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传言白茶是最古老的茶

2019-11-15

关于白茶的历史众说纷纭,而传言白茶是最古老的茶,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

一、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

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

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荼”的注解,用“槚、茗、蔎”译注“荼”字的色、香、味。

二、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

三、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

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

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

公元1115年,关棣县向宋徽宗进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四、清嘉庆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当时以闽北菜茶品种为鲜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政和铁山乡人改植大白茶,并于光绪15年(1890年)用大白茶制银针试销成功,次年运销国外。

白牡丹始创于建阳县水吉镇。1922年政和县也开始制造白牡丹,运销香港,价格比普通红茶和绿茶高出一倍多。

总之,就白茶的历史沿革来说,各说法也各有道理。所以白茶也许真的是最古老的茶叶。

小编推荐

白茶是加工最自然的茶


白茶是加工最自然的茶,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白茶的品种

白茶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和新工艺白茶。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福鼎大毫茶,泉城红、泉城绿、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为白牡丹或新白茶;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

白茶的加工流程:

1.鲜叶原料要求

选择晴好天气,待露水干后,根据白茶花色品种对加工鲜叶原料的要求分批及时采摘,保持鲜叶芽叶完整、匀净、新鲜和清洁,不夹带杂物。

白毫银针采摘单芽或1芽2叶采后抽针,白牡丹为1芽2叶初展,芽与2叶的长度基本相等;贡眉、寿眉为1芽2叶为主、兼采1芽3叶和幼嫩对夹叶,新工艺白茶为1芽2、3叶或驻芽2、3叶。

盛装鲜叶的器具和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无异味,严防污染;采下的鲜叶要及时进厂加工,防止日晒雨淋,避免温热、机械损伤或有毒、有异味的物质污染鲜叶原料,鲜叶进厂后及时分类加工。

2.鲜叶萎凋关键技术

萎凋是福鼎白茶加工中的第1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工序。萎凋的目的除了蒸发鲜叶水分,达到一定干度要求之外,还伴随着鲜叶内含物发生缓慢水解、氧化等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白茶特有的外形内质特征。

萎凋的方式有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与热风加温萎凋3种。

3.轻揉捻

轻揉捻是新白茶加工过程特有的工艺,主要以轻压(不加压)、短揉为特点。春茶轻揉3~5min,夏秋茶视情适当延长。揉捻以叶片卷缩、略成条形为适度,目的是为了增加茶汤浓度。

4.烘焙

萎凋叶达九成干时,1次烘焙,温度掌握在70~80℃,摊叶厚度4cm左右,历时20min烘至足干。萎凋叶达七八成干时,烘焙分2次进行:第1次初焙,温度掌握在90~100℃,摊叶厚度4cm左右,历时10min,下机摊晾1h;第2次烘焙,复焙温度要低,温度掌握在80~90℃左右,历时20min焙至足干。

5.拣剔

福鼎白茶拣剔相对比较简单,高档白茶主要拣去腊叶、黄叶、红张叶、粗老叶及非茶类夹杂物;中档白茶则拣去腊叶、黄叶、粗老叶及非茶类夹杂物;低档白茶只拣去非茶类夹杂物。

6.复火

福鼎白茶产品在包装前须进行复火,除去超过茶叶标准要求的水分,要求含水量5%~6%左右。

7.包装

包装物要求必须无异味,并具有良好防湿、保香、遮光等性能,以保证成品茶的包装质量。

总之,白茶的是加工最自然的茶,也是微发酵茶。在其加工工艺中萎凋是最为关键的,且萎凋有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在本站有详细的介绍。

古老的白茶品种——秧塔大白茶


初识秧塔,是因为一款叫“深山”的普洱生茶。

该怎么形容它呢,当你打开铁罐子,闻到那山林之味,它仿佛自带魔力,如深邃的密林将你吸引,你埋下去深吸茶香,便越发被它引到更深处,仿佛一瞬落入幻境。你不禁感叹,“深山”这名字,真是起得太好了,茶如其名,世间茶香千万,只有这款如林海山麓将你迷惑。

茶桌上,老板娘介绍秧塔大白茶在植物学上属于白毛茶种,白茶的源头,浓厚纤长的茶毫,外观好看,历史上曾被制作成贡茶,称为“景谷白龙须贡茶”,其形白毫显露,雪白如银,香气清雅,滋味醇和回甜,久泡不衰,同时秧塔大白茶这个茶树品种也适制普洱生茶,其茶香气清幽,茶汤粘稠,回甘悠长,喝过秧塔的白茶和生茶后,我越发好奇,秧塔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产出这样的好茶。

回到家后,马上找了些有关景谷秧塔的书来翻看,发现历史上这里已经是很有名的产茶区,存在着最古老的白茶品种——秧塔大白茶。

秧塔因秧塔大白茶出名,是民乐镇主要的茶叶品种。民乐镇位于景谷县西北部,地狱面积718平方千米,下设八个村委会,148个自然村。民乐镇现存的古茶树多为栽培种古茶树,呈块状和零星分布,总分布面积约1710亩,分布地的海拔在1110-1780米之间。

在虞富莲老师的著作《中国古茶树》一书里,我找到了对秧塔大白茶的最佳描述:一芽二三叶,按烘青法制作,外形条索壮实,银毫密披,香气鲜浓,滋味醇厚。

这来自海拔1740米的神奇茶树,芽叶绿白色,被毛多,叶长椭圆形,看起来便是十分精巧可爱的样子,当它制成白茶,颜值也是一点不差,匀称流畅的线条,壮实的条索,足以让其他茶自愧不如。

当它在水中舒展,也是优美如泉水与绸缎共舞,带给你惊喜的滋味让你享受,也给你视觉的享受。即使观察一曲结束时的叶底,也是端庄大气,柔顺地在盖碗里,根根分明,芽叶清晰。这清新的自然之味,足以陪你一整个盛夏的午后,带给你清凉甜润。

如今,秧塔大白茶又逐渐回到我们生活里,被制作成白茶或是普洱茶,发挥了秧塔大白茶的品种优越特性,它也将逐渐成为茶叶市场里的一匹独特的黑马。

古老白茶,留香太姥


笔者认同这种观点:白茶是六大类茶中最先被制成的茶,古人在周朝就采取了“晒干或阴干”这种与制作现代白茶相类似的方式对茶叶进行简单加工,保存茶叶以备祭祀、治病、静修、品饮等不时之需,我们称之为古白茶。(伍世泉:《太姥山:中国白茶发源地》,载2008年11月27日《闽东日报?闽浙边界》)传说中的蓝姑“将茶的芽芯晒干用于救治麻疹”,这茶可视为白茶的最初雏形。

一千多年前,陆羽《茶经》引《永嘉图经》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中认为:“永嘉东300里是海,是南300里之误。南300里是福建的福鼎,系白茶原产地。”这里所说的“白茶山”显然就是以太姥山为代表的福鼎境内的众多山峦。

自古以来,名山之坡产名茶。这名茶,先是品种的优质;这品种的优质又与特定的地理和气候有关。福鼎有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大片山区,是茶树良种得天独厚之生长区域;大自然又赐予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两个国家级茶树良种。特定的人文、地理、生态、物候环境的相互烘托,与精湛的制茶技艺浑然一体,造就了福鼎白茶。

在福鼎,在太姥山区,福鼎白茶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非常紧密地连在一起,我们随便翻翻有关太姥山的诗文,就能引出一大串:

明陈仲溱《游太姥山记》中说到:“竹间见危峰枕摩霄之下者,为石龙,亦名叠石庵。缁徒颇繁,然皆养蜂卖茶。虽戒律非宜,而僧贫,亦藉以聚重。”连僧人寺庵都靠“养蜂卖茶”来“藉以聚重”,从中可以看出,至少在明朝,茶叶已是太姥山民经济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再读明谢肇浙“采茶人去猿初下,乞食僧归鹤未醒”(《玉湖庵感怀》)、“借问僧何处,采茶犹未还”(《天源庵》)和“野猿竞采初春果,稚子能收未雨茶”(《太姥山中作》),以及明周千秋“几处茶园分别墅,数家茅屋自成春”(《游太姥山道中作》)等诗句,我们读出了:在时光深处,茶渗透入了世相僧俗男女老少的日常生活。

明林祖恕《游太姥山记》说:“因箕坐溪畔,取竹炉汲水,烹太姥茗啜之。”清谢金銮《漱玉洞记》也记载:“复返,从渠中取水出,洗鼎烹泉,坐石静听。须臾,日色过午,茗已再熟。……行童仍烧叶煮茗。”还有清王孙恭《游太姥山记》中说:“入七星洞,则容成丹井在焉。泉从岩罅涔涔滴井,如掬之,游人每挹此,烹‘绿雪芽’。”再有明林爱民《梦游太姥》中的诗句“一僧辟谷可旬日,煮茗只向石底开”以及林祖恕《天源庵访碧山上人诗》:“竹间风吹煮茗香,户外柑橙枫桕赤。”“烹”、“煮”为古人的饮茶方式,读了以上诗文,我们可以想象:峰石如画,竹木成荫,溪渠呜咽,山风徐来,对坐煮茶,真可谓太姥神仙矣!

据《中国名茶志》考证,明代太姥绿雪芽就被视为茶中珍品。清郭柏苍《闽产录异》记载:“福宁府茶区有太姥绿雪芽。”清吴振臣《闽游偶记》亦说:“太姥山亦产,名绿雪芽者最佳。”清周亮工《闽小记》说:“太姥山有绿雪芽茶。”民国卓剑舟先生在《太姥山全志?方物》中引用了周亮工的这句话后进行进一步阐释:“绿雪芽,今呼为白毫,香色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售外国,价同金埒。”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绿雪芽”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为明代兵部尚书熊明遇所起。2012年5月12日,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徐光台教授第三次上太姥山,确认山上“鸿雪洞”和“云标”两幅摩崖石刻为熊明遇题书。他特此撰文指出(载《福鼎周刊》2012年5月16日第6版),万历年间,熊明遇因被视为东林党人,迁福建兵备佥事,治兵福宁道,曾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三月与五月两度登太姥山,分别题刻“鸿雪洞”与“云标”两块摩崖石刻。联系一生爱茶的熊明遇在长兴曾主导开发罗嶰岩茶,并将之命名罗嶰茶,留有《罗嶰茶疏》原始文献,收入他在福宁时期出版的《绿雪楼集》,徐光台教授断定:太姥山“绿雪芽”茶之名起源与熊明遇有关。

老白茶好喝吗?甜度是老白茶最简单、最直观的感受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工艺简单,不炒不揉,就萎凋和干燥两步,人工干预非常少。因此,白茶能最大程度保留茶叶最原始的形态和营养物质,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誉。那老白茶好喝吗?

老白茶好喝吗?

新白茶经过陈放之后,转变为老白茶。老白茶,经过时间的沉淀,咖啡碱、茶多酚含量趋平内敛,新叶的内含物转化成葡萄糖、氨基酸、果胶等物质,让老白茶的茶汤更加顺滑醇厚,回甘效果佳。

老白茶不但功效显著,最重要的还有好喝。存放多年的白茶,茶叶内部成分逐渐转化,香气成分逐渐挥发,从新茶的毫香蜕变为荷叶香、枣香和药香,汤色也逐渐从浅黄沉淀为杏黄、琥珀红,滋味也变得更加醇和厚朴。

而其中,甜度更是老白茶最简单、最直观的感受。呡上一口茶,茶汤滑过口腔后,就能感受到甘甜的滋味在口腔里蔓延开来。

“真假”老白茶的分辨

随着近几年老白茶消费的升温,市场上也涌现出部分“做旧”的老白茶,以次充好地在售卖。那么,如何辨认真的老白茶呢?

1、看干茶

干茶颜色:从干茶的颜色上看,老白茶是“五颜六色”的,而做旧的老白茶通常是单一的褐色或黑色;

闻茶饼和散茶:老白茶有明显的陈味,而做旧的老白茶味道比较杂,无陈味,甚至有发酵过度产生的酸味;

撬茶饼:老白茶撬开后与未撬开的茶叶表面是统一的,而做旧的老白茶表面和里边是完全不一样的外观和色泽,叶色像烤过一样。

2、开泡品鉴

看汤色:冲泡出水后,老白茶的汤色呈黄色或琥珀色,年份越长汤色越深。而做旧的老白茶汤色往往较深,呈橙红色。

闻香气:3-8年的白茶有荷叶香,8-15年的有枣香,15年以上呈药香。如果只有陈香却没有其他香气,口感滋味接近普洱茶的平滑,那就很大可能遇上做旧的老白茶了。

看汤色变化:老白茶的汤色是从淡变浓再到淡,汤色变化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做旧老白茶一出汤便是红色,颜色变化非常快,三四泡后汤色会变得很淡。

品滋味:老白茶入口非常的柔滑、有甜感,通常十泡之后口感跟开始冲泡的滋味相差不大,而做旧的老白茶苦涩味重,味道复杂,有锁喉感,并且不耐泡,三四泡之后便没什么滋味。

3、观察叶底

通过自然氧化、缓慢发酵的老白茶,冲泡过后,叶脉清晰,经得起揉捏,即便是十年以上的老白茶,也是一样。而做旧的老白茶,叶底发黑呈腐烂感,脉络不清晰,用手一捏就烂掉。

总的来说,老白茶存的越久口感越是醇厚浓香,存放的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越高。

福鼎白茶工艺,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


夏日的绿,在天地间挥毫泼墨、肆意渲染,大街上到处都流动着五颜六色的太阳伞,飘逸着色泽艳丽的迷你裙,炎热的季节终于来了。在这样的日子里,最惬意的莫过于喝上一杯透心凉的老白茶了吧!

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福鼎白茶是怎么样“炼”成的吧!

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老白茶的储存形态可分为散茶和茶饼。二者的主要区别的在于,外形上:一为色泽银白透黄的散白茶,一为压制成茶饼色泽深重带褐色的白茶;内在的区别:老白茶饼经过压制这道工序,存放的过程中会自然发酵,而散装老白茶则不会。

新工艺白茶和老白茶的区别

我们知道白茶有新工艺白茶和老白茶,但很多人分不清这两种茶叶有什么要不同。其实,新工艺白茶是白茶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加了道揉捻的工序。而老白茶是白茶经过多年合理的存放的茶叶,其中也包括新工艺白茶。

新白茶对鲜叶的原料要求同白牡丹一样,一般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茶树品种的芽叶加工而成,原料嫩度要求相对较低。其制作工艺为:萎凋、轻揉、干燥、拣剔、过筛、打堆、烘焙。新工艺白茶清香味浓,汤色橙红;汤味似绿茶但无清香,又似红茶而无酵感;其基本特征是浓醇清甘又有闽北乌龙的“馥郁”。

新工艺白茶外形叶张略有缩摺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香清味浓,汤色味似绿茶但无清香,似红茶布无酵感,浓醇清甘是其特色。因其条形较贡眉紧卷,汤味较浓,汤色较浓,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而老白茶指的是经过多年合理存放的白茶。老白茶整体感官黑褐暗淡,但依然可从茶叶上辨别些许白毫,轻闻慢嗅,陈年幽香阵阵,毫香浓重但不浑浊,可立时令人醒神。老白茶的香气清幽略带毫香,且头泡带有淡淡的中药香味,数秒即可醒神,口味醇厚带有清甜充斥于口中;新白茶毫香幽幽,带有鲜爽滋味,口感较为清淡有茶青的生叶味,清甜回甘,茶香怡人。老白茶茶汤颜色较新白茶的杏黄深

老白茶在降火败火、消炎有较好的疗效,对于伴有发烧症状的呼吸道感染和慢性咽炎,特别对于咳嗽感冒效果会更明显。市场上老白茶受欢迎程度远大于新白茶。以上就是两种茶叶之间的差异,新工艺白茶是用新工艺制成的白茶,而白茶经过合理存放,就成立老白茶;两者茶叶在色泽,香气,滋味等多有不同。

为什么说白茶是最温厚、好脾气的茶?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孔子的弟子子夏评价孔子时就说:“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让人舒服,就是最顶级的人格魅力。让人舒服的人,就好像一块温润的美玉。

君子如玉,魅力来自丰富,内敛,温情,善良,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贵气。白茶,就是这样,茶中的君子,平易近人。

不以惊艳引人,且以质朴传世。虽说有银针的秀雅,白牡丹的形美,市场上茶人大多是喝寿眉的平易近人。收藏者也更以量大的其貌不扬的寿眉为主。《菜根谭》言:“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日子里的陪伴,虽看起来平淡如水,其内质却最长情。

冲泡品饮,投茶量,1-2克的冷泡萃取,3-4克的盖碗,5-6克的壶泡,7-8克的大陶壶煎煮……不拘泥于量,皆精彩。

大概合适的量,白茶都能给你不一样的醇顺甘甜滋味。如果淡,中途可以加茶叶;如果滋味浓,可以兑水,亦不减其口感。

水温高低,也不用刻意太研究,只要稍微控制下出水时间,每人都能轻易的泡出一道不同惊喜滋味的好茶汤。

对于高山好环境、好原料、好工艺、好保存的白茶,即使沸水直冲,一样的醇顺甘。哪怕低温也不会青气太重。

白茶,对泡茶水温耐受度好,给它个舞台,方寸之地,都尽情的释放自己。平时八九十度即可,不小心低了也没关系,下一道加温补救即可,像银针、牡丹低至五六十度,也很好喝;粗老寿眉、老白茶,刚烧开的滚水泡,亦不损茶味。

无须花哨的泡茶手法和技巧。

对此不像乌龙茶,每一个细微的参数变化,都如化学反应一般,惊诧不断。

而白茶,对此没什么特别要求,只要不刻意去“祸害”、去“造作”,基本不会有如车祸现场的惨烈茶汤。

冲饮白茶茶器,可以自由灵活应用。

一个日常的玻璃杯,一个搪瓷缸子,一个手边不经意的飘逸快客杯,一个岁月经年的粗陶大碗,一个随手的盖碗,一个顺遂的紫砂小壶。。。皆可以顺手拈来当作主泡器。

夏日、冬阳中,用中药罐一般的大陶瓷罐子泡大壶白茶,当凉饮、暖茶,一家人可以喝一天,办公室里茶泡上,同事皆享佳茗。

出汤时间,不必固守成法。

虽然头几道尽量快出汤,但多几秒、少几秒,都没有多大关系。然后就更可随心随意些了。

白茶非常耐泡,味浓了,根据心情加些水,最适合泡茶闲聊、忙手边事走神的茶人。

冲泡次数,比较自由。

四五泡,也能基本把茶中营养汲取绝大部分。前几道快出汤,水温低些,多挽救出来四五道很轻松;泡十多道也是常有的事。

而老白茶量少、稀有、珍贵,茶友多会榨取而尽其味,十多道、二十来道水也是有的,甚至泡后再煮,仍然糯香枣味,气息温暖厚实。

白茶适合煮饮,特别是老白茶。

煮老白茶,可以在任何阶段进行,直接煮,泡几道后煮,泡至最后再煮,咖啡壶般蒸煮,特别是科日里,暖阳间、雪花飞舞时,一壶老白茶,满室飘香,大杯捧于手心,温暖舒适的很。

煮出来的老白茶茶汤,汤色喜人,味厚实且浓郁,有情趣,如药香、枣香、稻谷香、粽叶香、荷香、蜜香等等,情味袭人,汗生两腋,意气幽远。

即使同一款茶,冲泡或煮饮,白茶都可以,并且可能呈现完全风格迥异的味道和意趣,神奇叹绝。

神奇之处,更在于感冒初现时,一道浓浓的老白茶,特别是老银针,煮出的茶汤更佳,热热的慢慢啜饮,喝下去,再安静的睡上一阵,多半能把人从感冒的边缘拉回来。

所以白茶民间一直常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功同犀角”、“疗小儿麻疹发热的‘圣药'”等等说法。

老白茶,不但可作为时光中的贴心体己茶,更如长者、智者。

在时间的洗礼中,慢慢醇厚,光阴雕琢而成“老神仙般”的存在,其心淳朴,其思妙远,其根归静;稳重、安详、惠及众生;云淡风轻的脾性,处得来任何人。

白茶,性格好,温厚,质朴,纯净,淳然,恰似不谙世事,不受束缚和干扰的方外之物,优雅、纯粹,对茶人有着魔法般的奇妙吸引力。

以上就是白茶栏目给大家汇集有关《传言白茶是最古老的茶》的全部内容了,不知道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否有所收获,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它相关栏目!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03082.html

上一篇:什么样的白茶才具有收藏价值?

下一篇:如何分辨真假高山白毫银针,看这两招!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