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和敬清寂

2019-11-13

就是饮茶之道,作为日本文化的代表,它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创新,充分体现了日本人的审美情趣和处世哲学,集中反映了大和民族的智慧,是了解日本大众文化,深入日本人内心世界的一条捷径。

与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相比,有许多特出的地方:第一,艺术需要通过眼、耳、鼻、舌、身同时感受,才能在茶事过程中欣赏到多种艺术。可以从风声、雨点、点茶时的小声和主人出入茶室有节奏的脚步声中体会到茶的意境;可以伴着花香、茶香和香炉的薰香品尝精美的茶食,在把玩拙朴淡雅,有着悠久历史和浓厚文化色彩的茶具时,与古人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第二,文化试图包罗万象,并使之艺术化。在四个小时的茶事中包容了书法、文物、插花、历史文化等多种艺术形式。第三,在仪式中没有纯粹的观众,不能由个人和单方独自完成,他要求参加茶事的客人一起配合主人表演,并且客人的举止、修养程度和对的理解直接关系到是否能表现出艺术的核心内容--和敬清寂的境界。和表现主人客人间的和睦;敬表现上下关系的分明,有礼有节;清表现茶室、茶具清洁,人心清净;寂所表现的是茶事上恬静的气氛和茶人们庄重的表情,这四点的结合展现出追求自然、无我、无为的根本思想。

正式的茶会以四小时为标准,拖长的话有可使茶事陷入世俗闲谈,冲淡了修行气氛,缩短时间又草草了事,礼节不周,破坏茶事的幽雅意境。而不足10平方米的茶室内的装饰因循古法,不能挂钟,又禁止配带手表。所以估计时间全凭修为高深的茶人们的知觉。时间大致分成初座、中立和后座三部分,初座时室内情调幽暗,后座时情调需明朗,主人再次入席前撤去竹帘。

为举行一次成功的茶会,主人要在多日前确定首席客人,在围绕首席客人选择陪客,并根据客人们的年龄、爱好、口味选购茶、水、茶食、茶点、插花、书法卷轴,还要将茶室、茶庭打扫的一尘不染。

在茶事当日,客人们到齐后,被主人请到茶庭的草棚中休息,欣赏茶庭的景观。随后移入茶室就座,称初座,主人表演添碳技法,整个茶事进程中要添三次碳,所以此次添碳叫初碳。之后,主人献上茶食,日语称怀史料理(相传源自禅宗,和尚坐禅时饥饿难耐,将烤热的石头揣在怀里以度难关)。用完茶食后,客人出茶室回到茶庭休息,这叫做中立。其后再次入茶室,即后座,这是茶事的主要部分,在严肃的气氛中主人为客人点浓茶,然后添后碳,接着为客人点薄茶,主人与客人互致离别之礼,茶事到此结束。

在各式礼仪中,主人客人间在欣赏一处景观或一件茶具后,客问主人的对话引起我的兴趣,这样的对话作为固定的模式贯穿与茶事的始终。例如在客人们逐一欣赏茶盒和茶勺后的情景:请问茶盒的形状?是利休(日本历史上集大成者)喜欢用的中型茶盒。那么漆匠是哪一位?中村宗哲。茶勺是谁制作的?鹏云齐家元制作的。茶勺的名字是什么?还没起呢。谢谢。--在这样的一次次进孚烦琐的对话中,客人通过精心准备的提问逐渐了解到主人为筹备茶事发费的一番苦心,恰到好处的夸奖主人在茶具搭配上的别巨匠心,会使茶事气氛更加融洽,同时也加深主客之间的感情交流。而且形式化的套话也固着与现代的日语中,成为人际交往中比不可少的润滑剂。

高中赴日交流期间,负责接待的日本学校为我们准备了一次简易的茶会,我有幸参加。第一次喝道所用的泡饮米茶。色泽清脆新鲜,我当既举杯牛饮一口,谁知茶汁苦涩难当,勉强咽下后随口说好苦!犯了茶事中客人不能妄语的大忌,幸好日方的老师早有准备,微笑着拿出可口的茶食为我们化解了一场尴尬。

近日再读介绍文化的书籍,眼前又浮起几年前的一幕,不觉哑然,随手敷衍成文,为院报补白。

精选阅读

日本茶道精神“谨敬清寂”


日本茶道精神

中国是日本茶道的源头,然而日本人却将其发展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和精神。日本茶道将“日常茶饭事”与宗教、哲学、伦理、美学融为一体,成为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载体。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提出,日本茶道的精神就是“谨敬清寂”四字。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对此十分赞同,仅改动一个字,变成“和敬清寂”,从此,这四个字成为公认的日本茶道精神,这四个字虽然简洁,可是却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和”不是“和平”、“和谐”等意思,而是“大和民族”的“和”,如日本的民族服装叫“和服”,日本民族诗歌称“和歌”,日本器物称“和物”,因此,“和敬清寂”的“和”代表的是民族精神,日本茶道“四谛”以“和”为首是不忘民族精神之义。自镰仓幕府时期以来,大量来自中国唐朝和宋朝的物品,特别是茶具、艺术品为社会所推崇,形成了一股豪奢之风,而日本本国所出产的物品则受到轻视。醉心于茶道的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等人,向往清贫简朴的生活,对奢侈的社会风气自然很反感。他们认为,日本国产的黑色陶器,以其幽晴的色调自有一种朴素、清寂的美。

“敬”源自宗教信仰,是宗教信徒对神明须极尽虔诚之心的训诫,日本人的宗教是神道,就是崇拜天照大神及其子孙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日本人十分讲究尊卑等级,什么事情都按照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细分出差别来,这在日本茶道的体现就是十分烦琐的规程。这都是“敬”的体现。

“清”是“清规戒律”的“清”,“寂”是空无理念的表征,这两者既带有深邃的唯灵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又是一种审美观。这种意识体现在日语“佗”字上。“佗”字本为“寂寞”、“贫穷”、“寒碜”、“苦闷”的意思。在平安时代,“佗人”是指失意、落魄、郁闷、孤独的人。到了平安末期,由于社会动荡,大批原有贵族被新兴的武士阶层所取代而失势,悲观厌世情绪蔓延。于是禅宗净土宗流传开来,在“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的口号下,很多贵族文人离家出走,隐居山林建造草庵,过起了隐逸生活。“佗”字因此就演变成“静寂”、“悠闲”之义,是一种冷竣、恬淡、闲寂,寻求心神上的安逸的审美情趣。村田珠光等人又把这种美意识引入茶道中,“清寂”之美得到广泛的传播。

“和、敬”精神的自然流露


“和、敬”之为茶德,古今中外皆同。

客来敬茶,以共青团示礼,增进情谊,互爱同乐,是茶德的基础。但是,这种“和敬”的情调,在普通饮茶法中,只能借助外在形式予以体现,难于融入茶艺本身。正如明冯可宾《(山+介)茶笺》中所言:“茶壶,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方得其趣。”用茶壶如此,用大杯、盖碗亦一样。一人一器,各自为饮,趣是得了,但在体现“和敬”精神方面,难免带来某些局限。

《茶经.六之饮》云:“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座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意思是说:一“则”茶末,只煮三碗才能使茶汤鲜爽浓烈,较次的是煮五碗(因为“茶性俭,不宜广”)。如坐客为五人,就煮三碗分饮;坐客有七人时,则按五碗均分。可知在陆羽的时代,社会上通行的是“差额品饮法”。既然有差额而不是人手一碗,品饮时就必须互相谦让,故“和敬”精神就很自然地贯串在整个品饮的过程中。

古人饮茶,喜清静面不喜杂沓。明屠本畯《名(草头名)笈》谓:“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陈继儒《岩栖幽事》云:“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得名施茶。”潮人亦有谚曰:“茶三酒四‘踢跎’(借音,意谓游玩)二。”因为饮洒往往要行令、赋诗,每人一句,四人正好凑成一首绝句:游耍时人多意见难一致,故以两人为宜,既不寂寞,又可免去无谓纷争。而饮茶时确以三人为宜:因为茶性不宜广,三、四轮后,茶味渐薄,人如太多,后饮者只能享用淡茶汤,有失礼客之道。人太少了,每轮必饮,又觉孤寂寡欢。但这公仅是就一般情况而论,并不意味着工夫茶座有只限三人的规定。

工夫茶的冲罐有单杯至四杯等规格。一般是:三人用二杯壶,四人用三杯壶,五人以上用四杯壶。这样,当每一轮茶洒罢,总有一位座客要轮空。因此在斟完首轮茶之后,小辈必敬长辈,主人要让客人,便成为不成文的品茶规范。其后,则主客互让、长幼互让,谦让之声不绝于耳,和融气氛充溢茶座,“和敬”的精神得到最充分又非常自然的体现。

饮茶往往能造成一种人们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良好氛围,营造宁静祥和的境界。这是茶文化中的共性,不是工夫茶所独有,故此处不详加讨论。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3814.html

上一篇:高雅着吃茶

下一篇:菊花茶道 浅谈菊花茶道的创意与构思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