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与禅的结合

2019-11-13

唐朝茶业的兴盛与佛教兴盛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佛教的禅宗影响茶业的发展特别大。根据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所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唯许饮茶,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又根据陆羽《茶经·七之事》引释道悦《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又摘引《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县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从此可看出,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的僧道在江淮以南的寺庙中,已经有尚茶的风气了。

茶和佛教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现实的生活上,佛教特别是禅宗需要茶叶来协助修行的功能,而这种嗜茶叶的风尚,又促进了茶业的发展。而精神境界上,禅是讲求清净、修心、静虑,以求得智慧,开悟生命的道理;茶是被作为药用的特殊作物,有别于一般的农作物,它的性状与禅的追求境界预为相似。于是“禅茶一味”、“茶意禅味”,茶与禅形成一体,饮茶成为平静、和谐、专心、敬意、清明、整洁,至高宁静的心灵境界。饮茶即是禅的一部分,或者说:茶是“简单的禅”、“生活的禅”。

佛教禅宗的主要修为方法是坐禅,而坐禅除了选择寂静的地方外,还要求注意“五调”: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这五调,特别是调睡眠,都与饮茶有一定的关系。就是佛教其他的各宗各派的修行,对于五调也多少需要注意到,茶叶不但受到佛教禅宗的重视,同样的,也受到其他各宗各派的重视,以致于所有名寺大庙,不但设有专门招待上客的茶寮或茶室,就是法器,或者是一些法会活动也都与茶有关,例如:普茶、施茶等等。而在佛殿、法堂的钟、鼓,一般都设在南面,左钟右鼓,若是设有两鼓,就将两鼓分设在北面的墙角;设在东北角的,叫“法鼓”,设在西北角的,就称“茶鼓”。这些与茶有关的作为和称呼,无疑的也是佛教对茶的一种重视的表征。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与禅的公案


之一 传说达磨大师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时,一日,由于积年的疲劳,终被睡魔所袭,竖日醒来,达磨大师悔恨不及,将两眼挖出摔在地上。不久,两只眼珠变成了两株植物,食其叶精神振作,勇猛精进之心倍增。达磨大师立即将其叶的用法传授给了弟子这便是后世的茶。 这一传说在日本的界是人人皆知的。从渡唐僧侣处获得饮茶知识的日本人总是将茶与佛教联系起来,这已成为一种固定观念。 之二 村田珠光(1422-1502年),日本的鼻祖,他30岁时追随一休禅师参禅, 对茶与禅的结合做出了具有历史性的贡献。他改革了当时流行的书院茶、门茶,将禅的思想导入茶文化,从而创立了日本的。 关于村田珠光有这样一段传说。一日,一休问他:“要以怎样的规矩吃茶呢?”珠光回答:“学习第一个把禅引进日本的荣西禅师的《吃茶养生记》,为健康而吃茶。”这时,一休就给他讲了“赵州吃茶去”的公案,然后问他说:“关于赵州‘吃茶去’的回答,你有何看法?”珠光默默地捧起自己心爱的茶碗,正准备喝的一刹那,一休突然举起铁如意棒,大喝一声将珠光手里的茶碗打得粉碎。 珠光一动不动,过了一会便向一休行礼离座。走到玄关时,一休叫了声:“珠光!”“是!”珠光答应后转过身来。“刚才我问你吃茶的规矩,但如果抛开规矩无心地吃时将如何?” 珠光静静地回答:“柳绿花红。” 对村田珠光坚韧不拔的茶境,一休给予了高度的赞赏。 作为参禅了悟的印可证书,一休将自己珍藏的宋朝禅门巨匠圆悟克勤禅师的墨迹传给了珠光。珠光将其挂在自家茶室的壁龛上,终日仰怀禅意,专心点茶,终于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理。 佛法并非有什么特别的形式,她存在于每日的生活之中。对于茶人来说,佛法就存在于茶汤之中,别无他求。这就是“茶禅一味”的境地。 之三 当有人询问之集大成者千利休居士关于冬夏点茶的秘诀时,千利休回答: “夏日求其凉, 冬日求其暖。 茶要和其口, 碳要利于燃。”

茶道与佛教的禅茶和禅茶诗


一、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次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诗最妙: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愿大家都作个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

二、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1.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2.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3.佛门的茶是活动为茶道的发展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寺院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广有帮助。在南宋宗开禧年间,经常举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钟的饮茶规范纳入了《百丈清规》,近代有的学者认为《百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道相结合的标志。三、“禅茶一味”的意境要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全靠自己去体会。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位去参悟。下面的四幅对联与四首茶诗很有趣,对理解“禅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帮助。

茶联四幅

1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苏东坡;

2一勺励清心,酌水谁含出世想,半生盟素志,听泉我爱在山声。--招隐寺内;

3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洛阳古道一茶亭所书;

4一卷经文,苕霖溪边真慧业,千秋祀典,旗枪风里弄神灵。--上饶陆羽泉联;

茶诗四首

1.题德玄上人院杜荀鹤(唐)

刳得心来忙处闲,闲中方寸阔于天。

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

罢定磐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虽未似师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

2.与茶亢居士青山潭饮茶灵一和尚(唐)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北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3.失题陈继儒(明)

山中日日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石枕月侵蕉叶梦,竹炉风软落花烟。

点来直是窥三味,心后能翻赋百篇。

欲笑当年醉乡子,一生虚掷杖头钱。

4.茶与中国文化发展赵朴初

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读了这几首茶诗、茶联,您能从“禅”中闻到“茶”香,能从“茶”中品出“禅”味么?

茶禅一味禅茶与八正道


泡茶、喝茶,可以说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一致。因为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 此外,静静地喝茶的态度,也类似于坐禅修行法。有句话说:“茶禅一味”即喝茶和修禅是一个味道。

八正道的解释有两种含义:一是世间的八正道,即是正确生活的一种标准。二是出世间的八正道,是修习智慧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的生活标准。因此可以这么说,八正道是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的生活方式和修行态度,唯有依八正道才能真正净化修行者的身心。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禅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及实相的路径。所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命、正念、正定为八正道。

1, 正见:正确的知识和见解就是正见,反之为邪见。世俗生活中的正见是指一些正确经验所积累的知识、善良的心肠,理性恪守的情操,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而产生的一种分辨体系,有一定的相对性。出世间的正见指依教义保持慧照分明,见理正确。但根本上讲,出世间正见则只有在明心见性后的人才会真正拥有,只有通过修习正确的禅定及放下一切杂念与染著后才能生起。

2, 正思维:没有贪、嗔、痴等烦恼的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的过程和状态,所以正思维又称为正欲或正志,也只有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比如脑海里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等,都是正思维的表现。出世间的正思维则指依佛学义理作想作观,利于我们断惑证真。 在品茶时,应该暂时放下世间名利、是非人我,以一颗谦虚的心、无染的心来品茶。

3, 正语:不撒谎,不花言巧语,不搬弄是非,不发表引起两者间的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不粗恶口骂人,不苛刻、酷毒之讽刺,不作无意义之空谈。等等就是正语。所谓直心为道场,修行人须光明磊落、坦荡荡、和蔼可亲地说话做事。出世间正语要求较严,不专心修道四处游说、行咒术、算卜、仰观星宿等言辞即是没做到正语。 品茶时当然不可论及东家长西家短的是非以及谈论与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无关的事情。

4, 正业:不违法,不侵害一切众生利益的行为和职业等就是正业。修道时修无漏慧,住于清净梵行之中,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住也为正业。日常生活中,比如我们从事赌、淫、盗、猎、宰屠、毒品、军火买卖等都为邪业。而且这个盗很广义,我们占小便宜,甚致偷税漏税都是盗。因此,凡不属于我们的利益我们硬要占为己有都为盗。 禅茶人当然要坚守正业。

5, 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众生利益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火、杀生器具、毒品或嫖赌等行为或行业都为正命的一种体现。若是出家人,则是如法修行,如法求衣服、饮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不贪图供养等为正命。

6 正精进:如法认真地修行等都为正精进。反之为邪精进。佛门将木鱼视为法器之一,认为鱼昼夜都不合眼,因此用木制成鱼形,以敲击木鱼警戒僧众昼夜思道,努力修行,这就是正精进的表现。 吃茶就老老实实吃茶,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一门深入。

7 正念: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修行来说,即是忆念正法,生出信持正法的念头,念经、念佛、念佛咒等都为正念,否则即是失去了正念。在高层次修法中,哪怕有不行善和犯恶的心念也为失去正念。 时时刻刻不离禅茶之“平常心”。

8 正定:日常生活中,信守正念,不为外境诱惑而沉论、迷失也为正定。对于修行而言,对境无心即是正定,正确的禅定是我们转识成智的有力保障(由定发慧)。外道气功也修禅定,有的则很可能是邪定(易走弯路或走火入魔)。修习正定者才有开启大智慧的无上果报。

中国茶与世界杯的结合


贝克汉姆

铁观音:贝克汉姆铁观音青蒂、绿腹、蜻蜓头状,外形漂亮,质感沉重如铁。就像小贝,帅气,人气和关注历来最多。那天,他一记又沉又飘的任意球,击出了巴拉圭苦涩的泪水。何况,铁观音也属于乌龙茶,而小贝,正是那粒乌龙球的制造者。

碧螺春:罗本碧螺春叶翠汤纯,香气自然,口感细腻润滑。荷兰是郁金香,而罗本就是里面的牛人,叫得响亮、踢得漂亮。他的灵光四射,注定了荷兰队的未来,如同春天般盎然。 毛尖:拉姆德国队后卫拉姆踢进了本届世界杯第一个球,开场只有6分钟。哼哼!小看咱后卫?没门儿。咱“冒尖(毛尖)”的时候多风光呀!毛尖亦如此,速溶,一针见血,笑里藏刀。

红茶:约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员,累计两张黄牌被红牌罚下场。红茶喝多了会上火,火气一大就爱踢人。完了吧?给罚下去了吧?下场坐冷板凳吧,谁让你火气这么大?

德罗巴 科特迪瓦

珍珠奶茶:德罗巴科特迪瓦终场前进球队员,肤色黝黑,孜孜不倦。喝过珍珠奶茶的朋友都知道,喝到最后,把奶茶喝完,用吸管吸出黑黑的珍珠时,最爽。所以,不坚持到最后,吃不到黑色的果实。

乌龙茶:加马拉加马拉是巴拉圭队长,制造乌龙球的家伙,他脑袋也“冒尖”了,给顶进去了。乌龙球、乌龙茶,都是一样的乌龙!

普洱茶:希斯洛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守门员,因他出色的发挥,高接低挡,确保城池不失,让瑞典无功而返。希斯洛普说话了——嘿嘿,管你是任意球远射还是头球劲射,俺“扑尔”就OK!

隔夜茶:中国球迷早早下班,早早吃饭,饭后沏壶茶、点支烟,就为了夜深人静看世界杯。看着看着,时钟就过了零点,而茶,自然成了隔夜茶了。

关于禅,关于茶,更有关于禅与茶的主题


中国寺院的喝茶、茶汤礼的盛行,是禅学与之结合的现实前提;日常生活中饮茶习惯的普及、普遍,是禅学选择茶文化、引茶文化入于禅修实践的社会基础; 的盛行、士大夫阶层对茶礼的重视,茶宴、茶会、斗茶等的风行,是唐宋时代禅、茶结合的时代趋势;南禅一枝独秀的现实,以及 “平常心是道”等禅修生活化、日常化的宗风的倡导,是禅、茶之融合的信仰要素。而中国唐宋时代的禅茶文化,特别是“茶禅一味”之理趣在传入日本後,真正成为事实上的日本之魂,一直保持至今,并成为当代中国佛教界倡导茶禅文化之借鉴,以及衡量其意趣内涵的坐标。

当下的人们,似乎对禅学和茶的关系,特别的兴趣盎然。尤其是在白领阶层,“茶禅一味”之说普遍流行,似有普及之势。当今时代,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中奔波的人们,在激烈竞争中拼搏的精英们,日益希求有一个定气凝神、安宁恬静的氛围,给自己一片反观自身,或轻松自在的时空。而禅门之“茶禅一味”的意境,则为许多佛教信徒乃至知识阶层的人士所梦寐以求的精神家园。

关于禅,关于茶,更有关于禅与茶的主题,为社会精英人士和知识阶层所津津乐道。而在禅学的故乡,广大的白领阶层,则表现在文化层面上士大夫情结的集体回顾,并以对“茶禅一味”的意趣盎然不已,作为其士大夫情结的具体寄托。同时,嗅觉灵敏的茶商们亦扯起“禅茶”的旗号,为其茶市的兴隆鸣锣开道。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佛教的禅学得到了极大的流传,并成为原为基督教文明一统天下的西方社会中一株绚烂的信仰奇葩。特别是最近几年,因为苹果型手机和平板电脑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模式和理念,引 发人们对其创始者乔布斯的普遍瞩目,更对其长期以来坚持禅修的举动深感兴味和惊叹。

禅茶一味:禅与茶的载美经典


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境与品味。《禅茶一味》更多体现的不只是茶与禅的相符,更多体现的一种静修清志的生活方式,从简单的一杯茶中体悟禅理,体验人生滋味。

国人与茶有着密不可分的情结。茶与禅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体现。“吃茶去”、“茶禅一味”,“和敬清寂”等等,已经成为禅茶文化的经典语。一杯清茶,禅意盎然,体验人生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境与品味。

一、茶禅的历史

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早在汉代就有了关于茶的文献记载。汉代大文豪司马相如与杨雄,都在作品中提到过茶。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以后,由于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很快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客人来到,见面寒暄之后,先请饮三杯茶。根据《茶经》的记载,寺院里的僧人在两晋的时候,就开始用以敬茶作为寺院待客的礼仪。如昙济和尚就经常以茶待客。佛教徒以茶资修行,单道开、怀信、法瑶开茶禅一味之先河。

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坐禅修行。佛教徒"过午不食",因而,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使它成了僧侣们最理想的饮料。古人认为茶有"三德":一是驱睡魔,坐禅可通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三是"不发",能抑制各种欲望。所以,饮茶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

中国佛教禅宗与茶的关系尤为密切。随着禅宗在初唐时期的开始盛行,佛门推崇饮茶的风气更加普及。中唐时百丈怀海创立《百丈清规》,使寺院茶礼越来越规范。在清寂、古朴的禅堂内,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清心,成为禅宗僧人日常的功课。对禅宗僧人来说,吃茶俨然是一种严格的禅修工夫,这是禅门茶道的特色。

唐代赵州大师的"吃茶去"三字禅,成为禅林的经典公案。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全面的关于茶的著作。与陆羽交好的皎然和尚,在《饮茶歌》里两次提到了"茶道"一词。可以说,《茶经》确立了茶道的表现形式与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而皎然则赋予了"茶道"的名称。茶道,是饮茶时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位:以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至于饮茶的技巧、规范、品茶方法,是茶技;表现饮茶的技巧、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再现历史上的饮茶情景,是茶艺。

二、中华茶道的精神:和敬清寂

关于茶道的精神,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通过饮茶活动,可以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具有俭朴、高尚道德的人。茶人以流传千古的"和,敬,清,寂"四字来予以概括。

1、和

和是中国茶道思想的哲学核心。"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儒家"和为贵"是中国人基本的人生伦理。《周易》的和则指万物皆由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才是宇宙大道。陆羽《茶经》指出,用来煮茶的风炉,因为是用铁铸成,所以是"金";炉子放置在地上,是"土";炉中烧的是木炭,有"木";木炭燃烧起来,是"火";风炉上煮的是茶汤,是"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的过程。

禅宗明心见性,使内心的对立观念调和、化解,达到天人合一、圆融无碍的大同。禅宗的"和"有三个维度:人类自心的和,人与人的和,人与环境的和。有了心灵的和谐,才有社会的和谐;有了心灵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才有自然的和谐。

僧团被称为"和合众",自古以来就有"六和敬"的准则。六和敬是:一、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三、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

2、敬

敬是对自己谨慎,对他人尊敬。在茶道中,对一切器皿,如裱挂的字画、茶的道具,都抱着敬意接触。将这种心境扩大,就可对一切事物都保持着尊敬的态度。

在品茶时,为表示尊敬,一般先要焚上一炷香,洗干净手。在敬茶时,用一种尊敬、尊重的态度来进行。在茶道中,重要的是一丝不苟地用恭敬的心情,来做好每一件事。日本茶道的完整程序有上千道步骤,做下来要8小时。简化的也有3小时。看起来极其复杂、繁琐,但是在恭恭敬敬的行为中,体现了茶道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万物的精神。在佛教《法华经》中,有一位"常不轻菩萨",他不管见什么人,都要行礼致敬,说到:"我对你们抱有深深的敬意,从来不敢有所轻视。为什么呢?不管你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以后都可以成佛的,因此我对你们怀着深深的敬意。"

对于茶事来说,重要的是心。不管多么漂亮的点茶、多么高贵的茶具,没有诚敬之心,则毫无意义。茶道忌讳哪怕是一丝一毫的高傲自大,谦虚是茶道的根本要素之一。

3、清

清是清洁、清廉,在茶道中指外物和内心的清净状态。在茶道中,保持环境的清净是必要的。茶道中的"外露地",是"野庭落叶鲜"式的清美如画的外部环境。茶道中的"内露地",是指茶室内部环境。字画,插花,茶具的清洁。听着茶具在沸水中翻滚,如同置身于万壑松涛,也好似聆听悬泉飞瀑。

在茶道中,从庭园的清扫,到茶室的扫除及布置都要清净。插花时使用的是新花,擦拭茶杯时使用的是新茶巾。不但对外物要求清净,心灵也应该净化,不能起杂念,毫无拘束地以清净的心情来做茶事。眼睛观看到的是清净的环境,耳朵听到的釜中茶汤如松风拂过,鼻子闻着茶香,舌头品尝着茶的妙味,身体接触到的是清幽洁雅的器具,这样就能得到幽的感觉。这就是六根清净。六根清净,就是禅道,也是茶道。在茶道中,社会上有关俗事的话题,皆属大忌。参加茶会的人要放下俗尘观念,才可进入清净的茶禅世界。坐在仅有几平方公尺的茶室中,却有居住在深山幽谷里的感觉。不断响起的壶中滚水声,宛如松风吹动的大自然的天籁,心与大自然融而为一,这就是茶的三昧境,也是禅的三昧境。

4、寂

寂是涅槃寂静。是熄灭了心中诸般欲火之后宁静安祥的状态。参禅首先要去除人生的欲望。人人皆具有本来清净觉悟之心。由于有了分别计较,产生了执著,迷失了本心。参禅悟道,就是要参破分别计较的虚幻,去除欲望,放下执著。除去欲望,放下执著后,就回到了本来清净无染的心的原点,见到了本来面目。

要想摆脱人生的痛苦,达到解脱的彼岸,必须熄灭欲望之火。熄灭诸般情欲的心,就是"寂"的禅心,就是涅槃。但寂的禅心又并非一潭死水。否则就成了枯木禅。菩萨为了众生而不进入最后的涅,"娑婆往来八千度",充满爱心、不辞辛苦地往返这个红尘喧嚣的世界,为普度众生而辛勤地工作着。这便是茶道的"多情乃佛心"的心境。

三、茶道与禅道的文化意蕴

1、古代《茶诗》云:"虽是草木中人,乐为大众献身。不惜赴汤蹈火,欲振万民精神。"茶禅之道的精神,体现了大乘佛教悲智双运、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真谛。每一个人,都是一片茶叶。只有投入沸水,将小我提升为大我,将大我转化为无我,才能留下一份经久弥醇的余香。

2、茶道精神的"和、敬、清、寂",以出世的品格标举着普世的道德:为人平和、处世恭敬、品质清洁、身心静寂,这是传统的儒、道、释最高的修身养性的境界,通过茶道禅道,在现代生活中的典型运用,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一个范本。

3、"茶"字以型释义,乃"草木之中有一人",即人在自然之中。"人非有品不能闲"。只有有品之人,才能放下身心,融入自然。"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红缕梦》中妙玉论饮茶)品茗,其妙处正在于"品"。饮酒为"醉乡",品茶为"醒乡"。从"醉乡"中觉醒过来,进入清纯的"醒乡",才能体验人生,品味人生。

4、"佛法存于茶汤",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在一杯茶中感受到禅意,吃茶时吃茶,将我们的身心安住于当下,同时终日吃茶不沾一滴水,洒脱无执,即可将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化为永恒,"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就是"茶禅一味"的三昧。

茶,清净茶;心,平常心。以平常心品清净茶,以清净茶养平常心。佛法、禅机,人生的妙谛,尽在清茶一杯中。真乃:悟与不悟,还得吃茶去!

[上第名茶] 茶中的美与禅


禅的文化与其说是佛教中的一支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思维,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方法。在中国的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它虽然植根于印度禅学,但融进了中国本土的庄老思想,魏晋玄学,还包括了儒学中的一些观点,使它全方位的渗透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个人修养方式,开拓出独特超越解脱的途径,这种禅不但易于接受还影响到许多东方国家。

据说圆悟克勤禅师曾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并给了茶一种崇高的使命,就是由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起了人的一种文明并指导人们思考着生和死、心和色、思维与存在等根本问题。由此,一碗茶水就不再是一种生理需要的饮料了。中国的茶饮源自巴蜀,唐代之后成为比国之饮,这和当时的宗教氛围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禅就是茶的翅膀。因为茶的本性是冷静的、思索的、理智的。在一年四季变化的大自然中,成片的茶树永远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人们在一叶一芽中看到了希望,得到当下的宁静,这就是一种禅意。

(二)

茶像一根根悄无声息的血管流进了千家万户,串连起一个个彼此相亲的社会关系。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不是一千多年前。在以农耕为主的时代,人们还可以用棒喝顿悟的思辨方式开示,到今天的科技信息时代,“生活禅”、“人间禅”的提出,无疑是禅学的发展。基内涵是引导人们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将个人融入大众,那么,与人们生活必不可分的茶就是最佳的媒体之一,那是我们需要用心去体悟的。

水是茶之母。水是白的,白色既可视为完满俱足,又可视为空无所有。如果在一碗茶中,它与茶叶平分秋色,就像青山之颠飞过的白鹭予人以高洁远俗感,蓝天中几朵白云给人以悠闲恬静感,深色衣裙上的零碎白花或一缕白边又令人想到是活泼又是静穆。那么在一碗茶中的白水可不可以看作天地宇宙之气在浸泡着我们一个个的人体呢?一碗茶中的你只是一片小小的茶叶,正因为有了你、我、他,我们才能在白色无色的水中浸泡出一碗韵味隽永的芳香。也因为如此,茶中贮满和平、安祥、圆融,为什么人类要在一个地球上彼此争斗呢?

水是无垠的,茶叶是单个的。关爱人生,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就是生活中的禅了。

器是茶之父。泥土与火电结合成最质朴的陶或瓷。捧在手上就像托起了大地所有元素。而我们人类生命短暂,躯体渺小,我们必要和手中的茶碗产生一种依恋的亲和力。不要只看成一件容易打研究会或只能盛着茶水的容器。

唐代中国的赵州和尚说了“吃茶去”三字禅,成为一则至今难以破解的公案,我看了许多这方面的书,还要老实承认我看不懂。韩国釜山市已故的茶星崔圭用老师提出他的“吃茶去”,并在山中刻了很大的石碑“吃茶来去碑”,成为两国禅茶文化的交流纪念。但是去和来有什么区别吗?彼此的方位有了变化,去和来有什么影响喝茶的关系吗?对此,我也作了一偈:“赵州和尚吃茶去,韩国茶星吃茶来。茶碗圆团似明月,欲知西北即东南”。关于这个问题,原在赵县柏林寺、现在黄梅四祖寺的净慧禅师当我的面说:“吃茶去的去,不代表空间的转换,时间迁流,都是指当下的,可见当时吃茶风气很浓厚。至于说修行,它也不是空的,别人没法替代,是如人喝茶,甘苦自知。禅应该说是没有来去,也可以来去。但赵州和尚说的是吃茶去。”禅公案理解不能机械化强求一律,它关乎个人的悟性。

中国在上世纪因为民族和国内的问题几乎动乱了100年。茶中的文化内涵,包括禅与传统的美学思想一方面是它自身的魅力,一方面是几乎一代人的期盼,只在最后的20年才渐渐在中国大陆复苏。才有了与韩国、日本茶团体的交流,才有一批热心的人重新去系统整理和频繁交流。尤其在禅茶一味的体悟实践方面,韩国与日本茶人要比中国目前的状况研究得深刻。这不仅是历史原因,也是社会经济方面等多方面的原因。然而,中国是茶的母国,饮茶历史之久远,茶树品种之众多,各民族茶俗之丰富是世界其它产茶国无法比拟的。中国的茶人正在努力。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3754.html

上一篇:男人如茶,女人似水,茶水相融,芬香四溢

下一篇:茶如道:独自品茗 心静如水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