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安溪铁观音的传承与发展

2021-08-18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安溪铁观音的传承与发展”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安溪铁观音的传承与发展”相关知识!

传统铁观音的标准是什么、传统铁观音有什么优势、如何推广传统铁观音近期,安溪县委组织部、县农办组织第三期铁观音制茶大师沙龙,各位大师对传统铁观音的传承与发展展开讨论,今天铁哥和大家分享一下大师们把脉安溪铁观音的传承与发展吧!

制茶大师对传统铁观音进行品评

近年来,安溪铁观音回归传统之风盛行。但时下,对于什么是传统铁观音,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传承20年前的制茶技艺是否就是传统的?还是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茶叶才是传统茶叶,制茶大师、茶农都对此有着不同看法。

为此,本次安溪铁观音制茶大师沙龙的主题为传统铁观音的对比与研究,制茶大师不仅将自己制作的传统铁观音拿出来PK,还分享了传统铁观音的制作经验。与此同时,他们对传统铁观音的标准、传统铁观音的制作技法等议题进行激烈谈论,不少制茶大师认为,明确传统铁观音的标准是当务之急。

传统铁观音需要一个标准

什么是传统?传统铁观音应该有它的标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魏月德认为应该为传统铁观音定性,在他看来,传统铁观音应该是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应该是具备观音韵,同时,还应该具备桂花、兰花、栀子花等香气。而如何制作传统铁观音,就体现在茶园的管理、茶叶的采摘和制作加工的各个环节,魏月德认为只有制茶的18道工序都坚持传统做法,制作出来的茶叶才能是传统铁观音。

另一位制茶大师刘金龙也参与此次讨论,同时,他制作的传统铁观音在今日上午的鉴评中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最趋于传统的制法,他所参评的茶叶未使用空调辅助发酵。但刘金龙认为,传统的制法并非是摒弃现代化的制茶设备,传统与现代应该是有机结合的。

参加沙龙的制茶大师、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应该为传统铁观音制定标准,也对什么是传统铁观音,如何制作传统铁观音纷纷发表意见。

鼓励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安溪铁观音既有重摇重发酵的传统制作工艺,也有轻发酵的清香、正炒等多种制作工艺。回归传统是不是意味着放弃轻发酵的制茶工艺?有参加沙龙的制茶大师指出,传统铁观音也有差的,轻发酵的铁观音也有好的,推广安溪铁观音,应该百花齐放。

茶叶的推广应该避免同质化。个性化的产品很重要,金骏眉的出产就带动了中国红茶的发展,制茶大师刘远明认为,铁观音在市场的推广中,应该多一些个性化的产品,应该寻找新的亮点,有新的突破。

安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苏松炎指出,安溪铁观音的推广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最重要的应该符合市场,符合消费者的口味。同时,他说,要以安溪铁观音的适制性为基础,兼纳百茶,突破茶类,创新茶品。鼓励制茶大师,茶企,应该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苏松炎说,当前,安溪茶业正处于转变提升、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现在的安溪茶业,比任何时候更加迫切需要创新的力量;比任何时候更加渴望人才的支撑。他希望,制茶大师能够紧跟消费潮流,加强技术研究,完美演绎传统工艺,推动茶品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

cy316.com延伸阅读

诠释安溪铁观音


安溪县珍田阁茶厂高级评茶师苏老师介绍说,福建安溪是我国乌龙茶的最主要产区,素有中国乌龙茶都之称。这里出产的四大名茶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等都品质超凡,蜚声中外。在安溪,不但有独到的乌龙茶栽培技术,而且十分讲究品饮艺术。早在清代,安溪的乌龙茶冲泡方法就已相当考究。

一、基本理念

安溪茶艺流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融自身修养与茶的精华为一体,产生出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现象,在冲泡过程中不停留在表演的层面上,我们追求的茶艺精神理念是尊重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主张人际和谐,强调环保意识。

茶艺之本:(纯)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净纯。

茶艺之韵:(雅)沏茶之细致,动作之优美,茶局之优雅,展茶艺之神韵。

茶艺之德:(礼)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客,联茶友之情谊。

茶艺之道:(和)人与人之和谐,人与茶、人与自然之和谐,系心灵之挚爱。

它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遭精神理念。

它传播的是:人与大自然的交融;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

作为茶人所追求的精神理念:纯、雅、礼、和,总归纳于和谐关系,我们摆脱烦琐、拘谨、无形的虚意,因此安溪茶艺的展现是面对大众,面对生恬,面对大自然,是茶主与茶客直接对话,沟通情感,共同分享灵魂之饮,是品饮艺术的景高境界。

二、茶具选择

安溪茶艺选择茶具因地制宜,遵循民间习俗,采用的有陶质炭炉、水壶、瓷质圆层盘(托盘)、盖碗(三才杯)、小瓷杯(白玉杯)、茶罐、竹制茶道具和茶巾等。

铁观音的历史发展


安溪是福建省东南部靠近厦门的一个县,是闽南乌龙茶的主产区。安溪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山峦重叠,林木繁多,终年云雾缭绕,山青水秀,适宜于茶树生长,而且经过历代茶人的辛勤劳动,选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树良种。目前境内保存的良种有60多个,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等都属于全国知名良种,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在众多的茶树良种中,品质最优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铁观音了。

传说:魏说与王说并存

据考,安溪制茶始于唐末。当时翰林学士韩屋有诗云:古崖觅芝叟,乡俗乐茶歌。明代,安溪茶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传遍全县各地,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明崇祯十三年前后,安溪茶农从茶树枝条压在土壤中能生根发芽得到启发,创造出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这项创造,促使安溪成了中国茶树无性繁殖的发源地。

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又创制了乌龙茶(青茶)。黄旦、本山、佛手、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一大批茶树优良品种的相继发现,把安溪茶业推向了鼎盛发展阶段。但真正奠定安溪中国名茶之乡地位的,则是铁观音的出现。清朝时期,安溪茶农发现了名茶铁观音。

关于铁观音的诞生历来有两种传说。

一是魏说。相传,清雍正三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老茶农魏荫,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一夜,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正想探身采摘却被狗吠声扰醒。第二天,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一石坑的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并悉心培育。因所谓的观音托梦得之,所以将这茶起名铁观音。

二是王说。王说的主人公是清代的王士让,其人生性好集奇花异草。他与魏荫同是尧阳人,一个为尧阳松林头人,一个则是尧阳南岩人,两地相距不远。相关传说讲的是:乾隆元年春,士让告假南轩,于层石荒园发现一株异茶,遂移栽之。采制成品,香馥味醇,乾隆六年托方苞转献内廷。乾隆喜饮,观其外状遂赐名铁观音。

两个传说都流传了将近300年,但两种起源的争夺并没有想象中激烈。作为王说13代传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礼是这样认为的:为安溪铁观音找到确切的起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安溪铁观音在魏说与王说之争中得到发展,两种传说的后人也各自凭借着引以为荣的家世,成为安溪茶商的佼佼者。

复苏:铁观音放开茶叶收购

20世纪上半叶,安溪茶业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茶叶外销减少,不少茶庄倒闭,大片茶园荒芜。当时曾流传一首民谣:金枝玉叶何足惜,观音不如菜豆叶,茶叶上市无人问,砍下茶树当柴烧。

时间进入20世纪下半叶,安溪茶业逐渐复苏。在当时的条件下,茶叶的销售模式是统购统销,茶叶收购站人手不够,忙不过来。再者,当时安溪茶产远大于销,尤其是外销茶由专门公司专营,许多茶因进出口权因素而滞留在经营流程当中。

没有足够的销售渠道成了当时茶农心中的痛。这个情况一直大约持续到1985年。那一年,有关放开茶叶收购的规定一出,新加坡、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的茶商蜂拥而来。当年,安溪虎邱乡开始与日本厂商联系,卖给日本绿改茶。半个月卖了60吨绿改茶,赚了不少钱。时任虎邱副乡长的陈水根回忆,当时走低价路线,赚的是国际与国内市场的价格差,也从这时开始,许多茶农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这些销售途径。

事实上,在1985年之前,就有茶农开始尝试经营自己的茶马古道,一些村民拿茶从汕头转销香港。

在当时,茶叶出口常通过汕头到香港中转。华福茗茶老板高金典仍清晰地记得那个时期的一些故事。他在读高二时,就和哥哥、叔叔借着放假的时候,各挑一担茶叶,风尘仆仆先步行到安溪县城,再从安溪乘车至漳州,这就需要一天时间,然后从漳州乘车到广东的南阳再到汕头,这需要两天时间。一到那地方马上有在等待的买茶人,他们接过茶担抓起一把就谈价钱,谈好了直接将茶装船。这样几天一个来回,一个人能挣个10元钱左右。他说。

茶王赛:铁观音茶价上涨

此后,铁观音以其独特的韵味,价格一路上涨,从1985年的1斤一二十元,变化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1斤100元左右。

1992年,魏荫的第9代传人魏月德贷款1万多元在村里举办茶王赛。这是安溪茶农首次独资举办的茶王赛,请来专家张天福、李冬水主评,引起轰动,汕头等地客商闻讯赶来。这一事件促使优质茶价比普通茶高出5倍以上。次年11月,茶王赛走出安溪,在泉州首度举行,500克茶叶拍卖成交价1万元。

安溪不断举办的茶王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中便包括海峡对岸的中国台湾地区。据有关部门统计,十几年来台商在安溪投资创办的涉茶企业达29家,投资总额数亿元。

追溯两地的茶缘历史,记者发现,早在明万历年间,安溪乡农就开始入垦台湾,选择有山有水、地形、地貌与安溪相似的地方拓荒种茶。清嘉庆三年,大量安溪人迁居台湾,带去了茶苗,也带去了安溪的茶俗。清咸丰五年,安溪人林凤池率先把乌龙茶引入台湾,种植在台湾冻顶山,相传这就是台湾冻顶乌龙茶的起源。

安溪西坪人王义程在台湾对从家乡传过去的乌龙茶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创制出台湾包种茶,并在台北县茶区大力倡导和传授技术。清光绪年间,安溪福美村张尔妙、张尔乾兄弟将家乡的铁观音茶苗引入台湾,在木栅区樟湖山种植成功,从此,木栅铁观音声名远扬,逐步发展成为台湾铁观音的主要产区。

台湾茶商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资金、设备和技术,而且带来了新的观念和管理模式,对安溪茶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台资茶企进入安溪后,安溪茶农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不仅能种好茶,还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现在茶农的生产经营已经逐渐向产品多样化方向发展。

安溪铁观音的新视野


安溪县政府组织远征军,进入长江流域沿线的成都、武汉和上海三地高调宣传。同时,云南的普洱茶也驾着声势浩大的马帮来到泉州的安海宣传。

安溪铁观音吹响向全国进攻的号角的同时,云南普洱茶却在安溪铁观音的大本营大做文章,这是巧合,还是策略?

两个目前国内最火的茶叶品牌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探讨安溪铁观音的品牌之路以及解决泉州茶商在发展中遇到的困惑,12月1日上午,东南早报与安溪县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了安溪铁观音品牌保护与茶文化传播座谈会。

对外宣传,要打特色牌

能以一叶之轻,牵众生之口者,唯茶是也。

安溪县委宣传部李海水认为,此次安溪铁观音神州中部行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一路撒播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的理念。

李海水说,安溪铁观音无论从种植、加工,或者是品饮、赏艺,都传承着中华和文化的精髓,体现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安溪铁观音今后将打和谐牌、健康牌,喝安溪铁观音是极好的生活享受、文明的生活时尚,安溪铁观音应该成为新生活的自觉选择。

现在的茶都在打健康牌,我认为我们安溪出招应更具特色,和谐牌倒是个不错的提法。与会的一茶商说。

对此,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曾路教授则认为,品铁观音是种精神上愉悦的享受,品铁观音是个很雅的生活方式,也是区别于其他茶叶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宣传上,安溪铁观音不如直接打雅牌,用安溪铁观音的茶文化影响特定人群的饮茶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必提那些抽象的东西,都打健康牌反而没有了特色。

QS认证,一定要跨过

茶叶的QS认证,门槛太高了。要通过认证,首要条件是要有大面积的厂房,这个条件太困难了。大茶企当然没问题了,但在安溪却有成百上千的小茶商,又怎么能够跨过QS这道门槛,走上市场呢?茶商代表陈福锦先生对QS认证谈了自己的看法。

QS认证是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茶叶是第三批执行的。该制度从2005年1月1日启动,过渡期已有两年,只是先前大多数中小茶商都没引起重视。安溪县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刘坤城解释说,茶叶QS认证门槛的确有些高。目前,安溪有60多家铁观音生产企业通过了QS认证,泉州全市有100多家通过了认证。QS认证的程序是比较繁琐,但今后,没有通过QS认证的茶叶是会被禁止销售的。因此,茶叶QS认证还是必需的。

对于中小茶商的困惑,刘坤城支招,可以通过租赁厂房的形式解决此难题。另外,茶商还可以购买已通过认证的茶农生产的茶叶再进行深加工,这样就自然绕过这道门槛了。

商标保护,任重而道远

我们现在正在申请驰名商标,要不然,有了八马就会冒出九马或者十马,对于假冒商标我们是最头痛的。福建安溪八马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礼说。

安溪县工商局副局长柯进国认为,安溪铁观音获得第一个涉茶原产地驰名商标后,打假力度依然任重道远。建立打假维权机制,今后安溪工商部门除了依靠12315网络打假,及时受理各类假冒铁观音案件外,还将与县外工商部门联系,构筑一道安溪铁观音商标保护网。

据柯进国介绍,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后,通过扶持龙头茶企,随着地理标志的推广,铁观音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拓展。近年来,茶企的商标保护意识也正逐步得到提升。

开旗舰店,宣传好载体

以前茶商都是靠单打独斗,形不成规模经营,这样发展,路只能越走越窄。一茶商建议,政府应引导并扶持龙头茶企。

王文礼认为,现在云南集全省之力宣传普洱茶,宣传铁观音光靠安溪县政府是不够的,希望泉州市政府和福建省政府可以共同发力经营好安溪铁观音这个知名品牌。

不过,光靠政府来宣传铁观音品牌是远远不够的,茶文化的推广最终还是要茶企来实施。曾路说。

三百年传承 铸就铁观音传奇


疯狂的普洱茶热已然远去,铁观音悄然成为茶客们的新宠。它每年都以20%~30%的速度涨价,却持续热销,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受追捧的茶品。

品类成熟的标志是品牌的涌现,而品牌的核心要素则是品质和文化附加值。近日,八马茶会所正式登陆长春,这个传承了三百年的铁观音品牌,从昔日的皇室贡茶,蜕变成今日的八马商政礼节茶,标志着春城的茶业市场已走向成熟。

茶主题会所品味最纯正的茶文化

茶庄、茶楼、茶馆在长春,这样的喝茶场所已如雨后春笋,屡见不鲜。

进入其中,麻将声中,一群酒后面红耳赤的男女吞云吐雾,大声喧哗。在这里,茶只是他们的醒酒汤和漱口水,真正的茶客们绝不会涉足。

在工农大路2888号,南湖边,长春首家八马茶会所近日已然开张。会所一楼展示区,琴声悠扬,几尾锦鲤在小桥流水中嬉戏,厚重的实木桌椅与细腻通透的景德镇瓷器相得益彰,各式茶品倒成为点缀。炫丽的唐卡前驻足,嗅着丝丝檀香,那一刻,所有世俗杂念都抛之脑后,真正体会到禅茶一味的境地。

二楼的品茶包房,宁静而雅致,中式风格简约大气,精美的藤桌藤椅,古朴的茶台茶具。捧一杯香茶,听一曲琴音,满眼南湖绿树湖景,心静荣至,道现其中,可涤体内浑浊,头脑自然清朗空明。

茶会所的老板介绍,他想打造的,是专卖店头等舱,是最纯粹的品茶空间。

八马被乾隆赞美的铁观音

说起铁观音,首谈八马茶。

有人说,铁观音创造了安溪,它让一个南方县域随着一款茶叶名扬海内外,创造了中国茶叶的传奇。而八马茶,正是这个传奇的领军人。八马茶的成就,不仅因为它是中国最大的铁观音制造商,而是它的传承,它三百年始终如一的高品质,还有它所富含的历史意义。

八马先祖安溪尧阳仕人王士让,于清乾隆元年(1736)春与诸友会文,见荒园间有株奇异茶树,遂移植于书房后园悉心培植,并初创摇青、炒青、包揉等茶技,自千万中选出极品一二,精致成茶。1742年,王奉召赴京,将此极品茶献内廷。乾隆饮之,大赞其味香色美,形沉似铁,美如观音,并赐其名铁观音,并列为贡茶,自此其美名传扬民间。

三百年正宗传承铸就铁观音辉煌

谁人寻得观音韵,便是百岁不老人。

八马茶业源于百年前名扬东南亚的信记茶行,现任掌门人王文礼先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代表性传承人,是铁观音发现者王士让的第十三代传人,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

王文礼说,当年,王氏家族感恩圣上的隆恩圣眷,十三代传人代代专注事茶,并坚持传承家族秘制手工制茶工序,只为保留当年乾隆赞叹的原味茶香。

传承,是十几代守茶人与王氏祖屋旁的铁观音母树日夜相伴,让铁观音生生不息。到今天,虽然直接传承自母树的铁观音已然极为稀少,但八马铁观音的每一颗茶芽均来自于此,茶客们才有机会品尝到纯正血脉的自然滋味;守护,还包括母树旁,那萦绕了千年的山泉,始终甘冽清澈;时机,八马茶仙子只采摘于春秋两季午时的鲜叶,轻轻摘下的每片茶叶,都满怀崇敬;奢华,王氏用珍贵的荔枝森和桂圆木焙火,加上绝不外传的铁观音正韵焙火技巧,只为那一抹淡淡木香。五至七成火候,历练出极佳香气与口感。

古法技艺,还原三百年前最纯正的铁观音

从始祖王士让的发现到今天,铁观音已然历时三百年,三百年的坚持,三百年的专注,才有了今日铁观音和八马茶业的辉煌。

最诚挚情义凝结的商政礼节珍品

如今,无酒不席早已过时,无茶不话成为都市生活常态。

无论在南方闽浙,还是北方的春城,只要有客人登门,有品位的主人都会先以茶招待,待上茶后才开口论事。这里的茶叶起到一种暖场作用,宾主通过茶叶拉近沟通距离。以茶为媒,一些大事小情在添茶加水间,在唇齿留香时被议了个精透。

很多人纳闷,这个传承三百年的老字号,为什么叫八马?

长春八马茶会所负责人介绍,自唐代起,就有了茶马司,成为管理茶马交易、执行以茶治边政策的政府机构,茶、马互为载体,相互交流与传播,千古悠久的茶叶文明,就是茶、马紧密相连,共同载入史册的人类历史文明进程。

八马之名来源徐悲鸿的《八骏图》:八匹骏马所组成的马队,奔腾向前,气壮山河。以八马作为品牌命名,充分表明了各色优秀人才所组成的团队精神,向着同一目标、奔腾前进;充沛的精力,奔腾的活力,无穷的冲劲。

八马茶,就向征着责任感和使命感,代表了底蕴丰厚、独具魅力的中国茶叶文明。

茶到、礼到、心意到,有情,有义,有八马。因为有了这样富有演义的内涵,八马茶业也成为当前商政礼节茶,是成熟成功人士首选茶品。

安溪铁观音得名的传说


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孕育了许多传说,其中不乏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这里安溪铁观音也有两则其得名的传说。

安溪铁观音传说一--观音托梦

相传,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儿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问,找到梦中的条树。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条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取名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传说二--乾隆赐名

相传,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茶叶送给方苞,方侍郎间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由来的传说


安溪铁观音世代以来,安溪流传着很多生动感人的茶的传说。其中,关于铁观音发源的两个传说魏说和王说,更为茶乡人民津津乐道。

魏说观音托梦。相传,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后,西坪阳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老茶农魏荫(17021774年)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每日晨昏必在观音佛前敬奉清茶一杯,从不间断。有一天晚上,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第二天清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细加观察,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异于他种。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此茶乃观音托梦所获,又移植于铁鼎中,故称铁观音。

王说皇帝赐名。相传,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今西坪镇南岩村)有位仕人叫王士让,平时喜欢收集奇花异草,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乾隆元年(1736年)春一日,士让见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异于他种,遂移植南轩之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压枝繁殖,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1741年),士让以此茶馈赠礼部侍郎方苞。方苞品其味非凡,遂转献内廷。乾隆饮后甚喜,认为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便赐名为铁观音。

永春佛手佛手茶起源于北宋年间。相传当时闽南骑虎岩寺的老僧人,虔诚地种植佛手柑敬奉神佛。念经之余,这位老僧人还喜欢天天品茶。一日,他突发奇想:茶叶能不能泡出佛手柑的香味呢?于是他尝试着把茶树的枝条嫁接在佛手柑树上,经过精心培植,最终获得成功。因为嫁接出来的这种茶叶叶大如掌,茶香中又有佛手柑的天然果香,所以就取名为佛手。

闽北水仙相传有一年武夷山热得出奇,有个建瓯的穷汉子靠砍柴为生,大热天没砍几刀就热得头昏脑涨,唇焦口燥,胸闷疲累,于是到附近的祝仙洞找个阴凉的地方歇息。刚坐下,只觉一阵凉风带着清香扑面吹来,远远望去原来是一棵小树上开满了小白花,绿叶却又厚又大。他走过去摘了几片含在嘴里,凉丝丝的,嚼着嚼着,头也不昏胸也不闷了,精神顿时爽快起来,于是从树上折了一根小枝,挑起柴下山回家。

这天夜里突然风雨交加,小伙子家的一堵墙倒塌了。第二天清早一看,那根树枝正压在墙土下,枝头却伸了出来,很快爆了芽,发了叶,长成了小树,新发芽叶泡水喝了同样清香甘甜,解渴提神,小伙子长得更加壮实。

这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问他吃了什么仙丹妙药,小伙子就把事情缘由说了一遍。因为建瓯人说祝和崇安话的水字发音一模一样,崇安人都以为是水仙,也就把这棵树叫做水仙茶了。

大红袍大红袍的传说和典故有很多,其中一个是这样的:相传清朝的时候,有一文人赴京赶考,到九龙窠天心永乐禅寺的时候,突然出现腹胀、腹痛不已的情况。天心寺的和尚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治好了他的病。秀才于是得以按时赴京赶考,还高中了状元。

为感念此茶治病救命之恩,这位状元亲临茶树所生长的岩石峭壁下,焚香礼拜,并把身上的红袍脱下来盖在茶树上,大红袍因此得名。

安溪铁观音的渊源内涵


福建安溪是我国古老的茶区,铁观音境内生长着不少古老野生茶树,茶叶在蓝田.剑斗等地发现的野生茶树树高7米,树冠达3.2米,据专家考证,已有1000多年的树龄。

在宋、元时期,铁观音产地安溪不论是寺观或农家均已产茶。据《清水岩志》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安溪茶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畅销海外。

到明代产茶稍盛,明嘉靖《安溪县志》有茶,龙涓.崇信(今龙涓,西坪,芦田)出者多。常乐、崇善等里货(指茶)卖甚多的记载。武夷从唐朝起生产蒸青团茶,明末罢贡茶之后,茶农积历代制茶经验的精髓,创制了武夷岩茶。清初,安溪茶业迅速发展,相继发现了黄金桂.本山.佛手.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一大批优良茶树的品种。这些品种的发现,使得安溪茶业步入了鼎盛发展阶段。清代名僧释超全有溪茶遂仿岩茶制,先炒后焙不争差的诗句,这说明清代时已有溪茶生产,安溪茶农创制了乌龙茶。铁观音属于什么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我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诞生,是对我国传统制茶工艺的又一重大革新。安溪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超群的品质备受青睐。

安溪铁观音采制秘笈


安溪产茶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茶树资源、众多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制茶经验和独特的制茶技艺。在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安溪茶文化已成为我国茶叶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在安溪众多已出产的名茶中,以安溪铁观音最为享誉中外。那么,安溪铁观音是怎么制成的呢?

据当地茶农所说,铁观音的制作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采青晒青做青(包括摇青、摊青)炒青揉捻、烘焙簸拣、包装(成品)。

首先,采青。茶叶采摘标准必须在嫩梢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开展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二、三叶。采时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断叶片,不折叠叶张,木碰碎叶尖,不带单片,不带鱼叶和老梗。其中,生长地带不同的茶树鲜叶要分开,特别是早青、午青、晚青要严格分开制造。

其次,晒青。茶叶采摘回来后,便要晒青,即将茶青在地上摊成薄薄的一层晒青,也有把鲜叶均匀摊放在竹篱或晒青埕上,利用太阳光的照射和风吹使其萎凋,以蒸发掉鲜叶的部分水份。晒青程度的长短,要根据茶青的品种、含水量、季节、气候来做选择。晒青时间以午后4时阳光柔和时为宜,叶子直薄摊,以失去原有光泽,叶色转暗,手摸叶子柔软,顶叶下垂,失重6~9%左右为适度。

第三,做青。到这一阶段,摇青与摊置相间进行,即做青。摇青除了采用传统的手工筛青外,现在茶农们更多采用机械的方式,比如利用竹制摇青机。事实证明,摇青采用不同的机械力,对茶品质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而摇青的主要目的就是走水,以获得更高更浓的香味,同时保持梗叶的水分和生理机能。至于摇青技术的关键走水程度的掌握,更多的要倚赖茶农们的经验。摇青后将茶青放在凉青架上进行摊青,时间一般在1小时左右。如果说摇是动,那么摊就是静。这时在摇青时青叶散发的水分通过静置,又会从叶梗、叶脉往叶面补充散发。做青技术性高,灵活性强,是决定毛菜品质优劣的关键。做青适度的叶子,叶缘呈朱砂红色,叶中央部分呈黄绿色(半熟香蕉皮包),叶面凸起,叶缘背卷,从叶背看是汤匙状,发出兰花香,叶张出现青蒂绿腹红边,稍有光泽,叶缘鲜红度充足,梗表皮显有皱状。

第四,炒青。炒青,也叫杀青,就是利用微火在锅中炒,使茶叶痿凋也就是失去水分。这可以固化已形成的品质,同时散发部分水分便于后面工序的操作。炒青要及时,当做青叶青味消失,香气初露即应抓紧进行。现在除了人工炒青外,滚筒杀青机的使用,也大大减轻了茶农们的劳动强度。

第五,揉捻、烘焙。炒青过后,便要对茶叶进行塑形的工作。揉捻采用揉、压、搓、抓等动作,将茶裹在布包里,用机械加手工挤压搓揉后解开布包,使茶条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此后再进行烘干,低温烘焙,烘至足干,同时去掉多余的水分,便于长期储存,这一步完成后便是我们日常见到的毛茶形态了。铁观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复进行的。初揉约3~4分钟,解块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时下焙,趁热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缩等手法,经三揉三焙后,再用50~60℃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气敛藏,滋味醇厚,外表色泽油亮,茶条表面凝集有一层白霜。

第六,簸拣、包装。茶叶烘干后即是铁观音毛茶,此时的茶带有较多的茶梗,冲泡品饮涩味较重,所以要簸拣。挑好的茶再去末、筛分,重新拼配调整口味即可包装销售了。

古诗有云,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可见,品饮铁观音之乐。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2104.html

上一篇:阳羡茶是什么茶,阳羡茶的品质、茶史

下一篇:中华茶史 | 古代产茶地,古今大对比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