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只有知道这些,才敢说懂一点中国的茶叶!

2021-12-05
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下面与大家分享我国茶简史,知道了这些才敢说真的懂中国茶!

茶文化贯穿古今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中国人的祖先饮茶经历了四个过程:1、生吃药用、2、熟吃当菜、3、烹煮饮用、4、冲泡品饮。古人最早利用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后来便以为火生煮羹饮,就象人们今天煮菜场一样,那时的人们只把茶作为羹汤来饮用,或以茶作菜来食用。

对中国人而言,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多的是一种清静、静心的精神象征。历经千年,茶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象征之一。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茶的发现及饮用,证实了茶的兴奋、醒脑功能以及各种健身作用。无论是历史文人生活中的“琴棋书画酒诗茶”,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都是不可缺少的。久而久之,茶便被人们引入精神文化活动之中,引伸出茶道、茶礼、茶德、茶艺、茶宴、茶禅之类的概念与形式。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拿来当药用。

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拿来当药用。

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拿来当药用。

4、汉代:

(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气候条件也有得于茶业的发展。拿来当药用。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获得。拿来当药用。

7、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拿来当药用。

8、明代:据今600多年,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拿来当药用。

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拿来当药用。

10、近代:

(1)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2)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3)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利用茶的三个阶段

1、药用:发现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我国第一步药物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做药用,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解毒。

2、食用:从生嚼到煮食,茶叶可以和粮食一起煮“茶粥”,“羹印”,或者灼煮,捞起,加调料。今云南基诺族仍有“凉拌茶菜”。

3、饮用:饮用源于食用,饮茶比喝白水解渴。牧区将茶掺入牛奶共饮,少数民族地区有擂茶和打油茶。

饮用茶的三个阶段

1、唐代煮茶法:煮茶前,先把茶叶碾成粉末,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

2、宋代点茶法:即用开水冲泡茶粉,并用茶搅拌后饮用,今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

3、明代泡茶法:明代改为整叶茶冲泡,为现代泡茶的开端。

茶区分布

中国四大茶区

中国作为茶叶大国,茶区东起台湾东部海岸,西至西藏贡茶场,南至海南岛榆林海港,北到山东荣城市,包含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

(1)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产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藏东南部地区。中国的外销碎茶和边茶大多数产自这里,也是高档绿茶、普洱茶喝花茶的主要产地。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南部等地,很多名茶,如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六堡茶、西山茶等均产自这一茶区。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以长江为界线,从长江抵达南岭,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等地。茶树以灌木型为主,是质优高档绿茶的集中产区,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在中国茶区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从长江向北,直抵信阳,从西部的大巴山延伸到江苏北部,包括陕西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以及江苏北部等地区,该茶区以生产绿茶为主,茶树均为灌木型中小叶种,生产的名茶有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紫阳毛尖等。

小编推荐

看完这些,才敢说你真的懂茶!


有位嗜好饮茶者曾说过:喝茶人必须懂的一些茶知识小知识,可是不知道以下告知你的小知识,爱茶的你懂多少呢?

看过后你会发现,又学了几招,那还不快告诉身边的茶友,速速分享起来!

今天不懂没关系,也并不可耻,中国茶叶文化博大精深,连外国人都说“一茶一时间,一叶一乾坤”,提高知识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和不耻下问,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茶的小知识,绝对靠谱实用。

1.饭后马上喝茶不能消食,反而会影响消化

2.普洱生茶陈放多久也不会变成熟茶,熟茶是工艺不是岁月

3.所有的茶不是越新鲜越好,要退了火气或者寒气才养人

4.Blacktea不是黑茶,是红茶

5.菊花茶是花,不是茶

6.不要相信第一道茶对身体有益的,洗洗更健康

7.喝茶不会导致钙流失,恰恰相反适量饮茶有利于钙的吸收

8.洞庭碧螺春产自江苏洞庭山,而不是湖南洞庭湖

9.安吉白茶属绿茶类,而不是白茶

10.大红袍属于乌龙茶,而不是红茶

11.茉莉花茶不是有花的才好,毕竟是茶不是花

12.君山银针属黄茶类,而不是白茶

13.乌龙茶就是青茶,它再乌也是青的

14.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是黄茶,而不是绿茶

15.抹茶是特殊工艺的茶粉,不是磨碎的绿茶

16.陈年普洱茶可以很值钱,但不一定是大树茶

17.云南月光白是白茶,不是普洱茶

18.通常讲的六安茶,不是绿茶的六安瓜片,是黑茶

19.纯料大树茶不等于没有拼配,拼配是绝对的,纯料是相对的

20.普洱茶不是越老越值钱,100年前的垃圾,放到今天还是垃圾

学会这些知识,才敢说懂中国茶!历史分布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下面与大家分享我国茶简史,知道了这些才敢说真的懂中国茶!

茶文化贯穿古今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中国人的祖先饮茶经历了四个过程:

1、生吃药用、2、熟吃当菜、3、烹煮饮用、4、冲泡品饮。古人最早利用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后来便以为火生煮羹饮,就象人们今天煮菜场一样,那时的人们只把茶作为羹汤来饮用,或以茶作菜来食用。

对中国人而言,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多的是一种清静、静心的精神象征。历经千年,茶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象征之一。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茶的发现及饮用,证实了茶的兴奋、醒脑功能以及各种健身作用。无论是历史文人生活中的“琴棋书画酒诗茶”,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都是不可缺少的。久而久之,茶便被人们引入精神文化活动之中,引伸出茶道、茶礼、茶德、茶艺、茶宴、茶禅之类的概念与形式。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拿来当药用。

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拿来当药用。

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拿来当药用。

4、汉代:

(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气候条件也有得于茶业的发展。拿来当药用。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获得。拿来当药用。

7、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拿来当药用。

8、明代:据今600多年,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拿来当药用。

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拿来当药用。

10、近代:

(1)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2)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3)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利用茶的三个阶段

1、药用:发现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我国第一步药物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做药用,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解毒。

2、食用:从生嚼到煮食,茶叶可以和粮食一起煮“茶粥”,“羹印”,或者灼煮,捞起,加调料。今云南基诺族仍有“凉拌茶菜”。

3、饮用:饮用源于食用,饮茶比喝白水解渴。牧区将茶掺入牛奶共饮,少数民族地区有擂茶和打油茶。

古代泡茶法

1、唐代煮茶法:煮茶前,先把茶叶碾成粉末,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

唐人直接将茶置釜中煎煮,通过煮茶、救沸、育华产生饽沫以观其形态变化。通常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煮茶前,先要烤茶,至饼茶冷却后,用碾研成粉粒状。第二步是煮茶,就是当水烧至“二沸”时,用竹筴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茶的粉粒。第三步是酌茶、斟茶,就是将茶汤舀入碗内。

2、宋代点茶法:宋代的点茶形式是将团饼经炙茶后将茶碾磨成粉末状,然后再用筛罗分筛出最细腻的茶粉投入茶盏中,即用沸水冲点,随即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今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

3、明代泡茶法:明代开始,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的饮茶法,逐渐代替了唐代饼茶煎饮法和宋代抹茶点饮法,即“撮泡法”。置茶于茶壶或盖瓯中,以沸水冲泡,再分沥到茶盏(瓯、杯)中饮用。

朱元璋出身贫寒,底层百姓简朴生活习惯让朱元璋难以接受步骤繁杂的点茶法,于是发谕废除龙团凤饼,提倡散茶,用沸水冲泡而饮。由此,泡茶法成为主流,直至今日。

茶区分布

中国四大茶区

中国作为茶叶大国,茶区东起台湾东部海岸,西至西藏贡茶场,南至海南岛榆林海港,北到山东荣城市,包含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

1、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产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藏东南部地区。中国的外销碎茶和边茶大多数产自这里,也是高档绿茶、普洱茶喝花茶的主要产地。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南部等地,很多名茶,如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六堡茶、西山茶等均产自这一茶区。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以长江为界线,从长江抵达南岭,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等地。茶树以灌木型为主,是质优高档绿茶的集中产区,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在中国茶区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从长江向北,直抵信阳,从西部的大巴山延伸到江苏北部,包括陕西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以及江苏北部等地区,该茶区以生产绿茶为主,茶树均为灌木型中小叶种,生产的名茶有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紫阳毛尖等。

不知道这些茶知识,怎敢说自己懂中国茶!


中国茶叶据统计有6000多个品种,按制做方式分类为大三类,即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按商品分类为六大类,即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青茶)。对于这些基本的知识,大家估计已经比较清楚,不过以下这些茶知识您可不一定知道,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茶文化贯穿古今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拿来当药用。

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拿来当药用。

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拿来当药用。

4、汉代:(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气候条件也有得于茶业的发展。拿来当药用。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获得。拿来当药用。

7、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拿来当药用。

8、明代:据今600多年,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拿来当药用。

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拿来当药用。

10、近代:(1)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2)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3)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利用茶的三个阶段

1、药用:发现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我国第一步药物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做药用,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解毒。

2、食用:从生嚼到煮食,茶叶可以和粮食一起煮“茶粥”,“羹印”,或者灼煮,捞起,加调料。今云南基诺族仍有“凉拌茶菜”。

3、饮用:饮用源于食用,饮茶比喝白水解渴。牧区将茶掺入牛奶共饮,少数民族地区有擂茶和打油茶。

饮用茶的三个阶段

1、唐代煮茶法:煮茶前,先把茶叶碾成粉末,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

2、宋代点茶法:即用开水冲泡茶粉,并用茶搅拌后饮用,今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

3、明代泡茶法:明代改为整叶茶冲泡,为现代泡茶的开端。

现在中国四大茶区茶区分布

中国作为茶叶大国,茶区东起台湾东部海岸,西至西藏贡茶场,南至海南岛榆林海港,北到山东荣城市,包含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

(1)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产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藏东南部地区。中国的外销碎茶和边茶大多数产自这里,也是高档绿茶、普洱茶喝花茶的主要产地。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南部等地,很多名茶,如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六堡茶、西山茶等均产自这一茶区。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以长江为界线,从长江抵达南岭,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等地。茶树以灌木型为主,是质优高档绿茶的集中产区,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在中国茶区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从长江向北,直抵信阳,从西部的大巴山延伸到江苏北部,包括陕西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以及江苏北部等地区,该茶区以生产绿茶为主,茶树均为灌木型中小叶种,生产的名茶有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紫阳毛尖等。

每天学一点 | 茶叶通用交流术语


干茶色泽术语

油润:干茶色泽鲜活,光泽好。

枯暗:色泽枯燥,无光泽。

调匀:叶色均匀一致。

花杂:叶色不一,形状不一。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2汤色术语

清澈:清净、透明、光亮、无沉淀物

鲜艳:鲜明艳丽,清澈明亮

鲜明:新鲜明亮,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深:茶汤颜色深

浅:茶汤色浅似水

明亮:茶汤清净透明

暗:不透亮。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混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

沉淀物:茶汤中沉于碗底的物质

3香气术语

高香:茶香高而持久

纯正: 茶香不高不低,纯净正常

平正: 较低,但无异杂气

低:低微,但无粗气

钝浊: 滞钝不爽

闷气: 沉闷不爽

粗气:粗老叶的气息

青臭气: 带有青草或青叶气息

高火: 微带烤黄的锅巴或焦糖香气

老火: 火气程度重于高火

陈气: 茶叶陈化的气息

劣异气:烟、焦、酸、馊、霉等茶叶劣变或污染外来物质所产生的气息,使用时应指明属何种劣异气

4滋味术语

回甘:回味较佳,略有甜感

浓厚:茶汤味厚,刺激性强

醇厚:爽适甘厚,有刺激性

浓醇:浓爽适口。回味甘醇。刺激性比浓厚弱而比醇厚强

醇正:清爽正常,略带甜

醇和:醇而平和,带甜。刺激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强

平和:茶味正常、刺激性弱

淡薄:入口稍有茶味,以后就淡而无味。同义词 和淡;清淡;平淡

涩:茶汤入口后,有麻嘴厚舌的感觉

粗:粗糙滞钝

青涩:涩而带有生青味

苦:入口即有苦味,后味更苦

熟味:茶汤入口不爽,带有蒸熟或闷熟味

高火味:高火气的茶叶,在尝味时也有火气味

老火味:近似带焦的味感

陈味: 陈变的滋味

劣异味:烟、焦、酸、馊、霉等茶叶劣变或污染外来物质所产生的味感。使用时应指明属何种劣异味

5叶底术语

细嫩:芽头多。叶子细小嫩软

柔嫩:嫩而柔软

柔软:手按如绵,按后伏贴盘底

匀: 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泽等均匀一致

杂: 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泽等不一

嫩匀:芽叶匀齐一致,嫩而柔软

肥厚:芽头肥壮,叶肉肥厚,叶脉不露

开展:叶张展开,叶质柔软。 同义词舒展

摊张:老叶摊开

粗老:叶质粗梗,叶脉显露

皱缩:叶质老,叶面卷缩起皱纹

瘦薄:芽头瘦小,叶张单薄少肉

薄硬:叶质老瘦薄较硬

破碎:断碎、破碎叶片多

鲜亮:鲜艳明亮

暗杂:叶色暗沉、老嫩不一

硬杂:叶质粗老、坚硬、多梗、色泽驳杂

焦斑:叶张边缘、叶面或叶背有局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6405.html

上一篇:中国北方的茶园物语

下一篇:端午节吃粽子 搭配茶解腻更健康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