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广东名茶-潮州--凤凰茶

2021-10-12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广东名茶-潮州--凤凰茶”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潮州地处广东省东部,西与福建接壤,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潮州建制历史悠久。自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设立海阳县以来,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隋朝时撤郡设州,始称潮州。

潮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潮人文化,拥有地方特色鲜明、结构完整、门类齐全、品位甚高的文化景观,728处文物点以及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大锣鼓、潮州戏等众多潮字品牌,构成潮州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自古就有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的美誉。

潮州民俗文化独特。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民俗风情等,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潮州工艺巧夺天工。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中粤绣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中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潮州的工艺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细如丝,声如罄见长,潮州因而成为我国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

潮州文物古迹众多。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28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始建于南宋、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石桥梁的广济桥,国内罕见的宋代建筑府第许驸马府,始建于唐代、堪称粤东地区佛教活动中心的开元寺,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黄公祠,反映宋代潮州陶瓷业繁荣景象的笔架山宋窑遗址等。

茶导游

潮州自然风光秀美,山光水色十分宜人。北部潮安县凤凰山主峰海拔1497米,为粤东最高峰,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和少数民族畲族的发祥地,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山上有高10多米、覆盖面积一亩多、年龄600多岁的宋茶树王,山顶还有面积60多亩的古火山口凤凰天池。潮州名茶凤凰茶即出自凤凰山。

茶史追溯

潮州凤凰山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当代学者已将潮州的产茶史追溯至唐代。民间盛传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叶尖似鹪嘴的树叶,烹制成茶,饮后既止渴又生津,故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明朝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初稿》记载:茶,潮之出桑浦者佳,当时潮安已成为广东产茶区之一。清代,凤凰茶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列入全国名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潮安茶区茶园面积不断增长,茶叶品质也有很大提高。1982年起,凤凰茶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名茶鉴赏

凤凰茶品质极佳,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之特点。依品质档次分为单丛--浪菜--水仙三档,凤凰单丛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挺直肥硕,色泽黄褐,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郁、甘醇、爽口,汤色清澈,叶底青绿镶红,耐冲泡。凤凰单丛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茶诗为证

潮州春思

清丘逢甲

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揽炭手亲煎。

小砂壶瀹新鹪咀,来试湖山处女泉。

注:处女泉位于潮州西湖公园)

小贴士

独特的潮州工夫茶,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形成很有特色的潮州茶文化。潮州堪称为中国最讲究茶道的地方,这与当地的凤凰山盛产名茶有很大关系。潮州人饮茶在茶具、茶叶、用水和冲泡方法上都很讲究。在潮州,不论嘉会盛宴,或是闲处逸居,乃到豆棚瓜下、担侧摊前,人们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幅幅提壶擎杯长斟短酌、充满安逸情趣的风俗图画。潮州工夫茶讲究茶具器皿配备之精良和烹制之功夫。茶壶、茶杯、茶盘、茶垫、水瓶、泥炉、砂铫、榄核碳等是必备的茶具。而严格的烹制又需按泡器、纳茶、侯汤、冲点、刮沫、淋罐、洒茶等程序进行,方能得到工夫茶之三味。正是这些特别的器皿和烹法,使工夫茶独具韵味,扬名天下。真可谓一茶入口,甘芳润喉,通神彻窍,其乐无穷。

茶经网扩展阅读

潮州“功夫茶”介绍


潮州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而潮州茶文化又是岭市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尤以“功夫茶”为著称。“功夫”,本为茶名(一种中等茶),后演化为烹茶方法。《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

潮州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功夫茶,在当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会友。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闲居在家,只要一起身,就会先烧上一壶泉水,为一天的品茶开个前奏。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功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儒雅人家的功夫茶特讲究,有茶童(戏称“风炉县长”)专侍,挑担、入山、浮水,临清溪而烹茶,观山水而论道,赋诗辞而抒情,别有一番情趣。功夫茶乃文人骚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故在许多诗文中均言及功夫茶,如近代诗人丘逢甲从日本回国后,在潮州生活时作《潮州春思》诗六首,其中一首记述春日烹品功夫茶的情景,曰:“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觜,来试潮山处女泉。”

功夫茶的特点

潮州功夫茶,以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与以茶寄情为特点。据翁辉东《潮州茶经》称:“功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志之烹制法。”功夫茶一般不用红茶和绿茶,而用半发酵的乌龙、奇种与铁观音,不必要上等茶,茶叶远没有茶具讲究。功夫茶的茶具,往往是“一式多件”,一套茶具有茶壶。茶盘、茶杯、茶垫、茶罐、水瓶、龙缸、水钵、红泥火炉、砂姚、茶担、羽扇等,一般以12件为常见,如12件皆为精品,则称“十二宝”,如其中有8件为精品,或4件为精品,则称“八宝”或“四宝”。茶具讲究名产地、名厂家出品,精细、小巧,质量上乘,俨然一套工艺品,体现潮州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价值取向。功夫茶的茶壶,多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要求“小浅齐老”,茶壶“宜小”,“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烫”,“独自斟酌,愈小愈佳”;茶杯也宜小宜浅,犹如半只乒乓球,色白如玉,杯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

功夫茶之功夫,全在茶之烹法,虽有好的茶叶、茶具,而不善冲,也全功尽废。潮州功夫茶的烹法,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也有人把烹制功夫茶的具体程序概括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或称“八步法”

治器——冲茶前的准备工作,从起火到烧开水,冲烫茶具;

纳茶——将茶叶分粗细后,分别把茶叶装入茶壶,粗者置于底、中者置于中、细者置于上,茶叶不可装得太满,仅七八成即可;

候茶——讲究煮水,以“蟹眼水”为度,如苏东坡所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初沸的水冲茶最好;

冲点——讲究“高冲”、开水从茶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茶叶冲散,茶沫溢出,可能把茶冲坏;

刮沫——冲茶时溢出的白色茶沫,先用茶壶盖刮去,然后把茶壶盖好;

淋罐——茶壶盖好后,即用开水冲淋壶盖,既可冲去溢出的茶沫,又可在壶外加热;

烫杯——在筛茶前,先烫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温,茶不易凉,也能使茶生香;

筛茶——讲究“低筛”,这是潮州功夫茶的特有筛茶方法,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然后如“关公巡城”般地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地筛洒在各个杯中,不能一次注满一杯,以示“一视同仁”,但一壶茶却必须循环筛酒以至于尽,即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潮州功夫茶,不同于一般的喝茶,二者之异首先在于非同一般喝茶那样,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与其说为解渴,不如说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叙情;其次,潮州功夫茶特别地讲究食茶的礼节,待茶冲完,主客总是谦让一番,然后请长者、贵宾先尝,杯沿接唇,茶面迎鼻,闻茶之香,一啜而尽。

功夫茶这一套礼仪正是中国传统的“茶道”。

潮州茶文化


(一)潮州“功夫茶”

潮州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而潮州茶文化又是岭市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尤以“功夫茶”为着称。“功夫”,本为茶名(一种中等茶),后演化为烹茶方法。《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

潮州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功夫茶,在当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会友。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闲居在家,只要一起身,就会先烧上一壶泉水,为一天的品茶开个前奏。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功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儒雅人家的功夫茶特讲究,有茶童(戏称“风炉县长”)专侍,挑担、入山、浮水,临清溪而烹茶,观山水而论道,赋诗辞而抒情,别有一番情趣。功夫茶乃文人骚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故在许多诗文中均言及功夫茶,如近代诗人丘逢甲从日本回国后,在潮州生活时作《潮州春思》诗六首,其中一首记述春日烹品功夫茶的情景,曰:“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觜,来试潮山处女泉。”

(二)功夫茶的特点

潮州功夫茶,以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与以茶寄情为特点。据翁辉东《潮州茶经》称:“功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志之烹制法。”功夫茶一般不用红茶和绿茶,而用半发酵的乌龙、奇种与铁观音,不必要上等茶,茶叶远没有茶具讲究。功夫茶的茶具,往往是“一式多件”,一套茶具有茶壶。茶盘、茶杯、茶垫、茶罐、水瓶、龙缸、水钵、红泥火炉、砂姚、茶担、羽扇等,一般以12件为常见,如12件皆为精品,则称“十二宝”,如其中有8件为精品,或4件为精品,则称“八宝”或“四宝”。茶具讲究名产地、名厂家出品,精细、小巧,质量上乘,俨然一套工艺品,体现潮州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价值取向。功夫茶的茶壶,多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要求“小浅齐老”,茶壶“宜小”,“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烫”,“独自斟酌,愈小愈佳”;茶杯也宜小宜浅,犹如半只乒乓球,色白如玉,杯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

功夫茶之功夫,全在茶之烹法,虽有好的茶叶、茶具,而不善冲,也全功尽废。潮州功夫茶的烹法,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也有人把烹制功夫茶的具体程序概括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或称“八步法”

治器——冲茶前的准备工作,从起火到烧开水,冲烫茶具;

纳茶——将茶叶分粗细后,分别把茶叶装入茶壶,粗者置于底、中者置于中、细者置于上,茶叶不可装得太满,仅七八成即可;

候茶——讲究煮水,以“蟹眼水”为度,如苏东坡所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初沸的水冲茶最好;

冲点——讲究“高冲”、开水从茶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茶叶冲散,茶沫溢出,可能把茶冲坏;

刮沫——冲茶时溢出的白色茶沫,先用茶壶盖刮去,然后把茶壶盖好;

淋罐——茶壶盖好后,即用开水冲淋壶盖,既可冲去溢出的茶沫,又可在壶外加热;

烫杯——在筛茶前,先烫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温,茶不易凉,也能使茶生香;

筛茶——讲究“低筛”,这是潮州功夫茶的特有筛茶方法,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然后如“关公巡城”般地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地筛洒在各个杯中,不能一次注满一杯,以示“一视同仁”,但一壶茶却必须循环筛酒以至于尽,即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潮州功夫茶,不同于一般的喝茶,二者之异首先在于非同一般喝茶那样,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与其说为解渴,不如说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叙情;其次,潮州功夫茶特别地讲究食茶的礼节,待茶冲完,主客总是谦让一番,然后请长者、贵宾先尝,杯沿接唇,茶面迎鼻,闻茶之香,一啜而尽。

功夫茶这一套礼仪正是中国传统的“茶道”。

潮州“功夫茶”盛行及特点


潮州茶文化:广东吃茶文化的代表

广东吃茶文化以潮州茶功夫最有代表性:

一 “功夫茶”及其盛行

潮州茶文化是岭市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功夫茶”为著称。“功夫”,本为茶名(一种中等茶),后演化为烹茶方法。《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

潮州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功夫茶,在当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会友。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功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儒雅人家的功夫茶特讲究,有茶童(戏称“风炉县长”)专侍,挑担、入山、浮水,临清溪而烹茶,观山水而论道,赋诗辞而抒情,别有一番情趣。功夫茶乃文人骚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故在许多诗文中均言及功夫茶,如近代诗人丘逢甲从日本回国后,在潮州生活时作《潮州春思》诗六首,其中一首记述春日烹品功夫茶的情景,曰:“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觜,来试潮山处女泉。”

二 功夫茶的特点

潮州功夫茶,以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与以茶寄情为特点。据翁辉东《潮州茶经》称:“功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志之烹制法。”功夫茶一般不用红茶和绿茶,而用半发酵的乌龙、奇种与铁观音,不必要上等茶,茶叶远没有茶具讲究。功夫茶的茶具,往往是“一式多件”,一套茶具有茶壶。茶盘、茶杯、茶垫、茶罐、水瓶、龙缸、水钵、红泥火炉、砂姚、茶担、羽扇等,一般以12件为常见,如12件皆为精品,则称“十二宝”,如其中有8件为精品,或4件为精品,则称“八宝”或“四宝”。

茶具讲究名产地、名厂家出品,精细、小巧,质量上乘,俨然一套工艺品,体现潮州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价值取向。功夫茶的茶壶,多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要求“小浅齐老”,茶壶“宜小”,“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烫”,“独自斟酌,愈小愈佳”;茶杯也宜小宜浅,犹如半只乒乓球,色白如玉,杯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

功夫茶之功夫,全在茶之烹法,虽有好的茶叶、茶具,而不善冲,也全功尽废。潮州功夫茶的烹法,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也有人把烹制功夫茶的具体程序概括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或称“八步法”。

治器——冲茶前的准备工作,从起火到烧开水,冲烫茶具;

纳茶——将茶叶分粗细后,分别把茶叶装入茶壶,粗者置于底、中者置于中、细者置于上,茶叶不可装得太满,仅七八成即可;

候茶——讲究煮水,以“蟹眼水”为度,如苏东坡所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初沸的水冲茶最好;

冲点——讲究“高冲”、开水从茶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茶叶冲散,茶沫溢出,可能把茶冲坏;

刮沫——冲茶时溢出的白色茶沫,先用茶壶盖刮去,然后把茶壶盖好;

淋罐——茶壶盖好后,即用开水冲淋壶盖,既可冲去溢出的茶沫,又可在壶外加热;

烫杯——在筛茶前,先烫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温,茶不易凉,也能使茶生香;

筛茶——讲究“低筛”,这是潮州功夫茶的特有筛茶方法,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然后如“关公巡城”般地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地筛洒在各个杯中,不能一次注满一杯,以示“一视同仁”,但一壶茶却必须循环筛酒以至于尽,即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潮州功夫茶,不同于一般的喝茶,二者之异首先在于非同一般喝茶那样,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与其说为解渴,不如说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叙情;其次,潮州功夫茶特别地讲究食茶的礼节,待茶冲完,主客总是谦让一番,然后请长者、贵宾先尝,杯沿接唇,茶面迎鼻,闻茶之香,一啜而尽。功夫茶这一套礼仪正是中国传统的“茶道”。

潮州茶文化,武动乾坤


潮州“功夫茶”茶文化:潮州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而潮州茶文化又是岭市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尤以“功夫茶”为着称。“功夫”,“武动乾坤”本,为茶名(一种中等茶),后演化为烹茶方法。《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

潮州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功夫茶武动乾坤,在当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会友。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闲居在家,只要一起身,就会先烧上一壶泉水,为一天的品茶开个前奏。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功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儒雅人家的功夫茶特讲究,有茶童(戏称“风炉县长”)专侍,挑担、入山、浮水,临清溪而烹茶,观山水而论道,赋诗辞而抒情,别有一番情趣。功夫茶乃文人骚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故在许多诗文中均言及功夫茶,如近代诗人丘逢甲从日本回国后,在潮州生活时作《潮州春思》诗六首,其中一首记述春日烹品功夫茶的情景,曰:“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觜,来试潮山处女泉。”

武动乾坤潮州功夫茶的特点

潮州功夫茶,以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与以茶寄情为特点。据翁辉东《潮州茶经》称:“功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志之烹制法。”功夫茶一般不用红茶和绿茶,而用半发酵的乌龙、奇种与铁观音,不必要上等茶,茶叶远没有茶具讲究。功夫茶的茶具,往往是“一式多件”,一套茶具有茶壶。茶盘、茶杯、茶垫、茶罐、水瓶、龙缸、水钵、红泥火炉、砂姚、茶担、羽扇等,一般以12件为常见,如12件皆为精品,则称“十二宝”,如其中有8件为精品,或4件为精品,则称“八宝”或“四宝”。茶具讲究名产地、名厂家出品,精细、小巧,质量上乘,俨然一套工艺品,体现潮州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价值取向。武动乾坤功夫茶的茶壶,多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要求“小浅齐老”,茶壶“宜小”,“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烫”,“独自斟酌,愈小愈佳”;茶杯也宜小宜浅,犹如半只乒乓球,色白如玉,杯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

功夫茶的具体程序概括为:

“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或称“八步法”

治器——冲茶前的准备工作,从起火到烧开水,冲烫茶具;纳茶——将茶叶分粗细后,分别把茶叶装入茶壶,粗者置于底、中者置于中、细者置于上,茶叶不可装得太满,仅七八成即可;候茶——讲究煮水,以“蟹眼水”为度,如苏东坡所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初沸的水冲茶最好;冲点——讲究“高冲”、开水从茶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茶叶冲散,茶沫溢出,可能把茶冲坏;刮沫——冲茶时溢出的白色茶沫,先用茶壶盖刮去,然后把茶壶盖好;淋罐——茶壶盖好后,即用开水冲淋壶盖,既可冲去溢出的茶沫,又可在壶外加热;烫杯——在筛茶前,先烫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温,茶不易凉,也能使茶生香;筛茶——讲究“低筛”,这是潮州功夫茶的特有筛茶方法,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然后如“关公巡城”般地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地筛洒在各个杯中,不能一次注满一杯,以示“一视同仁”,但一壶茶却必须循环筛酒以至于尽,即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潮州功夫茶,不同于一般的喝茶,二者之异首先在于非同一般喝茶那样,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与其说为解渴,不如说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叙情;其次,潮州功夫茶特别地讲究食茶的礼节,待茶冲完,主客总是谦让一番,然后请长者、贵宾先尝,杯沿接唇,茶面迎鼻,闻茶之香,一啜而尽。武动乾坤功夫茶这一套礼仪正是中国传统的“茶道”。

潮州工夫茶艺概说(一)


潮州工夫茶艺概说(一)

定式,较早的文字记载是清代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及至民国翁辉东撰《潮州茶经·工夫茶》,则以详尽著称。后之介绍文字,未见有超越其窠臼者。兹特摘要引述如下。

选茶

潮人独钟乌龙茶。尤其是福建、武夷岩茶,最受青睐。

选水

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山水尚分等级,“山顶泉轻清,山下泉重浊,石泉清甘,沙中泉清洌,土中泉浑厚;流动者良,负阴者胜,山削泉寡,山秀泉神,其水无味”。江水应取于远离居民区者。井水应从常用井中汲取。

活火

所谓“活火”,是指炭之有焰者。潮人煮茶,多用绞只炭。绞只炭的优点是木脂尽脱,烟臭无存,敲之有声,碎之莹黑;一经点燃,室中还隐隐可闻“炭香”。更有用“橄榄核炭”者,那是以乌榄肃肉去仁之核,入窑窒烧,逐尽烟气,俨若煤屑;以之烧水,焰活呈蓝色跳跃,火匀而不紧不慢;如此核炭,最为珍贵难得。余者如松炭、杂炭、柴草、煤等,就没有资格入工夫茶之炉了。

潮人所用,大体相同,唯精粗有别而已。常用器皿——

1、。俗名“冲罐”,以江苏宜兴珠砂泥制者为佳。最爱潮人看重的是“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

壶之采用,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其大小之分,视饮数而定,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之别。壶之深浅,则关系气味;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若去盖后浮于水中,不颇不侧,谓之“水平”,能显示制工精巧均衡。去盖覆壶,流口、壶咀、提柄上缘皆平而成一直线,谓之“三山齐”,也属质量上乖之标志。

壶之色泽,有硃砂、古铁、粟色、紫泥、石黄、天青等,间有银硃闪烁者,乃以钢砂和制之;硃粒累累,俗称柚皮砂,更为珍贵,价同拱璧,所谓砂土与黄金争价,即指此也。

壶之款式,有小如桔子,有大如蜜柑,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又有六角、栗子、圆珠、莲子、冠桥等。式样精美,巧妙玲珑,饶有风趣。

2、盖瓯。形如仰钟,而有上盖,下有茶垫。盖瓯本为宦家供客自斟自啜之器,因有出水快、去渣易之优点,潮人也乐意采用,尤其是遇到客多稍忙的场合,往往用它代罐。但因盖瓯口阔,不难留香,故属权宜用之,不视为常规。即便如此,其纳茶之法,仍怀纳罐相同,不能马虎从事。

3、茶杯。茶杯以若深制者为佳,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背书“若深珍藏”四字。此外,还有精美小杯,直径不足一寸,质薄如纸,色洁如玉,称“白玉杯”。不薄不能起香,不洁不能衬色。目前流行的白玉杯为枫溪产,质地极佳。

四季用杯,各有色别;春宜“牛目杯”,夏宜“栗子杯”,秋宜“荷叶杯”,冬宜“仰钟杯”。杯亦宜小宜浅;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

4 、茶洗。茶洗形若大碗,深浅色样各别。烹茶之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贮浸茶杯,副洗一贮浸冲罐,一以储存茶渣及杯盘弃水。

5 、茶盘。茶盘宜宽宜平。宽则可容四杯,有圆如满月者,有方如棋枰者;盘底欲平,边缘欲望浅,则杯立平稳,取饮方便。

6 、茶垫。形状如盘而小,用以放置冲罐、承受沸汤。茶垫式样也多,依时各取所需;夏日宜浅;冬日宜深,深则多容沸汤,利于保温。茶垫之底,托以“垫毡”;垫毡用秋瓜络,其优点是无异味,且不滞水。目前,因茶家多采用“茶船”,操作时并将冲罐置于上层茶盘,因此茶垫遂省。

7 、 水瓶。水瓶贮水以备烹茶。瓶之造形,长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者为佳品。另有一种形似萝卜樽,束颈有咀,饰以螭龙图案,名“螭龙樽”,俗称“钱龙樽”,属类,同为茶家所重。

8 、水钵。多为瓷制,款式亦繁。置茶几上,用以贮水,并配椰瓢掏水。有明代制造之水体,用五金釉,钵底画金鱼二尾,水动则金鱼游跃,诚稀世奇珍。

9 、龙缸。龙缸容量大,托以木几,置斋舍之恻。素瓷,气色盎然。以宣德年制最佳,康熙、乾隆年间所产,也属珍品。

10、红泥火炉。红泥火炉,高六七寸。另有一种“高脚炉”,高二尺余,下半部有格,可盛榄核炭。这类火炉,尽管低有别,但通风束火,作业甚便。

11、砂铫。俗名“茶锅仔”,是枫溪名手所制,轻巧美观。也有用铜或轻铁做成之铫,然生金属气味,不宜用。

12、羽扇。用以煽米。潮安金砂陈氏有自制羽扇,拣净白鹅翎为之,其大如掌,竹柄丝缰,柄长二尺;色纯而形态精雅,质轻而成风迅速。

13、 铜筷。用以钳炭挑火。

14、 锡罐。名贵之茶,须用名罐贮藏。潮阳颜家所制锡罐,罐口密闭,最享盛名。如品种繁多,锡罐数量也要与之对应,做到专茶专罐存放,避免混杂。有烹茶之家,珍藏大小锡罐竟达数十个之多者!

15、 茶巾。用以净涤器皿。

16、 竹筷。用以箝挑茶渣。

17、 茶几。或称茶桌,用以摆设。

18、 茶担。或称茶挑,用以贮装茶器。春秋佳日,登山游园,临流漱石,林壑清幽;挑上茶担,挑上茶担,择地烹茗,啜饮云腴,有如羲皇仙境。

上开工夫共十八种,饮茶之家,必须一一具备,方可称得上“工夫”二字。

烹茶

翁氏《工夫茶》云:“茶质、水、火、,既一一讲究,苟烹制拙劣,亦何能语以工夫之道?是以工夫茶之收功,全在烹法。”兹就翁氏所归纳之工夫茶烹法程序,结合冲饮实践所得,朗列如下:

1、治器:泥炉起火,砂铫掏水,煽炉,洁器,候火,淋杯。

2、纳茶:静候砂铫中有松涛飕飕声,初沸出现鱼目时,,即把砂铫提起,淋罐、淋杯令热。再将砂铫置炉上,俟其火硕,一面打开锡罐,倾茶于素纸上,分别粗细,取其最粗者填于罐底滴口处,次用细末,填塞中层,另以稍粗之叶撒于上面。如此之工夫,谓之“纳茶”。纳茶不可太饱满,约七八成足矣。神明变化,此为初步。

3、候汤:汤分三沸。一沸太稚,三沸太老; 二沸最宜。“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第二沸,正好之候也。”

4、洗茶: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入壶心,不可断续,也不可迫促。铫宜提高倾注,称“高冲”,始于涩滞之病。首次就入沸水后,应立即倾出茶汤,以去除叶中所含杂质,这就是“洗茶”。倾出的茶汤废弃不喝。

5、冲点:冲法同上。

6、刮沫:冲水必使满而忌溢;满时,茶沫浮白,凸出壶面,提壶盖从壶口平刮之,沫即散坠,然后盖定。

7、淋罐:壶盖盖定后,复以热汤遍淋壶上,俗谓“热罐”。一以去其散坠余沫;二则壶外追热,香味充盈于壶中。

8、烫杯:淋罐已毕,仍必淋杯,俗谓之“烧钟”。淋杯之汤,宜直注杯心。“烧钟热罐,方能起香”:这是不容光焕发忽略的“工夫”。淋杯后洗杯,倾去洗杯水。

9、洒茶:纳入壶中后,淋罐、烫杯、倾水、几番经过,正洒茶适当时候。因为洒茶不宜速,亦不宜迟。速则浸浸未透,香味不出;迟则香味迸出,茶色太浓,致辞茶味苦涩,前功尽废。洒必各杯轮匀,称“关公巡城”;又必余沥全尽,称“韩信点兵”;壶宜放低洒茶,以避免飘散、泡沫丛生,称“低洒”。

品茶

“洒茶既毕,乖热人各一杯饮之。杯缘接唇,杯面迎鼻,香味刘齐到,一啜而尽,三嗅杯底。味云腴,食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境界至此,已得工夫茶三味”。

以“品”为主的井然有序的饮茶方式,形成逻辑程序的体系,这就叫做“潮洲工夫方法”。它显示高雅,表达礼仪,寄托情谊,反映素质,表现自我。而美正是在工夫茶冲饮程式之细腻周密、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气氛和谐等现象中产生的,也是主客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其全过程,颇能体现“和为贵”之高尚情操,并反映出本地区某种历史传统、水平与时代背景,起到提高人们生理、素质的良好。这就是潮洲工夫茶的程式美及其美学价值所在。

中国茶道之潮州功夫茶


据悉,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咀,来试湖山处女泉。(近代丘逢甲《潮州春思》其六)瀹(yu),煮;鹪咀,茶叶名;处女泉,出自潮州西湖。诗中所绘是潮州人延续了数百年,至今仍常见的生活场景烹茶,人称工夫茶。

《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工夫茶为最。潮州工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地,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品茶并不仅是为了解渴,还要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工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道之集大成者。翁辉东的《潮州茶经》称:工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志之烹制法。工夫茶的茶具是一式多件,有茶壶、茶盘、茶杯、茶垫、茶罐、水瓶、龙缸、水钵、红泥火炉、砂姚、茶担、羽扇等12件,讲究产地、出品。茶壶多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要小浅齐老;茶杯则要小浅薄白。

工夫茶之工夫,全在茶之烹法。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也有人概括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或称八步法:

治器冲茶前的准备工作,从起火到烧开水,冲烫茶具;纳茶将茶叶分粗细后装入茶壶,粗者置于底、中者置于中、细者置于上,七八成即可;候茶讲究煮水,以蟹眼水为度,如苏东坡所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初沸的水最好;冲点讲究高冲,开水从茶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刮沫冲茶时溢出的白色茶沫,用茶壶盖刮去;淋罐茶壶盖好后,即用开水冲淋壶盖;烫杯在筛茶前,先烫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温;筛茶讲究低筛,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然后如关公巡城般地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地筛洒在各个杯中,以示一视同仁,但一壶茶必须循环筛洒以至于尽,即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潮州功夫茶就是这样。

广东早茶的来源


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叹在广东话中是享受的意思,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

说起广东早茶的来源,要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广州有一种名为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以几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脚谈话。后来出现了茶居,规模渐大,变成茶楼,此后广东人上茶楼喝早茶蔚然成风。直到今天,广东早茶中茶水已经成为配角,茶点却愈发精致多样,这种传统文化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但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越来越成为广东人休闲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既名为早茶,茶水便自然是广东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茶的茶水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常见的有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有的人也喜欢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凉祛火。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广东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恰是绝佳配搭。

广州人无论在早晨上工前,还是在工余后,抑或是朋友聚议,总爱去茶楼,泡上一壶茶,要上两件点心,美名一盅两件,如此品茶尝点,润喉充饥,风味横生。广州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为讲究,饮早茶的风气也最盛,由于饮早茶是喝茶佐点,因此当地称饮早茶谓吃早茶。

在广东城市或乡村小镇,吃茶常在茶楼进行。如在假日,全家老幼登上茶楼,围桌而坐,饮茶品点,畅谈国事、家事、身边事,更是其乐融融。亲朋之间,上得茶楼,谈心叙谊,沟通心灵,倍觉亲近。所以许多即便交换意见,或者洽谈业务、协调工作,甚至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也是喜欢用吃(早)茶的方式去进行,这就是汉族吃早茶的风尚至所以能长盛不衰,甚至更加延伸扩展的缘由。

值得注意的是:吃早茶并非是饮茶,其实质是上酒楼吃早餐而已。

潮州工夫茶的渊源、发展和现状


一、引言

潮州工夫茶,亦称潮汕工夫茶。两者同源同义。古潮州郡治,覆盖现今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区及潮安、饶平、澄海、南澳、潮阳、惠来、普宁、揭西、揭东九县,还远及丰顺、大埔、焦岭县等。追溯潮州茶事,偶有关联,故以“潮州工夫茶”命题。

有关潮州工夫茶的主要著述有:黄挺《潮汕文化源流.潮汕工夫茶》、陈香白《潮州工夫茶概论》、曾楚柄(潮州工夫茶)等。还有其他作者的专文见之报刊或丛书。而在此前,另一重要著述,潮籍学者翁辉东的《潮州茶经--功夫茶》,在茶界中却鲜为人知,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近期有黄挺等几位作者在专著中引为附录,才为众人所知。

翁辉东(一八八六-一久六三),广东海阳县金石人,字子光,曾任潮州韩山师范学监,代校长,后专心于著述。编有乡土教材《潮州乡土历史》、《潮州乡土地理》;著《潮州民俗志》、《潮州文物图志》、《潮州金石考》等。《潮州茶经》,作于一久五七年清明,以抄本行世。

翁氏《潮州茶经》,较为全面反映潮洲工夫茶的概貌,吸收唐、宋以降历代先贤论茶精苹,融大潮地产茶铭区、嗜茶品类、取水掌火、茶具、冲泡、啜饮、寻韵等基本内容,总结成简洁的文字。规范的程式。工夫茶就是从择茶到冲泡全过程“求粗、求工”,并由此体味工天茶的“味云腴,食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的“三昧”境界。

二、潮州日工夫茶的特点

《潮州茶经》问世已有四零多年,它在总结和发扬潮汕茶俗文化方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潮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交汇融合的特殊地域,潮州茶俗文化的形成便是特例之一。

潮式工夫茶的特点,第一是在开放、多元中形成鲜明的个性。从技茬的观点和物质的观点来衡量,始终是开放的、多元的,由于开放,就有吸取相创造。

工夫茶“四宝”:“宜兴紫砂壶,景德镇若琛杯,枫溪砂桃,潮阳红泥炉”,还有“潮阳颜家锡罐”,“潮安陈氏羽扇”等,即是一例。饮茶的“茶品”,甚至种植的茶树品种、单丛,也是多元的、开放的。潮州工夫茶有它的鲜明个性,走进哪家哪户,茶盘家伙一摆,不用问,便是工夫茶,如翁氏所说“潮人所用茶具大体相同,不过以家资有无,精粗有别而已”。有了“大体相同,精粗有别”,就有“雅俗共赏”的基础。翁氏在序言中说明白:“无论盛会盛宴,闲处独居,商店工场,下至街边路侧,豆棚瓜下,每于百忙当中,抑或闲情逸致,无不借此泥炉砂挑,擎杯提壶,长斟短酌,以度此快乐人生。”潮州工夫茶以“精细”的工夫“收工夫茶之功”,就是鲜明个性中的“特质”。

潮州工夫茶特点之二,是运用工夫茶艺追求“真美”。好茶好味,“酽、热、香、滑”,人各一杯,不玄虚,不造作,平易自然。翁辉东《潮州茶经》对传统工夫茶艺的择茶、选水、备具及冲泡法有如下概述:

一.茶之木质,(有名区、品种、制法之别)“潮人所嗜,在产区则为武夷、安溪,在品种则为奇种、铁观音”。

二.取水:(本之陆羽《茶经》)“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潮人嗜饮之家…诣某山某坑取水,不避劳云。

三.活火:“潮人多用绞积炭”(坚硬木烧的炭),“更有(用)橄榄核炭者”。

四.茶具:茶壶(俗名冲罐),盖瓯(代替冲罐),茶杯(宜小宜浅。径不及寸),茶洗(一正二副),茶盘,茶垫,水瓶(备烹茶),水钵(贮水),龙缸(容多量水),红泥火炉,砂铫,羽扇,铜著,茶罐,竹箸,茶桌,茶担(用于登山游水烹茗),茶罐锡盒。(共一八器)。

五.烹法:

(一)始器:洁器,候火。淋杯。

(二)纳茶:先“淋罐淋杯令热”,再纳茶至罐约七八成。

(三)候汤:木之《茶说》“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第二沸,正好之候也”。

(四)冲点:“缘壶边冲进,切忌直冲壶心,不可断续又不可迫促。挑宜进步倾注”。

(五)刮沫:“冲水必使满而忌溢,满时茶沫浮白,提壶盖从壶口平刮之”。

(六)淋罐:“复以热汤淋壶,以往其沫,壶外追热,则香咪盈溢于壶中”。

(七)烫杯:“烧盅热罐,方能起香”。

(八)洒茶:“茶叶纳后,淋罐淋杯,倾水,几番经过,正洒茶适当时候”,“洒则各杯轮匀,又必余沥全尽,两三洒后,覆转冲罐,俾滴尽之”。“洒茶既毕,乘热,人各一杯饮之”,“一缀而尽,三嗅杯底”寻韵,闻香。

近数十年来,与翁氏时期相比,程式依然,而茶品、取水、用火、茶具,均有新的发展。其原因,一是科技进步,潮汕单丛茶产区大大扩大。茶品丰富多彩:电器的应用,茶具型、制、花色多样化;二是闽、台、潮茶艺交流,进人新的交汇融合期。闽、台、潮工夫茶,本是“同源分流”,如今融汇,共创“中国工夫茶”。《潮州茶经》“三嗅杯底”;钱塘陈于厚。……金茎邑露只闻杯演化为台式“闻香杯”;“茶漏”、“公道壶”加进潮州茶具的行列;凤凰单秘迸人台式茶艺馆,潮汕人喜爱铁观音,冻顶乌龙。为何都属“中国工夫茶”。

三、工夫茶由来与“潮式工夫茶”

探究工夫茶由来,一从茶器茶具。一从泡饮方式,一从称谓。

翁辉东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工夫茶之特别赴,不在茶之本质(指茶类),而在茶具器皿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因此,翁氏又说:“潮人所嗜,在产区则为武夷,在泡制法则为绿茶、焙茶,在品种则为奇种、铁观音。”翁氏似乎在有意无意之间,说出了工夫茶的泡制法的初始,沿用了绿茶、焙茶的泡制法。

从工夫茶己有的茶具来看,其“萌芽期”似可追溯到明代后期,即一六世纪下半叶。

明代是我国制茶技术有较多创新的时期,绿茶的制作由蒸、焙改为炒青,饮茶方法由煮饮改为开水冲泡,随之适于冲饮的茶具型制也趋向小型、多样。

一五久七年,明代万历二十五年许次纤撰《茶疏》有如下记录:

产茶……于今贡茶,两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胜。

炒茶生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旋摘旋炒……。以半熟为度,微似发香,是其候矣,急用小扇,钞置被(焙)笼,纯棉大纸,底燥焙,积多候冷,进瓶收。

秤量茶注宜小不宜大,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漫……独自斟酌,愈小愈佳,容水半升者,量茶五分,其余以是增减。

瓯注茶瓯古取建窑……碾茶用之宜耳。其在本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

饮啜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所以茶注要小,小则再巡已终。……若巨器屡巡……何论品尝。何知风味乎。

这里,许次纾夸大绿茶的品饮,茶注小则香气氤氲,茶瓯以自为佳,兼贵于小。这个观点,在后期工人茶的品饮中是一脉相承的。

《茶疏》问世四零多年后,一***二年。明末冯可宾撰《岕茶笺》,则说得更为明白,他在论及茶壶、茶杯时说。

或问茶壶宜大宜小,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办得趣,何也,壹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

工夫茶品饮程式的“成型期”,应在乌龙茶创制之后才得以确立。庄任《乌龙茶的发展历史与品饮艺术》一文,根据清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王草堂《茶说》和释超全《武夷茶歌》(清一八世纪)和阮晏《安溪茶歌》,推断乌龙茶创始于一七世纪中后期,即明代中后期,适于乌龙茶的“工夫茶”品饮方式也随之兴起,首先行于武夷,再及于闽南、潮州。

见之文献明确描述武夷品茶的,是清代袁枚在乾隆五十一年(七八六)游武夷天游寺僧道献茶的记载,见之于《随园食单》:

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逮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渐渐咀嚼而体味之,果然请香扑鼻,舌有余甘。

但袁枚在武夷品茶,并未提到品饮“工夫茶”这一名目。袁枚的记载距乌龙茶创制已近百年,期间有关武夷茶的品饮方式的沿变就有待于查考了。

工夫茶饮法之传人潮汕,当与茶叶商旅有密切关系。武夷品茶技艺。主要集中在寺观僧道,前述袁枚天游寺品茶即为一例。一八零四年清代姚衡《冷秀草堂笔记》转述崇安县令柯易堂的话:

言茶之至美,名不知春在武夷天助岩下,仅一树,每岁广东洋商予以金定此树…惟寺僧乞得一、二两,以饷富商大贾求檀施。

此前(约一七五三以后),清代刘靖撰《片刻余闻集》论及武夷茶高下,分岩茶、洲茶二种,岩茶由各岩僧道采制,远近贾客于各寺庙求购。洲茶中“芽茶为属真伪相参……惟粤东人能辨之”,说明粤东人(广东人)也是评茶能人。它如《崇安县志》(八零七)、《崇安县新志》(一久四零)、《武夷山志》(一七一零)均记录了清初至乾嘉以至***期间,“潮帮”、“厂府帮”在闽北采办茶叶极为活跃,工夫茶品饮方式传人潮汕,商旅的作用应是主要途径。

但是,“工夫茶”这一名目,由“茶名”转化为“品饮”名称,是武夷寺僧,抑或“潮帮”还不清楚,而工夫茶的品饮方式,源于闽北武夷,是毫无疑问的。

潮州工夫茶品饮方式,至迟在一八世纪下半叶就已确立了。据黄挺《潮汕文化源流》的论述,最先把“工夫茶”作为一种品茶程式的名称载诸文献的,是俞蛟的《梦厂杂著.潮嘉风月》。俞于乾隆五十八至嘉庆五年(一七久三-一八零零)任广东兴宁曲史,《潮嘉风月》记载了当时韩江六篷船上饮茶习俗,从用茶,用具,茶具到品呷等程式和今天相同。《潮嘉风月》最重要的话是:“工夫茶烹治之法……”

翁氏《茶经》在列出“工夫茶”的茶具之后,作出结论:饮茶之家,必须逐一毕具,方可称为“工夫”,否则牛饮止渴,工夫茶云乎哉?”,看来,茶具是“工夫茶”的要件之一。

潮式工夫茶,简而言之,就是:茶具用具配备精良和闲情逸致的烹制。

四、潮人饮茶的历史

从潮人。识茶、种茶,惟断潮人。饮茶。

潮人对于茶的熟悉,经历了启蒙、普及、进步再普及三个阶段。

位于岭东的潮州地域,与岭南韶州(东昌、仁化、南雄等)不同,岭东不属于茶树自然分布区,近代的地方群体品种,

如丰顺乌图茶,大埔石筒茶,平远锅三茶,均带有“北种南引”的印记:叶小,抗冷,味薄。

海阳(潮安)、饶平的栽培种则带有“闽种西迁”的印记。叶大,小乔木,味厚,耐冷性一般。

茶树人工传播往往是与人口迁移同步的,潮地引入茶种,早期可能源于宋代中后期(一三世纪中期),所以潮人识茶相对较晚,是自然条件使然。潮人“识茶”的“启蒙”阶段。即由宋代至明代初期,由闽人移潮和人仕潮州的官宦阶层推动的。

茶树引种,以饶平一县最为突出。许州《广东茶叶》一久八七.一零)调查饶平待诏山下林姓族谱,林姓家族是在宋代淳拓年间(一二五零年)从福建福清迁进的,大约在乾隆十五年(一七五零)从福建引人“黄茶”(武夷茶?)种于沙米坝,此前,己有当地“土人”在待诏山种茶。又据饶平柏峻乡刘姓族谱第六代(一六八四)后从台湾带回乌龙茶种籽种于柏峻。又据《饶平茶叶志》(一久八八,末刊稿)资料,从一久世纪下半叶至加世纪,仅饶平一地,从福建引进的品种,达一六个之多。

这里,存在一个疑案,就是位于凤凰山“凤凰水仙”的来源,潮人以为是本地种,福建人以为来自福建某地,解决这个题目,都需要拿出有力证据。但无论如何,“凤凰水仙”这个群体,确是一个“宝库”,从这个“宝库”中,发掘出很多“单丛”,对潮汕茶叶贡献殊大,对“潮州工夫茶”,更是“锦上添花”。

一六世纪初期至、久世纪的二零零多年间,是潮人“识茶”的普及期,表现之一是生产茶叶,见之方志记载产地的如下:

桑浦山:一五三五年《广东通志》初稿,一六零二年《广东通志》

待诏山:一六八四年《潮州府志》,六八六年饶平县志大一七零久年《潮州府志》,一七三零年《海阳县志》

凤凰山:一六八六年、一久三五年《饶平县志儿一七零久年《潮州府志》,一久零二年《海阳县志》

惠来县:一六八七年,一七三零年《惠来县志》

丰顺县:一七四六年,一久四三年《丰顺县志》

揭阳县:一七四一年,一七七久年《揭阳县志》一八久零年《揭阳县续志》

上列,即明代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年)“桑浦山有茶”为已知最早记录,但后期似已销声匿迹。

自一六八四年(康熙二十三年)至清末,潮州各县有记录的茶名有:

待诏山茶,亦名细茶、细黄茶,产饶平。

苦茶,产大埔、丰顺。

土茶,亦名炒子茶,产揭阳。

鸟喙茶,产凤凰乌炭。

潮地产茶获得最好评价的凤凰山岛缘茶。谓:“凤凰山有峰,曰乌岽,产鸟缘茶,其香能清肺脯(清光绪二十八年《海阳县志》)”。

潮地茶产和流遮的记载,还见之茶税的记录:

清康熙二十九年(一六久零川清会典》有一段潮州广济桥茶税的记载:“潮州府厂济桥,每百斤细茶税一钱,粗茶税一分五厘,苦茶税九里,汇大桥税内。”这段记载说明有“细茶”、“粗茶”、“苦茶”三种。

约一七八零年,清代嵇璜等撰《清朝通典》也有类似记录:“潮州广济桥,每粗茶百斤,税银五分,细茶百斤,三钱四分,汇人桥税内报解。”“粗茶”是什么茶?是否是早期“乌龙茶”?是外茶输人还是自产?留待考。

一八***年,清同治三年(一八***)《广东通志》重刻本引述吴震芳《岭南杂记》(一七零五年前后),有关于潮州灯节表演采茶歌的一段描述:潮州灯节……采茶歌尤为妙丽……饰姣童为采茶女……有曰,“仲春来茶茶发芽,姐妹双双往采茶,大姐采多妹采少,不论多少早还家”;“三月采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绣手巾,两头绣出茶花朵,中间绣出来茶人。”这“采茶歌”,是反映当地的茶产现实?还是作为娱乐从外地引进?从语气分析似是引进的,这里,权作为一种潮人“颂茶”的“娱乐”吧!

潮地产茶的“进步普及期”在一久世纪末至二零世纪五零年代达到高峰。其表现是

①清末至***末期形成茶产名区:

凤凰名茶区--凤凰单挝

新塘深坑名茶区(待诏山)--深坑单丛

石鼓坪名茶区--石鼓坪乌龙

西岩名茶区--小叶乌龙,色种

岭头名茶区--奇兰

②一久八六-一久久久年,形成现代名茶区:

凤凰茶区--各式高香单秘

石鼓坪--石鼓坪乌龙

坪溪岭头--岭头单丛

现代潮汕名茶品类,琳琅满目,岭头单丛,凤凰单丛中的黄枝香、蜜兰香、八仙过海、玉兰香、桂花香等,均为乌龙茶中的妓妓者。

潮人饮茶习俗的形成,早期可能有三个途径:一是外籍特别是江南、闽省诸地职员大仕潮州;二是宋元时代闽人迁潮;三是潮人到福建贩茶人潮。

据黄挺考述,潮州市金山南麓,残留着一处宋代摩岩石刻,刻着北宋〔一零一二〕知州王汉的《金城山诗》,其中有句云:“茶灶香龛平。”引述潮州名士吴复古赠予建茶给苏东坡,苏有书《答子野》以示道谢。“茶灶香宴平”是拟景抑或烹茶,不得而知。宋朱熹好茶,游武夷也有《茶灶》诗:“仙翁遗石灶,茶烟袅细香”,是联系写武夷景色。以上说明,北宋时代潮州己有喜茶的文士和官宦论及茶事。

明代有反映潮州茶俗情节的戏文如《荔镜记》(一五六六,嘉靖刻板)和《荔枝记》(一五八一,万历刻),唱词中有:“安排扫厝点茶汤”句。对白中有:“端椅坐;讨茶食”,“人客,茶请你”,“***钟茶待你”等句。可见明代潮州民间茶事己经十分普及,这与宋末、元代福建移民潮州,带进茶籽、种茶技术和饮茶风俗,应有密切关系。潮州凤凰山最出名的单丛名为“宋种”,不管传说如何,却真实反映当地茶民的情结,以“宋”为贵。福建武夷有茶树名“宋树”(清代陆廷灿《续茶经》引自《随见录》)。

清代中后期至***潮州饮茶达到盛期,成为官民习尚,贩茶大潮及自产茶兼而有之。清代光绪《揭阳县志》说:“山中土茶……惟山中人嗜,揭所饮啜,该建茶也。”清代光绪张心泰《粤游小识》称:“潮郡犹嗜茶,茶叶有大焙、小焙、小种、名种、奇种、乌龙诸名色。”其中有产自饶平西岩、柏峻、深坑的茶叶。

此前,从福建贩茶人潮的记载还见之清代嘉庆《祟安县志》。但也不尽是“建茶”,在官宦人家,如肖麟趾(《普宁县茶》一七四五),泡的是阳羡茶。

***期间,潮人嗜茶更为出名,蒋叔南游记第一集(一久二一)中说:“武夷之茶,性温味浓,极其消食,盛行于广东。而以潮州人为嗜之。”徐珂撰《可言》卷十三(一久二四)说:“工夫茶,潮州所尚。”现今潮州、汕头人饮茶户年均消费巴达三.六千克,成为全国之冠。喜爱的茶品有乌岽单丛、岭头单丛、石鼓坪乌龙,有宋种、黄枝香、蜜冬香、八仙过海……与翁氏时相比已大大改观。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4987.html

上一篇:泡茶用瓷器、陶器与玻璃杯哪个更好?

下一篇:茶中“明珠”乌龙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