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建设生态茶园的技术要点

2019-11-13

安徽桐城市市茶叶发展空间有限,要求我们必须理性定位,以质取胜。提升小花茶品质,必须从源头抓起,按以下五点要求,建立高标准的生态型茶园。

一、园地选择要立足生产优质茶。必须要有300米以上海拔,周边生态良好,没有污染,避风向阳,土层厚度不低于50厘米,土质为偏酸性的红黄壤土,坡度15°以下的坡地、旱田、平地为园址,与农田保持有100米隔离带,

二、做好生态保护与协调。要设置防护林,对园区周边的树木要全部保留,园内道路,操作行的树木保留20—30%,茶树是喜阴植物,有30%的遮阴度为好;做好路沟设置,保证茶园能蓄能排,小雨不出园,大雨不积水,坡地茶园茶行必须等高设置。

三、高标准高质量建园。茶树是多年生的植物,合理种养能让子孙后代受益。我市还有部分解放前遗留的老茶园至今还在采摘受益。为此,必须一是要深沟吊槽。沟深宽不少于60厘米,表土覆下,底土覆上。二是要施足基肥。每亩施农家肥200担,饼肥100公斤,磷肥50公斤,底层农家肥、中层饼磷肥。

四、保证品种优良对路。新发展茶园必须选用无性系良种。海拔高,易受冻园地,可选择舒茶早、山坡绿、石佛翠等品种。规模发展,要考虑品种搭配,对避风向阳园地,可选乌牛早、龙井长叶等特早品种。CY316.com

五、科学管理,保证壮苗。铺草,间作绿肥,修剪,施肥,补植,注意防旱、防冻、防渍,力争三年后能采摘受益。

精选阅读

华安县铁舰音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要点


华安县现有茶园面积16万亩,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铁

观音茶叶生产基地,2010年全县干毛蔫总产1 4万吨,产值达

1 5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5%以上,茶叶已成为我县农

业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

茶叶生产生态环境,确保我县茶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茶产

业的优化升级,树立、维护、提升‘华安铁观音“茶叶的品

牌形象和市场公信力,促进茶农增收、农业增效和县域经济

发展,2009年启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铁观音茶叶】标准化

生产基地,+2011年1月通过农业部验收,在创建过程中,全

面推广铁观音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1生态茶园地块选择

11生态綦田的大气与水质条件

茶园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主干道。生态茶园内硬

周边不得有大气污染源,尤其是上风口不得有工业污染、交

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源等可能对空气造成污染

的来源。茶园灌溉用水必须符台相关标准要求,不得含有重

金属和有毒物质,如铅、汞、苯、酚、氤等。

1 2生态茶园的地骺土壤要求

茶树为喜酷、喜肥、喜湿的植物,应选择背荫朝阳、云

雾多、空气湿度大,散射光强,有一定海拔高度,坡度25

以下,具有灌溉条件的建国、茶园土壤要求有效土层深厚

疏松、土层厚度要imU上,底土无硬盘:土壤PH在4 5 6之

间,有机质含量丰富,氦、磷、钾含量较高且平衡:土壤质

地以含有砂、粘粒的砂质壤土为好。,

2茶园规划

按照生态茶园生产基地的要求,园地规划合理全面,

统筹安排,形成”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良好布局,

严禁烧山开垦,尽最大可能保鹭原有植被:以治山、治水、

治土为中心,实现山、水、园、林、路综台治理,从茶国外

虢看,茶树成片、道路成网、园地或块、茶行成条、林术成

行、区格分明:对于有一定规模面积还要规划好茶厂的建设

用地等,绘制出整块茶园规划图。

21茶园路网建设

茶园道路包括干道、支道、步道和环固道等,一切布局

应适宜于机械化,便于机械行驶私车辆运输,也要有利于水

土保持。道路建设以场地(茶叶加工厂)为中心向茶场各工

作区和地块延伸,依山势按”之“或”一“字形建设,面积

较小(40 hm2以下)不设干道。支道按地形和茶园面积而设

置,同时也可作为茶园划区分块的界线(要求路宽3-4米):

步道是从支道通往备茶园地块的道路,路面宽一般为1.5m;

环园道设于茶园四周边缘,为茶园与农地的界线,与千道、

支道、步道相连。

22园地制宜建立排蓄水系统

根据茶树生物等特性,既喜温叉怕渍的特点,

茶园规划设计排莆水系统,除有利于茶园耕作管理

外,尽量做到小雨中雨不出国,大雨暴雨不成灾,达

到能蓄、能灌、能排的要求。应根据地形地势或利用

自然溪沟设排水沟,在茶园上方开防洪沟,拦截山

洪。茶园排蓄水系统由蓄水池、渠道管道等组成。

蓄水池设在茶园地块的上方或山坳处,每667叶茶园

建立一个约2立方米的蓄水池,用抽木机把附近水源

引入譬水池。渠道可沿茶园干道和支道设置。用塑料

管道安装喷灌,滴灌设施进行毽溉。

3推广”梯层茶园寰土回园蠢量法“建园

传统做法用草皮砌叠梯壁,台面不等高,这样

浪费了表土丰富的肥分,而把茶树种植在瘠薄的心土

上,结果梯壁不牢固,水、土、肥同时流失。上世纪

60年代中期张天福教授提出”梯层茶园表土回国条

垦法“,该项技术创新的核心理念有二:一是充分利

用大自然赐予的富舍有机物与各种营养元素的肥沃表

土资源:二是科学构筑高标准生态梯层茶园和完善的

排蓄水设施系统,达到”三保园“目的。梯层开垦应

做到等高梯层、缓路横淘、深挖条垦、心土筑埂、表

土回园、条植绿化。

4茶树种植

种植前要每667时施以土杂肥为基肥不少于1 5

盹,磷肥0 1吨,结合深垦,分层施于种植淘中。种

植时期以茶树体眼期的大寒或立春为宜,采用双行双

株或3行双株种植,亩植5000-6000株的适当密擅

植后管理必须千方百计达到全苗壮苗:用稻草、杂

草、术屑等覆盖3-5cm,干旱时经常喷水,植后50天

左右施第一次肥,并薄肥勤施,大暑前结合施腐熟有

机肥回土3-5cm:实行以采代剪,8月20日之前任其

生长,掌握在8月20日前后留苗高20cm修剪,统一

留秋梢。当年冬季用”备用苗“殛时补苗,为以后的

茶叶高产优质奠定基础。

5防护林豆遮蘸树种植

在茶园山脊、山腰、陡城和空闲地等适当位

置,选择适应本地种植的香樟、相思树、火力楠、杉

木进行种植。在容易受到干风、台风或寒风侵袭的茶

区建立防护林带。防护林带建设以高大的乔木和矮

小的灌木树种相结合。乔木树种可种4-6仃,行距3米

为宜,两旁栽翟术树种,行数不限,在林带和茶园之

司须开隔离沟,防止树根伸A茶园内。茶园道路两旁种

植绿化树,每6米左右种一棵,可选择香椿、紫玉兰、天

竺桂、苦楝、术荷、桂花等。高海拔地区(海拔600米以

上)不提倡栽种遮荫树。海拔600米以下的茶周内间作遮

荫at.以豆科、高大、深根、不与茶树争夺水肥、无共

同病虫害的落叶树种为宜,如合欢、凤凰木、任豆树,

每667mz套种6 8株左右,当遮荫树树冠过于庞大,与茶

捌争光。争水。争肥时应厦时进行适当的修剪整枝,遮

荫率控制在20%以下。

6梯壁留草种草、套种绿肥

新垦茶园梯壁留草或A工种植爬地兰、百喜草等形

成绿色覆盖:旧茶园土墟梯壁提倡充分利用当地山草资

源,保留原有非恶性杂草进行绿化、护坡。

茶园套种绿肥以匍匐型或矮杆豆科绿肥为主,可选

择白三叶、平托花生、圆叶决明等,通常是一年生茶园

种植2-3行,2年生茶园种植l-2行,3年生茶园种植1行,

4年生茶园退出间作绿肥,采用以割代锄方法管理,严禁

憧用除草剂。白三叶不适合新垦茶园(一年生茶园)套

种。通过留草和缘肥种植,为茶园天敌提供了繁衍和栖

息场所,有利于抑制茶园有害生物为害,减少茶园喷酒

农药的次数,降低农残。

7茶园耕作

71中耕除草

每年结合施肥耕作4 5次,以各茶季萌发前晴天进行。

一、二年幼年茶园,宜在雨后进行,拔陈茶树根茎部的杂

草,割除梯壁杂草,经曝晒后埋入茶园。浅耕深5-iOcm,中

耕深15-20cm,浅中耕可结合锄草与追肥进行。

7 2改良土壤

茶树种植几年后,会导致茶园土壤板结且肥力较低,

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改良:一是隔年秋冬茶采后深耕25cm

以上,加深耕作层,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酸碱度,覆盖

一层厚度5cm以上的红壤土,提高土壤肥力:二是在茶园行

间铺草,草源以稻草、山草、豆秸、绿肥等为主,实现茶

园免耕,不仅能防寒抗旱,防杂草,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

含量,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三是在茶园中养殖蚯蚓来疏松土

壤,增加土壤孔隙度,促进茶树根系生长。

8x园X!

根据土壤理化眭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和气候等条

件,确定台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推荐多施有机

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要配台使用,提倡实行测±配方

施肥。

81基肥

选用腐熟的农家肥,于当年茶树停止生长尽早开淘深

施,深度25cm以上,三年以上茶园每667m2施用量300k以

上配合施”超大“、 ”圣农“或”华夏“有机肥100-150

kS.

8 2擅lE

根据茶}对需肥特点,2年生的幼龄茶园以选用N:P:

K=18:5:7为宜,而3年生以上的选用N:P:K=24:6:

10为宜,进行配方施肥。每季在采茶后5-7d视天气状况施

第一次肥,每667m2施”全旺“或”农得宝“茶叶专用肥20

k.隔25-30d施第二次茶叶专用肥约25咕,施用方法沟施或

穴施,施后殛时疆土。在茶叶一芽一心时开始结合喷药叶面

追施”农保赞“、 ”窖犬丰“等腐殖酸类叶面肥,补充茶树

所需的微量元素。在施足氮、磷、钾肥的基础上,适当补充

镁、锌等微量元素,提高茶青品质

9树冠蕾理

茶树良种壮苗种植,管理上根据树龄、长势,采用定型

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间株和台驯等方法,采养结台,以

培养优化树砬、复壮树势,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91幼树定越●尊

定植后第一年8月20日左右,株高30cm.主茎粗0.3cm

以上,离地面15-20cm第一次定型修剪:第二年眷茶采摘后第

二次定剪,秋茶采后第三次定剪,第二、第三次每次提高10-

15cm。通过定剪形成宽幅的采摘面,强壮的生产枝。优质的

鲜叶。

92青壮年茶树轻惨剪和深惨剪

轻修剪:一般一年一次,在茶季结束的冬季,剪去鸡爪

枝、细弱枝,保持采摘面整齐,促进腋芽萌发,在上次剪口

上提高3-5cm。

修平:每个茶季结束进行,使芽头一致整齐。

深修剪:于春茶采后进行,深度5-10cm,剪去衰弱生长

枝层,促进三级骨干枝重新萌芽,更新复壮生长枝层。

93间栋、琉拽

种植7-8年后的密植园,须进行更新复壮。先进行间株,

对畦中间植株间距太密或时势衰弱的植株从地面整株剪|辕,

间株后株距达15cm以上。然后对所留茶树进行疏枝,疏枝时

剪去较老化主干枝、下垂枝、病虫枝、枯枝,底层生长细弱

的枝条,保留更新技,每丛只留3-4根健壮枝组:对间株、疏

枝后茶园进行修剪,剪去茶丛上端的”鸡爪技“。将剪下枝

条清出茶园。春季萌芽前对直立旺长枝组进行合理修剪,抑

制其顶端优势,促发分枝,以便春梢抽发整齐。修剪完,增

施有机肥,每667m2施”益农“有机肥150-200k.覆盖一层

厚度5cm以上的红壤土。

94台刈

已衰败的老茶园,须进行台别,于春芽萌发前进行,剪

去离地面5-10cm以上全部枝梢,剪口要求平滑、不破损。台

刈后的茶园应深耕并重施有机肥。对于过度衰败的老茶园,

有条件的进行水旱轮作,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10病虫害综合治理

遵循”预防为主,综台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

统出发。综台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

生物孽生和有利于各类夭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

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将病虫害种群数量控制在允许的

经济阀值以下,将农药jj}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

10 1科掌麓肥,黼蓑■,遣对采擅。

(一)采用有机肥为主,N、P、K合理搭配,控制尿

素施用量,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

性。在冬季全面清除茶园内的残枝枯叶,放至行间深埋或销

毁,并在12月至1月份用晶体石硫合剂150-200倍液封园,减

少越冬病虫基数。根据铁观音品种要求。一般用手工采摘,

做到采留结合,适当嫩果,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有效

控制荣小绿叶蝉和茶螨等趋嫩性害虫的为害。

(二)疏枝修剪,健身栽培,减少病虫危害茶

园要园地制宜做好茶园轻剪、重修剪和台xU等。对种植

8年以上的茶园进行技术改造,主要采取冬季结合清园

对稠密枝条进行修剪、增施生物有机肥(如益衣绿屯生

物有机肥)、培覆红壤新土(5-10cm)。进一步提高

了茶叶单产和品质,械少病虫的发生为害。

102在采摘因应甩袖理防治措施。

利用茶叶害虫对颜色、光、化学物质等的趋性,

进行诱杀,以降低田间虫密度、如茶黑刺粉虱对黄色的

趋性,可以在茶园行中每667m2插20-22张黄板粘片,

对鳞翅目害虫可在茶园安装杀虫灯,如佳多杀虫灯或太

阳能诱虫灯,每ihm2挂一盏。此外,采用性引诱剂、

糖醋液诱杀:

103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建设生态茶园,保护和利用茶园中的草蛉、瓢虫

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压蜘蛛和鸟类等有益生物,减

少人类对这些天敌的伤害,积极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的有:Bt制剂防治茶毛虫、茶尺蠖等鳞翅目害虫:苦参

碱水剂防治茶丽纹象甲、假眼小绿叶蝉、茶叶螨等;

除虫茹素、印楝隶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蚜虫等:烟草

(梗)浸提液防治茶毛虫、茶蚜等:多氧霉豪防治茶饼

病:井冈霉素防治荣苗白绢病等。茶园禁止使用化学除

草剂,对有害宿根性的杂草,在茶树种植前或荒芜茶

园在土壤垦复前应^工拔除根茎,茶园土面覆盖经济绿

肥、作物秸杆等,以抑制杂草萌发,

104化学防治

在目前情况下,化学防治仍是茶树病虫害综合防

治中的手段之一,但必须fbit到安全台理用药,把化学

农药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化学防治上做到”统防统

治“,即统一用药时间、统一配用药、统一防治、农残

统一检测,确保控残达标。积极推广使用如辛硫磷、功

夫菊酯、联苯菊酯、吡虫啉粪等高教、低毒、低残留的

农药,并注意防治指标和施药技术,台理轮换、混合用

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以保证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

留量不超过国家或国际上规定的农药残留极限,切实保

证消赞者食用安全:

参考文献:

ill戴盒电,高俊杰泉州市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u]福建农业科

技1009 (S)。3841

建设有机生态茶园的技术


有机茶园是采用自然与生态法则相协调种植的茶园,它以先进的生产应用技术使茶园的生态系统能保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机茶园基地可以是常规茶园的转换,也可以是荒凉茶园的改造,或是新种植茶园。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符合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远离城市和产业区以及村庄与公路,以防止城乡垃圾、灰尘、废水、废气及过多人为活动给茶树带来污染。

在茶园建设上,有机茶园的坡度最好在15度以内,土层深厚,土壤酸性,土地比较集中,成片的地块,可划分为茶区,开垦茶园之前先清除障碍物,坡度为15度以下的缓坡采用等高线开垦,5度以上的建成内倾等高梯级雷锋地,有硬盘层的地坡,须先打破硬盘层,初垦深度50百米以上,复垦40百米以上,夏、冬季深翻改土,抽槽换土,早春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并足施底肥,回填沟土,做好梯壁的养护。

基地连块面积60公顷以上须建立道路网,包括干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茶树是常绿乔木,喜湿,怕旱,忌涝,建园时要考虑茶园水利系统的建设,包括保水、供水和排水,做到沟渠相通,渠塘(坝)相连,满足旱时能浇,涝时能排。

在茶树种植上,要根据茶产品规划,选择适种的茶树品种,尽量选择无性系优良苗木,生产毛尖绿茶的,宜选择茸毛较多,发芽早,产量高的茶树品种。为便于机械操作,种植要按双行双株模式,要及时起苗并及时移栽。长途运输的种苗要经过特殊处理,快运快栽,当天栽培不完的必须假植,栽培时要带土移栽,栽植前施足基肥,栽时深沟浅栽,使根系舒展,踏实。

茶苗成活前,每隔5-7天浇1次水,地面覆盖稻草或麦秸,谷雨前后对幼苗进行1次浅锄松土,立夏后,每半个月中耕除草1次,做好防旱排涝工作,科学施肥。以深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分期进行,基肥包括饼肥,绿肥,厩肥,堆沤肥或商品有机肥等,广辟肥源,配施磷、钾肥,套种的豆科绿肥,秋冬季深埋回园,实行全园铺草(或覆盖薄膜、泥炭等),以改善土壤生物,增加有机质和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

为充分利用环境条件,可进行茶园套种,实现以短养长,减少投资,增加收入的目的,春季宜套种花生、绿豆、赤豆、无支架红豆、大叶猪屎豆、田箐等豆科作物和绿肥、伙冬季宜种植苕子、紫云英、满园花等绿肥。

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掌握田间“贝干贝湿”原则,适量浇水、少浇、勤浇,满足茶苗生长的需要,不提倡温灌、透浇。有条件的,每10天浇足1次,最好采用喷灌或滴灌。无浇水施肥的,在离苗10厘米的上方坡面开沟浇水,沟深10厘米,水干后覆土填平,浇水和喷灌适宜在上午9时前或下午5时后进行。

遮阳也是常用的抗旱保苗措施之一,可就地取材,西向斜插松枝,高秸干,狼萁等,能起到防止太阳光直射的效果,如条件允许,可采用遮阴网。铺草可起到防日灼,抑制杂草,保湿,改善土壤结构等作用,晒干的秸杆如麦秸、稻草、树叶、杂草等均可作为茶园田间铺草原料,提倡全园铺草。

幼年茶树须进行3-4次定型修剪,根据茶树树龄、长势和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养优化树型冠,复壮树势。密度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缘修剪,茶行间保留20厘米宽的间隙修剪的叶,病虫枝和粗干枝要清除出园,其他枝叶留园,病虫枝待寄生蜂等天地飞出后再行销毁。

鲜叶采摘必须采养结合,注意及时分批留叶,幼龄茶树采摘以养为主,适当打顶,青年茶树采摘以养为主,采养并举,壮年茶树以采为主,采养结合。

高产茶园建设技术要点


一、选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酸性或徽酸性(pH4.5-6),交通条件好,排灌方便的缓坡地段成片建设茶园。坡地宜改为梯地,梯地宽度应为茶树栽植带距1.5米的倍数。尽量做到等高等宽,外埂内沟,梯梯接路、沟沟相通。 二、选用良种:选择信阳10号、福鼎大白茶、白毫早等高产优质无性系良种。 三、栽植日期:春秋两季比较适宜茶苗移栽。 四、整地及施底肥:栽植带距1.5米,在栽植带内挖栽植沟0.6米,深0.5米,沟内回填0.15米种植土,粗细整平。亩施优质腐熟有机渣肥2000公斤以上(或腐熟的作物秸秆3000公斤),磷肥200公斤,菜枯粉50公斤混合施用,复土填平以后移栽茶苗。 五、合理密植:在栽植沟内采用双行双株或三株错窝栽植。行距0.33米,穴距0.33米。亩栽6000株~8000株左右,茶苗移栽时,应在根部打泥浆水,做到根理直,下踏紧,上表松,灌足定根水。有条件的应小行内铺秸杆覆盖,可起到保温、保湿、减少杂草的目的。脱窝断条,及时补栽。每个茶园采用的规格应一致、选用的品种要纯正合格,不宜多。 六、定植修剪:定植时要减去0.15米以上部分,栽后第二春季修剪,保持高度0.30米,栽后第三年春季修剪一次,控制高度0.5米。以后每年春季或秋季修剪一次,每次在上次剪口上提高0.1米。 七、加强管理:茶苗定植后施肥要少饮多餐,每年春、秋两季应各施复合肥50公斤,清粪30担为宜,以促苗生长,培育壮苗。注意防治芽虫,小绿叶蝉、红蜘蛛、茶毛虫等害虫,及时中耕、松土、除草。 八、搞好配套建设:茶园建设要实行统一规划、规模生产、因地制宜、完善措施。要搞好道路、水利、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在茶园周围和圆内路旁、沟边栽植防护林、营造“小气候”环境,创造茶树良好的生长条件。

云中山建设生态茶园


云中山保护区核心区域全部是福前农场权属地,今天,这1381公顷土地是全省最负盛名的茶叶产区之一。然而,福前农

场初建的1959年,全场仅有1.47公顷老茶园,茶叶产量0.126吨。

直到1962年,柯连坤甫至农场,就制定“以茶为主,粮食自给,多种经营”方针,组织开荒连,大力开垦茶园,发展

茶叶生产,茶叶产量从此突飞猛进。1963年,为响应中央号召,200多名从全省各地挑选的知识青年、复转官兵,汇集这

里,扎根落户,肩挑背扛,垦荒造田,抒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农场创业史,当年安放知青激情岁月的老茶园,如今依旧飘

香。

经过10年的开发,到1969年,云中山茶园始成规模:农场茶园面积增加到96.4公顷(1446亩),茶叶产量20.95吨,

分别比1959年增加64.73倍和165.27倍。一垅垅茶园就像颗颗明珠,散落云中山山水之间,吸收日月光华,山川滋养。

如今,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茶,在云中山建设生态茶园。截至2013年,云中山生态茶园面积更是达到333.33

公顷(5000亩)。

浅谈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


生态茶园是指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遵循生态农业的要求建设起来的茶园。建立生态茶园,可以提高生物圈内生命体间相互促进的能力,为茶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茶树的光能利用率,促进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循环,使茶园内的物种更加丰富。

一、如何建立生态茶园

1、生态茶园园地的选择

生态茶园的园地应尽量避开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生态环境良好、能满足茶树生长需要的园地或山地。园地空气、水质和土壤的各项污染物质的含量限值均应符合农业部行业标准NY5020-2001的要求。

2、修建保水、保肥、保土的高标准“三保”茶园

生态茶园建设,应做好“园、林、水、路”的合理规划。茶园要建成等高梯田,园地土壤要深挖60cm,园面呈外高内低,内侧开设蓄水沟,山顶、山凹及道路两侧修建排水沟,排水沟要与蓄水沟相连接,并在连接处挖积沙坑,以实现小雨、中雨雨水不出园,大雨、暴雨积沙走水不冲园。

3、采用良种良法

生态茶园的茶树品种应选择抗性强的良种,这是减少茶园病虫害、提高茶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同时,还需采取合理密植、适时采摘和适当修剪树冠等措施,防止病虫发生和蔓延,降低为害程度。

4、绿化园区、建立人工复合生态茶园

可在茶园地形最高处、外围四周和有害性风口设置防护林,主林带种植2-3行高大常绿乔木,两侧配以2-3行灌木。在园内的道路、水沟两旁种植行道树;园中适当套种遮荫树,每亩6-8株;行道树和遮荫树以种植豆科树种(如银合欢)或落叶果树(如银杏、油柿)为好,不宜种植与茶树抢水、抢肥或病虫害互为寄主的树种。此外,茶园梯壁可以种植匍匐性作物(如爬地兰),在园内空地或幼龄茶园中可以套种矮杆的豆科作物(如花生、大豆、紫花扁豆、印度红豆、绿豆和黑豇豆等),既可起到保护梯壁的作用,又可割青埋压作绿肥,以园养园,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建立以茶树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在垂直结构上,形成由“乔木灌木”和“树木茶树豆科作物”组成的多种不同生态位,使光能和土培营养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又起到上层树木调控下层作物生态因子的积极作用,大大改善了茶园的生态条件,从而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二、生态茶园的栽培管理技术

生态茶园是由多物种多层次组合而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多变、牵涉面大,因而在具体操作时,必须以最适宜茶树生育的环境条件为生态茶园的调控指标。调控指标具体要求,一是茶园有效土层达50mm以上,土壤质地疏松,吸水、透气性好,土壤相对含水率达70%-90%,矿物质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2%以上,含氮量大于0.1%,PH值为4.5-6.0;二是茶园内直射光比例小,漫射光比例大,荫蔽度30%左右,茶树叶温不超过35度;三是茶树树冠覆盖率90%左右,茶树矮壮、繁茂,绿叶层厚度15-20mm,叶面积指数3-5。

1、生态茶园的土壤管理

在生态茶园的土壤管理上,首先应防止水土流失。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在茶园行间铺草覆盖和套种绿肥。行间铺草应从幼龄茶园开始,在旱季和雨季来临前进行。其次是要对茶园土壤进行耕作,以疏松土壤,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熟化,以利于茶树根系的生长和更新。茶园耕作深度,一般浅耕5-10cm、中耕10-15cm、深耕25-30cm,每年或隔年进行了1次。浅耕和中耕可结合各季的除草与追肥进行,深耕可结合清园埋压杂草和施有机肥进行。再次是茶园应放养蚯蚓,利用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度,促进茶树根系生长。

2、生态茶园的施肥技术

茶园土壤多为红壤或黄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因而生态茶园应以施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如各种饼肥、人畜肥便、厩肥、沤肥和农副产品下脚料等)为主,在茶叶各生育期追施速效化肥为辅。

(1)提高春、秋(冬)季追肥比例。根据茶树生长特性,一年中以春、秋(冬)茶质量为最好,所以应提高春、秋(冬)茶的追肥比例。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春、夏、秋季追肥的比例应为4:3:3,春季和秋(冬)茶的施肥量可占全年施肥量的70%以上。

(2)实行平衡施肥。氮、磷、钾是茶树生长的三要素,镁、锌等微量元素,茶树虽然需要量极少,但若缺乏,将影响茶树的生长和鲜叶品质,因此要平衡施肥。幼龄茶树以培养壮、宽、茂、密的树冠为主,要适当提高磷、钾肥施用比例。一般氮、磷、钾施用比例,1-2年生茶树为2:3:3,3-4年生为2:1:1,进入盛产期的比例为3:1:1。随着树龄的增长,氮肥的施用比例可以逐步适当增加。在施足氮、磷、钾肥的基础上,要适当补充镁、锌等微量元素。

(3)幼龄茶园套种和使用绿肥。幼龄茶园套种和使用绿肥,是就地取材,以园养园,省工、省本有效措施。1-2年生茶园可选用印度豇豆等高产型绿肥,3-4年生茶园则应选用矮秆绿肥,如花生、绿豆和乌豇豆等。套种的绿肥作物应及时进行割青、埋压或作为覆盖物铺于茶树茎杆周围,以免影响茶树正常生长。

3、生态茶园的修剪

生态茶园的修煎,除了要做好茶树修剪外,还要对防护林、行道树和遮荫树等进行修剪整理,以免影响茶树生长。

(1)茶树的系统修剪

茶树系统修剪是培育丰产树冠与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也是减少病虫害的重要措施。茶树修剪分为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以及重修剪和台刈。

A、定型修剪:幼龄茶树一般要进行3次,第一次于定值当年的8-9月,在离地面20cm处剪去主茎;第二年春茶后和秋茶前分别在上次剪口处提高15-20cm修剪。3次定剪后的幼龄茶树可采取留大叶的打顶采摘,以采代剪,但不能采摘过度,以进一步扩大树冠和增加生产枝密度。

B、轻修剪:一般在各茶季结束后进行,剪去冠面5-10cm的鸡爪枝、细弱枝层,提高茶树萌芽力,并减少茶梢蛾的为害。

C、深修剪:一般在春茶结束后进行,剪去15-20cm的衰弱生产枝层,促进三级骨干枝重新萌芽,更新复壮生产枝层。

D、重修剪:三级骨干枝和生产枝已衰弱,只有二级骨干枝尚健壮的茶树,通常在春茶后,剪去离地面35-40cm以上的全部枝叶,促进二级骨干枝萌发,重新培养树冠。重修剪应结合重施肥。

E、台刈:骨干枝已全部衰退,新梢短小,对夹叶多的茶树,可在春茶后在离地面5-10cm处剪去全部枝梢。剪口要求平滑、略倾斜,不破损。待主干萌发新梢后,通过3次定型修剪,形成再生树冠后方可正常采摘。台刈后的茶园应结合清园深耕翻并重施有机肥和速效肥,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2)防护林、行道树、遮荫树的修剪

防护林、行道树、遮荫树若不及时进行适当的控制,当树冠和根系过于庞大时,就会与茶树争光、争水、争肥,势必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因此,对这些套种的树木要采取适当的修剪整枝,使其保持适宜的遮荫面积,为茶树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如此才能取得茶、果、林多种经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4、生态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

生态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关系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农药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农残超标,因此,关键就在于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使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而又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1)茶园严禁使用的农药

茶园严格禁止使用的农药有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三氯杀螨醇、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久效磷、毒杀芬、艾氏剂、狄氏剂、杀虫脒、磷胺、内吸磷、氰戊菊酯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2)生态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生态茶园的病虫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实行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中心,以农药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A、做好病虫预测预报。茶园要建立病虫测报点,通过定期、定点的田间调查,及时发现病虫,并应用生物防治指标,使用选择性农药进行防治。如茶丽纹象甲可在成虫出土初期用药,茶毛虫掌握

无公害茶园建设的技术经验


近三年来,本人从事茶叶生产过程就无公害茶园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偿试,也取得一些成果,现将具体操作的初步经验,做如下介绍: 一 首先是解决农残超标问题,做到合理用药

1 在茶树上和茉莉花树上不使用19种不易降解的农药。具体是:三氯杀螨醇、六六六、DDT、1605、1059、氧化乐果、甲胺磷、水胺硫磷、毒杀芬、七氯、氯丹、稻脚青、杀虫脒、磷胺、氟乙酰胺、苯硫磷、异丙磷、久效磷、呋喃丹。

2 茶树病虫的主要防治方法广泛普及农业防治:本人在白琳和市茶科所都分别实验如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品种,培育无病虫健苗,合理种植,耕翻培土,中耕除草,合理采摘、修剪等可能起到压低虫口或减少病虫害发生的作用。其效果也较明显,病虫防治次数从1996年前的每年8次,降到1999年的5次,节约成本近50元/666.7m2。

尽量使用植物检疫:通过检疫,主要是防止病虫随苗木调运而传播、蔓延。

创造条件应用物理、机械防治: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和机械设备防治病虫害。如:捕杀或摘除;灯光诱杀、性诱剂诱集成虫等。

推广使用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如利用食虫昆虫、蜘蛛、捕食螨、食虫鸟和两栖类动物等。(2)“以菌治虫”,利用白僵菌871防治茶丽纹象甲,利用韦柏虫害孢菌防治黑刺粉虱、椰园蚧等,利用茶毛虫病毒制剂防治茶毛虫等,近两年我们在白琳岭头坪茶场等地推广使用的“天霸BTA”生物农药,收到良好的效果。(3)“以菌治病”如利用农抗101防治茶云纹叶枯病等。

谨慎应用化学防治:目前可在一定范围内选用的农药有:巴丹、扑虱灵、来福灵、天王星、杀灵精、速灭杀丁、敌敌畏、灭扫利、螨克、克螨特、托尔克、敌杀死、功夫等。

大力提倡综合防治:本人在白琳岭头坪场和市茶科所场都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力求体现“防重于治”,达到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使农残问题逐步下降,从1996年的50%超标降至1997年34.6%、1998年的14.6%和1999年的9.8%。

二推广使用有机肥或活性生物肥料

有机肥有效养份均衡,并含有多种适合茶树生长的微量元素,同时还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因此,我们要求茶区多多使用有机肥。诸如,熟化后的牲畜、家禽粪肥及人粪尿、草木灰、饼肥、蘑菇料肥、堆肥、绿肥等。特别是新开茶园,台刈更新等改造的茶园更要施用有机肥。

白琳岭头坪场因推广施用活性有机生物专用肥,结合施用农家肥,平时只在催芽时施用 5kg/666.7m2的尿素,茶叶品质明显提高,菁价与其他茶叶相比提高8%-10%。

黄金芽茶叶的茶园建设技术


亲爱的读者,以下是为您提供的《黄金芽茶叶的茶园建设技术》一文,欢迎您的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茶园建设是实现黄金芽茶叶高质、高产、增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划、土壤开垦和茶树种植三个部分。1、园地规划考虑到黄金芽茶叶产地处浙江,几乎每块茶园都与风景名胜紧紧相连,融为一体。可用来开辟种茶的山林,几乎不大可能。毁林种黄金芽茶叶,扩大种植面积,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同样,黄金芽茶叶受地域保护后,毁茶移作他用,也是不可以的。但有限的在小范围地块内新开辟茶园种植是有可能的。

不过黄金芽茶叶长期的生产实践表明:规划土地,开辟茶园,要坚持做到头戴帽(山林),腰束带(茶行),脚穿鞋(农田)。只有这样,才能使茶叶生产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2、土壤开垦新开辟的黄金芽茶园,要求坡度不超过25度。开垦分初垦和复垦进行。初垦全年均可进行,深度应达50厘米左右。复垦应在茶树种植前进行,深度为30厘米左右。开垦时,对于坡度在15度以内的山坡地,茶树要沿等高线横向种植;坡度在15度以上,25度以内茶园,开垦成水平梯级茶园,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地力。对梯面宽度,因黄金芽茶叶的茶树种植行距大多为1.5米,这样加上梯级内侧开沟,梯面宽度应达1.8米为宜。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地,是不提倡种黄金芽茶叶的,否则不利水土保持,会造成对土壤的破坏。3、茶树种植黄金芽茶叶的茶树种植,多在冬季11月或早春2月底至3月进行。种植方式,多数为单行条栽,行距150厘米,丛距33厘米,每丛种3株,每亩种4000株。少数有双行条栽的,小行距为33厘米,每亩种8000株。种植时,一般种植沟的深宽为25×25厘米,沟底每亩施有基肥1.5~2.0吨,其上盖5~10厘米土,以避免茶树根须与基肥接触而灼伤茶根。移栽种植时,要逐层加土,层层紧压踏实。种植深度,与茶苗泥门相平为宜。栽种结束后,马上灌浇一次定植水,并剪去部分较多的枝叶,这样一则可以及时给茶树补水,二则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以增加茶苗的成活率。茶苗种植以后,还要加强管理做好抗旱保苗、补苗问苗、防止旱冻等工作。

乌龙茶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与栽培关键技术


一、茶园建设与茶树栽培的目标茶树良种是茶产业发展的前提、基础。“良种必须良法栽培,良种必须良法加工”,才能充分发挥良种的优质增效作用。

以“优质、高产、高效”和“生态、安全、低碳”为目标,根据良种的性状特征,实施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与茶树栽培关键技术。

二、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关键技术茶园选择、规划与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便于茶园排灌、机械作业等。

1、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模式20世纪60年代福建提出,建立高标准茶园的5条标准,即“缓路横沟、等高梯层、深挖下肥、良种壮苗、条栽密植”。

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的模式是:远离污染源;植树种草绿化,丰富生物多样性;建立等高茶园、蓄排设施,硬化道路,保持水土,便利交通;铺草覆盖,疏松土壤,供足肥水,少用化肥农药,有机绿色栽培,机械化管理。

形象的说,生态茶园“远看茶树看不见,近看茶树一大片”。

2、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关键技术(1)远离污染源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应选择森林覆盖率高,远离工业区、矿山、人群密集生活区、交通要道,无污染源的山地。已有污染源的茶园,退茶还林。

(2)植树种草绿化,丰富生物多样性山顶与陡坡不开茶园(坡度大于25?不得开垦),留作林地、草地。已开垦种茶的,应退茶还林还草。

在山顶、山脚、风口、路旁、茶园四周种树(常绿、直根系的经济树种为佳),陡坡荒地、梯壁种草或种植绿肥作物(种植匍匐性、矮秆、豆科绿肥作物为佳),防止风蚀、雨蚀与水土流失,通风采光,调节茶园小气候,丰富生物多样性,改善茶园生态环境。

(3)建立等高茶园、蓄排设施,硬化道路,保持水土,便利交通山地茶园构筑等高梯层,园面外高内低,防止水土流失。园内侧挖横沟蓄水,园边、路边、茶园边角地建蓄水池,建立以蓄为主的排灌系统。有条件的茶区铺设喷灌或滴灌设备,实施节水灌溉。

茶园与四周的林地、荒山陡坡、农田交界处,务必设置隔离沟,挖深沟排水。

构筑缓坡、环山、硬化道路,防止雨水冲刷,且便利茶园管理。设置主干道坡度5度以内,支干道坡度7度以内,各梯层设立步道。

(4)深翻改土,重施基肥,适时种植,合理密植①深翻改土,重施基肥:种植前全园深翻50厘米以上,挖种植沟深、宽各40厘米。pH低于4.0的酸化土壤,可采用有机物料和白云石粉等矿物调节pH至4.5~5.5。

以沤堆发酵过的有机肥和矿物源肥料为基肥,每亩施饼肥0.5吨或厩肥2.5吨左右,混合拌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50公斤左右,与土壤拌和,施肥深度30~40厘米。

②不同采摘期品种搭配种植: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合理搭配种植早生、中生、晚生品种,以利调节采制“洪峰期”,避免因劳力紧缺和厂房设备不足而影响品质与效益。种植不同采摘期品种的比例,可参考“特早生种2:早生种5:中生种3”,或者“早生种5:中生种3:晚生种2”。

③适时种植:须选择雨季或下雨前种植,不宜在霜冻期或炎热高温天气种植。一般在茶树休眠期的秋冬季或春节前后种植为佳,高海拔茶区(600米以上)春季种植为好,且应注意预防晚霜冻害。

④“沟状”与“畦状”种植法:山地茶园采用沟状种植法,有利于蓄水、保持水土;平地、山谷地或水田改作茶园,采用畦状种植法,有利于排水。

⑤合理密植:采用双条列种植方式,条栽密植,以利提早收益。大行距150厘米(含条距),条距30厘米,穴距30厘米,穴与穴成三角形。每穴种1~2株,每亩一般种植4000~4500株。

种植时茶苗根颈处离土表3厘米左右,根系离基肥5~10厘米。种后务必踩紧压实,让根系与土壤紧密粘结。如遇连续数天高温晴天,或种植在沙质土壤茶园,种后需灌水、遮阳。

三、标准化生态茶园栽培关键技术标准化生态茶园栽培,应采用无公害、绿色栽培技术或有机栽培技术,保证茶叶无污染、卫生、安全。

1、培育速生丰产树冠种植后即进行第1次定型修剪,离地高18~20厘米,第2次定剪高度33~35厘米,第3次定剪高度48~50厘米。当树高达60厘米左右,以打顶采代替第4次定剪。两年内及时定剪3~4次,以促进分枝。剪后封园留养,培养“矮、壮、密”树冠。

2、铺草覆盖或套种绿肥幼龄茶园或台刈改造茶园,铺草覆盖、套种绿肥或豆科作物。铺草覆盖能减少土壤冲刷流失和杂草生长,保蓄水分,稳定土温,冬暖夏凉,增加有机质。可采用无污染的茅草、芦苇、稻草等覆盖,全园铺或在茶行铺草,必需铺密。

如套种绿肥或豆科作物,选用匍匐性、矮秆绿肥或豆科作物。须加强茶树和套种作物的管理,绿肥务必及时割青铺盖茶园或深埋。因地制宜选用绿肥,福建选用圆叶决明、科杂1号、平托花生效果较好。

3、加强茶园土、肥、水管理茶苗种植后当作“菜苗管理”,勤施有机液肥,促进速生、快长。N、P、K肥配合施,固态肥施后应盖土。高温干旱季节应浇水灌溉,雨季则应排除茶园积水。

茶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饼肥最佳。茶园缺钾,所制成的茶叶滋味苦涩,增施钾肥有利于滋味甘甜的品质形成。

隔年1次深翻、施基肥。深翻30厘米左右,每亩施腐熟饼肥250公斤以上。追肥少用化肥,多用有机液肥。树冠覆盖度大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

追施化肥不能撒施。采摘前15~30天开沟施入,沟深10厘米左右,施肥后及时盖土。

4、采摘茶树加强修剪,培育肥壮嫩梢采摘茶树每年轻修剪一次,树冠高幅控制80厘米×100厘米左右。芽梢细瘦、稀疏的半衰老或衰老茶树,则进行重修剪或台刈,培育肥壮嫩梢。

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修剪茶行边缘,保持茶行间20厘米左右的间隙,以利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

修剪枝叶应留在茶园内覆盖,以利于改良培肥土壤。病虫枝条和粗干应清除出园。

5、病、虫、草害综合治理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施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虫、草害。创造有利于有益天敌繁衍而不利于有害生物孳生的环境条件。不使用禁用农药,严防农药残留量超标。

禁止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克百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来福灵及其混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高水溶性农药如啶虫咪、吡虫啉等。

6、合理采摘,采养结合及时分批采摘,适度嫩采。晴天采制为佳,北风天更好。

乌龙茶鲜叶采摘标准为对夹2~3叶、“小开面”至“中开面”嫩梢和1芽3~4叶嫩梢;绿茶、红茶、白茶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2~3叶或1芽1叶嫩梢,以1芽2叶嫩梢为主。

采摘方法采用“提手采”,切忌“一把抓”。大力推广机采。鲜叶采摘和运输过程注意养护,保持鲜活、完整状态,及时运进加工厂,严防日晒与机械损伤。

7、茶园机械化管理因地制宜,尽可能采用采茶机、中耕机、割草机、修剪机、碎木机、喷药机等机械作业。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3604.html

上一篇:农田改种茶树四注意

下一篇:茶树璊害与防治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