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水对茶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2021-11-27

茶叶与水的关系密切,从种植到储藏,再到品饮,都离不开水。水分的多少,也影响着茶的品质与品饮感觉。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水对茶的影响”。

水分影响茶树生长

水是茶树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茶树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茶树有机物的重要来源,直接影响着茶叶的产量、品质。

茶树体内细胞含水量又决定于土壤持水量,当土壤相对含水量80~90%时,根系吸收旺盛,新梢叶大质厚,叶主脉形成层细胞分裂快,新梢生长迅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70%时,叶片瘦小,叶质薄,细胞分裂慢,对夹叶形成多。

所以,茶区的自然条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好山好水出好茶也不是一句空话。

从国内主要茶区气象资料分析,杭州、福安、祁门等茶区,2月份降水均高于80mm,3月降水高于100mm,分布尚均匀,由此可见,喝茶讲究原产地是有根有据的。

水分影响干茶品质

茶叶的制作过程,虽然六大茶类各不相同,但实际上也都是降低茶叶含水率的过程。

如果制作工艺不佳,干茶的含水率高,则干茶很容易出现青臭味、草腥味,已被划分为次品茶、劣质茶的行列,在后期的存储过程中,也很容易变质。

水分影响茶叶存储

制作好的干茶,疏松多孔,很容易吸收水分,水分越多,茶叶中的有益成分扩散移动以及相互反应就越快,也就越容易陈化变质。所以,储存茶叶的时候,要注意防潮,将茶叶密封放在干燥的环境中。

泡茶水影响茶叶滋味

泡茶用水究竟以何种为好,自古以来,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一般说来,在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爽的,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但是,由于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有些泉水,如硫磺矿泉水已失去饮用价值。

泡茶用水,虽以泉水为佳,但溪水、江水与河水等长年流动之水,用来沏茶也并不逊色。但如今环境污染较为普遍,以致许多江水需要经过净化处理后才可饮用。

井水属地下水,是否适宜泡茶,不可一概而论。有些井水,水质甘美,是泡茶好水。一般说,深层地下水有耐水层的保护,污染少,水质洁净;而浅层地下水易被地面污染,水质较差。所以深井比浅井好。

自来水,一般都是经过人工净化、消毒处理过的江(河)水或湖水。凡达到我国卫生部制订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都适于泡茶。但有时自来水中用过量氯化物消毒,气味很重,用之泡茶,严重影响品质。为了消除氯气,可将自来水贮存在缸中,静置一昼夜,待氯气自然逸失,再用来煮沸泡茶,效果大不一样。所以,经过处理后的自来水也是比较理想的泡茶用水。

在选择泡茶用水时,还必须了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两种。水的硬度与茶汤品质关系密切。首先水的硬度影响水的pH值(酸碱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当pH大于5时,汤色加深;PH达到7时,茶黄素就倾向于自动氧化而损失。其次,水的硬度还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过高,茶汤就会变成黑褐色,甚至浮起一层“锈油”,简直无法饮用。这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如水中铅的含量达0.2ppm时,茶味变苦;镁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淡,钙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涩,若达到4ppm,则茶味变苦。由此可见,泡茶用水以选择软水或暂时硬水为宜。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于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多为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蒸馏水为人工加工而成的软水,但成本高,不可能作为—般饮用水。

精选阅读

炭焙对茶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光对于生活无处不在,每个人对光的感觉不一样,这就是摄影师的理解。

一间茶室

烘焙是精制岩茶的一个步骤,焙茶的过程中最常听到的三分茶七分火,岩茶为什么要烘焙?

我们分成两点来解释;

一、再干:降低茶叶中的水份,让茶在保存中较慢酸化,使易于保存。

二、烘焙:用火的力量改变(善)茶的本质。好茶只要再干,香气不足的茶利用烘焙来提高质量。

武夷岩茶焙火的作用

历史上武夷岩茶焙火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存”。过去焙火时,要计算岩茶到达销区的路途时间和销茶时间,来决定火侯的处理程度,若新出的岩茶到达销区上市时,火功刚好退尽,茶叶销完还未返青,那么这种火功就是处理的最好的。

目前来看,焙火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蒸发水分,延长保质期:茶叶由于本身结构疏松,并且许多内含成分多带有羟基等亲水基团,因而茶叶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茶叶水分达到一定程度后,霉菌开始出现,茶叶会逐渐发霉变质,进而失去饮用价值。

2、杀菌,降低农残:茶叶中存有微生物包括霉菌、蘑菇菌和酵母菌等。霉菌是茶叶霉变侵污的标志。一般在160度以上可杀灭霉菌。另外,含有农药残留的茶叶,也可通过用高温促使降解和挥发,减少残留。

3、调和拼配原料:茶叶拼配原料经过烘干,可使各品种、各路茶香味归一,起拌匀调和作用。

4、增固香味,改变品质:初制茶中常常伴有臭青味、苦味以及储藏不当而带来的的异杂味和陈味,所以通过一定温度的焙火,能使茶叶滋味变得纯正,增加新鲜感,恢复火香。

5、增进香色和熟感,满足销区不同口味:岩茶讲究“文火慢焙”,求其火候足而不露,用以衬托岩韵。

炭焙火的原理

有资料显示:木炭因为其独特的结构,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能自动调节湿度,对硫化物、氢化物、甲醇、苯、酚等有害化学物质起到吸收、分解异味和消臭作用。其产生的负离子有穿透能力,能净化空气,改善空气品质。木炭放射出的远红外线,能使物体产生微热。传统古法炭焙的茶品质远远优于现代机焙的茶。

炭焙火的技术要求

火候实际作用是使茶叶内产生热物理化学作用的程度。火候能影响外形色泽、叶底汤色以及耐泡度。火候掌握适当可以弥补茶叶品质某些不足,掌握不当会降低岩茶品质,甚至成为焦味等,因此高明的焙茶师可以利用焙火技术将茶叶的品质提高一个档次。特殊品种的茶叶,火候掌握恰到好处,能衬托特殊的香韵特征。

茶叶烘焙总是以“文火慢炖”为好。其原则是:茶叶越高级越需文火低温长焙,而低档茶和茶头炉温则可适当高些。炭炉刚生火时,炉温高且生杂味,常用来焙茶头及低档茶,中期炉温较低且平稳,常用来焙高档茶。火温过高,茶叶芳香油挥发过多。固定作用减弱,香气降低,同时热化作用过激,一些可溶性物质会转化成不溶性物质,轻则使茶叶外形色泽枯暗,茶汤滋味变淡,重则产生焦味失香。实践也说明,茶叶的蜜糖香及其他一些香气的形成,常产生于低温长焙过程,低温烘焙还有促进糖的焦化作用,产生麦芽糖的香味。

火味能掩盖岩茶的很多优点和缺点,所以在品饮岩茶时也不是焙火程度越高越好,最佳状况应该是有火功香而没有火气和火味。用同一号岩茶原料来精制焙火,焙火程度越低时,外观偏黄绿,香气越高飘,滋味越清爽,茶汤偏黄,有时带浑(足火后转清澈),叶底越亮。焙火程度越高时,香气越馥郁悠长,滋味越醇滑,汤色偏橙红清亮,叶底越暗。

炭焙火的程度

焙火程度的高低要根据茶叶基本特性、销区习惯和消费者的特殊需要来掌握。在茶叶基本特征方面,火候的掌握要注意不同品种、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发酵程度、不同等级、不同含水量而有区别。原料粗细不同、新旧茶不同火候轻重程度亦不同,通常内质越好的茶越耐焙。

一般按烘焙程度和次数把岩茶的火攻分为轻火、中火和足火。

轻火茶----亦可称生茶,气香(清香),味淡(喉韵较轻),焙火1-2次。

中火茶----亦可称半生熟茶,气香(飘逸香),味甘(喉韵佳)焙火2-4次。

足火茶----亦可称熟茶,气香(沉稳香),味甘(喉韵最佳),焙火5-8次。

茶叶中究竟有什么?


把一片茶叶掰开了揉碎了,里面的内含物其实都差不多,每一杯茶的不同就在于这些元素不同的状态,不同的转化和不同的比例。就好像每个人的天赋都差不多,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各种不同经历,不同际遇的磨练,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个体。

茶树鲜叶中的成分组分:

①水分(75%~78%)

茶鲜叶的含水量鲜叶老嫩、茶树品种、季节不一,含水量也不同。一般幼嫩芽叶、大叶种,雨季、春季的含水量较高,老叶、中小叶种和旱季、晴天叶含水量较低。

②茶多酚(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

茶多酚是茶叶区别于其他植物的很重要的一类化合物,且是茶叶保健功能的首要成分。在茶多酚总量中,儿茶素约占70%,它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

茶多酚可以提供质子,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过多的自由基,并且阻断自由基的传递,提高人体内源性抗氧化能力,从而对人体起到“保鲜”作用。目前,茶多酚可以开发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对肾脏病也有比较好的疗效。

③蛋白质(占干物质总量的20%~30%)

茶叶中的蛋白质能溶于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质含量仅占1%~2%。这部分水溶性蛋白质是形成茶汤滋味的成分之一。

④氨基酸(占干物质总量的1%~4%)

氨基酸是茶叶鲜爽味的主要贡献者,它不仅在口感上中和了多酚类、咖啡碱的苦涩味,同时也能演化出千遍万化的迷人香气,是高等级茶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叶中的氨基酸以茶氨酸为主,能够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病毒入侵。同时能够起到镇静作用,改善睡眠,增强小朋友的记忆力。增强智力,对女生经期综合征以及肝脏的排毒都有很好的功效。

六大茶类里,总体来说白茶和绿茶这两个茶类的茶氨酸含量比较高,绿茶中高山茶又比较高,而茶芽变异白化的安吉白茶的茶氨酸含量最高。

⑤生物碱(占物质总量的2%~5%)

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茶叶碱。咖啡碱具有苦味,叶部最多,茎梗较少,在新梢中随着叶片的老化而下降,夏茶比春茶含量高。

咖啡碱对人体具有提神益思、强心利尿、消除疲劳等功能。

以前喝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神,主要就是因为生物碱的这些功能。同时,咖啡碱可以研究开发很多药品,包括减肥的、降低得胆结石风险的、防止男性脱发的等。

⑥糖类(占干物质总量的20%~25%)

茶叶中的单糖和双糖又称可溶性糖,易溶于水,是组成茶叶滋味的物质之一。

多糖不溶于水,是衡量茶叶老嫩度的重要成分。茶叶嫩度低,多糖含量高;嫩度高,多糖含量低。

⑦果胶(占干物质总量的4%)

茶叶中的果胶等物质是糖的代谢产物。

果胶的存在有利于茶叶加工过程中手工揉捻成形,且跟茶汤粘稠度等有关。

水溶性果胶是形成茶汤厚度和外形光泽度的主要成分之一。

⑧有机酸(占物质总量的3%)

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已发现茶叶香气成分中有机酸的种类达25种。

⑨类脂类(占干物质总量的8%)

茶叶中的类脂类物质包括脂肪、磷脂、甘油脂、糖酯和硫酯等。对形成茶叶香气有着积极作用。

类脂类物质在茶树体的原生质中,对进入细胞的物质渗透起着调节作用。

⑩色素(占干物质总量的1%)

茶叶中的色素包括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部分。

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

水溶性色素有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及茶多酚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

脂溶性色素是形成干茶色泽和叶底色泽的主要成分。

芳香物质(占鲜叶总量的0.02%)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指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总称。

鲜叶中的芳香物质以醇类化合物为主,低沸点的青叶醇具有强烈的青草气,高沸点的沉香醇、苯乙醇等,具有清香、花香等特性。

维生素类(占干物质总量的0.6%~1%)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

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维生素A含量较多。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饮茶时不能被吸收利用。

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11、维生素P和肌醇等。维生素C含量最多,人们通过饮茶可以吸取一定的营养成分。

酶类

酶是一种蛋白体,在茶树生命活动和茶叶加工过程中参与一系列由酶促活动而引起的化学变化,故又被称为生物催化剂。

无机化合物(占干物质总量的3.5%~7.0%)

茶叶中无机化合物总称为灰分,是指茶叶经550℃灼烧灰化后的残留物,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部分。

灰分是出口茶叶质量检验的指标之一,一般要求总灰分含量不超过6.5%。

喝绿茶究竟有什么好处?


首先就要了解绿茶的成分,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绿茶含有机化合物450多种、无机矿物质15种以上,这些成分大部分都具有保健、防病的功效。

1、降脂减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饮茶与减肥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神农本草》一书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提及茶的减肥作用:“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现代科学研究及临床实验证实,饮茶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及胆固醇,令身体变得轻盈,这是因为茶里的酚类衍生物、芳香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维生素类物质综合协调的结果,特别是茶多酚与茶素和维生素C的综合作用,能够促进脂肪氧化,帮助消化、降脂减肥。此外,茶多酚能溶解脂肪、而维生素C则可促进胆固醇排出体外。绿茶本身含茶甘宁,茶甘宁是提高血管韧性的,使血管不容易破裂。美国心脏学会《循环》杂志2002年5月刊登一份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喝茶有助于降低因心脏病而死亡的危险。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对1900名心脏病患者进行跟踪调查,这些患者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平均每周喝茶超过14杯以上的患者,其在心脏病发作后约三年半时间内死亡的风险,比不喝茶的患者要低44%。研究还表明,即使患者平均每周喝茶少于14杯,也有可能使心脏病死亡率降低28%。

2、防癌。绿茶所含的成分———茶多酚及咖啡碱,两者所产生的综合作用,除了起到提神、养神之效,更具备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癌的功效。近年,美国化学协会总会发现,茶叶不仅对消化系统癌症有抑制的功效,而且对皮肤及肺、肝脏癌也有抑制作用。经过科学研究确认,茶叶中的有机抗癌物质主要有茶多酚、茶碱、维生素C和维生素E;茶叶中的无机抗癌元素主要有硒、钼、锰、锗等。中、日科学家认为,茶多酚中的儿茶素抗癌效果最佳。

3、抗毒灭菌。把茶用作排毒的良药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神农时代(约公元前2737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这在《史记·三皇本记》、《淮南子·修武训》、《本草衍义》等书中均有记载。茶圣陆羽在他的《茶经》这部1200多年前(公元780年)世界上第一部权威性茶叶著作中关于“茶的效用”中指出:“因茶性至寒,最宜用作饮料……如感到体热、口渴、凝闷、脑疼、眼倦、四肢疲劳、关节不舒服的时候,喝上四、五口茶就显效”。陆羽所列举的上述症状与典型肺炎或疑似病例就很接近。唐代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写道:“止渴除疫。贵哉茶也”。著名宦官刘贞亮在《茶十德》中也把“以茶除疠气”列为茶德之一。自唐以后,历代茶疗学也有新的类似以茶解毒灭菌叙说,但由于当时科学不发达,将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统称为“瘟疫”或“疠气”,虽未点明是何种细菌、病毒,但喝茶有助抗毒灭菌的事是已被证实了的。近代医药界对茶的保健作用研究不断深入,美国科学家在2003年于《美国科学院学报》上报道:“茶叶中名为‘茶氨酸’的化学物质可以使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增强五倍”。

4、长寿。绿茶对人体的抗衰老作用主要体现在若干有效的化学成分和多种维生素的协调作用上、尤其是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C、芳香物、脂多糖等,能增强人体心肌活动和血管的弹性,抑制动脉硬化,减少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强免疫力,从而抗衰老,使人获得长寿。根据医学研究证明,茶多酚除了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还能增强微血管的韧性和弹性、降低血脂,这对防治高血压及心血管等中老年人常见病症极为有用。茶叶中含有硒元素,而且是有机硒,比粮油中的硒更易被人吸收,美国理查德·派习瓦特博士认为:食物中加入硒与维生素C、维生素E配合成三合剂,可以延长人的寿命,而茶叶中正富含这些有益生命的奇异元素。

投茶量,究竟有多重要?


经常遇到一些茶友反馈说:“为什么我上次在你这里喝的茶那么好喝,回家泡了就感觉苦涩那么重,”经过交流才发现是投茶量的问题。

喝茶的人多了,怎么泡茶也就成为了很多朋友关注的问题。每个人的经验不一样,方法也各异。有人说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是影响茶汤的三要素。今天我们就投茶量这个要素,看看它对泡茶到底有多重要。我们应该怎样投茶?

一、按比例投茶

通常茶叶的冲泡有个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叶,加50毫升的水(乌龙茶、紧压茶除外,会用到大概1:30的茶水比例),这样就可以估算出你大概要加多少干茶——比方说,你手上的壶能装200毫升的水,那么差不多放4-5克的茶叶是比较合适的。当然如果你泡的是普洱茶,建议您150毫升的壶投7克的茶叶。

但一般的茶小白是很难估算容器毫升和茶叶克数的,在没有硬指数的情况下,我们不妨试试用体积投茶的方法来计算投茶量吧。接下来,我们以盖碗为例,看一下不同的茶类应该怎样投茶。

二、按体积投茶

1、绿茶和黄茶

一般来说,绿茶和黄茶是公认的所有茶类中最鲜嫩的茶类,且经过揉捻,浸出物出来得快,盖碗冲泡的时候,放差不多刚好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不过要记住两点,一是不要盖上盖子,会把茶汤闷坏;二是太烫的水会伤害到绿茶和黄茶的茶叶,让茶汤变苦变涩,但又不能太低,使茶叶的香气激发不出来,一般常用的是90-95℃的水,具体的情况茶友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微调。

2、红茶

红茶的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即可,不过可以比绿茶稍稍多一些。每泡建议4-5克左右。

红茶分为大叶种茶和小叶种,像祁门红茶、四川红茶是小叶种红茶,而云南红茶则是大叶种。大叶种的叶片较大,占的体积大,所以泡茶时的投茶量要比小叶种红茶多。常喝国外红茶的朋友,很多时候喝到的是红碎茶,由于红碎茶的浸出速度很快且并不太在意它的耐泡度,所以投茶量要减近一半。

3、乌龙茶

乌龙茶的种类、类别非常多,但还是可以按照外形大致分为条形乌龙和球形乌龙,条形乌龙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到1/3,球形乌龙则盖过盖碗底部就可以了。

球形乌龙由于形状特殊,茶叶展开比较慢,所以通常有一泡温润泡把茶叶舒展开来。这种半发酵的茶,用热水冲泡会强烈激发它的香气和滋味,特别是高山乌龙,一定要用沸水冲泡,用温吞的热水冲泡简直可以称作“浪费”。

4、紧压茶

紧压茶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一般普洱茶每泡我们标准的投茶量是7克左右,有些紧压茶比较紧,“密度较大”,所以可以适当减少投茶量进行微调。

为了使茶叶舒张开来,紧压茶在冲泡过程中也常常会有温润泡。

5、白茶

由于白茶没有经过揉捻,仅仅是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的茶类,所以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会比较大,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饼的话,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就可以了。

白茶应该是最好“控制”的茶叶,不会轻易把它泡坏,实在没有信心且需要露一手的场合,果断泡白茶吧!

三、其它泡茶法的投茶量

碗泡法:由于碗泡法是用茶勺取茶汤,添汤的动作会比较慢,且茶叶一直浸在水中,所以即便茶碗较大,也不要投放太多的茶量,不然茶汤很容易变浓;

调饮茶:最常见的奶茶,茶水比例差不多1:30。因为制作过程中会加奶,所以可以把茶汤泡制得浓一点,这样也方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多奶还是多茶;

冷泡茶:冷泡茶的特点是冷水浸泡,且浸泡时间很长,夏天的时候甚至会过夜,所以投茶量不用太大。按体积来投茶的话,紧压茶以外的所有茶类差不多投铺满容器(玻璃瓶为例)底部的量就可以了,而紧压茶适当减少,以免茶汤过浓。

泡茶本身是个逐渐熟练的过程,丰富的泡茶经验带来的并不是教条般的条条框框,而是更加随性自在的喝茶,几经“修炼”,你肯定会拿捏一份最适合自己口味的投茶量来。

关于投茶量,你是否还有更多想要与茶友们分享交流的呢?以茶会友,欢迎茶友们在

茶叶贮藏环境的影响有多大?


茶叶陈化变质的主要原因是茶叶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在一定的贮藏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的结果。影响这些化学变化的条件虽然很多,但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氧气、温度、湿度、光线和包装等。在没有酶促作用情况下,物质受分子态氧的缓慢氧化,称为自动氧化。茶叶在贮藏过程中除了水分、温度、光线会引起变质外,最主要以氧化作用引起的变质为主。我们都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21%,化学性质十分活跃,具有氧化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叶绿素、脂类、维生素、酮类、醛类等物质的作用。反应生成的各类物质大都对质量不利。氧气还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茶叶出现发霉现象。根据研究,在含氧量1%的条件下,绿茶贮藏4个月,汤色几乎不变,含氧量上升至5%以上贮藏4个月,汤色便有较大变化。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量高,会促使茶叶自动氧化加剧。

要防止贮藏茶叶的自动氧化,只有使茶叶与氧气隔绝。以前常使用的方法是在茶叶包装时抽真空、充氮气或二氧化碳,以达到减少包装容器中的氧含量的目的,但由于在贮藏过程中氧气还是会透过包装材料慢慢渗透进容器内,使得包装容器内的氧浓度慢慢变至与空气中的氧含量接近。目前最有效的是采用脱氧剂的保鲜方法,它是通过化学除氧、除湿等空气调整的途径,使包装内的茶叶在保质期内处于一个相对无氧、干燥的环境。脱氧保鲜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保鲜效果显著的特点。 另外,茶叶中微生物和其它生物一样,需要进行有氧呼吸,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进行。干燥食品上的微生物极大多数是好氧性的,氧的存在有利于它们的生长繁殖,密封无氧的环境就会使它们窒息而死亡。因此,茶叶的采用抽真空加脱氧剂隔氧贮藏,不仅可以防霉,而且可以延缓茶叶陈化,减少茶叶中多酚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叶绿素、芳香物质等重要成分的耗损,可以在较长贮存期间保障茶叶质量不变。

劣质普洱茶究竟有多劣质?


茶再劣质,那也是茶嘛。不少人在买普洱茶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茶是夏茶,外形最多碎一点,加工的过程中环境差一点。茶么,能喝就行,不要有那么多讲究。

其实我想说,按照上面的标准去做普洱茶,最终做出来的产品也得10多元一片,与市面上那种9.9包邮的产品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那很多人不禁要问:这么便宜的茶怎么来的?

据我所知,这类普洱茶的原料来源有两种:下脚料以及再回收茶。所谓下脚料,就是普洱茶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剩下的茶渣。这类原料积攒的多了,拿来发酵做熟茶,因为熟茶本来就碎。经过蒸压之后,做成的小沱茶外观还很好看,这类茶存在潜在的卫生风险,一堆又一堆的下脚料堆一起,卫生想有保证是肯困难的。

回收茶拿来做产品更是离谱,回收茶就是那些用鲜叶加工饮料的企业。鲜叶萃取过之后就成了废料,其正确途径是用来加工成有机肥料。因为价格便宜,几百元一吨。就被一些不良茶厂拿来做产品,曾经有媒体报道,加工这类茶的车间臭气熏天,为了遮盖变质的茶叶发出的味道会放入大量香精,这些香精很多都是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的化工品。

劣质普洱茶不但是口感上的劣质,更是食品安全的劣质。少量品饮虽说不会引起疾病,但时间久了呢。喝了100块的茶,健康没带来,喝出毛病了,医药费会是多少?几千块都是少的,这个钱基本啥样的普洱茶都能喝了。因小失大,这是买廉价茶喝廉茶的人的通病。

劣质普洱茶要多劣质有多劣质,不买不喝才是王道。

泡茶用水指南:水的硬度对泡茶有什么影响?


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道:“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也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所以水对于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并且素有“水为茶之母”之说。喝茶久了,常听茶人说,这泡茶还得用软水,硬水是要不得的。不禁心生疑问,水的硬度对泡茶真的有很大影响?软水、硬水又如何判断呢?

什么叫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也叫矿化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钙盐与镁盐含量。硬度单位是ppm,1ppm代表水中碳酸钙含量1毫克/升(mg/L)。钙镁离子含量多的硬度大,反之则小。也就是说,水中含有的钙镁盐含量不同,水的口感也会有差异。比如高硬度的水,就很难喝,甚至有苦涩味,更别说泡茶了。

硬水泡茶

根据水的硬度区分,每升水中钙、镁离子含量超过8毫克称为硬水。当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和矿物质的时候,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就会降低,从而导致茶味偏淡。此外,如果硬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过高,就会导致茶汤变成黑褐色,甚至会浮起一层“锈油”,茶汤将无法品饮。

但是一棒打死硬水不能泡茶则是不全面的,因为硬水又分为暂时硬水和永久硬水。暂时硬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经高温煮沸,就会立即分解沉淀,使得硬水变成软水,所以称之为暂时硬水。实际上,我们现在泡茶大多使用的都是暂时硬水。

软水泡茶

根据现在的科学分析,水中通常都含有处于电离状态下的钙和镁的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每升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少于8毫克的称为软水。在自然界中,无污染的情况下,大抵来说,只有雪水、雨水、露水才称得上是软水。

普遍使用软水冲泡的茶叶汤色较亮。其次因为水的硬度还影响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大多软水泡茶使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高,所以茶味浓。但由于空气污染等因素,现在能收集到的可以泡茶的软水少之又少,不建议大家去效仿古人收集雪水、雨水等来泡茶。

综上,选择哪种水泡茶最好,都不是一概而论的,泡茶用水选择暂时硬水和干净无污染的软水都是可以的。

岩茶究竟有多少个品种?


岩茶有一种魔力——就是让人想搞懂他。

有些人喝岩茶N年,张口就是“岩骨花香”、“丛味”、“兰底”……这词似乎天生就是为装逼者而生。但问岩茶到底是什么,很多人都懵逼。关于岩茶最经常被问的几个问题,Y老师特地在这里胡说八道告诉你,建议你赶快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1.到底什么是岩茶?

岩茶,是乌龙茶的一种,生长在有“茶叶王国”之称的福建武夷山及周边一带。

2.岩茶,为什么叫岩茶呢?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岩茶原名叫酽茶,因为茶味浓酽得名,之后通假为岩茶。

另一种说法说武夷山以丹霞地貌位尊八闽,境内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此得名。这两种说法大概就是最早的工艺派和山场派之争吧,非要Y老师选边的话,我种在岩上又好喝的乌龙茶才配叫岩茶。

3.武夷山产的茶都是岩茶吗?

这个问题是上一个问题的关宏宇。

武夷山行政区划范围内,甚至景区范围内产的不一定都是岩茶,正山小种你听说过吗?红茶,金骏眉听说过吗?红茶,当年刘晓庆姐姐认错金骏眉被王思聪笑了半年多,这个错误,你可不要再犯,要不就不配做Y老师的学生。

武夷山除了岩茶,红茶、还有人拿正岩的茶青做成白茶,黑茶。所以一句话,出身很重要,但是出身决定不了一切,有时候连你姓什么都决定不了。

4.那么肉桂、水仙都是岩茶吗?

谁和你说肉桂水仙都是岩茶的?

换句话说,你爸是男的,男的都是你爸吗?

Y老师今年就喝了正岩肉桂做的白茶,啧啧。听说现在安溪还有闽南肉桂,而漳平水仙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你要是说他是岩茶,他会打你的。

5.建瓯、建阳一带出的是岩茶吗?

Y老师觉得只要闽北一带按照岩茶工艺制作的乌龙茶,都能叫做岩茶。

但是。

但是重点来了,你不能称即几是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是受地理产品标志保护的产品,特指武夷山行政区划范围内生产的岩茶。

.建阳水仙母树

虽然Y老师也不觉得这个标准有多合理,但是标准就是标准,建瓯建阳一带也有好岩茶,但是没有武夷岩茶,这个道理就像好肉桂不一定都是牛栏坑的,你非要把你家的好肉桂贴上牛栏坑的标签,那就是骗人了,而且长期来看也不是一个合算的买卖,对吗?

6.大红袍究竟是个什么鬼?

岩茶类似“水果”是个统称的词,而大红袍就像苹果是具体的品种。说得再粗浅些,就是老子与儿子的关系。

所以,大红袍是岩茶的品种之一。

我们说到大红袍的时候,大概会有三个意思。

一是长在九龙窠上的六棵母树大红袍,2006年已经禁采,想喝都喝不到了;其二是母树大红袍扦插无性繁殖的纯种大红袍;其三由各种岩茶拼配的商品大红袍。

第三种最为常见。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武夷山曾经把大红袍作为岩茶的代名词进行推广,大概是学了安溪铁观音的方式把,所以就连非物质遗产申报的时候,正式的名称都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7.岩茶究竟有多少个品种,Y老师都喝过吗?

岩茶到底有多少个品种,说来也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按照茶树品种的权威认定,武夷山原生的品种,只有肉桂和大红袍是被发过身份证的品种,但是在武夷山山里的品种用成千上万形容不为过。

一杯茶里的营养究竟有多高?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历史,古人云:“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我国先民饮茶的门道多不胜数,茶文化也相当丰富。那么一杯茶里的营养究竟有多高?为什么茶,不仅是中国的国饮,还被联合国推荐为六大健康饮品之首?英国一项抗氧化实验告诉你:

一杯300毫升的茶水,抗氧化效果相当于1.5瓶红葡萄酒(每瓶约750毫升)

一杯300毫升的茶水,抗氧化效果相当于12瓶白葡萄酒

一杯300毫升的茶水,抗氧化效果相当于4个苹果

一杯300毫升的茶水,抗氧化效果相当于5只洋葱

一杯300毫升的茶水,抗氧化效果相当于7杯鲜橙汁

一杯300毫升的茶水,抗氧化效果相当于12杯啤酒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介绍说,茶的茶多酚类物质保留最多,抗氧化功效最好。

除此以外,据科学家分析和鉴定,茶叶中含有3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其中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各种维生素

和矿物质等,基本上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

另外,茶叶中还含有多种功能的药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

这就是为什么茶叶有“三抗”和“三降”等六大好处,即抗癌变、抗辐射、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法国巴黎预防医学中心尼古拉?唐善教授的研究表明,与不喝茶的人群相比,爱喝茶的人死亡风险降低24%。

日本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与每天喝茶少于3杯(每杯30毫升)的人相比,每天喝10小杯茶的男性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指数降低42%,女性降低18%。

盖碗泡茶出汤的快慢影响有多大?


茶汤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看的。何况所谓的“同样色泽”未必就一定真的是“同样”,目测误差太大了。仅仅是延长冲泡时间,茶叶浸泡时间和内含物浸出情况基本均一,但放慢出汤时间,泡茶器内不同位置茶叶内含物浸出情况就会呈现梯度分布。

而茶叶内不同内含物质有不同的析出速度曲线,同样的物质其析出速度也是呈非线性的,一点点条件的改变足矣影响茶汤内含物质的构成。茶汤色泽是由茶叶中析出的茶色素来形成的,但茶色素并非是茶汤中唯一的茶叶析出物,因此哪怕色泽完全一致,也不能确定两杯茶有同样的内含物质构成与比例——但在品饮端能否准备的辨识又是另一回事。

除了不同的内含物质析出比例,不同的状况还会造成茶叶受热时间与温度变化曲线不一。这种情况除了影响本道茶汤的析出物构成,温度还会作用于茶叶,这种影响会影响茶叶在接下来冲泡中的表现。

而且学习工夫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掌握好出汤时间,也就是要:专心致志。任何一种好茶,无论是绿茶、红茶、乌龙茶还是普洱,假设在投茶量正常的情况下,在前三泡时,出汤时间误差超过一秒(一般情况都是超时),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茶汤浓度过高,出现香短、苦显、汤涩等现象。而出汤时间出现了误差,出汤再快也白搭。

而且,有些茶,比如高等级的正岩岩茶,一旦在前三泡泡失误,后面的几道茶就很难再挽救回来。因为出汤时间没掌握好,把一泡好茶给泡废了。

结语:完全不能凭颜色来断定茶汤的适宜浓度。茶汤的颜色,应该随着道数的增加而逐渐转淡。不能认为把每道茶的颜色调整到接近一致是很高明的做法。因为,每道茶汤的颜色一致,绝不意味着口感一致。反而,可能差异相当大。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6118.html

上一篇:98%茶叶有茶叶农残?听听专家怎么说!

下一篇:六堡茶独特的衍生品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