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关于北苑历史现象

2021-08-21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关于北苑历史现象”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北苑和北苑茶已成为历史,人们在研宄这一历史时,提出了许多问题:

1.宋代贡茶基地为什么会选择在建安(建州)北苑?入宋,贡茶沿袭唐制,但是唐代建瓯茶叶并不出名,当然不是唐代的贡茶基地,唐代贡茶官焙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江苏宜兴)(21)。作为私焙民贡福建为长乐郡(今闽侯县)有贡茶。朱自振先生在《中国茶叶历史概略》中认为,因为在北宋,适值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寒冷期,太湖冬天冰封,上可行车,顾渚贡焙采造的贡茶,不一定能及时在清明前如数贡到。而这时的北苑的茶叶,距京城的路途远则远,但清明前能保证如期献到开封,自然也只好把贡焙改置建州或建安了。

2.北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为什么能名冠天下,持续上贡四百多年?作为贡茶,北苑初期规模也是很小的,丁谓咸丰初(998年)监制北苑贡茶时每年贡茶只有五斤四十饼,至宣和年间(1119-1125年今则为四万七千一百片有奇矣,官私茶焙发展到一千三百三十六个,其中官焙三十六个。北苑以及建安茶叶为何能如此规模发展,一般认为是:贡茶的地位,官办的性质,适宜的环境,精细地制作、常新的品种、考宄的包装、文人的宣传、安稳的建安、尚茶的风气。前六点是基础,后三点是关键。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向文人倾斜的政策,大量的文人在朝廷担任了一定职务,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明显很高,这种待遇优厚、生活清闲的标志之一,是皇帝或达官贵人时常以茶分赐群臣及其家属,群臣也以此感到荣耀。标志之二是饮茶之风在文人阶层盛行,(21)又这一时期出现大量的关于北苑茶的专著、诗词,特别是宋黴宗皇帝的《大观茶论》极有力度地宣传了北苑茶,以茶为雅、以北苑为荣的风气为宫廷和社会所推崇,北苑茶当然名冠天下,反过来又促进其发展,至于建安长期社会安定,无战乱也是北苑茶持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北苑贡茶为什么在明代中落?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减轻民间负担,下诏罢贡北苑龙凤团茶,改贡散茶。生产团茶是北苑的优势,而生产散茶北苑就不具有优势了,所以北苑贡茶由此中落。但为什么曾名震数百年的北苑团茶就迅速销声匿迹了呢?以至《闽小记》中载,今则但知有武夷,不知有北苑矣。吴越闽人,颇不足闽茶,而甚艳北苑之名,不知北苑实在闽也。一般认为北苑茶制造极度费糜,社会上散茶兴起,而北苑团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发展,是北苑茶退出历史的客观原因。

茶经网扩展阅读

关于英式奶油茶历史


英式下午茶闻名全球,作为英式下午茶的一种,英式奶油茶主要包括:英式红茶、司康饼(scone一种厚厚的英国烤饼)、凝块奶油和果酱四个元素。英式奶油茶的历史可追溯至11世纪,在英国及英语系国家非常的普遍。

在茶被引进英国之前的17世纪,英国人还是一日两餐的习惯。

早餐是面包、牛肉和麦芽啤酒;中晚餐是肉、蔬菜、炖菜、面包和奶酪等。由于当时英国工业的迅猛发展,煤气和电力开始在富裕家庭使用,英国的中层和上层社会得以利用电灯在夜晚来临后的时间吃晚餐,而这也成为一种时尚。

1600年伊丽莎白一世准许英国公司进口茶叶,但由于政治和当时殖民政策的牵绊,英国一直未能获得买到茶叶的权利。1662年查理斯亲王二世迎娶了葡萄牙公主,葡萄牙才批准英国在将他名下的殖民地购买茶叶,茶叶才得以成为国际商品。

当时的贝福德(Bedford)公爵因为晚餐移后而在下午倍感饥饿,于是他决定邀请朋友一起吃点心喝时下贵族中流行的茶饮料。这种做法很快得到闲暇无事的贵族公爵夫人们的喜爱,成了有钱人消磨时光的社交活动。

奶油茶也叫丹佛下午茶是英格兰丹佛地区的特色,丹佛是最早用黄油和果酱配面包的地区。丹佛下午茶包括:茶、司康(scone一种厚厚的英国烤饼)、浓缩奶油(clottedcream)、草莓果酱。正宗的吃法是先将司康一掰为二,每一半都抹上浓缩奶油,再在奶油上面抹草莓果酱。

英式奶油茶点(creamtea、Devonshiretea或Cornishcreamtea)是一种典型的英国点心,源自于英国德文郡。英式奶油茶点在英国甚至于其他英语系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非常地普遍。一般的茶室、咖啡座和餐厅通常都有贩售,作为日间小食或餐后甜点。据称,英国女王也很喜欢奶油茶,而红茶加涂抹了奶油的司康饼则是女王的最爱。

关于拉萨甜茶的历史


在西藏高原的茶文化中,还有奶茶。奶茶有两种,一种是茶水烧开后直接加牛奶放盐(或者不放);另有一种在拉萨等城镇最为盛行,因为要加糖,所以人们称之为甜茶。这种茶必须用红茶熬汁,再加入牛奶、白糖,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据说甜茶传入西藏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拉萨人最早品尝甜茶应该是在穿梭于西藏、尼泊尔、印度的伊斯兰商人那里。之后,这种饮品很快得到了拉萨贵族们的喜欢,有的上层家庭甚至专门从尼泊尔、印度请来厨师,这些厨师在制作西式菜肴的过程中,也有制作甜茶的功夫。于是,甜茶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拉萨上层家庭,成了必需品和待客饮品。

到上个世纪20年代,拉萨街上出现了甜茶馆。有资格进入甜茶馆的只是那些贵族、商人和有钱人。做甜茶,女人比男人更熟练些,几乎每个拉萨妇女都会做甜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甜茶馆一直是女人的禁地,如果谁家的女人去了甜茶馆不但会很快传遍全城而且会在顷刻之间留下轻浮女人的污名,连累家人。虽然10年后各式茶园遍布拉萨各处,但甜茶馆依旧生意兴隆。

如今转经的老人会进去喝上几杯,远来朝圣的男男女女会在那儿休息一下,或就着甜茶吃上一些从家乡带来的干馍或别的食品,还有那些同样要去茶园的人们,对他们来说甜茶馆依旧是原来的甜茶馆,甜茶馆依旧是新闻发布中心。留地雕镂进了美丽、香甜、情意浓郁的万花茶之中。

关于药茶的历史记载


药茶同气功、针灸一样,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药茶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的结晶,并屡经验证,行之有效。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贡献。

药茶,既可以作为人们工余、饭后的饮料,又可以防病治病,缓衰抗老,延年益寿。所以,受到广泛的欢迎,并经久不衰。据初步考证,历代医籍所记载的药茶方,至少有二百多方。有单味的,也有复方;有用于治疗疾病的,又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品种繁多,的确称得上祖国医学一萃。

茶,长期以来,被视为多种功能的中药。在茶叶利用的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就有三千多年主要作为药用。茶叶作为药用,在我国很多古书上就有记载。例如:《神农本草》这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对茶的功效,就有明确的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并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相传:神农在品尝百种草药时,当尝到金绿色滚山珠而中毒,正巧倒在茶树下,而茶树叶上的露水流入口中,使之苏醒得救。这虽说是传说故事,但却记载了茶叶有解毒功能这一事实。三国时名医华佗在《食论》中写下了苦茶久食益意思,指出饮茶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有茶治便脓血甚效的验证。梁代名医陶弘景云:久喝茶可以轻身换骨。这虽有夸张之嫌,但也说明了茶叶有强身保健和延年益寿的作用。盛唐时期,在朝廷命苏敬等编写的《唐本草》中云: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主下气,消宿食。下气消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陈藏器《本草拾遗》中也记有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著名医学家王焘的《外台秘要》第三十一卷中有代茶新饮方一节,详细记述了药茶的制作,使用和主治疾病,开创了药茶制作的先河。药王孙思邈编著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在食治节中称茶令人有力,悦志并记有茶药方十余方。孟洗《食疗本草》中也有用药茶治腰痛难转、热毒下痢的记载。

药茶的运用,到了宋代,已有相当的发展。不少劳动人民和医家,采用药茶防病治病,并积累了极为宝贵的药茶方。在官方编纂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中作了广收博采。记有不少药茶方。如葱豉茶、薄荷茶、石豪茶、腊茶、合腊茶、硫磺茶等,都在以上两本书中有配方、用法、主治等方面的记载,并广泛用于实践之中。许多药茶方,不仅在群众中饮用,在宫廷王室里也颇受青睐。元朝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主管宫廷贵族的饮食烹调,根据多年经验,写成《饮膳正要》,其中就有不少药茶方,并指出:凡诸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著名老年学家邹铉在宋朝陈直《养老奉亲书》基础上,广收博采,著述了《寿亲养老新书》,其中收载防治老年病的药茶方,如槐茶方、苍耳茶方等,并有试茶、香茶、柏汤茶、干荔枝茶的制作记载。吴端《日用本草》、王好古《汤液本草》中,均有药茶功效的记载。

明朝以后,药茶方运用更加广泛。在《《普济方》中的药茶一篇中,收载了药茶方8个,并详细介绍有适应症和饮用方法。《韩氏医通》中首次记载了缓衰抗老的八仙茶方。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附录药茶方十余个、如茅根茶、萱草根茶等,并对药茶的功效作了全面的论述,并促进了后世对药茶的研究。

清代,载药茶方的著作日益增多。张璐的《本经逢原》、陆廷灿的《续茶经》、刘源长的《茶史》二卷、汪昂的《本草备要》,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黄宫绣的《本草求真》、等书均有药茶方的记载。其中沈金鳌《沈氏尊生书》记载的瘟病学家叶天士药茶方,后来改制成天中茶的药茶,十分有名,至今还运用于临床,受到医家推荐。黄伯雄的《食鉴本草》、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不少药茶方,为研究和整理药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清宫十分重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药茶方,如清宫仙药茶,由乌龙茶、六安茶、泽泻等组成。据现代药理研究,其降脂、化浊、补益肝肾,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十分明显。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的清热茶方中,就有清热理气茶、清热化湿茶、清热养阴茶、清热止咳茶等。这些茶方,都是中医宝贵的文献资料。

近代,药茶方在群众中已广泛流行,特别是建国以来,更受重视。1963年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附录有药茶的一般制法和要求,为药茶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中药大辞典》、《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等,收录了不少有效的药茶方。临床上,除茶叶外,还制成了不少成品药茶,如建曲茶、午时茶、甘露茶、感冒茶、减肥茶、天中茶、乌龙茶等。乌龙茶已打入国际市场。许多著名老中医用药茶方防治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耿鉴庭《瀚海颐生十二茶》已在群众中广为采用。

中药学家叶橘泉用决明子茶健身延年的经验得传播。周潜川《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一书收列了多种药茶处方。近年来,不少专家出版了不少著作,收纳大量有效茶方,如丹参茶、山楂茶、荷叶茶、玉米须茶、三宝茶、葛根茶等,颇受群众欢迎。

综观我国古代,记载药茶的书十分丰富。其中有《本草纲目》之类的本草类书27种,有医方类,如《枕中方》、《千金方》等7种,有《采茶录》、《茶谱》等茶书类四种,有《博物志》、《述异记》等经史类7种。多达61种古书中记载着茶叶的药用价值和药用配方。涉及治疗疾病的方剂多达219方,仅治去痰的便有药茶19方。

在国外,药茶方的应用也十分广泛。苏联药典第八版中即记有茶方通则,并有泻下茶、止咳茶两种法定处方。近年来,青草茶在欧州盛行。日本津村顺天堂试制袋泡茶,用于保健,并取得了专利权。香港太平洋有限公司根据中医古方,采用电脑配制药茶成品,有桑菊感冒茶、参和茶、八珍茶等,深受欢迎。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出现了袋泡茶、香料茶、速溶茶、冰茶、混合饮料茶、中药茶等。充分发挥着药茶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茶与人类健康紧紧相连,目前,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把茶21世纪的健康饮料列为90年代的重大研究课题,并由国家投入大量经费和人力进行研究。

关于宁红茶历史文化


红茶发源于武夷山区,然后传到江西省修水县,再又传到浮梁县和安徽省东至县,最后传到祁门。就红茶而言,是先有“正山小种”、“河红”、次有“宁红”、再有“浮红”、后有“祁红”。“宁红茶”始于清初,是“宁红工夫红茶”的简称,因修水县古称“宁州”而得名。现代茶圣吴觉农经考证后指出:“宁红、祁红并称世界之首,宁红早于祁红90年”,“宁红茶”一经问世,就成为贡茶和出口茶之经典名茶。

茶盖中华 价甲天下

1891年(清光绪17年),修水茶商罗坤化开设的厚生隆茶庄产制的白字号宁红茶100箱,在汉口以每箱100两白银售给俄商,游历来华的俄太子尼古拉▪亚历山德维奇赠给“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匾额,“宁红太子茶”也由此得名。1892年至1894年(清光绪18-20年)修水每年出口宁红茶30万箱给俄商,占江西省出口茶叶的80%。

宁红不到庄 茶叶不开箱

宁红茶的销售主要的是以外销为主,最早宁红茶多运往汉口售给外商,次为九江,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汉口茶市衰落,宁红茶多运往上海出口。抗日战争时期,沪、汉相继失守,1938年宁红茶运香港销售,1939年运往湖南浏阳、衡阳转运广州或海防出口。而修水又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利,加之战争动乱,运输耗时长,在九江、汉口、上海、香港茶市和口岸往往会出现等宁红茶到了才开箱品优的现象,因此宁红茶就有了“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之崇高行规地位。

万国博览会甲级大奖

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宁红茶获得甲级大奖章,当年设六个等级奖即甲级大奖、乙级荣誉奖,丙级金奖、丁级银奖、戊级铜奖和巳级奖词,所以宁红茶获得的是最高奖项。

米兰博览会金奖

2015年8月9日 ,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会上,“宁红茶”获得了公共品牌金奖和企业品牌金骆驼奖双丰收,从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到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见证了宁红茶的百年辉煌。

关于茯茶的历史传说


茯茶的由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千百年前,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牧民,喂马的杀马、喂羊的吃羊,除了肉就是奶,造成脂肪过剩,高血脂、高胆固醇,许多人年轻轻的就不明不白地死去。西汉张骞开通西域后,班超带领商队出使西域。路遇暴雨,所载茶叶被淋湿。茶商怕误了日期,只吹干了茶叶表面的水分就继续前行了。

进入河西走廊,车队在烈日炎炎的戈壁滩上行走,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忽遇两个蒙古族牧民捂着肚子在地上滚来滚去,额头上汗珠如雨。围观者介绍,牧民们终年肉食,不消化,容易造成肚子鼓胀,每年不少牧民死于此症。随行的医生想到茶叶能促进消化,就将茶叶取来。打开篓子一看,茶叶上长出了密密麻麻的黄色斑点。救人要紧,班超抓了两把发霉的茶叶放到锅里熬了一阵,给患病的牧民每人灌了一大碗。

患者喝下后,肚子里胀鼓的硬块渐渐消失。两人向班超磕头致谢,问是什么灵丹妙药使他们起死回生。

此乃楚地运来的茶叶。班超答曰。

蒙古族部落首领得知后,重金买下了那批茶叶。楚地茶叶能治病的消息从此传开。楚地的茶,正是来自湖南安化的茯茶,安化黑茶中的一个品种。这就是美名天下的茯茶的由来。历史上的安化,是茶叶的天下,八大茶叶专业镇,三百家茶行,十万茶工,条条古道载茶马。

千百年来,黑茶的消食去腻功能誉满边关。边疆牧民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安化黑茶,边疆牧民的生命之饮;被韩国人称为瘦身茶;日本人称为美容茶;中国台湾人称为消食茶.

安化黑茶--茯茶,选料优质,以安化云台山大叶茶为原料,砖身内金花茂盛,冲泡后汤色红亮,菌花香浓郁,口感醇厚,具有消食去腻、降脂减肥、降三高的功效,保健养生效果好,被誉为体内的清道夫.

茯茶的由来虽然已经淹没在了历史的风沙中,但茯茶还将继续造福亿万人。

大红袍文化现象


原标题:大红袍文化现象

我在武夷山多年了,但与茶界接触无多,也不谙茶道。由于从事旅游文化工作,自然避不开武夷岩茶了,长久以来,“大红袍之谜”总是个心中的困惑。日前有幸拜读了陈祥龙先生《探寻“大红袍”之谜》大作,心有触动,思路渐觉明晰,于兹诉诸文字,只求为武夷红火的茶事“捧个人场”。

我觉得,要想驱散“大红袍”问题的团团迷雾,得从宏观上把握。我提出一个“大红袍文化现象”观点,这是个人的一己之见。我归纳“大红袍文化现象”包括五个方面:即大红袍商标、大红袍故事、大红袍摩崖、大红袍母本真身、大红袍文化遗产传承。对此五个方面一一试做分析,以请大家指正。

一、大红袍商标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所谓“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崇嘉”——武夷人都知道,无庸赘述。

近年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为扩大武夷茶的影响,拓宽市场,已将“大红袍”作为武夷茶的品牌推向市场,这无疑是明智之举。武夷茶有近两百个品种,本地人没有十年八载时间也弄不清楚,更何况域外之人。我常住福州,福州距武夷尚不足四百公里,不少文化人甚至不知“水仙”、“铁观音”、“肉桂”即是乌龙茶,遑论一般居民。要卖茶,不可能先给每个顾客上武夷茶文化课!时下,“大红袍,红天下”的广告牌已频现福州以至北京繁华的闹市街头。“大红袍”已从“皇家御用”的“神坛”走下,步入寻常百姓家。大红袍今日才真正跻身于“碧螺春”、“金针银毫”、“福州茉莉花茶”等中国市场消费者熟悉的茶品之列,而且以其独特的品质拔得头筹,进驻北京国宾馆。

武夷山茶人欣喜地说:武夷岩茶“茶价年年高,销售日日远!”

二、大红袍的故事

“大红袍的故事”在武夷山市几乎人人均可讲述一二,但却版本不一。为什么版本多多?因口口相传,随意杜撰;因无事实为模版,所以花色多多!

中国古代,书本文化只属少数有闲阶层,大多数民俗文化靠口口相传,靠村头桥边闲聊胡侃,代代传承。大红袍的故事是宣传武夷岩茶的绝好材料。武夷山下世代流传的这些故事,极大地增加了武夷茶的神秘性——越神秘越好——这即是原始的商品广告要追求的效果。凡中国的好东西,差不多都有“故事”烘托着——中国的“神仙”总是飘在一片“彩云”之上。

“大红袍”,按字面理解当然是红色的官袍,所以武夷山大红袍的故事均离不开这件服饰,都拿它说事儿。“望文生义”的错误在中国很普遍,极为正常,因为中国是个诗歌国度,在语言、文字的传情达意方面,“借喻”、“明喻”、“暗喻”的文学手法使用过广、过久、过滥所致。

“大红袍”茶名,其实是指其茶之茶汤的色泽。“武夷茶色,红如玛瑙,质之佳过印度、锡兰远甚”。据民国三十一年版的《崇安县新志》载:武夷岩茶名称“宋以后花样翻新,嘉名鹊起。然揭其要,不外时、地、形、色、气、味六者。如先春、雨前乃以时名;半天妖、不见天乃以地名;粟粒、柳条乃以形名;白鸡冠、大红袍乃以色名;白瑞香、素心兰乃以气名;肉桂、木瓜乃以味名。”(见《崇安县新志》第586-587页)大红袍诸故事中有一则是“仙话”,该“仙话”中有一句是说:大红袍被地主豪绅掠去了,不久后他自己“逃了回来,驾着一片彩云,飘飘悠悠地落在了武夷三花峰半壁地半天妖”……这是前人在向我们透漏一些不宜公开宣讲的文化秘密,它是珍贵的史料。

话虽这么说,但武夷山各种版本的大红袍故事还得继续讲下去,毕竟美丽的传说是武夷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大红袍”摩崖题刻

先说一个普遍认同的公理:某人家中有件极为珍贵的宝物,则必然是藏之唯恐不秘。不可能放在抽屉中,同时在外面题着“藏宝处”三字。

大红袍——武夷岩茶之“皇”,世界独有的三株(指当时),无价之宝,竟然放在荒山野岭之上,而且赫然标出物名“大红袍”,唯恐贼人不知?岂有此理!“大红袍”三字之上的茶丛,摩崖与大红袍“母株真身”的秘密耐人寻味。

这里,提供有关大红袍摩崖题刻的一种推论。“大红袍”作为摩崖题刻是民国三十二年崇安县长吴石仙所书,一县之长,文化人当然了解武夷文化。“大红袍”题刻是武夷山摩崖题刻群体中的一员,必然具有武夷摩崖的一般特征。其特征是“比兴”手法,而且地名、物名、峰名、岩名不题字,一旦题字即非地名、物名、峰名、岩名(新版《武夷话源》中有详尽叙述,在此不再重复絮说)。至于近年的滥觞题刻,在此不予评说。《明清民间宗教》一书中,我欣然发现这样一段话:为了激励起义造反的信众,白莲教《教义》上说“获灭门九族大罪者,死后升九重天,披大红袍”(白莲教,系混合有佛教、明教、弥勒教等内容的秘密宗教组织,起源于宋代,一直延续到清代,教派名称随时随地变化……清代有清水教、八卦教、天理教等名目。清代著名的有嘉庆元年至十年,川楚白莲教大起义等。武夷山虎啸岩亦曾是明清农民起义山寨,在著名的“虎啸八景”中就有白莲渡一景,此名称之义是一过此渡就是造反起义的地界了。)我认为,上述引文中“大红袍”的语意最符合县长吴石仙题字时的由头。1942年前后正是战乱动荡时期,作为一县之长,不堪兵匪官绅对武夷岩茶的巧取豪夺之扰,题刻“大红袍”以转移视线,保护地方名产之根脉,无疑是必要之为,睿智之行,大义之举。当然,这一行为也有“欺上瞒下”之嫌,但为了治下黎民百姓之利益,也是值得的,即使危及个人身家,那有何防——“死后升九重天,披大红袍”嘛!

话又说回来,“大红袍秘密”在武夷山市素来就是最高机密,能知其奥者不足三五,而且口风极密。直至武夷景区开放初期,九龙窠一带尚不能容许境外游客随意进入。据说,当时有导游碰了这条“高压线”,还被公安部门追究……听说那些年国际市场上茶叶竞争激烈,武夷茶在当时没有发挥其优势,曾经受挫。外国茶人窥视武夷大红袍者有之,为此,“防人之心不可无”。

四、大红袍母本真身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涉足旅游教学工作,有一次曾与几位年轻朋友到景区游览,踏勘导游线路。走出天心庙地界,于一坡道边发现有一精心用石板铺就的曲折光洁的小路蜿蜒直达三花峰趾,见一铁门挡在山峡洞口,两墙岩壁间有石阶登顶,越高越窄,半途路断。我们推开虚掩的铁门,好奇地拾阶而上,尚有丈余距离达顶时石阶没了,要两臂左右撑持,手脚并用,吃力攀登,年轻敏捷者勉强可上,身体转过岩壁,豁然一方小平台,可站八九人许,有两三株葱郁的茶株,笑傲苍穹。我有恐高症,两股战战,不敢移动,纵目远眺可清晰地看到九龙窠“大红袍“摩崖……下山后,我暗自揣度:几棵茶树价值几何,值得为其铺设石板路,安装铁门?我油然想起一句幽默的古语“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没有偷!”

1994年前后,我萌生了回榕奉母的念头,星村几位竹筏工朋友知道后曾深情挽留,我应邀陪几位进山闲逛,相互切磋导游说辞,又再度登临此处,铁门没了,残存的铁门框仍深嵌在岩壁上,石板路被荒草掩盖……不知曾发生了什么变故,但此次登临印象格外深刻,“半天腰”摩崖之下的茶丛依旧,绿叶间伏有一条竹叶青蛇,一位友人还小心地摘了两片茶叶儿,其叶奇大,柔软而清香……下山途中几位竹筏工师父兴奋异常,抒发感慨,一致认同此处与父辈所谈“大红袍所生之处奇险,人行难至,天心庙僧人训练猴子采茶,每年制茶不足一斤”相符合……

日前恭读武夷山资深茶人黄贤庚先生之文章《采过“茶王”的僧莲》。文章说到,今已八十四的耄耋长者释莲枝,民国二十七年,他15岁时,在天心永乐禅寺受戒后,便在寺中当大和尚昌明师的侍者,他曾有幸和师兄三人采过“茶王”之茶。文章说“……拜毕,攀岩附壁,上到‘挂在’岩壁上的大红袍茶园,大家小心翼翼采摘,大约采得10来斤茶青。回寺后交给寺中茶厂做青师傅制作,方丈一直在厂中监制”

……文中的描述使我又清晰地忆起了两次三花峰之行……

在《武夷历代名丛奇种一览表》中,所列55品名丛奇种中,以地名命名者惟有“半天妖”和“不见天”,以地名命名,则使人难知其茶的时、形、色、气、味,而最易于掩饰其奥秘。

三花峰的“半天腰”摩崖与“半天妖”奇种名丛谐音。可以断言,三花峰“挂在”半壁的一方乐土,像悬在丹山碧树间的摇篮,孕育了物华天宝;圣母玛利亚的怀抱,以甘美的乳汁,孕育了圣婴。

今天,大红袍母本真身安在?搬家了吗?亦或不堪世俗的叨扰而脱於尘寰?……我无由而知。

我每次走到九龙窠,都禁不住驻足凝望。“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的诗句便泠然飞上心头……

大红袍“母本真身”价值连城,世人瞩目,但也身世坎坷,历尽沧桑。据陈祥龙《探寻“大红袍之谜”》载:他“在武夷山市工作时就听到对大红袍有三种说法:一说大红袍即极品肉桂;二是说大红袍是几个名丛搭配而制的混合香型的茶;三是说奇丹单丛即大红袍。”我认为这段话太重要了!

上述文章中又说:陈德华(曾任武夷山市茶科所所长十余年)“1985年11月到福安参加福建省茶叶研究所40周年所庆活动,私下向该所一位老同学要了5株大红袍茶苗,带回栽种在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也就是这5株大红袍茶苗茁壮成长,承担着繁育推广的任务。20多年来,繁育了大量苗木,使纯种正本大红袍的面积年年不断扩大。”

大红袍“母本真身”有严格的规范标准:其时、色、形、气、味,以及玄妙的“岩韵”都有一定的严格要求,这是它的属性,而它的载体却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惟一的一株或两三株茶树,而应该是“年老的退休,年轻的接班”。这是与时俱进的观点。如今农科技术日新月异。武夷茶企群雄争霸,大红袍品种的“茶王”辈出,一波推动一波。为大红袍“母本真身”提供了大量的储备——这是武夷大红袍永续利用,永葆青春的物质基础。

总之,大红袍“母本真身”是个动态的概念,我们有自信,有依据地说:今日的大红袍“母本真身”比昨日的“母本真身”更年轻,更有活力;明日的大红袍“母本真身”比今日的“母本真身”品质更高、更好。

而以“大红袍”为商标的武夷岩茶亦将以其“岩骨花香之胜”经历国内、国际市场地拼杀,而最终“席卷六合而并吞八荒”。

五、大红袍文化遗产传承

时下武夷山民众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利用“双世遗”的旅游优势,把生态旅游与茶文化结合起来,使茶、旅游、文化交相辉映,协同发展。

长达千五百年之久的丰厚武夷岩茶文化是武夷“世界文化遗产”的要件,其卓绝的历史文化内蕴涵盖了物种、加工、管理以及有关诗词歌舞、礼仪等等,体现了岩茶的自然属性、人文因素,富有传奇魅力。2003年武夷山获得“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的殊荣——这是我国的唯一!

“大红袍文化现象”是武夷茶文化的最精美部分,我们应进一步将之凸显出来:武夷山中大片葱碧的赏心悦目的茶园,是武夷茶文化的物质基础——但,这还远远不够,这不是文化,文化注重精神!马头岩的制茶作坊,三菇石背后的七十二版墙,拔地而起的一家家茶企那古雅的建筑,接待茶客的古气盎然的大厅,华贵厚重的大茶案……它具体、生动地表现了一段历史——武夷茶人从山间走向城市的历史,是茶人从贫穷走向小康地历史,是一家一户地小农经济走向机械化、科技化、现代化的历史!

而其中最为珍贵的莫过于那通往三花峰的苔迹斑驳的石板小路,那人工艰难的登山石阶,以及当年不少人还在吃糠咽菜的贫困中建造的显得过于奢侈的铁门,那冒着生命危险开辟的“挂在”半天腰的方丈茶园……它历历在目地记述了武夷茶人世世代代,“芒履踢开降虎路”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置身其间,我们仿佛闻到了先人的气息,看到那幅《父亲》名画中那饱经沧桑的面容……那是触动灵魂的,是令人热泪盈眶的,是真诚感动的——“千年祭”的龙柱浮现在我眼前——“武夷魂”雕塑浮现在我眼前,彭武、彭夷战天兜地的啸歌在武夷山中回响……

关于普洱茶的宫廷历史


关于普洱茶的宫廷历史

普洱茶是有生命的茶,其妙处就在于它如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道德一般,历久常新,经年累月却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像是一件用时光雕琢的艺术品,让人领略历史文化的“陈韵”。

“普洱茶是中国茶叶中的名门贵族”——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骆少君如是说,诚如此言,盛行清宫200年的普洱贡茶则是“茶中的皇族”。

实际无需累牍,普洱茶的“贵族”之说,本就源自其身为清廷贡茶、皇族至宠时的声名远播。而今所谓普洱茶历史地位之高、文化价值之重,十之八九是清宫皇贡普洱的显赫身份所赋予的。

然,随清廷覆灭尘封至今,皇家普洱往日的辉煌皆已不再,今天唯余云南贡茶车顺老号“瑞贡天朝”宝匾和故宫珍藏国宝“普洱茶太上皇”——“金瓜贡茶”身当其名垂青史的佐证。

历史的默契让京滇茶道两端的普洱记忆又一次重合,据悉,故宫博物院授权专业机构近日携手云南百年贡茶老号车顺号,共同推出一款藏品级“宝藏”系列普洱茶,欲再现“普洱茶皇族”当年的风采。此举非但为民族文化瑰宝再续前弦,更将是普洱盛世茶客们的又一福音。

皇贡普洱 茶中皇族

此次“宝藏”普洱入市,独获故宫博物院专门授权,不仅汇集了故宫所载宫廷深厚普洱文化的注入同时茶品一套两支,分别得以使用故宫养心殿宝、皇后之宝两款玉玺形象冠名及包装,是史无前例之举,堪称普洱茶中龙凤,有帝后之姿,具备文化纪念意义。宫廷普洱文化不仅如此承载,而且为了延续当年贡茶采制御用皇家字号的规矩,严格遵循史料事实,本次推出的茶叶将由百年贡茶老号易武瑞贡天朝车顺号采制,并且由车顺号第五代传人车智洁亲自监督整个采制流程,采用祖传秘方力求重现宫廷品质。使故宫史料所载的清宫普洱贡茶文化,在湮灭近百年后得以完美重现。

据授权单位北京宫字普洱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介绍,该系列产品共为2款,分别以清宫帝后的玉玺命名为养心殿宝和皇后之宝,单款茶全球限量发行800套,每款含500g及200g饼各一饼,所有茶叶全部是明前老料纯生茶制作,是收藏级别普洱茶。

普茶溯源可至东汉,三国时已颇具种植规模,然千余年默默无闻,乃及明清,始达鼎盛。其以独到的养生功效备受清廷皇族宠爱,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跻身贡茶之列,开始了他189年的皇贡生涯。彼时贡茶贵为国礼,价比金银,其品、饮、藏、赠亦有诸般讲究。

当时的皇家普洱只有皇室可以享用,是独特身份的象征,若无皇族血统,实是无缘得见。即便是权倾朝野的开国元勋,抑或辅佐社稷的三朝元老,也只在立下特别功勋或功德圆满告老还乡之时,才偶尔有幸得在“千叟宴”上,一亲珍品皇家普洱的芳泽。

另外,除宫廷独享外,普洱贡茶也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使节。据故宫史料记载,英国于1792年特派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戛尔尼勋爵为首的觐见团一行95人,以祝贺乾隆皇帝80大寿为名来华。1793年(乾隆58年)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并在万树田设宴款待,回赠英使团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女儿茶和(普洱)茶膏。

直至公元1908年(光绪三十年),云南地方混乱,盗匪蜂起,贡茶运至昆明附近被匪徒抢劫一空,朝廷也无法追究,地方因故才得以借机停止了普洱贡茶的岁贡。

其时,普洱贡茶在清宫中已历经近两百年之久,一朝倾覆,锋芒尽敛,直至今日,故宫博物院独家授权机构秉承故宫传承民族灿烂文明的坚定信念,依托史料记载和老号工艺,严依古方选、采、制、包还原而成的精品“宝藏”贡茶,才让红墙碧瓦内这一段绚烂的茶史文化重现在我们面前,让世人皆有幸领略我们民族文化瑰宝的精髓。

普洱呈贡 质为根本

“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乾隆首品普洱,便有此美誉。并非虚言,当年清宫普洱与其他贡茶茶种相比实是与众不同,被视为稀有的名茶。《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清朝满族祖先原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以肉食为主,入关称帝后养尊处优,饮食珍馐无所不尽其极,故那些皇亲国戚们独青睐普洱。普洱茶成为宫廷皇族的最青睐的御用饮品。

其时,民间也广有普洱,但品质与宫廷珍品不可同日而语。道光初年,阮福《普洱茶记》载:“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描述的是,当时进献朝廷的普洱贡茶,都是只取清明前上好野生大叶乔木的芽尖制作。朝廷筛选过上等材料后,其余次等材料方允许民间采摘和贩卖。

鉴于古方之缜密,此次“宝藏”贡茶的推出,特别在“质优”上做足了功夫。为了延续原有宫廷普洱的采制品质,本次茶品均由百年贡茶老号“瑞贡天朝车顺号”第五代传人车顺来先生全程监制,从原料采集到加工制作的整个流程都严格按照车顺号祖传秘制工艺操作,确保本品普洱龙凤、茶中帝后之名副其实。

大叶茶最讲香醇,“宝藏”普洱严选出自景迈及易武(古六大茶山)古茶山的上等明前好料加工而成,力保茶质与当年贡茶原品无二。其芽肥叶大、条粗质匀,而今市面遍布“宫廷普洱”罕有能出其右者。昔日集华夏之精、汇神州之萃的世间罕物,而今即将出现在你我的橱窗中。

“宝藏”普洱 再启宝藏

北京宫字普洱公司在推出宝藏普洱茶的同时,还在业内首次提出了“做好茶、藏好茶、喝好茶”的新时期贡茶经营理念,坚守宫廷普洱茶的百年品质和文化内涵,将几百年的贡茶精神传承下来。普洱茶是有生命的茶,其妙处就在于它如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道德一般,历久常新,经年累月却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像是一件用时光雕琢的艺术品,让人领略历史文化的“陈韵”。而这“神韵”的传承不仅要靠工艺的传承,更要靠做茶人的“茶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工艺会改变,但是只要品质不变普洱茶文化就可以永久延续。

时间是普洱茶的精神内核,经历是普洱茶的价值重心。普茶不在价高,有神则名。普茶之神在宫廷普洱,贡茶之魂在宫廷文化。有了故宫贡茶文化的全力倾注,“宝藏”帝后的登临将又为中华璀璨茶史文化写下重重一笔。

如果说普洱茶是一座宝山,那宫廷普洱就是其中最为富集的宝藏。如果说普洱贡茶是一块高富的宝藏,那“宝藏”普洱就是其中最为闪耀的宝石。宫廷普洱茶这个普洱茶永久的精神图腾,将延续普洱茶的神话。

皇家贡茶的生产基地——北苑


宋代贡茶制度是建立在唐代基础之上的,只是把贡茶生产基地由浙江顾渚迁到了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宋代恰值中国历史上一个寒冷期,太湖冬天冰封,顾渚的新茶赶不到清明节前送到汴梁,而建安新茶走水运可以让东京的皇帝及时喝上节前茶,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因此皇家贡茶的生产基地就搬到了福建建安的北苑。

北苑地名始于后唐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时,王审知在福州建立闽国,当时建州吉苑里茶焙地主张廷晖在凤凰山拥有数十里茶园,所产茶品质上好。相传当时闽王好茶,而且特别喜欢张廷晖的凤凰山茶,于是不断来索取,当时建州屡遭兵灾战祸,民不聊生,茶业难以维持。闽龙启元年(933)张廷晖把凤凰山方圆三十里的茶山献给闽国,得到闽王封赐阁门使官职,并把凤凰山办成闽国的苑囿(闽国御茶园)。因凤凰山在闽都北部,故名北苑。

北苑御焙从南唐五代十国闽龙启元年(933)至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历经闽、宋、元、明四个朝代,29位皇帝,持续御贡达四百五十八年。北苑御茶、北苑御焙遗址、北苑茶文化在中国茶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罢造后北苑缩小了旧园,整个茶业不再官营,同时也不再生产龙凤团饼茶,但团茶生产和采制工艺仍代代相传,从不间断。有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诗云:头纲八饼建溪茶,万里山东道路賖。此是蔡丁天上贡,何期分赐野人家。

其品目多达百余种之多。期间龙凤茶、密云龙、龙团胜雪成为传世名品,名冠天下。在北苑存在时期,也是中国茶学研究步入系统化、科学化时期,而且主要的茶学专著是以北苑为研究对象的。已知宋代二十多部茶叶专著中接近三分之二讲的是北苑,连徽宗皇帝赵佶也参与了研究,写下《大观茶论》,这是古今中外所没有的。带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的斗茶活动,始于唐而盛于宋。陆羽的《顾渚山记》写到斗茶;但把斗茶豪情和宏大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的则是范仲淹的《斗茶歌》和唐庚的《斗茶记》。他们写出了斗茶的文化氛围,更写出了东方文化的特色。宋朝文人中吟茶诗词歌赋,相互传唱,十分普通。茶诗茶词增大了茶文化氛围,也是茶文化的巨大助推器。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2301.html

上一篇: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略评(上)

下一篇:历史上的“茶痴”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