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女皇以茶喻祸福

2021-08-27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女皇以茶喻祸福”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从传世的唐代名画《唐后行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雍容华贵的一代女皇武则天被文武大臣以及随行宫女前呼后拥地出行场面,颇有威严高贵之感。但细心观赏就会发现,画中还描绘了一个手捧茶托的侍女跟从身后,以备皇帝喝茶之便。由此可见,当时在皇宫中已有饮茶的习俗,女皇生活中是常饮茶的,她在宫廷中每步都离不开茶,还需要专人陪侍为她执掌茶具茶碗,。

武则天是否雅好饮茶,正史从无记载。我曾屡去陕西乾陵,参加唐代文化旅游研讨会时,游览那气势宏伟的女皇与李治的合葬墓时,曾向该博物馆提出,是否能够承办一次唐代茶文化研讨会他们回答说:在乾陵出土文物和有关的文献资料中,还没有发现这两位皇帝与茶有关的史料,这就让我不好强求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日,偶尔翻阅闲书,据明代屠隆《考槃余事》中说,武则天博学有著述之才,但是对茶却生性讨厌,曾说: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害斯大。获益则收功茶力,贻患则不为茶灾,岂非福近易知,祸远难见。研读此话,意为茶在短时间内对调理人体有益,但长期饮茶,可能导致耗损体质,不可享用。

饮茶利多弊少是毫无疑问的。在唐代,茶已是药品、饮品、供品、礼品、禅食、商品,茶更是政治。武则天生前非常注重养生,她认为茶的弊大于利,这是她以茶养生的局限性。但从饮茶利弊之论引申到对祸福隐匿的理解,比喻福易见而祸难见,从而成为像武则天这样的帝王者在政治手段上的鉴戒,让人领略到了一个政治家的思辨与策略。

武则天是国人茶余饭后百议不厌的人物,时下荧屏中泛滥成灾的帝王戏,更是把她炒得很热。武则天是山西并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书武士彟的女儿。唐太宗贞观11年,武氏以美貌应召人宫,始为才女,赐号武媚,时年14岁。649年,太宗死,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时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决计利用武媚的美貌,转移高宗对萧氏的厚宠。遂令武氏暗中蓄发,献给高宗,封为宸妃。翌年生长子李弘,晋为昭仪。武氏再次入宫,得力于王皇后,开始对王皇后卑躬屈节,极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后与萧淑妃有矛盾,便联合王皇后,夺去高宗对萧氏的宠爱。当萧氏失宠后,她认为自己要当六宫之主,必须把王皇后打下去。654年,武昭仪产下一女儿,深得高宗喜爱。有一天,王皇后到昭仪宫中逗小公主玩了一回,然后离去。武氏在王皇后来时,故意避开,及王皇后离去,将小公主弄死被下,嫁祸于王皇后。655年,王氏被诬以杀死小公主的罪名,废去后位,立武氏为皇后。此后又生了三子一女:李贤(章怀太子)、李显(中宗)、李旦(睿宗)和太平公主,足见其专宠之地位。武氏立为皇后之后,开始参预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683年,高宗死后,李显继位为中宗,尊武氏为皇太后,由太后临朝称制。翌年,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睿宗,武太后掌实权。690年,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在她掌理朝政近半个世纪中,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打下基础。但是,武则天逼害王后萧妃,杀害亲子,大封武氏诸王,重用酷吏,严刑峻法,冤狱丛生也是事实。705年,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病危,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冬天,武氏死于东都上阳宫,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李白则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

乾陵的无字碑,是遵照武则天遗嘱所立。站此碑下,众说女皇功与过已无关紧要了。冲茶不过有两种姿态:浮与沉;喝茶人不过有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就是一杯茶,茶道不远人,这位女皇就充满了阴柔与血腥的两面性啊!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古知今| 武则天“茶喻祸福”


武则天(剧照)

近日,范冰冰主演的宫廷大戏《武媚娘传奇》自开播以来一路高歌猛进占据了收视率排行榜和话题榜第一名的位置。一边看范爷演绎一代女皇武则天,一边来品味下女皇是如何论述饮茶的利与弊。

饮茶之风盛于唐代

传世的一幅唐代名画《唐后从行图》(张黄作)中,在雍容华贵的武则天被前呼后拥的出行场面里,画家安排了一个手捧茶托的侍女跟从在后。在宫廷里帝后的走动已离不开茶,需要有专人司掌茶具,饮茶在当时已成习俗由此可见一斑。

武则天(624年705年),唐高宗李治皇后,天授元年(690年)代唐称帝,国号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是否雅好饮茶,正史无有记载。但据明代屠隆《考盘余事》说,武则天博学有著述之才,但是对茶却生性讨厌,曾低毁说: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害斯大。获益则收功茶力,贻患则不为茶灾,岂非福近易知,祸远难见。从茶在短时间内对调理人体有益和长期饮茶可能导致耗损体质出发,来比喻福易见而祸难见,茶已不再停留在品饮的层次,而成为像武则天这样的帝王者在政治上的鉴戒。

在此须说明的一点是,北宋赵令畤《侯鲭录》也记有类似的言论,作者却是唐右补阙綦毋□,而非武则天,说他也是博学有著述之才,因不喜欢饮茶而曾着有《伐茶饮序》,说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耗精,终身之累斯大。获益则归功茶力,贻患则不咎茶灾。岂非为福近易知,为祸远难见欤。

两段记载意思完全相同,文字小有差异,似《侯鲭录》所载较为确切。但从历史记载来看,武则天确实重视著述,自己着有《垂拱集》﹑《金轮集》,并召学士撰有《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乐书要录》等十多种著述。而且,所谓福近易知,祸远难见,更附合素多智计﹑明于朝纲﹑通晓文史﹑卓有主见的武则天的口吻。

关于饮茶的利和弊,唐以后有多人论及,如苏东坡的《茶说》云:除烦去腻,世故不可无茶,然暗中损人不少,空心饮茶入盐直入肾经耳,且冷脾胃,乃引贼入室也。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不知,且若能坚齿﹑消蠹。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也有同样的论说:人固不可一日无茶,然或有忌而不饮,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顿去,而脾胃自清。明代顾元庆在《茶谱》中引《梦余录》的一段话对苏东坡的损人不少一说反驳道:东坡以茶性寒,放牛生不饮,惟饮后浓茶涤齿而已。然大中三年(849年),东都(今洛阳)一僧一百三十岁,(唐)宣宗问服何药?云:性唯好茶。以坡言之,必损寿,反得长年,则又何也?从现代科学而言,饮茶利多弊少是毫无疑问的。

武则天在论饮茶的利弊时,显而易见认为弊大于利,这是她的局限之处,但从饮茶利弊之论引申到对祸福隐显的理解,这却是她的过人之处,让人领略到一个政治家的思辨。

武则天以茶论祸福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励精图治,使唐朝再次出现繁荣的盛世景象,这就是历史上的“贞观遗风”。这位才智过人的女皇帝,是否也对饮茶有所偏爱,这点在正史并没有记载。但根据明代屠隆所著《考盘余事》中的记载,武则天博学多识,饱览经书,有著述之才,不仅自己著有《垂拱集》、《金轮集》,还招揽学士撰有《玄览》、《青官纪要》、《古今内范》、《乐书要录》等十余种著述。然而博古通今、明于朝纲的武则天,却独独对茶十分讨厌,甚至曾经贬低诋毁茶饮说:“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害斯大。获益则收功茶力,贻患则不为茶灾,岂非福近易知,祸远难见”。武则天以饮茶利弊引申到祸福隐现,原句意思是说茶饮在短时间看起来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然而如果长时间饮茶却容易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初饮时对身体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等到后来引起疾病时,却很难觉察是饮茶惹的祸,这不是福易见而祸难见的道理吗?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武则天对于饮茶的利弊作出评断时,明显认为饮茶弊大于利,经长期实践经验以及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饮茶利多弊少是显而易见的。姑且不论武则天所评的不足之处,通过饮茶利弊来比喻祸隐而福显,此时,在她眼里饮茶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品味阶段,而是成为帝王在政治上的鉴戒,这才是她真正的过人之处。

自唐朝以后,关于饮茶的利弊论断,一直层出不穷。北宋苏东坡在《茶说》中说道:“除烦去腻,世故不可无茶,然暗中损人不少,空心饮茶入盐,直入肾经,且冷脾胃,乃引贼人室也。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不知,且若能坚齿、消矗”。对饮茶的益处施以重墨。明代高濂对饮茶的看法与苏东坡如出一辙,他在《遵生八笺》里说:“人固不可一日无茶,然或有忌而不饮,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顿去,而脾胃自清”。

以茶载道,以茶明志


古语有云,以文载道。意思是说将文字作为一种载体,来记录思想、道德等准则;古语又云,非淡泊无以明志。此语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意思是说,除了淡泊名利,没有什么可以表明我的志向的了。

以茶载道又是何解呢?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至千年之年,宽至风靡全球各大洲,无不为其歌颂。我们常说“茶道”,其实是与流传下来的道德准则相呼应的东西。茶,既可入道,亦可如禅。茶,来自于生活,又蕴含着高于生活的理念。人生如茶,生命如茶。沉沉浮浮,几经波折,几经磨难,却愈发地芬芳。

以茶明志。品茶,既可以养身,又可以养心。茶有六大类,茶味不同,形状不同,但经过几次冲泡后却都是淡淡的。如同人以淡泊之心立世,处纷杂的环境却仍可安之若素。茶,不管经历过什么,仍是茶;人无论受到什么诱惑,仍保持淡泊的心境。

对于喜欢喝茶的人来说,品茶是最高的境界,其实品的也是人的一种心境。人生也一样,“品人生”和“过生活”是两种心态。以茶载道,讲究不见可欲,为无为。只要有乐观的心境,茶汤就有不同,最重要的是品茶的心境。所以,茶叶的好坏并不最终决定茶的优劣,有一颗无为的、感恩的心,才是万物的真谛。若能时刻坚守“以茶载道,以茶明志”,便可避免走入混沌之路。

以兰质许茶,以兰入茶


兰花,其叶俊秀飘逸,其香清幽恬雅,自二千多年前被孔夫子赞誉为“王者香”以来,声誉鹊起,备受人们的喜爱和颂扬,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茶叶,嫩芽香叶,香高味美,是我国人民长期来“开门七件事”之一。

古人曾以兰质许茶,以兰入茶,且影响至深。明·张源在《茶录》中说:“香。茶有真香,有兰香,有清香,有纯香。雨前神具曰真香;火候均停曰兰香;不生不熟曰清香;表里如一曰纯香。”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把曰铸茶的佳品誉为“兰雪茶”。他说:“兰雪茶,曰铸者,茶味棱棱有金石之气……。他泉瀹之,香气不出。煮禊泉,投入小罐,则香气太浓郁。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寻芽得其色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兰雪。”据记载,曰铸雪芽在宋朝即誉为第一茶品。而具兰香的茶叶-明末清初南京一带风行的闵汶水茶,时人称“其色如积雪,其香如幽兰,其味而味外之味,虽百碗而不厌者。”

茶中并不含兰,甚至也无兰香,缘何却以兰质评茶,以兰命茶呢?这除了兰与茶具有同一物质属性-香以外,更主要的是千百年来,兰不仅具备有香祖、香国、天下第一香等美称,而且,“不以无人而不芳”,“名在深山士林”,赢得了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构成的儒、佛、道的共同赞许深深扎根于民族心理之中,而兰花“清寂、慎独、自芳”的个性,又恰恰与构成中国茶文化的思想主流相吻合。但毕竟在物与物之间有着各自的个性,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开始寻找真正具有兰花香型的茶叶和加工技术。明·钱椿年他的《茶谱》中对兰花等鲜花窨制茶叶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梅花,茉莉,……兰薰,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放蕊之香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

今天,兰花香成为高档名茶品质优异的独特标志,具有天然兰香的茶和经人工兰花赋香的茶均是人们所喜爱的茶中珍品。据笔者查阅宁波市第五届名茶评比会的历届名茶评比按语后发现,含天然兰香或人工赋兰香的茶叶均获高分。

兰花、茶均属热带、亚热带。在我国,兰花分布区域几乎等同于茶叶;在江浙的广大山区、云贵川西南茶区,人工的茶园与自然的兰花群落交叉分布,而且,兰花繁殖延续能力强,适应性广,品种多,春有春兰,初夏有蕙兰,夏秋有建兰,冬春有寒兰和墨兰,四季花香不绝;兰花吐香稳定,花期达1个月左右,释香盛期为7至10天,且香气高,香型独特。因此,在天然兰香茶目前沿难以掌握其工艺规律的情况下,兰花不仅仅是美化生活的一种花卉,而且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茶用香花。有人说,兰花是一个文化的符号。那么,兰与茶的结合,也将有助于推动茶文化的发展。

以茶结缘


一位和尚来买茶,茶人见和尚面目慈祥,举止端庄,遂与之闲聊。不料两人性情相和,话语投机,竟视如知己和尚出家前为检查官,掌管犯人之生死;茶人做茶前从事餐饮,常造杀业。和尚因出家受戒而吃斋,茶人因品茶渐恶荤腥而好素食。和尚以佛结缘,送茶人以佛经,佛书;茶人以茶结缘,供养和尚以茶叶,茶具。和尚与茶人说佛法,茶人与和尚论茶道。

和尚道: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茶人道:水不是茶,茶就是水。

和尚道:老实念佛证菩提。

茶人道:用心泡茶得真味。

和尚道:明心见性,度化众生,是佛陀。

茶人道:遇水舍己,济人无数,为茶饮。

和尚道:心就是佛。

茶人道:佛就是水。

两人相视一笑,原来茶汤中有佛法,佛法就在茶水里。茶与佛,其道不同,其理相通也。和尚与茶人和掌道别。茶人悟而得一联:

两头是路,品几杯顿悟茶道。

四大皆空,坐片刻难得壶途。

鉴别茶饼的方法以色辨以质辨以声辨


自“前丁后蔡”的大、小龙团“争新买宠”后,在宋神宗的熙宁年间,又出了个贾青为福建转运使,那时非常珍贵的御用茶品是密云龙。在《宋稗类钞》的工艺篇中有这样的记载:“然密云龙之出,则二团(指大小龙团茶)少粗,以不能两好也。”这也说明当时为保证密云龙茶的绝对地位,大小龙团的质量不得不退避三舍的情况。

建安在宋代成为贡茶之地后,渐渐有了一种“试茶”风气。因为当时的北苑诸山,官私茶焙之数达1300多家,制茶者造出茶叶来,自然首先要比较一番高下。正如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所描绘的:“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后来,由贡茶产地相聚而品评的“试茶”逐渐演变成了全民的“斗茶”风俗。而且,这种由品茶生发成集体裁决茶叶优劣的新事,很快风靡全社会,上至王公贵族、文人雅士,下至平民百姓、市井小民,多乐此不疲。

“斗茶”又叫“茗战”“点茶”,宋代斗茶承继的是唐五代之习。因为建安贡品多为饼茶,虽然唐代也有饼茶,但宋人对饼茶质量要求很高,用的都是建安北苑所产的选料,加工也极为精细,斗茶人首先要会辨别饼茶的质量。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总结了鉴别茶饼的方法:一是以色辨,要求茶饼“色萤彻而不驳”;二是以质辨,要求茶饼“缜绎而不浮”“举之凝结”,即要求质地密而不松散,拿在手里有一定分量;三是以声辨,要求茶饼“碾之则铿然”。总之茶饼要坚密、干燥、干净,达到上述要求,就“可验其为真品也”。

以茶做为祭祀 齐武帝以茶做祭品


以茶做为祭祀用品,在刘敬叔的《异苑》中就有所记载。浙江剡县陈务的妻子守寡多年,一直同两个儿子相依为命。陈务的妻子非常喜欢饮茶,茶几乎成为她生活之中的必需品。因为他们居住的房子附近有个古墓,所以陈务的妻子每次喝茶之前总要先给古墓斟上一杯茶以示祭祀。两个儿子很是看不惯母亲的这种做法,于是经过商讨,决定要把古墓扒了,她苦苦劝阻才保全古墓。那晚就有人托梦感谢陈务妻子,并说要报答她。果然,天亮之后,她就在自家的院子里发现十万铜钱,两个儿子听说此事后十分惭愧。从此以后,三人以茶祭奠古墓,心意也更加虔诚了。

当然,上面所说的只是一个具有一定迷信色彩的民间故事,但是我们不难看到,在刘敬叔所生活的南北朝时期,茶叶已经开始用于民间祭祀之中。而随后的南朝齐武帝萧赜将茶做为祭祀用品,则开启了茶参与宫廷祭祀活动的先河。

齐武帝萧赜是一个较为开明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位佛教信徒。他听闻南朝刘宋时一位名叫法瑶的僧人因长期饮茶,如今已79岁高龄仍然健在,于是专程请法瑶到都城建康会晤。此后,在法瑶的影响下,以及自身是佛教信徒的原因,齐武帝萧赜对于简朴的生活十分推崇,甚至在祭品中也“忌荤”。茶在这个时候充分显示出了它的双重性,不仅可以登上大雅之堂,被敬做祭祀品之用,还具有一种朴实无华的品格。因而,萧赜慧眼识茶,对茶饮偏爱有加。根据《南史·齐本纪上》的有关记载,萧赜甚至在死前的遗诏里特别要求说:“我死之后,切忌用牺牲来祭我,灵前只需供上些糕点、茶酒和果脯就可以了”。他还将这种方法推而广之,要求天下之人,无论贵贱,都要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萧赜不仅提高了茶的地位,同时还带头实行一种简朴之风,较之以前帝王死后的隆重祭祀,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实,即便是用今人的眼光去评价齐武帝,他也算是个好茶而知茶的明君圣主了。

茶以饮用传扬


茶叶成为普通的饮品,从公元600年左右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是在公元580年——960年间。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根据《汉书·赵飞燕别传》记载:汉成帝刘骜崩后(公元前7年),皇后梦成帝赐坐,命进茶,左右奏帝曰:“向者侍帝不谨,不合啜此茶。”认为西汉已饮茶,非始于三国也。与王褒时间相去不远。王褒是士大夫阶级,不是普通百姓,就是民间饮茶,也限于少数地区。《桐君录》中有记载民间劳动者开始饮茶的场景,书中说:“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未普及全国。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记载孙皓以茶当酒密赐韦曜,认为三国时已知饮茶了。但那时茶仅是宫廷中的高贵饮料,也不是民间普通饮品。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说:饮茶始于梁武帝萧衍天监年中。即公元511年左右。与根据魏·张揖的《广雅》制茶饮茶的记载,认为魏时开始饮茶,相距不远。六朝佛教盛行,寺庙争相栽茶,僧人普遍饮茶。茶作为一般药物,兴奋神经,以利坐禅却睡,未为民间普通饮品。

到了唐朝“茶为人家一日不可无”。当然必须经过隋朝的推广普及和宣传茶叶的良好效用,饮茶风盛一时。因此说茶从隋朝开始成为民间普遍饮品。

综合起来,中国的饮茶可以说:饮茶从先秦开始,到西汉、魏晋、南北朝中国南方已饮茶成风(巴蜀),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已传播到全国,到了宋代饮茶之风已盛行,到了明清时期中国饮茶之风已达到鼎盛。

饭前、饭后、饭中都可以饮茶;自己闲时可以饮,工作时也可以饮;在家可以饮,上班也可以饮;可以“代酒”,也可“代食”(僧人闭关坐禅时可以茶代食);可以搞茶道,可以开茶馆;看书可喝茶,下棋可喝茶;写诗作画饮茶有精神,写作饮茶有思路。

总之,茶叶成为普通饮品后,不论是什么场所,不论是什么时间,都可以喝茶。茶已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2875.html

上一篇:茶叶养生知识:制作奶茶用什么茶叶好

下一篇:茶叶的辨别:峨眉雪芽如何选购?峨眉雪芽选购技巧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