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掌握这些方法,告别买到劣质茶!

2019-11-16

茶叶的选购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如各类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

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

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买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嫩度

一般嫩度好的茶叶,符合外形要求(“光、扁、平、直”)。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二、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

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以杭州地区绿茶条索标准为例: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细紧有锋苗紧细尚有锋苗尚紧实尚紧稍松粗松可见,以紧、实、有锋苗为上。

三、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

四、整碎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

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五、净度

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

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所以如果允许,购茶时尽量冲泡后尝试一下。若是特别偏好某种茶,最好查找一些该茶的资料,准确了解其色香味形的特点,每次买到的茶都互相比较一下,这样次数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关键之所在了。

国内茶叶品种车载斗量,非专业人士,不太可能每种茶都判断出好坏来,也只是取自己喜欢的几种罢了。产地的茶总的来说较纯正,但也由于制茶技艺的差别,使得茶叶质量有高低之分。

cy316.cOM编辑推荐

如何才能告别买到劣质茶?你要了解这几点!


茶叶的选购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如各类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买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嫩度

一般嫩度好的茶叶,符合外形要求(“光、扁、平、直”)。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二、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

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以杭州地区绿茶条索标准为例: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细紧有锋苗紧细尚有锋苗尚紧实尚紧稍松粗松可见,以紧、实、有锋苗为上。

三、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

四、整碎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

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五、净度

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

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所以如果允许,购茶时尽量冲泡后尝试一下。若是特别偏好某种茶,最好查找一些该茶的资料,准确了解其色香味形的特点,每次买到的茶都互相比较一下,这样次数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关键之所在了。

国内茶叶品种车载斗量,非专业人士,不太可能每种茶都判断出好坏来,也只是取自己喜欢的几种罢了。产地的茶总的来说较纯正,但也由于制茶技艺的差别,使得茶叶质量有高低之分。

掌握了这些方法,说明你会泡茶了!


一壶茶可以前后泡几次,每次泡的时候,是要把茶倒尽还是留一点在壶中呢?

可以说,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在学茶这个过程中,已经向前迈进了一步。最初学习泡茶,要掌握每种茶的特点、茶水比例、温度和时间,等到这些都已经熟悉之后,就会关注泡茶的一些细节,这其实是泡茶水平有进步的表现。

泡茶就是要注意诸多细节,细心观察,才能泡出一杯茶最好的水平。

1、这两种泡法有什么区别?

第一种说法是一定要把壶中的茶倒尽。冲茶之后,把茶汤倒入公道杯,这个时候一定要控制好倒茶角度,一般是壶身垂直,耐心地等壶里面最后几滴茶汤都滴干净了。

这样泡茶有两种好处,第一是最后几滴茶是最浓的,可以说是精华成分,如果没倒干净,茶汤浓度不够;其次是把茶倒尽之后可以避免茶叶一直泡在水里,等到下一泡茶的时候因为泡得过久而苦涩。

第二种说法是不能把茶倒干净,这种方法俗称“留根法”,每一泡都留一层浅浅的茶汤在壶里,留给下一泡。

下一泡的时候,留下来的茶汤变浓,直接冲泡相当于稀释调和了一下茶汤,这样不会导致后面几泡茶明显变淡,保持几泡茶下来浓度比较接近,也让茶更耐泡一点。

2、这样的情形,需要把茶倒尽。

小茶壶、小盖碗(约100-250ml)泡茶,属于比较讲究、比较注重茶的口味和香气的功夫泡法,需要把茶倒尽。

如果茶汤没有倒干净,留在壶里,壶体积小,不仅会导致茶底又浓又苦,香味还不好。即使下一泡加水冲泡稀释,茶仍然会带有过久浸泡的闷味。通常来说,泡茶一定要耐心把最后的茶汤滴干净,倒尽之后,还要把盖子打开,防止茶叶受热闷酸。

这样的泡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真实地再现了每一泡茶的真实水平,每一泡细微的变化,都能够感受出来,香气持不持久、滋味耐不耐泡,都一目了然。

3、这样的情形,适用于“留根法”。

比较大量、快速、便捷泡茶的时候,采用“留根法”。这种情形相对来说对茶汤品质要求较低,只为了满足即时需求。

比如在办公室冲泡绿茶的时候,通常用一只玻璃杯,没有办法用茶滤把茶水分离开来,也没办法控制茶汤的浓度。

用杯子直接喝绿茶,上半杯较淡,而下半杯教浓。如果把一整杯都喝完,由于绿茶本身滋味就清淡,第二杯再冲泡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味道了。所以,需要在杯中留大约1/3-1/4的茶汤,接着冲第二杯。

如果喝茶的人比较多的时候,需要用大茶壶泡茶,这样的泡法通茶会浸泡稍久,茶叶的浸出率达到80%,如果不给下一泡茶留一些“底料”,第二壶茶可能就淡如水了。同理,大壶泡法也需要在壶里留1/3左右的茶汤。

4、根据茶类来判断使用什么方法。

前文是根据泡茶的情形来选择泡茶方法,即小壶泡法、比较讲究滋味的情况下最好把茶倒尽;而玻璃杯泡、大壶泡法相对来说注重效率大于滋味,使用“留根法”更能满足要求。

如果根据茶类来说,通常公认用“留根法”的是绿茶。因为绿茶相对来说不是特别耐泡,且为了观赏叶形,用玻璃杯就十分合适,为了避免喝到的上半杯和小半杯浓度不均,用“留根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绿茶以外,像乌龙茶、白茶这样相对清淡的茶类,使用杯泡或者大壶冲泡的时候,也可以留一点水在壶中,避免下一泡太淡。而红茶、熟普茶这样比较浓的茶,不宜久浸,不太建议使用“留根法”。

掌握了这些,泡茶就变得简单


平常我们喝茶都是随心而为,不会在乎不同茶叶是否需要不同温度的水来泡,也不会在乎放的茶量问题,这种情况想泡出来好喝的茶,挺难。

想泡一杯好茶难吗?不难!

掌握好泡茶的技巧,水的温度,及投茶量,泡出一杯真正的“好茶”便不难。

泡茶水温

适宜的水温是泡好一壶茶的的重要因素之一,水温太高,茶里的维生素C,茶多酚等都会遭到破坏,同时也会影响茶叶本身口感。水温太低,溶解度不够,茶里的有益成分不能充分溶出,茶香也会很淡。

绿茶:80-85℃,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白茶:85-95℃,白牡丹、贡眉、寿眉、白毫银针等。

黄茶:85-90℃,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等。

青茶:95-100℃,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等。

红茶:95-100℃,正山小种、祁门红茶、滇红、金骏眉等。

黑茶:95-100℃,普洱茶、安化黑茶等。

故而,泡茶的适宜温度一般为70℃-100℃。

投茶量

不同的茶叶,根据茶叶大小,茶叶种类,还有个人口味,投茶量有所不同。但是,对于大部分的茶叶来说,投茶量的标准相差不大。

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叶,加50毫升的水。

乌龙茶、紧压茶除外,大概要1:30的茶水比例。

现在的很多茶艺师也就是用的这个标准。

绿茶(一般1/5壶,叶大而松散则1/3壶)

普遍来说,绿茶是公认为所有茶类中最为鲜嫩的茶类,且经过揉捻,浸出物出来得块。

紫砂壶冲泡的时候,放差不多刚好覆盖满壶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不过要记住两点,一是不要盖上盖子,会把茶汤闷坏。二是上面说到的,不能用太烫的水,让茶汤变苦变涩,但又不能太低。

使茶叶的香气激发出来,一般常用的是85℃的水,可能会根据实际的情况作出微调。

红茶(1/4壶)

红茶的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壶底部的量,不过可以比绿茶稍稍多一些。

红茶分为大叶种茶和小叶种,像祁门红茶是小叶种红茶,而云南红茶则是大叶种,大叶种的叶片较大,占的体积大。

所以泡茶时的投茶量要比小叶种红茶更多。

常喝国外红茶的朋友,很多时候喝到的是红碎茶,由于红碎茶的浸出速度很快且并不太在意它的耐泡度,所以投茶量要接近一半。

乌龙茶(清香形1/4壶,浓香形1/3~1/2壶)

乌龙茶的种类、类别非常多,但还是可以按照外形大致分为条形和球形。

条形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紫砂壶容量的1/6到1/5,球形则盖过紫砂壶底部大半就可以了。

球形乌龙由于形状特殊,茶叶展开比较慢,所以通常有一泡温润泡把茶叶舒展开来。

这种半发酵的茶,用热水冲泡会强烈激发它的香气和滋味。

特别是高山乌龙,一定要用沸水冲泡,用温吞的热水冲泡简直可以称作“浪费”,可一定要记得哦。

紧压茶(1/6壶)

有些紧压茶比较紧,“密度较大”,所以可以适当减少投茶量进行微调。

为了舒张茶叶,紧压茶的冲泡过程中也常常会有温润泡。

其他泡茶法的投茶量

除了常见的泡茶以外,一些“不走寻常路”的泡茶方法也有一些投茶量的讲究。

比如说碗泡法——由于碗泡法是用茶勺取茶汤,添汤的动作会比较慢,且茶叶一直浸在水中。

所以即便茶碗较大,也不要投放太多的茶量,不然茶汤很容易变浓。

倒茶烫手?掌握这些姿势就好了!


泡茶看起来简单,洗茶、泡茶、倒茶。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泡茶却是一件苦差事,不习惯使用盖碗的初学者稍不留神就可能烫到手。

在泡茶时,尤其是出汤阶段,“倾倒”手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常见的用作倾倒的器具如下:

茶海

也称公道杯,部分茶类对冲泡的时间十分讲究。如乌龙茶,几秒间隔的茶汤口感就有区别。

为避免茶汤不匀,在倾倒茶汤时,先倒入茶海中,再倒入小杯,品茶时就能品到完整的味道。

茶海的正确拿法,是需要捏在边缘下方,七十度左右倾倒茶汤后,迅速恢复水平,称为“断水”。好的茶海断水干净利落,反之则会“滴滴答答”。

如果大拇指与食指轻捏茶海边缘,很容易在倒茶时被蒸汽烫到,或者沾染到茶水,不卫生也不礼貌。

盖碗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在清雍正年间,盛行使用盖碗。

盖碗多为瓷器,质地细密,不易吸附香味。因其使用简便,可谓称得上是“万能茶具”。正确用盖碗的方法是:

①找到一个适合茶水倒出的缝隙,以挡住茶叶、快速出汤为标准。

②食指第一节关节扣住碗盖的盖钮,压紧。

③食指与拇指、中指呈水平线,从前方的中心点倾斜迅速倒出。

举起盖碗时,无名指和小指朝内微卷曲为好,怎么舒服怎么来,但建议不要翘兰花指!

茶壶

茶壶的质地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以紫砂陶壶或瓷器茶壶。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叫做:“小、浅、齐、老。”

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

“齐”指茶壶的“三山齐”,是品评壶好坏的重要标准。把茶壶去盖后覆置在平稳的桌子上,如果壶滴嘴、壶口、壶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齐”了。“老”字的讲究大部分就上升到古董文玩。

①女性拿壶:中指和无名指捏住壶柄,食指轻倚在壶盖上,大拇指捏住壶把。茶壶盛水后分量加重,会影响倒汤时的手感,最好在使用前先加水试用,找到合适的角度。

建议食指中指穿过壶柄,大拇指另一侧扣住壶把,另一只手手指微按壶钮作支撑。

②男性拿壶:相比女性的拿法,男生拿壶时更为粗犷和大气,用大拇指抵住壶盖,食指及中指穿过壶柄捏住。

需注意的是,抵住壶盖的大拇指最好放在壶盖上,不要堵住气孔就好,如果放在气孔上,也很容易被烫!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9940.html

上一篇:说不完的茶叶造福论

下一篇:最全黑茶资料:让你瞬间爱上黑茶(值得收藏)| 干货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