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树基因: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

2019-11-30

随着我国科研人员首次成功破译茶树基因组,茶树基因研究就日渐深入了,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茶树叶片颜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

茶树叶片颜色与基因型

(1)已知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4种,其中基因型为GgYy的植株自交,F1将出现4种表现型。M.Cy316.cOm

(2)现以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Ggyy、ggYY或Ggyy、ggYy,则F1只有2种表现型,表现型及比例为黄绿叶:黄叶=1:1或黄绿叶:浓绿叶=1:1

(3)在黄绿叶茶树与浓绿叶茶树中,基因型为GgYy、Ggyy的植株自交均可产生淡绿叶的子代,理论上选择基因型为Ggyy的植株自交获得淡绿叶子代的比例更高。

(4)茶树的叶片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圆形(RR)、椭圆形(Rr)和长形(rr)三类。茶树的叶形、叶色等性状会影响茶叶的制作与品质。现想用茶树甲(圆形、浓绿叶)、乙(长形、黄叶)为亲本,从杂交子一代中获得椭圆形、淡绿叶的茶树,请写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甲RRGgyy,乙rrggYy。

茶叶

茶树高质量基因组图谱的成功绘制揭示了决定茶叶适制性、风味和品质以及茶树全球生态适应性的遗传基础,必将大大加速茶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优异新基因发掘,加快旨在提高茶叶品质和适应性的茶树新品种培育。

小编推荐

云南大叶种,世界茶树的基因库


在1824年,英国人勃鲁士在印度阿萨姆发现野生茶树开始,世界茶树原产地便争论了一个多世纪。许多科技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対茶树原产地的间题做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有“阿萨姆茶源说”“伊洛瓦底江茶源说”“东南亚茶源说”等等。因为中国和印度都发现了野生古茶树,“印度茶源说”并未被彻底反驳,反而引来了“二源论”的讨论,即茶树原产地存在两个区域:个是印度的阿萨姆,另一个是中国的云南。

严谨的专家们认为只凭野生茶树的出现就认定其为发源地,缺乏科学依据。这样的争论直到云南澜沧江中下游一带丰富的茶树资源被学界考察研究后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云南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证明了世界茶树原产地在中国在云南,茶树由野生型到栽培型的驯化过程是在云南完成的,尤其是在云南澜沧江中下游流域沿岸。

云南丰富的茶树资源,终结了一百多年来的茶树原产地的之争,并向全世界展示了云南现存的,生态各异的茶树群落。在这里,茶树形态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连续性变异,大叶、中叶、小叶种类俱全,从野生型茶树、过渡型古茶到栽培型古茶树类型齐全。

云南省林业调否规划院,在2017年2月发表《云南古茶园(树)资源调查研究》一文中总结道。云南古茶园哈越历史年代长,资源丰篇,分布地域,类型多样,以野生群落为主且群落稳定,林地型占茶园面积古上茶园总而积的94.0%。目前绝大多数山树处于白然态生长,上地所有?茶树所有权为有的面积占66%以上。因此,云南古茶四足中国及至世界白然遗产中的宝贵植物种质资源。

云出茶树源不仅数量丰富,而目品质优异,云南茶树利质资源在中国茶树的科研、白种、生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云大叶种内含物质卡,共中多酚、几儿茶素和加啡碱等茶叶的主要成分高于中小叶种。云南省衣科院茶叫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杂交育种等?种方法,选行出一批茶树长科.动库人叶茶、勐海大叶岽、风庆大叶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等均属于回家级茶树良种。

二十纪五十年代以米,云南大叶条被广泛引种到广海南,广西、四川、进州以及湖岸、浙江,福建等部分茶区,除有些省份大面积种植外,很大程度上是被厂泛应用在新品种选育方面,通过化、分离,杂交、选择产生了诸如云抗系、蜀永系、黔湄系、福云系等系列良种和品系。

茶树生物学特征:叶片的生长特点


叶片是茶树生命中最活跃的营养器官,它具有行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功能,又是供人们彩收的主要对象,因而掌握叶片的生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叶片的形成,开始于生长锥下方叶原座,由叶原座边缘组织及顶端的细胞分裂,两侧出现隆,再继续分裂向外生长而形成叶片。当新梢生长锥休止时,芽内部不断分化形成叶原基,当新梢开始伸长后,就一边展叶,一边顶端生长锥继续分化出新的叶原基。随着叶片的成长,叶肉组织和维管束组织发生组织分化,形成叶片的各个部分。随着叶片表面积不断扩大,叶内叶绿体的数目和大小不断增加,直至叶片成熟定型,叶肉组织才达完善,叶绿素的含量也最高,同时伴随着叶片的生理机能的加强。

新梢上的叶片自开展后,叶面积迅速增大,其中以每轮梢中部的叶片增长比率最大,第1~2叶的增加比率较小。叶片的成熟定型期与叶面积的增长速率以展叶20天内最快,以后随叶片的增厚,叶面积的变化日趋减小,其中春梢时间较长,夏梢较短。叶片在伸展过程中,首先由内折到反卷,再由反卷到平展,最后至定型。经过几次伸展活动,叶背的许多白毫会自行脱落,而进入成熟阶段。

在正常情况下,叶片的寿命只有一年左右,茶树常绿是由于老叶逐渐脱落,新叶不断形成的缘故。不同品种茶树的叶片寿命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多数叶片寿命不到一年,生长一年以上的叶片只占25~40%%。春梢上的叶片寿命要比夏、秋梢上的叶片寿命长。肥培管理水平高时,也可以延长茶树叶片的寿命。茶树叶片的脱落是分散在和中月不断进行的,但在正常年景,不同品种茶树落叶的时期也各不相同。以4~5月份落叶最多,同时落叶与新叶增长大致相似。新生叶片增加最多之日,也是老叶脱落最多之时。

茶树叶片是最富可塑性的器官,很易受环境和栽培技术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实践中常以叶片的形状、色泽与大小等变化,作为确定品种优劣与采取相应栽培技术措施的依据,例如,叶面隆起、叶色亮绿、芽与叶背白毫多、叶形大、叶质柔软等,可作为鉴定优良品种的特征;如果叶片绿色转暗、表面无蜡质光泽、强光下嫩叶下垂或叶缘卷曲,这是土壤干旱的征兆;若土壤水分适宜而叶片呈现黄绿色,则是土壤缺乏营养的表现。

茶树品种的命名与茶树品种分类


我国是世界上茶树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然而,茶树品种的命名与分类暂无统一规定,从品种培育角度看,可分为野生大茶树、农家品种、育成品种三大类共350多种,但形态特征以茶树的地上部分来区分,通常将植株分为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种。

乔木型茶树: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高,通常树高3-5米以上。灌木型茶树:没有明显主干,分枝较密,多近地面处,树冠短小.通常为1.5-3米。半乔木型茶树:在树高和分枝上都介于灌木型茶树与乔木型茶树之间。

茶树分类

乔木型古茶树

普洱茶在历史上基本为乔木型,一部分经人工种植驯化改良虽植株已趋矮小,但仍保留了乔木型茶树特性。

茶树品种的命名与分类暂无统一规定,归纳而言,大体有八种情况:一是以品种产地命名。二是以品种象形命名。三是以叶片大小命名。四是以发芽迟早命名。五是以芽叶或叶片色泽和茸毛多少来命名。六是根据产地并结合芽叶性状来命名。七是按品种特点来命名。八是冠以地名或单位并加以编号的新品种。

小乔木型老茶树

茶树品种分类也无统一方法,普遍采用的是将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作为三个分类等级。树型分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种。叶片大小分特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类四类。发芽迟早分早生种、中生种和晚生种三种。

大叶种:叶形椭回,D十尾大,主脉明显,分脉密集而清晰,叶背绒毛发而显著,叶边锯齿明显。普洱茶显然属此类叶种。

小叶种:叶形椭圆,两齿间距离密集,叶片较薄,叶背绒毛少而稀,几乎是对称形芽尖。我国经国家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从1984一1998年共认定77个品种为国家品种。

从以茶树的形态特征、品种及分类看,普洱茶应属于根据产地并结合茶叶性状来命名的乔木型大叶种茶。

研究表明基因研究证实绿茶抗癌说法


绿茶能抗癌这一民间说法,终于被基因研究证实了。由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合作完成的“羰基还原酶1作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抗肝癌的一种新型靶标”研究成果,在最新出版的《肝脏病学》杂志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这是中国科学家在研究肝癌发生发展及化学药物治疗中的又一新发现。

临床一线抗癌药柔红霉素(DNR)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据文献报道,柔红霉素会被人类肝脏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羰基还原酶1转化成柔红霉素醇(DNROL)。这种新生成的醇代谢物不仅抗肿瘤活性低,还会对心脏产生毒性,造成心肌细胞的损伤。柔红霉素的这一代谢特点大大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如何抑制肝脏内的这种反应,成为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若能找到一种可阻止这种反应的抑制剂,那不仅可以提高柔红霉素的临床疗效,而且可以降低其毒副作用。复旦大学领衔的这项研究发现,来源于绿茶中的茶多酚主要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就能够达到这一效果,而且由于其毒性低,与现有的临床药物配伍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项研究表明,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EGCG能直接与肝脏内的一种酶结合,降低对肝脏的毒性,还能增加癌细胞内柔红霉素的蓄积,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发现,EGCG显著增强了柔红霉素对肝癌细胞系的抗肿瘤活性。这一发现在小鼠模型中得到证实。这项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从药物代谢的角度系统分析肿瘤的耐药性,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以及探讨肿瘤治疗中药物联用的多靶点协同效应原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资料。

茶树的播种技术与茶树的移栽技术


在播种茶籽或移栽茶苗前,首先要划线定行。划线定行工作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①平地茶园第一行应从地块最长一边开始划线,或者与干道、干渠相平行。距地边一米处划第一线,其余以此线为基线,按行距的要求,依次划出所有的茶行。缓坡茶园则要求等高条植,划线要自下而上进行,按先遣要求逐行划齐,要掌握等高不等宽的原则。对于地形复杂的地段,行距要作适当高速变幅范围可掌握在1-2米之间。窄幅水平梯级茶园,茶行应在离坎沿3/5处划线;宽幅水平梯级茶园,离坎沿1米处划第一行,最后一行离沟亦要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以利茶树生长和田间管理工作的进行。

②坡地茶园应在规划范围内尽量处长茶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的目的。尽量减少插行,避免断行和闭合行。茶行转弯角度,以及与道路的交角,都要适合机耕条件。

③划线工作就绪后,即可开种植沟。种植沟的宽度和深度,视肥料种类和数量,以及是采用茶籽直播还是移栽茶苗而定。堆肥、厩肥及移植茶苗的茶园,种植沟要宽些;采用菜籽饼及茶籽直播的茶园,种植沟要浅些。一般采用宽20厘米左右,深30厘米左右为宜。基肥数量每亩施堆、厩肥30-40担,或菜籽饼200-300斤,并施一定数量的磷、钾肥。基肥施下后要在其上盖土3-5厘米,目的是不使茶根直接接触肥料,避免烧根。施肥工作结束后,即可播种茶籽或移栽茶苗。

(1)茶籽直播大面积发展新茶园,以茶籽直播较为简便,易于掌握,前期的管理工作也不像移植茶苗的茶园那样要求精细。因此发展面积较大的单位,常常采用茶籽直播,综合各地的资料,在播种时要掌握如下环节:

①适宜的播种期茶籽在霜降前后采收后,要进行选优去劣的拣剔工作。茶籽的播种期是较长的,自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除严寒冰冻期外,均可进行播种。生产上常采用冬播,这样可省去茶籽贮藏工作,而且第二年出苗期要比春播的提早半月左右。有的单位由于播种面积大,或者平整土地工作一时赶不上,也可采用春播时期要掌握在二、三月。实践证明,我国大部分茶区,春播不要超过三月底,否则会大在影响出苗率和茶苗生长势。

同时,四月以后播种的茶籽,即使出苗也较难安全越夏。原因是茶籽出苗迟,夏季高温容易产生烙苗,增加茶苗死亡率。春播的茶籽,最好经过浸种催芽处理,以求提高茶籽出苗率和增强茶苗生长势。我国北部茶,由于冬季气温低,冰冻期长,过去均采用春播,近年来有的采用冬播也获得成功,如安徽省凤阳县燃灯公社金桥茶场,在茶籽冬播盖土后,再在播种行上离地表堆土5-10厘米,做成土垄形式,翌年春季解冻后除去土垄,茶苗出土早而整齐,这是很好的经验,适宜北方茶区应用。

②播种质量播种深度是检查播种质量的主要项目,过深过浅均不合质量要求。茶籽播种的深度以3-5厘米为宜,湖南的试验资料指出,不同播种深充对茶籽出苗、苗高及成苗率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如播深4.5厘米处,始苗期在五月二十二日,盛苗期在六月二十四日,当年苗高30.1厘米,成苗率达75.3%;而播深9厘米处的始苗期为六月十二日,盛苗期八月二十日,当年苗高22.2厘米,成苗率则为63.4%。可见两者的差异是很大的。

在一些气候条件比较特殊的地区,为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出苗当年达到苗全苗壮,相应地采用了一些适应本地区的农业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山东省在茶籽播种期(四月上旬)正值春旱,除采用浸种催芽外,在播种时先在播种行上浇足水分,然后播种茶籽,立即盖土,并在覆土后的播种穴上,做成高出地表15厘米左右的馒头形土堆,当地称谓"堆土保墒",目的是提高土壤含水率,减少蒸发,这对战胜春季干旱,提高茶籽出苗率,达到功全苗壮的目的,是一项很好的农业技术措施,这一经验适宜于播种期有旱情的地区采用。运用这一技术措施时,要注意适时推土。其经验是,推土期应选择在茶苗要破土出苗而尚未达到地表时较为理想,早了效果受影响,迟了会推断芽尖。推土时如能配合插枝遮荫,效果更佳。

③每穴播种粒娄"孤子不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的总结。采用适宜的播种粒数是播种工作上应注意的事项。每穴播种粒数过多,当年看来茶苗出土较好,但由于茶苗拥挤将来会出现长势细弱的不良后果;播种粒数过少,则要影响出苗期和出苗率,容易造成缺丛断行。一般经过拣剔的茶籽,尤其是经过浸种催芽的茶籽,每穴播种四、五粒就可以了。未经拣剔的茶籽,则就视茶籽质量情况,适当增加播种粒数。播种时要严格控制行、丛距,同时要将茶籽均匀地放在穴内,不要紧挨一起。

茶籽播种覆土后,在播种行上撒些谷壳或插竿标记,有利于出苗前除草工作的顺利进行,不致伤苗。

(2)茶苗移栽已如上述,茶籽直播有很多优越性,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最突出的就是实生苗后代比较杂乱,茶树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很大,这就是常见的有性繁殖茶树叶形不一,发芽迟早不同,长势强弱差异较大的主要缘由。随着优良品种的不断推广,短穗扦插繁育茶苗,已被视为提供优良种苗的重要途径,今后发展新茶园时,采用移栽茶苗建园的比重将会逐年增加。移栽茶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苗龄中小叶种茶树选用二龄苗移栽比较恰当。生长较好的一龄苗,苗高在25厘米以上,也可以进行移栽。我国南方茶区,由于年期长,栽培的茶树大多数是乔木或小乔木的大叶种,一龄苗即达50厘米左右,当年出圃移栽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快速成园的效果。

②移栽时期茶苗地上部休眠期进行移栽容易成活,因此晚秋和早春是移栽的适期。在墒情较好的地区,霜降前后移栽,成活率比较高,这时地上部逐渐停止生长,而根系还有一个生长高峰,移栽后当年根系恢复生长较好,来年茶苗发芽生长也比春季移栽的早。

有些地区晚秋常有旱象,则应在早春移栽较为恰当,时期掌握在惊垫到春分期间,不要太迟,否则会影响成活率。早春移栽的茶苗,发芽期不如秋栽的早,而且往往在根系没有完全恢复前,茶苗即发芽生长,故要特别加强管理,否则会出现僵苗、死苗现象。

我国茶区辽阔,各地气候条件不甚一致,有些地区晚秋和早春正值旱季,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如无灌溉措施,茶苗移栽后的生长情况是很不理想的,应选择在其它时期移栽茶苗为好。如云南省,移栽适期在芒种至小暑期间,过早雨水少不易成活,过尽当年生长期短,往往根系还没有很好恢复即进入旱季,容易死苗。有的省(区)也有类似情况。因此移栽期的确定,还要考虑当地当时的降水情况,否则会事倍功半,不易取得理想效果。

③带土移栽,及时定植越轩时要尽量少伤根多带土,这是至关重要的。缩短起苗到定植的时间,对提高茶苗成活率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久晴后在苗圃起苗,最好是在前一天灌足水分,这对少伤根多带土有一定帮助。

在外地调运茶苗时,要相应地采用一些保护性措施,如根部蘸黄泥浆,每捆茶苗用湿稻草包扎根部,车厢周围洒水或铺入湿草袋,顶部注意覆盖,提高湿度,防止茶苗因失水过我。如途中时间较长,则要防止茶苗发热,途中最好翻动茶苗或洒几次水,以利散热和湿度。

茶苗运到目的地后,要及时定植。如茶苗较多,一进来不及定植,则要进行假植,以后随栽随取,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栽植工作。在移栽定植时,每穴用苗2-3株,苗与苗之间不要靠拢,并注意要舒展。过长的主根,可剪去部分。

移栽时要逐层加土,层层踩紧踏实,这是提高成活率的要领之一。埋土过半时,浇足定植水,待水分下渗后,继续加土,直至与泥门相平,不宜过深过浅。移栽苏苗时,同一行上要瞻前顾后,控制行丛距,使之整齐美观。移栽后要及时定剪,留高15-20厘米左右,这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④移栽营养钵苗营养钵育苗是国内外都有这方面的报道。它的优点是:成活率高;移栽后不出现蹲苗停长现象;不变移栽时期的限制,栽后管理也较方便,成园快,产量高。有条件的单位可尽量利用。

实践告诉我们,茶苗成活率高低,茶苗长势好坏,与上述管理环节密切相关,而栽后的水分管理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茶树的生长环境与茶树种植条件


茶树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作为茶叶大国,你知道有哪些因素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吗?茶树都喜欢什么环境,茶树的种植条件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茶树的生长环境与茶树种植条件。

酸性土壤

1、土壤:喜酸怕碱

茶树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透气好的微酸性土壤为最佳。虽然都可以在土壤中生长,但是酸碱度在4.5-5.5之间最佳。

2、光照:喜光怕晒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着茶叶的产量,也影响着品质的形成。在一定的遮阴条件下,茶叶的氨基酸含量增多,茶多酚会减少。有利于降低绿茶的苦涩味道,提高鲜爽度。但是光照中的紫外线可以提高茶汤的水色和香气,高山受辐射的的紫外线较多,因此高山地带的茶叶会比平地的茶叶味香。

3、温度:喜温怕寒

茶树喜欢温暖的环境,一般在20-25度的气温中最适宜它的生长,但是不同的茶叶对温度的适应也是不同的,小叶种的茶叶就比较抗旱和抗寒。同时,适宜的的温度也决定了茶树的生长强壮。

茶山与梯田茶园

4、水分:喜湿怕涝

茶树喜欢湿润的土地,一般土壤的含水量在80%为最佳,年降雨量大概在1500mm左右,这样有利于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但是,雨量过大,会导致茶树的根烂掉。所以在雨雾缭绕的高山,或是江河湖泊地域,会多盛产完整的优质茶叶。

知道茶树喜欢什么样的环境,明白种植茶树需要哪些条件后,茶农就可以更好的种植茶树和管理茶园了。

茶树与水分的关系?


水是植物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测定,茶树植株的含水量达到55%~60%,其中新梢的含水量高达70%~80%。

在茶叶采摘过程中,新梢不断萌发,不断采收,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分。所以,茶树的需水量比一般树木要多。

国内外研究认为,在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茶季月均降水量200~300毫米、大气相对湿度80%~90%和土壤田间持水量70%~80%时,最适宜茶树的生长发育。

空气湿度与茶树生长发育的关系表现为空气湿度大时,一般新梢叶片大、节间长,新梢持嫩性强、叶质柔软、内含物丰富,因此茶叶品质好。茶树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比较适宜;当茶园中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0%时,如果长时间无雨或者不进行灌溉,就会发生土壤干旱,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出现减产;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0%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接近饱和状态,容易导致与湿害相关的病害发生。

茶树对生长环境的土壤含水量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一要求随茶树生育时期、品种、土壤质地、孔隙状况及透水性能等的不同而变化。在一定土壤条件下,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0%一90%时,随土壤含水量提高,生育量增加。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能促进茶树生长,据杨跃华试验,茶树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90%时,各顶生理、生化指标均较高,这一土壤相对含水量是适宜茶树生长的。同时,根系活力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除钾外)均是加强的。

茶树的种类|茶树分类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按树干来分,有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种类型:

乔木型茶树:形高大,主干明显、粗大,枝部位高,多为野生古茶树;云南是普洱茶的发源地和原产地,在云南发现的野生古茶树,树高10米以上,主干直径需二人合抱。

半乔木形茶树:有明显的主干,主干和分枝容易分别,但分枝部位离地面较近,如云南大叶种茶树。

灌木型茶树:主干矮小,分枝稠密,主干与分枝不易分清,我国栽培的茶树多属此类。

当今已知最老的野生茶树为云南思茅镇沅千家寨2700年野生大茶树,这颗茶树由天福集团所认养。另一棵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树是勐海大黑山巴达野生大茶树,高32米,树龄为1700年。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为思茅澜沧县邦葳野生茶树,树龄为1000年,高12米。此树为野生茶树与栽培型茶树所杂交而成,因此称为“过渡型野生茶树。易武茶区曼秀落水洞也有一棵此类茶树,高10米左右。还有一种是栽培型茶树,也称之为家茶,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掺杂其中,无人采摘或少为人采摘,简单说就是荒废的茶园。此茶树至少百年以上。景迈万亩古茶园全为此树种,树高约为2至3米以上。古“六大茶山”之曼丽茶区,也有很多类似茶园。“栽培型野生茶”,基本上是由野生茶树移植下来的。倚邦周围属小叶种大叶型,勐海南糯山人工栽培的茶树,树龄为800年最具代表性,但已枯死。茶树由老百姓多年采摘及照顾,高度多为1至2米,有些茶树茶农为了方便采摘,将其砍矮,在易武茶区、曼庄茶区、革登茶区及倚邦茶区甚至基诺茶区皆是此种状况,而这些茶区都未喷洒农药,所以也称之为生态或有机茶。目前云南茶区台地茶茶园最多,光是大渡岗茶厂就有2万多亩茶园。台地茶为现在使用最多的茶园,因为台地茶种植较容易管理、产量多,但唯一缺点就是没有遮荫且有的茶园会喷洒农药。

另外原产澳洲的茶树,身高大约3公尺,虽然叫茶树,但和茶一点关系也没有。茶树英文古字为TiTree,后因音近与混淆,也有「TeaTree」的俗称。茶树是桃金娘科植物,在植物分类上属于「白千层」的一种,学名为「亘叶白千层」。枝条长长,花为白色,它的生命力旺盛,即使被砍断,也能维持生命一段时间,精油是萃取其枝条及叶片,呈透明无色,香味很像松油及尤加利。土著很早就用茶树叶子治疗伤口,毒蛇咬伤也可做为解毒剂,世界大战也曾使用为消炎剂。澳洲原住民在生病或身体保健时会煮茶树的树叶来喝,此事经探险家库克船长发现,也试试这种「澳洲茶」的效果,并将心得带回英国研究,这是茶树的第一次科学发现。但是千万不要误会,茶树不是休闲饮料,而是作为药用,某些芳疗师或大众不明究理,就把TeaTree当作饮料了。

大红袍茶树【别名】大和红、锈钉子、油根、扁皂角

【来源】为豆科娥子梢属植物毛娥子梢Campylotropishirtella(Franch.)Schindl.[LespedezahirtellaFranch.],以根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源形态】小灌木,高约1米,通体均被锈色硬毛。根直而长,可达50厘米,常有锈色油点,断面带浅红色。茎直立,枝有棱。三出复叶互生。夏秋开花,总状花序腋生或聚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蝶形花冠紫红色。荚果斜卵形,仅一荚节,被贴生长柔毛,紫色网脉明显。种子长圆形。

【性味归经】微苦,涩、温。

【功能主治】调经活血,止痛,收敛。用于闭经,痛经,白带,胃痛;外用治黄水疮,烧烫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根烤出汁搽患处。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下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巢﹐现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壁上有朱德题刻的“大红袍”三字﹐由岩缝渗出的泉水滋润﹐不施肥料﹐生长茂盛﹐树龄已达千年。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支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生﹐叶近椭圆型﹐叶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货稍厚面发脆﹐嫩芽略壮﹐显亮﹐深绿带紫。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大红袍茶树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茶树,生长于武夷山九龙窠最后一窠岩脚下。大红袍茶之所以能获得“茶中之王”的美称,是因为它生长的环境得天独厚。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因而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茶树两旁岩壁直立,日照短,气温变化不大。再加上平时茶农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一定要调技术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制的器具。因而,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特殊的药效。经茶师评定,大红袍茶冲至9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它名茶,冲至7次,味就极淡。从而夺得了“茶中之王”桂冠。

大红袍属半发酵茶﹐由于茶树长在岩石间﹐使得它的成份及滋味有别于其它茶种﹐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其单丛加工﹐品质特优的“名丛”﹐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

关于大红袍茶树名称由来,民间传说颇多。传说中在明朝年间一个赶考举人路过武夷时﹐突然发病﹐腹痛难忍﹐当时有位来自天心岩天心寺的僧人取出采自寺旁岩石上生长的茶泡给他喝﹐病痛即止﹐不药而愈﹐举人后来考取了状元﹐为了答谢和尚﹐专程前来拜谢﹐并将身穿的状元袍披在那株茶树上﹐该茶因而得名“大红袍”。也有的说某朝一位皇太后患病,终日肚疼鼓胀,卧床不起,遍请天下名医,用尽灵丹妙药,均不见效。后天心庙老方丈得知便献上九龙窠神茶一盒,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帝便命大臣带上一件大红袍,代他前往武夷山谢恩。大臣到武夷山后便将大红袍披在神茶上,并将茶树取名为“大红袍”。但更多的人认为大红袍茶树是因为早春时节,叶芽勃发,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远望宛如一件件大红袍覆盖树冠而得名。

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目前,大红袍茶树仅有四株。

复合茶树(compositeteaplant)

两个品种茶树经嫁接后形成的茶树。一个高产的砧木能够使一个品质优异的无性系增加产量而不损害品质。嫁接以芽接法、短穗嫁接法等效果为最好,取材和培育较简便,容易成活。芽穗和砧木枝梢的质量要求以半木质化、腋芽未开展的枝梢最合适。在扦插后的第12周开始拆除砧木上捆缚的薄膜带,于插扦后第20周再在砧木上回剪1次,剪到与接穗上的腋芽相齐为止。一般在愈合体形成后就可独立生活。在苗圃中的成活率一般为65%左右

茶树栽培与管理


一、茶树

茶树为原产于中国及印度之常绿灌木。 茶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叶互生,具短柄,叶形有披针状、椭圆形、卵形及倒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花 白色而有芳香,蒴果扁球形,外有3纵棱,种子卵圆形、棕褐色。

二、茶叶的成分

茶叶的成分中主要包括有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 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性成分、有机酸,这些物质并非皆 可经由冲泡的过程而溶于茶汤之中,像脂质,植物色素及蛋白质等成分甚难溶于水中,多元酚类及维生素 会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改变其成分及含量,至于影响茶汤品质几个主要成分则大碳水化合物、咖啡因、氨基 酸及多元酚类。

三、茶树的繁殖

(一)茶树的繁殖 茶树的繁殖近来多采用扦插育苗法,过去的压条 法因繁殖速度过慢,现已很少人使用。

(二)茶树生长的环境 茶树适合生长的环境条件 1.土壤:需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适宜茶树生 长的土壤酸度为pH5.5。 2.雨量: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公厘以上。 3.温度:年平均温度在摄氏十八度~二十五度。

(三)茶树的采收 茶树种植后约三年起可少量采收,十年后达盛产 期,三十年后即开始老化,此时可从基部砍掉,让茶树重新生长,再伺老化后就须挖掉重种。

(四)茶园的管理

1.剪枝

剪枝可抑制茶树主枝徒长,使枝条发育 均匀、萌芽整齐,扩大采摘面积、延长生产年限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1) 浅剪枝: 于前一年剪枝位置之上方3~10公分处进 行剪枝,适用于生长正常之茶树及幼木。

(2) 中剪枝: 对现有树高一半进行剪枝,于茶树衰弱及 病虫害时实施。

(3) 深剪枝: 在离地面20~30公分处进行水平剪枝,于 茶树衰老及病虫害极严重时为之。

(4) 台刈: 在离地面5~10公分处进行水平剪枝,于 茶树极其衰弱时为之。 台湾地区茶树剪枝以冬至前后(约12月上旬至 1月下旬)较适合,但有时为配合采收而有所更动。

2.茶园土壤管理

(1) 土壤改良: 茶园的土壤以砂质壤土最佳,但目前各地 茶园多为粘土及粘壤土,若以掺入大量砂粒及□粒来改良,成本过高。因此,多改 用深耕及加入团粒改良剂和有机肥料来改良茶园土壤。

(2) 茶园土壤覆盖: 全省茶园目前均有70%分布于倾斜坡地, 为防止表土冲失,造成根部暴露,影响茶树生长,除将茶园筑成梯形外,更可以覆 盖方式来加强。覆盖材料有二类:一为可供给有机养分之稻草、谷壳、蔗渣、锯木 屑等;另一种可使用塑胶布。

3.施肥

(1) 肥料施用量: 肥料施用量因各茶园之土壤性质、茶树品 种、树势及制茶种类而异。下表仅依据土壤性质及树龄订定施肥量基准,然对于不 同品种茶树及不同制茶种类则可适度增减。例如若要制造煎茶或绿茶,可用多一级 的氮肥,若欲制造部份发酵茶,则可用高一级的磷钾肥。

(2) 施肥时期: 每年以三次为宜,第一次在春茶开始萌芽 前,第二次在春茶采摘后,第三次在六月采摘后。

(3) 有机肥料之施用: 最适于茶园施用的有机肥料,以堆肥为最 佳,豆粕、花生粕有改善包种茶品质之效果,而人粪尿、猪粪尿对部份发酵茶品质 有不良之影响。有机肥适宜的施用量,堆肥每公顷为25公吨,鱼粕类2公吨,鸡粪5 公吨,其他豆粕类约4公吨。其施用方法系于春肥时一次散施,然后翻埋土中。

4.病虫害防治:

(1) 病害: 台湾地区茶树病害较严重者有茶枝枯病、 茶饼病、饼病、茶赤叶枯病、茶炭疽 病、轮斑病等六种。

(2) 虫害: 台湾地区茶树虫害主要有茶蚕、尺护蛾类 、卷叶蛾类、毒蛾类、避债蛾类、刺蛾类、茶小绿叶蝉、叶蚋类、介壳虫类、蛀虫 类(雕木蛾、茶天牛)、地下害虫类(台湾黑金龟、羽衣蝉)。

(3) 防治: 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有:选择抗病能力 较强之树种、喷洒农药、天敌防治、剪除病枝、减低茶园温度,加强通风,施用肥 料配合。

普洱茶树龄高低是不能以叶片大小来区分


不能从叶子大小分别普洱茶的树龄

经常听到有朋友和我说:“这个普洱茶看起来干茶条索很粗或泡开后叶底叶片很大,这一定是古树茶。”

其实,普洱茶树龄高低是不能以叶片大小来区分的,同等树龄的茶树因树种、茶树生长地域、环境、气候、土壤等等的不同,茶树生长状况各异,不同茶区同树龄的茶树高矮粗细、叶片大小都有区别。如景迈、倚邦茶区的古树茶叶片反而小,而易武茶区的古树茶与小树茶叶片大小就差不多;

干茶条索粗细也与鲜叶初制加工时揉捻的紧结度有关。

当然,古树茶与小树茶外观光泽度、油润度、质感等肯定是有区别的,但这必须要长期深入茶区,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对各茶区茶有深入了解的人才能区分(但也有看走眼的可能)!

什么才是最佳的区分方法呢?

那就是喝!喝滋味,也就是把握好“汤感”,就如同样是鸡汤,土鸡汤与饲料鸡汤的区别。

其实,所有茶区的古树茶都有其共通的味道,要先对茶汤有个整体的把握,把古树茶与小树茶味道区分开,再来喝各茶区不同的地域味!但前提是你必须要找到正宗的标准古树普洱茶样,并养成长期喝茶的习惯,再掌握正确的方法。

喝时不要刻意地想去记住各个茶的味道,尤其纠结一些细微的感受,比如这个茶有多苦、多涩、多回甘,就如同我们喝土鸡汤,只要多吃,入口自然会有感觉!

至于香气、苦涩度、回甘度等那都是在能正确区分大小树后再来体会每款茶带给身体的一些不同的细微感受!

上述说的是给想喝懂并希望能准确区分普洱大小树茶朋友的一点建议,如果只想平时随意喝喝,那只要选择自己喜欢喝的茶就行!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81044.html

上一篇:茶多酚对抗人体疾病的各种功效

下一篇:茶多酚如何美白?茶多酚美白机理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