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羊楼洞 万里茶源的繁华往事

2022-01-24
羊楼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茶叶而发展起来,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汉口”。在武汉都还没有电影的时候,俄国人就把电影带到了羊楼洞。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演变,已经深深渗透到华夏文明的各个方面。拨开时间的迷雾,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的一条条古茶道,一座座古茶厂,如同漫天星斗,有的像恒星光芒长存,有的如流星一闪而过……

羊楼洞,就是一个对于许多人来说完全陌生的地方,它在茶叶史上的光芒,如同流星倏忽即逝,如今这里冷清得近乎荒芜,只有老街上那些被磨去了所有棱角的石板,和石板路上被独轮车碾出的深槽,似乎还无言地诉说着昔日的繁荣……

晚清小镇上的国际名牌

一个初夏的傍晚,母亲带回一块包着老油纸的砖茶,纸的正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川”字,剥开包装纸后,青色的茶砖裸露出来,表面凹陷处也形成一个“川”字,似有淡淡的清香溢出。母亲切下一小块丢在碗里,冲入开水,凉了一会,就端起茶碗将深红色的茶汤一饮而尽,这种粗犷的方式完全不像南方人品茶的样子,令我惊讶不已。母亲告诉我:“这青砖茶以前就是北方的蒙古、俄罗斯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特供饮料,大碗喝才痛快,不需要慢慢品尝。”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茶原产自湖北赤壁市羊楼洞镇。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根本没在意,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却是历史上欧亚万里茶路的起点之一。

到了羊楼洞石板街,便如同穿越到了晚清时期的街巷,沧桑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条石板街很窄,只有两米多宽,两边都是典型的鄂南建筑:第一层用青砖砌起,第二层用木头搭起阁楼,门、窗均由一排长木板拼成。走进石板街时,正值清晨,居民们纷纷打开门窗。而打开木板门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屋内先有一阵徐缓的脚步声,随后门板“吱嘎”一声,最上方出现一条20厘米左右宽的缝隙,这是第一块门板被卸下来了。一位老太太从屋内伸出脑袋左右看看,接着响起一连串“吱吱嘎嘎”的声音,所有木板都被陆续取下来,整个过程足有一分多钟。然后,再用同样的节奏,慢悠悠地把窗户上的木板也一块一块拆下来。等清晨的阳光照进房间之后,老太太会搬出一把竹椅放在门口,慢慢坐下,眯起双眼,手里的蒲扇轻轻摇起来,一天的生活就这么开始了……

清晨的微风吹过,老太太头顶上的茶幌子一阵摇曳。我透过大门往里看,发现墙壁上挂着一幅字,写的是“三玉川”,原来这里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川”字牌青砖茶作坊。“川”字招牌鲜有国人听说,但是以前在中亚、东欧各国却是赫赫有名的国际品牌。“那时俄国人不识汉字,只认这‘川’字招牌,他们用3根手指在茶砖表面的‘川’字上一划,如果手感正好,那这砖茶就是正宗的了。”老太太边说边比划,就好像她亲自到俄国贩卖过茶叶一般。

太阳越升越高,石板街上的居民陆续打开了大门,“大德通”、“长裕川”、“天顺长”、“聚兴顺”、“德巨生”等茶庄一字排开,长仅1公里的石板街,大小茶庄竟有48家,这还仅仅是经过历史考证能查到准确名字的,还有许多茶庄经历了几百年的变迁,连名字也没留下。只不过,如今这些茶庄都不比当年,仅有一些原住居民生活在其中。

昔日繁华并不如烟

出发前往羊楼洞时,父亲特意交给我一本《雷氏宗谱》,说羊楼洞当年开茶坊的雷姓商人,是我们的同宗。现在当地的雷氏后人正准备重新修订宗谱,我这次采访,正好可以认个亲。我们在石板老街流连许久,不知不觉已日上三竿,喝够了茶、聊够了天,便起身前往“雷氏宗祠”。

这座祠堂共有三进,进入大门,是一片长满杂草的空地,沿着台阶穿过二层楼间的过道,出现了一个别致的小院,正对着过道的,是一座有着飞檐和马头墙的仿古建筑,上面写着“雷氏宗祠”几个大字。见有人闯入,看门的大黄狗狂吠起来,一位老人闻声赶到,我拿出《雷氏宗谱》说明来意,老人冲大黄狗喊了一声:“叫什么叫,自家人!”

老人名叫雷祖爱,是守祠人。3年前,羊楼洞的雷氏后人,包括已迁居外地的一些雷氏后人联合起来,捐资建成了这座宗祠。“雷家是羊楼洞最大的宗族,哪有不建祠堂的道理?羊楼洞这地方,就是我们老祖宗在明朝时开发的。清朝时羊楼洞能成为‘小汉口’,我们雷家人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人一边骄傲地说着有关祠堂的信息,一边带我来到二楼的“宗族议事厅”。他搬出一个斑驳的黑色木箱,上面用红漆写着篆书《雷氏宗谱》,另有一位老人拿出钥匙打开古锁。当得知箱子里装着36本线装宗谱时,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我曾经寻访过宣纸发源地——安徽小岭村的曹氏后人,当时整个小岭仅留有一本残缺的《曹氏宗谱》,没想到在羊楼洞,这修订于70多年前的老家谱,竟然全套36本一本不缺。

羊楼洞是青砖茶的原产地,而青砖茶的制造,就是从雷氏家族开始的。1736年,雷家先祖在这里开办“羊楼洞茶庄”,后改名为“洞庄茶号”。羊楼洞青砖茶被称为“洞茶”的历史,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羊楼洞的真正发迹,是在清朝末年。当时,连年战乱导致茶叶运输成本大大增加,原来欧亚茶路的起点之一的福建下梅村,因为路途遥远而被晋商抛弃。为了寻找新的茶源,晋商考察全国各地,发现了羊楼洞,这里距离汉口很近,松峰山云雾缭绕,丘陵中散落着星星点点的茶园,他们决定在此开办茶厂。

于是,羊楼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一夜之间因茶而兴。最繁华时,羊楼洞有街道5条、旅馆、店铺百家,茶庄200余家,人口近5万,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汉口”,上缴的税金占到湖北全省的40%。

新修的雷氏祠堂里,除了供奉着雷氏历代宗祖牌位,还挂有两幅羊楼洞的手绘图,一幅是《羊楼洞全景图》,一幅是《下湾工业区复原图》,都是十堰大学美术系教师雷万春根据自己的记忆所绘。他所描绘的大约是20世纪30年代的场景,那时羊楼洞虽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依然还算繁华,甚至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区域布局。在那幅全景图中可以看到,工业区烟囱林立,贸易区、生活区、娱乐区分类清晰。

远去的辉煌时代

历史是无情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会产生物非人非的变迁。我们站在古旧的石板老街上,只能凭借一些刻在岁月里的痕迹,去想象羊楼洞的辉煌,却再也见不到那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

如今,曾经名列欧亚万里茶路起点之一的羊楼洞,竟然没有一家专业的茶庄,只留下名号;因产茶而被朱元璋赐名的“松峰山”,众多茶园早已荒草丛生;“茶叶名门”的雷家后人,也没再经营茶庄,大部分青壮年已经远走他乡……如今的羊楼洞和青砖茶,让我不由得产生了“英雄末路”的慨叹。

一位雷姓老人带我们到雷家大屋参观,这是羊楼洞最大的古建筑,如今也是人去楼空。从雷家大屋出来,是石板老街的一条支巷,一头对着石板街的主干道,另一头对着松峰山。我跟着老人一起蹲下来,才发现路的正中央有一条深约5厘米的凹槽,这是一种叫做“线车”的独轮车碾出的痕迹。由于羊楼洞地处大山之中,山路崎岖不平,茶坊里出产的青砖茶,只能借助这种独轮车以人力运送出去。因为来来往往运送茶叶的独轮车太多,久而久之,石板就被车轮碾磨出深深的痕迹,有些地方甚至都被磨穿了。

当年车流量最大的时候,这样的凹槽纵横交错——当石板中间被碾磨出车痕后,车夫们就把石板往左或往右挪动几寸,让平整的部分处于街道的正中央,久而久之,一条青石板街就被磨出了3条车痕,然后车夫们再把青石板横过来铺设。当年的“线车”流量之大,竟然使得石板要这样挪了又挪,真让人有点难以想象。

当年,浩浩荡荡的车队,装载着满满的青砖茶,从羊楼洞出发,要翻越七里山路才能到达新店古镇;从新店的潘河渡口装船,经潘河入长江,抵达汉口码头后转口北上汉水,至襄樊(今襄阳),由骡马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晋城,到归化(今呼和浩特)后,改用驼队穿越沙漠,抵达边境口岸恰克图交易,再经俄国商贩运至东欧各国……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俄国商人把最新的蒸汽机、锅炉引进羊楼洞,慢慢完善了整个砖茶产业链,让先前主导羊楼洞砖茶生产的晋商招架不住。很快,无论作为茶叶生产基地的羊楼洞,还是作为茶路运输起点的新店镇,以及作为茶叶运输枢纽的汉口港,乃至整个欧亚万里茶路,都成为俄商的天下。羊楼洞的传统茶业,似乎已经开始走向末路。这种局面,一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结束。

1953年,与羊楼洞相隔不远的赵李桥镇开通了铁路,出于运输茶叶更为方便的需要,羊楼洞的青砖茶茶厂被迁至赵李桥。至此,羊楼洞由砖茶带来的辉煌时代,终于彻底落下帷幕。

小编推荐

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黑茶之乡


[摘要说明]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黑茶之乡

6月18日至20日,“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黑茶之乡”——中国诗歌学会授予湖南省益阳市“中国诗歌之乡”称号授牌仪式、中国诗人采风团深入益阳基层采风讲学活动同时举行。

洞庭湖畔的山水城市益阳,因盛产黑茶而享有“中国黑茶之乡”美誉,文化底蕴和诗歌文化传统十分深厚,以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著名文艺理论家周扬、著名作家周立波和左联作家叶紫等文化名人为代表的益阳文化传统,对益阳当代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创刊至今已24年的《散文诗》杂志,月发行量6万多册、超过全国诗刊发行量的总和,在全国诗歌读者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中国诗歌学会授予益阳“中国诗歌之乡”的称号,“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黑茶之乡”活动期间,著名诗人叶延滨、桑恒昌代表中国诗歌学会向益阳市领导授予了“中国诗歌之乡”铭牌。

以叶延滨、桑恒昌、祁人等1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和诗歌评论家组成的中国诗人采风团,在益阳进行了内容丰富的采风活动,走访了以《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文学名著享誉中外、两次荣获“斯大林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周立波的故居,参观了“中国的辛德勒”——何凤山的史迹展览,并与益阳诗人、作家进行了交流

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黑茶之乡”安化


[摘要说明]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黑茶之乡”安化

唐朝李白斗酒诗百篇,现代诗人品着有千年历史的黑茶,也一样的灵感猛增。19日到20日,由叶延滨、桑恒昌、洪烛、谢克强等十多名诗人组成的“中国诗歌万里行”采风团,走进中国“黑茶之乡”安化,诗人们重走茶马古道探幽寻古,在湖南怡情源黑茶产业基地品茶吟诗,上演了一段“诗歌万里颂黑茶”的佳话。

走完茶马古道之后,“中国诗歌万里行”采风团来到安化黑茶现代农业产业化企业——湖南怡情源黑茶产业基地参观黑茶现代生产加工线。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公司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手工制作和机械化加工、单机作业和流水线作业”三结合的方式,现已完成了砖茶生产线、千两茶生产线和三尖茶生产线、包装车间、成品库的建设和毛茶仓库的改造,并建成了一条全国一流的黑茶加工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5000吨。

随后,诗人们来到怡情源黑茶基地茶马驿馆的黑茶文化墙和黑茶博物馆参观。虽然诗人们之前通过上网了解了湖南安化黑茶的不少历史和知识,但亲临“黑茶之乡”后,还是被安化黑茶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而通过黑茶文化墙上有关黑茶历史的展示了解,他们才知道原来安化黑茶自唐朝即成为朝庭贡品,现已远销日本、韩国、欧洲,成为人们的珍贵饮品。

茶马驿馆中的茶饮诗歌笔会将此次采风活动推向高潮。诗人们在“野尖”黑茶、“黑玫瑰”茶的淳香中诗性大发,纷纷泼墨挥毫,著名诗歌评论家、《诗刊》编委、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朱先树欣然提笔,写下了“诗意的黑茶”一行韵味深长的大字。

此次品茶吟诗活动,是中国诗歌学会2001年来启动的“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后,首次走进湖南。湖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梦及郭辉、盛景华、刘春来等文艺界人士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同时,6月19日,有着深厚诗歌文化艺术的益阳,还获得了中国诗歌学会授予的“中国诗歌之乡”的称号。

西安:汉茶亮相博物馆 助力茶香飘万里


众所周知,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种植历史十分悠久。近日,在西安的博物馆上,最古老的汉茶首次亮相,不仅如此,还展示与汉茶有关的一系列文创产品。市民朋友们,不仅可以观赏到最古老的茶叶,还可以感受我国的茶文化。此外,最古老还将远赴苏格兰,向世界传播中国茶叶文化,助力茶香飘万里。

四神兽瓦当茯茶饼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9日,举办“世界上最早的茶叶”汉茶系列产品西安首发式,“千古一叶”五铢茶片、“四神兽”瓦当茯茶茶饼、“阳陵泾乡”茯茶茶砖等文创产品相继亮相。

汉景帝阳陵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的合葬陵园。2016年1月,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英国顶级期刊《自然(Nature)》所属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研究成果,确认了在汉景帝帝陵第15号从葬坑随葬品中发现的植物标本为茶叶。2016年5月,这些2150年前茶叶文物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世界上最早的茶叶”的认证,被誉为“镇馆之宝”,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

四神兽瓦当茯茶饼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顺应国家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政策要求,围绕“世界上最早的茶叶”文物,在2016年5月依托博物院唯一出土的“阳陵泾乡”瓦当造型,采用所在地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泾阳茯茶”制作工艺,制作而成“阳陵泾乡”瓦当茶饼系列产品,并申请了多项专利保护,在2016年6月被选为G20农业部长会议礼品,被誉为“国礼”,在博物馆行业文创领域打响名声。2016年11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被选为92家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之一。今年8月18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全面推出“千古一叶”五铢茶片、“四神兽”瓦当茯茶茶饼、“阳陵泾乡”茯茶茶砖、“千古一叶”茯茶茶砖等产品,价格范围覆盖从10元到1000元,适合各种年龄段人群,形成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世界上最早的茶叶”汉茶系列产品,并首次公开亮相第2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文创专展。据了解,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世界上最早的茶叶”汉茶系列产品还将参加2017年苏格兰中国传统工艺创意精品展,将中国传统汉文化和茶文化向国外传播。

连绵万里茶叶之路成就武夷山下梅两百多年辉煌


谁也不会想到,在县域行政区图中仅是个小点的武夷山下梅村,竟连接着万里之遥的中俄贸易边城,竟连接着“晋商”,那个通向财富帝国的梦。

清乾隆二十年春,下梅来了几个操着浓重山西口音的北方人,在当地客栈租了“包间”,一呆就是两个多月。他们无所事事,整天在村庄附近溜达。看得出来,他们对下梅的风土民情、乡间小吃并不注意。似乎对荒山秃岭、河道河滩更感兴趣。其实,这些人就是山西榆次的商帮,为首的是一个叫常万达的。此行是专为茶叶的“供应基地”和“合作伙伴”而来,只是他们谁也不知道,正是这次不经意的“溜达”,却走出了一个连绵万里的茶叶之路,成就了下梅两百多年的辉煌。

借着手势,人们才知道,那个叫常万达的“北佬”是看中了下梅的大片荒山和梅溪方便的水道。不久,他们不惜重金买下了下梅的荒山。而且还买下了赤石、大布、溪洲等与下梅邻近的所有荒山。几经考量,常万达又在下梅的诸多茶庄中,选中了“景隆号”主人邹茂勋,作为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基地的合作伙伴。两百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透过那颓垣残壁,当年邹茂勋门楼“景隆号”三个字仍依稀可辨。

据《崇安县新志·氏族》记载“下梅邹姓原籍江西之南丰,顺治间,以经营茶业获资百余万,造房七十余栋,所居成市。茂章故任力闻,祠堂中犹保存扁担、麻索以鼓励后人云。”

下梅邹氏凭着吃苦耐劳和从老家带来的茶叶种植技术,逐渐在下梅站稳了脚跟。凭着脚踏实地的品质,给常万达留下深刻的印象。常家雄厚的资金,也吸引了想要扩大经营规模的邹家。于是,两家一拍即合。不久,常氏和邹氏联合经营的“素兰号”成为武夷山最大的茶庄。他们雇请当地茶工,组织茶叶生产。在芦下巷景隆宅、新街巷罗厝坊设焙茶坊、茶库。还将散茶精制加工成红茶、砖茶、乌龙茶。这段合作的历史,在山西榆次车辋的《常氏家谱》中做了详细记载。

在与常氏家族的合作中,下梅邹氏大开眼界。邹氏也到山西榆次,将武夷山所育茶苗带到当地栽种。并教“制茶之法”。甚至把山西生产的茶叶囤积当地,在新茶尚未上市前抛售。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减少了生产成本。邹氏还入股购置驼队,到恰克图用茶叶交换“洋油”,运回南方销售。这样,既避免驼队往返放空,也解决了白银往返运输不安全的问题。如今,下梅邹氏还留有从恰克图带回的“美孚”油箱、商号模具以及验押货物的木印。这些与茶贸易有关的实物,不尽地向人们诉说着久远的过去。

“素兰号”把精制后的茶叶通过梅溪水路运至崇安县城,验押之后,雇用当地脚夫用车马运至江西河口。据《崇安县新志》记载:乾隆年间,下梅“日行舟三百艘,络绎不绝。”就是说,每天三百多艘竹筏,浩浩荡荡来到下梅梅溪。成箱成箱的茶叶经过精心包装之后,被搬运到这些竹筏上,开始了它们遥远的行程。清·《读史方舆纪要》也记载道:山西运茶商帮两轮车、鸡公车吱吱入耳,日夜喧哗不绝,道所居塞……

到达江西河口后,由船帮改水运至汉口,达襄樊,转唐河,北上至河南社旗镇。尔后用马帮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太行,经晋城,长治,出祁县子洪口。于鲁村换畜力大车北上。经太原、大同至张家口、归化。再换骆驼至库仑,抵达中俄贸易边城——恰克图,全程七千多公里。

这条以下梅为始,以恰克图为终的运茶路线,后来被人们称之为“万里茶路”。

黄山多措促茶产业转型升级 全方位推动黄山名茶香飘万里


黄山是我国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其秀美风光被世人所赞誉,还有人评价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其风景可谓是美不胜收啊!但是呢,黄山不仅仅只有山,还有茶叶呢!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黄山毛峰、祁门红茶都是出自黄山的名茶。近日,黄山多措促茶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推动黄山名茶香飘万里。

黄山茶产业

6月2日,黄山市黄山区与联合利华集团正式签约“可持续茶园项目”,700吨立顿绿茶全线产品生产基地年内迁至黄山区,二期项目年加工茶叶5000吨,年销售5亿元。黄山市农委负责人介绍,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将促进黄山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黄山名茶走向世界。

黄山市是全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和加工基地,也是全国传统名茶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的原产地。全市人均茶园面积是全省人均的16.7倍,产量超过全省四分之一;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65家,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全国驰名商标8个,其中10家茶企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目前,茶叶是黄山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来源,去年该市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20亿元,70万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达到4328元,比5年前翻了一番。

多年来,黄山市把发展茶产业作为传承历史经典产业、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创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培育壮大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巩固和提升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积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加快茶叶供给侧改革,建成国家级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推出出口茶叶专项扶持政策。去年,黄山市茶叶出口占全省的七成以上,连续实现“十连增”,成为全国最大的眉茶加工出口基地和皖浙赣毗邻区域最大的茶叶出口集散地,覆盖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洲的38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7月,该市茶叶出口总额占全省八成,其中绿茶出口额占全国六分之一。

洞藏技术


老记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产自经亿年地壳变迁海水冲刷的武夷山岩层。始于1646年的传世技艺,以荔枝木焙茶,加之精心酵藏,每一颗茶芽都弥足珍贵。烘焙选用荔枝木为原料,将其特殊的木香味在焙火过程中封印于老记大红袍中,与茶韵相得益彰淡雅荔枝木的清香,细细侵入悠远茶香,回味更甘。

大红袍经老记特有的洞藏存茶方法,洞藏伍年,使其韵味独特,滋味醇厚。武夷茶历史悠久,在汉代就有传说,唐代见诸文字记载,宋代处于兴盛,明代改制成散茶,清代创制出乌龙茶、红茶,民国时武夷山成为全国茶叶科研中心,如今更是渐显辉煌。而今老记大红袍秉持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精湛的采制工艺,同时也注重科技创新,集现代生产技术与传统制茶工艺于一体,通过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引进、开发、推广先进的种茶制茶技术,从茶叶的良种选育,有机化栽培,标准化生产与管理等各个环节全面发展茶产业。其洞藏技术已获得国家级专利。

洞藏大红袍不仅流行与现代,而且历史悠久。古书记载岩茶的功用,主要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安神益思、消食解腻、合胃止泻、处尿通便、明目洁齿、杀菌解毒等,被称为是"入心、肝、脾、肺、肾"五经的"万病之药"。其特殊保健功效:1、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2.每天喝1公升大红袍能改善皮肤过敏:3.饮用大红袍能瘦身:4.抗肿瘤、预防老化功效。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上各种应酬更是难免,与其喝药倒不如备老记大红袍。研究发现,洞藏老记大红袍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可以有效抑制人体细胞中毒性羰基化合物与蛋白质的羰-氨交联反应,阻断脂褐素的生成,阻止老年斑、黄褐斑的形成;还可以有效清除体内代谢垃圾,防止舌苔发黄、尿液发黄、皮肤发黄等诱发衰老的代谢症状的发生,因而起到延缓人体衰老,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老记大红袍,不仅可以品出怡然茶香,更让您品出年轻与活力。

茶源初探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形成,与作为饮品的茶(有直接的关系。但茶叶作为一种饮品只是茶文化的媒介和载体。茶文化既有其独立和完整的体系,也有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相通的内涵。其体系和内涵的形成,则与茶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有直接的关系。

茶文化,追根溯源要从茶叶说起,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纭,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神农说、商周说、西汉说、三国说。

五千多年前,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

三千多年前,西周武王时期,茶叶已经是西南进贡周朝的贡品。

春秋前期,茶叶作为药用和祭品。春秋至两汉初期,茶叶作为食物。汉末以后,茶成为宫廷饮料。唐代起饮茶已普及并兴起茶道。宋代,茶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清末后由于战乱,茶道走向衰落。改革开放后,茶道渐渐复兴。

也就是说,茶叶是神农尝百草时候发现的。茶,源自中国。中国人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但,直到1824年,一位入侵印度的英军少校Bruce在中印边界的阿萨姆省的萨地亚地区发现了一株13.1米高的野生茶树。1833年,Bruce的兄弟又在锡比萨加发现了成片的野生茶树。

此后100多年,关于茶的起源便开始了无休止的争论,出现了所谓的“印度说、二源说、多源说、中国说、无名高地说”。

茶叶不是起源于中国?

第一个系统批驳这一论调的是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1922年,他在《茶树原产地考》一文,详细列举了许多极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了茶的起源就在中国。

在落后的旧中国,当我们还在被动挨打的时候,吴觉农能有这种勇气,实属不易。

我们今天看来,这些不实之说实在荒谬。

史料据证,在印度发现野生茶树前,印度人还不知道怎么种茶、怎么饮茶呢!直到1780年,英国人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那会儿,他们连自己都不知道,印度居然有野生茶树。

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大多数研究者对茶叶的起源已达成共识:中国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点毋庸置疑;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人们的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逐渐普及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某种程度上也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需要每一位华夏儿女不断专研和传承。

羊肚菌可以泡茶喝吗?羊肚菌可以生吃吗


本文《羊肚菌可以泡茶喝吗?羊肚菌可以生吃吗》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羊肚菌的吃法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拿来煲汤,不过有些人嫌煲汤太麻烦还需要小火炖味道才鲜美,喜欢泡着喝。那么,羊肚菌可以泡茶喝吗?羊肚菌可以生吃吗?

羊肚菌可以泡茶喝吗

不能,可以吃。

材料:羊肚菌,黑枣,桂圆,白玉菇,高汤,盐。

步骤/方法

将干羊肚菌洗净,用温水泡软

黑枣,白玉菇洗净,桂圆去皮

将泡羊肚菌的水在过滤一下,加入高汤,到入锅中备用

再放入黑枣,桂圆,白玉菇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40分钟左右

临出锅前放入适量盐即可。

羊肚菌可以生吃吗

新鲜羊肚菌可以食用,但是不可以生吃,要煮熟再吃。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

羊肚菌是子囊菌中着名的美味食菌,其菌盖部分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化痰理气药效。羊肚菌的营养相当丰富,据测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因此,有人认为是“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并有“素中之荤”的美称。人体中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搭配而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种,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制造的,但在人体营养上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称之为“必需氨基酸”。

食用羊肚菌的注意事项

1:羊肚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自古以来被列为上等佳肴,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的健康食品。而且经常食用羊肚菌能很好地协调人体对其他食物的吸收、转运,增加食物的营养效率。羊肚菌富含18种氨基酸,羊肚菌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例比牛肉更好。

2:羊肚菌给人体提供了大量的营养,增强了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但我们似乎并不太清楚羊肚菌到底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我们常抱的态度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这使我们不能更好地利用它们的价值。因此,我们提倡“蘑菇蘑菇,我们都爱”,这样才能更好地增进健康!每天都吃点羊肚菌,羊肚菌富含营养。

3:在超市或商场里出售的羊肚菌有时会用水浸泡以保证质量。这样浸泡在水中的羊肚菌,会有很多营养成分被溶解在水中,所以建议消费者最好还是购买新鲜的羊肚菌。有的朋友买回羊肚菌后,习惯于储藏在冰箱里,觉得低温能更好地保证质量。其实,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新鲜羊肚菌放在阴凉处保存。

4:研究发现,羊肚菌的营养价值仅次于牛奶。人们一般认为,肉类和豆类食品中才分别含有较高的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其实羊肚菌中的蛋白质含量也非常高。羊肚菌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对人体摄取维生素D、维生素A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羊肚菌中都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因此羊肚菌还有“维生素A宝库”之称。最好吃新鲜羊肚菌。

5:羊肚菌尤其对于免疫力低下、高血压、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有好处。但是,羊肚菌性滑,便泄者慎食。

洞藏大红袍功效


1、美容抗衰:洞藏茶可以有效抑制人体细胞中毒性羰基化合物与蛋白质的羰-氨交联反应,阻断脂褐素的生成,阻止老年斑、黄褐斑的形成;还可以有效清除体内代谢垃圾,防止舌苔发黄、尿液发黄、皮肤发黄等诱发衰老的代谢症状的发生,因而起到延缓人体衰老、美容护肤的效果。常饮,不论男女皆有效果。

2、处尿通便:洞藏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哈哈黄疸型肝炎。

3、调理肠胃:常饮洞藏老记大红袍会表现出良好的肠道菌群调节作用,使肠道菌群向有益的方向发展,安全有效地调理肠胃。

4、降脂减肥:洞藏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常饮洞藏茶能起到降脂减肥的效果。

5、抗辐抑癌:洞藏老记大红袍除高锰低铁特征外,还具有富锌、铜/锌配比适度的元素使其更容易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能力,从而抵御辐射损伤。洞藏大红袍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

6、延缓衰老:研究发现,低糖条件下的 3T3-L1 细胞的活力要高于高糖状态下的细胞活力,经一定浓度的洞藏老记大红袍茶汤预处理的细胞,能有效增进其在高糖状态下的细胞活力,延缓衰老。

另外,洞藏大红袍还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安神益思、消食解腻、抑制动脉硬化、防龋齿等作用,其显著的效果,有“万病之药”之称也便不足为奇了。

源茗茶该怎么泡?源茗茶的冲泡方法


茶叶冲泡也是有讲究的,不是随随便便,用开水冲泡一下就解决的。源茗茶作为绿茶中的珍贵品种,不仅外形秀美、口感鲜甜、香气清高,保健功效还十分凸出,想要观赏到茶叶的优美风姿,更好地发挥茶叶的功效,就需要掌握正确的冲泡技巧啦,那么,源茗茶该怎么泡?一起来看看吧。

源茗茶

1、备器

冲泡源茗茶,适宜使用透明玻璃杯,方便更好地欣赏源茗茶在水中的姿态。

2、择水

一杯好的茶需要好的水来冲泡,冲泡源茗茶,需要选择甘活的山泉水。

备具

3、水温

烘青类源茗茶的水温要略高于炒青类的绿茶,水温过低无法散发茶的香气,过高则容易把茶底烫熟,水温一般要控制在80-90度左右。

4、润茶

使用沸水,把玻璃杯清洗一遍,同时起到温杯的作用。然后用少量的沸水温润茶叶,目的在于唤醒茶性。

水温

5、冲泡

把沸水倒入玻璃杯中,盖好盖子,浸泡大约1分钟,打开杯盖,茶香飘逸。

6、品饮

待茶汤稍凉,小口品尝六安瓜片茶汤滋味,细细领略名茶的风韵。

以上就是源茗茶的冲泡方法啦,步骤十分简单方便,大家有空可以试一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8364.html

上一篇:那些以茶叶命名的城市

下一篇:大宋帝国宰相们的茶膏:黄金五十两也买不到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