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叶黄还瞳茶

2019-11-13

叶黄素

由金盏菊(亦称万寿菊)的花瓣提取物而得,属于类胡萝卜素(又名植物黄体素),在自然界中与玉米黄素共同存在,是构成水果、蔬菜、花卉等植物色素的主要成分,是目前发现的眼睛中惟一的类胡萝卜素,存在于眼睛视网膜黄斑上。美国FDA已于1995年将叶黄素列入食物补充剂名单(英文名Lute-in;Xanthophyll;a-carotene-3,3’cliol)。

叶黄素是眼睛中黄斑的主要成分,人体内又不能重新产生,只能靠从食物中额外补充。眼睛缺少叶黄素时(尤其中老年)便会出现黄斑退化、视力减退。同时叶黄素对紫外线光有过滤作用,对强日光和电脑等所发射的蓝色光谱可过滤和阻断,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含叶黄素的蔬菜,大多含量较少,补充起来难达人体需求量。万寿菊提取的叶黄素,含量高,人体易吸收,且无毒副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共识的保护视力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药之中。

决明子

决明子又名还瞳子、马蹄子、千里光等,是药食两用食品,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食用历史。

现代医药学分析显示:决明子中主要含大黄酚、大黄素、决明素、大黄酸、大黄素葱酮和维生素A等14种成分。《吴普本草》记载:“决明子,治青盲、目谣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绿茶

绿茶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其药用价值尽人皆知。《神农本草》中有“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利尿止渴,消毒解酒,轻身明目······”之记载。

叶黄还瞳茶是一种什么样的茶?

叶黄还瞳茶是由万寿菊提取的高质量叶黄素和决明子提取物同绿茶配伍而成的饮品。其叶黄素含量相当于每天50mg,决明子(还瞳子)提取物每天1500mg,绿茶每天4g。

叶黄还瞳茶既确保了原成份的含量,又剃除了原成份中的难以接受的特有气味。使您在饮茶的同时,就能充份吸收叶黄素、决明子和绿茶的营养成份。由于决明子是20:1的提取物,更保证了人体吸收量。

所以叶黄还瞳茶是非常适于中老年和长期用眼过度人群的上佳饮品。叶黄还瞳茶,为您的眼睛提供营养,绿茶口感,叶黄素、决明子精华。

眼睛为啥需要叶黄素?

叶黄素在人体中主要集中在眼部(心脏、阴道等部位也少量存在),尤其集中在视网膜上。正常视网膜呈现桔黄偏红色,这正是叶黄素的颜色。叶黄素的最重要功能是阻挡阳光中蓝色光谱的进入。蓝色光谱对视网膜的损害作用极大。在没有叶黄素这道屏障的情况下,阳光直射到视网膜上,视网膜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会衰弱或凋亡。因为视杆细胞是调理弱光的,对光线极为敏感,视锥细胞伺理强光,视杆细胞的衰弱,首先让眼睛出现夜盲,随即视锥细胞也受损,逐渐发生整个视野缺损,视网膜黄斑变性等一系列视力障碍,接触蓝色光谱刺激较多的的,都该补充叶黄素。所以,人眼缺不了叶黄素。人在进入中老年和长期从事对眼有蓝色光谱刺激的人都该补充。

叶黄素是人体不可缺的物质,但人体自身又不能产生,只能从食物中吸取。含叶黄素的蔬菜有胡萝卜、菠菜等,但含量都极低。在植物中,万寿菊(灯盏花)中叶黄素的数量多,质量好。

叶黄还瞳茶都有那些好处 ?

1.叶黄素是眼睛的保护屏障,缺了它,眼睛对紫外线光的过滤功能就大大减弱,久之形成黄斑退化,视力减退,玻璃体混浊,眼睛干涩,视物不清。长此以往,便能形成白内障。

2.决明子,又名还瞳子,自古药食两用,有清肝明目、利水通便的作用。《本经》记载:决明子治青盲,目谣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3.叶黄素是人体不能自我生成,又不可缺的物质,它存在于眼睛视网膜黄斑上,全靠从饮食中汲取,但饮食中的叶黄素含量低,见光极易氧化,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用眼过度,想通过饮食补充足够人体需求的叶黄素很难。

4.急需要补充叶黄素的人群有:中老年人、长期用眼过度者、每天盯着荧屏三小时以上者、开车司机、教师等。

5.叶黄还瞳茶是叶黄素、还瞳子(决明子)提取物和绿茶的混合制剂,在给眼睛补充叶黄素的同时,通过决明子的清肝明目功能和绿茶的清火、静心、镇静作用,而达到给您的眼睛加一道天然保护屏障的效果。

6.叶黄还瞳茶是纯天然功能食品无对人体有害的填加剂。

7.饮用叶黄还瞳茶补调相结合,比单纯补充叶黄素效果更好。

小编推荐

金枝玉叶的黄茶 黄大茶的制法


黄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别看现在黄茶在茶叶市场上的名气并不高,但是黄茶的出现可是非常早的。而且在古代,黄茶的名气也很高,例如寿州黄芽,就是历史上的著名黄茶。

在《明史食货志》载:“隆庆五年(1571 年)复定黑茶中马事宜略云:各商收买,无分黑黄正副,一律运送洮州茶司贮藏中马。”崇祯十五年(1642年)大仆卿王家彦《奏疏》言:“数年来茶篦减黄增黑,敝茗赢驷,约略充数。”黄茶最早分为两种,一是鲜叶就带黄色,一是制作后形成黄色。前一种黄茶现在几乎绝迹了,现在所说的黄茶都属于后者。

黄茶的产地分布比较广,例如浙江的平阳、东阳等县出产黄汤,徽州和霍山出产黄芽,霍山、岳西、金寨、六安及湖北的英山出产黄大茶,台湾也生产黄茶。在黄茶的诸多产地中,以霍山的黄大茶为最著名,产量也最高。

霍山黄大茶生产历史悠久,许次纾的《茶疏》云:“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也振于南,山陕山县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也振于南,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甚宝爱。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由此可见霍山产黄大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之前了。

黄茶主要分为三类:黄大茶、黄小茶和黄芽茶。黄芽茶是采嫩芽制成的黄茶,黄小茶则选用一芽一叶制成,而黄大茶采摘标准则是一芽四、五叶,叶大梗长,黄色黄汤。黄大茶富含氨基酸,口感甘甜、鲜爽,比起黄芽茶和黄小茶来说,黄大茶的口感更足,而且十分耐泡,在夏季饮用黄大茶可以消暑解渴,还有清热凉血的作用,是夏季最受欢迎的解暑茶之一。

广东大叶青是青茶?还是黄茶?


说起广东名优茶有哪些?很多人都会马上想到凤凰单丛、英德红茶这些知名度j极高的好茶。其实在广东,还有一种叫广东大叶青的茶叶。即便是很多喝茶的朋友,一听这广东大叶青,会”顾名思义“,不少人会认为是青茶。

广东大叶青茶属于什么茶?

小编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实际上广东大叶青是正宗的黄茶。广东大叶青又称大叶青,产于广东省韶关、肇庆、湛江等县市,是大叶黄茶的著品种之一。希望大家看了此文后,碰到这样的问题,可别再出洋相了哦。

大叶青以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大叶青茶是黄大茶的代表品种之一,广东大叶青茶园主要分布在了韶关、肇庆、湛江等县市。这些茶园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区,红壤土透水性好,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广东大叶青外形条索肥壮紧卷,叶张完整有明显毫尖,干茶色泽青润带黄。冲泡后香气纯正,汤色橙黄明亮,叶底呈现淡黄绿色,滋味浓醇回甘。

从汤色和滋味看,广东大叶青汤色橙黄,明亮油润,香气纯正,清新持久,滋味浓厚稠和、润滑爽口,喉口回甘。

为什么广东大叶青是黄茶呢?

六大茶类都是按照制作工艺来分类的,绿茶与黄茶的制作工艺相似,不过最主要区别就是黄茶有闷黄这道工序。与其他黄茶制法不同,广东大叶青先萎凋再杀青,然后进行揉捻闷堆。为了消除青气涩味,促进香味更加醇和,所以采用了杀青前萎凋和揉捻后闷黄这两个程序。

广东大叶青的功效:黄茶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不好、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治疗效果较好,而且大叶青也有散热、理气、补脾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叶青中的β谷甾醇三叶青黄酮及多糖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使细胞死亡。其中所含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也是有明显功效。

黄小茶的特点:外形芽壮叶肥、豪尖显露


黄茶,按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茶芽叶细嫩,显毫,香味鲜醇,由于品种的不同,在茶片选择、加工工艺上有相当大的区别。黄小茶采摘细嫩芽叶,多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加工而成,其品质不及黄芽茶,但明显优于黄大茶。下面来了解下黄小茶的特点!

黄小茶的特点

黄小茶,是采摘细嫩芽叶加工制作而成的,主要品种包括有: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南宁乡的“沩山白毛尖”,湖北远安的“远安鹿苑”,安徽的“皖西黄小茶”和浙江温州、平阳一带的“平阳黄汤”,成茶外形芽壮叶肥、豪尖显露,为金黄色,汤色橙黄,香气清高,味道醇厚,甘甜爽口。

一般采摘时间都是在清明后的一个星期开始,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采摘有严格标准,需要在晴天采集,不采虫伤叶、紫色叶,并且还要分五个档次,黄小茶北港毛尖属于是黄茶里面的一种上等茶叶,是我国著名特产,历史悠久,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是进贡皇家朝廷饮用的贡茶。

湖南岳阳北港毛尖:岳阳自古以来就是个著名的游览圣地,这里所产的茶叶,在唐代的时候名气就非常的大,北港发源于梅溪,全长2公里余,因位于南港之北而得名。岳阳市康王乡北港湖一带,是现今的北港毛尖产地。北港毛尖一般在清明后5-6天开采,鲜叶标准为一芽二、三叶,选晴天采摘,不采虫伤叶、紫色叶、鱼叶不带蒂嫩度分特号、1-4号五个档次。

湖南宁乡沩山白毛尖:沩山,位于湖南省宁乡县的西部山区,这里所产的沩山白毛尖,制作是分为有杀青、闷黄、轻揉、烘焙、拣剔、熏烟六道工序;这款名茶,有非常悦鼻的烟香味,是它品质最大特征,品质独特,外形叶缘微卷成块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明亮,松烟香芬芳浓厚,滋味醇甜爽口,叶底黄亮嫩匀。沩山白毛尖颇受边疆人民喜爱,被视为礼茶之珍品。

黄小茶的鉴别方法

1、看汤色

一般来说,黄茶冲泡后,茶汤颜色都是淡黄色的,有的是淡黄,有的是明黄。

2、闻香气

黄茶的香气,多数都是呈鲜甜的玉米香味,或是蒸栗子的香气,很鲜明。

3、尝茶

黄茶的滋味更加的甜美,汤水更加的温和,厚而鲜爽,苦涩干不会明显,甚至饮用的时候,是有种喝玉米须的感觉。

4、看叶底

黄茶的叶底以嫩黄为主,黄中带绿或黄中带白。

其实,黄小茶属于是黄茶类。如果大家不知道怎么去辨别一款茶叶是什么茶的时候,那么可以多品,多尝,这样的话,相信大家可以准确的去分辨这茶叶是属于什么茶了。

霍山黄芽的味道和性状“芽叶嫩嫩,形似麻雀舌,叶色黄绿色”


大多数黄茶来自安徽霍山。金枝玉叶的大黄茶来自霍山,金芽黄叶的小黄茶也来自霍山。霍山黄崖是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名茶。根据唐代李肇写的开元至长庆(713-821)这段历史记载,有一段话写道:“寿州有霍山黄芽,周琦有祁门黄球,浮梁商品不在。”这说明霍山黄芽在当时非常有名,但它很可能是指黄色嫩芽。自唐代加工清蒸绿茶以来,炒青松茶尚未出现。

霍山黄芽的特点是:芽叶嫩嫩,形状像麻雀舌头,叶色黄绿色,汤色黄绿色,带黄色圆圈,叶底浅黄色,口感浓厚、新鲜、醇厚,带有成熟栗香。黄茶和黄茶(黄芽)的区别在于,黄茶的鲜叶标准是一芽四叶或五叶,而其他黄茶需要嫩、均匀、完整。君山银珍、孟定黄牙、北港毛尖、元安鹿苑茶、平阳唐璜、巍山毛尖等。都属于黄小茶。

黄芽和绿茶加工特性的区别在于叶片中的叶绿素在变黄过程中被破坏,酚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氧化程度不同,发黄程度也不同。堆垛技术有几种形式:杀青后的热堆垛,如台湾的黄茶;滚动后,它很闷,像黄色的汤一样堆积起来。初步干燥后,空气很闷,像黄茶一样堆积起来。低温黄变通过纸质包装,像君山银针;穿过薄薄的货摊闷堆,像霍山黄牙一样。不同的堆垛工艺,芽和叶的黄化程度会有所不同,黄茶的品质也会有所不同。黄芽中霍山黄芽的发黄程度属于轻度范畴,所以品质也最接近绿茶。

霍山黄芽炒制工艺包括炒茶(杀青成型)、初烘、摊放、足火、摊放、复烧等工序。用带有小芒花的扫帚把煎茶分成生锅和熟锅。生锅有杀青作用。煎炸时,扫帚柄应在锅里翻过来,轻轻搅动叶子,用手将叶子抖掉,以免味道闷或不均匀。烹饪锅有塑形的效果,在煎炸时应该轻轻揉捏,使叶子皱缩成条状。烘烤至60%干燥,涂抹1 ~ 2天,叶子变黄,挑出红色茎干、老叶子和其他碎片,然后烘烤至80%干燥,让其软化1 ~ 2天,最后再次烘烤。

“退耕还茶”的关键技术


近年来,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生态的破坏,土地耕作层逐渐变浅,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切入点。茶叶是信阳市农业的资源优势,按当前的种植水平,每亩茶园收益是粮食作物收益的3倍,且收益稳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市场波动的冲击较小。种植茶叶还是增加绿化面积、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当前,结合国家提出的“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环境适宜、市场允许的条件下,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适当发展一批新茶园,将一部分低产田改造为高标准茶园。在改种茶园建设上,要严格把好技术关,确保新茶园的建设质量。关键技术措施如下: 土壤检测 种植常规农作物的土壤普遍施用过农药、化肥,大都已造成土壤污染。因此,应对退耕还茶的土壤进行检测,并根据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改良,力争达到无公害种植的土壤标准。 土壤改造 对于常规耕地,尤其是水稻田,要进行深挖翻晒,风化一个冬天,再进行抽槽,槽深约1米,宽70~80厘米,填足有机肥,表土回沟。同时,园地四周和园内要深挖排水沟,防止园地积水使茶树烂根。 选择良种 农业部提出今后发展新茶园和换种改植,要用无性系良种以逐步实现我国茶园无性系良种化。信阳市茶树良种工作落后,与国内外其他茶区相比差距很大,所以我们要抓住这次退耕还茶的机遇,发展无性系良种园,改善茶树品种结构,提高茶叶品质和单产水平。 合理密植 茶树种植,不但要发挥其个体优势,还要发挥其群体优势。信阳茶区是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区域。茶树适当密植和矮化,有利于提高抗性,但要掌握到不影响个体优势的发挥,不能过密和过矮,一般控制在每亩2000~3000丛,每丛2~3株,树高70~80厘米左右。 生态化建设 根据茶树系统发育的特点(即喜阴好湿),人工创造生态环境,使茶树得到适当的遮阴、合理的光照、充足的养分,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茶树的种植按照上—中—下三层结构配置生态位(少量高大树木,每亩8~10棵,适当密植茶树,合理间作中草药、豆类、花生等经济作物),合理利用空间和时间序列,获得高效益。茶园周围种植蜜源性植物,供天敌栖息或作为防风林。由于多成分、多物种的组合,相生相养,相生相克,达到控制病虫害和保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搞好管理 发展茶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一定要重视管理工作,搞好幼龄茶园防旱、防寒、防冻及水肥管理,保证发展一批成园一批,发展一块合格一块,建成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符合现代要求的良种化、园林化、生态化茶园。

退耕还茶的关键技术


近年来,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生态的破坏,土地耕作层逐渐变浅,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切入点。茶叶茶园收益是粮食作物收益的3倍,且收益稳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市场波动的冲击较小。种植茶叶还是增加绿化面积、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当前,结合国家提出的“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环境适宜、市场允许的条件下,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适当发展一批新茶园,将一部分低产田改造为高标准茶园。在改种茶园建设上,要严格把好技术关,确保新茶园的建设质量。关键技术措施如下:

土壤检测 种植常规农作物的土壤普遍施用过农药、化肥,大都已造成土壤污染。因此,应对退耕还茶的土壤进行检测,并根据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改良,力争达到无公害种植的土壤标准。

土壤改造 对于常规耕地,尤其是水稻田,要进行深挖翻晒,风化一个冬天,再进行抽槽,槽深约1米,宽70~80厘米,填足有机肥,表土回沟。同时,园地四周和园内要深挖排水沟,防止园地积水使茶树烂根。

选择良种 农业部提出今后发展新茶园和换种改植,要用无性系良种以逐步实现我国茶园无性系良种化。信阳市茶树良种工作落后,与国内外其他茶区相比差距很大,所以我们要抓住这次退耕还茶的机遇,发展无性系良种园,改善茶树品种结构,提高茶叶品质和单产水平。

合理密植 茶树种植,不但要发挥其个体优势,还要发挥其群体优势。信阳茶区是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区域。茶树适当密植和矮化,有利于提高抗性,但要掌握到不影响个体优势的发挥,不能过密和过矮,一般控制在每亩2000~3000丛,每丛2~3株,树高70~80厘米左右。

生态化建设 根据茶树系统发育的特点(即喜阴好湿),人工创造生态环境,使茶树得到适当的遮阴、合理的光照、充足的养分,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茶树的种植按照上—中—下三层结构配置生态位(少量高大树木,每亩8~10棵,适当密植茶树,合理间作中草药、豆类、花生等经济作物),合理利用空间和时间序列,获得高效益。茶园周围种植蜜源性植物,供天敌栖息或作为防风林。由于多成分、多物种的组合,相生相养,相生相克,达到控制病虫害和保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搞好管理 发展茶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一定要重视管理工作,搞好幼龄茶园防旱、防寒、防冻及水肥管理,保证发展一批成园一批,发展一块合格一块,建成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符合现代要求的良种化、园林化、生态化茶园。

黄茶闷黄时间,黄茶闷黄要点


闷黄是黄茶类的制茶工艺特点,是形成黄茶黄色黄汤品质的关键工序。影响闷黄的因素主要有茶叶的含水量和叶温,含水量越多,叶温越高,则湿热条件下的黄变进程也越快,那大家知道黄茶闷黄时间吗?具体如下!

黄茶闷黄时间

作为一个制茶工序,有的在杀青后闷黄,如沩山白毛尖。沩山白毛尖的闷黄在5~6小时左右。

有的在揉捻后闷黄,如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广东大叶青。在湿坯闷黄的黄茶中,北港毛尖的闷黄时间最短,为30~40分钟,黄变程度不够,常被误认为绿茶;鹿苑毛尖、广东大叶青的闷黄则在5~6小时左右。有的在毛火后闷黄,如霍山黄芽、黄大茶。霍山黄芽在初烘后摊放1~2天,黄变不明显,也常被说成是绿茶。黄大茶堆闷时间长达5~7天,黄变缓慢,成茶色泽深黄显褐。

还有的闷炒交替进行,如蒙顶黄芽三闷三炒;有的则是烘闷结合,如君山银针二烘二闷。两者在闷黄中,前期黄变快,后期黄变慢,历时2~3天。而温州黄汤第二次闷黄,采用了边烘边闷,故称为“闷烘”。在湿坯闷黄的黄茶中,温州黄汤的闷黄时间最长,需要2~3天,然后才是闷烘。

黄茶闷黄要点

黄茶在制作过程中则不需要揉捻,有些则需要揉捻,因茶而异,但所有黄茶都有闷黄的过程。而“闷黄”过程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由于在干燥前增加一道“闷黄”(有的称之为“闷黄”、“闷堆”,或称之为“初包”、“复包”、“渥堆”)工序。

闷黄在湿热闷蒸的作用下,叶绿素被破坏而产生变化.成品茶叶呈黄或绿色,使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及易挥发的物质增加,茶叶滋味甜醇,香气浓郁。因此,汤色呈杏黄色或淡黄色,故名闷黄。

黄茶闷黄方式

1、杀青后闷黄,如沩山白毛尖。

2、揉捻后闷黄,如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广东大叶青、温州黄汤等。

3、毛火后闷黄,如霍山黄芽、黄大茶等。

4、闷炒交替进行,如蒙顶黄芽三闷三炒。

5、烘闷结合,如君山银针两烘两闷,而温州黄汤第二次闷黄时则采用了边烘边闷,故称为“闷烘”。黄茶的品种不同,闷黄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分为湿坯闷黄和于坯闷黄两种。

黄茶的制作

1、杀青

优质原料通过高温杀青,掌握先高后低的原则,以彻底破坏酶的活性,防止产生红梗红叶和烟焦味。蒸发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对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揉捻

黄茶揉捻工艺采用的是热揉,湿热条件更利于揉捻成条,形成更好的茶叶品质。此外,揉捻后叶温较高,有利于加速闷黄过程的进行。

3、闷黄

闷黄是黄茶类加工制作工艺的特点,也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有的黄茶会在杀青后闷黄,有的则在揉捻后闷黄,有的闷炒交替进行。

4、干燥

黄茶的加工制作工艺干燥一般分几次进行,制作时温度相对其它茶类偏低。

综上所得,黄茶是一种轻微发酵茶,是仅次于红茶的发酵程度,从滋味上来讲,也有很大的区别。黄茶的汤色杏黄清澈,茶味爽甜醇厚,被很多人喜爱,当然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黄茶的闷黄时间!

广东大叶青属于什么茶?是黄大茶的代表品种之一


广东大叶青外形条索肥壮、紧结、重实,老嫩均匀,叶张完整、显毫,色泽青润显黄,香气纯正,滋味浓醇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叶底淡黄。广东大叶青属于黄茶,是黄大茶的代表品种之一。

广东大叶青的加工制作工序

主要分为有:萎凋、杀青、揉捻、闷黄、干燥五道工序。

1、萎凋

可采用日光萎凋、室内萎凋、萎凋槽萎凋。鲜叶摊放要求放在萎凋竹帘上,厚度为15-20厘米;为了萎凋均匀,萎凋过程中要求翻叶1-2次,动作要轻,避免机械损伤而引起红变。室内萎凋,在室温28℃的情况下,萎凋时间4—8小时。大叶青萎凋程度较轻,萎凋叶含水率春茶要求控制在65—68%,夏秋茶控制在68—70%。可见萎凋程度与青茶相当,其理化变化程度也大致相似。如果鲜叶进厂时,已呈萎凋状态,则不必进行正式萎凋,稍经摊放,即可杀育。

2、杀青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序,对提高大叶青的品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杀青可采用手工、机械杀青。当锅内温度上升220--240℃。即投入萎凋叶8公斤左右,先透杀1--2分钟,再闷杀1分钟左右,透闷结合,杀青时间8—12分钟,当叶色转暗绿,有粘性,手捏能成团,嫩茎折而不断,青草气消失,略有熟香时即起锚。

3、揉捻

要求用中、小型揉捻机。要求条索紧实,又保持锋苗、显毫。揉捻程度不宜太重。以65型揉捻机为例,投叶量约40公斤,全程揉捻时间45分钟,第一次揉30分钟,先不加压揉15分钟,再轻压10分,松脆5分钟,下机解块;第二次揉15分钟,先中压10分钟,后松压5分钟,解块筛分出一号茶、二号茶、三号茶,进行闷堆。

4、闷堆

是茶叶形成品质的主要工序。把揉捻叶盛于竹筐中,厚度30--40厘米左右,放在避风而较潮湿的地方,必要时上面盖上湿布,以保持叶子湿润,叶温控制在35℃左右。在室温25℃以下时,闷堆时间约4—5小时,室温28℃以上时,3小时左右即可。闷堆适度时,叶色黄绿而显光泽,青气消失,发出浓郁的香气。

5、干燥

干燥步骤也是非常关键的,主要分毛火、足火。毛火温度要求在110—120℃,时间12--15分钟,烘至七八成干,摊凉1小时左右。足火温度90℃左右,烘到足干,即下烘稍摊凉,及时装袋。毛茶含水率要求不超过6%。对于粗老的茶叶,毛火可用太阳晒到七成干,再行足火。

当茶叶制作好以后,还需要挑拣,把大小不均匀、粗细不一样、老嫩不均的茶叶进行挑拣,要求茶叶长条、芽叶完整;筛选好以后,再按照茶叶等级标准分类,即可完成茶叶的制作。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2085.html

上一篇:黄茶的冲泡方法

下一篇:黄茶的功效与作用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