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味与禅味

2019-11-13

佛门有一句禅语:茶禅一味。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聚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久坐困乏,因而具有清心提神的茶,便成为佛家信徒的最佳饮品。

据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岸寺有降魔大兴禅教,学禅务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相仿效,遂成风俗。”许多僧人嗜好饮茶,竟至“惟茶是求”的地步。古代诗人陆容有诗咏道:“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饮茶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寺院内设有“茶堂”,是禅僧讨论教义、招待施主和品茗之处;法堂内的“茶鼓”,是召集僧人饮茶所击之鼓;寺院设有“茶头”,负责煮茶献茶;寺院门前有数名“施茶僧”,施惠茶水。僧人对我国茶艺的发展也起过重要作用,他们最初吸取民间方法将茶叶、香料、果料同佳、姜等一起煮饮,称为“茶苏”。到了宋代,余杭还举行过“茶宴”和“斗茶”活动,并且发明了把茶叶嫩芽研成粉末,用开水冲泡的“点茶法”。

随着饮茶之风的兴起,许多品茶大师出自寺院。唐代陆羽曾是僧人,嗜茶且精于,后被誉为“茶圣”,所撰《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M.cy316.cOm

茶与佛事有着历史的渊源。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这时恰好是茶树开始在中国广为栽培的时候;佛教盛于唐代,与饮茶习俗遍及中国几乎同步。从地点看,南方的高山峻岭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最适宜茶树生长,同时,高山密林远在红尘之外,是追求“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佛教建寺庙的理想之处。

纵观茶史,各种名茶经历了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的漫长过程,首开茶树培植先河的是寺院的僧人。浙江天台山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素有“佛天雨露,帝王仙浆”之誉的名茶“天台云雾”就首创于僧人之手;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传是西汉蒙山甘露寺禅师吴理直所栽,称为“仙茶”;庐山云雾茶是晋代名僧慧远在东林寺所植;福建武夷山出产的名茶“武夷岩茶”,以寺院采制的最为得法,僧人们根据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凤尾龙须”三种名茶;武夷山天观寺所产大红袍,也是寺院名茶;江苏洞庭东山碧螺春茶,是北宋洞庭东山水月院山僧所植并制。

以闻名于世的日本,原来并不产茶。在唐代,日本留学僧从中国广州明惠禅寺、宁波天童寺把名茶籽带回日本,种在了梵释寺等寺院。弘仁六年(公元815年),嵯峨天皇到梵释寺品茶,十分高兴,下令推广茶树种植。从此,中国茶叶在日本扎下了根。

cy316.com扩展阅读

一休禅师 禅味之茶、无心之茶


一休禅师的无心之茶

一休禅师的弟子珠光一向有打盹的习惯,致使在公共场合里常常失态,为此他非常苦恼,便前去请教医生,医生劝珠光应多喝茶;珠光听从医生的指示,而后果真不再打盹了。因此,他逐渐喜欢喝茶,且认为喝茶时也应具备礼节,于是创立了“茶道”,而有茶祖之誉。

完成“茶道”之后,一休禅师就问道:“珠光!你是以何种心态在喝茶呢?”

珠光答道:“为健康而喝茶。”

于是,一休禅师便给他“赵州吃茶去”的公案:“有学僧请示赵州禅师以佛法大意,赵州答道:“吃茶去!”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呢?”

珠光默然!

于是一休禅师叫侍者送来一碗茶,当珠光捧在手上时,一休禅师便大喝一声,并将他手上的茶碗打落在地。然而珠光依然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珠光向一休禅师道过了谢便起座,走向玄关。

一休禅师叫道:“珠光!”

珠光回头道:“弟子在!”

一休禅师问道:“茶碗已打落在地,你还有茶喝吗?”

珠光两手作捧碗状,说道:“弟子仍在喝茶!”

一休禅师不肯罢休,追问道:“你已经准备离此他去,怎可说还在吃茶?”

珠光诚恳地说道:“弟子到那边吃茶!”

一休禅师再问道:“我刚才问你喝茶的心得,你只懂得这边喝,那边喝,可是全无心得,这种无心喝茶,将是如何?”

珠光沈静地答道:“无心之茶,柳绿花红。”

于是,一休禅师大喜,便授与印可,珠光完成了新的茶道。

在日本所流行的茶道、剑道、拳道、书道、花道等,都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赵州茶”,在中国禅学史上是有名的公案。喝茶,要喝清凉之茶、平和之茶、禅味之茶、无心之茶。所谓无心之茶的里面,包罗万象,柳绿花红,另有一番世界,《般若心经》云:“以无所得故。”此之谓也。

茶味(一):味的感知、特征与审美多样性


有人喝茶,追香;有人喝茶,追味;有人喝茶,追韵;有人喝茶,追情;有人喝茶,追态度;有人喝茶,就是喝茶,自然而然,日子生活里的必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之前茶百科贾留华与茶友们分享过“茶香专题”(闻香识茶品香辨韵(上篇);闻香识茶,品香辨韵(下篇):如何品味茶香?)内容,今日开始准备连着整理下“茶味”的专题内容,以期更多的友从中了解认识茶味、能品会体悟茶味、审美茶味。

1、“味”是何物?

“味”字,是形声字,从口,未声。

从生理学角度而言,口并不辨味,辨味者,舌头。人依靠舌头而辨味。

“味”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等综合感官体味到的一种生理感觉,又同时是一种审美体验。

由此而言,品茶味,就不但但是舌头感知的茶滋味,还有更多的加入了人的味觉及意念、审美快感。

2、“味”是生理的

首先,是生理机能的,即人在品尝美食、闻到气味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普遍性的生理上的味觉、嗅觉方面的反应。

当人体尝到某种食物或闻到某味气味的时候,人的口舌与鼻子立即产生一种条件反射,辨别出食物的味道是甜、咸、酸、苦、辣、鲜;辨别出气味的香、臭、腥、腐、陈等。

我们人体的舌头是由肌肉构成,表面则由黏膜覆盖。每个人有3000--10000个味蕾,那是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分布在舌头、软腭、喉咙里,再经由底端神经纤维将口味味觉信息传入大脑。

味蕾呈球状,由感知味道的味觉细胞组成。味觉细胞类似于神经元,当食物中的味觉物质出现之后,味觉细胞将之转化为电信号,传导给大脑的相关区域。味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一种特殊的管道----离子通道,味觉细胞中的味觉感受器控制着这些通道开关。当受到味觉刺激时,离子通道便会打开,产生神经电信号;当大脑接收到信号时,人们就产生了味觉感受。

“味”是客观存在的,但自然是以人为本;人的味觉器官与嗅觉器官,是“味”得以被人们感受到的物质基础。

西方专家在传统认知上,认为味觉是由四种味道所组成的,分别是甜、咸、酸、苦。

一般人在舌尖较易感觉到甜,最直白简单的例子就是小孩子或我们小的时候,爱吃甜,总是先伸出舌尖舔一舔,以判断对食物的喜好与安全性。

苦呢,更好记忆了,我们常会说苦到底了,那肯定就在舌根了,所以舌头根部较易感受到苦。

舌头两侧呢?在靠前端部位,较易感觉到咸;后面是酸,俗话说酸到牙根了,在舌头两侧中间部位。

除了这四个熟知的甜、咸、酸、苦外,还有一个味觉是“鲜”。最早在1908年由日本教授池田所提出,而后在1985年的国际医学会议上,正式被官方认可为第五种味觉。

鲜味的感知在舌头对应部位,紧随着甜,在舌苔的中部。鲜味虽然在生理学上有较严谨的定义,但日常生活中,鲜味的意思是指好味道,它是一种综合指数,包括咀嚼时的口感、愉悦感、四周的环境氛围等,都会影响到鲜味的评价。鲜味在品茶中有一个重要的地位,让我们回归到对味觉最自然而真实的态度,就是你觉得好的味道。

只是需要了解,舌头的每个区域都能品尝出甜、咸、酸、苦、鲜五种不同的味道,只是敏感阀值不同。

也就是说,我们的舌面乃至整个口腔,分辨各种味觉的细胞存在于每一个味蕾,凡是有味蕾的区域对味觉都能进行分辨,只是每个区域对某一些味道更敏感罢了。只有当尝到的物质浓度一般等于或高于这个阀值时,才会被口腔相应位置感知。

由于人们个体的差异,每人舌头感受各种味道的阀值也就不会完全一样。这也就是同一种茶、甚至同一杯茶,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味觉感知的原因。

3、“味”是审美的

其次,“味”是审美的,是人们对美食、美味、美好食物、美妙的文学艺术境界的一种审美享受。

这种审美享受,是通过“通感”来实现的,即心灵的品味鉴赏与情感的交融会意,是一种自我感觉意识,一种审美快感。

“味”是人的审美情感通过“意象”与“兴会”转化为审美趣味的,味因情而生。

一般来说,美因爱好而产生,美味因美感而生。当某一种物质的滋味经过人的品尝鉴赏而升华到“美味”、“趣味”、“情味”、“韵味”、“兴味”、“余味”、“意味”、“风味”、“一味”、“义味”等一种高雅优美的精神境界的时候,味的审美价值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与展现,此时“味”成为了一种审美范畴。

茶味一如,同样的道理。

4、“味”是相对的

再次,“味”是相对的,比较注重个人的体验。

“味”鉴别标准具有多样化、多元化的特色,味的美丑、深浅、厚薄、雅俗、真假、好恶等欣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每人的生理需求、生活方式、个性修养、文化心态、审美情趣与时空的差异性,造成了人们对味的感知、审美感受的千差万别。

所谓“众口难调”,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对味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差别性,所以,茶味之美丑好恶,也是具有多样性的,是相对性的。

品茶,注重的是茶水的味觉之美。茶味,从感官而言,是品茶时人们的味觉所感受到的一种审美滋味。

茶味,是品茶者的一种味觉之美。品茶者对茶味的某种味觉之美的认可,决定于茶人的饮食习惯与审美感受。

茶之味,除生理机能的感受感知之外,具有美的多样性特征。

独坐观念与茶禅一味


独坐观念,以我浅薄所知,最开始是出现在七哲之一的细川三斋忠兴之《细川三斋茶书》里,后来立花流(南坊)的立花实山在表述回归利休后期、茶风意境的《南坊录》中做了发挥,但此二书都没有将之明确,只含蓄地有这个意思。融合了三斋系的这种概念,道安系的最大流派——石州流(非江户时代本庄宗尹的那个石州流)的一代家元片桐石州在他的成名书《石州三百条》内开始明确,并作为一种为武家服务的、茶人意识上的某种规范。最终,奠定其为“奥义”的是幕末大老井伊直弼的著作《茶汤一会集》。

长期在山中独居,孤独、苍凉使井伊直弼的内心得到锤炼,在茶风和礼仪的境界上越过了片桐石州的正与俗,把独坐观念升华成为对茶人本身的心得体会,最终成为正统派茶人所奉行的义理,可以说是茶人的“禅”。由于时间晚(倒幕四强藩崛起不久),意图明,所以影响了整个现代。这大概就是独坐观念的脉络由来。

其意境,较倾向于九州织部流奔放的我,几次茶席、请教,都未能全明。按茶本无理,汤水不过工具,道理才是目的的认识,我认为对这个概念也不妨各人有各人之见,不必强同。若今出川先生要探讨,可邀元信撰一文,他的可是真正喝出来的。这礼仪,属上层建筑,无经济基础实在是颇难受用。九八年的弥生十二日,是我第一次正式参加茶仪,期间茶人可心演示全程并介绍了“一期一会”之理,所以值得纪念,无它意。

茶禅一味,日本的茶和禅的关系极其密切,因为日本茶种的起源是荣西禅师由中国五台山带回镰仓幕府,原本意在学习中国之道,用茶水恢复修行者疲惫的身心。他曾经讲:“茶,乃调整心律,强化内脏,平静心灵之良药也。”由此,可见最初茶只用为药。虽然,当时的日本还不存在自己的,但这样的理解是极正确的。“弘仁仿唐之风”、“安土桃山”、“江户时代”直至现代,虽使成为文化并风行,但茶人大多过于关注礼仪和器物,对于茶叶、汤水本身却略嫌认识不足,舍本逐末,感叹下颇觉遗憾。

茶禅一味,讲求:意境,是建立在喝茶基础上的的心理意志修炼。按传统说法,若是一个人没有点“禅”,喝起茶来也不能达到二者一体的认识。但,我认为只要有基本的哲学思想,认真体会,喝茶都会使心中产生一定的道理。这么说,如今联盟的各位朋友都具备这样的素质。利休在茶与禅方面修养极高,这与他曾经修行、捐助的京都正德寺,与其身为和歌能人的师傅武野绍鸥,与担任织丰政权十余年的茶头经历有关。正德寺给了他禅方面的修行,绍鸥对珠光的日本化赋予他创新的理解,而十余年的茶头更让他不断实践、修养、理解和创新,最终达到新的境界,并开创了自己的关于喝茶(不是)的道理。

茶禅一味,利休在大德寺修行学禅时讲的过程最为经典:“小座敷(四叠席半以下的标准小茶室)之,乃以第一佛法修行得道也。取水运薪,沸汤点茶。供伸施人,我亦饮。插花焚香,皆学佛祖之行迹有。”前面若干的铺垫都是对最后一句的诠释。可以理解为,的过程、礼仪不过是为了茶会后的领悟之工具。茶禅一味,是茶人基于和尚教晓的义理上的体会,二者又不全相同。和尚通过诵读经传,早课晚修来提高,茶人则通过的过程去自我体会。最终得不得道,二者却相同,那就是能否感悟。我认为,禅宗讲求顿悟对个人的智慧要求很高,也不利于人心志的健全发展,而通过一个缓慢的过程,使人自悟、渐悟,可说存在人性、亲和的一面。茶禅一味,就是喝茶时的安静,就是对茶本身的思考,就是心灵和行动的静默,就是对借助仪式去完成心理之修行,在茶水中体会禅的意义。试想,贵殿置身于安静的只有四叠的小茶室,静观茶入之花,品茗,焚香,你能想到什么?是百感交集还是四大皆空?这样的体会能否给你留下极深刻的记忆?

茶禅一味,为了让人心静、清志、明理,保持平常心是最终的目的。若,认真思考,注意一点一滴的细节,培养一寸一度的耐性,即使不喝茶、不念经,最终也能有所成就,那么茶和禅的重要性就变的很小了。

茶禅一味,象联盟中不出名的许多人,与风流倜傥无关,却能够默默的建设、奉献、结交,可谓不嗔、不念,伊势宫中无身影,琵琶湖内不起浪,这个时候,上网聊天这么件原本消磨的事就被赋予了娱乐、教育和修行同在的新意。而,既然一般人都能如此,今川家的各位为何不静心、静性,思考自己是否有平常之道,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包括劳累的樱一殿,以平常的心意去承担建设“我的而不是樱一殿一个人的网站”之责。新改版的骏河,谁说只是个单纯的战国联盟网站?文化风情既好,历史意念也浓,厚实里不乏新意,前路很光明。

东方先生,其实看一篇网文特别是“论道”的文章,不必太用心,象元信这号碧螺上瘾的人,自己对熟悉的很,我却从来不见他讲过的渊源、系流类。所以,关键是切磋道理,谈谈感想,引用什么的那不过是末节,不要被“考据”所骗,能懂的才是道理,一篇茶事记写一大堆历史、考据,最后没能让人明白个所以然,如何评价它的好?东坡的字句要给老妪念三次,对方明白才敢表述,何况我们?我只期望各谈谈想法,考据虽然重要,但讲好是风月之乱谈,有理则记之,无理则笑之,各有各理。被“长篇大论”给套下而误了体会,我不是变成骗人“买椟还珠”之奸商?

茶禅一味禅茶与八正道


泡茶、喝茶,可以说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一致。因为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 此外,静静地喝茶的态度,也类似于坐禅修行法。有句话说:“茶禅一味”即喝茶和修禅是一个味道。

八正道的解释有两种含义:一是世间的八正道,即是正确生活的一种标准。二是出世间的八正道,是修习智慧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的生活标准。因此可以这么说,八正道是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的生活方式和修行态度,唯有依八正道才能真正净化修行者的身心。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禅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及实相的路径。所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命、正念、正定为八正道。

1, 正见:正确的知识和见解就是正见,反之为邪见。世俗生活中的正见是指一些正确经验所积累的知识、善良的心肠,理性恪守的情操,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而产生的一种分辨体系,有一定的相对性。出世间的正见指依教义保持慧照分明,见理正确。但根本上讲,出世间正见则只有在明心见性后的人才会真正拥有,只有通过修习正确的禅定及放下一切杂念与染著后才能生起。

2, 正思维:没有贪、嗔、痴等烦恼的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的过程和状态,所以正思维又称为正欲或正志,也只有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比如脑海里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等,都是正思维的表现。出世间的正思维则指依佛学义理作想作观,利于我们断惑证真。 在品茶时,应该暂时放下世间名利、是非人我,以一颗谦虚的心、无染的心来品茶。

3, 正语:不撒谎,不花言巧语,不搬弄是非,不发表引起两者间的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不粗恶口骂人,不苛刻、酷毒之讽刺,不作无意义之空谈。等等就是正语。所谓直心为道场,修行人须光明磊落、坦荡荡、和蔼可亲地说话做事。出世间正语要求较严,不专心修道四处游说、行咒术、算卜、仰观星宿等言辞即是没做到正语。 品茶时当然不可论及东家长西家短的是非以及谈论与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无关的事情。

4, 正业:不违法,不侵害一切众生利益的行为和职业等就是正业。修道时修无漏慧,住于清净梵行之中,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住也为正业。日常生活中,比如我们从事赌、淫、盗、猎、宰屠、毒品、军火买卖等都为邪业。而且这个盗很广义,我们占小便宜,甚致偷税漏税都是盗。因此,凡不属于我们的利益我们硬要占为己有都为盗。 禅茶人当然要坚守正业。

5, 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众生利益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火、杀生器具、毒品或嫖赌等行为或行业都为正命的一种体现。若是出家人,则是如法修行,如法求衣服、饮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不贪图供养等为正命。

6 正精进:如法认真地修行等都为正精进。反之为邪精进。佛门将木鱼视为法器之一,认为鱼昼夜都不合眼,因此用木制成鱼形,以敲击木鱼警戒僧众昼夜思道,努力修行,这就是正精进的表现。 吃茶就老老实实吃茶,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一门深入。

7 正念: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修行来说,即是忆念正法,生出信持正法的念头,念经、念佛、念佛咒等都为正念,否则即是失去了正念。在高层次修法中,哪怕有不行善和犯恶的心念也为失去正念。 时时刻刻不离禅茶之“平常心”。

8 正定:日常生活中,信守正念,不为外境诱惑而沉论、迷失也为正定。对于修行而言,对境无心即是正定,正确的禅定是我们转识成智的有力保障(由定发慧)。外道气功也修禅定,有的则很可能是邪定(易走弯路或走火入魔)。修习正定者才有开启大智慧的无上果报。

五味子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五味子茶的功效与作用


五味子,是中国一位味传统的中药材,其主要是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者是华中五味子,前者称为“北五味子”,后者称为“南五味子”。五味子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资料记载,在神农时代就已经产生。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五味子茶

五味子,是木兰科植物北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属收敛性药物。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地,也称"北五味子"。五味子性温,五味俱备,味甘、酸、温,无毒。内含挥发油、脂肪、维生素(C、E)、甾醇、鞣质、树脂、及少量糖分。常喝五味子茶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今天小编就为朋友们主要介绍下五味子茶的功效与作用:

一、对久嗽虚喘有疗效。

五味子具有上敛肺气,下滋肾阴的功效,对因肺肾两亏而引起的久咳虚喘,可以起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二、对体虚多汗、津少口渴效果好

五味子茶具有生津止渴、固涩敛汗的作用。可以与麦冬、生地、天花粉等一起配喝,治疗津少口渴;与党参、麦冬、浮小麦、牡蛎等配喝,可治体虚多汗等症。

三、治疗精滑不固、小便频数等症

喝五味子茶,能益肾固精、涩肠止泻。可治疗梦遗滑精、小便频数等症,可与桑螵蛸、菟丝子等配用;治疗久泻,效果较好。

另外,茶喝五味子茶,还养心安神,补肾益肝,腿软乏力,精神衰弱,慢性肝炎,视力减退等症具有很好的作用。

温馨提示:湿热症状明显的不宜饮用五味子茶。

扩展阅读:五味子茶的做法

1、主料:五味子15克

2、辅料:冰糖30克

3、将五味子洗净,用开水略烫下后立即捞出,放在茶杯内,然后加入冰糖,用开水冲泡即可。

4、饮用:每日最好两次,当茶饮用。

五味子茶性温,五味俱备,酸咸为多,具有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退热敛汗,止呕住泻,宁嗽定喘,除烦渴等诸多功效。

以上就是关于五味子的功效的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五味子是一味很好的药材,经常食用有益身体健康。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茶味(五):不同茶不同味,茶相同而味有异(上)


在前几日茶百科分享了“茶味(四):为什么茶的滋味变化万端、捉摸不定?”,今天继续分享不同茶的不同味,即使相同茶而味有异。

茶里总有滋味

有人说: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时间长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不同季节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时间,对应着不同的茶,像极了生命中或凉或暖的时光。不同的是,生命中的平淡时光占大多数,而心静下来,茶里,却总有滋味。

是的,茶里,总有滋味,不同茶不同味。哪怕是茶相同,也味有异。

茶味的纯异

茶味是评茶人、喝茶人的口感反应。茶叶是饮料,其饮用价值取决于茶滋味的好坏。辨别滋味先要有基本的能区别是否纯正,纯正的茶滋味可区别其浓淡、强弱、鲜、爽、醇、和。不纯的区别其苦、涩、粗、异。

纯正

指品质正常的茶应有的茶味。

“浓”指浸出的内含物丰富,有厚的感觉。

“淡”则相反,指内含物少,淡薄无味。

“强”指茶汤吮入口中感到刺激性或收敛性强。

“弱”则相反,入口刺激性弱,吐出茶汤口中味平淡。

“鲜”似食新鲜水果感觉。

“爽”指爽口。

“醇”表示茶味尚浓,回味也爽,但刺激性欠强。

“和”表示茶叶平淡正常。

不纯正

指滋味不正或变质有异味。

其中苦味是茶汤滋味的特点,对苦味不能一概而论,应加以区别:如茶汤入口先微苦后回甘,这是好茶;先微苦后不苦也不甜者次之;先微苦后也苦又次之;先苦后更苦者最差。后两种味觉反映属苦味。

“涩”似食生柿,有麻嘴、厚唇、紧舌之感。涩味轻重可以从刺激的部位来区别,涩味轻的在舌面两侧有感觉,重一点的整个舌面有麻木感。一般茶汤的涩味,最重的也只在口腔和舌面有反映,先有涩感后不涩的属于茶汤滋味的特点,不属于味涩,咽入茶汤后一直涩感存在的才属于涩味。涩味一方面表示品质老杂,另一方面是夏秋季茶的标志。

“粗”指粗老茶汤味在舌面感觉粗糙。

“异”属不正常的茶味,如酸、馊、霉、焦味等。

茶味与香气关系密切,品味时能嗅到的各种香气,如花香、熟板栗香、青气、烟焦气味等,往往在滋味上也能感受到。品饮评价茶味时,与香气是可以互相辅评的,一般来说,香气好的茶,滋味也好。

茶味共同的交流暗语

喝茶、交流茶,总不能只会说“好喝”或“不好喝”,有时还会时常听到别人口中的不同“暗语”,在这些方面,早已经有了通用的茶味感官术语用语,了解下,更能准确的表达自己对茶味的形容。

浓烈:味浓不苦,收敛性强,回味甘爽。

鲜爽:鲜洁爽口,有活力。

浓厚:味浓而不涩,纯而不淡,浓醇适口,回味清甘。

浓强:味浓,具有鲜爽感和收敛性。

鲜浓:口味浓厚而鲜爽,含香有活力。

浓醇:口味浓,回味爽略甜,无刺激性。

甜爽:滋味味清爽,带有甜味。

醇爽:滋味醇和鲜爽。

鲜醇:滋味鲜爽欠浓,刺激性不强。

回甘:茶汤入口后回味有甜感。

醇厚:茶汤鲜醇可口,回味略甜,有刺激性。

醇正:清爽带甜,刺激性不强。

醇和:滋味欠浓,鲜味不足,无粗杂味。

淡薄:味淡而正常。

平和:味正常,有一定浓度,缺乏鲜味。

涩口:茶汤入口有麻舌之感。

粗淡:味粗而淡薄。

粗涩:因原料粗老而表现出的涩口感。

生涩:涩味中带有生青味。

苦:茶汤入口,舌根感到类似奎宁的味道且持续存在。

苦涩:涩中带苦。

熟味:熟闷,一种软弱不快的滋味。

足火味:带焦糖香的滋味。

老火味:烘炒温度过高引起的特定滋味。

生青:干茶叶具有青草气。

粗青:粗老而生涩。

浓涩:味浓而涩口。

焦味:茶叶经高温灼焦后形成的焦气。

陈味:茶叶因贮藏过久而产生的陈变气味。

异味:非茶叶本身具有的气味,包括污染的各种异味。

日晒味:经日晒后,茶叶具有的一种特别的滋味表现。

相关阅读:

茶味(五):不同茶不同味,茶相同而味有异(下)

茶味(一):味的感知、特征与审美多样性

茶味(二):古人的茶味今安在?和名师名家共品茶味

茶味(三):茶味中的神秘存在到底是什么?

茶味(四):为什么茶的滋味变化万端、捉摸不定?

茶叶的色、香、味、形与气候


茶叶是一种商品性很强的饮料。色泽光润、香气高醇、味美爽口、形状规整是优质茶必备的条件。 茶叶的色、香、味、形除与品种、土壤、肥料、管理和采制水平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或小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纬度较低的南方茶区,高温多雨,日照强烈。这种气候条件利于碳水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的合成,茶叶中水浸出物、多酚类、儿茶素含量多,酶活性强。这样的鲜叶制成红茶则汤色及叶底红艳,香高味浓;但制成绿茶则色泽深暗,汤色和叶底发黄,香底味苦,品质远不如红茶。而在纬度较高的北方茶区,气温较低,湿度适宜,鲜叶中叶绿素、蛋白质含量高,多酚类物质少,制成绿茶则汤色、叶底绿亮,香高味爽。但不宜制成红茶,否则味淡、色暗、香气差。 高山云雾弥漫,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日照时间短且漫射光为辐射的主要成分,日夜温差大,最宜茶树生长。这里的茶树叶片肥厚,叶质柔软,持嫩性好,内含蛋白质、氨基酸及芳香油等物质较多,制成干茶色泽特别光润,耐冲泡,汤色明亮,香味厚醇。但做成红茶香气不如绿茶。一般的平地茶园,多直射光线,气温较高而湿度较低,茶树叶片容易老化,持嫩性差,叶质硬、纤维素含量多,制成干茶一般色枯而不光润,品质不如高山茶。茶树生长的季节不同,茶叶的品质也有明显差别。春季气候温暖,日照适度,湿度条件好,鲜叶肉厚,叶质柔软芽毫肥壮,新梢上下叶形大小相近;蛋白质、氨基酸、果胶质含量高,多酚类物质少,并含有乙烯醛、戊烯醇等清香物质;且鲜叶可塑性高,粘合力大,利于做形。故春茶一般香气诱人、滋味醇厚,尤以早期春茶更佳;做成红茶乌亮油润,叶底红匀;制成绿茶色泽绿润,叶底绿匀,汤色绿亮。用春茶做成的条形茶,条索紧结,有锋苗,老嫩均匀,身骨重实,嫩梗略扁,梗端卷曲,叶脉平滑不突起。所以,大多数名茶都是用春茶制成。夏茶生长季节温度高、光照强,茶树生长快,纤维素含量高、易老化,叶肉薄而叶质粗硬,叶脉突出,芽头小,新梢上下的叶形大小与老嫩差别明显。内含较多的多酚类、花青素及儿茶素,而蛋白质、氨基酸、果胶质含量少,可塑性差,粘合力低,做形困难。一般来说,夏茶香气较差,用以制红茶汤色尚好,滋味也浓,但做成绿茶则香淡味苦色泽暗。在外形上,制成的干茶条索松紧不一,芽头瘦小,叶脉突出,扑片较多,身骨轻飘,梗基圆形木质化,形状差。秋季天高气爽,日照较强,雨水较少,茶树蒸腾作用强,往往导致植株水分失调,使对夹叶增多,正常芽少,叶薄质硬易老化。制成干茶外形与夏茶相似。若秋季雨水调匀,秋茶的色香味形介于夏茶之间。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广大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东自台湾、西至云南陇川、南自海南宝岛、北到山东蓬莱,均有茶树栽培,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根据茶叶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实行科学栽培管理措施,合理利用各地的气候资源,改善茶区的气候生态环境和小气候条件,建设高产优质茶园,是茶叶生产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五味子茶的功效与作用


五味子茶是中药五味子泡制的一种健康茶品,它味道独特,保健功效出色。能补益气血也能缓解咳喘,对人类身体有多种好处。五味子茶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很多,下面我就带大家去具体了解一下。

五味子茶的功效与作用

1、五味子茶能保护肝脏

五味子茶是一种能保护肝脏的健康茶品,这种茶可以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也能减少病毒对肝脏的伤害,对人类因药物和酒精等物质对肝脏形成的伤害都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2、五味子茶能提高心脏功能

五味子茶能利于人体组织细胞之间氧气的交换,可以预防心脏缺氧,也能保护心肌,平时经常饮用可以提高人类的心脏功能减少多种心脏类疾病的发生。

3、五味子茶能缓解抑郁

五味子茶能激活人类的神经,可以调节神经功能,提高它们的反应能力,也能调节情绪,减少抑郁和焦虑以及焦燥为安等多种不良症状的出现,经常饮用可以预防和缓解人类的抑郁症状,也能产学研少多种不良情绪的出现。

4、五味子茶能养阴固精

养阴固精也是五味子茶的重要功效之一,它能补益肝肾,提高人类的肾功能,也能提高男性性欲与性功能。这种功效对女性也一样有效。除了这些功效以外,五味子茶还能提高人类身体的体力与耐力,能快速恢复体力,缓解疲劳。

五味子茶怎么喝?五味子茶的功效与作用


作为一个不喝茶的小编,的确不知道什么是五味子茶,那么五味子茶到底应该怎么喝呢?五味子茶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呢?下面来介绍下吧!

五味子茶

五味子,系木兰科植物北五味子的果实.属收敛药,性味甘、酸、温,无毒.含挥发油、脂肪、甾醇、维生素(C、E)、树脂、鞣质及少量糖类.具有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促进新陈代谢,降转氨酶等作用.中医认为该品能补虚劳、强阴益津、止汗、止泄,属于治标药.因其具有酸敛作用,故湿热症状,如黄疸、苔腻等明显者,饮用后反而有恋邪留湿之患.

五味子茶怎么喝

在市面上,五味子果实的销量非常好,相信你一定很想尝一尝五味子茶是什么味道的.下面就给您介绍一下五味子茶怎么做,让您在家里也能自己动手制作这道具有极高的保健功效的饮品.

原料:五味子、冰糖

步骤:

①五味子果实用水洗净,放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

②水开后转小火,煮20~30分钟;

③关火后,将煮好的五味子茶倒入容器中,拌入蜂蜜搅匀,待晾凉之后就可以饮用了.

五味子茶的功效与作用

1、五味子有涩精止泻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遗精、久泻等症状.

2、五味子有生津敛汗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等症状.

3、五味子有敛肺止咳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肾虚肺虚以及经常性气喘等病症.

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用五味子配补药用之.

五味子茶什么时候喝

五味子茶一般都是在晚饭后喝比较好,因为这样对脾胃好.五味子服用的用量是有要求的,一般五克左右,若是过度服用会产生打嗝、反酸、胃烧灼感、肠呜、困倦等症状,偶有过敏反应.

五味子茶什么时候喝五味子茶怎么喝

不同茶不同味、相同茶而味有异


茶里总有滋味

有人说: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时间长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不同季节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时间,对应着不同的茶,像极了生命中或凉或暖的时光。不同的是,生命中的平淡时光占大多数,而心静下来,茶里,却总有滋味。

是的,茶里,总有滋味,不同茶不同味。哪怕是茶相同,也味有异。

茶味的纯异

茶味是评茶人、喝茶人的口感反应。茶叶是饮料,其饮用价值取决于茶滋味的好坏。纯正的茶滋味可区别其浓淡、强弱、鲜、爽、醇、和。不纯的区别其苦、涩、粗、异。

纯正

指品质正常的茶应有的茶味。

“浓”指浸出的内含物丰富,有厚的感觉。

“淡”则相反,指内含物少,淡薄无味。

“强”指茶汤吮入口中感到刺激性或收敛性强。

“弱”则相反,入口刺激性弱,吐出茶汤口中味平淡。

“鲜”似食新鲜水果的感觉。

“爽”指爽口。

“醇”表示茶味尚浓,回味也爽,但刺激性欠强。

“和”表示茶叶平淡正常。

不纯正

指滋味不正或变质有异味。

其中苦味是茶汤滋味的特点,对苦味不能一概而论,应加以区别:如茶汤入口先微苦后回甘,这是好茶;先微苦后不苦也不甜者次之;先微苦后也苦又次之;先苦后更苦者最差。后两种味觉反映属苦味。

1.“涩”似食生柿,有麻嘴、厚唇、紧舌之感。涩味轻重可以从刺激的部位来区别,涩味轻的在舌面两侧有感觉,重一点的整个舌面有麻木感。一般茶汤的涩味,最重的也只在口腔和舌面有反映,先有涩感后不涩的属于茶汤滋味的特点,不属于味涩,咽入茶汤后一直涩感存在的才属于涩味。涩味一方面表示品质老杂,另一方面是夏秋季茶的标志。

2.“粗”指粗老茶汤味在舌面感觉粗糙。

3.“异”属不正常的茶味,如酸、馊、霉、焦味等。

茶味与香气关系密切,品味时能嗅到的各种香气,如花香、熟板栗香、青气、烟焦气味等,往往在滋味上也能感受到。品饮评价茶味时,与香气是可以互相辅评的,一般来说,香气好的茶,滋味也好。

茶味共同的交流暗语

喝茶、交流茶,总不能只会说“好喝”或“不好喝”,有时还会时常听到别人口中的不同“暗语”,在这些方面,早已经有了通用的茶味感官术语用语,了解下,更能准确的表达自己对茶味的形容。

浓烈:味浓不苦,收敛性强,回味甘爽。

鲜爽:鲜洁爽口,有活力。

浓厚:味浓而不涩,纯而不淡,浓醇适口,回味清甘。

浓强:味浓,具有鲜爽感和收敛性。

鲜浓:口味浓厚而鲜爽,含香有活力。

浓醇:口味浓,回味爽略甜,无刺激性。

甜爽:滋味清爽,带有甜味。

醇爽:滋味醇和鲜爽。

鲜醇:滋味鲜爽欠浓,刺激性不强。

回甘:茶汤入口后回味有甜感。

醇厚:茶汤鲜醇可口,回味略甜,有刺激性。

醇正:清爽带甜,刺激性不强。

醇和:滋味欠浓,鲜味不足,无粗杂味。

淡薄:味淡而正常。

平和:味正常,有一定浓度,缺乏鲜味。

涩口:茶汤入口有麻舌之感。

粗淡:味粗而淡薄。

粗涩:因原料粗老而表现出的涩口感。

生涩:涩味中带有生青味。

苦:茶汤入口,舌根感到类似奎宁的味道且持续存在。

苦涩:涩中带苦。

熟味:熟闷,一种软弱不快的滋味。

足火味:带焦糖香的滋味。

老火味:烘炒温度过高引起的特定滋味。

生青:干茶叶具有青草气。

粗青:粗老而生涩。

浓涩:味浓而涩口。

焦味:茶叶经高温灼焦后形成的焦气。

陈味:茶叶因贮藏过久而产生的陈变气味。

异味:非茶叶本身具有的气味,包括污染的各种异味。

日晒味:经日晒后,茶叶具有的一种特别的滋味表现。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3822.html

上一篇:茶心禅意

下一篇:“茶禅一味”与中国古代文人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