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由荼到茶的演变

2021-10-30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由荼到茶的演变”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荼字首见于《六经》,西周初期着作《诗经》的《豳风七月篇》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初次表示茶的含义。《尔雅》说:,苦荼;《广雅》说:荆巴间炙粳苦荼之叶,加入菽、姜、橘子等为茗而饮之。茶的含义明确了。

《神农本草》说:神农尝百草以疗疾,一日遇七十二毒,(另文解释),得荼而解之。茶的含义和用途完全明白了。神农是仰韶文化时代母系氏族公社(大约距今六七千年)的帝王之一,是部落首领,教民种植,为群众造福,群众称为天神。

《神农本草》是战国时代杂家的着作,西汉增补为《神农本经》,东汉再增广为《神农本草》。这三本药物书是三个朝代的着作,作者都是着名医药家。历代《本草》中的荼字就是指茶。

《尔雅》说:,苦荼。西晋郭璞《尔雅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尔雅)、《经典释文》以《释诂》一篇为周公所作,其它或说是孔子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东汉郑玄说是孔子门人所作,以释六艺之言;后人说是始于周公,成于孔子,增益于汉儒。不论周公、孔子比盂轲早几百年,孔子门人子夏也比孟轲早得多。孟轲所说,当然是指《尔雅》的,苦荼也,并不是朱熹、李炳英注解梓。

东汉郑玄、宋邢呙《尔雅疏》、清郝懿行《尔雅注疏》、邵晋涵《尔雅正义》都没有与郭璞《尔雅注》的相反注释,可见郭璞注释是正确的,朱熹、李炳英的注释是错误的。

孟轲宗孔子之学,共称为孔孟之道。所说的应该是尔雅)中的粳。孟子生于以荼为治病良药的战国,当然知道是贵重药物之一,所说舍其梧,则为贱场师也。

茶字多名,古人所见不同,命名也不同,混乱不一。到了唐朝陆羽(公元733-804年)从《神农本草》历代《本草》的荼,从《桐君录》、《晏子春秋》的茗字,从《尔雅》的粳字,从《方言》的字,从《凡将篇》的芬字,概括茶为五名。

唐初发明蒸青团茶,饮茶很普遍,广大群众,对茶的认识显着提高,茶是木本植物,就把禾改为木,从荼字去掉一划而为茶字。

茶字首见于苏恭的《本草》。《唐本草》是唐高宗李诒永徽中(公元650至655年)李劫等修编,显庆中(公元656至661年)苏恭、长孙无忌等22人重加详注。自后不再写荼字,而都是写茶字。

唐代宗李豫前至德宗李适年间,所有写在唐碑上的茶字都写为荼。如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圣善寺沙门某写灵运禅师碑上的荼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徐浩写不空和尚碑的荼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吴通微写楚金禅师碑上的的荼毗等,都是写荼字。至文宗李昂(公元827至840年)、武宗李炎(公元841至846年)、宣宗李忱(公元847年至859年)时所立的唐碑上,荼字都变为茶字。如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柳公权玄秘塔碑,大中九年(公元855年)裴休写来峰慧禅师及令狐楚撰文、郑纲写的百岩太师怀晖碑的茶毗,都是改变的显着明证。改荼为茶的原因,则与陆羽《茶经》、卢仝《茶歌》的影响有关。中唐以后,所有茶字意义的荼字都变为茶字。同时废用所有的别名、代名,统一为茶字。除茗字至今偶然沿用外,其它所有代用字都已不用。

cy316.com编辑推荐

从荼到茶 茶的古名流传多在蜀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从荼到茶 茶的古名流传多在蜀》内容,感谢阅读!

在世界其他地区还不知道茶为何物时,茶已成为我国从朱门到柴户的比屋之饮。在三四千年以前,人们是把茶作为药材来服用的,“茶”的名称也有10余种之多,我们不妨寻根溯源,从“荼”字说起。

神农尝百草而得荼

上古时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皇五帝时代”,那是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那也是一个“神话时代”,人们口耳相传,结绳记事。有了文字才有了记载,有了记载才有了书籍,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就记载了茶的起源。关于神农,流传甚广的一个传说与茶有关:“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传说中的神农“牛头人身”,禀赋异于常人,他勤劳勇敢,又特别关爱百姓疾苦,为了给百姓寻药治病,不辞辛苦,翻山越岭,亲自遍尝百草,以配制治病救人的草药。据说神农在茫茫大山中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有一天,他筋疲力尽,饥渴难耐,抬头看到眼前的一种树叶,顺手摘了几片放在嘴里咀嚼,这一嚼,不仅解渴,还口感清新,神农又迫不及待地扯了几把咀嚼着,他感觉肚子像透明一样看得见,吞下去的叶片竟然把他的胃擦洗得干干净净!神农行走的这片林海就是现在川、鄂、陕交界的“神农架”地区,他在这片神秘之地发现了“荼”的神奇解毒药效,于是便向百姓推广,这就是我们后来广泛饮用的“茶”。

神农尝百草而得“荼”的故事固然动人心弦,但毕竟太遥远了,只能是一个美妙的传说而已。从现存的文献资料来看,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中有关茶的记载应该更为可信。常璩是四川人,东晋时期的史学大家,他撰写的《华阳国志》是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的重要史料。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公元前1025年,周武王把自己的一位宗亲封在巴地,巴王作为诸侯,理所当然要向天子上贡,贡品中即有“丹漆茶蜜”出现,既然是贡品,当然都是珍稀之物,至于周武王接纳了“茶茗”是饮用还是药用就不得而知。周代非常重视岁时祭祀,在《周礼·地官》中还记载了“掌荼”一职,称其“掌以时聚荼,以供丧事”,可见那时茶又多出了一个用途,就是作为神圣的祭品。

陆羽将荼改为茶

关于“茶”字的来源,一般认为,中唐(约公元8世纪)以前表示“茶”的字就是“荼”字,正如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所言“荼字,自中唐始变作茶”。“荼”字最早见于《诗经》:“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里的“荼”是作名词,而成语“如火如荼”中的“荼”字也并不包含“茶”的意思。开始以“荼”字明确地包含着“茶”字的意义,始见于我国最早一部辞典《尔雅》,其中有:“木贾,苦荼”。

后来《尔雅》有多种注本,晋代郭璞的《尔雅注》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注本。郭璞花了18年的时间研究和注释《尔雅》,用当时的方言解释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郭璞的《尔雅注》中对“木贾”作了比较详细的注解:“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明确指出木贾就是茶树,已为历代研究者所认可。由于“荼”是形声字,从草余声,代表它是草本植物。

那么,“荼”字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今天的“茶”字呢?到汉朝,人们对“荼”和“茶”的关系已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东汉许慎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也说:“荼,苦荼也”,这里的“荼”字,宋朝徐铉在为《说文解字》作注时很明确地指出:“此即今之茶字”。随着茶叶生产贸易的发展,饮茶日益深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作为饮用植物的“荼”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由于“荼”是一个多义字,人们担心同“荼”字的其他含义相混淆,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笔,成为今天常见的“茶”字了。据说,这个关键性的改变与《茶经》有关。

陆羽(公元733-804年)是唐代的茶学专家,他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茶经》一经问世,即风行天下,为时人学习和珍藏,并跨越千年,完整保存至今。《茶经·一之源》考证茶的起源详解其意:“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这其间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开元文字音义》为唐玄宗(公元685-762年)御撰,学者们认为这便是“茶”字最早出处。与此同时,陆羽能在“荼”字仍为人们习惯沿用的状况下,在《茶经》一书中把“荼”字一律改为“茶”字,从而使“茶”字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不能不说是陆羽独具卓识的创举,也是他对“茶史”的重大贡献。“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身后,经过大约不到百年的时间,“茶”字的形、音、义被逐步确定下来,为人们所公认并采用至今。

茶的古名流传最多在蜀

纵观中国饮茶的起源和发展,茶在古代还有若干别称,诸如荈、蔎、诧、苦荼、葭萌、檟、选、游、爪芦、茗、皋芦等等,有的是因各地方言不同所产生的异名,有的则是在它生长的不同阶段所得到的不同名称。《茶经》中列举了唐代以前人们对茶的多种称呼,“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辑录了中唐以前几乎全部的茶资料,经统计,荼(含苦荼)25则,荼茗3则,荼荈4则,茗11则,槚2则,荈诧3则,蔎1则。荼、苦荼、荼茗、荼荈共32则,约占总茶事的70%。

唐代以前,饮茶比较普遍的地方是蜀,这里有关茶的古名流传也最多。西汉末年扬雄编撰的《方言》一书中记载:“蜀西南人谓茶曰蔎”,这个“蔎”就是当时川、滇一带称茶叶的地方语。晋代的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蜀王的弟弟名叫葭萌,他住的城邑也叫葭萌,可见“葭萌”曾作过人名,也作过地名。“葭萌”这个蜀王的分封之地在汉中地区,位于四川省剑阁的东北部与陕西交界的地方。

明代大文学家杨慎在他的《郡国外夷考》中说:“蜀人谓茶曰葭萌”。在古蜀国的历史传说中,蜀王的名号往往和他的业绩有关,比如“蚕丛王”,相传是一位驯养野蚕为家蚕的能干的君主。又比如“鱼凫王”,相传是驯养鱼鹰以助捕鱼的创始人。那么,这位以茶为名、以茶名地的“葭萌”,会不会是第一位把蜀茶带入秦地的人呢?

在古书中记载的唐以前人们饮茶的事迹中,“茗”字是最常见到的,它算是茶之异名中被用最多的一个。“茗”字的出现,其实是比较晚的事。《说文解字》中原本无此字,现在见到《说文》中的“茗”字是北宋初徐铉为此书作注时加上去的。关于“茗”的含意,唐、宋人根据前人的经验解释说:“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那么,迟摘的茶叶,就是较大较老的叶片,在唐以前人们的“茗饮”,就是用一般的大叶茶煮汁饮用的,那是一种解渴式的粗放饮法。但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意义恰好相反。茶成为一种普遍的称呼之后,“茗”反而成了一种较为文雅的称谓。在茶的众多别称中,茗是唯一保存至今而又为人所熟知理解的一种。

更早一些时候,人们还把迟摘的茶叶叫做“荈”,也是指迟摘的大叶茶。西汉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记载了二十多种药名,其中就有“荈诧”,这是四川地区在西汉初期产茶最早的文字证明。东晋大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也曾用了“荈”字;“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镬”,这也许是最早的茶诗。除了有用“茶荈”连称表示茶的,也有“茶茗”连称的,如《茶经》引南朝人著作《宋录》记载,和尚昙济曾在八公山上设“茶茗”招待客人。这不过是因为地域的不同而叫法相异,又经后人合用的结果。

在我国古代,茶的使用价值经历了药用、食用和饮用的过程,也在不同时代作为贡品、祭品和商品,从史料记载来看,茶作为饮品的功能是在唐朝广泛使用起来,并最终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让我们感到骄傲的是,茶的源头在中国,茶的故乡在西南,它浸润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田。(文如意)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从荼到茶 茶的古名流传多在蜀》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从荼到六大茶类的起源研究


从荼到茶荼字首见于《六经》,西周初期着作《诗经》的《豳风七月篇》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初次表示茶的含义。《尔雅》说:,苦荼;《广雅》说:荆巴间炙粳苦荼之叶,加入菽、姜、橘子等为茗而饮之。茶的含义明确了。

《神农本草》说:神农尝百草以疗疾,一日遇七十二毒,(另文解释),得荼而解之。茶的含义和用途完全明白了。神农是仰韶文化时代母系氏族公社(大约距今六七千年)的帝王之一,是部落首领,教民种植,为群众造福,群众称为天神。

《神农本草》是战国时代杂家的着作,西汉增补为《神农本经》,东汉再增广为《神农本草》。这三本药物书是三个朝代的着作,作者都是着名医药家。历代《本草》中的荼字就是指茶。

《尔雅》说:,苦荼。西晋郭璞《尔雅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尔雅)、《经典释文》以《释诂》一篇为周公所作,其它或说是孔子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东汉郑玄说是孔子门人所作,以释六艺之言;后人说是始于周公,成于孔子,增益于汉儒。不论周公、孔子比盂轲早几百年,孔子门人子夏也比孟轲早得多。孟轲所说,当然是指《尔雅》的,苦荼也,并不是朱熹、李炳英注解梓。

东汉郑玄、宋邢呙《尔雅疏》、清郝懿行《尔雅注疏》、邵晋涵《尔雅正义》都没有与郭璞《尔雅注》的相反注释,可见郭璞注释是正确的,朱熹、李炳英的注释是错误的。

孟轲宗孔子之学,共称为孔孟之道。所说的应该是尔雅)中的粳。孟子生于以荼为治病良药的战国,当然知道是贵重药物之一,所说舍其梧,则为贱场师也。

茶字多名,古人所见不同,命名也不同,混乱不一。到了唐朝陆羽(公元733-804年)从《神农本草》历代《本草》的荼,从《桐君录》、《晏子春秋》的茗字,从《尔雅》的粳字,从《方言》的字,从《凡将篇》的芬字,概括茶为五名。

唐初发明蒸青团茶,饮茶很普遍,广大群众,对茶的认识显着提高,茶是木本植物,就把禾改为木,从荼字去掉一划而为茶字。

茶字首见于苏恭的《本草》。《唐本草》是唐高宗李诒永徽中(公元650至655年)李劫等修编,显庆中(公元656至661年)苏恭、长孙无忌等22人重加详注。自后不再写荼字,而都是写茶字。

唐代宗李豫前至德宗李适年间,所有写在唐碑上的茶字都写为荼。如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圣善寺沙门某写灵运禅师碑上的荼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徐浩写不空和尚碑的荼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吴通微写楚金禅师碑上的的荼毗等,都是写荼字。至文宗李昂(公元827至840年)、武宗李炎(公元841至846年)、宣宗李忱(公元847年至859年)时所立的唐碑上,荼字都变为茶字。如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柳公权玄秘塔碑,大中九年(公元855年)裴休写来峰慧禅师及令狐楚撰文、郑纲写的百岩太师怀晖碑的茶毗,都是改变的显着明证。改荼为茶的原因,则与陆羽《茶经》、卢仝《茶歌》的影响有关。中唐以后,所有茶字意义的荼字都变为茶字。同时废用所有的别名、代名,统一为茶字。除茗字至今偶然沿用外,其它所有代用字都已不用。

茶字演生古时的茶字很笼统,包括一切。近代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根据实践和事物的发展,划分为茶树、茶鲜叶和茶叶的区别。

茶树是生物,人人都知道的。时时刻刻不断地呼吸作用和新陈代谢;鲜叶是从茶树采下来制茶而离开茶树,是停止呼吸作用,时时刻刻不断地氧化作用。呼吸作用和氧化作用,同是吸氧吐碳,两者现象错觉相似,其实本质有很大殊异,一生一死。

茶叶概念是指制好的成品而可饮用的,包括六大茶类数百个花色,各种制茶法,无数不同的外形内质,不能与茶树划等号。自从1940年复旦大学设立茶业专业的教学计划,都设有茶树栽培学、茶叶制造学和茶叶化学的专业课。国内外都用很新的物理化学方法,分析茶叶本质,在杂志上发表无数的新资料。

茶叶、茶业、茶学各有涵义不同,要研究分别性质运用.

陈椽:从荼到茶,六大茶类的起源研究


一、从荼到茶

荼字首见于《六经》,西周初期著作《诗经》的《豳风七月篇》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初次表示茶的含义。《尔雅》说:槚,苦荼也;《广雅》说:荆巴间炙粳苦荼之叶,加入菽、姜、橘子等为茗而饮之。茶的含义明确了。

《神农本草》说:神农尝百草以疗疾,一日遇七十二毒,(另文解释),得荼而解之。茶的含义和用途完全明白了。神农是仰韶文化时代母系氏族公社(大约距今六七千年)的帝王之一,是部落首领,教民种植,为群众造福,群众称为天神。

《神农本草》是战国时代杂家的著作,西汉增补为《神农本经》,东汉再增广为《神农本草》。这三本药物书是三个朝代的著作,作者都是著名医药家。历代《本草》中的荼字就是指茶。

《尔雅》说:槚,苦荼。西晋郭璞《尔雅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尔雅》、《经典释文》以《释诂》一篇为周公所作,其它或说是孔子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东汉郑玄说是孔子门人所作,以释六艺之言;后人说是始于周公,成于孔子,增益于汉儒。

东汉郑玄、宋邢呙《尔雅疏》、清郝懿行《尔雅注疏》、邵晋涵《尔雅正义》都没有与郭璞《尔雅注》的相反注释,可见郭璞注释是正确的,朱熹、李炳英的注释是错误的。

孟轲宗孔子之学,共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告子章句上》: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孟子生于以荼为治病良药的战国,当然知道是贵重药物之一,孟轲所说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中的槚应该是指《尔雅》的槚,苦荼也。

这样详尽地占有资料,并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那么就可以推断我国茶叶生产的历史最少也有4000多年了。

茶字多名,古人所见不同,命名也不同,混乱不一。到了唐朝陆羽(公元733-804年)从《诗经》、《神农本草》历代《本草》的荼(荼字从禾,代表草本植物),从《桐君录》、《晏子春秋》的茗字,从《尔雅》的槚字,从《方言》的蔎字,从《凡将篇》的荈字,概括茶为五名。

唐初发明蒸青团茶,饮茶很普遍,广大群众,对茶的认识显著提高,茶是木本植物,就把禾(代表草本植物)改为木,从荼字去掉一划而为茶字。

茶字首见于苏恭的《本草》。《唐本草》是唐高宗李诒永徽中(公元650至655年)李劫等修编,显庆中(公元656至661年)苏恭、长孙无忌等22人重加详注。自后不再写荼字,而都是写茶字。

唐代宗李豫前至德宗李适年间,所有写在唐碑上的茶字都写为荼。如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圣善寺沙门某写灵运禅师碑上的荼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徐浩写不空和尚碑的荼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吴通微写楚金禅师碑上的的荼毗等,都是写荼字。至文宗李昂(公元827至840年)、武宗李炎(公元841至846年)、宣宗李忱(公元847年至859年)时所立的唐碑上,荼字都变为茶字。如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柳公权玄秘塔碑,大中九年(公元855年)裴休写来峰慧禅师及令狐楚撰文、郑纲写的百岩太师怀晖碑的茶毗,都是改变的显著明证。改荼为茶的原因,则与陆羽《茶经》、卢仝《茶歌》的影响有关。中唐以后,所有茶字意义的荼字都变为茶字。同时废用所有的别名、代名,统一为茶字。除茗字至今偶然沿用外,其它所有代用字都已不用。

二、茶字演生

古时的茶字很笼统,包括一切。近代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根据实践和事物的发展,划分为茶树、茶鲜叶和茶叶的区别。

茶树是生物,人人都知道的。时时刻刻不断地呼吸作用和新陈代谢;鲜叶是从茶树采下来制茶而离开茶树,是停止呼吸作用,时时刻刻不断地氧化作用。呼吸作用和氧化作用,同是吸氧吐碳,两者现象错觉相似,其实本质有很大殊异,一生一死。

茶叶概念是指制好的成品而可饮用的,包括六大茶类数百个花色,各种制茶法,无数不同的外形内质,不能与茶树划等号。自从1940年复旦大学设立茶业专业的教学计划,都设有茶树栽培学、茶叶制造学和茶叶化学的专业课。国内外都用很新的物理化学方法,分析茶叶本质,在杂志上发表无数的新资料。

茶叶、茶业、茶学各有涵义不同,要研究分别性质运用。

三、从茶到六大茶类

从茶字到六大茶类,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时期。最早是:茶鲜叶先到干叶再后而到蒸青团茶;其次从蒸青团茶到炒青绿茶;最后从炒青绿茶到六大茶类。

1、茶鲜叶到干叶时期:

这个时期很长,有史可查。周朝茶为祭品,以供丧事之用。茶树生长有季节性不可能随采随祭,必须晴天晒干或雨天阴干收藏,以便随时取用。但与活人无关就无人研究其本质。到了春秋,荼鲜叶为食用。,炙三弋五卵茗菜,喝用为菜汤;西晋郭璞《尔雅注》说:冬生叶,可煮乍羹饮。又说:早采为荼,晚采为茗,一名茹,蜀人名之苦菜。古时茶亦称苦菜。

到了战国扩大为药用,就需要晒干或阴干,如中草药。由于光热的作用,品质起了很大变化,晒干比阴干本质变化大。田艺蘅于公元1554年写的《煮泉小品》说:芽茶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阴干如现时制白茶,品质特有风味,与其它茶类不同。可以说是制茶起源时期。

到了魏朝(公元220至264年)才制造饼茶烘干,饮用时碾碎冲泡。通过制造饼茶的实践,认识饼茶青草气味很浓。由物质变精神,经过产生了去掉青草气味的认识,再实践,发明蒸青制法,把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茶味有了改进。

由制造饼茶去掉青气的实践,又产生了茶汁苦涩味的认识,再通过实践,鲜叶先洗涤而后蒸青。蒸后压榨除去茶汁,然后制饼,降低苦涩味。

2、蒸青团茶到炒青散茶时期:

这个时期也分为两阶段。从公元961年至1368年,蒸青团茶到炒青散茶。这个阶段自宋至元约三百多年。先是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后由蒸青散茶改进为炒青散茶。通过制造蒸青团茶的实践,得到苦味未能完全去掉,茶香不正的认识,再实践改革。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蒸青团茶改为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当时著名散茶,有顾渚紫笋、毗陵阳羡、绍兴日铸、兴隆双井,等等。蒸青团茶的制法至此而终结。

经过无数循环往复的实践和认识,到十二世纪末叶,由蒸青散茶改进为炒青散茶,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改掉蒸青香气不高,滋味不浓的大缺点。

3、炒青到六大茶类时期:

公元1368至1700年前后,自明朝到清朝。这个阶段,虽然也只有三百多年,但发展很快。自炒青绿茶发展到六大茶类,无所不有。由于炒制烘青绿茶的实践,要求高香的品质,认识到烘干香气不如炒干。通过炒干的实践,发明了炒绿茶的制法。

通过实践,认识是无数往复的循环,制茶技术逐步变革,新的发明创造也随之不断推陈出新。制茶花色就越来越多。如松萝、珠茶、龙井、瓜片、毛峰等等名茶先后出现,都屑于炒青绿茶,各有特点,丰富多彩。由此推进又发明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等五大茶类。

从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按照制法系统性和品质系统性,排列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等次序,分别叙述起源。其起源历史则错综复杂交叉,不能分先后。

四、六大茶类的起源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了高一级的程度。我国最先发明绿茶制法。劳动人民通过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体会,逐步加深认识,提高了制茶技术,制法和品质都有提高。炒青香味比蒸青好;炒青制法比蒸青容易掌握;炒青比蒸青省工,价廉物美,深受大众欢迎。因此,炒青技术大发展并取代蒸青。

明朝研究绿茶制法者越来越多,有很多新的发明。如由烘青到晒青和炒青,是有目的要求发展绿茶以外的茶类。通过炒制绿茶的实践而认识发展到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等等制法。

1、炒青绿茶起源:

十二世纪末,发明炒青杀青制法,明朝很多茶书有具体记述。如顾元庆在公元1541年写的《茶谱》、许次纾在公元1591年写的《茶疏》,不仅详述了炒青制法,而且说明提高香气的技术措施。

闻龙在公元1630年写的《茶笺》说:茶初摘时,须拣除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现时大多数特级绿茶的炒制都是效法于此。

《茶笺》又说: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黄.香味俱减。扇者色翠,不扇色黄。炒起出铛时,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盖揉则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现时炒青制法都以此为规范。杀青抖炒,散去水气,杀青后摊放,散失热水蒸汽,就是扇的转变。通过揉捻,香味容易泡出来。揉捻后炭火炒干或烘干,炒干者为炒青,烘干者为烘青。先炒后烘或先烘后炒的为半烘炒绿茶,种类很多。

2、黄茶起源:

黄茶有两类型:一是,茶树品种的芽叶自然发黄,叫黄茶。唐朝盛产寿州黄芽是自然发黄的茶芽,蒸制为团茶,不象现时霍山大化坪出产自然发黄的黄芽。如从品种说起,远在七世纪就有了。二是,炒制过程中闷黄;从炒青绿茶演变而来的说起,则在公元1570年前后,由于炒青绿茶的实践,发觉杀青后或揉捻后,不及时干燥或于燥程度不足,叶质变黄,产生新的认识,再去实践,就创造了黄茶。如黄芽是杀青后闷黄的;黄汤是揉捻后闷堆二三小时;黄大茶是初干后堆放20多天变黄的。

许次纾的《茶疏》说: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南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县名,其实产霍山之大蜀山也。顾此山中不善制造,就食铛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是批评制茶技术不好,绿茶变成黄茶,因此,发现黄茶的制法。现时霍山黄大茶制法,正是如此。

黄大茶的制法是在十六世纪前,从绿茶发展而来的。如《明会典》说: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令买茶中马事宜,收买真细好茶,毋分黑黄,一例蒸晒,每篦重不过七斤。这是四川晒青绿茶做色蒸压为边茶。做色重的变褐黑色,轻的变黄茶。

3、黑茶起源:

黑茶有两个类型;一是起源于十一世纪前后。四川绿茶运销西北,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压缩体积,蒸制为边销团块茶,便于长期远运。因此,边销茶品质更加醇厚,边区人民更加喜爱饮用边销茶,使边销茶成为西北边区唯一重要商品,等于一日不可少的粮食。

四川绿毛茶要加工为蒸压团块茶的半成品,要经过20多天的湿堆才能变黑。通过这样实践,有了变色的认识,就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发明为黑毛茶的制法。二是如湖南安化黑毛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使叶色变成褐绿带黑,而后烘干为黑毛茶,是起源于十六世纪以后的。

渥堆作用与四川绿毛茶堆积凹多天做色工序相似,变色过程大大缩短、技术有很大革新。这种黑毛茶经过各种蒸压技术措施,造成各种各样的黑砖茶。如安化的黑砖茶、茯砖茶、花持(现改为花砖茶);散装黑茶有天尖、贡尖(现改为湘尖1号、2号)。

历史上记载的黑茶,十六世纪以前,是指四川由绿毛茶经过做色工序变为的黑茶成品,远在宋神宗赵顼熙宁(公元1068至1077年)年间就有。十六世纪以后,是指安化的黑毛茶加工后的各种黑茶。

绿色变黑色四川称做色,湖南称握堆,湖北青砖茶称沤堆云南称转色,名称虽不同,其实则一,都湿堆或半干长久堆积之故也。

4、白茶起源:

古时的白茶是蒸压团茶屑绿茶类。现代的白茶是散装的,自成一类。宋子安于公元1064年前后写的《东溪试茶录》,是指茶树品种芽叶都是白色,叫白叶茶,现泾县春茶期间,主要产茶山区,如汀溪、爱民、南客、太元、潘村乡等地均已陆续发现有白茶树。

熊蕃于公元1121年至1125年写的《宣和北苑贡茶录》说:至大观初(公元1107年),今上(指宋徽宗赵佶)亲制《茶论》二十篇,以白茶者,与常茶不同,偶然出,非人力所致,于是白茶遂为第一。

福建福鼎的白毫银针,起源于公元1796年。白牡丹是继白毫银针之后,最早创制于建阳水吉,后传人政和、福鼎。公元1922年,政和开始创制白牡丹。

5、青茶起源:

据福建安溪县人民政府查档案资料,青茶是清朝世宗胤桢雍正三年至十三年间劳动人民发明的。太平天国时期闽南近海居民,纷纷逃难,安溪居民有的内迁到沙县集居;有的过海入台湾省。青茶制法就随之传人沙县和台湾,沙县和台湾很早就出产青茶。

有的从沙县往北前进就到了崇安。就在荒地武夷山开发茶业。武夷山种茶制茶的居民都是安溪人,至今仍如是。台湾开始种茶制茶者也是安溪人。从此证明青茶发源于安漠是无可怀疑的。

武夷山土地少不能容纳很多移民为生,有一部分游民流人江西上饶附近各地农村,到茶季时来武夷山为采茶制茶雇工,茶季结束即回江西,至今亦仍如是。

清朝文宗奕订咸丰(公元1855年前后)年间,当时福建红茶生产过剩,品质下降,销路不畅,茶价下跌,影响广大人民生活,促使茶业劳动者在制茶实践过程中加深认识,改进制茶技术措施,提高品质。武夷岩茶就于茶业危机时,在安溪青茶的基础上大力改进技术,提高技术而兴起的,扬名国内外。制法和品质都胜过其它茶类。是时,台湾省台北包种,政和白毫莲心的青茶相继出世,以扩大销路。(另一说:青茶起源于武夷山僧人)

青茶制法是在绿、红茶之间。由于黑茶的实践。启示了黑茶品质在绿、红茶之间,先是绿茶制法,后是红茶制法,就认识了先红后绿的制法,可以创新茶类,认识再实践,就发明了青茶制法。青茶具有红、绿茶的优点,既有红茶的色香优美,又有绿茶的爽快刺激味感,但无绿茶苦味和红茶涩味的缺点。在制绿茶、黑茶、红茶的基础上,无数的实践与认识往复循环,才发明青茶制法。六大茶类的技术措施,以青茶为最精巧。品质也以青茶为最好。

6、红茶起源:

红茶制法是在绿茶的晒青做色和黑茶及白茶《芽茶》的基础上发展的。先是小种红茶起源于16世纪,亦称正山小种;正山是指福建与江西交界的桐木关生产的小种。从小种红茶流传到闽东各县简化制法的工夫红茶,则起源于公元1650年前后。小种红茶是鲜叶,加工复杂,毛茶加工简单;工夫红茶刚相反,简化鲜叶加工,毛茶加工大下工夫,所以叫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是从白茶晒制的实践,而认识到制红茶的日光萎凋;由绿茶揉捻后来不及干燥变红的实践;由黑茶渥堆变褐黑的实践,而认识到制红茶渥红的技术措施,开始发明小种红茶制法。

桐木关属星村镇,亦称星村小种。星村小种是最早远销国外的名茶,产地在武夷山范围内,称武夷茶。1762年植物分类学家林奈的《植物种类》就误以武夷茶代表红茶种。由绿茶而黄茶而黑茶而青茶到红茶,由量到质变。内质的变化,按照这个顺序,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制法与品质,一个靠近一个。绿茶、黄茶、黑茶都从杀青开始,黄茶、黑茶品质靠近绿茶;白茶、青茶、红茶都从萎凋开始,制法和品质虽各有不同,但是有系统联系。六大茶类的制法与品质都有发展,演变无数花色,各有特点,而相互联系,制茶分类就以这方面为根据。

茶的世界史由神农到西方学者“论茶”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记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这个习惯到底是在什么年代开始的,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世界上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的确是从中国传过去。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近期,有两名西方学者踏遍三十个国家,娓娓道来各种茶事,细味茶的歷史,合作编写成《茶的世界史》,透过书中十八个章节,以时空为主线,介绍了茶叶从最初在东南亚的丛林中被发现、种植,传入中国,到唐宋时发展成饮茶文化,以及在歷史的长河里,茶叶如何通过陆地茶马古道和海上航路等途径的商贸活动,远播日韩、欧美等地,最终发展成大众喜爱和接受的一种饮品,和在各地形成的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和文化。

此书由两名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资深学者撰写,他们分别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明系教授、著名汉学家和东方学家梅维恆,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佛经文学、中国通俗小说和表演艺术等;另一位是瑞典记者和作家郝也麟,由于是两名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资深学者撰写,故内容严谨,条理清晰,带有一定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中国人论茶并不新鲜,然而此书从西方人的角度出发,审视茶的文化,以及对世界各地人们生活的影响,宽阔的视野成功发掘出很多新颖的故事。本书行文轻松,通俗流畅,兼具知识性和故事性,是一本有趣的茶史。

《茶的世界史》以一个个关于茶叶的故事,以及由茶叶引发的事件,串联起全书,讲述在各地形成不同的饮茶习俗和文化。内容谈及很多有趣动人的故事,例如清朝期间,英国商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清廷派遣两广总督林则徐前往虎门销烟,引发后来的鸦片战争。对于鸦片战争,歷史科只提及几件稍为重要的事件,但是在众多导火线中,并未提及原来茶叶对促致战争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打从茶被发掘的一刻,它为艺术家带来灵感、宗教体验,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甚至触发战争。

本书某程度反映了著者的学识,也易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导言,就是从一七七三年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作为开篇,转而引入到中国产茶、茶叶贸易的主题,这种切入点尚算巧妙。全书还附有中国唐代茶圣陆羽的自传和敦煌遗书《茶酒论》(唐人王敷所作小品文,虚拟茶酒辩论,内容生动幽默,耐人寻味。)以及世界各种语言中关于茶的词彙。毕竟要写茶史,不可不提唐代陆羽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经书研究价值甚高,当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也许中国自古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虽无可稽考,但可说明知茶有用为时甚早。这足以说明,茶自古以来似乎就是中国的国粹,中国人论茶也早已不新鲜。

从清饮到调饮,中国的调饮文化如何演变


茶,本质为叶子,从我们的祖先发现茶树开始,到利用茶叶,刚开始茶作为药用,后茶成为人们每日必不可少的饮食。茶,承载千年文化底蕴,从清饮到调饮,饮茶的方式不断改变。

最早的饮茶法

茶的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古人利用茶的历史相当久远,但饮茶文化相对而言却比较晚。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在先秦时期一些局部地区就已存在饮茶,但历史上却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有文字记载的饮茶法则见于三国时期,魏人张揖《广雅》中有提到:“荆、巴间采茶作饼……若饮,先灸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清饮法雏型

饮茶史上“清饮法”的雏形,与陆羽有着很大的关系。陆羽所著《茶经》中介绍,唐朝人饮茶逐渐细致,采茶用饼,灸烤干茶饼,碾成茶粉。煮茶时放食盐,用“茶则”取茶粉入锅、搅匀煮。唐时的人就已经发现茶可提神醒脑,陆羽总结与茶相关的知识,并提倡饮茶。

精致清饮法

饮茶逐渐精致化,约是在宋朝时期,作为上层人士的蔡襄和宋徽宗积极倡导精致饮茶,改进了清饮法:一是煮茶方式的改变,由锅煮茶粉改为碗泡,曰:点茶、分茶。在名称上更加文雅;二是在茶中不再添加香料或盐,对于茶汤和茶粉渣同饮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这颇有点像现代的日本抹茶道的点饮法。

完全清饮法

中国茶饮的一个高潮是在明朝时期,明朝的制茶工艺简约化,散茶取代了团、饼茶,六大茶类齐全。同时饮茶方式也改为更讲究的泡饮法,将品饮方式推向简单化:泡饮时,取茶叶放入茶壶,开水冲泡,不食茶渣。这时候的饮茶已经变成完全的“清饮法”。

调饮法始于民间

调饮法在唐朝民间甚为流行,民间的习俗通常是将茶叶与其他食物掺和煮饮。唐代樊绰《蛮书》中介绍:云南少数民族饮茶,“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样的饮法称之为“调饮”。

从此,“清饮”与“调饮”两种品饮方式不断传播,从古代一直流传到当今。

相由心生,茶由心选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相由心生,茶由心选》内容,感谢阅读!

茶之用,性苦寒,一味者,茶与禅。能明心,可见性,其三德,广流传。坐禅时,彻不眠,若满腹,助消化。又明目,又解渴,又生津,祛肺痢,保健康,善护齿,皆长养,诸善根。禅茶茶本清淡,心有清静,用人性泡出茶性。

做茶如做人,茶品即人品,茶德即人德。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茶,做人好,做茶也会好。人道即茶道,茶道即人道,可为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尊重人,是为人之道、茶道仁心,既独立又统一,实属中和之道、自然之性、清雅之美、名伦之理。

以茶见静,非静不能得茶气;以茶见清,非清不能得茶韵;以茶见和,非和不能得茶理;以茶见虚,非虚不能得茶意;以茶见宽,非宽不能得茶识;以茶见真,非真不能得茶律;以茶见诚,非诚不能得茶德;以茶见禅,非禅不能得茶悟;以茶见心,非心不能得茶道。

与茶相交,该内心端肃淡定,才不负于它。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每个人活着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不论浓淡,在岁月的打磨中,幸福也好,痛苦也好,乃至精彩、坎坷、得到与得不到,都会随时间流走,不要刻意追回,顺其自然,才不会忽喜忽悲,心情才会像喝进去的乌龙茶,滋润润、暖融融。学会放下是一种智慧,但放下不是不要,而是另一种选择。

茶的最初本意是为了解渴。所以喝茶是为了解渴,而品茶是为了怡情。生活里,有时像在喝茶,是为满足生存的需要。有时像在品茗,却是为调节心灵的需求。从苦到甜、从浓到淡,其实只是一个过程。品茶,须静下心来细细把玩品味,才不辜负了好茶。人生亦如品茶般微妙,别虚度了此生,错过了茶香。

境界如茶。茶叶展开的越多,与水的接触面就越大,越容易沉下,越是卷曲,把自己局限起来,越是浮着。有境界的人如沉下去的茶,站得稳,看得远,凡事从大处着眼,通盘考虑,不计眼前得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境界小的人,往往只顾眼前,不会有太大的收益。

喝茶,不仅是要靠缘份,一款好茶,需要有赏识她的人去看,去品,去回味。面对同样一杯茶,不同的人亦会生出不同的感受来。但品茶本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快乐的基础上,用心灵去感悟那草木之间那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用一颗平常的心、包容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款茶。这正是所谓的“相由心生,茶由心选”。

关于本文《相由心生,茶由心选》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明代龙井荼的发展


龙井茶,从其源头来看,属于佛门寺僧炒制的山茶、散茶,炒制工艺最初源自寺僧,然后流传民间,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积累形成;从时间延续来看,其工艺发端于宋元,成熟于明清,沿用至今;从品质特征来说,形成于元代,成型于明代,固定于清代,延续至当代,传承不绝。明代是龙井茶发展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为后期龙井茶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到了明代,随着龙井茶崭露头角,名声远播,它也逐渐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成为一种名茶。明嘉靖《浙江通志》、万历《杭州府志》、万历《钱塘县志》都对龙井茶的生产有所记载。此时的龙井茶也已成为中国名茶之一,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龙井茶。明万历十八年(1590),屠隆《考槃余事》及《成化志》还记载了当时龙井和天目皆已选为贡茶的史实。

那么明时的龙井茶工艺、滋味究竟如何呢?

龙井茶的制作加工,自古颇为讲究。采鲜叶,以谷雨前一芽一叶为上;炒制中,需控制火候和手法;

成干茶,要求形如雀舌,色泽黄绿;瀹茶汤,则碧绿挺秀,香高浓郁;品滋味,还要醇厚回甘,能给人以齿颊留香之妙。

而提及龙井茶的香气,早有果甘香若兰、出老龙井者作豆花香等的讲法,这与现代茶人对龙井佳品香气的描述一脉相承、如出一辙。

说到龙井的具体滋味时,有说汲泉煮茗图轴(局部)〔明〕沈周绘

色青味甘,异于他山的,也有类似李攀龙《寄赠元美龙井茶》诗中直接称龙井茶比虎丘茶好的。而袁宏道则别出心裁地通过一番比较,给人以直观了解和感受。他喜好品茗,喜好比较当时盛产之名茶,将其一评高下。他记载道:龙井亦佳,但茶少则水气不尽,茶多则涩味尽出,天池殊不尔。大约龙井头茶虽香,尚作草气,天池作豆气,虎丘作花气,唯卉非花非木,稍类金石气,又若无气,所以可贵。卉茶叶粗大,真者每斤至二千余钱。余觅之数年,仅得数两许。近日徽有送松萝茶者,味在龙井之上,天池之下。简述了龙井茶与当时各大名茶的滋味差别,有理有序。

除此之外,后世流传至今的龙井茶独特的撮泡法,也与当时独特的炒制工艺和散茶的形状有密切关系。

除了龙井茶的发展外,明代的杭州茶队伍也得到了壮大,名茶新品不断涌现,有分水贡芽茶、临安天目茶、临安昌化茶、萧山云石三清茶等。据记载,正德年间(15061521),富春贡茶列为贡品;明正统《富阳志》贡赋一节中提及,每年进贡茶叶20斤;谈迁的《枣林杂俎》说到浙江贡中杭州地区各县市岁贡如下:富阳县茶20斤,淳安县茶5斤,桐庐县茶5斤,分水县(今归属桐庐县)茶1斤。

茶马互市的演变


河州人的饮食起居既不同于中原农区,也不同于高原牧区。河州人也像豪爽的牧人那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但他们的肉做得比牧人精细、讲究,做出了许多名堂。比起牧人,他们文雅有余,他们不会用刀从锅里捞着吃血肉,不会拿着高度白酒当啤酒喝。但他们又嫌中原人不够豪爽,一两肉能做出好几盘肉菜,就着一杯清茶、一碟花生,喝二两酒就不胜酒力烂醉如泥。

他们睡农家大炕骑牧人大马;他们吃农家油糕穿羔子皮大衣;他们吃手抓喝酽茶吃大馍喝麦茶;他们上马用藏刀下马用快枪

河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散发着高原牧人的粗旷,也渗透着中原农人的精明。他们生活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带,他们生活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特殊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河州在历史进程中所起作用。

在唐朝或更远的时期,吐蕃人将膘壮的马匹从草原上一批批赶到河州,卖给中原商人。或者吐蕃诸国将大批的马通过河州上贡给中原的统治者。而后从河州采购大量的生活用品运到牧区,在吐蕃采购的物品中,最重要的便是茶叶。大约在唐德宗年间,南方的茶叶开始外销到这儿。吐蕃人因为茶叶易消化肉食,接受了茶叶,并且很快成为吐蕃人不可缺少的饮料。

可以说,茶马交易的时间很早。但直到宋末,这种茶马贸易才开始引起统治者的注意。宋朝在河州设置了茶马管理机构。而茶马互市的真正繁荣,是从明朝开始的。

明王朝将茶马贸易制度化、系统化,作为政府的一件大事来抓,并采取了国家垄断的经营方式。明洪武七年,明王朝在河州设立茶马司,设大使、副使二员。茶马司的主要职能是收放茶斤,招易番马,给以边操。茶马司成立的第二年,正式由政府主导在河州开始茶马互市,互市地点除了规定关口之外,主要集中在积石关,也就是现在的积石山县大河家。同时,韩家集、别藏、沙马关等地设立了市场。明政府以布帛、茶叶,西蕃诸部以马,双方交换。茶马互市促进了中原与诸蕃之间的交流。明人郎瑛在所著的《七修类稿》中写道:

茶马互市是摘山之利而充厩之良,戎人得茶不为我所害,中国得马实为我利之大。非为马政军需之资,而驾驭西蕃,不能由我边境矣。计之得者,孰过于此哉!

郎瑛是站在明王朝的立场上发上述议论的,虽然明王朝当初设立茶马司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为诸蕃考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茶马互市促进了中原与诸蕃之间的交流,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使河州成了汉、回、藏各民族贸易往来的中心、物资主要集散地。

从明朝以后,河州出现了一个专门从事贸易的群体。这个群体以善于经商的回族为主,以藏、汉等其他民族为副。他们跨江渡河,走南闯北,活跃在中原大地,活跃在高山密林。他们连同他们的后代,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以长途贩运为生。到了民国,这个群体依然承担着物资交流的重任,人们称之为脚户。这些脚户,用他们的双脚,在古道、陡壁、大漠、古驿、黑店、雨雪中,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反映他们辛酸生活的花儿,至今还在传唱。

明代的茶马贸易是通过专门的管理机构茶马司来实现的。茶马司的设置数量、地点和时间则是伴随着明朝经济军事的变化而变化的。

据《明史》记载,设立河州茶马司的时间是在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当时,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到了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罢洮州茶马司,以河州茶马司总之。洪武三十年(1397年),设在秦州(天水)的茶马司已无互市,迁到了西宁。1413年,又设立了甘州茶马陕西行都司地。

据《河州志》记载,管理茶马司的机构叫监督府。监督府,监督茶马之任也。设同知一员,为正五品,辖三十六族,四十四关。土司招商中马、州卫指挥、千户俱听辖,由此可见它的权力之大。

茶马司设置以来,根据情况随时不断调整,由明初的四大茶马司发展为五司。明神宗时又从五司变为六司,部设西宁、河、洮、岷、甘、庄浪六茶司交马共九千六百匹,著为令。

明代在茶马贸易管理中,还实行了金牌信符制度。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以保证明中央对地方少数民族茶马贸易的垄断地位,达到控驭番民和强化明王朝统治之目的。此项制度先后实行了70余年。

据《河州志》记载,洪武五年,设立茶马司,抽分商茶,比对金牌易马。明朝实行的正是以金牌为差发马匹的凭证。凡是持有金牌信符的少数民族即所谓的纳马番族,每三年钦差近臣前来会同镇守三司等官,统领官军,深入到番境扎营,调集夷番,比对金牌字号,收纳差发马匹,给与价茶。

明代河州卫管辖的范围之内,共有珍珠、鸿化、灵藏等19个部族承担着向政府纳马的职责,通过河州的茶马司与汉族地区进行茶马互市。

除金牌信符制外,还有如茶法、茶马、马法众多的诏谕、指令、条文和规章制度。为使茶马互市得以顺利进行,明政府还派遣大量的近使、钦差、御史及至尚书、公卿等进行巡察管理。历史上,督理茶马中有名有姓者多达几十人,未留下姓名者更是何其多也。

而在这种由官方垄断控制的茶马交易中,深受盘剥之苦的仍是广大少数民族。在当时的茶马交易中,将马分为三等。上马最高时可换到120斤茶,下马最低时可换20斤茶。通常情形下,上马价为80斤,中马为60斤,下马为40斤或者更少一些。相比之下,清代的马价略高于明代,平均以80斤茶换一匹马;而在明代,平均约40斤左右换一匹马,可见这种茶贵马贱的情形下对少数民族利益的剥削之重,加之运茶之道上设卡交钱,层层盘剥,使番民不堪重负,纷纷外逃,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正常发展。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5341.html

上一篇:茶树原产地是中国

下一篇:中国产茶历史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