度高;如果叶片很容易被揉碎,则柔韧度低。或者将茶叶拉一拉,扯一扯,叶质好、柔韧度高的茶不容易被扯开,如果轻易就能撕坏的茶,则柔韧度低。柔韧度低的茶活性低,后期转化价值空间不大。

五、马蹄

普洱茶里的“马蹄”是指叶梗顶端部位像马蹄,是茶叶和茶树树干茎结合的部位,多出现在藤条茶里。

藤条茶是一种“留顶养标”的茶园园艺,类似于果园的疏花疏果。每年春茶发后,将每根枝条尖端发出的新芽只留下两个芽头,每个芽头下边留两片嫩叶,多余的芽和叶带根连蒂全部抹去,所以藤条茶品叶底多出现“马蹄”。

藤条技术在勐库东半山茶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叶底中多出现马蹄,所以分辨勐库东西半山茶叶可以通过叶底中的马蹄来辨别。

六、熟茶叶底

熟茶泡完后看起来都是黑乎乎的一团,仔细看也能发现一些问题。品质好的熟茶叶底依然有很好的光泽,干净无尘杂,叶片可以舒展,并且同样有一定柔韧度;如果从叶底中可以看到茶叶以外的杂质,叶底光泽暗淡,茶叶失去韧性,揉捏后如同腐泥,则说明这款熟茶品质一般。

七、大叶种与中小叶种

云南普洱茶树有大小叶种之分。从叶底上看,大叶种特点为叶形椭圆,叶尾大,主脉明显,分脉密集而清晰,叶子背面绒毛披覆,叶边锯明显。小叶种特点叶形细长,叶片较薄,两齿间距离密集,叶子背面绒毛少而稀,几乎是对称行芽尖。

大叶种比小叶种茶更是经久耐泡,比小叶种茶更香,相比之下大叶种的海绵组织细胞较小,在者大叶种与小叶种的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大的叶种茶所含的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较多,制成的茶味道浓烈。而小叶种相比之下成分较少一点。这也是勐库大叶种茶的优势所在。

手把手告诉你易武茶该怎么泡


很多人都爱茶,一些人爱普洱茶;很多人爱普洱茶,里面一部分人爱古六山茶。

古六山茶的滋味,上体上来说较为柔和,其中又以易武为典型,对比云南某些茶区极具爆发力的口感特征,易武茶很难说是能够体现出云南大叶种的“浓强”特质。很多人习惯了浓强风格的茶,刚接触一杯,就用一个“淡”字谈尽了易武。

其实,易武茶又哪里会“淡”,只是“浓”得不那么明显。它的滋味藏着,需要人从方方面面去激活它。从加工里,从仓储中,从冲泡上等等方面都需要。

在加工之前,生长环境决定了先天,此处就不展开了。如何采摘也算是一个泛加工的概念。而加工无他,看茶做茶,关键是个度,一般消费者也接触不到,光说不练意思不大,这里也不深入展开。

仓储也不复杂,干净,适度密封,保持一定含水量,比如理想含水量就是10%,一段时间后,普洱茶品质会有提升。仓储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接触得到,喝不完的茶该如何存放是个问题。但是对于长期存放以期塑造茶叶品质,也不是特别要紧的事。

只有冲泡,是每天喝茶都要面对的事,与每个消费者的最终体验息息相关。像易武茶这样滋味“藏”着的茶,就需要一个好的冲泡手法,去激发出它的滋味来。冲泡易武茶,重要的原理就是要把其内质完全地,均匀地泡出来。通过好的手法泡完的易武茶,叶底是无味的;而通过一个不好的手法泡完的易武茶,叶底就还能咀嚼出苦涩。

要使用这样的手法,你首先要准备一只大盖碗,大到能保证叶底舒展即可。但是大盖碗就会很重,烫的时候容易握不住,所以要选择碗口留边适度多一些的盖碗,用以隔热。

冲泡易武茶时,“润茶”最为关键,也就是“洗茶”或者叫“温润泡”这一道,这一道开不好,茶就肯定出不来最好的滋味了。

具体操作如下:

将沸水延一侧开始注入,径直划过碗心(此时的水流压住茶叶,使其动弹不得),到另一侧时定点,加大注水力度,使茶叶在碗中旋转,结合一开始的水流,就能给到茶条一种有顿挫感的拉扯力量。

在将要注满之前,又将注水点拉至碗心,使得中间部分的茶上下翻滚,而周围部分的茶四周旋转,目的还是在于给到一种有节奏的拉扯。这对于之后茶条的舒展和滋味的均匀溢出有很大帮助。

到了第二泡就方便多了,只需要保证水温,注意冲泡时间,沿碗边均匀注水即可。

这一手法,说来简单,但是操作起来,还需熟能生巧。

此方法从茶友王俊处学来,他练到手熟,用了三年。他说:“泡茶就是玩水。”深以为然。

手把手教你如何用碗泡茶_怎样用碗泡茶?有什么讲究


你知道吗?碗除了装饭盛汤外,还可以用来泡茶,称为碗泡法,并且还有一套专门的冲泡体系。

说到碗泡法,首先得说说茶碗。这种碗状的茶具在宋代达到使用的顶峰,为了追求点茶的视觉极致,宋代人开始研究烧制各式各样的茶碗,保存到今日的都价值连城。但事实上,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用家里普通的碗来泡茶,等你练熟了手,再收一两个自己中意的茶碗放在家里面,时不时泡上一大碗和家人、朋友一起喝。

碗泡法对器具需求不高,主要靠的是一碗、一勺、一双筷。大致泡法是先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碗中,添汤,待茶,再用茶勺分杯饮用。看似简单,不过要泡好也并不容易,下面这两点就难住了不少人。

因为茶碗开口比较大,散热又快,茶汤的质量完全得靠经验把握,而这个经验就是时间与温度的拿捏,全靠自己勤学苦练。

不过这里有个小窍门可以分享,每次分茶之后用香筷按住茶叶,将余汤滤干净后再重新添水,以免茶汤变浓变涩。当然如果你对茶的把握程度非常高,那么可以不用滤出余汤,相反每次余留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茶汤在碗里,直接加热水浸泡下一泡,这样泡茶的动作会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即便到了分汤的时候,茶汤也是在热水中不停的浸泡着,手脚太慢的话会让第一泡和最后一泡变成两个味道,手脚太快又容易搅浑茶汤。再来分汤是要靠茶勺一瓢一瓢地舀进去,如果执勺之手不稳,不停抖动,桌子上都会溅满茶汤,实在不雅。

为了避免这样尴尬的场面,第一是要用到合适的茶勺,二是分汤过程中尽量手臂保持水平,用手腕的力气将茶汤“转”进杯子里,三是茶勺里茶汤不要太满,出碗时可以在碗口轻轻撇一下,防止茶勺底部沾着摇摇欲坠的水滴。

盖碗泡茶技术难度大,紫砂壶泡很容易将茶叶闷坏,碗泡法操作相对简单,不易闷馊,还可以很直观地欣赏茶叶舒展以及观察茶汤。由于碗的空间开放,茶叶在碗中比盖碗或者紫砂壶能更好展开,在自由空间中形成的茶汤会显得更加柔顺自然。

但碗泡法也有缺点,出汤慢,水温下降快,茶气容易散失,外形细碎,不耐久浸的茶类就不适合这种泡法,例如红碎茶。一般碗泡法里常常会用到的乌龙茶,它在热水中慢慢舒展的样子极其符合碗泡的观赏性。泡完之后,可以用香筷把叶底夹出来,细细观赏,别有乐趣。

普洱26座古茶山巡礼之文山古茶山_景谷普洱茶的特点


导读:有关茶树的起源论证,源于1978年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共同发现于普洱市景谷县景谷乡(小景谷)盆地芒线村的宽叶木兰化石(新种),距今3540万年前,现存于普洱市博物馆。经地质古生物学家分析并得出结论:该化石是现今所存活的古茶树为木兰的后代。因此,景谷县景谷乡也被誉“茶祖之乡”,且是迄今唯一发现有宽叶木兰化石(新种)的存在地。

景谷县位于普洱市中西部,东邻宁洱县,南连思茅区和澜沧县,西沿澜沧江与澜沧县及临沧市的双江、临沧两县隔江相望,北和镇沅县毗邻。地处无量山中段,其主脉从东北贯穿县境,境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海拔相对高差约2320米,形成具有“一山四季一日分冬夏的”立特气候特点,北回归线横穿县境中部。据统计,景谷县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树约30042亩,主要分布在正兴镇、威远镇、景谷乡、民乐镇、凤山乡、永平镇、半坡乡、碧安乡等8个乡镇,其中在正兴镇分布有4791亩,景谷乡分布有12994亩,民乐镇分布有1191亩,凤山乡分布有5747亩,永平镇分布有2286亩,半坡乡分布有330亩。在景谷有名的古茶山共有五座,即文山古茶山,秧塔古茶山,南板黄草坝古茶山,联合龙塘古茶山,团结古茶山。

景谷县景谷乡是古普洱茶的故地之一,亦是“云南沱茶”的原产地。其历史早在清咸丰年间就有“自食自用”之说,据《景谷县志》记载,景谷乡最先种茶者,应是苦竹山、马鹿山的先民们。而真正形成具有规模化种植茶树,是清光绪年间,“现景谷乡纪家村人前清进士纪襄廷(名肇猷)从双江引进茶种试种示范后倡导群众发展种植,数年后,茶叶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景谷乡茶市的繁荣,其一,与纪襄廷及其本家纪仁寿所创办于景谷乡景谷街的“恒丰源”茶庄有关。相关文史记载,“恒丰源”创办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后在昆明南正街设立分号,专销售普洱茶。《云南通志》记载:“民国9年(1920),景谷区、勐倮区(民乐)共植茶树3347万株,年产量35.5万斤。”继“恒丰源”后经营茶叶生意的茶庄迅速崛起,除本地“美利康”“振兴祥”“董家茶”等茶庄外,外地茶商如四川、昆明、大理、巍山、新平、镇沅、普洱,景东等地的茶庄也在景谷街设立分号,茶庄多达二十七家。茶市产销最旺的顶峰,据史料记载,是民国26年(公元1937年),共销售茶叶550吨。到了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景谷共有外商、坐商所开办茶庄三十余家。

其二是,也有功于李文相(景谷乡人)。相关史料载,李文相创办的私营茶叶加工作坊,用优质晒青毛茶作原料,于清光绪二六年(公元1900年)经土法蒸制压出月饼形团茶,又名谷茶,奠定了“沱茶”的雏形。后经下关商人仿制成“碗形茶”团茶,畅销于宜宾、沱江一带销售。

在景谷五座古茶山中,品质上佳者要属文山古茶山的古树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茶园是苦竹山茶,品之香高扬、水甜柔,甘醇顺滑,回甘绵长与易武茶品相近,但苦涩略重于易武茶,香气汤水厚度、饱满度不及易武茶,也不及易武茶稠绵。据统计,该茶园现有的栽培型古茶园面积约1500亩,树龄以300-500年间的居多,散生于箐边杂树林中。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文东村以糖香型为代表的古茶树。

以文山古茶山原料而制成的普洱茶,其茶样主要特征:条索肥壮,汤色黄亮,苦显于涩,回甘较好,汤质尚饱满,蜜香显著,山野气韵较好。下期讲述“普洱26座古茶山巡礼之秧塔古茶山”,

景谷苦竹山介绍 景谷茶山普洱茶特色


景谷苦竹山介绍,景谷茶山特色

景谷苦竹山古茶园

苦竹山位于景谷县景谷乡政府东北,距乡政府12公里,海拔2200米,四季气温平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5度。景谷乡有着悠久的种植、生产及经营茶叶的历史。相传神农氏尝百草中毒之后,经普洱到达景谷大石寺脚下的原始森林中毒性发作,无奈随手抓一把绿叶嚼咽下去,突然感觉全身舒服,精神焕发。神农氏发现这种野生的树叶能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便号令当地百姓移植栽培,这种野生的树叶来食用,以保安康,并把它命名为“茶”。

传说只是民间一种美好愿望之体现。但小景谷乡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却是不争的事实。据史载,早在咸丰年间,景谷镇的民众就在苦竹山、马鹿山等地种茶自食自用。如今存活在苦竹山的栽培型古茶园面积约1500亩,散生于箐边杂树林中。历史上茶农一直在采摘利用,加工,销售。苦竹山是著名古的原产地之一。现存的人工栽培古茶树群落绝大多数直径有碗口粗细,最大的一棵直径0.5米左右,树高4.4米,树龄约160年以上。

景谷苦竹山特点:此茶香高扬、水甜柔,甘醇顺滑,回甘绵长与易武茶品相近。

苦竹山的茶虽然有景迈的香气,但是却不如景迈香,有布朗的茶气却不如布朗强,这就是苦竹山的弱点。也可以说,是优点,因为兼容了这两个茶的优点。

景谷苦竹山及普洱茶特点


普洱茶是云南普洱一大特色产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与好评,到云南旅游的朋友都会选择几款此茶来送给家中长辈或朋友。对普洱茶稍有所了解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普洱茶有新六大茶山与古六大茶山,而每座茶山因地理位置不同,导致周围环境、水分、光照等不同,生产出的普洱在口感也存在差异。而景谷苦竹山也是种植普洱茶树的茶山,今天为大家介绍景谷苦竹山及普洱茶特点。普洱茶也是中国名茶之一,因其独特的保键功效与其醇厚的滋味,而备受茶友关注。

苦竹山位于景谷县景谷乡政府东北,距乡政府12公里,海拔2200米,四季气温平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5度。景谷乡有着悠久的种植、生产及经营茶叶的历史。相传神农氏尝百草中毒之后,经普洱到达景谷大石寺脚下的原始森林中毒性发作,无奈随手抓一把绿叶嚼咽下去,突然感觉全身舒服,精神焕发。神农氏发现这种野生的树叶能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便号令当地百姓移植栽培,这种野生的树叶来食用,以保安康,并把它命名为“茶”。

传说只是民间一种美好愿望之体现。但小景谷乡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却是不争的事实。据史载,早在咸丰年间,景谷镇(今景谷乡)的民众就在苦竹山、马鹿山等地种茶自食自用。如今存活在苦竹山的栽培型古茶园面积约1500亩,散生于箐边杂树林中。历史上茶农一直在采摘利用,加工,销售。苦竹山是著名古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现存的人工栽培古茶树群落绝大多数直径有碗口粗细,最大的一棵直径0.5米左右,树高4.4米,树龄约160年以上。

景谷苦竹山普洱茶特点:此茶香高扬、水甜柔,甘醇顺滑,回甘绵长与易武茶品相近。

苦竹山的茶虽然有景迈的香气,但是却不如景迈香,有布朗的茶气却不如布朗强,这就是苦竹山的弱点。也可以说,是优点,因为兼容了这两个茶的优点。

对于景谷苦竹山及普洱茶特点就介绍到这,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生活中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可以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茶这一健康饮品,但喝茶不在于贵而在于适合自己。

景谷苦竹山普洱茶特色


景谷苦竹山位于景谷县景谷乡政府东北,距乡政府12公里,海拔2200米,四季气温平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5度。景谷乡有着悠久的种植、生产及经营茶叶的历史。相传神农氏尝百草中毒之后,经普洱到达景谷大石寺脚下的原始森林中毒性发作,无奈随手抓一把绿叶嚼咽下去,突然感觉全身舒服,精神焕发。神农氏发现这种野生的树叶能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便号令当地百姓移植栽培,这种野生的树叶来食用,以保安康,并把它命名为“茶”。传说只是民间一种美好愿望之体现。但小景谷乡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却是不争的事实。据史载,早在咸丰年间,景谷镇(今景谷乡)的民众就在苦竹山、马鹿山等地种茶自食自用。如今存活在苦竹山的栽培型古茶园面积约1500亩,散生于箐边杂树林中。历史上茶农一直在采摘利用,加工,销售。苦竹山是著名古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现存的人工栽培古茶树群落绝大多数直径有碗口粗细,最大的一棵直径0.5米左右,树高4.4米,树龄约160年以上。景谷苦竹山普洱茶特点:此茶香高扬、水甜柔,甘醇顺滑,回甘绵长与易武茶品相近。苦竹山的茶虽然有景迈的香气,但是却不如景迈香,有布朗的茶气却不如布朗强,这就是苦竹山的弱点。也可以说,是优点,因为兼容了这两个茶的优点。

问茶·景谷秧塔·被遗忘的贡茶_景谷普洱茶的特点


马不停蹄的赶路,我们终于在夜幕降临之前来到了位于无量山西南侧,澜沧江以东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刚刚能够看见景谷的坝子,老段就急忙要师傅找块视野开阔的空地停车,想也知道,犯职业病了,“这么美丽的夜景不把他留住,我就太对不起自己了。”老段一边拍照,嘴里一边嘀咕。站在城边的山坡上俯瞰整个景东夜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点缀着街道的繁华,闪烁着的灯光,犹如银河里的星星,散落在坝子周围,耳边清脆的风声显得格外悠闲。景谷的夜,迷人、浪漫、悠然。

景谷素有林海明珠、茶祖之源、佛迹圣地、芒果之乡的美誉,但到景谷之前大伙还听说在景谷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而且粽子大多都是在夜里制作完成。虽然明天一早大伙就要向茶山进发,但好奇心最终还是战胜了一切。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我们在夜里潜入了景谷城边的一户卖粽子的傣族人家。在门外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粽香,老段不禁感慨到:“香气满园关不住,缕缕粽香出墙来”。走到院内只看见傣族大妈正在灶台旁熟练的包粽子,热气腾腾的锅里也煮满了香喷喷的粽子。见我们一行人到来,大妈立刻放下手上的活计,连忙给我们泡茶,让儿子抬出自酿的米酒,见此情形,大伙连忙解释:“我们只是好奇,想来看看这一年四季都吃得到的粽子,本不想打扰你。”大妈一边准备酒菜,一边比划着说:“来者是客,坐坐坐,喝酒”。一桌子的饭菜眨眼间的功夫就备好了,香气扑鼻,傣家人的热情好客,让我们盛情难却,大伙只有恭敬不如从命的开动起来。大伙拿起的第一样“菜”,就是今夜的主角“粽子”。琥珀色的糯米凝成一个小小的四角粽,晶莹剔透,口感超Q超弹。“用灰水泡过的糯米,煮上4—5个小时,才会有这样的香气和颜色,并且容易保存,我每天晚上要包400个粽子,逢年过节要包2000多个,有时候昆明的酒店还专门来订购呢”。当晚,我们吃得心里美滋滋的,就在淡淡的月光下。

清早,我的心情有些激动,因为今天我们要专程赶到景谷县民乐镇去看传说中的秧塔大白茶。清代雍正年间以来,宫廷将普洱茶列为贡茶,视为朝廷进贡珍品,清政府规定,贡茶由思茅厅置办。清《普洱府志》卷十九有载,每年贡茶为四种:团茶(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贡茶中就有景谷县民乐的秧塔大白茶“白龙须贡茶”。昨夜,秧塔村下了一场大雨,土路上泥泞不堪,距离镇政府16公里的路我们居然花了40多分钟才达到。好在开的都是越野车,才得以勉强通过。

到了大村村秧塔小组,我们就要步行进入茶园,茶林很密向导怕我们迷路,交代大伙不要随便乱走。踩着泥泞的小路一直走,穿过一小片核桃林,便看见笼罩着层层薄雾的大白茶园,“秧塔大白茶只产于民乐镇大村秧塔这个地区,这里海拔在1600米——1700米左右,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秧塔大白茶是稀有品种,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成片的古茶树,以前也尝试过将大白茶移栽到其他地方扩大产量,增加茶农收入,但是一离开这里茶树就变成普通品种了,这些茶树一年可以为农户带来三万以上的收入,茶叶市场好的那段时间一年收入十几万的农户也很多”,向导说着,便摘下一片叶子放到我手上,“你看这一片叶子比你手都大”我捧着长椭圆形的茶叶看了看,发现叶子特别的厚而柔软,茸毛很多,闪着白色的银光,还真比我的手长出一大截。“大白茶与其它茶叶的明显差别在于,芽叶披满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丰满,泡出来茶汤清凉,喝起来气味清香。每棵茶树都长得枝叶茂盛,新芽肥壮,在清代,这里的土官责令茶农精心采制、制成白龙须贡茶向朝廷纳贡呢。”

茶园里阵阵清香伴着泥土的气息迎面扑来,红稠的泥土早已轻轻的覆盖了双脚。我在茶林里转悠,正好碰到一位在树上采茶的老奶奶,这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人家,精神矍铄、满脸笑容,还没等我开口,她就一个劲比划说:“到家里坐,到家里坐,我耳朵不好,到家里坐”,话还没说完,老人就麻利的下了树,硬是要拉我到家里坐坐,最终我还是拗不过淳朴善良的老人。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里,住着老人一家五口,老奶奶姓王,今年已经83岁高龄了,她说,这段时间家人都出去务农了,中午才会回来。由于昨夜的大雨让院子里有些积水,王奶奶怕弄湿我们的鞋子就请大伙到屋里坐。刚落座,她就把今年的春茶拿给我们品尝与欣赏,粗长的条索感觉特别肥壮,颜色银白的闪闪发亮,我觉得捏起来手感细腻,像是摸到了宠物顺滑的皮毛,老段则认为美得像绸缎,带着与生俱来的独特光泽。大大的口缸就是泡茶的主要工具,她提起一只斑驳的水壶往口缸里面灌水时,这个画面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黝黑而勤劳的双手泡的不仅仅是茶,更是朴实无华的生活和纯朴善良的心,我要将这个片段永远留存在记忆里。突然想起有人说喝茶暖心,没错,手中这杯热腾腾的清茶在此刻就像是无声的幸福与满足,紧紧的握在自己手中,暖着心。

看着散落在山腰上的村村寨寨,我们依依不舍的挥别了这块可爱的土地,我想也只有在这样高山密林的云雾之中,才能看到如此淳朴的民族,找到如此恬静、宜人、闲适的山野。

《手把手教你冲泡景谷文山顶普洱茶》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3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景谷普洱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930281.html

上一篇:什么茶用什么水温冲泡易得出高品质的茶汤?

下一篇:建水紫陶和宜兴紫砂泡普洱茶,口感上有什么区别?(二)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