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孙楚出歌是我国第一首歌咏茶的诗

2019-11-28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孙楚出歌是我国第一首歌咏茶的诗”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孙楚出歌是我国第一首歌咏茶的诗”相关知识!

孙楚

(约218—293),西晋文学家。字子荆,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官至冯翊太守。富文才,能诗赋。有集十二卷。

【出歌】

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

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

【释义】

茱萸,植物名。生于川谷,其味香烈。古代风俗,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戴茱萸祛邪避灾。

洛,水名。洛水,洛河。

河东,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

豉,豆豉。

鲁,春秋诸侯国名。这里指今山东省泰山以南的汶、泗、沂、沭水流域。

荈(chuǎn),晚采的茶。 

巴蜀,巴郡和蜀郡。包括今四川省和重庆市全境。

木兰,香草名。

蓼(liáo),植物名。古人用为调味品,可入药。

苏,即紫苏,茎叶及果皆入药。

稗(bài),通“粺”,精米。

中田,中土、中原。汉以来今河南省一带为中土。

【详解】

《出歌》,陆羽《茶经》(下)作《孙楚歌》。这是一首歌颂祖国最负盛名的土特产及其产地的赞歌,它也是我国第一首歌咏茶的诗。诗中盛赞巴蜀出产最优质的茶叶,昭示制茶、饮茶的习俗起自巴蜀而渐及全国。

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辞赋家、蜀资中(今四川资阳)人王褒(字子渊,宣帝时为谏大夫)在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写的《僮约》一文,其中有“武阳(今四川双江镇)买茶”和“烹茶尽具”的条文。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有价值的茶叶文献。这也说明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作饮料的国家。

cy316.com延伸阅读

李郢茶山贡焙歌茶诗欣赏


茶山贡焙歌 ---唐 李 郢

使君爱客情无已﹐客在金台价无比。

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

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

凌烟触露不停采﹐官家赤印连帖催。

朝饥暮訇准兴哀。喧阗竞纳不盈掬。

一时一饷还成堆﹐蒸之馥之香胜梅﹐

研膏架动声如雷。

茶成拜表贡天子﹐万人争啖春山摧。

驿骑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先及清明宴。

吾君可谓纳谏君﹐谏官不谏何由闻﹗

九重城里虽旰食﹐天涯吏役长纷纷。

使君懮民惨容色﹐就焙尝茶坐诸客。

几回到口重咨嗟﹐嫩绿鲜芳出何力﹖

山中有酒复有歌﹐乐营房户皆仙家。

仙家十队酒百斛﹐金丝燕馔随经过。

使君是日懮思多﹐客亦无言征绮罗。

殷懃绕焙复长叹﹐官府例成期如何。

吴民吴民莫憔悴﹐使君作相期苏尔。

唐诗茶诗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三)》赏析


《重过何氏五首(之三)》杜甫 全唐诗卷224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晴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赏析:杜甫作有《何将军山林》一诗,内有“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忆过杨柳渚,走马定昆池”几句,据宋人张礼考证:“第五桥在韦曲之西,与沈家桥相近。定昆池在韦曲之北,杨柳渚今不可考。”(宋人张礼撰《游城南记校注》)《重过何氏五首(之一)》云:“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因此,诗人饮茶的地点应当是在何将军山林,是何将军赋闲在家的“休沐地”,地点在长安韦曲一带。诗中提及的翠微寺、黄子陂都是当年长安的小地名。诗中用落日平台、春风石阑、翡翠蜻蜓、池鱼钓丝、啜茗题诗构成一幅杜甫啜茗图。想想那情景吧!在春天的傍晚,诗人在庭台石阑边,一边品茶,一边桐叶题诗;一边品茶作诗,一边欣赏“翡翠鸣衣桁,晴蜓立钓丝”的美景,真是茶事与文事并举,茶境与诗境和谐,茶意与诗意交融。有“诗圣”之誉的杜甫用生花妙笔写茶诗,真乃茶人之幸。“煎茗引杯长”、“春风啜茗时”堪称品茶佳句。然杜甫嗜酒如命,不逊于李白。区别在于:一个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饮,一个是“径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的穷饮。二人皆未享天年,诗仙李白活了61岁,杜甫死时未及花甲,仅58岁。酒精中毒,折其阳寿,二人若以茶代酒,当个“茶中仙”,唐代诗苑定会多出几许春色。茶人当为李杜一哭。

清代著名诗人闵钧6首茶诗欣赏


清代著名诗人闵钧茶诗欣赏

《市茶》

【清】闵钧

交易年年马与茶,利夷还复利中华。

岂知圣主包容量,不为葡萄入汉家。

《贡茶》

【清】闵钧

葵倾芹献亦真诚,蒙顶仙茶得气深。

飞辔上呈三百叶,清芳仰见圣人心。

《窖茶》

【清】闵钧

酒得泥封味愈甘,蜜经蜂酿耐咀含。

物性总觉深藏好,郁郁茶香此意谙。

《饼茶》

【清】闵钧

薄润犹含雨露鲜,离披散叶尚纷然。

请将一付和羹手,捏作龙团与凤团。

《焙茶》

【清】闵钧

轻轻微?落花风,茶灶安排兽炭红。

亲炙几番微火候,人声静处下帘栊。

《采茶》

【清】闵钧

筠篮镌向岭头来,一度春风雀舌开。

好傍高枝勤采摘,东皇昨夜试春雷。

《种茶》

【清】闵钧

闲将茶课话山家,种得新株待茁芽。

为要栽培根祗固,故园锄破古烟霞。

做茶的第一难题


好了,我们开始进入正题,先要问一个问题,茶,作为一个饮品,口感上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无论古今,也无论中外,了解了这个问题,对茶的认识就不一样了。

茶,不仅有香甜,还有苦涩。不仅有各种芳香物质、茶氨酸,还有占比更大的茶多酚和咖啡因。怎么处理好这两部分的关系,是茶口感上的核心问题。

为什么随着经济发展,用大茶缸闷泡的饮茶方式让位于多次短时冲泡?那是因为长时闷泡,茶多酚和咖啡因一次性大量溶于水,苦涩过重,口感并不舒服。分成多次,就好多了。

用开水冲泡散茶方式,是明以来的主流方式。明代也有人吹这个是史上最牛的方法,但是这个只能听听而已,因为这个很大程度上因为是太祖爷要求的。实际上,老百姓可以接受,贵族不一定认同。

为什么?

因为这种冲泡对茶本身体验的力度和层次感还远远不够,茶当然是可以食用的,你光泡水喝,体验是有所缩减的。

我们回过头来看茶水并食的唐代,茶是往开水里投放,煮好后分而食之。这个煮出来的,比泡出来的要丰富一些,但是肯定苦涩也要重一些。怎么办?

两个办法:一个是减少投茶量,我们现在煮茶往往是泡过之后比较淡了再煮,如果直接煮就一定是加的量很少,要不然,煮出来的茶就没法喝了。陆羽也采取了这个办法,投茶量和水的比率来说,还是比较少的。

第二个,陆羽加了点盐,盐可以平衡苦涩,增加汤感的润滑。但是对香气,尤其是清扬之香,只会减分,不会加分。

这样我们达到了茶和水共食的体验,比单单体验泡出来的茶水进了一步,但苦涩只是部分的解决,而且体验还远不够好。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不仅要要避免苦涩,还想完整体验的茶的丰富性,而且要力度很大的体验,怎么办?

这个要求有点为难,难以兼得,甚至可以说根本是矛盾的,但是对于宋人来说,是可以达到的。

茶的第一发现者是谁?


饮茶的发源时间,见于一些史料上.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学者或茶学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不够了。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1.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文章来自微信号cha567关注我学习更多茶叶知识。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喝茶,是一件“慢工出细活”的事


谈到喝茶慢这个观念的时候,往往被讨论的是“这样喝茶很浪费时间”,我们要说,喝茶慢的“慢”并不是指时间的速度、进度的快慢、过程的长短,假使毫无节制、漫无目的泡,在茶席上爱喝多长久时间就喝多长久,那当然算浪费时间,不值得被推崇;又或以为把每一个泡茶动作比平常慢三拍就可以,那也不对。

喝茶慢的“慢”代表一种细腻功夫:即使时代变得多么匆忙,大家生活得多么急促,喝茶时我们还是要能够运用时间,很有系统的安排出欣赏茶的时间,这个时间一定要花,有时它多,有时它少,我们都必须细心享用它消磨它,也唯有通过这样慢慢享用品尝,这杯茶才能为我们带来肉体及精神的受益。

一九九九年十月提出喝茶慢时就有人问为什么要“慢”?

因为,我们认为茶是一个重要的饮品,它被我们喝进身体并深入影响我们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既然如此重要就必得购置一些制作工艺良好的茶叶。

因为有了好茶叶,我们要忠实保留必然而且正确的茶叶滋味,所以要使用合乎逻辑和不破坏茶叶的茶法来冲泡。

因为要合乎逻辑和不破坏茶叶,所以要悉心地了解茶叶,用精准的方法把茶泡好。因为要把茶泡好,所以我们必须先要懂得享用茶的方法,要细细把茶喝好。

因为要正确、精准、细细的态度把茶喝好,故此我们有必要知道什么时候要用什么装备,一一备好,连一分一秒都一一数过,慢慢把茶席做好,所以慢。

这种在泡茶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丝不苟的茶道精神,是希望踏踏实实专诚的泡茶、喝茶,不能把它视为多余或浪费,否则我们是没有办法安心享用它的。

如何才能做到“慢”?

“慢”需要从决定做一场茶会、办一个茶席、或临时才知道下一刻有必要泡茶给大家品尝的这一刻马上开始做起,我们会先了解有些什么客人,他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看看今天是个大太阳天还是雨天?

他们刚吃过什么?这些微小的细节往往隐藏着应该泡什么茶来款待之的讯息。如果是预先安排好的茶会,当然会事先安排时间整理自身的整洁卫生以便适合泡茶,临时性的泡茶,一定也要争取机会先簌簌口清清口气,洗洗手清除异味与灰尘才入茶席。

茶席上备水煮水,倒水的动作要练习到滴水不沾桌面,从不会有多余水滴流出壶外。

摆放各种茶具时不可以草草了事,要轻轻的摆正在它们安身立命的位置,并且不发出任何不小心碰撞的声音。

取拿茶叶识茶赏茶总是随时留意不让香气无故散失掉,茶量要取得刚好,茶叶不要有遗漏一颗在茶席上。

泡茶奉茶时,心、眼、手的精神和感情要集中在同一个方向,手去到那里在做什么,心思和视线也必是同在一个所在。

尝茶时要充分的深呼吸嗅闻茶香,把茶含在口腔里咀嚼一番才咽下,不要例行公事一口吞了就完了。

在有时间观念下训练出来的“慢”,不是散漫的“慢”,它包含了茶者极之细腻的考虑周到,整个过程分解得精细,而又心神俱在地操作熟练,因此让人感受到茶的丰盛,生活的精致。在“慢”中充满了激情的喝茶,我们将可从每一分每一秒每一香每一味获得更紧密更充实的内涵。

孙明经和茶马古道


背着“茶背子”(打捆茶包)的背夫、制造茶具的窑炉、围木成炉炼铁的场景……10月8日,记者走进雅安市博物馆,见到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数百张记录茶马古道的黑白照片,他们正筹备在明年春节期间搞一个“孙明经茶马古道照片展”。

“这些照片,是一位名叫孙明经的学者在1939年拍摄的。”馆长李炳中说,当年,年仅28岁的孙明经,行程万里,用电影胶片和照片胶卷对茶马古道进行了一次科学考察。

孙明经,中国电影高等教育的开山宗师,也是一位实证科学考察者。他手握电影摄影机与照相机,遍旅华夏文化历史。在34岁之前,他有过4次行程超万里的用电影与照片拍摄记录的实证考察;在36岁之前,他独立摄制了63部十分珍贵的电影与多达万余幅实证科考照片。

孙明经与四川也极有渊源。他一生中的4次超万里考察,有两次是在四川。他除了拍摄茶马古道外,还拍摄过成都、自贡井盐、乐山、峨眉山、都江堰......

艰难时局中背负重托

出身影像世家的孙明经,以做一个研究电影的学者为事业目标。年轻的他被蔡元培等学界泰斗发现,成功独立拍摄了30多部“国情调查电影”,后来更承担起用电影和照片的拍摄来考察茶马古道的重任。

雅安市博物馆目前所拥有的这200多张老照片,是由孙明经的儿子孙健三提供的。已经70多岁的孙健三,是一位从北京电影学院退休的摄影师。

“那是一次在艰难时局下进行的科学考察。”孙健三介绍说,1939年,广州、长沙、武汉、太原、归绥(今呼和浩特)以东大片国土被日军占领,中国抗战的大后方,仅存经济十分落后的西部辽阔地区。抗战要继续下去,该去哪里寻找财政税源,为抗战提供经济与物资保障?

时任四川省教育厅厅长的法学家郭有守博士,深谙“救亡与税源之道”。他在抗战前方和后方都极度吃紧的情况下,把高瞻远瞩的目光投向已发展了2000多年的茶马古道。在他的提倡和推动下,各种川康考察团、考察队开始进行“茶税救国”考察。可在10多批西行考察不尽如人意之后,郭有守和当时全权负责抗日战争物资资源总调配的钱昌照(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共同决定,组建一个高规格,大规模的考察团对茶马古道沿途税源与资源做一次深入细致的大考察。

孙健三说,郭有守等人决定在这次考察中用电影和照片进行记录,他们选择了孙明经。

那时孙明经只有28岁,这些学界泰斗为什么会信任一位年轻人?

“我们家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影像家庭。”孙健三告诉记者,他的爷爷和奶奶是中国第一代大学生,因为共同喜好摄影而结识,“爷爷孙熹圣是最早和电影结缘的中国知识分子,是第一个把英文‘CINEMA’叫‘电影’的中国人。”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孙明经自小就接触照片和电影。在住家的大院子中,还有一户陆姓人家,与孙家是世交。陆家有一个大孙明经8岁的男孩陆长顺,自幼对照相“发烧”,只要出门拍照必带孙明经同行,并教孙明经使用各种相机。于是,孙明经在5岁时就有了用多种相机拍照的机会。到15岁时,孙明经已经确立一生的事业目标——做一个研究电影的学者。由于当时中国的大学中还没有相关的专业,他在金陵大学化工系修满学分后,再入电机系,修满学分后,再入物理系,历时7年,修满3个系学分毕业。期间还选修了国文、戏剧、神学、外语、音乐等科。

后来,他的才华为蔡元培、郭有守等人发现。在泰斗们的引领下,孙明经的抱负得到施展的机会,拍摄了大量教育电影、摄影作品。在参加茶马古道考察前,他已经有了独立成功拍摄30多部“国情调查电影”的经历。这一次,泰斗们再次给他一个重任——用电影和照片的拍摄来考察茶马古道。

然而,1939年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物资条件最为艰难的时期,中国人自己连一英尺电影胶片和一卷照相胶卷也不能制造。大上海的电影人绝大部分撤到重庆后,因为没有电影胶片无法拍摄电影,仅能演出话剧,才创造了中国文化历史中辉煌的“话剧黄金时代”。

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郭有守等学界泰斗们,却一次性给予孙明经16毫米电影胶片多达12000英尺,120照相胶卷多达200个!因为,在学者们看来,当时只有电影和照片才能让大后方的官员学者和广大军民都可以切实看到茶马古道上那能足以长期支撑抗战的滚滚税源与资源。

这对一个年轻学者,是何等的分量与重托?

所以,当考察团在原定考察路线半途遭遇“兵灾”,全团折返时,惟有孙明经毅然独自继续深入,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前行。最终,他完成的实际考察路程比原定路线还多了近千里。

不用马匹马帮运输的边茶

从1939年6月初到12月底,孙明经餐风露宿、翻山涉水,带着几十位学界泰斗们开列出的考察课题,手握电影摄像机和照相机,进行茶马古道科学考察,行程超过万里。最终,他完成8部考察电影,拍摄2200多张照片。

行前,几十位学界泰斗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研究所得或希望研究和需要实地考察求证的问题给孙明经。比如,茶马古道上的茶从种植到贸易税收的所有环节,源头与沿途的民俗民风等等。

孙明经用了4个月的时间消化吸收这些问题,当他1939年6月从重庆出发时,已经怀揣一份详细的考察电影拍摄提纲,以及必须用拍摄来求证的内容预案。第一个让他感兴趣与好奇的问题,即是茶马古道是什么样的“道”?

考察路上,他发现这条通商贸易的茶马古道,从雅安到康定这段路上却并没有用马匹或马帮运输茶。经营雅安边茶的茶商告诉孙明经,在平路上一匹马可驮12条茶,而在雅安到打箭炉(今康定)的路上,一匹马最多却只能驮2条茶!用人则不同,这条路上一个男背夫最少可以背12条茶,多的可以背19条到20条。女背夫少的可以背7条,多的可以背10条。一个强壮的男背夫的运茶能力,一人一趟是一马一趟的10倍!

孙健三告诉记者,当时孙明经参加的是考察团中的地理组,一路上用坡度仪边走边测,最陡的一段路居然有65度,一般坡度也有20到30度。而且,雅安至打箭炉的路,一般三尺左右宽,有的路段仅两尺宽。地理组中一位武汉大学老师自备有一匹马,到了坡陡路险处,他不仅不敢骑在马背上,遇到很陡的路段,他还要费很大的力气拉马,马才能艰难地登上陡坡。“看到这样的情景,父亲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这条路千百年来不用马匹运输边茶。”

这一路的所见所闻,都被孙明经一一摄入镜头中。

“父亲最难忘的是背夫们的吃饭与‘方便’。”孙健三说,每天从开始起程到下一个住宿地,背夫们才能卸下“茶背子”。中途要方便时,不论男女,一律站姿进行。背夫们途中休息或进餐或饮水,仅能用一具铁头木杵支在背架下面,借此喘息。木杵长年与路面上的石头磨擦,把路上的石头表面磨出一个个圆窝窝来。“背夫们告诉父亲,辨认识别那条路是否是茶马古道,只要看看那条路上是否有很多杵窝即可。”

古道上有很多“家背子”,即丈夫妻子同为背夫,双双同行。“家背子”中,还会遇到两个家庭大小六口人一路同行相互关照——两对夫妇各带一个娃娃。男娃娃女娃娃年纪从七八岁到十几岁不等。娃娃们背上的货物,最少的仅半条边茶,多的则有五六条。

70年前的四川留影

在4次万里拍摄考察中,孙明经有两次都行走在四川。他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动态和静态影像史料,更为今天如何用好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留下了思考。

1992年,81岁的孙明经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如今发现的这些老照片,是经历文革劫难后幸存的,不仅有茶马古道,还有自贡井盐的留影。

原来,在考察茶马古道前,孙明经就已经在四川进行过其他考察。1938年4月,他刚刚从南京撤退到重庆,就被郭有守等人安排带着电影摄像机和照相机奔赴富顺县和荣县考察拍摄盐业生产与税源。

在自贡,孙明经呆了3个多月。他带着两部电影摄影机和一部照相机,走遍了自贡地区所有盐井,拍摄了从钻井、采卤到制盐的整个过程,拍了880张照片,以及科考调查电影《自贡井盐》。回到重庆后,他将自己记录下的镜头广泛放映和展出,生动再现了自贡井盐生产盛况和制盐生产中展示出的先进技术,增强了国人对抗战胜利的信心,极大地鼓舞了国人士气。2005年,孙明经拍摄的照片《布满井架天车的小城》入选“20世纪全球华人经典作品展”并获奖。

孙明经留下的四川影像资料还有很多。他拍摄的人文风俗电影中,《西康一瞥》、《雅安边茶》、《川康道上》、《省会康定》、《铁矿金矿》等,真实展现了当时雅安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风民俗、物产资源。他还拍摄了地理风光纪录片,有《成都到兰州》、《灌县水利》、《峨嵋山》、《川江一瞥》等。

孙健三说,抗战期间孙明经在四川生活了较长时间,在这里进行教学科研,并开创了中国电影、电视、摄影、电子计算机等高等教育学科以及创建最早的课程,因此对四川有深厚的感情。

1944年6月,当时的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在金陵大学教育电影部看了孙明经5年前拍摄的《西康》,当场邀请孙明经重新访问西康,放映原来的电影,再次拍摄西康。两个月后,孙明经带领电影部师生10人上路。可惜的是,孙明经此次拍摄的影片全部失踪,只留下300多张照片。

李炳中告诉记者,在2010年看到《走进西康》这本书后,知道了孙明经和他拍摄的老照片,于是辗转联系上孙健三。恰好,孙健三这些年也一直在整理父亲留下的资料,愿意把这茶马古道的照片提供给雅安市博物馆,一起进行合作研究。如今,博物馆还准备根据老照片编纂系列图书,以便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原始资料。

而有关自贡的老照片,孙健三也把使用权无偿捐献给了自贡市政府,根据老照片撰写的图书《遍地盐井的都市》也已经出版。

“我希望父亲留下的照片和电影资料,能为今天的历史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帮助,这才是真正发挥了它们存在的价值。”孙健三说。

茶马古道第一桥


千百年来,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间,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生息,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文明文化传播和经济交流的神奇通道“茶马古道”。悠悠古道在横断山脉最深处的澜沧江上曾经谜一样存在过、又消失在历史烟尘中的一架古桥。

芒康县作为西藏东南大门,是“茶马古道”在西藏境内的第一站,是川、滇、藏文化的交汇区。近年来,随着“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的兴起,这里的盐井盐田、曲孜卡温泉、澜沧江峡谷等独具特色的景点景区一一被人所熟知,而在这众多的景点中有一条“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被人们渐渐遗忘,这就是连接“茶马古道”澜沧江两岸的惟一一座古桥─措瓦乡境内的扎西达桑桥。

“茶马古道”作为与“丝绸之路”齐名的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交汇的重要通道,不管是自云南普洱、丽江起,经中甸、德钦,进入西藏境内的南线,或是自四川成都、雅安经康定、巴塘、竹巴龙渡口的北线,都在芒康县境内汇合。这里是横断山脉腹地,山高谷深,古道悠悠,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被遗忘的“古道重镇”

作为隘口、要道,“茶马古道”进入芒康县后,依马帮帮头的习惯和目的地共有4条出县线路:

在盐井渡澜沧江经左贡县到达察隅县境内;

盐井往北经帮达乡、嘎托镇(现县政府所在地),向西入如美镇,从如美进入左贡县;

由南北两线进入嘎托后,往北入措瓦乡,在措瓦渡扎西达桑桥进入察雅县境内;

由嘎托向西北方向经洛尼乡、宗西乡,避开澜沧江进入贡觉县或察雅县境内。

岁月沧桑,当年的悠悠古道如今或被现代化的柏油马路替代,或早已被人遗忘,消失在萋萋荒草中。竹巴龙乡如今是318国道必经之处,当年金沙江上的溜索早已变为现代化的桥梁;如美镇的竹卡大桥也把澜沧江天堑变为通途;曲孜卡的盐井更是因其保留完好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早已蜚声在外。只有措瓦乡、洛尼乡这两处当年“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因境内没有温泉、雪山、古刹等现代人喜好的景区景点,又偏离318、214等国道,似乎被“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所抛弃。

被遗忘的“古道名桥”

措瓦乡地处芒康县北部,与左贡县、察雅县接壤。从县城到乡政府所在地有57公里。公路虽穿行在较为平缓的山谷中,但由于路基不稳,土质松软,泥泞不堪,汽车只有颠簸前行。交通不便,偏居一隅,制约着措瓦乡的经济发展。措瓦乡一带过去是“茶马古道”重要通道,该乡仲日村境内的澜沧江上有一座全木结构的桥梁,过去非常著名,但在解放前夕,当地反动武装为了阻止解放军进军,竟将桥付之一炬。骑马前行翻过果吉拉山。眼前沟壑明显深邃起来,澜沧江两岸山高谷深的典型地貌地形,让我们以为目标近在咫尺而喜悦不已。沿着羊肠小道穿过无数个灌木丛,一大片绿油油的庄稼地装点着一块山坡台地─这里是仲日村所属的综依自然村解放以前因为有了扎西达桑桥,综依村这一带经常有马帮经过,非常热闹。在他的印象里,马帮帮头身背长枪短枪,最是威武。每每有马帮经过,整个村子就象过节一般热闹起来。

综依村的北面横亘着雄伟的帕堆拉山,云雾缭绕的山顶看似高不可攀,而扎西达桑桥就在这座大山的背后。上山的路异常陡峭,嵌在河谷深处的扎西达桑─掩映在巨大核桃树、苹果树中间,只有4户人家的小村落。赭红色的澜沧江水浪花飞溅,对岸的大山直插云天。此时天色暗下来,夹在两座大山的最深处,有种山峰随时压将过来的压抑感让我透不过气。

被拾起的沧桑记忆

在一条宽不过60—70米的江面对岸,用巨大的原木层层捆绑、搭建的木制遗迹赫然在目:底座较窄,深陷在陡峭的砾石中,越往上越宽,顶端最宽处的木条明显指向左面已经断开的羊肠小道,很象是当年的引桥部分,而它的右面江边突起的岩石上,明显有建筑痕迹,可能是石块搭建的桥墩,正对着它,就是我们脚底下已经坍塌的建筑遗迹─江这边的桥墩无疑。

这里的江面虽不宽阔但水流湍急,对岸山势十分陡峭,很难想像当年是凭着怎样的一种决心,或者说是在怎样的一种机缘巧合之下,在此修筑这样规模的桥梁?要知道,旧西藏的江河之上除了唐东杰布所修建的几处铁索桥之外,藏政府家门口的拉萨河上也没听说有什么桥梁。由于财富和精英集中在了寺庙,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藏政府是如何在如此偏远的大山深处组织修建了扎西达桑桥?

洛松对扎西达桑桥的记忆有些支离破碎。从他记事起这座桥就在这里,有无数的马帮由此经过。他只依稀记得听老辈人说起为了修这座桥,砍了周边山上无数树木,征调了芒康十八土司所有木匠和铁匠。他也听老辈人说当初这里只有两户人家,种地放牧之余负责守桥,因此不用向藏政府和头人支差纳税。而对大桥烧毁的那一天,洛松记得一清二楚:那天像往常一样他到对岸山上放羊,回来时桥梁已经被烧毁,害得他在对岸野地里睡了一晚,第二天绕道几十里外的竹卡溜索回了家。他也确信烧桥的是当时留守在这一带的藏军无疑。

被期待的“古道名片”

记者回到拉萨以后,拜访了自治区社科院、档案馆、西藏大学、区建筑设计院古建所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试图了解扎西达桑桥的“前世今生”,还原扎西达桑桥的来龙去脉,但没有一位学者对此有所了解,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扎西达桑桥的文献资料。只有在百度里搜索出了一篇回忆昌都解放的文章里找到了这样的只言片语:“逃向拉萨路上的必经之路扎西达桑桥已因多卡失守而被解放军控制……”。

洛松今年65岁,1950年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昌都时他应该8岁左右,正是当牧童的年龄,所以桥毁于那个年代的兵燹应该是事实。只是该桥何时由何人如何组织修建等已无从考证,但从当地人的采访了解中可以确信一点:扎西达桑桥是因“茶马古道”的兴起而修建的。

对此,综依村的拉巴次仁老人确信不疑。他曾在乡(区)供销社工作了一辈子,目前在家颐养天年,在当地颇具威望,对扎西达桑和“茶马古道”措瓦段十分熟悉。据他介绍,马帮在措瓦境内大概要走5天左右,当年马帮习惯宿营点现在仍可以指认。他说,“茶马古道”在芒康县境内的多条出境线路中措瓦一线是最为热闹的一条,因为其它线路要么为了避开大江大河而绕远道,要么通过溜索付出损失骡马、货物的代价。而且,过了扎西达桑桥,翻过对面大山,便可到达察雅县境内水草丰美的西布大草坝,这对于在大山深谷中艰难行进多时的马帮来说是个十分理想的休养生息之地。

除此之外,在将近半年多的时间里记者再没有找到对扎西达桑桥有所了解的第二人。难道扎西达桑桥谜一样存在过,又将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曾经作为汉藏两地经济文化交流重要通道的“茶马古道”,如今却以另外一种形式重现繁荣和盛况─川、滇、藏大三角跨省区联合开发“茶马古道”旅游大业的格局正待形成,“茶马古道”成为它所经地区共享的品牌;数千年间各族人民以生命、以精神铺就的“茶马古道”,将成为后人们今天所共享的遗产。相信见证了一条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古商贸通道所有辉煌与沧桑的扎西达桑桥也必定会像古道上其它众多名胜古迹一样,会不断探寻、不断发现,最终会被世人关注。

有一天,扎西达桑桥就像盐井、曲子卡温泉、加加面一样成为芒康县乃至“茶马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又一张名片。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23271.html

上一篇:茶名考茶字在古书上的称谓及意义不同

下一篇:茶文学小说提到茶“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