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以兰质许茶,以兰入茶

2019-11-28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以兰质许茶,以兰入茶”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兰花,其叶俊秀飘逸,其香清幽恬雅,自二千多年前被孔夫子赞誉为“王者香”以来,声誉鹊起,备受人们的喜爱和颂扬,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茶叶,嫩芽香叶,香高味美,是我国人民长期来“开门七件事”之一。

古人曾以兰质许茶,以兰入茶,且影响至深。明·张源在《茶录》中说:“香。茶有真香,有兰香,有清香,有纯香。雨前神具曰真香;火候均停曰兰香;不生不熟曰清香;表里如一曰纯香。”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把曰铸茶的佳品誉为“兰雪茶”。他说:“兰雪茶,曰铸者,茶味棱棱有金石之气……。他泉瀹之,香气不出。煮禊泉,投入小罐,则香气太浓郁。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寻芽得其色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兰雪。”据记载,曰铸雪芽在宋朝即誉为第一茶品。而具兰香的茶叶-明末清初南京一带风行的闵汶水茶,时人称“其色如积雪,其香如幽兰,其味而味外之味,虽百碗而不厌者。”

茶中并不含兰,甚至也无兰香,缘何却以兰质评茶,以兰命茶呢?这除了兰与茶具有同一物质属性-香以外,更主要的是千百年来,兰不仅具备有香祖、香国、天下第一香等美称,而且,“不以无人而不芳”,“名在深山士林”,赢得了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构成的儒、佛、道的共同赞许深深扎根于民族心理之中,而兰花“清寂、慎独、自芳”的个性,又恰恰与构成中国茶文化的思想主流相吻合。但毕竟在物与物之间有着各自的个性,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开始寻找真正具有兰花香型的茶叶和加工技术。明·钱椿年他的《茶谱》中对兰花等鲜花窨制茶叶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梅花,茉莉,……兰薰,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放蕊之香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

今天,兰花香成为高档名茶品质优异的独特标志,具有天然兰香的茶和经人工兰花赋香的茶均是人们所喜爱的茶中珍品。据笔者查阅宁波市第五届名茶评比会的历届名茶评比按语后发现,含天然兰香或人工赋兰香的茶叶均获高分。

兰花、茶均属热带、亚热带。在我国,兰花分布区域几乎等同于茶叶;在江浙的广大山区、云贵川西南茶区,人工的茶园与自然的兰花群落交叉分布,而且,兰花繁殖延续能力强,适应性广,品种多,春有春兰,初夏有蕙兰,夏秋有建兰,冬春有寒兰和墨兰,四季花香不绝;兰花吐香稳定,花期达1个月左右,释香盛期为7至10天,且香气高,香型独特。因此,在天然兰香茶目前沿难以掌握其工艺规律的情况下,兰花不仅仅是美化生活的一种花卉,而且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茶用香花。有人说,兰花是一个文化的符号。那么,兰与茶的结合,也将有助于推动茶文化的发展。M.CY316.coM

cy316.com延伸阅读

桐城小花:文都香茗,蕙质兰姿


“桐城好,谷雨试茶铛,椒园异种分辽蓟,石鼎连枝贩霍英,活火带云烹。”

这是清人姚兴泉在《龙眠杂忆》中的记载,娓娓道出有“文都”之称的桐城茶事和品茗意境,以茶之灵而孕育出人之杰、物之丰,文章华彩,翰墨飘香,安徽省桐城市向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桐城文派”发祥地和黄梅戏的故乡而蜚声海内外。

桐城小花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创制于明朝,主产区位于皖西南的桐城市龙眠山等山区,峰高谷深,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云遮雾绕,茶区多为砂土和砂壤土,野生兰草充盈山坡,兰香自然浸润入茶。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孙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于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亭亭玉立,又称“桐城小花”。桐城小花属皖西兰花茶品系,一般在谷雨前开始采摘,选一芽二、三叶,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经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等工序精制而成。每500克成品茶有芽头8000~10000支,具有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吐蕊,色泽翠绿,碧绿清汤,兰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鲜爽持久,沁人心脾。《桐城风物记》亦载桐城小花“品不减龙井”。旧时桐城人品茶讲究色香味俱佳,有“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之爱。

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引进良种,改造茶园,实行机械化制茶,传承传统制作工艺,桐城小花产量大增,品质提升,盛名远播,被评为省级名茶,并获“国际名茶博览会名牌推荐产品”等称号,在茶博会和各大茶市都能见识其芳容,领略其芳香。

今年初因遭受历史罕见的冰冻雪灾,茶树生长发育普遍受到严重影响,为把雪冻自然灾害给茶叶生产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该市供销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和茶场的载体功能与群体优势,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茶农抗灾救灾,指导茶农对遭受冻害的茶树进行适度修剪整枝、茶园浅耕、适时追施有机肥料,促进春茶能早发芽、发壮芽,确保今年春茶品质不降、产量不减、茶农收入稳中有升。今年清明前,该市近万公顷有机茶园已陆续开园采摘,各茶场也全面投入春茶生产,清新碧绿的桐城小花茶叶已批量上市,供不应求。

体内烦闷,精神倦怠,当以禅入茶


近日来体内烦闷,精神倦怠,无日不以茶相伴。日中一壶,晚间半盏,竟习以为常。刘琨《与兄子兖州刺史演书》:“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汝可致之。”我难道也象刘越石一样,需要清茶来消解心头的积郁吗?

喝茶时每每喜好翻阅禅书,或晴窗,或秋夜,或春雨,或冬雪,茶香初发,书卷才开,以茶伴禅,以禅入茶,往往自成佳趣。茶味只在一时,琼浆玉液,过颊即空,参禅也是如此。禅机稍纵即逝,只在电光石火间,快捷如箭。

《景德传灯录》记载了这样一则公案:药山惟严禅师有一天饭后在园子里散步,看到寺里烧饭的饭头,就问道:“你在寺院里多长时间了?”饭头规规矩矩地回答说:“三年了。”老禅师看了他一眼,说道:“我怎么一点也不认识你?”饭头莫名其妙,以为老禅师参禅参糊涂了,便走开了。药山问饭头的话,全是一片拳拳之意,只是为了点悟他,只是要启发他一点灵根,说至“我再么一点也不认识你”时,禅机已如狂风骤雨,劈头盖脸打来,可怜饭头愚鲁,竟然“饭头惘测,发愤而去”。千载后读此,我为此僧叹息不已。

王老师(普愿禅师)也是位得道高僧,有一天在园子里喝茶,看见一个小和尚从小径走来,就将杯底的残茶泼了过去。小和尚回头一看,见是普愿禅师,便露齿笑笑,王老师也笑笑,并翘起一只脚,小和尚不懂,王老师便起身回了方丈。这小和尚却是个伶俐的,大概是读多了武侠小说的缘故吧,到了晚上便一个人悄悄来到方丈,大有让师父传授上乘武功心法的意味。方丈的门果然开着,王老师果然没睡,正在打坐,看见小和尚,就问道:“你来干什么?”小和尚行了礼,垂手道:“师父今天在园子里用茶泼我,是不是要提示我什么?”王老师看了他一眼,缓缓道:“那么我后来翘起一只脚又是什么用意?”小和尚张口结舌,无言而退。在这两则公案里,禅机不迟不早,不紧不慢,只在一时,参得透便悟,参不透便“驴年也钻不出去!”那个被普愿禅师泼了一身残茶的小和尚事后虽有所领悟,却已是“亡羊补牢”,错过了大好禅机。

秋夜岑寂,虫声唧唧,灯昏茶冷,掩卷太息:人生天地间,以无为有,以变为常,四时嬗递,悲苦交集。虽有佳茗,得之于一时片刻,过后便香消玉殒,总成空事。我佛言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天地本空,万法本空,我也空,人也空,书也空,茶也空,秋夜、虫声、忧苦悲伤也空,王老师、药山惟严、饭头、小和尚也空……那么何为禅?何为茶?何为我?何为人?何为药山惟严王老师及饭头、小和尚?一切只是镜花水月、篱落蝶梦而已!

苦茶和尚评曰:冷兄几证空矣。

而我的以茶伴禅、以禅入茶也只是痴人梦语!

苦茶和尚评曰:仍是梦语,犹有“这个”在。

不知篱落梦醒时,蝶翅上是否染有茶香?

苦茶和尚评曰:犹是梦中人,不免著相。此是冷兄可叹处,也是世人可叹处,更是山僧可叹处。

以茶载道,以茶明志


古语有云,以文载道。意思是说将文字作为一种载体,来记录思想、道德等准则;古语又云,非淡泊无以明志。此语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意思是说,除了淡泊名利,没有什么可以表明我的志向的了。

以茶载道又是何解呢?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至千年之年,宽至风靡全球各大洲,无不为其歌颂。我们常说“茶道”,其实是与流传下来的道德准则相呼应的东西。茶,既可入道,亦可如禅。茶,来自于生活,又蕴含着高于生活的理念。人生如茶,生命如茶。沉沉浮浮,几经波折,几经磨难,却愈发地芬芳。

以茶明志。品茶,既可以养身,又可以养心。茶有六大类,茶味不同,形状不同,但经过几次冲泡后却都是淡淡的。如同人以淡泊之心立世,处纷杂的环境却仍可安之若素。茶,不管经历过什么,仍是茶;人无论受到什么诱惑,仍保持淡泊的心境。

对于喜欢喝茶的人来说,品茶是最高的境界,其实品的也是人的一种心境。人生也一样,“品人生”和“过生活”是两种心态。以茶载道,讲究不见可欲,为无为。只要有乐观的心境,茶汤就有不同,最重要的是品茶的心境。所以,茶叶的好坏并不最终决定茶的优劣,有一颗无为的、感恩的心,才是万物的真谛。若能时刻坚守“以茶载道,以茶明志”,便可避免走入混沌之路。

以茶结缘


一位和尚来买茶,茶人见和尚面目慈祥,举止端庄,遂与之闲聊。不料两人性情相和,话语投机,竟视如知己和尚出家前为检查官,掌管犯人之生死;茶人做茶前从事餐饮,常造杀业。和尚因出家受戒而吃斋,茶人因品茶渐恶荤腥而好素食。和尚以佛结缘,送茶人以佛经,佛书;茶人以茶结缘,供养和尚以茶叶,茶具。和尚与茶人说佛法,茶人与和尚论茶道。

和尚道: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茶人道:水不是茶,茶就是水。

和尚道:老实念佛证菩提。

茶人道:用心泡茶得真味。

和尚道:明心见性,度化众生,是佛陀。

茶人道:遇水舍己,济人无数,为茶饮。

和尚道:心就是佛。

茶人道:佛就是水。

两人相视一笑,原来茶汤中有佛法,佛法就在茶水里。茶与佛,其道不同,其理相通也。和尚与茶人和掌道别。茶人悟而得一联:

两头是路,品几杯顿悟茶道。

四大皆空,坐片刻难得壶途。

以茶做为祭祀 齐武帝以茶做祭品


以茶做为祭祀用品,在刘敬叔的《异苑》中就有所记载。浙江剡县陈务的妻子守寡多年,一直同两个儿子相依为命。陈务的妻子非常喜欢饮茶,茶几乎成为她生活之中的必需品。因为他们居住的房子附近有个古墓,所以陈务的妻子每次喝茶之前总要先给古墓斟上一杯茶以示祭祀。两个儿子很是看不惯母亲的这种做法,于是经过商讨,决定要把古墓扒了,她苦苦劝阻才保全古墓。那晚就有人托梦感谢陈务妻子,并说要报答她。果然,天亮之后,她就在自家的院子里发现十万铜钱,两个儿子听说此事后十分惭愧。从此以后,三人以茶祭奠古墓,心意也更加虔诚了。

当然,上面所说的只是一个具有一定迷信色彩的民间故事,但是我们不难看到,在刘敬叔所生活的南北朝时期,茶叶已经开始用于民间祭祀之中。而随后的南朝齐武帝萧赜将茶做为祭祀用品,则开启了茶参与宫廷祭祀活动的先河。

齐武帝萧赜是一个较为开明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位佛教信徒。他听闻南朝刘宋时一位名叫法瑶的僧人因长期饮茶,如今已79岁高龄仍然健在,于是专程请法瑶到都城建康会晤。此后,在法瑶的影响下,以及自身是佛教信徒的原因,齐武帝萧赜对于简朴的生活十分推崇,甚至在祭品中也“忌荤”。茶在这个时候充分显示出了它的双重性,不仅可以登上大雅之堂,被敬做祭祀品之用,还具有一种朴实无华的品格。因而,萧赜慧眼识茶,对茶饮偏爱有加。根据《南史·齐本纪上》的有关记载,萧赜甚至在死前的遗诏里特别要求说:“我死之后,切忌用牺牲来祭我,灵前只需供上些糕点、茶酒和果脯就可以了”。他还将这种方法推而广之,要求天下之人,无论贵贱,都要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萧赜不仅提高了茶的地位,同时还带头实行一种简朴之风,较之以前帝王死后的隆重祭祀,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实,即便是用今人的眼光去评价齐武帝,他也算是个好茶而知茶的明君圣主了。

茶以饮用传扬


茶叶成为普通的饮品,从公元600年左右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是在公元580年——960年间。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根据《汉书·赵飞燕别传》记载:汉成帝刘骜崩后(公元前7年),皇后梦成帝赐坐,命进茶,左右奏帝曰:“向者侍帝不谨,不合啜此茶。”认为西汉已饮茶,非始于三国也。与王褒时间相去不远。王褒是士大夫阶级,不是普通百姓,就是民间饮茶,也限于少数地区。《桐君录》中有记载民间劳动者开始饮茶的场景,书中说:“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未普及全国。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记载孙皓以茶当酒密赐韦曜,认为三国时已知饮茶了。但那时茶仅是宫廷中的高贵饮料,也不是民间普通饮品。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说:饮茶始于梁武帝萧衍天监年中。即公元511年左右。与根据魏·张揖的《广雅》制茶饮茶的记载,认为魏时开始饮茶,相距不远。六朝佛教盛行,寺庙争相栽茶,僧人普遍饮茶。茶作为一般药物,兴奋神经,以利坐禅却睡,未为民间普通饮品。

到了唐朝“茶为人家一日不可无”。当然必须经过隋朝的推广普及和宣传茶叶的良好效用,饮茶风盛一时。因此说茶从隋朝开始成为民间普遍饮品。

综合起来,中国的饮茶可以说:饮茶从先秦开始,到西汉、魏晋、南北朝中国南方已饮茶成风(巴蜀),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已传播到全国,到了宋代饮茶之风已盛行,到了明清时期中国饮茶之风已达到鼎盛。

饭前、饭后、饭中都可以饮茶;自己闲时可以饮,工作时也可以饮;在家可以饮,上班也可以饮;可以“代酒”,也可“代食”(僧人闭关坐禅时可以茶代食);可以搞茶道,可以开茶馆;看书可喝茶,下棋可喝茶;写诗作画饮茶有精神,写作饮茶有思路。

总之,茶叶成为普通饮品后,不论是什么场所,不论是什么时间,都可以喝茶。茶已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

以茶找回自己


想了解《以茶找回自己》知识吗,丰富的《以茶找回自己》内容等你来看!

瑞岩禅师独居山林,每天清晨起来唤道:“主人公!”又自己回答曰:“在!”然后教训说:“你要清醒,不要受别人欺骗!”

山林独居,何以仍要提防别人欺骗?瑞岩禅师之警觉,似乎颇为过分。但实际上,禅师所谓“别人”,恰恰是我们平常所自以为的“主人公”;禅师所说的“主人公”,在凡俗看来反倒是陌生人。

以禅家之见,凡是后天习得的秉性,无一不是虚妄妄想。人刚刚出生下来,心底倒还算是单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成见也与日俱增,名利财色所诱,渐渐使人忘却了自己内在的真正需求。整日沉浸于人我得失的争夺当中,慢慢地却以为斤斤于争名夺利的才是真正自我。

感官刺激算是最为基本的欺骗,目眩五色、酒肉穿肠……一般也认为就是快乐了。但这种快乐总是稍纵即逝,转瞬带来的反倒是痛苦和无聊。相比之下内心思虑对自己的欺骗则更为隐蔽,它许诺给我们社会成就与满足,但到头往往是成就了别人而自己内心仍旧感到无法满足。这些不断欺骗我们的,在禅家看来就是“别人”,但我们却总是误认为“自己”,这种错觉佛门直呼曰:“认贼作父”。茶之为道,其本意恰恰是保持心灵的清明。

凡人饮茶,往往计较名贵与否、产地何在、归属分类等等外在分别,逐渐失去了禅门饮茶的原意。禅家之所以弘扬茶道,并非是为人间再添纷乱,而是要用茶之清冽,涤荡俗务纷扰,让人走向自己的内心。

所以茶道重心所系,在于内心能否由茶达致清明觉醒,以至于体会到日常繁杂事务中所难以体会到的内在自我。如果一味分别外在反而忘记内心,却是已经背离茶道的初衷了。

关于本文《以茶找回自己》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人以茶结缘


一位和尚来买茶,茶人见和尚面目慈祥,举止端庄,遂与之闲聊。不料两人性情相和,话语投机,竟视如知己和尚出家前为检查官,掌管犯人之生死;茶人做茶前从事餐饮,常造杀业。和尚因出家受戒而吃斋,茶人因品茶渐恶荤腥而好素食。和尚以佛结缘,送茶人以佛经,佛书;茶人以茶结缘,供养和尚以茶叶,茶具。和尚与茶人说佛法,茶人与和尚论茶道。

和尚道: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茶人道:水不是茶,茶就是水。

和尚道:老实念佛证菩提。

茶人道:用心泡茶得真味。

和尚道:明心见性,度化众生,是佛陀。

茶人道:遇水舍己,济人无数,为茶饮。

和尚道:心就是佛。

茶人道:佛就是水。

两人相视一笑,原来茶汤中有佛法,佛法就在茶水里。茶与佛,其道不同,其理相通也。和尚与茶人和掌道别。茶人悟而得一联:

两头是路,品几杯顿悟茶道。

四大皆空,坐片刻难得壶途。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22668.html

上一篇:口唇采茶为什么要处女?为了复原民间传说

下一篇:中国过年各地喝茶习俗介绍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