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天目青顶有哪些历史渊源?有什么社会评价?

2019-11-28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天目青顶有哪些历史渊源?有什么社会评价?”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天目青顶有哪些历史渊源?有什么社会评价?”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茶史追溯

天目山是我国古代老茶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八之出》载有“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陆羽的“缁素忘年之交”唐代著名诗僧皎然在《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茶诗对天目山茶之采摘、焙制、烹煮、品茗等均作了描述。

由此可见,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中叶,天目山茶已是闻名于世的上品名茶了。明代屠隆在《考盘余事》中还将其列入全国茶叶六大佳品之一,与“龙井”“虎丘”“天池”“阳羡”“六安”齐驱,以贡品的身份登上大雅之堂。明代文震享《长物志》载“龙井天目,山中早寒,冬来多雪,故茶之萌发较晚,采焙得法,亦可与天池并。”

明代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对天目茶泉则更是作了高度评价“今天目远胜径山,而泉亦天渊也”。清宣统《临安县志》载“天目云雾,天目各乡俱产,惟天目山者最佳”。至清末宣统二年(1910)临安天目云雾茶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展评会上曾荣获特等金质奖章。约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因抗日战争百业凋零,天目云雾茶亦遂被湮没,制茶技术也年久失传。

临安县委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和对历史名茶的恢复试制工作。1979年由县科委组织县茶叶公司、农业局与茶农三结合的技术攻关协作组,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吴森林老评茶师担任天目茶的试制工作。在攻关组的通力协作下,终于使已失传四十多年的传统名茶——天目青顶重展胜过昔日的芳姿,饮誉世界。

该茶生产历史约从明代开始,当时被列为六品名茶之一,作为贡品。

1936年在南洋国际会议评比中获特等金质奖。明代被列为“贡品”。

1986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优胜名茶之一。

20世纪80年代,经当地政府的努力,天目青顶得以重新扬名,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名茶评比中获“文化名茶”称号。

社会评价

天目青顶茶,重新研制开发成功引起了茶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1986年5月被评为浙江省十大优质名茶之一并获得荣誉证书;1987、1988年先后在浙江省茶叶学会斗茶会上和省农业局名茶品评会上,天目青顶被评为优秀名茶和名茶一类产品;1988年11月临安县科委在杭州召开了天目青顶鉴定会,由浙江省茶学界等十七个单位的专家学者一致通过了名茶标准鉴定书;同年又获临安县1988年度科学进步一等奖,在1991年中国杭州国际文化节上,天目青顶被评为“中国文化名茶”并颁发给奖杯和奖状;同年5月浙江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当代茶叶科学家庄晚芳为天目青顶题词:“天目俯视山景美,青顶云雾翠茶香。”天目青顶茶,云雾地带茶园一万多亩,现已形成批量生产,年产量可达5吨左右。从1989年至1994年,除内销外,先后销往荷兰、加拿大、德国、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

Cy316.com编辑推荐

华顶云雾茶有哪些历史渊源?


华顶云雾茶亦称华顶茶,产于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这里峰峦重叠,雄伟壮丽,坡圆谷广,风景奇丽。唐朝诗僧灵彻有:“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其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其中”的诗句,是一个“三伏暑天如寒秋,四季云雾泛浪头”的云雾缥缈世界。

山上有太白堂,相传是李白读书和写《天台瞭望》等诗的地方,又有右军墨池,据说是王羲之草《黄庭经》处,更有云雾悠悠、芳草萋萋的归云洞,是茶树生长的良好环境。“雾浮华顶托彩霞,归云洞口茗奇佳”。华顶云雾茶,品质特别高,素为名茶之一。客来敬奉一杯香高味甘、韵致清远的华顶云雾茶,定会令人心旷神怡,劳倦顿消。

天台山产茶历史悠久,据考,远在东汉未年,道士葛玄已在华山顶上植茶。到了公元5世纪,这里的茶叶生产更有发展,隋唐以后已很有名。据史料记载,北齐佛僧慧思的弟子智3禅师来天台撰述佛经仪,实行戒酒坐禅,提倡饮茶驱睡,此为茶与佛教不解之缘之一例。天台国清寺周围山峰发展茶叶生产,除供山上僧侣饮用外,还用来招待进山朝拜的香客。相传隋帝在江都(今扬州)生病,天台山智藏和尚携带天台茶到江都替他治病,自此北方对茶叶的爱好更甚。

华顶山山高风大,夏凉冬寒。当地农民形容说:“华顶山上无六月,冬来阵风便下雪。”四季浓雾笼罩,冬天霜雪连绵。这里气候虽寒,但茶园四周,都长有茂密高大的柳杉、金钱松、短叶和天目杜鹃、沙萝树,还有箭竹、箬竹等竹木,形成了挡风蔽雨的天然屏障。华顶山上的茶树年生长期虽短,但一到春暖花开,茶芽竟相迸发,葱翠满山,香飘四野。

古人一到春暖花开,茶芽竟相迸发,葱翠满山,香飘四野。古人很欣赏和留恋那优美谧静的环境,有诗曰:“华顶六十五茅篷,都在悬崖绝间中。山花落尽人不见,白云堆里一声钟。”过去华顶山上人们住茅舍,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茅篷”,大都建筑在绿荫深处。在每个茅篷里,居住着一二个诗僧,管理附近一小块茶园,这样的茅篷,传说共有六十五处。茅篷四周有茶树,茶树点缀了茅篷,形成了幽雅的景色。

华顶云雾茶加工工艺精湛,经鲜叶摊放、杀青、摊凉、轻揉、初拱、再摊凉、入锅初炒,再摊凉,低温4干而成。成茶外形细紧弯曲,芽毫壮实显露,色泽绿翠光润;香高持久,汤色绿明;滋味醇厚爽口;叶底嫩绿明亮,具有高山云雾茶的优良特色。

峨眉竹叶青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历史渊源?


品质特征

峨眉竹叶青外形扁平光润,挺直秀丽,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香馥郁,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嫩醇爽,叶底嫩匀。

赏析:观竹叶青茶之色,最好采用晶莹剔透的水晶茶具来沏泡它,碧水银波,那一层清澈的绿意,最宜观赏竹叶青

美色;闻竹叶青之香,最好在茶叶沏透泡开一两分钟之后,舒卷自如,灵动飘逸,叶间泛出丝丝的金黄,彼时才会香风拂面,浸透你的呼吸,漫过你的神经;品竹叶青之真味,则最好用天然矿泉水冲泡。产自峨眉山神水阁的峨眉山

泉水,甘甜可口,最能把它的留香永远珍藏在你舌尖。

茶史追溯

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唐朝李善所著的《文选注》中记载:“峨眉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黑水寺(后改名万年寺)后绝顶产一种茶,味佳,而色二年白,一年绿,间出有常。”宋代,峨眉山茶叶更是有名,大文豪苏东坡、诗人陆游都曾有诗称赞峨眉雪芽。

现今的峨眉名茶竹叶青是在总结峨眉山万年寺僧人长期种茶制茶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竹叶青”得名于1964年,当年陈毅元帅在接受峨眉山方丈敬献“云雾茶”并请命名时,见其外形似竹叶,茶汤碧而绿,滋味清醇甘冽,因以命名。此后开始批量生产。1985年,竹叶青茶在第24届国际食品质量博览会上获金质奖。1988年,又荣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天目青顶有哪些加工工艺?有什么要点?


鲜叶应分级验收,不同级别、品种的鲜叶要分开摊放和付制,壮龄、老龄茶树鲜叶及晴天、雨天、露水叶也要分开摊放和付制。

(1)鲜叶摊放。鲜叶要均匀摊放在蔑垫或竹匾上,置于阴凉通风处。摊放厚度视鲜叶级别而定,顶谷和雨前级鲜叶以芽叶间互不重叠为宜,梅尖和梅白级鲜叶摊放厚度不超过1cm,小青级鲜叶摊放厚度不超过3cm。摊放时间视环境温、湿度及鲜叶萎凋情况而定,一般为6~8h,中间要轻翻1~2次,翻叶时要通过抖动蔑垫或竹匾来集拢鲜叶,再用双手将叶均匀撒开,切忌用扫帚扫或用手捋,以免使芽叶红变。摊放程度以鲜叶含水率约70%,失重12%~14%,芽叶变软,清香显露时为适度。

(2)杀青。以高温杀青,杀匀杀透为原则。采用30型或40型滚筒杀青机,投叶量应根据付制鲜叶级别及筒温高地灵活掌握,一般为15kg/h。杀青过程中,筒内应有连续的“噼啪”声,无声为筒温过低,应及时提高温度或放慢投叶速度;“噼啪”声过大则锅温太高,应及时降低温度或增加投叶量。杀青时间为1.0~1.2min。杀青机出叶口下方应安装排风扇,以利于及时吹散湿气,同时可分离一部分鱼叶和碎片。采用30型吹风出叶式杀青机杀青,筒温的控制同滚筒杀青机,投叶量约为10kg/h,时间为3~5min。以杀青叶手握成团,松手即散,略有黏性,清香显露时为杀青适度,这时应开启出叶风机,吹出杀青叶,杀青叶质量优于滚筒杀青。杀青叶应及时摊晾,至水分重新分布,杀青叶回软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

(3)杀二青。杀二青宜选用往复式多用机,锅温先高后低,起始温度越180℃,投叶量一般为每槽100g左右。杀青1~2min后温度渐降至70~80℃,然后再杀青1min左右。杀二青时槽锅往复频率宜快,为165次/min。杀二青以二青叶有触手感、成直条、清香、色泽翠绿、含水率约为50%时为适度。二青叶出锅后要及时摊晾,回潮至茶条绵软、有相当韧性时再进行揉捻。

(4)揉捻。选用30型揉捻机。揉捻时压力要轻,即达到紧条和促进茶叶品质形成的目的,又要保持芽叶完整。投叶量以揉桶九成满为宜。加压和揉捻时间视原料等级而定。顶谷和雨前在揉捻时基本上不加压,揉捻时间约10min。梅尖、梅白和小青的揉捻工序分初揉和复揉两个步骤。初揉时不加压或轻微加压,时间5min,以使芽叶初步成条和促使芽叶内水分分布均匀。芽叶初揉后进行烘二青,在焙笼和烘焙机上进行,烘焙温度约90℃,时间3~5min,至芽叶含水率50%左右时摊晾,回软后进行复揉。梅尖和梅白的复揉时间为30min左右,先空揉5min,再加轻压揉20min左右,最后在空揉5min。小青的复揉时间为35~40min,揉捻时以加中压为主。揉捻结束后,顶谷和雨前要进行离条,眉间、梅白和小青则直接进入毛火工序。

(5)理条。选用往复式理条机或多用机。顶谷和雨前的理条分初理和复理。初理投叶量为每槽100g左右,槽锅温度升高后低,要求起始槽锅内近壁空气温度为90℃左右,而后随着理条叶的失水而降至70℃左右。槽锅的往复频率,前期为210次/min,随锅温降低调至120次/min,初理时间为10min左右。初理以芽叶紧直成条、显清香、色泽翠绿、茶条有触手感、含水率约为30%时为适度。初理叶出锅后应过筛和摊凉,待回软后再进行复理。复理投叶量为每槽100~120g,槽锅内近壁空气温度70℃左右,槽锅往复频率160次min左右,时间约10min。复理以芽叶。

官庄毛尖有哪些历史渊源?


据《沅陵县志》记载:“官庄介亭毛尖,唐代盛行,清乾隆时期作为贡品”。“官庄毛尖”早时为晒青绿茶,直到近代才由晒青改为烘青。相传1927年“湘西王”的参谋龚石如,在官庄开了一个“西南茶叶店”,为了争夺市场,使用权力,集各地名茶艺师,改革制茶工艺,将晒青改为烘青,茶叶品质有了很大提高。又采用特制的小木盒包装,规格多样,有一两、二两、三两、四两、一斤等,木盒精美,小巧玲珑,居家旅游,携带方便,因而“官庄毛尖”爱好者甚多,销售甚广。

沅陵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山区县,沅江由西南入境,横贯境内。全县分为南北两部,江北属武陵山脉,江南属雪峰山脉,境内最高峰海拔1355米,山岭起伏,溪河如织,大小河流达460多条。官庄地处县东南,林深谷幽,云雾缭绕,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土质肥沃,是优质茶的主要产地。历史上贡茶介亭毛尖就出在官庄附近的黄金坪。沅陵官庄,是我国古代从东向西,进入大西南的首镇驿站。官庄前面的辰龙关地势险峻,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索有“湘西门户”和“南天锁钥”之称。

远在300余年以前,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继而又与清兵相抗衡,兵驻辰龙关,与清兵在这里大开战场,殊死搏斗。1914年,爱国名将蔡锷为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曾率领革命军,凭借着雄关和广大人民的支持,英勇奋战,把袁世凯的10多万军队歼灭在辰龙关外。这里群峰插天,谷径幽回,终年云雾缭绕,土质肥沃,是茶树生长的合适环境。

官庄一带产茶历史悠久。历史上的贡茶“介亭毛尖”,就产于官庄附近的黄金坪。

华顶云雾茶有什么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天台山产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赤乌元年(公元238年),高道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日本天台宗高僧圆珍(公元874~891年)在《行历抄》中说华顶“云雾茶园遍地皆有”。每当春暖花开时节,登上华顶山巅俯瞰,茶树环绕茅蓬,茅蓬点缀茶园,更有绚丽多彩,籼若云霞的云锦杜鹃花围绕着葱翠碧绿的茶园和杏黄色茅蓬,形成了如诗似画、优美谧静的景色。常年生长的“佛海雾气,林荫之狸”的华顶云雾茶,内含营养物质特别丰富,据测定,氨基酸含量5.87%,儿茶素总量104.03%(毫克/克),多酚类总量21.58%,还原糖0.93%。

天台山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称,所产茶叶亦以“仙泯茗茶”与天台山齐名。不乏历代文人墨客对华顶云雾茶竭尽赞美之词句,李白曾“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欲往天台去”,推崇备至。传说清乾隆下江南,经天台喝上华顶云雾茶、石梁罗汉茶后赞不绝口。近人齐中钦(公元1888~1955年)嗜茶成薜,精通茶典,广集史料,实地考察后于1944年著成《峭茜试茶录》一书,将“芳味如兰,超越群众”的华顶茶划分为十二品第,“辨其品质,第其高下”,并逐一“冠以产地,赐以嘉加”,以诗两句赞美之:如“华顶云艘”,产于华顶绝顶,仅二、三本,还有“万善报春”“妙峰滴翠”“彩云片羽”“弥陀珠蘖”被称为华顶山“四大金钢”。再有“昙华献瑞”“平田麦颗”“双溪鳞甲”“柏坪凤抓”“青顶云旗”等更是茶中之精品。产于石梁飞瀑源头平地、香柏坪以及双溪等地。

陈隋年间,高僧智?来天台山结庐潜修,创立佛教天台宗。并以茶供佛,产生了“罗汉供茶”这种特殊的仪式。于是产生了名扬中外的石梁“罗汉茶”。宋熙宁五年,日僧成寻最早详细记载了天台山石梁方广寺“罗汉供茶”的“灵导”活动。把这一仪式移植到日本永平寺,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仪式。

雾里青茶有何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时,全国名茶37个品目,其中“仙芝”、“嫩蕊”就产于皖南一带,尤以石台茶仙寓山茶为之最。石台(古称石埭,1965年更为现名)是著名的皖南茶乡,自古就以盛产茶叶、产优质高档名茶而闻名于世。由于“嫩蕊”产于海拔千米的云雾之中,茶园常年被云雾笼罩,所以当地人称此茶为“雾里青”。南宋大诗人陆游有诗:“三月寻芳半醉归,柴门响动竹常开。秋浦万里茶人到,笑说仙芝嫩蕊来。”明代徐渭在《谢钟君惠石埭茶》一诗中写道:“杭客矜龙井,苏人伐虎丘。小筐来是石埭,太守赏池州。午梦醒犹蝶,春泉乳落井。对之堪七碗,纱帽正笼头。”可见,当是雾里青(嫩蕊)声名之盛、流通之广,绝不在西湖龙井之下。明朝中叶以来,安徽大江南北的贡茶、官茶、商茶进京和运销华北、东北和经古北口、恰克图销往俄国,京杭大运河为主要商路。皖南山区茶货经黄湓河、秋浦河、青通河、青弋江、水阳江、长江到扬州,再经京杭大运河到北京通县。在皖南,尤其是雾里青茶,从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起就被列为朝廷贡品。雾里青茶,经秋浦河或青弋江入长江,再到扬州,沿大运河到北京通县。当年的安徽商人正是凭着一股不屈不挠的精神,双肩担茶走出深山,使雾里青茶突破万山环绕而达四面八方,从而缔造了一个时代的神话。如今蜿蜒在皖南深山中的一条古道,便是历史的见证。

清乾隆年间,雾里青茶开始销往欧洲大陆。那时候产于大山里的雾里青名茶,由山民们沿着皖南丛山峻岭间的古道挑出山外,辗转至广州,登上“哥德堡号”,运到瑞典,再由瑞典分转到欧洲其他国家。

公元1745年,哥德堡号商船满载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从广州启程回国。不幸的是,这艘商船在离瑞典哥德堡港口几百米的地方触礁沉没。200多年后,瑞典的海洋考古专家在深深的海底对这艘古船进行打捞,在一些打捞上来的青花瓷坛中发现了许多青花小瓷罐,打开一看,里面装的竟是茶叶。令人惊讶的是,被海水淹没了200年之后,这些用锡纸严密包装、在海底与空气隔绝的茶叶仍然能饮用。通过瓷罐的商标和专家的考证,这些古茶就是产于中国安徽南部高山云雾之中的极品名茶雾里青。

据说,当年雾里青运到欧洲以后,被视为茶中珍品,很受上流社会的欢迎,因此价格十分昂贵。贵族们在聚会时,以品尝雾里青为时尚和荣耀。有时为了得到一罐雾里青茶叶,他们往往不惜用同等分量的珠宝去交换。

从1992年到2004年,瑞典人再造一条仿古商船,命名为哥德堡3号,哥德堡3号完全按照当年的哥德堡号原型进行设计和打造的,体现了一种现代和历史的工艺完美结合。这条仿古商船从瑞典起航,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于2006年7月到达中国广州。这条线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瑞典至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

太白顶芽有哪些历史渊源?


历史溯源

在茶界说起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太白顶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为何自1999年起遍获国际茶博会金奖的白茶在茶圣陆羽的《茶经》里毫无记载,为何在公元1979年林业工作者在黄浦江源所地之海拔800多米的深山密林间发现的白茶是当世唯一的一蓬树龄逾千年的再生型古白茶叶茶树呢?

传说,茶圣陆羽在写完《茶经》后,心中一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虽已尝遍世上所有名茶,但总觉得还应该有更好的茶,于是他后来也不著书,带了一个茶童携着茶具,四处游山玩水,寻仙访道,其实为了再寻找茶中极品。一日,他来到湖州府辖区一座山上,只见山顶上一片平地,一眼望不边,山顶平地上长满了一种陆羽从未见过的茶树,这种茶树的叶子跟普通茶树一样,惟独要采接的牙尖是白色,晶莹如玉,非常好看。

陆羽惊喜不已,立时命茶童采摘炒制,就地取溪水烧开了一杯,但见茶水清澈透明,只闻清香扑鼻,令陆羽神清气爽,陆羽品了一口,仰天道妙啊!我终于找到你了,我终于找到你了,此生不虚也!话音末了只见陆羽整个人轻飘飘向天上飞去,竟然因茶得道,羽化成仙了……

陆羽成仙后来到天庭,玉帝知陆羽是人间茶圣,那时天上只有玉液琼浆,不只何为茶,命陆羽让众仙尝尝,陆羽拿出白茶献上,众仙一尝,齐声说到:妙哉!玉帝大喜:妙哉!此乃仙品,不可留与人间。遂命陆羽带天兵五佰将此白茶移至天庭,陆羽不忍极品从此断绝人间,偷偷留下一粒白茶籽,成为人间唯一的白茶王,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末才被发现,真是人间有幸啊!

临海蟠毫有什么历史渊源?有哪些功效?


历史渊源

临海产茶,地理优越,历史悠久。《唐书·地理》称:公元940-945年,现宁德市蕉城区已是“蜡面”贡茶的产地。据南宋嘉泰(公元1201至1204年)名士张按记载,“于今西乡(即临海),其地山坡泊附近居民旷地遍植茶树,高冈之上多培修竹,计茶所收有夏春二季,年获息不让桑麻。”可见,800多年前,茶叶就成为临海百姓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那时临海产团茶、饼茶,还制乳茶、龙团茶。元明生产的茶叶,供作礼品和祭祀品。

清后期由于三都海上交通发达,临海茶区采制的大量绿茶和以临海蟠毫为原料窨制的茉莉花茶输出国内外,供不应求。从此“临海蟠毫”蜚声海内外。临海蟠毫为福建烘青绿茶中的极品名茶,原产于西乡临海冈下章后的中临海、铁坪坑和际头的梨坪村。主产地是从无坪山的“中心葫”延伸,东接章后,西连际头,南达留田,北至芹屿,分布在里、中、外临海,方圆约10千米,近百个村落。

据载,远在唐代,中临海一带已有栽茶。所产茶叶的品种、花色,几经变革,遂形成现今的“临海蟠毫”。1781年前后,临海“芽茶”曾被列为贡品。历史上临海蟠毫的花色品名繁多。按采制季节分为雷鸣、明前、清明、谷雨等;按形状分为雀舌、凤眉、凤眼、珍眉、秀目、蛾眉等;按标号分为岩茶、天上丁、一生春、七杯茶、七碗茶等。其中以雷鸣、雀舌、珍眉、岩茶最为名贵。

保健作用

临海蟠毫在所有茶类中居首位,这是国内及国际医学专家研究的一致结果。茶的神奇妙用来自其所含的茶多酚。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抑制促癌物质,杀伤癌细胞和抑制癌细胞生长。

在国际市场上,一克茶多酚的价值相当于一克黄金,而在各种茶类中,绿茶的茶多酚含量为最高。除茶多酚之外,茶叶中还有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等,而这些元素是人体最不可缺少的。

普陀佛茶有什么典故?有哪些历史渊源?


典故

相传,唐大中十二年,日本僧人惠萼来中国留学,在朝拜五台山时得观音圣像一尊。他准备从明州乘船回国,驶近普陀山东边的新罗礁时,突然海上出现数百朵铁莲花,挡住船的去路,虽经多方努力,铁莲花顶住船只,行驶不得。惠萼和尚领会观音不肯离开中国,于是说:“使我国众生无缘见佛,当以所向建立精舍”。

惠萼遂舍船登岸,于此留观音像造寺。后因《华严经》有善财参观音于普陀洛伽之说,遂称为“普陀”。从此,普陀山成为供奉观音的道场,俗称“南海”。山上寺庙众多,有普济寺、法雨寺、长生禅院、盘陀庵、灵石庵等。山上土地归寺庙所有,茶叶又为僧侣采制,并为寺僧祭佛和敬客之物,故曰“佛茶”。

历史

佛茶历史悠久,始栽于1000多年前的唐代,海岛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茶叶色泽翠绿,香气馥郁,甘醇爽口,享誉海内外,普陀僧人在寺庙周围开辟山地为茶园,由僧侣栽种采制,用来敬佛和待客,在清代被列为供品,是茶文化与佛文化的完美结合之作。深厚的文化沉淀,闻名的佛教圣地,以及海岛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普陀佛茶成为色香味俱全的茶中精品,也形成了普陀区一项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传统产业。

蒙顶甘露有哪些历史渊源?有哪些茶诗文化?


蒙顶甘露属历史名茶。相传蒙山种茶始于西汉末年,时名山人吴理真亲手种七株茶于上清峰,“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当时被人们称为仙茶,吴理真也在宋代被封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唐代《国史补》中将蒙顶茶列为黄茶之首。唐朝诗人亦写了很多赞美蒙顶茶的诗篇。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蒙山有五峰,环状如指掌曰上清,曰玉女,曰井泉,曰菱角,曰甘露,仙茶植于中心蟠根石上,每岁采仙茶七株为正贡”。蒙顶茶作为贡茶,一直延续到清朝,达千年之久。

新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蒙顶名茶得到应有的恢复和发展,蒙山茶场运用现代制茶技艺,按照古传贡茶的特点,恢复石花、黄芽、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名茶生产。1959年,蒙顶甘露被评为全国名茶。蒙顶名茶多次被评为国家、省优、部优产品,已成为国家级礼茶。蒙顶茶以其独特的品质,精湛的制艺,娟秀的外形,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茶文化而蜚声中外,载誉史册。

名茶鉴赏

蒙顶名茶种类繁多,有甘露、上清、菱角、蒙顶黄芽、石花、玉叶长春、万春银针等。其中“甘露”在蒙顶茶中品质最佳。其品质特征是:外形美观,叶整芽全,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内质香高而爽,味醇而甘,汤色黄中透绿,透明清亮,叶底匀整,嫩绿鲜亮。

茶诗为证

《蒙山白云岩茶》

唐·黎阳王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销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烹蒙顶新茶作》

宋·文彦博

蒙顶露芽春味美,湖头月馆夜吟清。

烦酲涤尽冲襟爽,暂适萧然物外情。

《蒙顶茶》

宋·文彦博

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

公家药笼虽多品,略采甘滋助道腴。

《谢人寄蒙顶》

宋·陈舜俞

蜀土茶称盛,蒙山味独珍。灵根托高顶,胜地发先春。

几树初惊暖,群篮竞摘新。苍条寻暗粒,紫萼落轻鳞。

天目青顶有哪些工艺?工艺要点是什么?


工艺特色

青顶茶精细的采制工艺:青顶茶的采摘时间较晚。按采摘时间、标准和焙制方法不同,茶色按质分为顶谷、雨前、梅尖、梅白、小春五个品级。顶谷、雨前属春茶,称“青顶”,茶芽最幼嫩纤细,色绿味美。梅尖、梅白称“毛峰”;小春则属高级绿茶。鲜叶采摘要求:选晴天叶面露水干后开采。

用手指合力提采,不能用指甲掐,不能带鱼叶;鲜叶标准为:一叶包一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一芽二叶。采下的鲜叶薄摊在洁净的竹匾上,置阴凉处5~6小时,使鲜叶的内含物质发生缓慢的变化,以利于色、香、味、形品质的提高。

在平锅或电锅内以高温杀青,锅温160℃左右,投叶量每锅250克,用双手或右手在锅内抖杀,排除部分热水汽;再以右手抓叶在手,以四指翻动杀青叶;要使叶温迅速升至70°~80℃,以达到破坏酶的活性和避免产生红茎红叶;待达到叶质柔软、叶色青绿、有茶香出现时,即可起锅,并将杀青叶抖散在竹匾内摊凉。

揉捻时将毛茶放在粗麻布上轻轻搓揉,不使茶叶汁液外溢,并注意掌握轻、重、轻的手法,以保持茶品色泽绿润;然后投叶于锅炒二青,投叶量每锅200克左右,用双手或右手在锅内透炒,锅温从110℃逐渐降至90℃,炒至失重20%左右起锅,将结块抖散在竹匾内冷却,使茶条内水分调整均匀。

烘干要求

采用竹制平顶烘笼,选用无生柴头青炭,烧红后盖上一层薄灰以控制火温,顶盖上一块洁净白布,每次上烘量为300克二青叶,笼顶温度控制在70℃左右,在烘干过程中要经常用双手将衬托茶叶的布角折拢,使茶叶翻动均匀,摊平再烘至足干为止。

天柱剑毫有什么历史渊源?有哪些特点?


研制与命名

1985年春,潜山县农业局组建的“天柱剑毫”创制小组成员葛子政、宋海宽、汪顿来、李向利四人一起驱车从水吼赶往下河茶场。当时汪顿来在水吼区农技站工作,宋海宽时任站长,葛子政是农业局多经股副股长,李向利是从源潭农技站抽调参加的。汪顿来和李向利是刚刚从安徽农学院茶叶系毕业的年轻大学生,两人都才20多岁,宋海宽和葛子政年长些,都已是40多岁,他们一个是安徽农学院的工农兵大学生,一个是北方某农校的早期大专毕业生。组建“天柱剑毫”名茶创制小组的意图非常明显,“两老”带“两新”,这样工作中有很大的互补性。

当时在基层工作最先进而且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汪顿来和李向利分别骑着自行车载着二位长者大概用了一个小时就到了下河茶场。下河茶场是横冲乡(后改为横中乡)下河村的村办茶场,由当地村民余大华老人家承包。茶场就座落在进山公路的下方,交通还算便利。茶场下方是一条小河,小河对面也是一座山,山顶上是毛竹和树木,山腰就是一大片茶园,山脚下就是河水。由于隔了一条河,对面山上几乎没有人家,山上茶园除了采茶姑娘,平时几乎没有人去过,所以没有任何污染,环境非常洁静。

由于这里特殊的环境,春夏之交,从河里升腾上的水气和山上的空气相遇,经常出现淡淡的云雾,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滋润着茶叶品质。“天柱剑毫”名茶创制工作首选在这个茶场也是这样考虑的,因为这里天生就有好的原料。四个人接连忙乎了好几天,也做了不少样品,总觉得还不是很满意。一天,在一起简单地开了一个会,但是后来回想起来这次会议太重要了,因为涉及到名茶能否创制成功的一个关键问题—“名人效应”。大家讨论认为,创制的名茶样品内在品质要好,这是前提,但没有名人来指导也很难很快出名。

由于小组中有三个人都是安徽农学院的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老师陈椽教授,再之陈椽教授名气也非常大,全国茶学两大名人他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是浙江农业大学王泽农教授。《中国茶叶通史》就是陈椽教授著作的,因此他的名字载入了英国《世界名人录》。想请陈椽教授的想法向当时任农业局多经股股长汪界平同志汇报后,汪股长很爽快地一口答应,随后很快就通过省农业厅基地办秦大东同志(也是陈椽的学生,与教授来往甚密)联系到陈椽教授并请老教授到潜山指导工作。

随后几天,陈椽教授在秦大东同志的陪同下,从合肥来到了潜山,来到了下河茶场。在这件事情上,要感谢汪界平股长,他为“天柱剑毫”的很快成名以及后来开发推广工作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陈教授来到茶场以后,认真地研究了样品,品尝了茶叶,听取分析了制做方法介绍,提出了他的建议方案,并且由葛子政股长和汪顿来来实施他的制做方案。茶草(鲜叶)下锅后,先由葛股长杀青,杀青后摊凉,再由汪顿来来理条,理条好以后再出锅摊凉,做形时间较长,由汪顿来和葛股长轮换做形,陈教授在旁边不停指导。

由于在陈教授面前做第一锅茶,心里很紧张,但态度非常认真,生怕出现差错。做形结束以后,陈教授非常满意,大声说“好,就这么做”。他还让四人认真地回顾一下刚才的制做工序和技巧,并吩咐工人把刚做好的茶叶烘干,烘时要注意把茶叶摊平、压紧,随时翻动,不能烘焦,翻动时要将茶叶端离炭火,防止出现烟焦味等等。茶叶做完后,汪界平股长就建议请陈椽教授给茶取个名字。在此之前,也曾给未来的“名茶”取过“天柱毛峰”、“天柱晴雪”等名字,但由于制做工艺一直在变换,名字也更显得不够贴切。这次是给未来的“名茶”取名的好机会,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陈椽教授就答应让他想一想。不到二分钟,陈教授就一口报出:“就叫‘天柱剑毫’吧”。

站在一旁的省农业厅秦大东同志连忙叫好,并解释说:“‘剑’就是指茶叶外形,象宝剑一样挺直,‘毫’指茶叶嫩度,茶叶表面布满茸毛,说明很嫩,同时‘毫’谐音‘豪’,有茶中英豪之意”。这么一解释,大家都同声叫好,陈椽教授当然也很满意。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名字取得还真好,这么多年叫起来一直很响亮,而且不少省外名茶也效仿叫剑毫,仅仅是“天柱”二字不一样。

送走陈椽教授后,创制小组在下河茶场又做了一些样品。当然这些样品都是按照陈椽教授帮我们设计的工序制做的。现在这个茶制做工序已经成型,而且正式命名,要参加全国名茶评比只差样品数量了。考虑到水吼是老茶区,茶场比较多,产好茶的地方也多,所以创制组就决定兵分两路,开始到各茶场去制做样品。宋海宽和李向利一组,从下河茶场出发,到高峰茶场、佛岭茶场、杨畈茶场制做样品。汪顿来和葛子政一组也从下河茶场出发,到梅寨茶场、马潭茶场、天柱茶场、林畈茶场制做样品。

由于是新产品新技术,当地茶场没有一人能会,就连采茶都是四人自己带着采茶姑娘到茶园教她们采摘,一天下来也采不到多少茶草。下午和晚上是做茶时间,所有茶草全靠二人自己手工去做,生怕别人动手会影响质量。整整用了九天时间,样品总算做得差不多。回来一称,两个组合计做了三十多斤。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拣剔,将不合标准的茶一个一个地拣去,实际上是把符合条件的茶叶一根一根地挑出来,这么一筛选,剩下的大概只有一半了。拣茶工作还是在下河茶场进行,拣过后的茶叶还要进行一次复烘,把多余的水分去掉,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香气,茶叶也难以变质。烘茶是个长时间的等待过程,合计了一下,一次只派一个人去烘茶。

五月二十八日,全国名茶评比会在南京召开,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召开的全国大规模的名茶评比会,潜山县送去的“天柱剑毫”样品在这次评比会上一举夺魁,名列全国“十大”新名茶之首。这次评比,送去的样品茶品质好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非常感谢陈椽老教授的关心,因为会上陈椽教授很高兴地点评说:“这个茶是我亲自去指导的”。天柱剑毫的创制成功,从此开启了潜山县茶叶大发展的新纪元,潜山茶叶曾经一度辉煌,达到了全省前三强的高度。天柱剑毫创制成功后,创制小组的四个人也相继得到重用,县农业局将茶叶专业从多经股中分离出来单独组建茶叶站,并成立名茶开发公司,由葛子政同志任站长、名茶公司经理,宋海宽同志调县茶场任场长,李向利同志调回桐城县人事局工作,汪顿来也调到农业局茶叶站、名茶公司工作。光阴似箭,一晃快三十年过去了,宋老和葛老都已相继去世了,现在想起当年的情景,让人十分怀念。

历史前身

天柱剑毫创制于唐代,称舒州天柱茶。1980年恢复生产,因外形扁直似剑,故称天柱剑毫。天柱剑毫的开发,始于1978年。初名“奇峰”,出自大诗人李白赞誉天柱山主峰“奇峰出奇云”诗句。开始仿制毛峰,后又改为剑状,仿天柱山笋子峰。次改“晴雪”,以茶身满披白毫,以“天柱晴雪”风景之名为名。最后,以形似利剑,满披白毫,定名“天柱剑毫”。一个名茶,花了8年功夫,凝聚了许多茶农、技术人员和茶叶专家的汗水和智慧。

唐代陆羽《茶经》有舒州太湖县潜山产茶的记载。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有“舒州天柱茶,虽不峻拔遒劲,亦甚甘香芳美,良可重也”的记述。唐代《玉泉子》中有一个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昔有人授舒州牧,李德裕谓之曰,到彼郡日,天柱峰茶可惠三角,其人献之数十斤,李不受还,明年罢郡,用意求精,获数角投之,德裕阅而受曰,此茶可以消酒食毒,乃命烹一瓯,沃于肉食内,以银合闭之。诘旦,因视其肉,已化为水,众服其广识”。作者用极为夸张的手法,阐述了舒州天柱峰茶能解酒消食的功效。

北宋乐史《大平寰宇记》记载:“舒州土产开火茶,怀宁县多智山,……其山有茶及蜡,每年民得采掇为岁贡。”当时潜山尚未建县,归怀宁管辖,开火茶为潜山所产。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论茶,唯言阳羡、顾渚、天柱、蒙顶之类”。说明天柱茶在北宋以前,就与阳羡茶、顾渚茶、蒙顶茶并列,可知名气之大。南宋王观国《学林》记述:“薛能谢刘相公寄茶诗曰,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茶之佳品,珍逾金玉,未易多得,……以两串寄薛能者,皆下品可知也。”薛能是唐代诗人,王观国在引用他赞誉天柱茶的诗句后,又说好茶珍贵不易多得。

又据《潜山县志》载:“茶以皖山为佳,产皖峰,高矗云表,晓雾布蔓,淑气钟之,故其气味不待熏焙,自然馨馥,而悬崖绝壁间,有不得自生者尤为难得,谷雨采贮,不减龙团雀舌也。”

天柱茶在唐、宋时,即美名远扬,而后却销声匿迹,湮没失传。其原因无以考证。为了开发天柱山茶叶资源,适应天柱山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经过六年的研究、试制,终于在1985年成功地创制出名茶“天柱剑毫”,使天柱名茶重放异彩。

正式命名

天柱剑毫创始于七十年代末,几经工艺改进,1985年春,名茶采制一开始,原潜山县农业局请来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到下河茶场现场指导。陈椽教授肯定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并建议在做形过程中增加搭和提毫两种手法,强调烘干一定要分三次进行。根据陈椽教授建议,最后定名“天柱剑毫”。独特、品质优异”而一举夺魁,并成为全国十大新名茶。

天柱剑毫特点

天柱剑毫茶品质特点概括为:色翠匀齐毫显,扁平挺直似剑;花香清雅持久,滋味醇厚回甜;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匀整嫩鲜。以其“叶绿、汤清、香醇味厚”而闻名,品尝此茶后,有“入口浓醇、过喉鲜爽,口留余香、回味甘甜”之感。

涌溪火青是什么茶?有什么历史渊源?


涌溪火青产于泾县榔桥镇涌溪村的珠茶,曾属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起源于明朝,产于安徽省泾县城东70公里涌溪山的枫坑、盘坑、石井坑湾头山一带。

涌溪火青在清代已是贡品。外形独特美观,颗粒细嫩重实,色泽墨绿莹润,银毫密披。冲泡形似兰花舒展,汤色杏黄明亮,清香馥郁,味浓甘爽,并有特殊清香。可冲泡4~5次,以第2~3次最好。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名茶。

其具有明目清心,止渴解暑、利尿解毒、提神消腻之功效。

历史发展

据考证,涌溪火青起源于明朝。解放前夕曾一度生产停滞,新中国的成立,使涌溪火青茶重焕生机。

1955年开始恢复生产并迅速成名,当年将5公斤极品寄往北京,请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品尝,国务院办公厅为此专函鼓励涌溪人民:“此茶很好,希再接再厉……”。周恩来总理送给原美国总统尼克松2.5公斤涌溪火青,泡给尼克松喝的时候尼克松问周总理这是什么茶?周总理回答他:落水沉。所以涌溪火青又有落水沉这个名称。

1956年即形成批量,国家也开始挂牌收购,并定为送北京的礼茶。此后,涌溪火青也同时作为安徽名茶在香港等南洋市场销售,得到国内外饮茶爱好者的普遍好评。1979年仲夏,邓小平同志来到泾县,品尝了涌溪火青后称赞道:“涌溪火青有黄山毛峰、西湖龙井之好,以后就喝此茶”。

20世纪80年代曾被称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但是自1984年茶园分包到户后,品质下降,到了90年代初期,随着名优茶生产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兴起,在省内外茶业专家和涌溪茶农共同努力下,不断创新,实现了涌溪火青制作工艺的全程机械化,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产销规模稳中有升。1998年,新工艺火青茶被农业部茶叶质量检验中心鉴定为“达到名茶品质水平”。

如今,涌溪火青已形成“特贡”“贡茶”“云雾爪”等十几种系列产品,远销国际市场。

高桥银峰有什么历史渊源?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前身为湖南省茶叶试验站,成立于1932年(民国21年),当时在长沙县高桥购买山地100余亩,设湖南省茶事试验场高桥分场,由易劲之任分场主任兼技师。1933年(民国22年)高桥分场建成房屋一栋,共用银元4000元(《湖南年鉴》民国22年,湖南省图书馆藏)。

1935年(民国24年),章鼎岐接任高桥分场主任兼技师,1936年(民国25年)7月,湖南省茶事试验场更名为湖南省第三农事试验场,派疗兆龙任高桥分场主任兼技师,1937年(民国26年),由杨开智(毛泽东妻兄)任高桥分场主任兼技师。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高桥茶场原址,由省人民政府农业厅接管,同年11月由中国茶业公司湖南省公司管理,改名为高桥示范茶园。随后,长沙茶厂成立高桥初制厂。1951年12月,高桥示范茶园和高桥初制厂交省农林厅管理,合并成立湖南省农林厅高桥茶场,从事茶树栽培,茶叶示范推广和试验工作。1954年,扩大茶叶试验研究工作,并将安化茶场的试验工作及主要科技人员转移到该场,1955年4月,正式定名为湖南省高桥茶叶试验站,1961年改名为湖南省茶叶试验站,1975年10月,改建为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1996年1月该所迁至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部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基地。高桥原址改为该所的实验茶场。现有茶园面积800亩。

高桥银峰是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专家经多年研究,于1959年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十周年献礼特别创制成功的绿茶类名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最早新创制的名茶。

该所基地位于长沙县高桥玉皇峰下,周围山丘叠翠,河湖掩映,土层深厚,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任何污染源,历史上就是名茶之乡。高桥银峰因形如银装素裹的山峰及产地位于高桥而得名。高桥银峰创制成功后,经当时的商业部茶叶局及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上海茶叶公司和湖南省棉麻茶烟局等单位鉴评,一致称赞高桥银峰品质良好,可列为名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31725.html

上一篇:雁荡毛峰属于什么茶?产自哪里?

下一篇:天目青顶有哪些加工工艺?有什么要点?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