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重庆合川区:春茶采摘把农忙 双凤镇3000亩茶山助农增收

2019-11-30

合川区是我国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区,其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合川区是重庆市重要的卫星城市,其在经济辐射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合川区还是重庆市重要的产茶区,重庆多山,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其重要茶产区的地位,每年合川的茶叶产值在合川经济中贡献着重要的作用。

3月份,是春暖花开时,此刻在重庆市合川区双凤镇的各大茶山上,茶树清香伴随着桃李花的芬芳飘向远方。山顶山腰,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春茶,一片忙碌的景象。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村里几十个妇女都会到茶山上采摘茶叶,因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采摘茶技术,每人都有3000多元的劳务报酬。”双凤镇车山村的李大姐高兴地说,“近几年来,双凤镇的茶叶产业发展得较好,茶厂需要大量的劳务工,村里的妇女们就不用大老远的外出打工了,可以就近在茶场务工,经济收入也不错。”

双凤农业中心的负责人告诉笔者:“近年来,茶厂始终坚持‘开发一片、致富一方’的理念,全力推进农旅一体化产业进程,产业辐射车山、塘湾、江北、保合、关口等多个村,覆盖人口上10000人。目前,已带动300多户农户种植茶叶近4000亩,并吸纳了200余名农民作为公司的固定员工,每逢育苗、种茶和采摘季节,每天进入茶山务工的农民达200余人次,月工资均在3000元以上。”

据了解,由于双凤镇常年云雾缭绕,非常利于茶叶的生长,生产出绿茶品质极高。目前,双凤镇近4000亩茶山涵盖钓鱼城、玉芽、鱼城茗剑等3家茶叶有限公司,每年带动附近村民300多户增收。

据悉,自今年春茶开摘以来,镇村干部积极动员、组织上1000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妇女上山采茶,既缓解了企业采茶工紧缺的问题,又给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

精选阅读

重庆武隆:千亩牡丹茶助茶农增收


重庆武隆地处中国西南山区,这里多山多水,风景秀丽,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胜地。近年来,当地政府结合当地地理以及环境资源优势,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产业,除了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外,茶产业将作为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点进行发展。

“我家亲戚种了四十几亩茶,据说效益挺不错的。今年,政府又给我们很多优惠政策,所以,我参加了‘有机茶园新技术’培训,对种植新品种金牡丹茶我是很有信心的。”正在地里种茶苗的牡丹茶种植户冉正芳对笔者说。连日来,在武隆县大山深处的后坪乡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据了解,金牡丹茶(新选203)属灌木类、中叶类,是从铁观音和黄旦的人工杂交一代中采用单株育种发育成的早生品种。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结重实,香气馥郁芬芳,滋味醇厚甘爽,“韵”味显。海拔在500-1600米之间的后坪乡山高林密,峰峦层叠,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不需要施化肥、农药,非常适合金牡丹茶的生长。

该乡党委政府依靠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政府+技术”的生产方式,引进种植新品种金牡丹茶树1000余亩,并对挑选的有种茶经验的96户农户进行新技术培训。同时,由合作社统一免费供茶苗和技术指导。对与合作社签订合同的低收入农户,合作社就向其支付土地租金、负责茶叶的种植和抚育;剩余劳动力还可就地打工。

据悉,到2012年,1000余亩金牡丹茶树预计产优质茶叶约80000斤,实现产值100万多元,将助首批通过有机茶园技术培训并取得证书的96户茶农实现户均增纯收入10000元左右。

重庆城口县:种茶技术送上门 助农增收致富


春节过去,冬天即将过去,春天也快要到来。对于茶园里的茶农来说,正是春耕的好时节。这时候的农户们要开始抓住春播时机,开始了一年的忙碌。近日,城口县鸡鸣乡茶园里,茶农们个个挥锄挖穴,精神抖擞,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他们中间多了一位种茶专家,正在给茶农们详细指导种茶技术。

为学习科学的种茶技术,城口县鸡鸣乡邀请县农委的专家给农户传播种茶技术。专家耐心细致的给大家讲解科学知识。土壤深翻、平整、施足基肥,种植方式和造林密度,水土保持的方法,树冠的修剪,病虫害的防范,以及如何采摘鲜叶等等,种茶专家采用深入浅出、易学易懂的方式,传播现代化的种茶技术,不仅扩展了农户的理论知识面,还带头示范了实践动作。

据了解,茶叶在城口县鸡鸣乡的发展历史上追溯久远,“白鹤井中水,鸡鸣院内茶。”一语道破“鸡鸣茶”的由来。但传统的种茶技术未能给当地农户带来丰厚的收益,如何让这片茶园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金山?近年来,城口县鸡鸣乡都在“深做茶文章”,现代化科学的种茶技术必然是扭转低效益种茶的核心关键。

“我种了5年的茶树,以前不懂什么技术,靠天吃饭,茶树给我带来的收益并不多。今天,听了专家的讲解,才明白种茶也是一门技术活,我得借此机会认真学好这门技术。”城口县鸡鸣乡茶坪村村民罗兴强说。

下一步,鸡鸣乡准备打造生态茶园,采用“产+销”相结合的模式,从产销两端入手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目前,鸡鸣乡已有茶树面积3000余亩,2018年,将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项目完成400余亩,种植100万株幼苗。在加大“鸡鸣茶”品牌推广力度上,已在江北机场免费开展为期1年品牌形象宣传推广,在印象中国-文化中国版块对其进行网络推介,组织专家为茶厂做工业设计、营销策划,进一步做大做强“鸡鸣茶”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我们带领农户学习科学技术,就是想转变他们的旧思想旧观念,通过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助农增收致富,增加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鸡鸣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武汉国税精准扶贫建白茶园助农增收


近年来,武汉市国税局致力于精准扶贫,两年多来,新洲区卫星村白茶园种植成效显著,茶苗种植成活率高达95%,预计2018年村级纯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村民一年增收将超过5000元。

2015年10月,市国税局扶贫队被派驻卫星村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卫星村地处大别山支脉,受地形条件限制,没有一条超过500米的直路,村民基本靠天吃饭,村级收入常年负债,村民生活特别艰难。市国税局扶贫队刚到卫星村,第一个夜晚,是在听着窗外呼呼的冷风、感受楼顶嘀嗒的雨声,在没有电灯中度过的。

茶园

扶贫工作第一件事是摸清家底,根据摸底,卫星村基础设施薄弱,用水用电都成问题,土质偏酸性难以种植常规作物;全村按照标准核实的贫困户共37户81人,大部分是因病致贫、孤寡老人。市国税局扶贫队经过调研后决定,寻找一条有长期“造血”功能的产业项目彻底解决贫困问题。新洲区曾有种植白茶的经验,扶贫队于是先后3次请来江苏、湖北茶叶种植专家实地勘察,针对村里丘陵地貌和土质偏酸性的特点,决定采纳专家建议,一期建设80亩标准化白茶基地。

2015年,市国税局投入30万元,帮助兴修水塘5亩,解决茶园储水灌溉问题;架设600多米输电线路,解决生产用电问题。2016年,市国税局追加投资125万元,为村里购买了37万棵白茶,4万株黄金茶,茶苗成活率高达95%。预计到2018年,卫星村可实现生产白茶(干茶)300余公斤,销售收入50余万元,确保村级纯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茶园已经建成,市国税局继续为村民打通茶叶加工、销售渠道,确保白茶园能持续为村民创造收益。就在本月,360平方米崭新的茶叶加工厂已经盖起来了,基础设施和机器设备也将全部到位。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77754.html

上一篇:湖南黑茶算不算是好茶 湖南黑茶介绍

下一篇:茉莉花茶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茉莉花茶的功效和作用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