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朱元璋动了我们的茶

2019-11-16

一朝成为地主头的朱元璋,看着眼前众多宫女们为了做一道茶的繁琐工序,以及前前后后的各种辅料精细,一阵肉疼不已,喝个茶都得如此折腾与耗费,就是地主家也得省着花,普通人家哪喝得动啊!不行,老朱得为子孙后代多着想,于是......

欲知后事究如何,请君暂歇听雨阁,

喝着好茶慢端详,字如珠玑与理合。

《品令.茶词》

宋·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静,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看到“味浓香永”,以为要接着写色香味之美,未曾想到作者忽然空中翻腾两周半:

“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原来,好茶却是用来储存美好的载体,色香味其爽饮之动的却是内心,思及知己友人,惬意之极。

《与赵莒茶宴》

唐 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当时位列十大才子的钱起,一次与朋友赵莒在竹林办茶宴,茶饮尘心,在味道比流霞仙酒还好的茶中,众人浑然忘我杂念全无,一心清静了无痕。俗念虽全消,虽不是酒,却越喝兴越浓,直到夕阳西下才尽兴而散,故写下这首诗以记此盛事。

诗里描绘的是一幅雅境啜茗图,蝉与竹构成的自然意境是许多文人穷其一生追求的目标,人们试图在自然山水的幽静清雅中与清风明月、浮云流水、静野幽林相伴,求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唐宋时期,上流社会(当时有钱有闲主要是有位的男女老少们)流行的是点茶,而宋朝制作点茶的原材料主要是一种叫“龙凤团茶”的茶饼。

入宋以后,政府开始在建溪置使督造龙团,由此建茶开始了贡茶之路,并且代有所变,年有所革,花样不断翻新。先是诏造石乳茶;庆历中进小龙团;元丰间又造密云龙;绍圣间密云龙改为瑞云翔龙;大观初尚白茶;宣和庚子郑可简创银线水芽。在北宋一代益穷极新出而无以加。

所谓“银线水芽”,实乃旷古未闻,即将蒸熟嫩芽剔外皮,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渍之,光明莹洁若银线然。其制方寸新,有小龙蜿蜒其上谓之龙团胜雪。

那么造一银线水芽工值多少?历史上未见记载,但据《锦绣万花谷》载,北苑贡茶每片计工直钱四万。银线水芽比这般贡茶当然要精细得多,其值自然也就更高。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北宋皇家贡茶如此精细糜费,士人贵族当然有样学样,全国的高档饼茶那更是花样百出啊。宋人不仅茶样多,喝茶的样也极为讲究,

对喝茶的环境、礼仪、操作方式等,都有详细的规范,而且分门别类,有宫廷茶宴、寺庙茶宴、文人茶宴等种种风雅集会,是全国上流知识分子共同的爱好。宋代流行的茶道是点茶法,也就是抹茶(实为现代日本茶道的起源),如下图。

抹茶是冲着喝的,就是把茶饼磨成粉末后,用开水冲服。宋人非常讲究冲茶的方法,如果茶冲的不好,茶和水不会完全融合,而且茶杯上会有挂水,如果茶冲的好,茶水交融,银粟翻光,沫波汹涌,形色优美。通过娴熟精湛的技艺,在茶面上做

cy316.com扩展阅读

当我们喝茶的时候,我们喝的是什么?


华人饮茶,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荼便是我们早期对茶的称呼,在英文中,茶Tea的发音,也和“荼”更接近。猜测或许是早期的源流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至少得到大部分承认的是,中国人确实是最早开始喝茶的族群。

陆羽著《茶经》,集大成地将茶文化集成一本整合的著述,在历史上留下了茶圣的美名。也是自盛唐起,茶叶作为贡品,开始在宫廷崭露一席之地。茶叶开始了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走向“琴棋书画诗酒茶”的发展演变。

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尤为地需求茶叶,这一需求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可能还会一直延续下去,茶解油腻,于北方民族游牧生活方式的饮食来说至关重要。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因此茶叶几千年来,也常常关乎于北境的动乱与和平,至少是存在相当影响的。

古代文人重饮酒,酒文化在更早的几千年里,对历史文化的进程产生着更为重要的影响,于是有“酒中仙”“斗酒诗百篇”的佳话。而茶却还只是平头百姓粗茶淡饭的艰苦生活,或者隐逸之士的情愫寄托。毕竟酒是粮食酿的,在古代很长时间里,珍贵的粮食,是不能被随意酿成琼浆的,如果非要有酒精的觊觎,大约也只有醪糟了。这样的珍贵,让更多的平头草民将水的味道,寄托于更易得的某些树叶之上。

今人尚饮茶者,俨然已是雅士。塑料瓶的快销饮料,更容易为普罗大众所接受,糖分充足的甜水,更容易让人产生一时的满足感,饭饱之余,冰镇的口感,更爽口解暑,也更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于是可口可乐代替茶、可可和咖啡成为世界第一大饮品。若非十分空闲,并不是许多人都能在焙烧沏泡的仪式感里去寻求安逸和享受。

然而茶文化并没有消亡,反而更以独特的方式生长,仿佛刻入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在每一代人长成到一定年纪后,总会对这种略带苦味的树叶,树立起别样的情感。或消一消食,或解一解酒,又或是配以枸杞、菊花、决明子等中草药材,总让人感到滋润或者颐养,让人感到十分安心。

如同当我们真正开始喝茶的时候,茶对我们,渐渐开始有了别的意味。

从人类发现第一片可以食用的树叶,到以千万种方式将其制成千姿百态的饮品,从平常生活的必须逐渐淡去,到多方多面的精神寄托中归来。从“粗茶淡饭”,到“赌书泼茶”,由大俗到大雅,由“器”到“道”,这种意味变得更加广博,也更加面向精神世界的需求,所以当我们喝茶的时候,在某种形而上的意义上,喝到的也是一种心理满足。

我们喝到的,既是温和甘怡的片刻欢愉,也是雅赏清心的玩味意趣,一直到被越来越多人认同的,这种自然所赋予人的对身体的滋养。

而后,当我们将茶叶中的物质用现代的科技逐项地筛分出来,才发现原来这种怡神养心的物什,在客观上,产生了这么多有利于人体的因素。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茶碱......我们开始知道,当我们喝茶的时候,在某种化学意义上,喝到是这些物质。这些化学名词被冠以茶来命名,体现出它们在茶当中的独特性质,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认同。于是我们越来越对茶产生了一种跨越时空的认同感。

于是越来越多的茶由此产生,一时间,茶被赋予了更多种打开方式。

我在学习摄影的时候,与老师探讨关于PS修图的的话题,老师的观点让我豁然。尽管自然之美是人间至美,但当我们通过镜头去记录它的时候,难免受到光线、角度或者设备本身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我们记录的初衷,于是我们引入ps技术去修正或美化这种偏差,使得我们的记录更接近于升至优于记录的本身。这便是PS存在的意义。

从而联想到茶叶,当我们为了获取茶叶的鲜爽或醇香时,通过杀青、烘焙、发酵等方式来取得不同滋味的变化,这些过程中或突出了什么,也损失了什么。

此后,我们通过更高一级的深加工,就是去还原、修正这些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从而使得茶叶中的内涵元素更符合自然所赋予人的价值。

与之有别的是,我们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很容易直接提取某种单质,而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多而且多,其组合和配比是自然无比精妙的杰作,也是人类数千年不断培育选择的结果,这种精妙的配比和组合,并非单一的单质可以比拟。

例如L-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是茶叶中茶多酚最重要的一种物质,据研究发现有诸如抗氧化、降血脂,甚至抗癌的作用。在国外的一些研究中,采用制药的方法,用乙醇做溶剂,可以从茶叶的茶多酚中把单体L-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萃取出来,并制成药片或冲剂。但是这里有一个缺陷,单体L-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在没有其它活性酚类物质的协同下,自身很难完成诸如抗氧化、降血脂,甚至抗癌的作用。

而我们通过一种叫做代谢控制发酵的深加工方法,在获得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衍生物时,又使L-EGCG与其它儿茶素不被完全分解,保留正常值,又使多种儿茶素的含量依次排例为EGCG>ECG>EGC>EC的黄金比例。蒙顿茶叶实验室依据这个原理以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经过上述方法成功制成普洱茶L-EGCG含量达标产品。

高含量L-EGCG的深加工茶制品相比单体L-EGCG,没有脱离茶的属性,普洱茶精华物质均为很好保留。这使普洱茶的初级代谢物[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茶多酚、儿茶素,也包括L-EGCG、咖啡碱)与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衍生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也称二次代谢物)形成有机的整体,犹如一个庞大的集团军,使主功部队L-EGCG力量更强。也就是说,只通过喝茶,或者服用L-EGCG的片剂、冲剂来获取L-EGCG是比较困难的,或者说是不够的,而通过独特的代谢控制法,成功保留茶中的L-EGCG,能使人在饮茶过程中能够汲取到L-EGCG的营养。

在普洱茶的深加工中,更大程度地保留L-EGCG的含量,同时不失其本身作为茶的特性,以独特的工艺和先进的技术,还原自然所赋予人的更好的物质组合和配选,以茶的形式,滋养于身心。

一泓泉水轻沸,一股温润入喉。

当我们喝茶的时候,喝的就是茶。它既是,更不止是一种被认为是有益身心的饮品,也是一种文化心理的承载、精神向往的寄托。是各式各样的,包罗万象的茶。

然而那些天人合一的,与自然交汇的内含物质,以茶的形式,被人们发现,而后制成享用并习以为常的饮品,同时又作为某些意识形态的载体被形而上地升华。这是人与自然的交汇、自然与自然的贯通。是所谓自然的道带给我们的惊喜。

所以,当我们喝茶的时候,喝得也不仅仅只是茶。

当我们在追老茶的时候,我们在追什么?


1、理性知识与切身体验的碰撞

汤感成团、喉韵加深、体感通透等等,作为一款干净、入流的老茶,这些都不必再提,更不用说香气、滋味了。

一款好茶,可以用理性知识去审视;一款好的老茶,可以让人忘记评判、打开你意识的深井。它的整体风韵,直击人本能。

记忆里所有值得回味的画面在流动。恍惚可以闻到茶园边的松涛阵阵,又好像有温热的山泉潺潺……轻云蔽月,回雪流风;破孤闷,搜枯肠,肌骨清。

这一个又一个的瞬间,确实是明白了——“越陈越香”作为普洱茶产业的核心概念,老茶的存在不仅仅是概念、情怀。

再深入一点,理解普洱茶转化的原理,你也许可以打开认知和想象力的通道。

每一种品种的茶都有一条转化路径。看到所有简单、驳杂的香气分子如何一层一层如同剥竹笋一样散去,最后留下每个品种最稳定沉稳的特征……

就理解了某些山头的茶为何受大多数老茶人欢迎,而有些茶存着确实有些难度但却也有不同的路径。

被触动,理性的知识,和你自身的体验结合在了一起,成为我们生命体验了。

2、有人喝老茶把白头发喝黑了,你信么?

有人说:老茶喝的已经不是茶了。

喝的是茶多酚转化殆尽后,没有刺激感的滋补——中医的知识体系上,经常把这种东西叫做,补气。

如果是理想的转化,微生物会从叶底中解开纤维和大块的果胶,让本来不溶于水的纤维物质溶于水,使得茶汤中充满小段的纤维、可溶于水的小片果胶,并且使得在纤维链当中被束缚住的蛋白质,也溶于水,同时,也会分解出一些游离氨基酸。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物质在茶汤当中越来越多,茶汤就会越来越厚、喉韵不断变深。

这些溶于水的蛋白质、小段纤维、多糖段、肽段,我们权且称为茶多糖。

这些物质不一定能够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但是它们对于肠道菌群的生存环境有很大的改善。我认为所谓老茶养生,非要科学化表达就是这个意思吧。

3、老茶是以干净和活性为基础的

什么样的茶算老茶呢?

市场上有很多约定俗称按年代来划分的。但是啊,不是年份够久,它就会有老茶的韵味;而那些霉仓异杂味的“过期茶”也不在讨论范围……首先得原料对、工艺对,仓储干净,这也不过是基础。

可以称之为老茶的特征还是:茶多酚降低刺激性减弱、茶汤醇厚、喉韵深、体感强。如果活性极强的茶,这些特征不用很久;如果活性弱,就会很慢。而毫无活性的茶,也就没什么希望了。

喝普洱、做普洱、藏普洱的人,只有喝到真正干净的老茶,才能建立起对这个行业的信心吧。

当你在喝老茶的时候,你在喝什么?

我们到底爱茶的什么?


是啊,大家都常说我们爱茶、我们爱喝茶、我们爱泡茶,那么我们到底爱茶的什么呢?换句话说,是什么原因从古至今让我们如此地爱茶呢?

茶农会说,茶养活了我和我的家庭,所以我要爱茶。

茶商会说,茶不但养活了我和我的家庭,而且让我发展了自己的买卖,开出了更多的档口。

我们这些天天都喝茶、离不开茶的人爱茶的什么呢?

解渴?废话,白开水更解渴还便宜。

好喝?嗯,有点道理。可咖啡也挺好喝的。那么茶的好喝与咖啡的好喝有什么不同吗?是的,茶的最大的特点或者说它的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跟其他任何饮料相比都更具“变化”。

因为不同的产地、不同的树种、不同的土壤构成、不同的天候条件、不同的采摘部位与时间、不同的制作工艺与流程、不同的制作水平、不同的存放状况、不同的冲泡方式,呈现在我们消费者面前的茶是多姿多彩完全不同的。对茶的感受与品鉴本是十分个人的事情,但是,千百人多姿多彩的感受汇集在一起就是千变万化的了。以茶为物质基础加上人类最伟大的精神感受再加上千百年来的演变和记载,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顺便多说一句,为什么普洱茶受欢迎而且我认定普洱茶会有进一步的发展?除了以前说过的普洱茶(老茶和熟茶)适合长时间饮用符合休闲特征越来越明显的生活、工作方式外,变化丰富也是普洱茶较之绿茶、乌龙茶和红茶更明显的特征之一,即便是同一批茶放在不同的地方,同一地方但不同位置,同一筒但不同片,同一片但不同部位,同一泡但不同冲次,其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普洱茶是那么的奇妙,普洱茶的价值更是让茶友们越来越喜爱,茶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茶,这就是我们到底爱茶的什么。

茶,我们喝多少合适!


茶,被人称为最健康的饮料,被人称为最理想的情感寄托。

有茶友说:我年轻一天从早喝到晚都没事,如今随便喝两杯,身体就受不了了!

其实,喝茶不仅跟年龄有关,还需根据个人所处生活环境、气候状况、风俗习惯和健康状况来做衡量。

只有科学饮茶,才能最有效地发挥饮茶对人体的有益作用。

你可能很自然会问到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所使用的茶杯大小各异,如何根据杯数来确定饮茶量?

根据人体对茶叶中保健成分和营养成分的合理需求,并考虑人体对水分的需求。

某茶学系教授建议:成人的饮茶量,通常以每天泡饮干茶5-15克为宜。

泡这些茶的总体用水量可控制在400-1500毫升。

当然,如果品饮的是云南茶,因为其内质丰富的特点,可适当减少投茶量。

即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大概以饮中等浓度的茶2-3杯为宜;每杯茶叶的用茶量3-5克,用水量150-300毫升。

每次茶水以冲泡2-3次为宜,不宜重复冲泡过多。

每次冲泡时,可根据自己的口感习惯,掌握合适的茶水比调出自己喜欢的浓度。

这只是对普通人每天用茶总量的一般性建议,仅作参考指南,具体还须考虑人的年龄(老年可比青少年多喝茶)、饮茶习惯(嗜茶的人可比喝茶少的人多喝茶)、所处生活环境、气候状况、风俗习惯和本人健康状况。

对那些身体虚弱或患有神经衰弱、缺铁性贫血、心动过速等疾病的人来说,一般就要少饮甚至不饮茶。

而对运动量大、消耗多、进食量大的人,每天饮茶可适量增加一些。

饮茶有讲究,其利害得失,会因人、因时而异。

只有科学饮茶,才能最有效地发挥饮茶对人体的有益作用。

茶,是件好宝贝,但喝茶得有个度,尤其对于老年朋友,凡事过犹不及。

通过茶我们学会了什么?


1、茶不是价格越贵越好,好茶先要做工好,还需要适合自己的口感。

凡事皆因事物本质而定。

2、纯料的茶不等于没有拼配,拼配是绝对的,纯料是相对的。

世事无绝对,懂得辨证看待你会活得更好。

3、大红袍是乌龙茶,不是红茶。安吉白茶是绿茶,不是白茶。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必须要学会的洞察力。

4、安溪铁观音分为内安溪、外安溪,价格、品质差很多。

相似的东西会有着很大差异,要学会认真和严谨的对待每件事。

5、乌龙茶也叫青茶。

有些时候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6、茶怕潮湿,不同的茶有不同的保存:绿茶,黄茶放锡罐;乌龙,红茶放铁罐;白茶,黑茶放陶罐。

人只有在正确的位置才能保持价值。

7、绿茶不是越新鲜越好,要放几天退了寒气才好。

任何事情,切记不可急功近利,适合自己才好。

8、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人,不过两种状态:拿起、放下。

能浮能沉,则茶香;拿得起放得下,则人成。

9、茶要等,千锤百炼才能制出好茶;茶要专,摒去杂念才能泡出好茶;茶要静,心平气和才能品出好茶。

茶如此,做人何尝不是如此。耐心!专心!精心!

10、红茶,可清饮,可调饮,调饮可加牛奶、蜂蜜、水果、姜,包容性极佳!

做人也应如此,放到任何环境都能大方异彩。

茶店走向社区。我们不要茶道,我们就想喝杯茶水。


我们所说的社区不单是居民区,也包括各类商业区。无论是哪一种社区,总归是对现有茶城销售主题店的补充,说成是对立面也不过分。各有各的说辞和理解,个人来讲,比较看好社区茶店。

现有主流茶叶分销仍然在茶城,但是商户日子并不好过。茶叶的终端销售导向仍然是礼品茶、关系茶、圈子茶,接近大众的产品实际并不接地气,所以消费人群对茶店的认知和对茶优劣的认知,停留在价格的肤浅识别上,这不是好事。

如果想要布局出优秀的企业和品牌,大众基础的培育将变得重要。互联网仍然会对传统店面持续打击,还远没触底;茶叶作为慢消费产品,外卖的形式不可能介入营销,电商的通道就变得相对狭窄,虽然理论和产品诉求一窝蜂的混杂难辨,但却也反过来聚焦打击了实体店面,实体店基本优势全无。

永远要记得,市场不是无缘无故培育出来,而是被挖掘出来的;茶叶市场是靠基础消费喝出来的市场,营销要基于大众消费。

社区店将成为一个出路,说是通道也好;它除了贴身的引导人们的健康饮茶观念以外,消费频次也将增加,传统礼品茶虽然会丧失一部分市场,随手礼有可能会补充进去。如果是居民社区店,受众虽然可能减小,但粘性会增加。日常消费变得可能,这个绝对区别于传统茶城店。

也因此茶叶形态和产品结构会简单的发生变化,变得适合日常消费,也要满足社区覆盖范围内消费者不同口感的需求,单品种茶店将变得不可能,或者风险大,如果固执地愿意为理想和情怀而阵亡,那是另外一说,那样的话远不如去茶城混江湖。

基本概括来说,茶叶通过社区店营销,会加速茶叶成为日常消费品,这会需要点时间,但是也不一定,有可能逾期要好,这算是我个人的判断有可能有失误。

茶叶消费常用的茶道型引导我不认为是恰当的,这让日常品饮变得困难,消费者心理上会有障碍,喝茶很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茶商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无论是居民区还是商业区的茶店,通过茶品结构调整和品饮方式的体验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如果是商业区茶店就更简单,直接嫁接纯粹的茶叶速饮外卖,日常流水将变得丰厚,这是另外一说。

所以简单讲,社区茶店显得贴身而亲民,无论价格还是售卖方式,引导力都很具体。特别适合品牌运作。毕竟喝杯茶水的事情,哪需要茶道那么复杂的东西;这会改变很多茶商,也会改变很大的消费市场,是个机会。

我们有了自己的茶道


在一次茶文化的国际研讨会上,我应邀观赏与品尝正宗的“日本”。柔美的乐曲声中,身着和服的茶女,手捧典雅的茶具,以舞蹈般的身姿表演仪礼,向客人敬茶、献茶,真的让人感到这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和生活美学。据介绍,这日本,源于中国杭州市余杭区径山寺的“茶宴”,唐时由“留学僧”传入日本,经过近千年的演化,始成今天的日本,盛行于世。当时我心想,我们杭州的龙井茶是茶中的极品,中外闻名,古今共谈,何不发掘“茶宴”的万史,创编“龙井”以弘扬我国古老悠久的茶文化呢!

如今,这一愿望,终于在杭州龙井山园的“茶文化村”里实现了。喝茶能获得一种好心情,每逢佳日良辰,我总喜欢与亲朋好友相约,三五人为伴,上山园去观景、品饮和游乐。汽车在龙井山脚停下后,我们就顺着山园门口的台阶拾级而上。龙井山园的建设过程中不动荒山野岭的一草一木,所有的建筑物都与山体浑然成景,几乎不用钢筋水泥,并且采用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吊脚楼,是保护性开发西湖的成功一例。登上山园的迎宾楼,极目四周,见到的是让自然“出土”,借自然造景,使自然再生和为自然添彩的原始型景致,具有古幻、神奇和朴野的特色。

我们在迎宾楼参观了“龙井茶博物馆”,初步领略了龙井茶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工艺特色,然后在“翁隆顺茶庄老号”坐下品茶。这里不同于一般的茶馆、茶座和茶吧,环境特别舒适和幽雅。西侧的就是蝴蝶谷,有春日里纷飞不停的彩蝶,附近又有御茶坡,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御封的龙井茶精品,再加伴以悦耳动听的古筝和古琴,是一个休闲度假、陶冶心情的好去处。就在这种特殊的环境和氛围中,有经验的“茶博士”用紫铜茶壶以“凤凰三点头”的方式,给你冲泡龙井茶狮、龙、云、虎、梅的五大极品,一道、二道、三道,让人细品细饮,清香满嘴,其乐无穷。正所谓“平生所爱无所取,消受山中茶一杯”。这使人想起台湾学者在《茶艺美学论》一书中所说的话:“喝茶的男人不会变坏!”学者们之所以这样说,我想是因为茶人也有茶人的风范吧!

在龙井山园喝茶,除了品尝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的龙井茶的极品之外,还能欣赏到一台新颖、别致的“龙井”。山园自开园以来,就有意于龙井茶文化的探讨与研究,特别注意茶艺美学中的艺术,以显示龙井茶敬、和、清的高雅气度。前二年,杭州市的西湖龙井茶“开茶节”的“头茶会”都是在龙井山园举行,他们的艺术团拿出了“五子登科”的表演,以“狮、龙、云、虎、梅”的五个品牌为内容,对龙井茶的特色作形象化的演示。其中舞狮、舞龙、舞虎、飘云、开梅,在人造的“雾森”中配以独特的音乐和朗诵词,动静结合,气氛热烈,顿使宁静的山园成为欢乐的海洋。如今龙井,经过龙井茶文化研究与山园艺术团的改进和完善,以表演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茶艺”为主,除了在音乐、舞蹈、仪式、表演与茶具、茶品等方面吸收太极、陆羽、台式、无我等各式的优点之外,在继承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等方面开创了新路子。山园从国外引进现代高科技对特殊景观进行人工调控,使山上的云雾人为地再生。这种被称为“雾森”的景观,让许多游人感受到“飘飘欲仙”的滋味。“雾森”起时,人工的雾气从山间飘出,从游人身边飘过,并配以音乐和舞蹈,构成独一无二的“神仙之境”。

站在龙井山顶,极目四周,见附近狮峰山、虎跑山、翁家山等山坡谷地,郁郁葱葱,尽是绿色的茶山、茶坡和茶园,令人心旷神怡!这真是“西湖天下景,龙井山园新,茶乡多异俗,一见胜百闻。”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3445.html

上一篇:传说中茶界第二人

下一篇:传说中的品茶第一人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