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以茶代酒的政和“新娘茶”

2021-04-27
在福建政和高山区,至今仍流传着一种以茶代酒的民俗茶艺——“新娘茶”。

村里一年内娶媳妇的人家,公公要大面积种植番薯、黄豆等庄稼,收成后,婆婆和刚过门的媳妇(新娘)都要在新春佳节到来之前的两三个月的时间里,筹备制作各种茶点蔬果摆“茶席”,招待乡亲,谓之请“新娘茶”。

每位新娘在结婚后要办四次新娘茶:第一次是在婚后第二天上午,新娘要给公公婆婆、男方的舅舅、姑丈等长辈敬献新娘茶;第二次是在婚后第三天上午,新娘要给来帮助办喜事的妇女们敬献新娘茶,以表感谢之意;第三次是在每年新春佳节期间挑选日子举办最为隆重的新娘茶,一般是正月初三、初六、初九三天;第四次是在端午节前一天(五月初四),受邀请来喝新娘茶的人,主要是乡村里社会阅历丰富、态度谦和、举止端庄,语言得体的年长女性。新娘可以从她们在品尝新娘茶过程的谈话中学习到在社会上要尊老爱幼,在家庭里要搞好团结、和睦相处,不能不说是对新娘进行传统伦理道德教育最生动的形式。cY316.cOM

新娘敬茶讲究规矩。茶宴其实是一种以茶代酒的宴会方式。尤其讲究品茶和配茶。茶叶是特制的“清明茶”或者是高山云雾茶,泡茶的是涧水古井的水,并用陶罐来烧。泡茶有三种:冰糖茶、清茶或蛋花冰糖茶。配茶的佐料有甜、咸、瓜果等多种食品,如糖醋姜片、糖拌地瓜干、芋丸、南瓜丝、茄咸、菇咸、笋咸、木耳咸以及各类腌、糟的萝卜干、苦菜干、蕨菜干、笋干等;瓜果类有炒黄豆、南瓜籽、葵花籽、橘子、柿子、锥栗、花生、蚕豆、黑豆、绿豆等;糖果类有水果糖、冬瓜糖、番薯糖、南瓜糖、麦芽糖等36样。身着束腰斜襟、款式古朴红衣裳的新娘,头盘发髻,左鬓插玫瑰花,她轻唤一声“上茶了”,沿大厅四周向左右长辈施礼,俗称“走四角坪”——当然是上方就坐的婆婆,然后再按下左,下右,左上,右上的顺序相继而敬。婆婆先端起茶,啜一口,再说句祝福新人的和所有来客的话,然后起身左手持一大束的九尺九寸长(含义有二:其一,九和酒谐音,表示主人以茶代酒感谢乡亲们;其二,九为阳数,祈福新娘来年生贵子,添男丁。)的红头绳亲手披挂在客人肩上,客人笑纳后要频频表示恭喜。客人喝完茶离开时带走喜绳,意味着从主人家借到喜气,讨到吉利,以示以后生活吉祥平安,幸福长久。随后大家便端茶互敬,欢谈开饮。

新娘茶全过程长达一、二个小时,如今作为茶艺表演时,将古俗原型进行了高度浓缩,重点展现“敬献糖茶”这个核心内容,突显品茗艺术。

以茶立德,以茶明志,以茶接爱,以茶传情,就让我们细细体味,这亲近的情和天然的香。真可谓:品饮新娘茶,一生福无涯!

cy316.Com精选阅读

如何鉴别70年代的普洱茶?


如何鉴别70年代的普洱茶?70年代左右,所生产的产品大都以7542与8582系列为年代,7572系列为等级,7532系列为散别,但是80年代末、90年代至今的数据号码只能当参考,不能作为辨别普洱真伪依据。

外包部分和纸包部分

自然、原包、干净、真实是判断茶品的重要依据。大部分的茶友一定要认盖印部分。这一部分,辨别时要特别注意;有的外报纸并非“大口中”,也有不是盖印的,但大口中居多。唯一确认的是盖印的纸较厚,且为手工十字布纹纸。

内票部分

内票,是为了国际贸易而设置的中英对照说明单的统称,一饼配一张。70年代的内票采用油墨石印,较为细致,内票有颜色深浅,在判别上有别于目前新茶品的内票。其内票有大有小,判别的最好方法仍是用最原始的方式。30年前的纸质和30年后的不他,用了30年的内票,还会是30年后新制成的内票吗?

茶面和饼面部分

茶品制成后到被饮用的这段时间叫茶品成长期,若能放置于相对湿度、温度恒温的场所30~50年,茶品自然是身价不凡。外形条索色泽鲜绿的白毫,会随着时间及空气中的水分慢慢变成金针色,非常有生命活力感。(人为加速发酵的茶品色泽暗黑,无香味,而且异味横生。)

普洱茶因属于后发酵茶种,其叶面茸毛关系着茶品发酵完整与否,实验证明普洱是不能用高温烘焙,一旦经由高温,将使茸毛由尖端开始,而后渐次至基部干枯死亡,这样的茶叶表面将不受到细胞保护而开始开始氧化,失去茶性。市面上有很多人使用人为发酵法,在此特别提醒茶友们注意,可先用价格入手,再由外包判断竹壳的老化程度是属于自然风化的吗?外包纸的印刷触感对吗?内飞、内票纸质感觉及压制和字体对吗?再看茶面陈化有油旋光性吗?冲泡后有生命感,入口感觉对吗等等。

观汤色

新的生茶品呈现出金黄色或淡黄。15年左右的生产品呈蜜黄色带琥珀红。30年左右的生产品带枣红色略有茶气轻浮水面。50年以上的生产品带深枣红色。茶汤表面茶气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

看叶底

叶面展开度:冲泡后很快开展的茶叶,大都是粗老之茶箐,条索不紧结,泡水甚薄,但就是不耐泡。冲泡后茶叶逐次展开的,乃制造技术良好,陈化稳定,茶汤浓郁,冲泡次数也多。叶面不开展或冲泡多次仍小程度开展的茶叶,则是制造过程失败或者陈期时间环境不好即外来温度和湿度超过其能承受的范围。

叶形整碎度:当茶叶购回后,可先将近期内要冲泡的茶品,拔开通风,醒茶一到二周后,再放在陶瓷罐或者紫砂罐内,叶底整齐为佳,碎叶多为此品,但紧压过度,则须视茶面而定。

茶叶弹性:以手指捏叶底,一般以弹性强者为佳,叶脉突显,触感生硬,叶面烂碎,无弹性感,则为次级品。

叶之新旧判断茶的陈化期:生产品随陈化期时间增长,叶底颜色由新鲜翠绿转橙红鲜艳,生茶品之茶叶是由新鲜翠绿,随着空气中之水分来氧化发酵,进而转为嫩红。反之若是在潮湿不通风的环境陈化,这样的茶叶及是在半世纪活一百年也没有多大效益,因为茶的叶面将暗黑而无弹性感。

发酵程度:生产品氧化程度够,则茶质、茶汤自然甘醇顺口温和,反之则自然苦涩。熟茶品氧化较轻的话,气味混浊,发酵不够则茶汤杂陈。

普洱茶与葡萄酒的相同之处


葡萄酒文化是西方优秀文化的代表,而普洱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都是人类璀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葡萄酒论酒庄,普洱茶讲山头,葡萄酒和普洱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那么我们就具体来分析一下葡萄酒和普洱茶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以期为普洱茶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1、葡萄酒和普洱茶都是发酵食品。

葡萄酒是液态发酵,普洱茶是固态发酵。两者都需要在一定的温湿度环境中才能很好进行发酵作用。

2、葡萄酒和普洱茶都有特殊的原料要求。

普洱茶原料必须是云南大叶种,其他地区的中小叶种不能成为普洱茶的制作原料;葡萄酒的原料也是酿酒葡萄,与日常吃的葡萄也有所不同。

3、葡萄酒和普洱茶都讲究产地。

普洱茶因产地不同所呈现出的特点也不同,形成一山一味,百寨百味;而葡萄酒也分新、旧世界,不同产区,风味和品质也千差万别。

4、葡萄酒和普洱茶的原料都有不同品种。

酿酒葡萄有众多品种,比如赤霞珠、梅洛、西拉子、黑皮诺、品丽珠、歌海娜、雷司令、长相思等;普洱茶原料根据不同地区和分支物种也有所不同,普洱茶树有勐库大叶种,勐海大叶种,凤庆大叶种等之分。

5、葡萄酒和普洱茶品质的好坏都受自然气候的影响。

普洱茶和葡萄酒的原料都是农产品,受气候环境的影响都很大,决定品质的三要素是:原料、工艺、仓储,其中原料是基础,工艺是核心、仓储是保障。因不同的气温,降雨量等气候因素而造成原料的好坏对品质有重大影响。所以葡萄酒行业有大年份和小年份之分,普洱茶也是如此。葡萄酒讲究七分原料、三份工艺;普洱茶也有七分靠天养,三分靠人为之说。

6、葡萄酒和普洱茶都有不同类别。

葡萄酒有红葡萄酒、白葡萄酒、起泡酒等。普洱茶也有生茶、熟茶之分。

7、普洱茶和葡萄酒都有纯和拼之分。

普洱茶有纯料和拼配两种制作方法,葡萄酒也分单一葡萄品种酿造和混酿两种制作方式,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拉菲酒庄就是用赤霞珠和梅洛混酿而成,而世界酒王罗曼尼康帝就是用黑皮诺单一葡萄品种酿造而成。纯和拼都有出色的表现。

8、普洱茶和葡萄酒都注重后期转化。

普洱茶讲究越陈越香,葡萄酒也需要窖藏出好酒。普洱茶的后期仓储和葡萄酒的窖藏品质有如出一辙的相似性。

9、普洱茶和葡萄酒都有丰富的品饮感受。

普洱茶的品饮与葡萄酒的品饮都具有比较复杂的过程、讲究口感的丰富性。都非常注重色、香、味、韵。

10、普洱茶和葡萄酒都有寿命和最佳品饮期。

葡萄酒和普洱茶都不会永久的越陈越香,葡萄酒放的时间太久会变质,普洱茶时间太长会炭化。所以不要错过在最佳的时间享受葡萄酒和普洱茶带给我们的愉悦感受。

11、普洱茶和葡萄酒的知识都非常丰富。

葡萄酒和普洱茶都蕴含了丰富的自然科学及历史文化知识,都值得我们长久的去学习和钻研。

12、普洱茶和葡萄酒都有溢价的投资潜质。

好的普洱茶和精品葡萄酒都是稀缺资源,而且在时间的作用下会带给我们更加美妙的品饮感受,使用属性的提升及文化价值的升华使其具有较高投资价值。

葡萄酒与普洱茶的不同之处


1、葡萄酒是世界饮品,而普洱茶是区域饮品。

葡萄酒文化在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非常盛行,而普洱茶目前在国内的品饮范围也还不及绿茶,在世界上只有少部分国家人群可以接受品饮普洱茶。

2、葡萄酒是成熟行业,而普洱茶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

葡萄酒流通历史上千年,普洱茶流通也有几百年,但普洱茶在清朝兴盛以后,因战乱及其他历史原因中间出现了断代。以至于在二十世纪初期才真正走上现代产业化的发展。

3、葡萄酒全世界都可以生产,普洱茶只有云南特定地域才能出产。

葡萄酒生产大国有旧世界的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亦有新世界的澳大利亚、美国、智利、阿根廷、南非等。普洱茶只有云南地理标志保护区域的部分区域可以出产。

4、葡萄酒与饮食结合紧密,普洱茶相对并非餐桌上的必备。

葡萄酒是餐桌上的常客,也形成了红(葡萄)酒配红肉、白(葡萄)酒配白肉,餐前酒及餐后酒等等与餐饮结合的葡萄酒文化,受到更多时尚人士的追捧。而普洱茶现在在餐桌上出现的还很少。

5、葡萄酒建立了完整的分级体系,而普洱茶还没有。

葡萄酒行业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分级体系,尤其以法国的分级体系最为健全,从1855年拿破仑三世分级体系建立以后逐步完善并于1935年上升为国家法律。而普洱茶行业只有2008年对普洱茶定义及标准进行了规范,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分级体系。

6、葡萄酒器皿划分更为细致,而普洱茶行业还未有更多研究。

葡萄酒的酒杯有波尔多杯、勃艮第杯,香槟杯等非常多的细分,也形成了非常成熟的酒器文化。而普洱茶虽然也有“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之说,但对于什么样的茶用什么样的茶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7、葡萄酒是“由冷到热”,而普洱茶是“由热到冷”。

葡萄酒基本上是常温饮用,由于酒精的作用而加速血液循环,使人身体慢慢变热;而普洱茶一般是热饮,喝普洱茶因环境和氛围而使人心境趋于平静。也就有了“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云南普洱茶与葡萄酒相同的地方


1、普洱茶原料必须是大叶种,酿造葡萄酒的葡萄与日常吃的也有所不同。

2、普洱茶原料讲究原产地,不同产地的口感和品质有所不同;葡萄酒也讲究新老世界的不同产区。

3、普洱茶的原料口感和品质与年份的气候有关;葡萄酒的葡萄品质也如此。

4、普洱茶原料根据不同山头和分支物种有所不同;葡萄酒酿造原料也有众多葡萄品种。

5、普洱茶的加工和制作讲究品牌;葡萄酒也讲究著名酒庄或酒厂的品牌。

6、普洱茶分为单一纯料和拼配两种做法,葡萄酒也分单一葡萄品种和拼配两种工艺,纯料和拼配都有出色的表现。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

7、普洱茶需要陈化出美味,葡萄酒也需窖藏出好酒。

8、普洱茶的仓储质量和葡萄酒的窖藏品质有如出一辙的相似性。

9、普洱茶的品饮与葡萄酒的品饮都具有比较复杂的过程、讲究和口感的丰富性。

10、普洱茶和葡萄酒都有寿命,在寿命范围内较好饮用,不要错过好时间。

11、普洱茶和葡萄酒中的自然科学知识都非常丰富,都可以作为一生钻研的对象。

12、普洱茶和葡萄酒都有溢价的投资潜质。

中国以茶为祭的民间风俗


在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

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茶叶不是达官贵人才能独享,用茶叶祭扫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种方式:以茶水为祭,放干茶为祭,只将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

在我国清代,宫廷祭祀祖陵时必用茶叶。据载同治十年(1871年)冬至大祭时即有"松罗茶叶十三两"记载。在光绪五年(1879年)岁暮大祭的祭品中也有"松罗茶叶二斤"的记述。而在我国民间则历来流传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为丧葬中祭品的习俗。如在我国广东、江西一带,清明祭祖扫墓时,就有将一包茶叶与其它祭品一起摆放于坟前,或在坟前斟上三杯茶水,祭祀先人的习俗。茶叶还作为随葬品。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发掘中已经知道,我国早在2100多年前已将茶叶作为随葬物品。因古人认为茶叶有"洁净、干燥"作用,茶叶随葬有利于墓穴吸收异味、有利于遗体保存。

历古以来,我国都有在死者手中放置一包茶叶的习俗。像安徽寿县地区,人们认为人死后必经"孟婆亭"饮"迷魂汤",故成殓时,须用茶叶一包,并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这样死者的灵魂过孟婆亭时即可以不饮迷魂汤了。而浙江地区为让死者不饮迷魂汤(又称"孟婆汤"),则于死者临终前除日衔银锭外,要先用甘露叶作成一菱形状的附葬品(模拟"水红菱"),再在死者手中置茶叶一包。认为死者有此两物,死后如口渴,有甘露、红菱,即可不饮迷魂汤。原来在封建迷信中,人死后要被阴间鬼役驱至"孟婆亭"灌饮迷魂汤,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忘却人间旧事,甚而要将死者导人迷津备受欺凌或服苦役,而饮茶后则可以让"死者清醒",保持理智而不受鬼役蒙骗。故茶叶成为重要的随葬品。

茶在我国的丧葬习俗中,还成为重要的"信物".在我国湖南地区,旧时盛行棺木葬时,死者的枕头要用茶叶作为填充料,称为"茶叶枕头".茶叶枕头的枕套用白布制作,呈三角形状,内部用茶叶灌满填充(大多用粗茶叶).死者枕茶叶枕头的寓意,一是死者至阴曹地府要喝茶时,可随时"取出泡茶";一是茶叶放置棺木内,可消除异味。在我国江苏的有些地区,则在死者人殓时,先在棺材底撒上一层茶叶、米粒。至出殡盖棺时再撒上一层茶叶、米粒,其用意主要是起干燥、除味作用,有利于遗体的保存。

丧葬时用茶叶,大多是为死者而备,但我国福建福安地区却有为活人而备茶叶,悬挂"龙籽袋"的习俗。旧时福安地区,凡家中有人亡故,都得清风水先生看风水,选择"宝地"后再挖穴埋葬。在棺木入穴前,由风水先生在地穴里铺上地毯,口中则念念有词。这时香火绕缭,鞭炮声起,风水先生就将一把把茶叶、豆子、谷子、芝麻及竹钉、钱币等撒在穴中的地毯上,再由亡者家属将撒在地毯上的东西收集起来,用布袋装好,封好口,悬挂在家中楼梁式木仓内长久保存,名为"龙籽袋".龙籽袋据说象征死者留给家属的"财富".其寓意是,茶叶历来是吉祥之物,能"驱妖除魔",并保佑死者的子孙"消灾祛病"、"人丁兴旺",豆和谷子等则象征后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钱币等则示后代子孙享有"金银钱物"、"财源茂盛"、"吃穿不愁"。

以茶香品普洱茶


中国人素来喜爱喝茶,茶文化也是源远流长,从古代发展至今,茶品众多,组成了如今六大茶种,在六大茶种里又有几十种名茶。当然,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品鉴方式,也蕴含了不同文化寓意。在众多的茶品中,普洱茶成为了众多爱茶之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那么这样的一款茶要怎么品鉴呢?

品鉴普洱茶,第一步就是看茶的成色。茶汤颜色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茶品的好坏,泡茶后第一就是要看看茶的汤色如何,按照不同的汤色对茶有不同的分类,就普洱生茶来说,黄绿色为新茶,橙红、石榴红等为醇化期,而酒红汤色则是陈茶。茶叶放置的时间越长,其成色越好,口味越香醇。

品茶的时候接着就要能够看茶叶泡出茶汤的透明度,上好的茶汤呈清晰、透明感,让爱茶朋友们不由心神动荡,被这样澄澈纯净的茶汤所吸引。同时,在品茶叶的透明度时候也要闻茶香,从基本品茶方式来看,不成熟的茶叶会有青草、花香等味道,而比较好的茶叶则有蜜香的味道,甜甜香香的,沁人心脾。此外一些特殊的茶叶会有特殊的味道,比如干菌香、果胶香等,品尝起来味道也别有一番风味。

当然最重要的品普洱茶方式是用舌尖来感受,味道是否香醇,是否具有甘酸味道,茶叶分为苦甘之味,好的茶叶有一番甘甜的味道,让人不由产生一种心神舒适感。不过品茶还是品心,有好的心态,品出的普洱味道更有不同。

品鉴中生代普洱茶的“一二三四五法”


这里所谓的中生代普洱茶指的是生茶。2008年5月我在提出“中生代”这个概念的时候认为生产时间由2003年上溯至1986年,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也接受了2004年生产的茶进入这个范畴之中。前段时间有人提出“中期茶”的概念,我更倾向于把2010年至2005年的茶称为“中期茶”,以与“中生代”有所区别。

为什么?

一来是普洱茶大普及前后,二来大厂改制前后,这里面的不同作为专业的普洱茶商和超级发烧友、爱好者可以反复玩味一下。

一、要坚持一个投茶量标准

即:每100CC容量投茶8克。之所以要统一投茶量,打个比方,两个人比高低不能一个在台阶上一个在台阶下,是吧?至于为什么是每100CC8克不是7克、6克?

简单说一下:2006年某日,何老师来北京,我们师徒两个喝茶。

第一天他用100CC小壶出了6克红印,问我感觉,我是第8泡才出体感。

第二天何老师又来,出了6.5克,我在第3泡出了感觉。

第三天何老师再来,出了7克,我第一泡就出体感了。

人与人、茶与茶都有差别,为保证大多数人在不同茶样时尽快出体感,何老师定出标准:以后凡泡印级号级茶,一律按每100CC7.5克标准投茶。我又加了一条:其他茶按每100CC8克投茶。这条标准我们已经用了10年了。

二、要练好两门功夫。

(一)照“剑谱”练剑——判断茶的真假。

通过重量、紧压程度、饼型及大小、用纸、包装手法、筒包用料、大票、饼外包装的印刷体、暗记、配方、内飞用纸及字体等等来判断一款茶对方告诉你的信息与真实的实际信息是否相符。“剑谱”是什么?台湾五行图书出的《深邃的七子世界》、《1998年至2003年普洱茶图鉴》等比较有权威的工具书。

(二)练好“气功”——通过盲品判断茶品质的好坏。

我们知道一片茶是真茶,但真茶未必就是好茶,所以要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训练学会判断茶的品质好坏。要达到什么程度?通过盲品1-3泡、4-6泡,回答出如下6个问题:

1.是否普洱茶?

2.生茶还是熟茶?

3.多少年份?(中生代茶尽量控制在正负1年)

4.什么仓储?标准偏干、偏湿多少分?(未来走向及醒茶效果)

5.拼配还是纯料?大小树含量?产地大概什么区域?主要优缺点?

6.值多少钱?

三、要用好三个器官鼻(闻香识茶)、口腔(苦涩、回甘生津)、躯干(茶气体感)

四、坚持前4泡每泡浸泡时间达到20秒,此后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基本上第5至10泡分别为:40秒、60秒、90秒、90秒、120秒、120秒)

五、运用五项指标品鉴法:

1.茶气体感(前三泡)

2.厚度冲击力(喉韵与胃的感觉)

3.回甘生津速度与持久度(愉悦感的基础)

4.转化度与油润感(4-6泡)

5.耐泡度(与前述投茶量和浸泡时间结合起来可以判断出基本的用料情况:3泡掉水,有夏茶;4泡掉水为15年以下干仓存放的台地料拼配茶;6泡掉水为30年以下干仓存放的台地料拼配茶;8泡不掉水基本可判断为大树料,10泡以上不掉水为有年份的古树料)。

清朝普洱茶膏曾经历的两代皇帝


清朝普洱茶膏曾经历的两代皇帝!清朝时期的普洱茶膏属于整个古代历史中的鼎盛时期,对于这样的鼎盛时期,离不开其中两位皇帝的“推波助澜”。

清朝雍正时期

云南土司借鉴中国中医药“熬膏”的方法,采用“大锅熬膏”工艺制成土质普洱茶膏,也是普洱茶膏的初级阶段。

1729年,清朝雍正七年,清政府在云南普洱设立了普洱府。在普洱府设立的当年,雍正给云南总督鄂尔泰发圣旨,责成他亲自监督,选取最好的茶叶,制成普洱团茶,女儿茶和茶膏,进贡朝廷作为贡茶。这样茶膏再次悄悄浮上水面。依旧是贡茶的角色,依旧神采飞扬,毕竟在当时,被皇上钦点的茶品是何等的荣耀。

雍正时期的茶膏,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而初创的一种制膏工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用大锅熬制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大锅熬膏不仅一下子被接受,并且迅速推广。由于它操作简单,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一直保留到现在,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仍能看到这种熬制茶间及自制的茶膏。但是这种大锅熬制茶膏从食品生物学角度来看存在很多问题:1、使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2、茶叶在高温状态下,大量的营养物质会随着水蒸气一并挥发,造成大量的营养物质的缺失。3、大锅长时间熬练,会产生大量的铅、汞、砷、铜等一些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会很大。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制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初始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区别。

清朝乾隆时期

清朝皇宫御茶房采用“压榨制膏”工艺取代云南土司“大锅熬制”法。自此,普洱茶膏正式定名。习惯上也称宫廷普洱茶膏或御制普洱茶膏,其制膏的工艺超越中医药高温“熬膏”的局限,更趋于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这个阶段里,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进出上采取了一套近似现在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工艺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压榨制膏”工艺。这种压制工艺极其复杂,多到186道工序,长达72天的制作周期。所有的制作都是在常温下进行,使生产出来的茶膏在品质上有了新的提高。由于宫廷对普洱茶膏选料极精,要求极严,造成出品量极低。自始自终,没有在社会上流通。但在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作为国家礼品,第一次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噶尔尼馈赠。至此以后,普洱茶膏不仅是“贡品”,又称为了“国礼”。

普洱茶的价格到底以什么为准?


一个商品的价格到底以什么为基准,本来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以前上学时有一门课叫做《政治经济学原理》,说得很清楚,商品的价格是其价值的反映,同时又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与其他所有的商品概莫能外。

一个商品,它的价格首先是反映它的真实价值,然后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新境调整,在一个商品大类中,由于有着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型和广泛的市场需求,那只看不见的手会对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进行有力的规范。那么,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商品,它的价值究竟何在呢,明白了这一点,的价格,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的三大价值

一、 保健养生

以其独特风格进入国际市场后,已受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欢迎。的药用、保健功效,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中医认为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气、延年益寿等功效。又由于经历了生茶到熟茶的转变过程,其生茶具有祛风解表、清头目等功效,而熟茶又有下气、利尿、通便等沉降功效。故一直被誉为一种攻补兼备的良药。

清朝的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卷六中有这样的记载:“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之过夜即愈……”此外,柴萼的《梵天庐丛录》,还有《思茅厅采访》、《物理小识》、《百草镜》、《滇南闻见录》等古籍,都有解毒、治病的记载。

近年来,国内外对的生理、药理功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科学研究证明,在很多方面有不少优于其他茶类的独到功能。

二、 收藏价值

众所周知,“烧酒以旧为佳,茶叶以新为妙”,平常人买茶不过买个一两斤,唯恐不是当年的新茶,偏乃茶中异类,以越陈越香越有价而著称。

之所以成为收藏新宠,除了其温和不伤胃、去脂消食的茶性受到现代人青睐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因为它随岁月的积淀而呈现迷人的变化,具有“越陈价值越高”的特点。

容易保存,茶性转换富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活的有机体”,茶体完成之后的“后发酵作用”即陈化作用将持续进行。饼是经过加压、加热等一系列工序后制成,只要将其放在环境适宜的地方发酵,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将不断与空气接触氧化,氧化过程又可以抑制细菌产生,不但不会变质,反而放置时间越长口感越醇厚,不同陈期、不同存放地点的所拥有的风味也不尽相同。

日本野节夫和增山一郎合著的《功效奇异的》一书,更在日本掀起了热。1991年8月26日~29日在日本静冈举行的,“茶与健康国际学术讨论会”中,与会者认为,能生津止渴、健脾醒酒、开胃消滞、抑菌减肥,珍之为养生妙品,不可一日或无的保健饮料。还认为:绿茶性寒、红茶性热,而不寒不热,又经济实惠。

三、文化价值

不止是茶叶品牌,更是文化品牌

是云南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

喝是喝一方水土喝一方文化

在云南很多民族文化里都是重要的文化象征符号,例如布朗族、哈尼族、德昂族、基诺族等。哈尼族有完备的茶信符号系统,德昂族的创世神话甚至认为世上万物都是茶叶变的。基诺族的凉拌茶至今还反映着早期人类把茶叶当食品而不是饮料的事实,具有特殊的文化学意义。如我们所知道的,云南各少数民族饮茶方式多种多样,这些琳琅满目的与茶有关的民俗事象形成了文化精神的外在表征和厚重的人文、历史背景。

云南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从外部看,它具有自身个性特征,相对于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其他部分,它是独立的一元;从内部看,它又是由若干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所组成。因此,多样性可以说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第一个鲜明特征。云南的民族,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人口多寡不等,但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一些民族,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族源。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民族之中发生过很多的分化、融合、重组,最终都形成了各个独立的民族,形成了自己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丰富多样性是云南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样的多元并存的民族文化,使文化具备了斑斓生动的背景,这是其他茶类的文化所不能相比的,这使人们对产品进行联想时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这些多元而又息息相关的文化形成了各民族对茶的不同理解,给非本土文化的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直接和一个与自己生存的文化迥然不同的物态符号相遇,于是消费更大程度上成为一种文化消费。

另外,对当今社会文化意义还有三点:

其一,云南作为世界茶树原生地:野生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人工栽培型茶树的原生地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的关系、几处万亩古茶园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意义……而,就是在这样深广的茶文化历史背景中,作为大自然得天独厚的慷慨赐予与云南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这是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特点。

其二、云南这么多文化各不相同的少数民族在这片热土和谐相处,文化的交流,变迁涵化,与贸易有密切的关系,茶马古道是民族文化交流最具典型性的象征。这一点是与其他茶文化“和”的相比诠释是内涵更丰富的:这不仅是人与人的和谐,而且是文化与文化的和谐,这是文化精神的“和”最重要的。

其三、茶在云南各民族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往往是促进和象征人情和美的信物,在祖先祭祀等重大活动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居住在临沧耿马亚练的章太村俐米人,每年开始采摘茶叶时都要祭祀古茶树。这在茶文化里是非常独特的现象。而文化精神,同样是要由这些深厚斑斓的民族茶文化精神作为背景而凸现。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主体文化和次要文化的构成已非过去那样子。现代文化精神的主流是大众文化,而文化精神,却直到今天也是不折不扣的大众文化。

文化的民间性、大众化历来非常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所诞生的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茶的态度、观念,种茶、采茶、制茶、喝茶等与以《茶经》为代表的汉字文化圈传统下的茶文化精神相对照:历来是帮助人们积极地适应外部生存环境,具有促进社会与人际交流功能,这一点与现代文化精神十分契合。以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交流为表层特征的现代文化精神,强调多元性的文化生存,强调个体的自我彰显,以充分的自我开放来实现和享受多彩世界——更妙的是:一种,可以由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呈现多彩的茶性,内在的变化之美与外形的朴素大方就更形成一种对比之美。

从这个意义上,为当今社会多元的文化需求提供了一种难得的产品。

徽派茶道茶艺 以茶立德


徽州茶道讲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宾。注重环境、气氛,以求汤清、气清、心清,境雅、人雅、器雅。近年来黄山有关部门把古代饮茶的礼规编成一套程序,进行“茶道表演”,深得游客的青睐。这种表演有四个或八个姑娘进行,大致分以下几道程序:

1、静气,即排除杂念,静下心来,营造一种安详的气氛;

2、烹汤,即取泉水(或河水)烧沸烹气一般用瓦器、锡壶,要洁净无异味,火须旺炽无烟,文武相宜

3、焚香,敬茶圣陆羽。

4、涤器,洗涤茶盏,茶盏要用白瓷,洁净无瑕,洗后用干布擦干;

5、烫盏,用开水汤一遍盏,以荡祛寒气;

6、赏茶,察茶色,观察形,闻茶香;

7、投茶,用三指在茶筒中取茶,投入盏中,一般每盏以3-5克为宜;

8、洗茶,用一沸水少许浸润茶叶,而后将头汤倒去,使茶叶湿润涨发;

9、注汤,用三沸水,提壶急水下冲,但茶汤要均匀,水至七分,加盖少顷;

10、敬茶,举案齐眉,以茶敬客,以茶会友;

11、闻香,约三分钟,将茶盖轻轻揭开一缝,使香气溢出,沁人心脾;

12、观色,绿茶已青翠为胜,观之汤清叶绿为上品,浑黄者次之;

13、品味,轻啜一口于齿颊间灌漱,再徐饮慢品,俟甘津潮舌,始得茶之真味。以上”茶道”即可配乐表演,亦可亲身试验,必定会从中得到乐趣,以益身心健康

以茶说禅,感受普洱茶的禅文化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讲得好:“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茶禅一味的中国传统释家禅茶茶道,与道家茶道,同样是中华茶文文化的经典。中国的茶已在世界上备受推崇的今天,国人更应该了解更多茶事,学习更多关于茶的经典。虽然普洱茶茶道是参化道家的真道,但同时也处处充满禅机。以茶说禅,借茶说禅的无我,是一种譬喻,是一种方便,更是一种智慧。初饮苦涩,再饮回甘,饮后余香,这个过程犹如人生。

我们一直在享用茶,从饮茶中感悟人生,难怪禅师眼里的茶,会和佛教里的菩萨一样,在世间做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事业。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茶类中,“普洱茶”最有禅意,慈心如铁不更改,悲愿如水济苍生。正是“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饮普洱茶在从茶中体味极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了极回甘的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禅茶道来修身养性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大有好处。

禅茶,在日本是“和敬清寂”,在韩国是“和静俭真”,在中国是“和静怡真”。茶类中,“普洱茶”最有“和静怡真”的禅境。这就是普洱茶性宽厚而亮洁,内涵深邃而高雅,虽历经岁月反而越陈越香,更具历史生命。

在中华文化传承的释道思想中,品茗意境是宁静而淡泊。云南普洱茶无论在生长、加工、饮用都十分“平常自然”,不是刻意而做作,也不因赶时髦而标新立异,是实事求是、习以为常、合乎自然的行为和规律。不呈欲望,不强求之,顺其自然,就是天地之间,苍生万物,都有其生死、运行、因果的道理。这些道理,有的是永恒性的“常道”。永恒性的普洱茶是先天自然,而时代性的加工,也符合后天的自然。

普洱大叶茶,在生命最美好的时光,无端地被人掐折,承受晾、晒、炒、揉、捻、蒸、酵、挤、压、烫、泡等,就像菩萨逆来顺受,默默忍辱。饮茶,能够帮助我们这些俗人除懒去惰,醒神益思,茶就像菩萨一样帮助我们建立勇猛精进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品饮者是好是坏,只要他有所需要,茶就有所奉献;和静德怡真,好似菩萨修习禅定。无论热水泡茶即冲即饮,还是冷水泡茶慢慢变浓,茶香依然,如同菩萨以方便法,普度众生!

北京的代茶饮:菊花茶、苦丁茶、枸杞茶喝茶养生指南


代茶饮,是指用中草药煎汤或以沸水冲泡后,作为茶的替代品,老北京人熟悉的菊花茶、苦丁茶、枸杞茶就是一种代茶饮。

选择代茶饮,因茶叶不产于北方,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将其从南方舶入成本极高,非寻常人家所能享受。而北方夏季干燥酷热,饮食亦容易引发上火,需要通过饮茶来助消化、解暑热。所以民间多用带苦味的草、树叶等,经过制茶一样的晒、炒、揉等工序,成为代茶的饮料。通过反复实践,发现其中一些药用植物虽口感不佳,但其调理身体的功效却不输于茶,甚至比茶更强,经数代人经验累积,遂形成了丰富、多元的代茶饮品种。

从文字记载看,最早的代茶饮出自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其中有专治“热毒下痢”“腰痛难转”的饮方。宋代则记述更繁,如《太平圣惠方》中,有“如造茶语”“一依煎茶”之法,宋代茶馆常兼卖“缩脾饮”,即用乌梅、砂仁煎汤代茶,类似今天的乌梅汤。明初由朱橚、滕硕、刘醇等人编修的大型方书《普济方》在食治门中专辟“药茶”一篇,并阐述了药茶的适应证和饮用方法。

清代赵学敏《串雅内编》中,记有“代茶汤”,包括甘露茶、灵芝茶、神曲茶、槐花茶、菊花茶、胖大海茶、荷叶茶、板蓝根茶、银花扁豆代茶饮、安神代茶饮、和胃代茶饮……

在代茶饮中,木犀科植物最多,因其叶苦,药用效果近似于茶。比如人们常说的苦丁茶,其实苦丁并非一种,据文献考证,至少有30多种苦丁植物,都可以泡茶。

此外还有饮花,比如辽金时代的萧太后就经常冲泡金莲花,清代宫廷常饮金莲花,康熙皇帝曾御笔题词“金莲映日”,乾隆还曾封金莲花为“花中第一品”,所以有“上品饮茶,极品饮花”之说,但饮花成本太高,且花中含多种蛋白,亦引发过敏反应,所以只在小范围中流行。

此外还有伪茶,只取滋味,不计功效。比如“山茶”,即紫荆,将其嫩芽晒干,掺入劣质真茶中,这种茶冲泡不开,需熬着喝,滋味与普通茶近似。但紫荆有毒,不能多饮。此外有用酸枣芽叶代茶叶,需上屉蒸,然后晒,晒后再蒸,反复多次,最后搓成卷状,闷置于罐中,时间越久,味道越重。类似的伪茶,还有柳叶、苣荬菜、枣芽、嫩椿叶等。

而宫廷代茶饮,则要精致得多,而且会考虑对症下药,比如慈禧太后经常有“胃气欠调,消化迟滞”等脾胃症候,用炒谷芽二钱,生槟榔二钱,水煎代茶。慈禧太后去世前,因身体虚弱,已无法饮药,御医张仲元等只得拟“滋胃和中代茶饮”,即竹茹、鲜青果、厚朴花和羚羊角制成,不过这只是没办法的办法。

有趣的是,慈禧还曾用带茶饮减肥,即所谓仙药,乌龙茶、六安茶和中药泽泻等8种茶与药组成,实验表明,仙药茶能让血液中的脂肪更快分解。——

《以茶代酒的政和“新娘茶”》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以花茶代水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9637.html

上一篇:岳西翠兰专题之制作技术

下一篇:影响1915太平猴魁价格图的因素有哪些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