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朱元璋与普洱茶的趣闻

2021-11-05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朱元璋与普洱茶的趣闻”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朱元璋与普洱茶的趣闻”相关知识!

唐宋时期,斗茶活动风行天下,以此为乐。而当时国内各地出产的茶叶绝大部分都是蒸而饼之、蒸而团之的,工艺流程很是讲究,资源投入甚大,颇为奢侈。那现在为什么只剩下普洱茶(及其他个别茶种)保留饼、团等各种形状呢?这其中的趣闻还要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了。

话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原是草根出身,儿时放牛,后出家当和尚,还行过乞,生活非常穷苦,是十足的屌丝。他看着当时人们的各种奢侈生活极不顺眼,心中很是反感。其中就包括斗茶,他认为茶农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饼茶、团茶,而达官贵人们花费大量的金钱来斗茶玩乐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是对资源的一种挥霍。

于是朱元璋在逆袭成功,当上了皇帝之后,废团茶兴散茶的新政就出台了。公元1391年,朱元璋一旨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让当时的斗茶之风一扫而去。贡茶改革很快在各地实施,并由此带动了社会风气向平实朴素的转变。于是,国内的各种茶叶都跟着改头换面了。

在这次改革浪潮中,由于普洱茶产于云南,地处偏远,文化迥异,新政的实施鞭长莫及,普洱茶饼、团等各种形状的工艺才得以保留至今,值得庆幸。

茶经网扩展阅读

茶之趣闻


想了解《茶之趣闻》知识吗,丰富的《茶之趣闻》内容等你来看!

历史上关于茶的新奇故事有很多,这些新奇故事大多是真实的,有些故事让人捧腹,有些让人叹息,还有些给人莫大启迪。

在晋代的时候,有一位做到司徒长吏的王濛王大人,此人十分喜欢喝茶,不仅仅喜欢自己喝,还喜欢邀请朋友一同饮用,可是当时饮茶之风并未盛行,很多官吏对喝茶十分排斥,可是又不敢不去,所以每当接到王濛的邀请喝茶时,都会说,今天又有水厄。坦白说像王濛这样喜欢茶到如此地步的真不多见,茶是好物,不过饮之过量并不妥当,饮过多就真是水厄了。

在北宋时期,斗茶之风已经十分兴盛,尤其在北宋宋徽宗时期,更是愈演愈烈,不管是宫廷中还是民间,多以斗茶为乐,宫廷中很多做官的看出了其中蕴含的进阶之道,开始努力琢磨新的茶叶品种,以此讨好上级。有一个叫做郑可简的人就发明了一种叫做“方寸新”的新茶,这种茶颜色洁白,被称为“龙园胜雪”,凭借这种新创的茶,他得到了上级的嘉奖,从而得到了提升。

郑可简食髓知味,开始安排人四处寻求奇茶,他的侄子找到了一种叫做“朱草”的茶,茶色新奇,口感十分香甜,于是郑可简就让自己的儿子拿着茶进贡,果然龙颜大悦,同样封了官职。好好的茶就这样被当做了政治场上的玩物,不过客观上说,因为朝廷的喜好,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茶业的发展。

茶与禅一直关系密切,在唐朝赵州观音寺就有一位特别喜欢吃茶的主持,他的口头语便是“吃茶去”,在《指月录》中有记载,当有外来僧人拜会的时候,主持问,是否来过此间?答曰曾到。也有的僧人答曰,未曾到。不管曾到还是不曾到,主持都会说,吃茶去。

吃茶去,简单随和,看似普通的一句话,细品之却能体会到其中的不凡。凡事放下,吃茶去。

关于本文《茶之趣闻》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朱元璋续茶诗


洪武三年,朱元璋带了几个心腹秘密来到灵山寺。和尚们拿出灵山一枪一旗的灵山茶,这茶是朱元璋过去未曾见过,更没曾喝过的。当汝宁府派来的巧厨师精心地用九龙潭中的泉水沏泡好灵山茶送到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打开茶杯盖,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直扑口鼻,未曾入口,便产生了一种飘飘然欲仙之感,一口茶进去,舌尖首先有一种浓郁的醇厚之味。朱元璋虽说当了皇帝,有天下各种贡茶,但此时只觉得哪一种名茶也赶不上灵山茶。一杯茶没喝完便对身边的人说:这杯茶是哪位官员沏泡的,给他连升三级官。跟随他的一个贴心师爷忙说:那是汝宁府派来的厨师沏泡的。意思是他不是什么官员,无法升官。朱元璋也听出了那位师爷的意思。但这杯清香甘甜的茶水使他兴奋得无法克制,再次传旨:他是厨师也要升三级官。那位师爷只好照办。一边嘟哝着发牢骚:十年寒窗苦,何如一盏茶。朱元璋一听这位师爷的嘟哝,知其因为没有给他这位有才者连升过三级官而有意见,便对他说:你刚才像是吟诗,只吟了前半部分,我来给你续上后半部分: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就这样,那位厨师连升了三级官。朱元璋降香后即下旨拨一笔巨款,将灵山寺原来的三层殿修成七层大殿,外带厢房。亲笔写下圣寿禅寺横匾,封陈大同为金丘峰禅师任主持僧,赐他半副辇驾到京城免费游览。并命州县要在灵山一带大种茶叶,每年进贡必须是一枪一旗的灵山茶。从那以后灵山周围大种其茶,当地不少山因种茶改为茶山、茶沟、茶坡等。

朱元璋与灵山茶的传奇故事


朱元璋是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兄弟姊妹五人,他排行老五。在他17岁那年,父母和3个哥哥因遇上灾荒和瘟疫相继死去,姐姐出嫁。贫穷到极点的朱元璋只好到皇觉寺去当和尚,寺庙虽然以济善为本,但也因朱元璋赤贫,在寺庙里只当个仆人,整日打水扫地。后来庙里也缺粮断炊,老和尚只好让他芒鞋托钵到淮西一带(今信阳一带)化缘。当时官场腐败,“盗贼”横行,他如同飘萍一样到处流浪。第二年农历三月初一来到了灵山寺,灵山寺和尚对他还算不错,不管白天化缘有无收获,都让他吃好穿暖,在这里第一次喝到了灵山茶。云游7年,有4年是在灵山寺度过的,身体也慢慢壮实起来。24岁时天下已经大乱,胸怀大志的朱元璋又回到濠州。他的好友汤和劝他参加起义军,正欲去寺庙占卦,不料寺庙起火,走投无路,于农历闰三月初一加入郭子兴的起义队伍。

由于他身强力壮,作战勇敢,很快得到提拔,同时郭子兴将义女马氏嫁他为妻。郭死后不久,他便成了起义军队伍的首领。

在转战江淮时,又是农历三月初一,吃了败仗,幸好离灵山不远,他便只身逃往灵山寺。因他穿一身戎装,与和尚又分离几年,和尚们看见他,似曾相识,但又不敢贸然相认,只得不厌其烦地问他姓甚何名,朱元璋此时哪里敢透露真名实姓,见问得不耐烦,提笔在寺庙的墙上题诗一首:

战罢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只管叨叨问姓名。

这首诗向和尚们说明了他就是当年的朱元璋,现是义军首领,和尚们一看心里都明白了。于是以礼相待,赶忙准备饭菜,敬上一杯灵山茶。和尚们看他身上还有几处刀伤,便按医书上介绍的方法,用九龙潭中水,浸泡灵山茶,替朱元理擦洗伤口。说也奇怪,朱元璋在连续擦洗后,疼痛逐渐消失,经过一夜的休息,伤口全部痊愈。第二天清晨,由和尚指点从马放沟到天花板桥投奔自己的主力部队去了。

当上皇帝的第三年,想起自己能有今天,应该好好感谢灵山寺的菩萨保佑,因灵山寺曾使他体魄强壮,吃败仗遇难时又得到庇护和茶水治伤,他虽然因当过和尚这段不光彩的经历而痛恨寺庙,并下令让全国一半和尚还俗,但灵山寺应该特殊。又一想,我如今是天子,我当年题的诗不知和尚们保存没有,如果保存下来了,寺里的和尚更要优待。他曾想:或许菩萨真的能保佑。为了巩固帝业,他决心亲往灵山降香。于是派一使者先到灵山调查那首诗的情况,并对那使者交待:“如果那首诗还保存着,立即回应天府禀报,那首诗如果被毁无存,将当年毁诗和尚和主持僧一并押进京城。”使者接旨后很快来到灵山。原来朱元璋题诗后,和尚们怕元军过来找麻烦,赶快用暗红色石灰涂抹一层,搜捕朱元璋的人没有搜到,更没有见到题诗,灵山寺也就在兵荒马乱中相安无事。但当年参与涂抹的和尚听使者的来意后一个个都吓跑了。唯有一个有才华的和尚陈大同未走,他吩咐其他和尚赶快又用水冲去表层暗红色的灰层,隐隐约约地露出原来题诗的痕迹。并指着这些痕迹向使者介绍:“朱洪武皇上的题诗是天子题诗,我们这个小庙岂敢保留,就是留下来鬼神也要犯愁,所以我们才施以法水,涂抹一层予以保护,但仍然盖不住天子的旨意,所以至今还有痕迹像龙泉冲牛一样。”

使者查清情况后,立即赶回京城向朱元璋汇报,这就更加坚定了朱元璋亲往灵山寺降香的决心。于是向所辖的府、州、县发出圣旨,各级地方官员依旨作了迎接准备。罗山县令还专门去灵山向老和尚打听朱元璋的饮食爱好,和尚们也准备好朱元璋爱饮的灵山茶。

选个什么日子到灵山,他历数前两次日子,均是三月初一,而且起兵讨元也是三月初一,三月初一,洪武发迹。便决定仍在三月初一上灵山。

洪武三年,为了不让世人留下他求菩萨保佑江山的话柄,只带几个心腹秘密前来。三月初一,朱元璋第三次来到灵山寺,这次降香与前二次自然不同,不吃斋饭,而是山珍海味。和尚们拿出灵山一枪一旗的灵山茶,这茶是朱元璋过去未曾见过,更没曾喝过的。当汝宁府派来的巧厨师精心地用九龙潭中的泉水沏泡好灵山茶送到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打开茶杯盖,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直扑口鼻,未曾入口,便产生了一种飘飘然欲仙之感,一口茶进去,舌尖首先有一种浓郁的醇厚之味。朱元璋虽说当了皇帝,有天下各种贡茶,但此时只觉得哪一种名茶也赶不上灵山茶。一杯茶没喝完便对身边的说:“这杯茶是哪位官员沏泡的,给他连升三级官”。跟随他的一个贴心师爷忙说:“那是汝宁府派来的厨师沏泡的”。意思是他不是什么官员,无法升官。朱元璋也听出了那位师爷的意思。但这杯清香甘甜的茶水使他兴奋得无法克制,再次传旨:“他是厨师也要升三级官”。那位师爷只好照办。一边嘟哝着发牢骚:“十年寒窗苦,何如一盏茶。”

朱元璋一听这位师爷的嘟哝,知其因为没有给他这位有才者连升过三级官有意见,便对他说:“你刚才像是吟诗,只吟了前半部分,我来给你续上后半部分:‘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就这样,那位厨师连升了三级官。朱元璋降香后即下旨拨一笔巨款,将灵山寺原来的三层殿修成七层大殿,外带厢房。亲笔写下“圣寿禅寺”横匾,封陈大同为金丘峰禅师任主持僧,赐他半副辇驾到京城免费游览。并命州县要在灵山一带大种茶叶,每年贡必须是一枪一旗的灵山茶。从那以后灵山周围大种其茶,当地不少山因种茶改为茶山(彭新)、茶沟(李家寨)、茶坡等。明朝修的《河南通志》载有河南地方唯一名茶:“罗山茶产在汝宁府信阳州。”明代灵山茶在淮南独占鳌头,与朱元璋的提倡不无关系。

散茶兴起于朱元璋时代


元朝完全保留了宋朝以前饮用团茶、饼茶的习俗。进入明代,饮茶习俗由团茶、饼茶改为散茶。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皇帝朱元璋下诏,罢贡龙团凤饼,改为进贡御茶芽(茶芽即散茶)。从此武夷茶遂改制探春、先春等蒸青或炒青绿茶,以散茶的形式进贡朝廷。这是茶叶制作技术的一次大改革。

散茶技术的发展、流行与明太祖罢黜团茶有直接的关系。在他称帝前的所接触的基本是流行与社会底层的散茶。因此他对散茶有着天然的亲近。再者朱元璋秉性简朴,皇帝的喜好往往可以左右一个时代的风尚,散茶由此成为汉族的饮茶主流。而团饼茶这退出了汉族的饮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还保持这固有的地位,这一格局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

明代著名的“茶博士”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曾经大胆指责唐宋时煎茶多用姜盐等调料。“皆水厄也”。意即破坏了茶水的清甘。田艺衡在书中嘉誉茶芽“盖天真自胜耳!”据他辨悉:“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佳。”由于制茶工艺的简化,大大降低了茶叶成本,推动了茶业的发展,饮茶者增多,饮茶之风迅速普及。“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张岱《陶庵梦忆》)茶室、茶馆、茶铺出现于市井街巷,从前只能由达官显贵、文人学士等有闲阶层所专享的茗趣,很快地传向民间,传向庶士、平民,“飞入寻常百姓家”。

饮茶趋于大众化,雅俗共赏,老幼咸喜。崇安县也开始出现了茶铺。明代擅长于写散曲并有“乐王”之称的文人陈铎,曾在散曲《茶铺》中写道:“武夷和雨采春丛,嫩叶蒙茸,佳名千古重。卢仝曾称颂,七碗自清风……”人们不难想象,当年陈铎就在山间的茶铺里,一边偕友品尝武夷佳茗,一边度曲抒情。清茶七碗品啜已毕,新曲一首即随韵而发。

明代改制散茶,品茗艺术随之进步,贵人文士弃旧迎新,崇尚品饮真味;庶民农人则对旧饮团茶加以改进,雅俗共赏,新旧并存。例如宋、元时饮团茶的基本方式则传入民间,并进一步演化普及成为独具特色的擂茶。明朝刘基所撰的《多能鄙事》中,关于擂茶记述颇详:“擂茶,茶芽用汤浸软,脂(芝)麻炒熟去皮,用擂极细,入川椒末、酥、盐、油饼,再擂,如干,旋添入浸茶汤。”至今武夷山区还流传着擂茶的习俗,保留了唐、宋饮团茶的传统,具有一定的历史、民俗价值。

朱元璋的推广,开我国千年茗饮之宗,客观上把我国造茶法、品饮法推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自朱元璋改革后人们更加喜欢把盏玩壶品茶,也使盏、壶的制作更加精美,使茶具成为艺术,从而推动茶艺茶道的发展。

散茶突出保留了茶叶原有的色、香、形、味,因而提高了饮茶的情趣,推动了品茗艺术的发展明代品茗艺术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使品茗不仅仅只是文人、权贵们所独享的雅事,饮茶趋于大众化,雅俗共赏。

禁私茶朱元璋怒斩驸马


茶法是在唐德宗建中四年( 783年)开始推行的,实行的初衷只是为了通过对茶叶的征税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到了北宋时期,茶法更加完备,还建立起r茶叶专卖制度。除此之外,因为宋朝和北方的契丹(辽)、两夏不断有战争,然而却屡遭败绩,为扭转这种积弱形势,北宋发明了以军事为主要日的的茶马法。

我国的优良马种大多出产在青海、甘肃、四川和西藏等地区,这些地区属于青藏高原,气候干燥,高寒而缺氧,在占代并没有茶叶出产。而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游牧民族的食物主要是牛羊肉,而茶则可以去除牛羊肉的腥腻,帮助消化,是他们生活的必需品,在藏族人中间流传着一句俗语:“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明代有位大巨王廷相也说过:“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从宋神宗熙宁七年( 1074年)开始,宋朝推行茶马法,在四川成都设置了都大提举茶马司管理这件事情,具体内容就是用官茶和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交换马匹,这些战马满足国家的军事需求,因此茶马法是一项巩固边防、安定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

明代初期,为了聚集军事力量对已退守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进行打击,太祖朱元璋对茶马法更加重视,极力想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用于战争的马匹。洪武四年(1371年),朝廷确定用陕西、四川的茶叶交换马匹,又在秦州(今甘肃天水)、洮州(今甘肃临潭)、河州(令甘肃临夏)、雅州(今四川雅安)等地特设茶马司,专门负责茶马贸易事宜。为了对茶马交易进行垄断,从而保证获得大量战马,朝廷还对这些地区走私茶叶活动下了禁令,定期派遣官员到关隘进行巡查,防范私茶极严

然而,朝廷在茶马贸易中却对少数民族商人采取“贱其所有而贵其所无”的政策,极力压低马的价格而抬高茶的价格。这让内地商人看到了茶马贸易存在的发财机会,于是虽然有禁令,却偷偷贩运私茶。而一些边镇官吏和军民也加入丁这一行业当中,于是走私茶叶的活动越来越猖獗,朝廷在茶马贸易中所获得的马匹也越来越少。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看到这种情况痛下决心,采取严厉的措施打击贩茶活动。

但就在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人敢顶风作案,这个人就是朱元璋的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欧阳伦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目无法纪,多次派属下到陕西偷运私茶获取暴利。这次他仍旧去贩卖私茶,结果被查了个正着。朱元璋得知这个事情后,没有手软。六月,朱元璋下旨将驸马欧阳伦赐死,同时被处罚的还有相关责任人,所有私茶全部被没收。皇帝将皇亲国戚赐死,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然事出有因,茶马贸易关系着国家的军事战略,一旦受到损害,国家大计也就会遭到破坏。贩卖私茶之罪,直到嘉靖年间(1522- 1566年)才被减为充军。

爱情与普洱茶


想了解《爱情与普洱茶》知识吗,丰富的《爱情与普洱茶》内容等你来看!

总是这样的喜欢喝茶,面前的一杯茶就像一个高深的井,有些神秘,又有些轻松,时而给人一种满足感。同时,我也是一个喜欢听歌的人,因为它能够带我走进感情世界里,或开心,或忧伤。

听着一首歌的时候,我会禁不住地想一个人,甚至会流下莫名的眼泪。同样,当我喝那么一杯茶的时候,也会不禁想起某些事,也会留上莫名的痛。如果人一旦经历了世间的沧桑,就如同那三泡后的茶,能够很从容地沉入杯底,以沉默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内心也就自然地接纳了一切。

记得三毛曾经说,第一道茶,是苦若生命,第二道茶,是甜如爱情,第三道茶,是淡若微风。不过,也有人说那是爱情的保质期,保持期也不过只有三个月,如果激情没有了,感情也就没有淡了。

曾经一个男孩子送给自己心爱的女孩一饼普洱茶,它的寓意就是他对她许下了一生的承诺。普洱茶代着着永恒,代表着坚定,男孩不会因岁月流失、女孩容颜消逝而转身离开。送给她普洱茶,就表示自己会更深度的爱着她,会更加的疼惜她。

是的,再好的普洱茶始终会有喝完的一天,爱情再美好也会有终结的一天,也许经过了生活的坎坷,岁月的磨砺,爱情没有了当初的激情,但那种永恒永在心底。

在我们的生活中,爱喝茶的人很多,但真正会品茶的人却很少能够遇到。所以,当我们遇到爱情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品读,一旦错过也就再也回不来了。

关于本文《爱情与普洱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乾隆与普洱茶


乾隆为茶营造的空间,已经构筑为饶有趣味的缅想之地,并持续发酵为在场重大的历史事件。一首茶诗和一句与普洱茶相关的话,也宛如破茧而出的蝴蝶,随便舞动下轻盈的翅膀,就释放出巨大的魔力,引发一场茶界的话语海啸。

2006年,先是韩国学者姜育发在台湾刊发了一篇论文《清代北京上流社会普洱茶海外史稿》,文中引述了大量罕见的韩国史料佐证普洱茶在清代士大夫交往中的价值,弥补了普洱茶在汉语中的诗文唱和空白,震惊业界。然而这种阅读的喜悦,却因文章结尾落脚处乾隆一首题为《烹雪》的诗而冲淡,四句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点成一碗金荃露,品泉陆羽应惭拙消磨了那些充杂汗水的馆驿行程记录,把普洱茶带入了皇宫大院之中。

皇帝诗文普洱茶,洗刷了普洱茶从未被钦定的历史,云南学者黄桂枢继而作《乾隆皇帝品吟普洱茶诗的搜集考证研究》,先后发表于《普洱》、《云南普洱茶》、《民族茶文化》,吸引了钱时霖、丁以寿等诸多学者参与辨析,一时之间,普洱茶挤入了龙井一类的御口名茶之列,不再粗枝大叶。

最先窥得信息的人,把乾隆对普洱茶的表彰作为秘闻讲述给那些喝普洱茶的入门汉,一直以来,皇帝才是土特产最大的推销员。

2007年,这是一个与普洱茶有关的年份。

文化界,《战争与和平》中写道普洱茶被证实为一个笑话,所谓的冬饮普洱,夏饮龙井也被证伪,那不过是老舍从傅仪处听来的传闻。无数学者、茶商的加入,让普洱茶不堪其重,终于在国家播音员的宣判中,崩盘了!

与龙井、铁观音,甚至与其他任何一种名茶不同,普洱茶从一诞生开始就与大雅文化无关,它出现的日常场景,只是普通百姓家的火塘边,或是碎身在酥油、奶水里。

建国后的茶叶江山划分,普洱茶再次被归类在黑茶之列,云南与湖南、广西等地的黑茶与美学无关,这类边茶的价值和意义,只会出现在守边大臣的奏折、内阁与皇帝的对答中,捍卫着中国版图上最大面积的领土和最稀疏的人群。

那一年,云南思茅改名普洱,深藏在皇宫里的人头贡茶被声势浩大的迎回故里,之前,马帮进京。北上与南下,普洱茶联接着边疆与京畿,茶叶脱离了山林,成为国是。自唐以来,茶叶与边疆就意味着礼仪与版图,民族与民生就在其中。

尽管从西周时代,茶就现身于典籍中,随后也曾诗意地从两汉、三国、魏晋等历代文本中穿行,但其留下的痕迹何其轻盈,以至要耗费陆羽毕年精力才可以考证出来。作为茶学的集大成者与开创者,陆羽和他的《茶经》在其所处的年代便已成为茶界的圭臬,唐、宋、元、明、清,千年之久,才子如过江之卿,然而他们每每企图跨越陆羽这座珠峰,尝试重构茶学的努力最后都如同一场笑话。但,乾隆还是要比一比。

那个叫爱新觉罗弘历的人,写诗4万余首,其中茶诗300多首,可有一句比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然而,我们要面对的确实一位数字老人,他有十全武功,他六下江南,他在位63年,建了近20个茶舍,独创三清茶,甚至连他的长寿都被附会到与饮茶有关。这一切都让批评与审美的图景无比艰难,我们到底会被带往何方?

普洱茶与西藏的关系


长期以来,普洱茶成为思茅、西双版纳各族人民与内地各族人民密切联系的经济媒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普洱茶在与西藏人民的政治经济联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康藏地区自古以畜牧为主,以牛乳制酥油为主要食品之一。《新唐书吐蕃传》所说藏族饮用羹酪,就是酥油茶。用茶水熬酥油作为食品.因为茶叶有助消健胃,去脂解腻、散热解渴的作用,所以茶为藏胞不可缺少的饮料。《明史朵甘传》说,其地皆肉食,倚茶为命。历代由内地供藏胞茶叶,而藏族向内地输送马匹,即所谓摘山之产,易厩之良。普洱茶行销藏族地区的年代很早,到明代已很发达。明末云南各族人民坚持抗清斗争达十七年之久,以至对藏区供应的茶叶减少。清兵入滇后,藏胞即来交涉茶马贸易。

顺治十八年(1661)三月,北胜(永胜)边外达赖喇麻,干部台吉以云南平定,遣使邓几墨勒根赍方物求于北胜川互市茶马。就在这一年十月在北胜川开茶市以藏马易普洱茶。后来,丽江府改设流官且交道方便,茶市改设丽江。藏族商人每年自夏历九月至次年春赶马到丽江领茶引赴普洱贩茶。从丽江经景东至思茅,马帮结队,络绎于途,每年贸易额达五百万斤之多。同时汉族、白族、纳西族商人也从普洱贩茶供应藏族地区。茶马互市不仅把西藏和云南在经济上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对于维护祖国统一也有很大作用。明万历年间,王庭相作《严茶议》说: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是则山林茶木之叶,而关国家政体之大,经君子,固不可不以为重而议处之地也。自清代中后期以来,西藏对茶叶的需要主要由四川、云南供给,主要在打箭炉中转。因此入藏的茶叶,统称为边茶。

由于普洱茶外形紧结,内质细嫩,味纯回甘,香高耐泡,非常适合藏胞口味。藏胞长期饮用,形成对普洱茶的偏好。因此有藏人非车佛茶不过瘾之说。英国印度总督海士廷格派间谍藏活动,就曾运锡兰茶到西藏,企图取代普洱茶。因不合口味,藏胞拒绝购买。1904年英国派兵侵入西藏,同时运入印度茶强迫藏民饮用,也遭到拒绝。为适合藏民口味,就盗窃普洱茶茶种在大吉岭种植,并在西里古里(Siliguri)秘密仿制佛海茶,无耻伪造佛海茶商标,运至噶伦堡混销,但外表相似本质不同,藏胞还是没有受骗。云南茶叶主要是由民族资本的商号在思茅,佛海、易武等地设厂加工,并负责运销。民国初年,思茅有茶号22家。云南的茶商与厂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各自的特点,并创造了优质名牌产品。例如在西藏享有盛名的恒盛公紧茶,水昌祥藏庄茶,洪盛祥紧茶与砖茶,深受藏胞喜爱.尽管云南茶来路遥远,运输费用超过茶叶自身的价值,因而价格较高,但藏胞宁可吃滇茶。早在光绪年间便从事对西藏的茶叶贸易的恒盛公,专门加工揉制销西藏的紧茶,设在勐海的茶厂一年产茶二万包左右。恒盛公茶厂原在思茅,移到勐海建厂后,一度改变商标,为藏胞怀疑,销量锐减,便又恢复老招牌,在每沱茶内,仍揉进一白棉纸,纸上印有思茅恒盛公字样,才又恢复了销路。

本世纪初,丽江商人杨守其开通了从勐海经缅甸转印度到西藏的新茶叶路。由于可资火车,轮船,运输时间缩短而成本降低。成本降低,使普洱茶在西藏的竞争力加强,扩大了销路,推动了生产。恒盛公茶厂建立之时,每年产紧茶二千包,到抗日战争前发展至二万包。从勐海出境销藏的边茶1935年为13729.7担,1936年16043.8担,1937年为90106担.而1944年,印度销西藏的茶仅850担。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5516.html

上一篇:武夷岩茶都适合存成老茶吗?

下一篇:为什么越贵的茶口感反而越淡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