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普洱茶可以具有许多细腻微妙的香气物质,而普洱茶有哪些香型呢?根据普洱茶的香型可分为六个类别,分别为:樟香、荷香、兰香、兰香、蜜香、核桃香。除了这些香气之外,云南普洱茶还有一些复合型香气,如易武茶是蜜兰香;比如还有一些普洱茶是荷香和樟香结合在一起。
以上简单的知道了普洱茶有哪些香型,可是我们平时购买普洱茶时候怎么辨别这些香味,哪些是具有这些香味的呢?
1、樟香:
云南各地有高大的樟树林,最适合普洱茶的种植生长,更可贵的是普洱茶树的根,与樟树根在地底下交错生长,使茶叶有了樟树香气。同时樟树枝叶也会散发樟香,茶树更直接吸收了樟香气,贮存于叶片中。
2、荷香:
有荷香的普洱茶原料均为幼嫩茶菁,采摘云南大叶种茶叶幼嫩的芽茶,制成时散发着强烈的青叶香,经过适当度的陈化后发酵,好的幼嫩的芽茶去掉浓烈的青叶香,自然而留下淡淡的荷香,荷香属于飘汤茶香。荷香普洱茶,打开包装之后就能闻到荷香轻飘。冲泡时,茶汤中也能品味到这种香气。
3、兰香:
用次嫩的三、四、五级普洱茶菁制成的散茶、圆茶,新鲜的普洱茶青那股青叶香,经过长期陈化后,由青叶香而转为青香,都能泡出兰花的香气。
4、枣香:
只有生长在植被非常茂盛,经常云雾缭绕而且有野生枣树的环境中的茶树才能产生这种香气,由于经常有落叶,久而久之形成了天然肥料,茶树根系吸收了这些肥料,加上茶叶吸收雾气,于是茶叶形成特殊的枣香气。
5、蜜香:
一般来说版纳大部份乔木压饼后一至二年都会产生蜜的甜香,当然,百年古树茶有明显的空杯留香。
6、核桃香:
这类型香气,并不是说其产茶地方是有很多核桃树,而是指茶叶,尤其是老茶头,在一些特殊存放环境中,会演化出核桃香气。但因为很少见,且这样香气并未受到大家所肯定,从而在划分普洱茶香气上,并没有将核桃香气划入到其中。
香兰茶是用香草兰与高档红、绿茶作原料,以先进制茶技术与现代吸附理论相结合研制成功的茶叶新产品,它是具有特色的天然添香茗茶,是我国添香茶类中一枝独秀的奇葩。香兰茶是1993年才开发出来的,是具有国际流行香型的一款茶叶,接下去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香兰茶的介绍吧。
香兰茶
香兰茶的基本介绍
香兰茶 是以有"世界天然食品香料之王"称誉的香草兰(Vanilla)与高档红、绿茶作原料,以先进制茶技术与现代吸附理论相结合研制成功的茶叶新产品,具有国际流行香型。有提神补脑,保肝补肾多种保健功效。香兰红茶香气清甜纯正,滋味浓强爽口,汤色红艳明亮,加奶口感更好,冷饮效果尤佳。香兰绿茶香气鲜纯隽永,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回甘,加冰更为爽口。
香兰茶的功效与作用
香兰茶 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的健康饮料,香荚兰不仅有浓郁的巧克力香味,而且有补肾健胃、益智养颜的功效。把香荚兰的有益成分添加于茶叶中,因而更加强了茶叶的保健功效。由于香荚兰豆的香气并不是鲜花吐香,不能用单纯的传统鲜花与茶叶的窨制方法。因为香荚兰豆中200多种香气挥发成份及药用保健的活性成份都必须通过提取浓缩获得。香兰茶的开发成功,不仅为人民大众增添了一种口感好、高档次的天然香味饮料,而且喝了这种茶,更有益于人体健康。
香兰茶
香兰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
以上就是有关香兰茶的知识介绍。香兰茶的香气浓郁且高雅,冲泡后的香兰茶香气持久,冲泡两三次之后仍然有余香味,且还有“通气和胃”的功效,其口感良好,是香味茶中难得的珍品。小编提醒,香兰茶要是加了奶,口感更好,且冷饮效果更佳哦。
一、普洱茶陈化的概论
普洱茶具有“陈化生香”的特点,与其他茶类相比,普洱茶不但耐仓储,而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品质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投资增值功能,如今,普洱茶仓储陈化已发展成为的重要产业。
普洱茶陈化的作用
在适宜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贮藏期内,普洱茶品质呈上升变化趋势,良好贮藏加工能使普洱茶卫生品质得到保证、风味品质向着香、醇、甘、润、滑方向转变,普洱茶的陈化品质不单纯取决于陈化时间的长短,更取决于具体陈化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措施。在贮藏过程中,普洱茶香气物质在组成结构和比例上发生系列变化,多酚类物质等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使普洱茶因贮藏时间的不同具有独特香型、汤色多变、苦涩味减轻、口感更加饱满甜润。
普洱茶贮藏期间变化的好坏与快慢,一方面取决于普洱茶本身的内质基础,另一方面依赖于贮藏陈化的环境条件,环境适宜,陈化普洱茶在制品的色香味品质和卫生安全品质等都将得到良好改善,能实现良好的投资增值功能。
二、普洱茶陈化
(一)普洱茶陈化的原理
普洱茶“陈化”的原理,是茶叶内含化学成分进行非酶促自动氧化,发生氧化、降解和转化,引起褐色物质形成和香味改变的过程。在茶叶仓储过程中,类酯化合物氧化,产生挥发性成分2,4-庚二烯醛等具有陈茶气味特征;多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糖类的自动氧化,形成茶褐素和黄褐色聚合物等;使普洱茶陈香显露、色泽褐变、茶汤红褐,苦涩物质降低,滋味逐渐趋于醇和。
1、热湿条件催熟
黑曲霉、根霉、毛霉、酵母菌等真菌的孢子或菌丝体以茶叶为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生长繁殖。在真菌的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糖化酶、醇化酶和酯化酶等酶类,使茶叶进行糖化作用、酶促作用和氧化作用等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茶叶中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增加,茶多酚和茶碱减少,使茶汤由青、黄色变成宝石红,可溶性物质增加,茶叶口感逐渐醇厚、甘甜,感觉变得更加滋润。广州、香港、台湾和西双版纳等地方全年温度基本上都在20℃以上,其春季、秋季也经常在30℃以上,夏季更是经常在40℃左右,且早晚温差不大,一般的湿度都在70%以上,冬季的湿度也在55%以上。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储藏普洱茶,普洱茶陈化较快。
2、冷藏条件增香
蛋白质的熟化、糖的焦化反应,糖类变成醇类,最后变成芳香酯等,是多数发酵食品香气的源泉。在较低温度下仓储普洱茶,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缓慢变化。在昆明的温/湿度条件下,3~11月真菌可以繁殖,6~10月后熟的良好时期,冬季产生酯化酶,积累芳香酯。
综上所述,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干净、清新的储藏条件,热藏熟,冷藏香,冷热的交替,季节的轮回,达到滋润普洱茶的效果。
(二)普洱茶陈化的要求
陈化是普洱茶发展香气、巩固和完善品质的重要工序,对于普洱茶陈化的时间和场所条件有一定要求。
1、普洱茶陈化的场所
普洱茶陈化的场所要求专门的陈化室,温度约为25℃,湿度约为75%,通风、透气、干燥、无污染、无异味、清洁卫生,切忌混放,避免日晒雨淋。
2、普洱茶陈化的时间
不同类型普洱茶陈化的时间有差异,具体的如下:
(1)普洱生茶
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不经过渥堆发酵,而完全靠自然缓慢氧化而成普洱茶。生茶,自然陈化缓慢,视环境条件,至少需要10~15年,在一定的期限内,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生茶,以第七泡汤色为基准,由最初的黄色(1~5年)→橘黄(5~10年)→玫瑰红(10~15年)→褐色(15~20年)→葡萄酒红(20~25年)→宝石红(25~30年),其汤色变化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链条。
(2)普洱熟茶
云南大叶种晒青茶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熟茶陈化,视环境条件,需要3~5年,其经陈化后,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
(三)普洱茶陈化的条件
贮藏条件可显著影响普洱茶陈化变化,贮放温度、湿度能够极其显著地影响普洱茶感官和理化品质变化的快慢。贮放条件不同,普洱茶的香气成分和香型的变化差异明显,陈化生香是有科学根据的。普洱茶的仓储,是后发酵的表现方式,而陈化技术是精致普洱茶所采用的必要措施,影响普洱茶陈化技术的因素主要有微生物、水分、温度和湿度等。
1、微生物
普洱茶与其它茶类相较,除了拥有质量比中小叶种丰富的原料外——提供高浓度反应物,其最大差别在于其锅炒杀青、日照晒干和有益微生物固态发酵等特殊工艺。普洱茶特殊风味的质量形成过程中,微生物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微生物就没有普洱茶。
微生物在后发酵过程中所引起的各种化学作用,对茶叶质量影响很大,有利有弊。整个渥堆变色和湿热过程中主要微生物有细菌属、酵母属、黑曲霉、灰绿曲霉、根霉属、青霉属等。一方面,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明显地改变茶叶的粗老的质量;另一方面,若微生物繁殖过盛,代谢产物过多,大量消耗茶叶内含物,使得茶汤平淡,且有不良的怪异气味甚至霉烂。
2、水分
水分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细胞内所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溶媒,也是化学反应的溶剂和霉菌繁殖的必要条件,微生物细胞组成不可缺少水。茶叶的水分含量决定了生长微生物的种类,一般来说,含水分较多的食品,细菌容易繁殖;含水分少的食品,霉菌和酵母菌则较容易繁殖。
在储藏期间茶叶极易吸收水分,使微生物得以孳生繁殖,普洱晒青毛茶必须增加茶叶含水量,才能使微生物固态发酵发挥较好的湿热作用,改善茶叶品质。茶叶含水量约为10%,适度的湿度,年平均湿度不高于75%,否则易霉变,应开窗通风,散发水分。
3、温度
渥堆湿热过程中,微生物发育受温度影响很大,温度保持在符合微生物生长的范围内,则微生物大量滋生,微生物分泌酶也会得到加强,且微生物的数量多寡决定分泌酶的浓度与种类,影响普洱茶氧化的方向与后发酵程度。
普洱茶陈化的温度一般约为25~30℃,温度不可骤变。温度太高易加速发酵变酸,影响茶汤水性给予口感的活泼性,甚至形成闷热,会将原本的生茶,转变为成熟的普洱茶。
4、氧气
在仓储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主要是氧化还原作用,氧气是不可缺少。氧不足微生物繁殖困难,酶的催化作用难以表达,一则使茶叶内含物的变化不足、滋味平淡、汤色不黄、香气不高,二则微生物分解同化,茶叶中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减少。但氧气过于充足,也会影响茶叶的内含物过氧化,使叶底乌暗。流通的空气,含较多的氧分,有利于微生物繁衍,加速茶叶变化。
5、光照
普洱茶陈化注意避光,红外线使茶叶升温,紫外线加快光化作用,酚类物质、叶绿素更容易氧化,色泽、滋味变化,失去其原有风味和鲜度。
6、其他条件
(1)忌异味
茶叶,多孔疏松体,富含高分子的棕榈酸和萜烯类物质,易吸收异味,注意必要的通风换气。
(2)利用竹箬包装
“茶须筑实,仍用厚箬填紧,瓮口再加以箬,以真皮纸包之”,选自明代许次纾的《茶疏》。传统包装的质料和方式,有助于普洱茶于后发酵时,过滤杂味以确保清纯的功效。
(3)注意普洱茶的寿命
普洱茶年代寿命,没有定论资料,仅品茗者直觉判其陈化程度。如福元昌、同庆老号普洱茶的陈化已到了最高点,必须加以密封贮存,以免继续快速后发酵,造成茶性逐渐消失,品味衰退败坏。故宫的金瓜贡茶,陈化期已一两百年,其品味“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综述上所述,普洱茶陈化的四个要件是温度、湿度、通风、无杂味;而次要条件为重压与翻仓。温度约为20~30℃、相对湿度65%~75%、通风无杂味,优质茶品经干仓陈化,茶叶黑而有油光,条索清晰、松脱。
普洱茶是目前在我国茶叶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品种。和绿茶、红茶不同。普洱茶的茶气比较浓厚,饮用时滋味浑厚,是一种很受人们欢迎的茶叶品种。在茶业界有这样的传说,一斤陈年普洱胜过一斤黄金,由此可见,陈年普洱的价值在茶叶市场中还是蛮高的。懂得喝茶的人会知道,普洱茶越陈越香。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普洱茶
为什么普洱茶会越陈越香?
一、时间的魅力
普洱茶的“越陈”可以陈到多久呢?是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还是一百年,乃至更长。在其茶制品的包装上,常有这样的字眼,在存储条件为“清洁、通风、避光干燥、无异味、无污染条件下长期保存”。
关于普洱茶的“越陈”,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定论。这主要据茶制品的原料、工艺、存储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越陈”这一时间概念,不仅是普洱茶与绿茶等茶类的最大区别,同时它也是普洱茶核心价值之一,没有“越陈”就不是普洱茶了。反过来,“越陈”这一时间的延长,也为普洱茶内在物质的持续降解与转化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二、物质的转化
“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物质概念。“越香”,便是茶叶本质上的体现,以普洱茶芳香类物质为例(即表现出的香气),新加工出的普洱茶(新生茶)其芳香类物质约有四、五十种,杂气很重。但对存放五十年的普洱茶进行检测,其芳香类物质却只有七至九种。
这说明普洱茶的香气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在普洱茶的后发酵中,它的香气的演变有向单一化方向转化的趋势。这其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的芳香类物质,是氧化沉香醇,属于具有特殊香型的芳香类物质,也常常被称为香气典雅。
因此,普洱茶真正意义的“越陈越香”,是普洱茶其内含物质,如由茶多酚、茶皂甙、咖啡碱等多种物质在酶的作用下缓慢络合与转化所得。
三、营养物质及药用价值
茶多酚相对茶叶化学而言,是个大概念。毕竟茶多酚内含物质太多,至今还有大量物质未被发现与证实。
茶多酚不是药,只有被适当的降解与转化后而产生新的衍生物,这类衍生物才可能产生药用机能。而这个过程恰巧属于生物科技的范畴。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就是典型的生物过程与结果的一种表述。生物的降解与转化需要时间,是“越陈”的过程,而“越香”不仅仅代表某种特殊的香气,更多地赋予品质的概念。
普洱茶“越陈越香”概念,我们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解读,不难得出:普洱茶,除了品饮属性外,同时兼具收藏价值和金融价值。当然,其重心还是在于其品饮价值。对于过度追求普洱茶(特别是具有一定年限的老茶)的茶友,还需理性的选择哈。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香是品茗中最表面性的鉴赏,品味香纯用嗅觉感官,也是最直接而且本能所及的。好的普洱茶可以具有许多细腻微妙的香气物质,品茶香其实很简单,6个小步骤就能让你充分感受普洱茶香,在泡茶的每个环节,都是品香的好时机。
一:观其色,嗅其香
拿取置茶的茶叶罐时,空气中大约就已经飘荡着一股茶香了。打开茶叶罐,罐内的密闭空间中,回荡着浓浓的茶香。取茶于手心,低头轻嗅,香气又是另一种表现。
二:亲近茶壶,感知香韵
茶叶置于茶壶中,沸水冲泡,顿时香气四溢,让人神清气爽。将壶盖置于鼻尖,深深啜吸壶盖附着的芬芳;再将茶壶置于鼻尖,感受那茶叶经高温湿润后的香气变化。
三:与味蕾相遇,与身体相融
茶汤注入茶杯,举杯闭目深吸一口茶汤表面散发的香气。茶汤入喉,杯底仍有不容错过的余香,等待与我们的嗅觉神经细胞交流。
四:轻啜细品,唇齿留香
茶汤入口,轻含于舌面,顿时香气四溢,或充满口腔唇齿间,或上扬至上颚鼻腔处。一壶茶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香气可能不断地变化。
五:慢下来,让回味悠长
如果我们有时间,可以稍稍放慢品茶的节奏,茶汤顺着舌面滑入身体后,让茶香包裹整个口腔,或于喉头鼻腔回荡。
六:记忆中的陈香,再现往日时光
还有一种茶香,并不是感官嗅觉的,而是大脑深层知觉的香,那是记忆中的陈香。这种茶香的苏醒,如老歌一般,唤回记忆深处那种美好经验的情境,如时光回溯岁月重现,让生命的感动重新再走一回。
普洱茶具有“陈化生香”的特点,与其他茶类相比,普洱茶不但耐仓储,而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品质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投资增值功能,如今,普洱茶仓储陈化已发展成为的重要产业。
普洱茶陈化的作用
在适宜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贮藏期内,普洱茶品质呈上升变化趋势,良好贮藏加工能使普洱茶卫生品质得到保证、风味品质向着香、醇、甘、润、滑方向转变,普洱茶的陈化品质不单纯取决于陈化时间的长短,更取决于具体陈化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措施。在贮藏过程中,普洱茶香气物质在组成结构和比例上发生系列变化,多酚类物质等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使普洱茶因贮藏时间的不同具有独特香型、汤色多变、苦涩味减轻、口感更加饱满甜润。
普洱茶贮藏期间变化的好坏与快慢,一方面取决于普洱茶本身的内质基础,另一方面依赖于贮藏陈化的环境条件,环境适宜,陈化普洱茶在制品的色香味品质和卫生安全品质等都将得到良好改善,能实现良好的投资增值功能。
二、普洱茶陈化
(一)普洱茶陈化的原理
普洱茶“陈化”的原理,是茶叶内含化学成分进行非酶促自动氧化,发生氧化、降解和转化,引起褐色物质形成和香味改变的过程。在茶叶仓储过程中,类酯化合物氧化,产生挥发性成分2,4-庚二烯醛等具有陈茶气味特征;多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糖类的自动氧化,形成茶褐素和黄褐色聚合物等;使普洱茶陈香显露、色泽褐变、茶汤红褐,苦涩物质降低,滋味逐渐趋于醇和。
1、热湿条件催熟
黑曲霉、根霉、毛霉、酵母菌等真菌的孢子或菌丝体以茶叶为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生长繁殖。在真菌的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糖化酶、醇化酶和酯化酶等酶类,使茶叶进行糖化作用、酶促作用和氧化作用等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茶叶中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增加,茶多酚和茶碱减少,使茶汤由青、黄色变成宝石红,可溶性物质增加,茶叶口感逐渐醇厚、甘甜,感觉变得更加滋润。广州、香港、台湾和西双版纳等地方全年温度基本上都在20℃以上,其春季、秋季也经常在30℃以上,夏季更是经常在40℃左右,且早晚温差不大,一般的湿度都在70%以上,冬季的湿度也在55%以上。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储藏普洱茶,普洱茶陈化较快。
2、冷藏条件增香
蛋白质的熟化、糖的焦化反应,糖类变成醇类,最后变成芳香酯等,是多数发酵食品香气的源泉。在较低温度下仓储普洱茶,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缓慢变化。在昆明的温/湿度条件下,3~11月真菌可以繁殖,6~10月后熟的良好时期,冬季产生酯化酶,积累芳香酯。
综上所述,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干净、清新的储藏条件,热藏熟,冷藏香,冷热的交替,季节的轮回,达到滋润普洱茶的效果。
(二)普洱茶陈化的要求
陈化是普洱茶发展香气、巩固和完善品质的重要工序,对于普洱茶陈化的时间和场所条件有一定要求。
1、普洱茶陈化的场所
普洱茶陈化的场所要求专门的陈化室,温度约为25℃,湿度约为75%,通风、透气、干燥、无污染、无异味、清洁卫生,切忌混放,避免日晒雨淋。
2、普洱茶陈化的时间
不同类型普洱茶陈化的时间有差异,具体的如下:
(1)普洱生茶
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不经过渥堆发酵,而完全靠自然缓慢氧化而成普洱茶。生茶,自然陈化缓慢,视环境条件,至少需要10~15年,在一定的期限内,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生茶,以第七泡汤色为基准,由最初的黄色(1~5年)→橘黄(5~10年)→玫瑰红(10~15年)→褐色(15~20年)→葡萄酒红(20~25年)→宝石红(25~30年),其汤色变化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链条。
(2)普洱熟茶
云南大叶种晒青茶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熟茶陈化,视环境条件,需要3~5年,其经陈化后,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
(三)普洱茶陈化的条件
贮藏条件可显著影响普洱茶陈化变化,贮放温度、湿度能够极其显著地影响普洱茶感官和理化品质变化的快慢。贮放条件不同,普洱茶的香气成分和香型的变化差异明显,陈化生香是有科学根据的。普洱茶的仓储,是后发酵的表现方式,而陈化技术是精致普洱茶所采用的必要措施,影响普洱茶陈化技术的因素主要有微生物、水分、温度和湿度等。
1、微生物
普洱茶与其它茶类相较,除了拥有质量比中小叶种丰富的原料外——提供高浓度反应物,其最大差别在于其锅炒杀青、日照晒干和有益微生物固态发酵等特殊工艺。普洱茶特殊风味的质量形成过程中,微生物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微生物就没有普洱茶。
微生物在后发酵过程中所引起的各种化学作用,对茶叶质量影响很大,有利有弊。整个渥堆变色和湿热过程中主要微生物有细菌属、酵母属、黑曲霉、灰绿曲霉、根霉属、青霉属等。一方面,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明显地改变茶叶的粗老的质量;另一方面,若微生物繁殖过盛,代谢产物过多,大量消耗茶叶内含物,使得茶汤平淡,且有不良的怪异气味甚至霉烂。
2、水分
水分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细胞内所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溶媒,也是化学反应的溶剂和霉菌繁殖的必要条件,微生物细胞组成不可缺少水。茶叶的水分含量决定了生长微生物的种类,一般来说,含水分较多的食品,细菌容易繁殖;含水分少的食品,霉菌和酵母菌则较容易繁殖。
在储藏期间茶叶极易吸收水分,使微生物得以孳生繁殖,普洱晒青毛茶必须增加茶叶含水量,才能使微生物固态发酵发挥较好的湿热作用,改善茶叶品质。茶叶含水量约为10%,适度的湿度,年平均湿度不高于75%,否则易霉变,应开窗通风,散发水分。
3、温度
渥堆湿热过程中,微生物发育受温度影响很大,温度保持在符合微生物生长的范围内,则微生物大量滋生,微生物分泌酶也会得到加强,且微生物的数量多寡决定分泌酶的浓度与种类,影响普洱茶氧化的方向与后发酵程度。
普洱茶陈化的温度一般约为25~30℃,温度不可骤变。温度太高易加速发酵变酸,影响茶汤水性给予口感的活泼性,甚至形成闷热,会将原本的生茶,转变为成熟的普洱茶。
4、氧气
在仓储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主要是氧化还原作用,氧气是不可缺少。氧不足微生物繁殖困难,酶的催化作用难以表达,一则使茶叶内含物的变化不足、滋味平淡、汤色不黄、香气不高,二则微生物分解同化,茶叶中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减少。但氧气过于充足,也会影响茶叶的内含物过氧化,使叶底乌暗。流通的空气,含较多的氧分,有利于微生物繁衍,加速茶叶变化。
5、光照
普洱茶陈化注意避光,红外线使茶叶升温,紫外线加快光化作用,酚类物质、叶绿素更容易氧化,色泽、滋味变化,失去其原有风味和鲜度。
6、其他条件
(1)忌异味
茶叶,多孔疏松体,富含高分子的棕榈酸和萜烯类物质,易吸收异味,注意必要的通风换气。
(2)利用竹箬包装
“茶须筑实,仍用厚箬填紧,瓮口再加以箬,以真皮纸包之”,选自明代许次纾的《茶疏》。传统包装的质料和方式,有助于普洱茶于后发酵时,过滤杂味以确保清纯的功效。
(3)注意普洱茶的寿命
普洱茶年代寿命,没有定论资料,仅品茗者直觉判其陈化程度。如福元昌、同庆老号普洱茶的陈化已到了最高点,必须加以密封贮存,以免继续快速后发酵,造成茶性逐渐消失,品味衰退败坏。故宫的金瓜贡茶,陈化期已一两百年,其品味“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综述上所述,普洱茶陈化的四个要件是温度、湿度、通风、无杂味;而次要条件为重压与翻仓。温度约为20~30℃、相对湿度65%~75%、通风无杂味,优质茶品经干仓陈化,茶叶黑而有油光,条索清晰、松脱。
观其色,嗅其香
拿取置茶的茶叶罐时,空气中大约就已经飘荡着一股茶香了。打开茶叶罐,罐内的密闭空间中,回荡着浓浓的茶香。取茶于手心,低头轻嗅,香气又是另一种表现。
亲近茶壶,感知香韵
茶叶置于茶壶中,沸水冲泡,顿时香气四溢,让人神清气爽。将壶盖置于鼻尖,深深啜吸壶盖附着的芬芳;再将茶壶置于鼻尖,感受那茶叶经高温湿润后的香气变化。
与味蕾相遇,与身体相融
茶汤注入茶杯,举杯闭目深吸一口茶汤表面散发的香气。茶汤入喉,杯底仍有不容错过的余香,等待与我们的嗅觉神经细胞交流。
轻啜细品,唇齿留香
茶汤入口,轻含于舌面,顿时香气四溢,或充满口腔唇齿间,或上扬至上颚鼻腔处。一壶茶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香气可能不断地变化。
慢下来,让回味悠长
如果我们有时间,可以稍稍放慢品茶的节奏,茶汤顺着舌面滑入身体后,让茶香包裹整个口腔,或于喉头鼻腔回荡。
记忆中的陈香,再现往日时光
还有一种茶香,并不是感官嗅觉的,而是大脑深层知觉的香,那是记忆中的陈香。这种茶香的苏醒,如老歌一般,唤回记忆深处那种美好经验的情境,如时光回溯岁月重现,让生命的感动重新再走一回。
学会鉴别茶香,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品茶体验。
普洱的茶香,泡时并不是那么张扬,闻久了,也会闻出来这是不是一泡好喝的茶;而杯底香则是普洱茶的另一个迷人之处,想到蜜香、花香、花果香、樟香的那么一泡茶,也该让人流口水了吧?
原标题:普洱茶探索之香气
香气使人愉悦,使人感觉到舒适,迷人的香气使人陶醉,使人心旷神怡。陈年普洱茶的香气是最迷人的,如果新茶是清香的话,那经过长时期储存的普洱茶是最迷人的陈香。
我不知道普洱茶的陈香是如何得来的,往往其他茶类香气不会超过3年,可为何普洱茶的香气可以保持这么久呢?我觉得很有可能除晒青工艺以外,其他茶类不进行紧压成型,而都是散茶毛料,所以香气易散。而普洱茶进行了紧压,使茶叶内含物质得不到很快的释放,所以香气保住了。我也感叹古人的智慧,居然可以想到以紧压的方式来制作普洱茶。是种巧合,还是有意为之,至今成谜。普洱茶饼型越紧,若干年以后香气会越足,提前松散的茶饼不适合更加长期的储存。
普洱茶的香气应该是这样转变的,第一年是青味,也可以说是青臭味,如果闻到这种味道就说明是当年的头春茶了;第三四个年头香气逐渐下降,喝茶感觉不到香;到第五六个年头香气呈上扬状态;第七八年陈香逐渐显现。
香气也分多种,就我观察好茶与次茶的香气会向两个方面发展,与口感的发展方向是同步的,一种是产生出很美妙的陈香,而另一种则产生出腥香。腥香区别于腥臭,是香中有腥味。凡是在储存过程中出现腥香的茶叶口感也必定下降了,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一下,选择购买老茶时,腥香的茶叶尽量不选。
普洱茶香共有四大类:品种香,地域香,工艺香,陈香。成品的茶上通常都同时具有此四种香气。
工艺香:此四类香气中,唯有工艺香来源于工艺,区别于其它三种的是:凡工艺香,都是从外而内的,所以,此类香气的特征是开始时比较香,越泡越不香。
陈香:陈香主要来源于淳化,即新茶没有,老茶有,又不是工艺香的,即为陈香,陈香的特征是越泡越香。
品种香和地域香:因为制作陈茶的原料主要是群体原始种,遗传基因不稳定,形态各别,而不同的种群又受到相同地域的影响和趋于同化,相同地域的茶呈现出种别复杂,但风格相对统一的特征,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相同地方品种香和地域香是合起来进行辨别是更加科学和合理的。
品种和地域香是工艺香和陈香的基础,四者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变异性”,工艺香越浓烈,地域香和品种香就越不清晰,同样,陈香越浓郁,地域香和品种香也会越不清晰。于陈茶来说,地域和品种的差别更多的反应在人体诸如“回味”“汤感”等感官范畴,因此,一味的靠香气来判断茶的产地是不科学的。
品种香和地域香在新茶的时候容易体验,其方法和体验陈香一样,越泡到后面越显的,即是品种和地域香。
一、吊水对比识别普洱茶里的工艺香
这种方法,目的是剥离茶的工艺香,因为工艺香一直被频繁的用来假冒“山头气”,是最大的羊头。
工艺香的特征:开始香,越泡到后边越不香。工艺香的弊端:和茶汤的融合度不好。
方法:以同一泡茶,分两组对比,水,投茶量,器材保持一致,一组注水急,冲注,另一组从正中心缓慢吊水,尽量保持茶底不动,三十秒或一分钟出汤,对比饮用。
工艺香越严重,越会呈现出以下特征:
1、滋味重,吊水后苦涩味尤其重。
2、滋味融合度区别大,冲注的茶汤和滋味融合度不错,吊水的很差,苦涩味游离。
3、气味愉悦度差别大,工艺香较重的茶,挥发性降低后,其愉悦度大大降低,吊水的气味对比冲注的愉味度差别大。
一般来说,工艺香越少的茶,越利于淳化。
另,存放不当的茶,也可以此法做鉴别。
二、对比叶底和茶汤的气味辨别陈茶的仓储
茶在淳化的过程中,非常讲究“临界点”,过于干燥,香气容易挥发,质感容易下降,而过于湿热,香气容易沉闷,回味容易丧失,所以,淳化环境对于陈茶来说,是异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仓储过于跌宕起伏的,会留下很多异杂气味,环境过于极端的,也会产生不可逆的后果,这里提供一个小窍门,针对过于干燥和湿热的仓储的鉴别。
方法:泡茶的时候,不要弄破茶胆,注水不可过急,进入后水(通常指总泡数的后三分之一),边泡边体验茶汤的气味,对比嗅叶底的气味。
叶底的气味浓郁于茶汤的,通常存放环境过于沉寂,空气循环不好,叶底气味淡于茶汤的,说明存放环境过于流动。
叶底的气味闻起来比茶汤中香气更显陈的,说明存放环境过湿,叶底气味比茶汤年轻的,说明存放环境过干。
理想的淳化,在杜绝了异杂气味的前提下,叶底和茶汤的气味呈现出大概一致的特征,茶汤的气味稍稍比叶底的陈一点点。
三、体验五个层次的茶香
初级的茶香,水飘香,茶香肤浅飘扬,闻得见,喝不着,其特征是,泡茶时散发在空中的气味,以及茶汤杯盖等,嗅起来很香,但入口后,香气即大幅下降,甚至没有什么香气,光剩苦涩。
次级的茶香,香入水,茶香大部分弥散开,少部分融入茶汤中,此类茶香给人的体验是:闻起来很香,喝起来也香,不过没有闻着那么香。
中级的茶香,水含香,茶香少部分弥散,大部分融入到茶汤中,融入到茶汤中的香气下沉,一部分从口齿中发散,一部分从喉咙中发散。体验这样的茶香,方法是,茶汤入口时屏住呼吸,待茶汤下喉后,闭嘴,从鼻腔中缓慢深出气,注意体验香气的源头。
高级的茶香,水生香,茶香和茶汤的融合度极好,闻起来几乎不香,但喝完后,香气从喉咙深处缓慢回出,异常持久。此类茶的汤感,通常比较油润。
顶级的茶香,水即香,这类茶,必须是原料工艺淳化都很优质的陈茶,其陈香浓郁丰富,和茶汤完全的融为一体,茶汤流到哪里,陈香就到哪里,且茶汤会随着茶香的挥发而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化感”,饮之,有“汤即是香,香即是汤”的美妙感觉。
初学时,体验不同层次的茶香,最主要依靠反复的对比,重点是注意力的分配,体验香入水,最关键是比较泡茶时挥发出来的香气和喝茶时的香气,若喝起来比较香,则应当将注意力移到喉咙和口腔中,体验水含香的程度,若茶汤喝完后比含在嘴里还香,则将注意力长时间放在喉咙部位,体验水生香,重点关注茶汤下咽后喉咙部位的香气的散发特征,持久度和浓度。
四、香气的融合度,饱满度,以及挥发度之间的关系
融合度:指香气和茶汤的融合程度,融合度越高,越具水生香的特性。
挥发度:指香气的挥发程度,挥发性越高的茶,越让人觉得香气浓郁,飘扬。
饱满度:指香气的总和。在不走水的前提下,一道茶所有泡数加在一起,挥发出来的和融合在茶汤中的香气总和。
饱满度很高的茶,会呈现出香气不但融合度好,而且挥发度也高,喝起来甚至会产生“水既是香”的美妙感觉,常见于醇化比较好的号级茶。
香气融合度很高的茶,方具备饱满度高的特性。原因是一个未经醇化的香气挥发性教高的新茶,其香气挥发性会随着醇化而递减。虽然后期的醇化也许会增加其陈香的浓度,但前期的损耗会影响到其香气的总量和品质,就如同一个从小拉小提琴,后来改学钢琴的乐手,其钢琴演奏技能会赶不上同资质的一直在学钢琴的乐手,而改学钢琴后,自己的小提琴演奏水平也会下降。
理论上,在相同原料的前提下,以香气的饱满程度来说,陈茶要优于任何一种工艺的新茶。
而一泡新茶中香气的融合度,是醇化后饱满程度最大化的最关键指标。
五、陈香和谈恋爱一样,越沉越幽越迷人
陈香由内而外,幽沉不扬,淡而久远。
越沉的香,越不显,越考人功夫,早年我喝茶,茶汤刚入口就夸夸其谈,数年来品茶无数,却仅得表面飘香和汤中浅香而已,一叶障目,一香封鼻,终不识庐山真面目,暴敛天物无数,惭愧。
后来常喝同一泡茶,经过茶山和城市中的反复对比体验后,发现,同一个茶,在茶山总是更快容易体验得到香气,越在茶山住的时间长,体验到香气的速度越快,在城市中会慢很多,住得越长越慢,始知,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乃不虚真言。
再做仔细体验后发现,原料工艺自然的茶,静静吊水一两泡后(开始一两泡总会有些氧化导致的甜香),入口将不会体验到太多的香气,但会有一种茶气,将鼻腔中,甚至蝶窦额窦中的杂霾之气一扫而光,若干秒钟后,清香袅袅,自喉咙回出,整个鼻腔中变得越来越清透,大脑随之清醒,有类似吸氧的感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若身体状况良好且足够敏感,则连肺部以及整个胸腔都有润泽通透感,实在是妙不可言啊。
唯需静下来十多秒钟,对比喝茶前的状态,可得其妙。
茶中真味,非淡定者不能得之。
六、品香切忌过度联想
人的嗅觉比较敏感,思维反应速度快,容易体验到最初发生的香气,并马上会产生联想,大脑会根据记忆内容对嗅觉进行指示,继而令嗅觉不再准确,意淫和分析令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思维上,从而忽略了过程中香气的凝聚,变幻,发散,以及呼吸通道在整个过程中状态的改变,让人体验到浅表的一部分香气,而不能进行深入细致的体验。
一个茶汤中的气味往往由多种气味组成,之所以人们能够对其进行辨别和区分,是因为不同的气味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挥发特性和节奏,譬如挥发性高的气味会在最初出现,而融合度好的气味会持久存在,因此,要辨别一个茶的香气特征,需要的是全过程的体验。
人脑,是人体产生意识的主体器官,当人们的大脑在分析和运算时,其嗅觉就会停止工作,从而令品茶者体验不到整个过程中的多种香气。
品茶过程中联想的作用,是为了形容香气,以交流让别人共鸣,品茶在先,交流在后,因此,合理的状态是先体验,后动脑经,最后再交流。
喝一口茶所产生的香气,会在至少十多秒钟内持续存在,好的茶香可持续更长时间,而我们却很难做到在那么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在嗅觉上。原因就是我们的大脑喜好思考和分析联想。
品香,也是需要锻炼的,重点不在于锻练呼吸的敏锐,而是锻炼放松思维的能力,尽量不去跟随大脑的联想和意淫。
锻炼呼吸的敏锐可以让人具有快速的辨析某种香气的能力,而放松思维,则可以让人体验到更全面和真切的香气。
七、体会茶香,要由,不要逐
“由”的甲骨文,像一盏油灯,灯中油随火燃,由者,随顺也。
人的主观意识是非常强大的,大脑指挥一切,通常状态下,我们常常会在一口茶汤刚一入口,就捕捉到一个香气,继而引发猜测,判断,回忆,归类,甚至大量的联想行为。
如同马路上过去二十辆车,第一辆红色的法拉利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于是我们的目光一直盯着这辆车,当二十辆车过去后,其余的十九辆统统被我们忽略,此谓逐。
茶中香气性状复杂,博大精深,逐者得其表,由者得其里,逐者得其专,由者得其全。
由香:放松身体和相关感官,跟随品茶过程中的茶香。从嗅知,到发散,渗透,弥散,回觉,渐逝等完整体验。。。。
由香三要决:由动不由静,由根不由表,由全不由专。
八、由香过程的整体性异常重要
每泡茶汤中,都有很多种香气,人的感官有限,所以缉毒需要靠狗,刨松露需要靠母猪。
虽然如此,但善于品茶者,往往还是能够把很多中香气区辨开,这个并不是因为高手的嗅觉更加发达,而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方法。
这个方法其实很简单,一个茶中的多种香气,会有着不一样的挥发性和散发节奏,因此会在不同的阶段展现出来,也就是说,假设一个茶中有三种香气,若都遵循同样的散发节奏和稳定强弱规律,绝对整齐的呈现出来,那我们就区别不出来了,若是第一种挥发得快,第二种很平稳,第三种后出现,这样,我们就能够有条不紊的把它们一一区辨出来。
比较困难的是,人体的机构导致了大脑过度灵活,因此很多人在茶汤一入口就开始跟着最开始的气味去联想和分析比较了,也有的人会长一点,茶汤入口后数秒钟,才开始分析运算。
但有的更加自然的香气,其挥发性很低,往往在饮茶后数秒钟才开始隐隐出现,十多秒甚至几十秒之后才达到挥发性的高峰,茶汤入口就开始联想对应者,往往就失去了体验的机会了。
由香过程中的整体感,指两方面:其一,一口茶汤从开始喝到喝完后的回味结束。其二,一泡茶从第一泡到最后一泡。
初学者若坚持这样做些时日,香气的鉴别能力就会大大提升。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