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唐代文人茶道

2019-11-13

“”起源于唐代的民间,经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传播,形成了一种“文人”,它是的精髓。

在唐代繁华的社会里,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是他们的生活目标。人们相互争斗和倾辄。社会流行着奢侈和虚夸之风。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

创始人陆羽(唐朝)著有《茶经》一书,陆羽用自己的一生从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对茶叶的栽培与摘采;茶具、茶器的制作;烹茶时水源的选择;烹茶、酌茶时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规范和总结,并赋予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函,即饮茶、赋茶、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与文人的精神是极为吻合的。

文人在陆羽的基础上溶入了琴、棋、书、画,它更注重一种文化氛围和情趣,注重一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宁静的人生。茶人在饮茶、制茶、烹茶、点茶时的身体语言和规范动作中,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享受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没有躁杂的喧哗、没有人世的纷争,只有鸟语花香、溪水、流云和悠扬的古琴声,茶人的精神得到一种升华。它充分的反映了文人士大夫们希望社会少一些争戈,多一些宁静;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真诚。茶具的朴实也说明了茶人们反对追求奢华的风气,希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可以说“文人”是一种“艺”(制茶、烹茶、品茶之术)和“道”(精神)的完美结合。光有“艺”只能说有形而无神,光有“道”只能说有神而无形。所以说,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品德的人是无法溶入到所提倡的精神之中的。

被文人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抒发情感的风雅之事,有独酌自饮的清幽,也有集会联谊的雅趣。本文来自:茗山生态茶。

cy316.cOM编辑推荐

唐代文人,到底喝什么茶?茶树能活多久?


Q:唐代文人,到底喝什么茶?

A:茶圣陆羽,所处的是唐代中期。那时的中国,还只有绿茶一种茶。也就是说,甭管乌龙、红茶还是白茶,唐代文人还都无福消受。不管是李白、杜甫还是白居易,笔下描述的也都是绿茶。《茶经》中所讲的,自然也是绿茶。

但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茶经·七之事》中,有“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一句。这条史料陆羽转引自《永嘉图经》,被很多人称为“白茶”最早的记载。但唐代出现的白茶,非如今意义的白茶。

《茶经》中的这种白茶,如今被学界认为是一种白化茶,类似于如今的安吉白茶。而如今我们所说的白茶,是一种轻微发酵茶。史料记载,如今的白茶大致出现在清中晚期。两者之间,风马牛不相及。

Q:茶树能长多高?又能活多久?

A:细心的人会发现,云南的茶树普遍很高,可江浙一带的茶树却又很矮。是云南太养人,还是江浙“伙食不好”?其实都不是,只是两者品种不同而已。

茶树树型,有灌木、小乔木和乔木之分。其中灌木种最矮,一般高度在1.5米左右。它分枝稠密,主干与分干不易分清。我国大量栽培的是这类茶树,所以西湖边的茶树也就是齐腰高而已。长久以来,很多人误以为灌木种茶树长不高。其实,那种树高1米左右的茶树是人工栽培的结果。茶树矮些,可以多产芽叶,同时也便于采摘。若真是任由其生长,灌木种照样可以长到3米高。本来也是篮球运动员的底子,却在组织安排下练了体操。由此可见,灌木种茶树为了“工作”,才放弃了长大个的机会。

半乔木种要高些,最高可长到3米。有明显的主干。主干与分枝容易分别,但分叉的部分离地面比较近。像云南大叶种茶树,就属于半乔木类。乔木型茶树最高,可以长到3米以上。这种茶树形高大,主干明显、粗大,分叉的地方离地很高。像在云南发现的野生古茶树就是乔木型,高度经常在10米以上,要两三人才可以合抱。

这里顺便讲讲茶树的年龄问题。现在“古树茶”概念很火,那到底茶树能活多少年呢?首先,茶树为木本植物,确实可以活的很久。若是处在野外状态,茶树可以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像云南千家寨,有一棵茶树王已经2700多岁了。这棵树是乔木型,树高25.6米,树幅22×20米,基部干径1.12米,胸径0.89米。总之看见它,自然就会想到“参天大树”这个词了。

茶树的自然寿命可以很长,但经济学生命却很短暂,大致只有50年左右。也就是说,茶树大致在50岁之后产量就会降低,品质也会相应下降。这和人很像,寿命可以达到100岁甚至更多,但60岁左右就该退休了。百岁老人人生阅历极其丰富,怎奈精力大不如前,不可能再像年轻人一样工作了。真正两千年以上的古茶树,也都被供为神灵,很少采摘了。

Q:肉桂、水仙在外形上怎么分辨?

A:武夷岩茶,种类繁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肉桂、水仙和大红袍。这三种茶,外表看起来差不太多。评茶时对它们的要求也基本一致,都是条索长短适中,紧致稍细。若非要说区别,水仙香味种,因属于大叶种,条索可能略粗。

真要区别开这几种茶,还是要冲泡品饮。肉桂口感刺激,略带辛辣,香气高扬。而水仙醇滑柔顺,香气优雅。因此,才有了“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的说法。至于大红袍,口感最为中正平和,体现的则是中国人的中庸之道了。

Q:农残茶怎么鉴定?

A:坦白讲,农残茶单看外观很难鉴定。但有时候,喝起来身体会产生不适的感觉。因此,我一直推崇的是“体感饮茶法”。别人的介绍,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自己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指示标。若是饮后身体产生不适感,那就不要再喝了。

一方面,好茶给身体带来的都应该是舒适的感觉。头晕恶心不是茶力太强,而很可能是工艺不佳或是农药残留。另外,茶与个人体质也有很大关系。对于别人是好茶,对于自己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体质不同,适口为珍。

Q:茶汤出现先清后混是怎么回事?

A:生活中,一杯茶泡好没有喝,冷了之后发现茶汤变浑浊了。这其实不是茶变质了,而是产生了一些变化。茶叶中含有咖啡因,会产生络合作用。这种现象,民间俗称叫“冷后浑”。茶叶中咖啡因含量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唐代茶道专用紫阳茶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但我国唐代的宫廷却早已失传。为弘扬祖国灿烂的古代茶文化,为当今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实有恢复唐代宫廷的构想,我们紧密配合,于1993年8月在紫阳县茗茶产地和平乡茶厂试制了饼茶,作为专用茶。 一、课题来源 1987年,陕西省考古及文物工作者在清理佛教圣地法门寺真身宝塔时,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唐代历史文物,其中有一套完整的用具,它为我们研究恢复堂皇宫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依据。1990年9月,陕西省博物馆馆长韩金科副研究员提出:“对唐僖宗贡佛茶具的研究,将使唐代和宫廷茶文化得以再现,按这个专题,法门寺博物馆可专建唐宫廷茶文化馆,供中外游人品尝唐宫廷茶,,并配以唐宫廷音乐和绘画书法等,这里将是另一番境地,其意义是多方面的”。根据这一设想于安排,法门寺博物馆在查阅大量史料考察论证后,耗资66万元建成唐宫廷茶文化馆,积极筹备恢复唐宫廷。今年8月正式向紫阳县科委提出恢复。所需的研制问题。我们于8月17~23日试制了三匹饼茶。 试制依据 1、出土茶具证实唐皇宫用茶是饼茶 在法门寺地宫后实出土地鎏金茶器中有碾茶饼用的碾茶器:“鎏金纹银茶碾,鎏金团花银锅轴,金飞天仙鹤纹壶门座饮茶罗子;有储茶器:鎏金飞鸿毬路纹镂空银笼子、鎏金龟形银盒、鎏金人物画银坛子。有烘烤、烹煮器:系链银火筋、鎏金飞鸿银则;有茶饮器:浅黄绿色琉璃茶碗、淡黄琉璃茶托。足以证明皇宫用茶是用所贡之饼茶通过复烘、研末、罗筛、烹煮后饮用的。故恢复皇宫也必须用饼茶。 2《茶经》为饼茶试制提供了经典依据 《茶经.一之具》中介少了饼茶加工所用器具,在《三之造》中介少了其加工程序。这为我们恢复而试制贡茶茶饼的经典根据。但《茶经》又告之人后:“茶之否藏,存于口诀”。故能否将茶饼制好,还需根据历史记载在实践中摸索。 3、紫阳是生产贡茶的理想之地 今紫阳茶区,唐代属金州,是《茶经.八之出》载第一大茶区山南茶区的一个主产地。“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另据《新糖书.地理志》载:“金州汉阴郡土贡麸金、茶牙...... ”清《紫阳县志》有茶叶“毎岁充贡”的记载。在江开的《紫阳竹枝词》中有“齐焙白毫先入贡,香风吹出野人家”的诗句,证明紫阳有产生贡茶的历史。据专家们坚定认为紫阳茶有下列几个特点: (1)有益成分丰富。含氨基酸3.08%最高达5.69%,茶多酚30.35%,儿茶素207.03mg/g,一级烘青绿茶含EGCG高达122.86mg/g,VE14.15%mg/100g,锌58.0mg/100g各种有宜成分高,自然品质好,是制优质茶、贡茶的高级原料。 (2)无污染。DDT未检出,666总含量仅0.0452ppm,完全符合GB8679茶叶卫生标准。 (3)含硒量丰富。平均含硒量0.653ppm,比国内有代表性茶叶含硒量6.3~18.3倍。最高达3.8536ppm。专家门认为该项研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既符合国饮传统,又简便易行的天然补硒途径。 (4)、经四医大、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证实,紫阳富硒茶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具体表现为有阻断N-亚硝吗啉形成的作用,阻断率高达84.46%;有抗突变作用;有抗肿瘤作用;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有抗辐射作用有耐缺氧、抗疲劳、增加体内微量元素作用。 上述是紫阳富硒茶的现代科学依据。因此,紫阳富硒茶作恢复堂皇宫专用茶,不仅可为本国人民健康服务,还可为国外广大旅游者服务。 三、结果分析 按《茶经》要求,“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期间。”贡茶必须在清明以前送到京城,称“急程茶”。清代兴安知府有诗曰:“桃花未尽菜开花,夹岸黄金着落霞,自昔关南纯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紫阳县优良好的亚热带生态环境,清明前生产出贡茶是完全可能的。为了使明年能生产出优质高水平的仿唐贡茶,今年8月,我们采用秋茶芽梢试制了三匹饼茶,分别对蒸、炒、捣、拍、焙各工序及制饼模具进行了探索,并用炒青绿茶作为对照,取得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初步确定了工艺流程。 饼茶制成后,请同行家及文史、考古学家(以消费者身份)对其中两起饼茶进行了感官评审,结果如下:从审评结果看,饼茶汤色显然不如炒青,但滋味由于炒青。从历年生产实践看,秋茶原料制炒青有苦涩味,是正常现象,制饼茶去掉了一些苦涩味是好现象,但要忌过度发酵。饼茶汤色虽比不上炒青,制成黄绿色,只要香气滋味好,仍是优质茶。《茶经》说:“其色缃也,其馨佳也;其味甘,木贾也;不甘而苦,苑也;啜苦咽甘,茶也”。实验证明,以《茶经》为依据,在保证形状为饼形的前提下,采用现代加工技术,其色、香、味是可以提高的。因此要进一步总结试制经验,完善饼茶加工工艺流程;其次蒸、炒、捣、拍、焙、穿、封等设备要更新、定型,模具要有定型花纹,并要设计新型机械,一提高工效,保证质量。仿唐贡茶还必须设计专用包装,设想以法门寺某一出土文物形状仿制成特制的“法门寺纪念”包装盒,一可作礼品赠送,二课题共有认购留作纪念。总之,今秋的小试已为明春正是投产奠定了基础。预计在明春佛诞日(农历四月初八)恢复大唐皇宫的喜庆日子里,世界各地游客即可品尝到色、香、味俱佳的仿唐紫阳富硒茶饼。 致谢:参加试制的还有曾朝和、来宾、刘家发、吴世明和程耕莘等。法门寺博物馆梁子和江西省社科院陈文华研究员等茶文化专家品评并提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1470.html

上一篇:日本茶道 - 程序

下一篇:日本茶道茶事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