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贵州省凤冈县:低温气象保险为茶叶产业护航

2019-11-30

凤岗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近几年来,凤冈县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生态茶产业,进行生态茶叶种植,如今,生态茶已经成为凤岗当地的特有产业品种,并且引领凤冈县经济繁荣持续发展。

凤冈县茶园

日前,从凤冈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获悉,随着仙人岭茶业公司、野鹿盖茶业公司分别领到了58400元和97946元的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理赔款后,至此,由太平洋保险公司承保的凤冈县锌硒茶茶叶定损面积达6427亩,涉及贫困户492户,理赔款76937元,今春共获得了25.697万余元茶叶低温气象保险理赔款。

茶叶是凤冈农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也是凤冈的支柱产业。但也极易因“倒春寒”等自然灾害影响而遭受严重损失。凤冈是茶叶大县,拥有茶园面积50万亩,其中有机茶园5.18万亩,投产茶园达到40万亩,茶叶总产量4.5万吨,茶叶产值35亿元,综合产值60亿元。

为增强茶农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关部门积极探索,采取政策扶持与商业化运作相结合,建立茶叶种植生产风险防控体系。2017年初,凤冈县会同县气象部门,积极引导涉茶乡镇茶企业、茶农参加“气象指数保险”,参保面积21620亩。根据茶叶产量、价格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将低温与茶叶经济损失率量化、指数化。茶农参保后,茶园如遭遇低温冻害天气且气温低于约定温度以下,即可得到保险赔付。

精选阅读

贵州省纳雍县:茶产业发展迅速 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纳雍县是贵州省西北部的一个行政县,受地理交通条件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纳雍县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贫困县,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近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下,纳雍县开展茶叶种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纳雍县当地的茶叶种植

一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1.8万亩发展到今年的24.6万亩,主要分布在2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品种主要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龙井43、金观音、安吉白茶等。

二是品牌建设不断加强。现已注册有“姑箐”“府茗香”“康苠”等30多个商标,创建了“贵茗翠剑”“府茗香翠龙”“彝岭苗山”等多个品牌,产品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茶博会、展览会、评比会上夺得大奖。在省斗茶赛和毕节市“奢香贡茶杯”斗茶赛上均获奖,特别是在毕节市“奢香贡茶杯”斗茶赛上连年领先。

三是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纳雍县2007年被定为贵州省15个重点产茶县之一,2009年至2017年连续9年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0年获“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荣誉称号,2014年被评为“贵州十大古茶树之乡”,201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

四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共注册63个茶叶企业(其中茶叶专业合作社33家、茶叶公司30家),有22家公司通过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认证,5家企业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6家公司获得市级龙头企业认定,6家公司荣升为省级龙头企业,1家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2家公司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1家公司获中华供销合作总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五是加工能力不断增强。2008年,全县茶叶加工企业只有5家,年生产成品茶6吨左右,产值120万余元。2017年年底,具备加工能力的茶企增加到28家,年生产成品茶约95吨,产值675万余元。

以上就是关于纳雍县近几年来发展成果的介绍。纳雍县既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同时也离不开当地人民勤劳的工作。这二者是统一联系在一起的,缺一不可。

贵州省黎平县:举办茶叶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


贵州省黎平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黎平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贵州省的经济发展程度一直比较低,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没有形成固定的产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所以在过去,黎平县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低迷。近几年来当地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经济,首先茶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点。近期,黎平县相关部门组织进行一系列的人员技术培训,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为进一步提升黎平县茶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为茶叶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1月22日,黎平县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并邀请了国家一级茶艺技师及国家一级评茶师王亚兰、刘晓霞等专家学者到场授课。

据悉,此次培训人员共80人、为期7天,培训内容结合贵州地方特色,重点对六大茶类加工、茶叶审评、茶文化、茶具、品茗用水、茶艺、茶叶加工等基础知识、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等进行了培训,此次培训更加注重知识性、技术性、实用性,真正实现“理论+实操+实战体验”。培训课程结束后,学员经考试合格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相应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同时颁发贵州省茶叶学会结业证书。

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壮大黎平县茶产业科技服务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促进黎平县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培训,在向学员传递新理念与观点的同时,也为黎平县茶叶企业及茶农带来了新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茶叶生产提质增效,夯实产业扶贫举措,助力脱贫攻坚。

以上就是关于黎平县政府近期在发展当地经济时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方法。对于内陆经济不发达地区而言,想要克服先天缺陷,发展经济。势必要找出当地的经济发展点,努力寻找当地的产业优势,并且形成产业规模,这样才能尽快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贵州省开阳县蓝芝茶叶文化品牌策划座谈会


贵阳市茶文化研究会是一个具有活力的新型茶叶研究协会,该协会于2016年6月21日成立于贵阳。作为贵州省首个茶叶研究协会,该协会在茶文化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先行指导意义。近日贵阳市茶文化研究会在开阳县蓝芝茶庄召开蓝芝茶叶文化品牌策划专题座谈会。

会议现场

贵阳市品茗服务业协会会长、市茶文化研究会专家库成员黄伟,贵州黔山秀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副主任胡洪智,贵州释海和茶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施海等参会。

会议由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文化产业处处长、市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龙世金主持, 他表示,要围绕蓝芝茶叶品牌所处区域的历史脉络及地理优势、文化符号的界定、延伸价值优劣及市场竞争现状,打造蓝芝茶叶茶旅一体化项目体系构架,使“蓝芝玉叶”更有市场竞争力,茶文化品牌更响亮。

开阳蓝芝茶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既有基地,又有星级茶楼,荣获2017年5月29日上海茶博会“蓝芝玉叶”冷香金奖、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秋季斗茶大赛“蓝芝玉叶”绿茶茶王等奖项。会上, 贵州开阳蓝芝茶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春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和产业发展构想。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李泽强调,一是要茶与文化结合,深挖水东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丰富品牌文化内涵,让开阳富硒贡茶香飘致远。二是要与市关于茶产业发展的政策配套,上规模、提档次、保水平,以质量求生存,信誉谋发展,走出贵州,香飘天下。三是要走茶旅一体化之路,茶楼茶园共融,生态文化齐辉,做好策划规划,避免同质化,打造个性化。四是要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茶博会,茶赛事,持续抓好品质建设,勇于争夺最高荣誉奖项,路遥知马力,品牌显魅力。

贵州省平塘县:2018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在此启动


平塘县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面的一个县,是我国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平塘县境内多山脉,山地资源十分丰富,因此该地十分适合茶叶种植。据悉,平塘县的茶叶种植历史十分悠久,近年来,当地政府以茶文化为引领,推动茶产业的迅猛发展,茶产业成为当地扶贫的重要产业。

与会现场

近日,2018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启动,第三届“都匀毛尖·平塘甲茶——贵州春茶第一壶”开采品鉴活动也同期展开。

平塘县自古就有“玉水之乡·金盆宝地”的美称,作为都匀毛尖茶品牌的核心产区之一,因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等独特气候环境,平塘春茶比贵州省内其他地方提前10余天可以采摘,因此有“贵州春茶第一壶”的美誉。

本次活动以“品‘都匀毛尖·平塘甲茶’观‘大国重器·中国天眼’”为主题,旨在全面展示平塘茶产业发展成果,宣传“平塘甲茶”茶叶品牌,扩大平塘茶叶的知名度、美誉度,提高平塘茶叶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推动平塘茶产业发展。

近年来,平塘县致力于把茶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培植和发展,着力打造“都匀毛尖·平塘甲茶”品牌,推动茶产业的跨越发展,茶产业已成为该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好茶藏在深山中。”平塘县县委副书记蒋小祥介绍,作为都匀毛尖茶品牌的核心产区之一,目前,平塘县茶园面积20.86万亩,茶叶主要销往四川、河北、上海、北京等地,2017年平塘县茶叶产量2865吨,产值5.36亿元,下一步,平塘还要进一步扩大生产,开拓海外市场。

自“中国天眼”在平塘县落成启用以来,平塘县逐渐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为加快“茶旅”融合发展,平塘县在2016年和2017年间,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都匀毛尖·平塘甲茶——贵州春茶第一壶”开采品鉴活动,吸引众多海内外游人纷至沓来。

“平塘县茶产业是贵州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茶学系副教授司辉清介绍,贵州茶产业发展有传统优势,可以打造有特色的贵州品牌,还可以结合贵州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共同促进茶旅文化的发展。

驻华使节与各地茶商考察凤冈县富硒茶园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积极发展茶产业,锌硒更是其产业发展的亮点,近日,多国驻华商务使节与我国一百多名茶商茶人参观了凤冈的生态茶园、有机茶园和茶叶加工生产线,对富硒富辛茶叶表示高度的赞扬。

考察团

4月29日,2017年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后,驻华使节商务联盟携加纳、肯尼亚、利比尼亚等6个国家的驻华商务使节及省内外150余名茶商茶人到凤冈参观考察,对凤冈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林茶相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态、茶叶的品质赞不绝口。

县领导向嘉宾赠送茶苗

体验采茶(一)

凤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大远、县政协副主席徐仁琼等陪同考察,并向摩洛哥王国外交合作部全权公使阿卜度拉•占迈尔•阿拉维的夫人赠送了凤冈锌硒茶苗,阿卜度拉•占迈尔•阿拉维的夫人说:“我的国家没有茶叶,我来到中国,来到中国锌硒茶乡,一定把这盆锌硒茶带回国去,呵护好种植好。”

体验采茶(二)

品茶

茶园留影

合影留念

考察团一行先后来到茶海之心九堡十三湾,仙人岭、陈氏茶庄等地,实地考察了凤冈的生态茶园、有机茶园和茶叶加工生产线,详细了解茶叶品种、生产加工、销售及茶叶出口情况。走进茶园,近距离领略碧波荡漾茶海,感受茶叶芳香,对锌硒茶乡的奇、特、秀、美大加赞赏。

贵州省农科院:进思南指导茶产业低温雨雪凝冻天气抗灾救灾工作


今天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气温总比去年的低。自2018年新年伊始,全国就出现了大规模降温天气,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出现降雪天气,甚至是南方亚热带部分地区也出现了难得一遇的降雪。贵州省是我国的著名茶乡,今年来,受持续低温天气的影响,贵州省的茶叶种植难免会受到冻伤,为了保证茶叶安全过冬,近日,由贵州省农科院组成的一支专家救灾组前往思南鹦鹉溪镇等一些茶产区进行技术指导,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近日,由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德刚带队,省茶科所、省茶办茶叶专家组一行5人到思南鹦鹉溪镇、张家寨镇、许家坝镇、枫芸乡等乡镇开展抗灾救灾指导工作。自从1月26日以来,全省出现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天气。茶园、茶厂、茶区基础设施等出现不同程度受灾,对幼龄茶苗、成龄茶树带来不利影响,将延缓开采时间、减少茶叶产量。省茶办组织省农委、省农科院、贵州大学茶学院专家到受灾地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这片受到凝冻灾害的茶园待气温回升要进行轻修剪……这个集水器简单实用,你们是民间高手……这片新植茶园定植沟采用地膜覆盖,你们的基础工作做得好……这片茶园要尽快铺设草、覆盖薄膜抗寒保暖……”工作组在察看思南茶叶公园时对当地茶叶企业负责人说道。

工作组察看了思南茶园受灾情况及新建茶园建设情况,听取了相关部门及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负责人对茶园受灾情况的介绍和采取的补救措施后,对思南抗灾救灾工作表示肯定。思南良好的地理生态环境,具有发展茶产业的优势,适合栽植福鼎大白等品种,希望当地党委、政府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灾害损失,鼓励企业提高抗灾救灾信心,并针对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天气及新建茶园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及时采取抗灾救灾应对措施,对于受灾的成龄茶园,待冰冻融化气温稳定后要剪除棚面的深度冻伤枝头,保障来年茶青产量;二是对于新建幼龄茶园要采取铺草、盖地膜等方式防灾减灾,凝冻后对茶园采取踩压措施,将茶苗周边土壤适当踩紧,减少凝冻造成的不良影响,保障茶苗成活率;三是要加强成龄茶园冬季施肥管理,施用复合肥、废弃茶梗等有机肥,降低农资投入成本,保证茶园有机管理,禁止禁用农药进入茶园,巩固茶叶质量安全建设;四是加强茶园受灾情况动态监测管理,做好低温雨雪凝冻天气茶园受灾面积的统计上报工作,及时与保险公司对接核定受灾面积,落实理赔责任;五是推广使用新建茶园基地“飞梯化”模式,即改造田土地沟坎,提高可栽植土地面积,降低茶园后期除草、施肥等管理成本;六是大力发扬茶产业“土专家”精神,高手出自民间,方法简单实用,加强农科院与思南的深度合作,共同探讨研究茶产业发展问题。

工作组一行到枫芸乡尖山村顾家湾组考察思南古茶树资源,据该村村支书介绍现存的古茶树有60多棵,分布比较集中,通过工作组专家们的初步核定,古茶树树龄最大的有300多年,专家们现场记录、拍照、存档,带回后作进一步研究,此次古茶树资源集中调研,对于思南县保护古茶树资源、采撷古茶树历史文化、选育本地特色茶叶品种等具有重要意义。

县政协副主席、县生态茶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组常务副组长吴华参加,县茶桑局副局长,鹦鹉溪镇、许家坝镇、枫芸乡等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县茶桑局分管领导、茶叶企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负责人陪同参加。

浙江磐安县茶园气象保险 万亩茶园低温损失可获赔


农业保险,天气指数保险

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农业类的保险也跟着多了起来,天气指数保险就是其中一种,当然,很多地方农业保险还指数在尝试阶段,浙江磐安县茶园今年也开展了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试点。

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磐安支公司资料,截至2月28日,我县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共计收取茶农自交保费311202元,承保面积9093.5亩,涉及玉山、胡宅等两个乡镇38个村庄。

据悉,该保险主要针对低温气象造成的损失。根据规定,在2月21日至4月20日保险期间内,因低温原因造成的损失,按保险合同双方约定的承保区域内气象观测站实测日最低气温在1℃(含)以下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涉及保险的茶叶品种包括乌牛早、平阳特早、龙井43、浙农117、迎霜、龙井长叶、白茶、浙农139、黄金芽、木牛201等。保险金额每亩为1500元,保险费率根据海拔高低为9%至12%。对参加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的农户,省政府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30%的保费补贴,县级地方政府予以30%的保费补贴,农户自负40%。

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境内山地小气候容易导致春季低温霜冻灾害。茶叶是我县山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倒春寒”等自然灾害常常给我县茶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的展开,为我县茶农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更多天气指数保险有待用于农业生产中。

贵州独山县:茶产业助推农民致富


近几年来,贵州独山县因种茶致富的农民越来越多了,该县的茶园面积也在持续增长,近日,在影山镇翁奇村麻基组茶山上,茶农们三五成群正埋头采摘茶,一眼望去,茶山青青,茶叶嫩绿,犹如绿色的海洋。

采茶

“今天收获还不错,不到一会儿功夫,我就摘了一篮子,我得赶快拿去企业加工了,争取卖个好价钱。”村民刘大伟说道。

刘大伟口中的企业就是如今已经闻名独山甚至省、州的新贵茶业。它是一家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茶产品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新兴民营企业。当刘大伟把新鲜嫩绿的茶青送入一红一绿两条生产线,两个小时后,经过收青、摊青、杀青、揉捻、整形、提毫等一系列工序,茶青变成一盒盒包装精美的成品茶叶。而这些茶业主要销往浙江、江苏、贵阳、上海等地。

“过去只要一提到麻基组,很多人都会说那里穷,是典型的穷寨子,而如今却因为种植茶产业成为了富裕的寨子。”刘大伟说:“我们寨子有20户人家,现在几乎每户都种上10余亩,产值有12万元,除去育苗、人工等费用,年均纯收入达8万元。”附近村寨听说种茶有搞头,都会选择避开农忙时节过来帮忙采茶,每天都能得到80至100元不等的收入,成为了他们增收的“第二职业。”

“这两年种茶,收入是一年比一年高,你看,我现在住着新房,开着新车。这一切还得感谢我手中的茶啊!”村民陈大哥说。

……

在独山,有不少农户因为种茶、采茶让他们收入得到了持续增收。目前,全县共有茶园12.8万亩,投产茶园3.5万亩,全年茶叶产量达到1160吨,产值近2.1亿元。

当然,像影山镇这样因种茶而助推农户致富的典型,只是独山多措并举加速发展茶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独山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在充分发挥茶产业优势上,因地制宜,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投入等措施,培育发展茶产业。目前,全县有茶叶加工厂29家,涉及茶企业(合作社)14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州级龙头企业3家,县级龙头企业7家。此外,自2015年来,该县已成功举办两届独山论坛--中国茶产业发展智库峰会,通过产品与文化推广,展示了独山和黔南茶产业风采。

看湄潭如何打造贵州茶产业第一县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素有“小江南”美称的我省茶叶大县湄潭,从连片苗圃里忙着育茶苗的妇女,到山岗上整地种茶的农民;从蓬勃发展的基地建设,到茶叶加工龙头企业的崛起……到处感受到茶产业加快发展的铿锵脚步,茶产业已成为湄潭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突破口。

农民争上“合作船”

“你们是在栽茶苗?”

“是喽。”

“为什么这么多人?”

“我们的土地已租给茶叶公司啦,我们是给茶叶公司苗圃基地打工。”

“一天能挣多少钱?”

“多劳多得,按工作量拿钱,少的每天60元,多的能挣100多元。”

10月28日,在湄潭县黄家坝合同村公路边的一片茶苗圃里,几十个农民正在忙着栽茶苗。记者走进有200亩面积的苗圃和正在干活的农民交谈。一位叫李来芬的妇女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种茶的都成立合作社了,土地租给茶叶公司每年可得几百元租金,在自家土地上打工,比在外打工收入还多,群众积极性高得很。”

有中国西部茶海之称的湄潭县有茶园16.5万亩,一望无际的茶园让当地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图为永兴万亩茶园的农民在摘秋茶。

湄潭县是我省茶叶种植大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加快茶叶生产中,把“制定一个规划,扶强一批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培育一个市场,形成一大产业”作为茶叶发展的主攻目标,推进茶产业快速发展。为加快茶叶基地发展、提高茶叶种植质量,增加茶农收入,县委、县政府创新发展模式,以组建茶叶生产经营一条龙的茶叶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种茶合作社组织,用茶叶公司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以“公司+合作社+茶农”的生产模式,使茶叶种植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新路。湄潭县栗香茶叶公司6年时间,先后在流河渡、马山、复兴、洗马等乡镇扶持和组织农民建立一批茶叶种植合作社,现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14000多人,茶园面积2.2万亩。湄潭县兰馨茶业公司采取公司与茶业合作社联结模式,茶农的茶青采摘、收购、销售,都在合作社的组织下进行,茶叶收购体系有了保障,农民入合作社的积极性高涨。在兴隆、马山、复兴等茶叶基地乡镇里,农民入合作社率基本达到了100%。公司现有基地茶园1.8万亩,有合作社成员4000余人。

永兴镇永兴桥村农民吴忠书告诉记者,他家有6亩茶园,未加入合作社前,每亩茶园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加入合作社后,种茶、采茶、施肥都有茶叶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不仅茶青产量提高,质量也逐年提高,现每亩茶年收入都在50000元以上。

据了解,湄潭县90%的茶农都加入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壮大。2002年,湄潭县只有茶园4万亩。在省农业厅支持下,短短6年时间,已发展到16.5万亩,平均每年增加2万亩。目前,投产茶园已有9万亩,茶叶产量5285吨,产值已突破2亿元,综合产值超过4亿元。茶产业的就业人员超过10万人,农民在茶叶种植上每亩年收入达3500元以上。

规模发展靠“龙头”

在今年10月举办的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湄潭县可谓“占尽春光”,茶博会共评出17个国家金奖,贵州省荣获10个,湄潭县拿到了3枚。

湄潭县茶叶一次茶博会赢得了3块金牌,绝非偶然。从2000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把做大做强茶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农民致富的重中之重来抓。在迅速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把融资、引资扶持兴建茶叶加工企业作为加快茶产业发展的“龙头”,千方百计兴建具有现代农业规模和科学技术的茶叶加工厂。县里专门出台了扶持茶加工企业的政策措施:凡建厂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企业,贷款贴息3年;投产后县级税收等额奖励3年;优惠安排征用土地;获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10万元、1万元。优惠的扶持政策使茶叶加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走进贵州湄潭县兰馨茶业有限公司,先进的茶叶加工生产线井然有序。这个2006年在政府扶持下兴建的茶加工企业,共投资1360万元,其中政府扶持资金达420万元。公司采用微波杀青、微波干燥、远红外提香等三项专利技术,茶叶加工质量大大提高,加工成本明显下降。茶叶加工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两年获7项加工工艺专利,公司生产的“兰馨雀舌”、“兰馨翠片”连续两年获得国家金奖。目前,该公司已形成年加工900吨茶叶,150吨名优茶的规模。在湄潭县茶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公司今明两年又准备再上一条生产线。

目前,湄潭县的茶叶加工企业有相当规模的已发展到7家。过去那种村村加工茶、质量没保证、好茶缺名牌的历史已经结束。县里最多时曾有200多家加工厂和作坊,现在只有20余家,而打造金奖的企业主要靠兰馨公司、栗香公司、茗茶公司等7家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工艺的规模企业。今年茶青上市时,龙头企业平均每100斤茶青收购价比其他企业高20元至30元,不仅小企业无法竞争,个体户和茶农也感到加工无名茶不如卖茶青了。

湄潭县委书记田刚告诉记者,加大扶持茶叶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力度,使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在县里按每万亩茶园设立一个茶青交易市场,企业与茶农直接交易,茶青90%都是本县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加工的,卖茶青给外地收购商的现象大大减少,龙头企业加工的高品质名牌茶还打响了湄潭茶叶的品牌,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产业化开发“生财之道”

走进位于湄潭县工业园区的遵义陆圣康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立刻给人不同的感觉。众多的先进机械,工人们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戴着口罩,让人感到产品的神秘。

陆圣康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投资5200万元,今年9月才刚刚投产的以茶叶为原料生产茶多酚的企业。茶多酚是茶叶中茶素、酚素等提取物的总称。茶多酚具有清除人体自由基、降血压血脂、扩张微细血管和抗衰老等多种作用,目前已广泛用于食品、药品生产。在欧美、东南亚市场十分畅销,发展前景广阔。茶多酚每吨30万元,公司投产仅一个多月,已生产40吨,创产值1200万元。可喜的是,生产茶多酚原料是加工茶叶不用的老茶叶和低质茶,仅此一项,每亩茶园将为茶农增收数百元上千元。茶叶种植加工产业链延长,给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目前全国仅有茶多酚生产企业10余家,300吨生产规模的仅陆圣康源一家,公司还将进行二期扩建,形成1500吨的生产能力,届时每年可利用废茶叶1.5万吨以上,对茶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在湄潭县南方嘉木有限公司,茶籽生产线又让人耳目一新。茶籽是茶叶生产的副产品,除少量用于繁殖外,大都自生自灭,腐烂地间。南方嘉木公司从2002年从事茶籽油开发研究,2005年小规模生产成功,2007年投资1300万元,兴建年加工能力2000吨茶籽油的生产线,今年5月正式投产后,目前,已生产茶籽油718吨,创产值3500万元。

茶籽油生产不仅使茶籽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增加食用油供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省现有茶园150万亩,每亩产茶籽按35公斤计算,年产茶籽5万吨以上,如果全部加工成食用油,每亩可为茶农增收100多元。

茶多酚和茶籽油的开发成功,为湄潭县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活力和后劲。今年凡卖废茶叶和茶籽的茶农,每亩增收300元左右。为茶农开辟了新的生财之道。据了解,如果荒山荒坡上种茶以收茶籽为主,每亩可产茶籽2000公斤,茶籽油加工的潜力很大。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77844.html

上一篇:为何普洱茶要拼配 普洱茶拼配该如何调剂

下一篇:贵州省湄潭县:2018年茶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