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唐德宗始的茶税史

2021-08-27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唐德宗始的茶税史”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饮茶在盛唐时期出现了空前的盛况,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当时除了四川地区和江南地区茶风日盛外,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也是盛行饮茶,大凡交通沿线,随处都有茶摊、茶铺、不分道俗,投钱可饮,十分方便。江南各地的茶则源源北上,舟车相继,所在山积。不只江南和江北产茶,中原地区以至黄河之北也出产名茶了。

这时,有一位皇帝在大臣们的议论中,看到了茶已与盐、铁一样为百姓日常所需,有利可图,便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茶税征收。这位皇帝就是唐德宗李适。

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是唐朝第十代皇帝。大历十四年(779)唐代宗李豫死,李适即位。在即位之初,唐德宗就颇思励精图治。当时安史之乱平定后不久,天下依然纷乱,朝廷势弱。为了改变这一局势,必须强兵强政,加强中央集权。唐德宗宣布废除租庸调制及一切苛杂,实行两税法,按户等征居人之税,按土地征田亩之税,每年夏秋两征。这一新税制适应了土地集中、贫富不均的情况,具有进步意义。

建中四年(783年),户部侍郎赵赞敏锐地看到,饮茶的风气已在百姓中普遍形成,便向德宗提议征收茶税,十税其一。德宗很快就采纳了这一建议,于这年开始对茶叶征税,由负责对盐铁征税的盐铁转运使主管茶务。当时除茶之外,还有漆、竹、木等也被列为征税对象。茶税之法从此被建立起来,以后历朝历代多有修订,逐渐完善。

唐德宗开始征收茶税后的次年,由于改元为兴元(784年),大赦天下,大摆阔气,干脆把新开不久的茶税也免了。直到

九年以后的贞元九年(793年)才恢复了茶税的征收,在产茶的州县和茶山外商人所经要路设置税场,每年即得钱四十万贯,茶税一举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

唐德宗茶税一征,财源滚滚,却不知有人因此付出了生命。当时的益昌(今四川昭化)令叫何易于,开征茶税的诏令下达后,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因为益昌是个穷困之地,不征茶税这里的百姓已不太活得下去,若要再强征什么茶税,百姓必定是死路一条。何易于对这首诏令审视再三,便叫一小吏把诏令搁置一边,不征茶税。但他们非常清楚,违拒诏令,这是要杀头的罪!

小吏思虑再三说:如果我来顶罪被杀头后,你能否免除被流放之罪?

何易于却说:我既然不以保全自身一命来移害于百姓们,也决不会让你们来为我替罪。言罢,他做出了令人决不可想象的举动:自焚。

何易于死后,其上司因平时对他颇为赏识,也就没有再上本参劾他。

这是由茶税之法引出的第一个死难者。

cy316.com延伸阅读

唐以及唐前的煮饮法


从茶的最早发现利用,到到如今丰富多彩的格式品茶,有着5000年的漫长历史。茶最初作为药用,后被当作菜食。大约从汉代起茶逐步转为日常喝饮,已有2000年了,喝饮方式经历了多种变革。自汉至隋唐茶是碾末后,用鍑(锅)煮着喝的,并从解渴式的粗放饮法,提升到细煎慢啜式的品饮,以至形成饮茶艺术。宋元间则煮水不煮茶,是用水冲点末茶;明代以后,炒青茶出,改革为全新的撮泡法,并一直沿袭至今。

樵青竹里为煎茶,唐诗人谢过这句诗,描述的就是唐代茶的品饮方式。唐肃宗赐曾官至待诏翰林的张志和奴婢各一,张将其配为夫妻,取名渔僮、樵雪,并教以苏兰薪桂,竹里煎茶。

唐代用来煎茶的茶叶有多种多样,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作了概括:饮有粗茶、散条、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

粗茶,饮时用斫法。就是把茶叶连枝带梗砍下来,一起用刀切碎,放在锅里煎铸。这是最粗放的煮饮法。

散茶,饮时用熬法。散茶是采摘茶树上的嫩芽新叶,或不经加工,直接放在锅里熬,煮汁而饮;或经炒干,再放在锅里熬。前者如陆希声《茗坡》诗中所述: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这是采下新茶芽,旋即煎饮。刘禹锡在《山西兰若试茶歌》里所说的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这是即采、即炒、即时煎,采茶至煎茶顷刻间就完成。

末茶,饮时用炀法。末茶是把茶叶采摘下来,经过烘烤干燥,碾研成末后煮饮。

饼茶,饮时用舂法。把茶叶加工制成团饼,是唐代最流行的。饼茶制作要经过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序。煮时把饼茶捣碎成末。

陆羽在《茶经》中所提倡的煎茶,用的是饼茶。饼茶煎饮讲究精美,而要真正达到精美,必须克服九难:一是造难,阴天采摘和夜间焙制,就制造不出好莱;二是鉴别难,口嚼辨味、干嗅香气,不算是会鉴别;三是用器难,沾有膻腥气味的鼎炉釜盂,不能用作煎茶饮用;四是用火难,有油烟的柴和沾染了油腥气味的炭,都不宜作炙烤、煎煮茶的燃料;五是择水难,急流和死水都不能作为煮茶用水;六是烤炙难,饼茶烤炙若外熟内生,就是炙法不得当;七是碾末难,青绿色的粉末和青白色的茶灰,是碾得不好的茶末;八是烹煮难,操作不熟练和搅动得过快,就煮不出好茶汤;九是饮用难,饮茶要持之以恒,夏天饮,冬天停,存属解渴,就不能说是饮茶。

唐代是饮饼茶的时代,饼茶煎煮的步骤是先炙茶、再碾末,然后煮水煎茶。具体操作要领如下:

1)炙茶-饼茶的含水量一般较叶、片、碎、末茶为高,并在存放过程中有会自然吸收水分。炙烤的目的,是要把饼茶内含的水分烘干,用火逼出茶的香味来。炙茶很有技术,陆羽在《茶经》中告诫:炙烤时不要迎风,火焰飘忽不定,会使冷热不匀;还要经常翻动,否则也会炎凉不均;待炙到烤出像虾蟆背那样时方可。唐诗人刘兼《从弟舍人惠茶》有句: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这龟背纹与陆羽所说的虾蟆背是相近似的。炙烤好的饼茶,要趁热用纸袋贮藏好,不让茶的香气散失。

2)碾末-炙烤过的饼茶,待冷却候要碾成末。陆羽认为末之上者,其屑如细末;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这和他说的煎茶九难中所说的碧粉缥尘,非末也的要求是一致的,即青绿色的粉末和青白色的茶灰,是碾得不好的茶末。但从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宫廷系列茶具中的茶罗看,在陆羽之后,可能对茶末的要求趋向于细。法门寺出土的茶罗约为60目,极为细密,似已近乎宋人点茶时的茶末了。

3)煮水-煮茶用的水,以山水为最好,江水次之,井水再次之。煮水用一种大口的锅,称为鍑。煮茶的燃料最好用木炭,其次用硬柴,沾染了膻腻的油脂较多的柴薪,以及朽坏的木料都不能用。因为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是指炭火之有焰者。水分三沸,当开始出现鱼眼般的气泡,微微有声时,为第一沸;边缘像泉涌连珠时,为第二沸;到了似波浪般翻滚奔腾时,为第三沸,此时水气全消,谓之老汤,已不宜煎煮茶用了。

4)煎茶-已碾罗好的茶末放到水里煎煮,有一定的程序。当水至一沸时,先舀出一瓢来,随即用竹夹在鍑中取一定量的茶末,从旋涡中心投下,再加搅动。搅时动作要轻缓,陆羽说操艰搅遽,非煮也,就是说动作不熟练或者搅得太急促,都不算是会煮茶。当茶汤出现势若奔腾溅末时,将先前舀出的那瓢水倒进去,使沸水稍冷,停止沸腾,以孕育沫饽。然后把鍑从火上拿下来,放在交床上。这时,就可以开始向茶碗中酌茶了。

5)酌茶-舀茶汤倒入碗里,须使沫饽均匀。沫饽是茶汤的精华,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轻的叫汤花。陆羽在《茶经》中形容细轻的汤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薄的沫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厚的饽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一般每次煎茶一升,酌分五碗,乘热喝饮。因为茶汤热时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不然待到茶汤冷了,精英随气而竭,茶的芳香,都随热气散发掉了,饮之索然寡味。

唐代煎茶,是用鍑煮,用碗喝。唐佚名《宫乐图》,描摹了宫中奏曲赏乐的情景,也同时留下了当时品茶的情状:在长方形大案中间,有一个茶海,上置一长柄勺,每人面前有一茶碗。看来大茶海里是刚煮出锅的茶汤,每个用长柄勺舀出茶汤置碗内,再慢慢品尝。据沈从文先生考证,此画出自晚唐,画中应是宫廷煎茶品茶的再现。

茶马古道始干"马市"


茶马古道始干马市

据《膳夫经》: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际,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的记载,可知唐初饮茶之风,尚限于我国东南及西南等地区。自唐太宗派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结为甥舅之好'.文成公主带去茶和茶籽。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唐与吐幕设有马市,贞元末回讫入朝,始驱茶马互市:早期的茶马互市在西南地区以四川与陕西两省交易为主。云南与吐蕃(西藏)茶叶交易,或将茶叶供给四川再与西北地区进行茶马贸易,应始于(唐)南诏或(宋)大理国时期.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睡.地处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及东南亚半岛的结合部。茶马互市兴起之时,统治云南的(唐)南诏(738-902)地方政权,正好处于唐王朝与吐蕃(西藏)两大势力之间。据(唐)樊绰《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椒姜桂合.烹而饮之的记载,银生城,南诏时设银生节度.其所辖的范围,应包括今天的思茅市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据史料记载.唐初吐蕃势力已深入滇西北的洱海地区.唐王朝为遏制吐蕃势力的扩张,一方面使用武力,故有唐九征征云南,在洱海边立唐标铁柱之说;另一方面,则支持率种诚归累代如此的蒙舍诏(在六诏之南.故又称南诏.灭了其他六诏,统一了整个洱海地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定都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西),建立南诏国。统一后的南诏又欲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则又与唐王朝发生矛盾,到唐玄宗天宝年间暴发了著名的天宝战争。战争爆发后南诏叛唐归附吐蕃,吐蕃势力又再度进入滇西北地区,直到唐德宗贞元九年(792)唐与南诏苍山会盟,次年,册封南诏王异牟寻为云南王后,南诏又与唐重归于好。唐、南诏与吐蕃的争战与友好,均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播。此时,饮茶风俗传入吐蕃(西藏)、青藏高原的藏、蒙、回等民族地区。茶有消食去腻、止渴解酒、提神益思的康乐作用,大受牧民欢迎,至宋代己是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了。北方蒙、藏、回等民族,上至贵族,下至庶民饮茶成风。宋诗人陆游《兰亭道上》有:兰亭步口水如天.茶市纷纷趁雨前的诗句,生动地描写了兰亭茶商集市的盛况。在此时的中国宋与辽、夏分立对峙.西南还有吐蕃与大理国割据,北宋的战马来源十分贫乏,而对于西北的战与和、胜与败,又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所以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马政。饮茶风气盛行,茶叶成为西北民族必不可少的饮品。宋初,除官方设立的马市外,又有茶商转致干西北.以致散于夷狄.其利又特厚的经营活动。这为宋朝统治者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只有垄断西北茶利,以其所需茶叶换取其所有的战马,以达到互通有无.方能保证宋朝所需的马源,又能控制诸蕃的目的,干是茶马互市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宋代易马主要在陕甘地区,换马所需的茶也就近取于巴蜀(四川)。在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当时陕西买马官薛向奏请朝廷在原、渭、德顺军三处买马场以盐钞买马,卖马蕃客执盐钞可至秦州买马司换取蜀茶。到宋熙宁四年(1072),宋神宗又下令禁止茶商买马,川茶全部实行官家专卖,茶利统统由茶场司垄断。此时,绢帛、金银、钱币、茶货兼行的买马制度.转变为官方经营的茶马互市。据《宋史》记载:都大提举茶马司掌榷茶之利,以佑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据宋代史料记载:卖茶场,从熙宁七年(1074)至元丰八年(1085)的十年间就多达332个。

云南与四川、广西三省山水相连,云南是茶的故乡,为确保四川茶叶之利,宋王朝又在滇、蜀、粤三省交界地州设立买马场。陆游:《剑南诗稿》中国家一从失西睡,年年买马西南夷的诗句,赞颂宋王朝与大理国''茶马互市的情况。大理马,又称越败驹,据李石《续博物志》卷四记载:马出越败之西,若羔、细莎糜之.七步可御,日驰数百里。宋熙宁六年(1073),置马市于蜀之黎雅州,向大理国买马。次年杨佐自黎州由青溪关道人云南到云南释(今祥云)在路旁看到《里喉碑》(即里程碑)。(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有蛮马之来.他货亦至,的记载。

从以上的史料可说明云南茶马古道,始于唐初马市,至宋初方有茶马互市,对西蕃(甘、陕)而言,是朝廷以茶换(战)马,以供军队使用;对云南而言:应是民间在云南与四川、广西、西藏边境的城镇既卖茶,又易马,既有官方经营,也有民间的贸易。

唐以前的茶文化


两汉时茶就从巴蜀传到了长江中游,三国时传到长江下游。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茶叶有了一定的种植面积,茶已逐渐成为饮茶之地人们的日常待客之物,还出现了以茶为祭的风俗,茶文化活动亦开始萌芽。此时除僧人素有饮茶之风、道家以茶为养生修行之外,饮茶也从普通百姓上升到I:层社会,特别是走入文化人当中,淸谈家们就以茶为助兴醒思之佳品。

随若茶的发现,茶文化开始形成,人们对茶的美有了最初的认识:

茶味甘怡,充饥解渴给人类带来的美感。

许慎的《说文解字》写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人们最初对茶的美感是来自茶可以解渴充饥这一功效。可以想象,人类在为寻找食物来维持生命的阶段,在山野采摘各种植物的叶子咀嚼尝试。当找到可以食用的植物时,心情必定是愉悦的。虽然那时还没有美、愉悦这样的文字,但这种情感已经存在了。

茶能治病健身的功效给人类带来的美感。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表明人类对茶的治病功效有了明确的认识。在人类有了农耕生产之后,便开始寻求治病防病的方法。在不断的寻求过程中,茶具有的解毐、健身、益寿的功效逐渐得到人类的认识。当人们面临疾病时,能除去病痛就是最美的体会。

茶为祭品蕴含者人类对茶的祟拜美,这些对茶之美的原始认识正是茶美学思想发端之源。

当人类还处在蒙昧阶段时,容易将一些可以带来益处或是带来灾难的事物神化,这从中国古代的诸多神话传说以及种种的祭祀仪式中可以窥见一斑,而茶因其独特的功效,被人们认为是未知世界的神秘力最,从而对其产生了原始的祟拜美。至今,湘西土家族还保留有茶神祭的风俗。

唐 杜牧 《茶山》


《茶山》

------唐杜牧

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

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苔。

柳村穿窈窕,松径度喧hui。

等级云峰峻,宽平洞府开。

拂天问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芽香紫璧裁。

拜章期沃日,轻骑若奔雷。

舞袖岚侵润,歌声谷答回。

磬声藏叶鸟,云艳照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

树荫香作帐,花径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

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注]茶山,在唐湖州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顾渚山。地处太湖西岸,盛产紫笋茶,入品陆羽《茶经》,称其为茶中上品。据《吴兴县志》载:唐代中期大历五年(770),在顾渚源建草舍三十余间于此造茶。至德宗贞元十七年(801),湖州刺史顾词以为院宇隘漏,建寺。以东廊三十间为贡茶院,专司造贡茶。按唐制每岁春三月采制第一批春茶时,湖、常二州刺史都要奉诏赴茶山督办修贡事宜。这首《茶山》诗,即是诗人在湖州刺史任内,作于宣宗大中四年(850)春三月。

日本寺院的唐风茶韵


最初,茶是作为药品被鉴真带到日本的。那时的茶,可能是被称为砖茶的中国古茶,边咀嚼边喝热水,因为是咀嚼茶,所以叫做吃茶。

这样的砖茶传到日本以后,被日本人研磨碎了,作为抹茶喝,平安朝的日本人大都喝这种抹茶。喝茶可以提神,禅师修行疲倦时,便喝茶。久而久之,喝茶就成了禅师修行的法门,茶与禅,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到中国留学的僧人弘法大师从中国带回茶种。于是,有了本土化的山城栂尾茶和大和室生茶。茶认同湿气大的土质,于是便在日本生长起来。

《日本后记》卷二十四,言嵯峨天皇于弘仁六年(815)四月癸亥(二十二日),路过崇福寺、梵释寺,大僧都(僧官)永忠率众僧奉行,皇帝降舆,升堂,礼佛,赋诗,大僧都永忠亲手煎茶奉御。此为日本最早的饮茶文献。次年,永忠和尚便圆寂了,而嵯峨天皇却留下饮茶诗篇: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便宜听雅弹;避景追风长松下,提琴捣茗老梧间。天皇、永忠一行,于长松老梧间,吟诗弹琴,山木之烟火,山泉之水汽,山茶之香味,袅袅然,化作茶烟,远离市井,起于林泉寺院。

当时,茶作为时尚,还没有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平安京东西市贩卖的物品目录中没有茶,茶被看作是风雅之事,茶的药效还鲜为人知,被淹没在流行的大抵闲人只爱茶里了。菅原道真有诗云:茗叶香汤勉饮酒,莲花妙法换吟诗。可见,作为唐风之一的茶文化,主要还是在文人和僧人的小圈子里开花,遣唐使中断以后,唐风稍息,而国风兴起,茶文化就更难以大众化了。

宋代,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增加,日本僧人又复兴了唐风。

唐贡茶院的前世今生


陆羽是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出生于湖北天门,上元元年(760)随诗僧皎然来到湖州,上元元年至二年(760-761)寄居湖州杼山妙喜寺,其间着成《茶经》三卷初稿。大历十年(775),陆羽43岁时,湖州青塘别业建成,陆羽着手修订《茶经》三卷,至建中元年(780)付梓。后来陆羽外出调查,于贞元八年(792),60岁时回到湖州青塘别业,继续研究茶事,直至72岁病逝。可以说,湖州是陆羽的第二故乡。陆羽在《茶经八之出》列出了全国八大产茶区域,叙述至浙西产茶区时称: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湖州,生长城县顾渚山谷生安吉、武康山谷。

陆羽是一位善于品茶、善于鉴别茶叶品质的人,他对浙西产茶区各地产的茶叶进行比较后认为:湖州的茶叶品质最好,超过了常州、宣州、杭州、睦州、歙州、润州和苏州的茶叶。考察了顾渚山紫笋茶后,陆羽认为:紫笋茶品质芳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于是,紫笋茶成为唐代最着名的贡茶。

湖州是唐代有名的古茶都,据唐义兴(宜兴)县《重修茶舍记》记载,贡茶院的修建,是常州刺史李栖采纳陆羽意见,将阳羡茶进贡皇帝后引起。唐大历五年,湖州长兴顾渚山开始建贡茶院,并于贞元十六年建成。

当时,唐代的贡茶制度有两种:一种是选择茶叶品质优异的地方,每年定额上贡。一种则是以顾渚山贡茶院为代表的官焙制度,即由官府直接专门设立御用焙茶作坊。除朝廷指派京官管理外,当地的州官也有监督之责。

役工三万,工匠千余,累月方毕。这是对采制贡茶场景的描述,可见顾渚山贡茶院规模宏大,人员众多,职责分明,管理严密。据了解,这些役工主要是和雇匠,和雇劳动是唐代官办工业的劳动力来源之一,即政府控制一批专业户,按社会上一般工资水平雇用,名誉上是两厢情愿的工资劳动者,析以称为和雇匠。朝廷对和雇匠较重视,为了防止官吏克扣他们的工资,曾三令五申严加防范。

大唐顾渚山贡茶院年年朝贡,岁有定额,鬻有禁令,《嘉泰吴兴志》记载,当时的贡额不断增加,由几千斤增到一万八千四百斤,并规定第一批新茶要赶上皇宫清明宴,其余限4月底全部送到京都长安。每年谷雨前,皇帝诏命湖长两州刺史督造贡茶,并在顾渚山啄木岑建境会亭,共商修贡事宜和鉴评贡茶品质,官员云集,张灯结彩,载歌载舞,盛况空前。龙袱包茶,银瓶盛水,限定清明前将贡茶送到长安。如制作不精,运送不及时,是要治罪的。文宗开成三年(838),湖州刺史裴元,便因贡不如法,贡茶制作不精而罢官。

大唐贡茶院后毁于火灾,然而,当年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和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的恢弘场面,仍清晰记录着当年茶文化的盛况。

巩县窑唐白瓷茶碾


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宫廷鎏金茶碾

巩县窑唐白瓷茶碾

在唐代,人们饮用茶类主要以饼茶为主,饮茶前需要先将饼茶碾成细末,方可煎茶,否则很难将茶汁煎出来。茶碾的作用,就是将饼茶碾成细末,是煎茶用的一种器具。

这件巩县窑唐白瓷茶碾,由碾槽,碾轴两部分组合而成。此器长24.2厘米,宽4.1厘米,深2.8厘米。碾槽整体呈长方形,中部有一窄长弧形的沟槽,碾茶时能使碾轴在沟槽内来回转动。关于碾轮,陆羽在《茶经》中称其为“堕”,呈车轮形,中间厚,边缘薄。碾轮中部有一圆孔,可穿木。可惜轴木已无存。

唐代诗人元稹《茶》诗曰:“茶。香味,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诗中在谈到煎茶时,用白玉雕琢的碾把饼茶碾成末,用红纱茶罗过筛,再入茶铫煎茶,注入茶碗,茶汤泛起黄花“饽沫”,终成清香美茶。

碾是唐、宋及其以前煎饼茶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具。

这件瓷茶碾,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用的鎏金壶门茶碾相比,无论是做工和造型,还是原料和饰纹,都要略逊一筹;但与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提及的民间茶碾——“用橘木制成,其次为梨、桑、柘木制成”相比,又略胜一筹,是一件颇有代表性的碾茶用具。

他们因茶而始,也因茶而终


提起茶,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有一堆故事和回忆。一把茶壶,几只茶盅,单是摆在那里就能让人浮想联翩。因为水里泡的是茶,而茶里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中又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中,最让我难忘怀的是一千年前宋朝的一个家伙,姑且称他为茶痴吧。这个茶痴娶了个特别会烹茶的女子,两人一烹一饮,原本快乐似神仙,但后来由于茶痴不事生产,败尽家产,造成妻离子散,流落他乡。有一年茶痴遇到一个员外,员外听说他很会品茶,就叫府上的烹茶高手来一试。结果,府上所有高手试遍,茶痴只是摇首,表示不过尔尔。员外不服气,于是让惟有自己私享的高手来烹茶,茶一入口,茶痴眼泪直流。此景让员外很是诧异,茶痴徐徐道:这茶让我想起失散多年的妻子。员外更是诧异,叫出烹茶高手,正是他离散的妻子。

而更让人感慨世事变幻无常的是故事结局,你想,如此因缘际会,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家伙因茶得妻、因茶败家,又因茶与前妻聚首,也该是大团圆了吧。但偏偏作者终是让他们洒泪分别,再一次生离死别,这让读者情何以堪!

这个结局让我纠结了很久,只要员外一个心软不就可以成全茶痴?后来我终于明白,这个故事来自宋人的笔记,是当时人对宋朝社会现实的据实笔录,它不是小说,可作者悲天悯人地给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不是宋朝的《读者》,为给人营造一个温馨的人文情怀。它只是如实记录了一个因茶而起的悲欢离合。背后是真实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背景。

不过,我也不时的自我安慰,真实情况可能是:员外觉得人才难得,尤其要尊重妇女,岂可像礼物一样让来让去?又或许员外表示了:何去何从,自己决定?但终究那茶女没有跟茶痴走?又或许是茶痴已经无力再承受什么,自己悄然离去。总之,茶痴并没有留下什么茶经茶著,只留下一个因痴而丧家的教训,消失在历史的浮云中,让人唏嘘。

茶毕竟是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终不脱饮食男女;茶又通着大道,悟透人间沧桑之道。所谓大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茶痴的故事能让人窥知些人生真谛,也不算白来一趟了。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2872.html

上一篇:韩国茶文化的发展

下一篇:茶叶鉴别知识:如何分辨茶叶中是否有添加剂【技巧知识分享】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