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文化农家菜系列菜谱

2019-11-13

推广茶文化需要真正懂茶的茶庄老板。赵卫群坦言:“西湖职高有69%的学生来自周围茶乡。我们希望给烹饪专业的学生开拓一条就业的新路,除了到大饭店当厨师,同时也可以留在当地当茶楼的老板,服务地方经济。”所以,学校一方面让学生们在茶庄顶岗作业亲身感受,同时开设“茶叶加工”、“茶叶鉴别与检验”等选修课;学校还与当地农民签订了30亩的茶园作为学生开放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茶叶采摘、加工活动。成效很快显现,学校的旅游烹饪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但更让老师们感到欣喜的是,他们的努力终于“留”住了学生。“以前,烹饪专业的毕业生肯定先去大型酒店,/special/mc/longjingcha/" target="_blank">龙井茶叶泡的茶水中煮……品尝一下,肉质滑而不腻,细细感受,还有一股茶的清香,这就是最近在龙坞一带很受欢迎的一道农家特色菜——“茶香肉”。此菜肴的“创造者”并不是茶庄聘请的厨师,而是来自西湖职高烹饪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们。把传统的东西“拿”回来“我们曾对梅家坞、龙坞一带的茶庄做过调查,发现许多茶庄是外来人承包。部分人因为不了解茶知识,使一些茶文化特色正在慢慢丢失。”西湖职高副校长赵卫群说,“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把传统的东西‘拿’回来。”于是,在龙坞,出现了一间很有文化特色的茶庄。每到双休日,西湖职高烹饪专业的学生就会来到茶庄,在老师厉志光的指导下,一起研制体现茶文化特色的茶肴和茶点。很快,茶香肉和茶香豆干煲两道新菜出炉,肉是用龙井茶水煮的,豆干是茶叶等点燃后烟熏的。新菜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欢迎。客人们评价这两道菜:“很清口,细细品味,还有一股茶的清香。”厉志光得意地说:“这就是利用了茶叶去腥解腻的功效。”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厉志光和学生们的目标是研制更多的茶肴和茶点,推出“茶文化农家菜系列菜谱”,在梅家坞和龙坞一带推广。

精选阅读

茶文化:广东潮汕茶文化介绍


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茶文化,而在潮汕地区也有着潮汕独有的功夫茶。喝功夫茶是广东潮汕人日常生活中最常做的事,无论何时都是以一壶茶来陪衬。潮州工夫茶是潮州饮食民俗最具特色的一种。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广东潮汕的茶文化吧。

潮汕人饮茶文化

从潮汕城市地区到农村,几乎家家都摆设有一套功夫茶具,喝功夫茶是潮汕人的风俗,以茶待客更是潮汕人的优良传统之一,潮汕人无论是婚、丧、喜还是庆,都离不开茶,所以功夫茶已经成为潮汕礼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功夫茶起源

潮汕著名的功夫茶历史悠久,起源于宋代,据说是由福建的“小杯茶”演变来的,之后在广东的潮州府一带最为盛行,而品尝功夫茶也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基本每家每户都有功夫茶具,即使是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依然保存着品功夫茶的这个风俗,也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潮汕人喝茶基本步骤

1、品茶

潮汕的功夫茶并没有像中国功夫那样名扬海外,但它作为潮汕茶文化的精粹,对于潮汕人来说,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一道饮料了,而是生活中的生活。所以潮汕人品茶的方式是慢慢品味,讲究心手协调,与内心的平静融为一体。

2、择茶

选购好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潮汕人喝茶多是铁观音、凤凰茶,他们选茶时一要观形;二要掂重;三要嗅味,他们认为,好的茶叶,有一种纯正的令人愉悦的茶香。

3、择水

冲泡功夫茶最讲究的就是水的质量,潮汕人冲泡茶认定的水质主要标准是:色度不超过15度,无异色;浑浊度小于5度;无异臭味,不含有肉眼可见物:PH值为6.5~8.5,总硬度不高于25度;毒理学及细菌指标合格。

以上就是潮汕茶文化的介绍,由此可见,潮汕当地已经把茶作为待客的最佳礼仪,潮汕人食茶更能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认真,这就是一种文化的沉淀。

各地茶文化之——漳州茶文化


漳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城市。漳州作为海峡西岸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美誉。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漳州的茶叶在全国乃是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的。那么,漳州的茶文化发展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漳州茶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时就已有种茶饮茶的记载,如周必大(1126-1204)的《次王少府送蕉坑茶韵》、王伟的《清州十咏》、李纶的《临漳志》等。在云霄盘陀岭上(旧称黑龟岭)至今遗有三株宋时古茶树,当地群众称之“宋茶”,相传为岭上二个和尚所种。

入明朝来,就有比较高的茶叶制作技术,所以明末阮文锡的《安溪茶歌》中有“迩来武夷漳人制”的说法。生产的茶叶不仅民间自饮,而且被列入贡品,正德间年贡“叶茶378斤,芽茶500斤”,嘉精间年贡“叶茶400斤,芽茶511斤”。(万历《漳州府志》卷五)在《长泰县志》、《南靖县志》、《龙溪县志》等也均有进贡茶叶的记载。可见当时的茶叶已颇有名气,因而促进茶叶种植,明太常寺卿陈天定游平和大峰山佛补祖岩诗句:“寺古多荒瓦,僧贫只荐茶”和天启进士沈起津游诏安九侯山诗句“香炉烟透云根里,雾锁茶园望海台”。不仅说明内山峰产茶,沿海地区也种植成片茶园。时茶叶贸易也渐兴隆,漳州商人往返于武夷山、安溪重金购茶。据《海澄县志》,明中叶就有茶叶从海澄月港出口的记载。

清代以来,漳州人不仅制茶技术精湛,而且品茗之风日甚,其烹泡方式--工夫茶艺闻名遐迩。清三十一年(1766年),永安知县彭光斗路过漳州时,就亲身享用了漳州的工夫茶。他说:“罢后去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园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也,”(彭光斗《闽琐记)》,时至今日,乌龙茶工夫茶还在粤东及漳州诏安、云霄沿海各县广为流行。

清末,漳州茶叶声誉鹊起,贸易居全省之冠。光绪年间,漳州市里有号称“百年老铺”的奇苑、瑞苑等茶庄,他们不仅在漳州开业,而且在厦门设立分庄,茶叶出口东南亚等国,年销量据当时记载:光绪二十年前约360担,光绪二十年约1200担,光绪末年约1800担,民初至抗日前夕为2000~6000担。

解放后,漳州茶业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漳州已成为闽南乌龙茶出口的重要基地,必将为国家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2755.html

上一篇:机制和手工锅炒扁茶比较

下一篇:品鉴茗茶可分为四个步骤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