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日本茶道里千家

2019-11-13

一、日本简史

日本人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大陆传过去的。据日本有关文献记载,圣武天皇时的天平元年(公元1729)就曾举行过“行茶之仪”。

盛唐时,日本曾派遣了遣唐使和留学僧人来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和留学僧人在回国时将中国的茶和饮茶的习惯带回了日本。在唐朝,中国已有了饮茶的习惯。陆羽编写的《茶经》中曾记载:在唐朝,人们将一种称为“团茶”的茶叶在榨后药用。日本最初也是将“团茶”药用和用于宗教祀祭礼仪。

茶树第一次被移植到日本大约是在延历24年(公元805)。日本天台宗创始人最澄(767—822)从唐朝将茶树籽带回日本移植成功。

日本在平安朝末期(794~1192)到镰仓时代同宋朝敞开了交往的大门。各方面的交流和往来益发频繁。在留学大陆的日本高僧们的努力下,茶的栽培和饮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日本临济宗开山祖荣西(1141—1125)法师将从中国学到的茶树的载种,茶具的使用和沏茶的方法在日本广为传播,并撰写了《吃茶养生记》一书。此书的出版奠定了日本吃茶的基础。

当时的茶大体上同今天日本“抹茶”(即用新茶研磨成的茶叶粉未)基本相似。茶具的作工亦相当精巧。“点茶”的方法也形成了一整套方法和规矩,禅宗寺院里向佛献茶的风气大为盛行。

到了室町(1338~1573)时代中期,武士和贵族们由于长期的战乱,经济渐趋诘据,已无能力再继续延续那些豪华奢绚的茶会形式。到了足利义政即日本的东山文化时期[1483年6月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1436—1490)隐居东山银阁,沉缅于风流,致使当时绘画、建筑、工艺、造园、盛行繁荣)出现了一位叫做村田珠光(1422—1502)的茶人。他给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

珠光以前的茶会是贵族武士们骄奢沉迷时期的产物。自珠光起一改以前那种俗气的奢侈的形式,创建了严肃,简朴的茶会形式。同时进一步将禅寺中向佛献茶的形式和禅的思想融入茶会之中。使茶会面目一新,第一次使茶会融入了“道”的精神文化思想性内容。“道”一词在日本文化及生活中随处可见“”、“花道”、“书道”、“剑道”、“空手道”等等不胜枚举“道”的内涵包容了佛、儒、道的思想,意为对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过程。

当时,社会上盛行以能阿弥为首的书院风格茶会,即以追求雅兴为主,珠光的出现使茶第一次有了追求精神修养的“道”的修行色彩。创建了质朴和追求禅的境界的草庵风格,此外,在一般庶民之中爱好饮茶的人也日益普及。街头巷尾甚至出现了一个铜钱一碗的卖茶摊。这种喝茶止渴的大众茶被称为“下九流茶”。

此后,将茶又进一步引向质朴,静寂的理想境界的武野绍鸥。他仿造民宅建造了只有四铺席半(塌塌米)的茶室。在这窄小的空间里举行诚实、融合、谨慎、毫无奢华、以发自内心的诚恳来招待客人的茶会。第一次在中提出了质朴、静寂、清心的心境。

茶圣千利休居士(1522~1591)继承了绍鸥的思想创建了“和敬清寂”的境界,并完整地创建了草庵风格茶会的形式,是的集大成者。他否定了绍鸥茶中隐遁式的质朴、寂静的消极因素,而是在朴实无华、与天地人融合的过程中、寂静中,含蕴着一种新的艺术上的积极的创造力。利休的茶风,大量地吸收了质朴,静寂的茶风,并凝聚着一股力于创新,力争完美的向上力量。追求高尚精神境地的利体茶会的积极态度,不仅推动了的进一步繁盛发展,也对桃山艺术时期的艺术有着重大影响。

千利休有蒲生氏乡、高山右近、古田织部、细川之齐为首的人称“利休七哲”的众多弟子,他们各自承继并发展了利休的思想。以七哲弟子为中心在江户时代(1603~1867)初期以大名(豪族)茶的形式继承了的大业。

利休死后,其孙千宗旦(1578—1658)的三个孩子开创了流传至今的“三千家”。即“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里千家为“宗室”、表千家为“宗左”、“武者小路千家”为“宗守”。“三千家”对事业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里千家”对的普及和弘扬正统做出了巨大贡献、功绩显赫。现在仍以“国民皆茶”的精神,为生活、文化的繁茶和国际间友往来和国际文化交流做着贡献。

cy316.cOM编辑推荐

千家寨古树茶介绍


据史书记载,在太平天国的影响和鼓舞下,(清咸丰同治年间)哀牢山彝族农民领袖李文学联合各族农民五千余人,聚集于天生营誓师起义,在哀牢山安营扎寨反抗清军,因而得名“千家寨”。

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地处北纬24°7′东经101°14′,海拔2100—2500米高度范围。千家寨古茶树群落总面积达28747.5亩,分布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中、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保护面积最大、植被最完整的中亚热带中山湿性阔叶林,野生古茶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是全世界目前所发现面积最大、最原始、最完整、以茶树为优势树种的植物群落。在这个群落中,有第三纪遗传演化而来的亲缘、近缘植物如壳斗科、木兰科、山茶科等植物群。主要分布在千家寨范围的上坝、古炮台、大空树、大吊水(瀑布)头、小吊水、大明山等处。专家们对千家寨1号、2号大茶树进行了植物学形态的特征分析:千家寨大茶树1号所在地海拔2450米,乔木树型,树姿直立,分枝较稀;树高25.6米,树幅22×20米,基部干径1.12米,胸径0.89米,生长正常。叶片平均大小14×5.8厘米,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花冠大,平均直径5.7×5.6厘米,花瓣白色,每朵茶14瓣(12—15)瓣。抗逆性强,未见冻害,现场未见病虫罹生。

千家寨大茶树2号所在地海拔2280米,乔木型,树枝直立,分枝较稀;树高19.5米,树幅16.5米×18米;最低分枝10米,基部干径1.02米。千家寨茶树2700年树龄,也就是说,在公元前七世纪,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在中原叱咤风云的时候,这株茶树就已经破土而出,在莽莽大森林里默默生长。中国茶圣陆羽在谈到大茶树时说:“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两人合抱的大茶树,其径围至少在3.2米以上,直经至少1米左右,以此推算,当时树龄也仅千年左右,比起千家寨1号,还是孙子辈份。

千家寨的密林中,所有的树干上都有厚厚的一层苔藓植物,所以所有的树干看上去都是一样的,根本分不出来哪棵是古茶树。最好的标识,是树干上的这些红色的标号,凡是有这个数字的都是登记在册、树龄在千年以上、受到严格保护的古茶树。千家寨古树茶香气浓郁,茶汤吞咽较为顺畅,苦味明显,轻微涩感。整体呈现苦涩适中,非常好的滋味协调性,另外茶汤于口中所感觉到的茶水之香。

日本茶道


有繁琐的规程,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

日本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联系起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主要是通过茶会和学习茶礼来达到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的目的。正如桑田中亲说的:“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历代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他提出的“和敬清寂”,用字简洁而内涵丰富。“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和敬”表示对来宾的尊重。

日本大概是喝饮料最复杂的方式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很难想象喝茶要有那么正式的仪式,要有那样多的礼法。要进行一次日本茶会,一座合乎规矩的花园别墅是不可少的,参加茶会,你能吃到三碗米饭、一碗锅巴泡饭、一盘凉拌菜、两个炖肉丸子、三段烤鱼、一堆腌萝卜块、一些咸菜、几个蘑菇、少许海味、三碗大酱汤和一碗清汤、一道甜点、还有二两清酒,然后你还可以去参观花园,并且特意去厕所看看,但绝对不能在厕所里解决个人问题。这些活动要花去你四小时的时间,而整个茶会里你喝到了两次约一百毫升茶水,你一生也不会喝到比这更难喝的东西了。整个茶会期间,从主客对话到杯箸放置都有严格规定,甚至点茶者伸哪只手、先迈哪只脚、每一步要踩在榻榻米的哪个格子里也有定式,正是定式不同,才使现代日本分成了二十来个流派。十六世纪前的日本还要繁琐得多,现代是经过千利休删繁就简的改革才成为现在的样子。

茶叶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正在日本全面学习中国大陆文明的时期,茶是舶来品,珍贵且新奇,喝茶是时髦行为,而请人喝茶无异于摆阔。贵族家里有几斤茶叶,那是身份财富的象征。泊来的茶叶经过长途运输,味道难以保证,数量又有限,茶会的重点自然也就转到大吃大喝的宴会上去了。日本贵族的饮食以生冷油腻为主,净是生鱼刺块(就是大块生肉,后来多切几刀就改叫刺身),茶能化油,为宴会后的消食佳品。以后宋代点茶法传入,点出的茶水又太浓,空腹喝会很刺激胃粘膜,所以喝茶与吃炖肉倒也相得益彰。千利休发明了传饮法,就是一碗茶端上来,不管有多少人,都必须从碗的同一位置喝茶,传到最后一人要正好喝完。这种喝法令与会的武士们有些歃血为盟的感觉,而量的掌握尤为重要,武士都很重视尊严,座位靠后的人喝不到,难免械斗,或者至少切腹,血溅当场。

九世纪后期,日本停派遣唐使。这时官方单向的学习停止,民间双向的交流开始。日本的岛国文明不同于中国的大陆文明。中国地大人多,物产丰饶,自然有无数发明,也经得起浪费,而日本弹丸小岛,不能首创,亦无资源,就必须把学来的东西发挥到极致,必须举一而反三。所以九世纪后日本虽然还在学习中国的新文明,却也开始加上自己的特色。现在我们看日本的传统建筑,觉出与中原不同,却也说不上差别何在,大约室町时代的日本人看这些建筑,就和北京人看西客站差不多。同样,面对一种食物,中国人想到的,往往是怎样吃,从而满足身心,而日本人想的,却是怎样由此而提升自身,故尔茶在中国可以是工夫茶可以是三泡台总是饮料,在日本却成了禅茶一体的。

如果不是村田珠光到千利休,把禅的内涵引入,那么今天流传的可能就是日本料理道,席间的茶水也早被可乐代替了。日本人选择茶来赋予特殊意义,几乎就是因为它难喝。只要理解了禅,就不难理解日本。甚至可以说,不难理解整个远东文明。

日本茶道 - 茶道具


煮水

炉:位于地板里的火炉,利用炭火煮釜中的水。

风炉:放置在地板上的火炉,功能与炉相同;用于五月至十月之间气温较高的季节。

柄杓:竹制的水杓,用来取出釜中的热水;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柄杓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盖置:用来放置釜盖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属、陶瓷、竹等各种材质;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盖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水指:备用水的储水器皿,有盖。

建水:废水的储水器皿。

茶罐

枣:薄茶用的茶罐。

茶入:浓茶用的茶罐。

仕覆:用来包覆茶入的布袋。

茶杓:从茶罐(枣或茶入)取茶的用具。

茶碗

茶碗:饮茶所用的器皿。

乐茶碗:以乐烧(手捏成型低温烧制)制成的茶碗。

茶筅:圆筒竹刷,乃是将竹切成细刷状所制成。

茶室

为了所建的建筑。大小以四叠(塌塌米)半为标准,大于四叠半称做“广间”,小于四叠半者称作“小间”。

水屋:位于茶室旁的空间,用来准备及清洗具。

2017湖南茶博会9月开幕 数千家茶企云集共赴长沙


2017湖南茶博会将于九月在长沙启幕,本次展会共有2200个展位,展览面积为15000㎡,云集数千家茶企共赴长沙。此外,在开幕式上,还将举行潇湘茶推介会,以促进湖南茶产业转型与升级。

往届湖南茶博会

外省千家茶企组团参展

湖南茶业博览会是“展示魅力湘茶、弘扬湘茶文化,发展茶叶经济、扩大茶叶消费”的重要平台,已成功举办了8届。本届茶博会囊括了全省重点产茶县、知名茶品牌和一大批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茶产品,还吸引了全国各地茶企、茶商参展参会,规模超过历届。

为全面展示、宣传、推介并表彰全省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创新湖南茶产业、茶文化的宣传方式,推进湖南省茶叶提质升级,推动茶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本届茶博会组织开展了2017湖南茶叶“十强生态产茶县”“十佳安全放心品牌”和“十佳茶旅景区”的推荐、评选;茶博会期间,还将组织开展“2017第九届湖南茶业博览会开幕式”“2017湖南茶叶‘十强生态产茶县’‘十佳安全放心品牌’‘十佳茶旅景区’宣传展示与颁奖”“‘茶祖神农杯’名优茶评选与颁奖”“2017‘潇湘杯’首届湖湘斗茶大赛”“首届湖湘茶文化书画精品展”“‘潇湘’茉莉花茶新品发布会”“第四届湖南‘茶与健康’万人广场舞大赛”“桂东玲珑茶推介会”“经销商和品牌企业现场对接会”等十大主题活动。

目前,茶博会2万平方米的展位面积、2200多个展位已全部预订一空。其中,大湘西今年将整体大规模出展,有100家企业参展参会,展位面积达1000平方米;全省近30个茶叶主产县组团、200家企业参展参会,展位面积计4000平方米;外省40个代表团、近1000家企业参展参会,展区面积达15000平方米。

往届湖南茶博会

潇湘茶网正式亮剑茶博会

在本届茶博会开幕式上,潇湘茶网将重点举行推介会。

湖南省潇湘茶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由省发改委湘西办和大湘西茶产业发展促进会支持组建而成,主要为加快大湘西茶产业的发展步伐,引导推进湖南茶叶电子商务业发展,撬动打造茶产业新的增长极,增添千亿湘茶产业生力军。借助本届茶博会平台,它将在开幕式上宣传推介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而搭建的大湘西茶叶联合营销公共电商平台,拓宽湘茶营销渠道,推动湖南省传统茶产业营销创新和转型升级。

湖南省潇湘茶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简伯华介绍,潇湘茶网借助“互联网+”,以“让潇湘茶香飘世界,让茶农脱贫致富”为宗旨;以“共生、互生、再生”的共享经济理念,按照“同一个平台、同一个梦想、大家一起赢”的信条,建立一个协同、开放、共享的湖南茶叶公共交易平台,将茶业上游的茶农、茶叶合作社、茶叶生产企业和茶业下游的茶叶经销商、线下茶叶实体店联合起来,将“生产者和消费者快速对接”,将吸引10万个线下茶叶店成为“潇湘茶网”合作伙伴,将该平台打造成中国知名的茶叶行业公共垂直平台,并成为搭建湖南茶叶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湖南连续十年茶农增收

第九届湖南茶业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邹永霞在讲话中指出,茶叶是湖南农业的传统优势产业,是扶贫、安农、富农的支柱产业,是湖南省广大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至2016年底,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206.6万亩,茶叶产量18.6万吨,茶叶出口4.5万吨,出口创汇1.5亿元美元,茶叶综合产值648亿元,连续10年呈现茶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可喜局面。茶产业成了湖南大部分贫困山区精准扶贫、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本届茶博会是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省农业委员会、省供销合作总社、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湘西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省贸促会、省工商业联合会、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并由湖南省茶业协会、省茶叶学会、省大湘西茶产业发展促进会、湖南日报《新湖南》、省黑茶商会、省禅茶研究会、省湖湘文化交流协会、茶祖神农基金会、长沙仁创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湖南茶祖神农茶业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日本茶道 - 形成


日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但茶叶的传入则是由遣唐使来完成的。日本古代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自从奈良时代的遣唐使们把茶叶带回日本之后,茶这种饮料就在日本生根发芽了。

唐朝的茶会大抵如此:一套茶具,其中包括使用木炭烧火的铜盆、水壶、水缸、废水碗、一个盆式支架放着一只竹勺、一副用来夹木炭的夹子和一个放壶盖的圆形支架。茶叶则是将茶树的叶子炒熟、发酵,再挤压成型而制成的。将碾碎的茶放进茶壶,加入水将其煮沸,再盛入陶瓷茶杯。这是最简单的吃茶法。

平安时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种植,据说这就是日本栽培茶树的开始。到了镰仓时代,禅僧荣西在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还将优质茶种带回日本传播。他于公元一二一一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

中国的茶文化来自平民大众的日常习俗,而日本则恰恰相反,饮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间的资本主义改革。茶在刚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受,被当作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而局限在皇室的周围,内容与形式都极力模仿大唐。自镰仓时代开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养生记》的影响,将茶尊奉为灵丹妙药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而茶叶种植的高速发展也为茶走入平民家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段时间,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

与中国的发酵茶叶的方法不同,日本茶将蒸过的茶叶自然干燥,研成粉末的茶叶就称为“抹茶”(末茶)。到室町时代,畿内的茶农为对茶叶进行评级而举行品茶会,由这种茶集会发展成为许多人品尝茶叶的娱乐活动,并发展了最初的礼仪。这一时期,武士阶层为主角的“斗茶”成为茶文化的主流,游艺性为其主要特点。到十三世纪,新兴的武士阶级凭借雄厚的财力经常举办以品尝各地茶叶来赌博的斗茶会,极尽奢华以用来炫耀财富并扩大交际。后来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对斗茶进行了提炼,为向宗教性质的“书院茶”过渡准备了条件。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他隐居的京都东山建造了“同仁斋”,地面用榻榻米铺满,一共用了四张半。这种全室铺满榻榻米的建筑设计为后世所借鉴,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茶室”。此前的斗茶会在较大的空间举行,显得喧闹而不注重礼仪;而同仁斋将开放式的、不固定的空间进行了缩小和封闭,这就给的形成创造了稳定的室内空间。这种房间称为书院式建筑,在其中进行的茶会就称为“书院茶”。“书院茶”要求茶室绝对肃静,主客问答简明扼要,从而一扫斗茶的杂乱之风。书院茶完成了将外来的大唐文化与日本文化的结合的任务,并且基本确立了现行的日本的点茶程序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1463.html

上一篇:抹茶道 - 制作工艺

下一篇:点茶用茶道具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