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重庆黔江:石会镇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农户增收

2019-11-30

坐落在武陵仙山腹地的群山之间,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风景是十分不错的,云缠雾锁、峭壁绵延、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正因为地形相对闭塞,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不少村民日子过得比较清贫,然而,如今这个地方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当地茶叶生产区,茶叶成了当地群众脱贫攻坚的主要产业,一片片茶叶致富了这方乡邻。

“龚兵,来收花的时候顺便带包肥料”;“兵哥,顺便带瓶酱油。”一辆货车穿梭于武陵仙山之间,就在位于山间农家小院的房前屋后,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扑鼻而来。循香而去,成片的小花在山间绽放,这就是被当地人誉为深山珍珠的植物——珠兰花。

珠兰花又称珍珠兰,因其形如珍珠、花香浓郁,是著名观赏花卉,也是窨制鱼籽兰花茶的重要原料。一朵朵饱满的珠兰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当地茶农的重要增收途径。

石会镇茶叶基地

笔者跟随龚兵一起,进山收花。笔者在现场看到,收购的车辆在一户户农家小院前停留,花农们也将刚采摘下来的珠兰花经分级、称重后完成交易。

透着幽香的珠兰花,当地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在收购现场,龚兵按均价18元一斤的价格收购珠兰花,前来售花的村民也得到了数十元至300多元的收入。据前来售花的村民帅永华介绍,他从2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珠兰花,今年他家种植的三亩多的珠兰花将给他带来1万余元的收入。

笔者从龚兵处了解到,珠兰花收购季将持续到8月初,预计今年能够收到3000余斤用于窨制鱼籽兰花茶。

在当地,除了能够让当地村民增收的珠兰花产业外,茶叶种植更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石会镇的茶叶基地主要分布在工农村,村民种茶历史悠久,至今村里还保存着传统手工制茶工艺。这里现有茶山面积1000余亩,种茶户有近100户。以前茶农采摘的鲜叶大多卖给当地一茶厂,少数茶农靠自己加工传统手工茶销售,村民平均一亩收入在5000元左右。但由于特殊原因,当地的茶叶产业却一度陷入寒冬。

龚兵(右一)在收购珠兰花

2018年,龚兵跟他所在的重庆泳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接手了石会当地的茶叶基地,当地的茶叶产业,也重新焕发了生机。

据了解,工农村的茶叶产业吸纳120户农户参与种茶,其中建卡贫困户达30余户,极大的带动了当地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同时促进了农户增收。

据龚兵介绍,当地的茶叶产业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之路,由他们统一进行管理、统一进行收购后统一进行销售。

如今,石会镇境内工农、青山、高峰、黎明、关后等村(社区)大力发展茶叶种植,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产出的一片片茶叶,也致富了一方百姓。

“石会镇境内是优质的茶叶产区,我们将跟广大茶农一起,将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助推乡村振兴。”龚兵说。

cy316.com扩展阅读

镇巴县:积极推动茶产业发展 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


深居内陆的镇巴县,由于经济落后、资源短缺,成为我国的贫困县之一。近年来,镇巴县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积极推动农民从事茶业,以此加快当地脱贫的步伐。在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实施多项辅助措施,农民们发展茶业的积极性被带动了起来,截至目前,共有2万多人实现增收。

镇巴县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镇巴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这一核心,将茶产业发展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攻方向之一,带动全县15个镇90余个有茶贫困村(社区),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茶产业发展实现脱贫。

该县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优质气候条件和茶叶资源优势,相继出台《镇巴县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关于加快镇巴茶产业突破发展决定》等文件,结合《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县、镇、村三级联动通盘谋划,编制出茶叶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和各年度实施计划;通过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奖扶措施,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领办茶叶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群众增收,先后打造出“一带两区”(210国道沿线生态茶园旅游带、楮河和纳溪河流域优质富硒区以及三元、简池优质高产区)11.63万亩高标准茶园。利用帮扶干部教、能人帮、村干部带等办法,运用“合作社(加工厂)+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机制,鼓励引导贫困户利用土(林)地入股赚股金、自有茶园入社分红或自采卖茶到合作社获利、进园务工挣工资、搬迁入园成茶园产业工人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增收。

镇巴县

观音镇星子河社区的洪富荣,过去一直靠侍弄家里的几亩薄地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几年前,由于地质塌陷,导致家里房屋受损成了危房,让本就紧巴巴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在镇村干部的动员下,她将家里的10多亩土地、林地全部流转给了丰源林牧业公司,通过“公司(产业园)﹢移民安置﹢贫困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她与本村的88户贫困户一起移民安置进了园区,她也变成了丰源林牧业公司的产业工人。住在园区、工作在园区,依靠股金和工资,她家收入翻了几番,成为该县首批“山上建园区、园里建社区、贫困户就地变工人”的脱贫典型。

同时,该县通过集中培训、现场示范操作及农业技术“四进”(进园区、进企业、进专业合作社、进强村)巡回培训等方式,开展茶园建设、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叶加工等技能培训,鼓励有能力的贫困户新建茶园,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并积极规范茶叶收购、采摘用工市场,稳定贫困群众就业途径,保障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泰顺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采茶舞曲》经典传唱六十载


近年来,在浙江省泰顺县茶产业发展呈现出了良好态势,为了深入挖掘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依托区位优势,将茶产业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助力乡村振兴,5月12日上午,仕阳开展了《采茶舞曲》暨泰顺茶文化主题宣传活动。

“中国醉美茶园”和仕水碇步向前来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媒体记者展示了仕阳的风光,讲述了仕阳的故事。

在万排“中国醉美茶园”,讲解员向大家了介绍了万排茶园的概况以及周大风先生在仕阳采风创作《雨前曲》时发生的一些小故事。在《采茶舞曲》的音乐声中,几十个身穿旗袍的姑娘们撑着油纸伞,婀娜多姿地走在茶园的小道上;太极拳队员们伴着青山绿茶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畲家妹子将片片茶叶轻轻摘下,泡茶姑娘们在优美的古筝乐中用清洌的井水冲泡三杯香,将美好祝福送与每一位客人。这一片好山好茶好风光,是《采茶舞曲》的创作地之一,也是践行绿色发展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随后,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仕水碇步,领导嘉宾还一同欣赏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碇步龙演出。在喜庆的传统民乐中,碇步龙队员迈着矫健的步伐,踏过一齿齿碇石,将金红色的大龙舞的磅礴大气,舞出龙腾四海之势。

据悉,周大风先生曾多次到访仕阳。1958年,周大风率团到泰顺茶区体验生活,期间在我镇茂竹园土楼写下越剧现代戏《雨前曲》,《采茶舞曲》是该剧的主题曲。2004年,周大风先生再次来到仕阳,重游万排茶园、仕水碇步等地。

目前,泰顺县茶园面积8万亩,茶青产值3.5亿元,茶产业链从业人员5万人,人均增收7000元左右,山区百姓走上奔小康的路子。下步,仕阳镇将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和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的大机遇,围绕“一港两轴三园多点”的总体工作思路,贯彻落实“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布局,做大做强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产业,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仕阳新篇章。

《采茶舞曲》传唱了半个多世纪,也唱响了泰顺的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安徽:推动茶产业转型 促进茶产业发展


安徽是茶叶生产主要加工地以及批发和经营集散地,在我国的十大名茶中,产自安徽的茶叶酒占了三成。安徽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安徽茶叶有品质高、口感好、香气足的特点。

近日,从安徽省茶产业工作现场会获悉,安徽省将重点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品种改造、投入品管控和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计划到2020年,全省绿色食品茶园达60万亩,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42万亩,并在每个主产市至少打造1个茶产业特色小镇,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省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安徽省将适度发展新茶园,加强中低产茶园改造,到2020年更新改造低产茶园30万亩,提高茶园单产水平和效益。创建一批绿色、生态、高效茶叶生产基地。大力推广茶园管理机械化,研发推广“轻型化、便捷化”采茶机、耕作机、修剪机等茶园机械。加强茶叶标准化生产和绿色生产,开展绿色防控生产示范,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尤其是抓好国家级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示范,并在省内扩大试点,加快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加强主体培育,推进产业融合。力争到2020年,全省培育年产值3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社80家。引导茶产业与休闲、旅游、科普教育、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每个茶叶主产市至少打造1个茶产业特色小镇,创建1个至2个省级以上涉茶休闲农业示范县、10个示范点,打造2条茶旅精品线路。

平林村:茶产业发展 助推茶农脱贫


平林村的村民先前以传统种养维持生计,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原有茶场倒闭。2013年,政府开始以茶业带动平林村发展,有52户200多人实现了脱贫。针对该村散种茶园收效差的情况,成立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此外,政府还开展道路、茶厂等基础设施建设。

采摘

7月5日,位于凌云县泗城镇平林村的桂红茶山云雾缭绕。茶农们一边忙碌地采摘茶叶,一边聊起脱贫后的幸福生活。

平林村是一个山区村落。村民基本靠传统种养维持生计,近年来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一些土地开始荒芜。村里原有茶场因管理不善,也濒临倒闭。

茶园

2013年,在镇里的一次会议上,泗城镇陇照村党总支部书记万崇尚得知了这一消息。万崇尚也是该县一家茶企的负责人,他萌生了以茶业带动平林村发展的想法。

这与平林村党支部书记陆启发的想法一拍即合。万崇尚出资转租下平林村茶场600多亩茶园的承包经营权后,将经营管理权无偿赠送给平林村60多户贫困户,同时承诺保价收购群众采摘的鲜茶叶。

“春茶上市,每天采茶都得100多元。”贫困户罗树婷告诉笔者,她在桂红茶场分到10亩茶园管护,去年仅采茶一项她就收入了2万多元,当年就实现了脱贫。像罗树婷一样,2016年到桂红茶场承包经营管理茶园的贫困户有52户200多人实现了脱贫。

春茶

针对该村村民散种茶园收效差的情况,万崇尚跟村“两委”班子协商决定,由他的茶企负责技术支持成立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与合作社签订略高于市场价收购群众鲜茶叶的协议,帮助村民抱团发展茶叶产业实现增收。目前,村里种植有茶叶的农户基本都加入了合作社,一些丢弃的茶园又开始有人管护了。

此外,万崇尚与村“两委”干部一道,找项目争取后援单位支持,开展道路、茶厂等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5月,万崇尚成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此外,他先后获得“百色市劳动模范”,“百色市创业明星”等荣誉称号。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76897.html

上一篇:为什么茶叶冷链物流发展不起来呢?原因在这里!

下一篇:铁观音怎么辨别好坏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