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2021-03-30
1.陶器的原料是黏土,黏土随处可取,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2.陶器烧制的温度比较低一般是800摄士度。

3.陶器的密度小,吸水率较高。

4.陶器一般单纯由陶胎组成,到后来才在陶器上涂釉。

中国流传着远古时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说明很早的时候,人们对粘土被水浸湿后有一定的粘性和可塑性就有一定的认识,由于使用了火,人类开始吃熟食,最早可能在柴堆上烤熟野兽或挖坑放水投进烧热的石子煮熟植物,但这样费时费火不易熟。最早盛放食物的容器应是植物枝条的编织物,但枝条编织物不能放在火上烧烤。由于粘土不怕火,经火烧后变得坚硬。启发了人们用粘土做成容器放在火上烤硬。出土物证明,最早的陶器的制作是在编织或木制容器的内外包抹上一层粘土,使之耐火。后来发现粘土不一定非要里面的容器也一样能成型。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发现了1万年以前的陶片,说明在公元前8000年之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陶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手印较细小,证明当时是女子制陶。

长期的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制陶用的粘土含砂不能太多,否则松散不易成型。陶器的成型:从最早的在容器外包涂粘土,到用手捏成型,大约在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发明了泥条盘筑法。即把干湿相宜的粘土揉搓成条,从下到上盘成圆形器皿,最早的装饰方法也只限于用手抹平。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已发明了慢轮,即在地上挖洞,插一顶端安装木盘的木棍,使木棍转动起来。慢轮最初主要是用来修饰成型的陶坯,旋转的陶坯可以被刮削得更薄,更均匀。可以说这是人类第一次掌握了最简单的机械。以后又发明了快轮,快轮主要是用来拉坯,直到现在有的小陶瓷窑还用此种方法成型。随着制陶技术的逐步完善,修饰方法也逐渐提高,尤其发明了慢轮以后,使陶器的器壁有可能更均匀更薄,为了美观,也是受在篮上涂泥成陶的启示、陶器上出现了篮纹、席纹、绳纹等纹饰,也有用鹅卵石在陶器上打磨光滑或彩绘的。cy316.cOM

烧窑的方法很多。最初应该是在露天架柴焙烧,这是最原始的烧陶方法。后改进成横穴式陶窑,即平地挖坑,用来放置陶坯,相当现在的窑室,旁边再挖一坑,专门烧火,两坑之间挖一窄道相通,即现在的火道,窑室和火道之间放置算子,这样的陶窑比以前有很大进步,火力相对比较集中,温度高而均匀。

用这两种窑烧陶器,都可以提高陶器的质量。到了战国、两汉时,又发明了龙窑,即窑沿着山坡往上修,十几米或几十米长,封闭式,窑内一次可装上百件坯胎;山上的窑尾处有烟囱,中间间隔设有投柴孔,烧窑口在下面,烧窑时火顺坡而上,象一条火龙,因此得名。

小编推荐

泡茶用瓷器、陶器与玻璃杯哪个更好?


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所以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不惜费大幅篇章以介绍器具!名茶需配名器,方能相得益彰!日常用来泡茶的器具主要有瓷杯、陶器和玻璃杯(说用保温杯塑料杯的一边凉快去)!那么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分别适合泡什么茶呢?

1、陶器

中国有四大名陶: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五彩陶、广西钦州坭兴桂陶、重庆荣昌安富陶。陶器古朴、纹理温润,且吸附性强,对茶汤有润饰作用!因此深受茶友的喜爱,紫砂壶更是备受追捧!

陶器古朴粗犷,大气成稳,颜色较深,如一个饱经沧桑的睿智老者!因此,它与同样具有有年代感的茶类搭配为最佳,如老白茶、陈年黑茶、普洱等!陶器不仅能消除它们的杂味,还能突出其陈醇的韵味!一些乌龙茶选用陶器冲泡,也是别有滋味的!

2、瓷器

瓷器高温烧成,表面光洁透亮,胎薄细密,吸水率低,传热快,用于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景德镇、龙泉的瓷器,从古至今闻名遐迩,甚至成了中国的代称!

瓷器对茶味的放映不偏不倚,所以可以冲泡所有的茶,被运用得非常广泛!薄胎瓷器用来泡绿茶,优雅舒心;白瓷杯泡红茶,凸显汤色红艳,还可以观赏优质红茶的金圈!乌龙茶用瓷器盖碗冲泡,香气更为高昂!一些白茶新茶、普洱新茶用瓷器冲泡,也能很好地凸显其鲜!

3、玻璃杯

玻璃杯易于散热,且质地细密、孔隙度小,不吸收茶香;此外,玻璃杯是透明的,可以清晰地观看茶叶的雅姿!因此、玻璃杯适合冲泡绿茶!一杯龙井,中投,85度水悬高“凤凰三点头”,便可透过玻璃杯,观看茶叶上下沉浮,如兰花初绽,郁郁菁菁;细嗅之,豆香沁人;三五分钟后饮一口,如沐春风,放佛荡舟于三月的西湖!

红茶和花茶,用玻璃壶冲泡,也是很好的选择,可以欣赏花朵在壶中徐徐展开的美姿,或红艳诱人的汤色!

各类茶具各有优劣,选择何种,主要还是看茶友您喜爱喝什么茶!有条件有兴趣的茶友,也不妨多收集几套,无论是陶瓷还是玻璃杯,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空暇时欣赏欣赏、把玩把玩,也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

泡茶,用瓷器还是陶器更好喝?


器为茶之父。茶与茶具的关系甚为密切,好茶必须用好茶具泡饮,才能相得益彰。

陶瓷是我们最常用的茶具材质,但陶与瓷其实是两种东西。两者有什么区别,分别适合泡什么茶,又如何挑选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瓷器与陶器有什么区别?

陶瓷这个词,其实是陶器、炻器、瓷器的合称。一般把紫砂归为炻器或陶瓷,紫砂的特点与陶器类似,但紫砂土质十分优良,对茶汤有润饰作用。

瓷器使用高岭土高温烧成,表面光洁透亮,胎薄致密,气孔少,吸水率低,传热快,保温性适中,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

瓷器致密,对茶味的反映不偏不倚,真实公正。因此,瓷器是适用最广泛的茶具,所有的茶都可以冲泡,不失真香真味。

陶器使用陶土较瓷器低温烧成,造型一般比较古朴粗犷,大气沉稳,颜色较深,表面略粗糙,胎厚,气孔多,传热慢,保温性好。

如果说瓷器适合“发香”,那么陶器适合“发味”。陶器特别能凸显茶的韵味,适合冲泡黑茶、老白茶等等,用于煮茶、煮水都很合适。

二不同的茶适合用什么茶具?

绿茶:绿茶的特征是清汤绿叶,冲泡时宜选择壁薄、易于散热、质地致密、孔隙度小、不易吸香的茶具为宜,如玻璃杯、薄胎瓷质茶具等。

红茶:红茶宜用白瓷和玻璃茶具,便于观察其红艳的汤色,用白瓷杯还能欣赏优质红茶的“金圈”。

白茶:新茶用瓷器冲泡更能凸显其鲜,老茶用陶壶煮饮更够味。

乌龙茶:选择瓷质薄胎盖碗冲泡,小杯品饮。更能凸显其高扬的香气。

黑茶:黑茶可冲泡也可煮饮,用陶制茶具能消除杂味,更突出其陈醇的韵味。

花茶:用玻璃茶壶可以观赏花茶在壶中的美感。

三茶具应该怎么挑?

▸瓷器

瓷器讲究“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薄如纸”,表面温润洁净,用灯光照射透亮无暇可判断为好瓷器。

青花或彩绘的瓷器,注意看其颜色是否不艳不晦、不浅不深、有光泽。

注意分辨釉上彩和釉下彩。釉下彩是图案在釉面下,表面摸起来光滑,颜料不直接与茶汤接触,安全性高;釉上彩是绘制在釉面上,摸起来有凹凸感,一般作为观赏,不宜盛装食物。

▸陶器

陶器通常用含氧化铁的粘土烧制,色泽多为棕红、棕黄、灰等颜色。陶器一般保持原色,较少上釉。上釉的陶器,注意选择颜色不要太鲜艳的。

选择陶器,除了注意外观的颜色外,质地和手感也是很重要的,只有将茶具的功能、质地、色泽三者统叫协调,才能选配出完美的茶具。

▸细节

1、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像有一些杯子就容易出现不够圆的现象。

2、用电筒照,观察釉面是否光洁、均匀,是否有气孔、黑点、甚至脱釉等现象。

3、用手指轻轻弹一下茶具,如果声音清脆则完好无损,声音沉闷则可能有暗裂纹。

茶具与茶是一样的,不同的产地、不同的土质、不同的工艺,都会有不一样的特质。选择瓷器还是陶器,关键还是看能不能更好的表现出茶的味道。好茶具不应该光是好看,既好看又好用才是好茶具。

用瓷器和陶器泡茶哪个更好喝?


器为茶之父。茶与茶具的关系甚为密切,好茶必须用好茶具泡饮,才能相得益彰。

陶瓷是我们最常用的茶具材质,但陶与瓷其实是两种东西。两者有什么区别,分别适合泡什么茶,又如何挑选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瓷器与陶器有什么区别?

陶瓷这个词,其实是陶器、炻器、瓷器的合称。一般把紫砂归为炻器或陶瓷,紫砂的特点与陶器类似,但紫砂土质十分优良,对茶汤有润饰作用。

瓷器使用高岭土高温烧成,表面光洁透亮,胎薄致密,气孔少,吸水率低,传热快,保温性适中,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

瓷器致密,对茶味的反映不偏不倚,真实公正。因此,瓷器是适用最广泛的茶具,所有的茶都可以冲泡,不失真香真味。

瓷质茶具

陶器使用陶土较瓷器低温烧成,造型一般比较古朴粗犷,大气沉稳,颜色较深,表面略粗糙,胎厚,气孔多,传热慢,保温性好。

如果说瓷器适合“发香”,那么陶器适合“发味”。陶器特别能凸显茶的韵味,适合冲泡黑茶、老白茶等等,用于煮茶、煮水都很合适。

陶质茶具

二、不同的茶适合用什么茶具?

绿茶:绿茶的特征是清汤绿叶,冲泡时宜选择壁薄、易于散热、质地致密、孔隙度小、不易吸香的茶具为宜,如玻璃杯、薄胎瓷质茶具等。

红茶:红茶宜用白瓷和玻璃茶具,便于观察其红艳的汤色,用白瓷杯还能欣赏优质红茶的“金圈”。

白茶:新茶用瓷器冲泡更能凸显其鲜,老茶用陶壶煮饮更够味。

乌龙茶:选择瓷质薄胎盖碗冲泡,小杯品饮。更能凸显其高扬的香气。

黑茶:黑茶可冲泡也可煮饮,用陶制茶具能消除杂味,更突出其陈醇的韵味。

花茶:用玻璃茶壶可以观赏花茶在壶中的美感。

三、茶具应该怎么挑?

瓷器

瓷器讲究“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薄如纸”,表面温润洁净,用灯光照射透亮无暇可判断为好瓷器。

青花或彩绘的瓷器,注意看其颜色是否不艳不晦、不浅不深、有光泽。

陶器

陶器通常用含氧化铁的粘土烧制,色泽多为棕红、棕黄、灰等颜色。陶器一般保持原色,较少上釉。上釉的陶器,注意选择颜色不要太鲜艳的。

选择陶器,除了注意外观的颜色外,质地和手感也是很重要的,只有将茶具的功能、质地、色泽三者统叫协调,才能选配出完美的茶具。

细节

1、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像有一些杯子就容易出现不够圆的现象。

2、用电筒照,观察釉面是否光洁、均匀,是否有气孔、黑点、甚至脱釉等现象。

3、用手指轻轻弹一下茶具,如果声音清脆则完好无损,声音沉闷则可能有暗裂纹。

茶具与茶是一样的,不同的产地、不同的土质、不同的工艺,都会有不一样的特质。选择瓷器还是陶器,关键还是看能不能更好的表现出茶的味道。好茶具不应该光是好看,既好看又好用才是好茶具。

茶叶与瓷器的搭配有什么讲究?常见的茶叶瓷器搭配大全


茶与瓷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国人喜欢饮茶,爱玩瓷器,而不同的陶瓷茶具搭配不同的茶叶会给品茶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茶与瓷器品种多,两者搭配的好,更能让人回味无穷,养眼养心。那么,茶叶与瓷器的搭配有什么讲究?让小编带您去了解一下常见的茶叶瓷器搭配大全。

绿茶配白瓷轻盈淡雅

“人生如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香似恋爱,第三道淡如清风。”绿茶堪称最陈腐的茶类,干茶叶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都以绿色为主,代表品种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茶艺培训、信阳毛尖等。有人将绿茶比作美人:“绿茶清新脱俗,幽香宜人,淡雅素净的白瓷茶具与之最为匹配,茶友可在品茶历程中欣赏叶尖在茶汤中的轻盈身姿。”

绿茶

红茶配青瓷相得益彰

多道工序给红茶带来了甘甜醇美的品质,而龙泉青瓷通体青幽,能使茶色看起来更红、更浓,两者相得益彰。“茶是有灵性的,在水中时,茶叶的每一个毛孔都是张开的,释放出的是它生长所在的那片山、那片土、那脉水和那里的人文气息,品饮入喉自然生出无尽回味,余韵无穷。”茶友小唐曾多次只身访遍龙泉,只为寻找红茶的“知心朋友”。

红茶

乌龙配广彩滋味醇厚

乌龙茶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代表品种有铁观音、大红袍、单丛等。行家老车觉得凤凰单丛浓醇鲜爽,喉润回甘明显,喝下去唇齿留香数小时不退。正因为乌龙茶“不红不绿也不黑”,茶色并不艳丽醒目,因此搭配的茶具应该增加一抹亮色,织金广彩恰好是它的“绝配”。

乌龙茶

普洱配青花沉静内敛

有人说,男人跟普洱都是一个“品德”——喜欢并期许用一生的坚固、努力换来乐成和乐成后的平和;用一生的沉默沉静洗去曾经的暴躁和张狂,使生命趋于平静、内敛、成熟,静静地散发出淡淡的、苦涩的、醇厚的香。而青花的唯美恰恰能给普洱的沉静增添几分活力。“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明白。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清代龚轼先生此言着实不虚。

普洱茶

有茶的地方就有瓷器


“有茶的地方就有瓷器。”景德镇不仅有着丰厚的陶瓷历史文化,瓷文化远播海内外,同时,她还是一个茶文化之乡。瓷、茶在这个富有文化的地带,许多年前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放眼景德镇,这是一个并不缺少文化内涵的城市。千年瓷文化与千年茶文化交相呼应,形成了景德镇两大特色文化。

景德镇自古以来以“一瓷二茶”闻名于世,早在唐代,浮梁所产的片茶就盛极一时。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元和八年前,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15万贯,按税推算,约占当时全国茶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白居易写《琵琶行》的年代,正是浮梁茶叶贸易非常兴盛的时期。所以他才能写出“前月浮梁买茶去”这样著名的诗句。

茶艺是一种物质活动,更是精神艺术活动,器具则更重要讲究,不仅要好使好用,而且要有条有理,有美感。所以,早在《茶经》中,陆羽便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其中的“碗”器,即现在的茶具,属于品茗的工具。

浮梁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丰富着景德镇陶瓷生产种类。因此,景德镇之陶瓷茶具可称为浮梁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景德镇茶具也曾经像浮梁茶一样辉煌过。

吴仁敬、幸安潮的《中国陶瓷史》中对明清时期景德镇的陶瓷茶具有大量描述。在描述宜窑生产的白茶盏时写道:“白茶盏一种,光莹似玉,内有绝细之龙凤暗花……虽宋代之定、汝亦不能比方,真一代绝品也。”描绘嘉窑生产的茶具:“有小白瓯,名曰坛盏者,正白如玉……有大中小三号,以内烧茶字者为佳……其佳者无异宜成之作,盖特出之物也。”描绘隆窑生产的茶具:“隆窑所制之酒杯茗碗,多绘男女私袤之状……虽非雅裁,专以瓷之立场而论,则实属精品也。”描绘嘉庆时生产的茶具:“又有一种茶杯,盖杯外题御制咏品茶诗,诗为五律,而杯与盏之中心绘花,亦属可珍。”

由此可以证实,明清时期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中相当一部分为茶具。其中,景德镇宜窑、成窑出品的茶具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泡茶瓷器知识


认识一些瓷器的知识对于怎样泡好一壶茶是非常重要的哦,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

瓷器

器型方面,赝品侧重于器物造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变规律。仅举玉壶春瓶为例,自宋代始创以至晚清民国,历朝均有制作,而风格却代有变迁。如清雍正时所仿明宣德青花玉壶春瓶,虽然制作精工,但其余姑置勿论,仅造型一项的微妙差异亦可略见端倪。除整体风格外,对于不同器物,还要从口、腹、底、柄、耳、颈、流、系、足以至瓷器内部等各个局部加以观察,看看各时代有何异同。若能经常把玩和测量古瓷的器体部位,体重厚薄,熟记大小,对于鉴定工作十分有利。

瓷器的知识介绍

纹饰方面,也同造型一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无论题材内容、装饰手法拟或工艺技术,不同时期的纹饰均有不同的表现,成为瓷器断代和辨伪的有力依据。例如明初永宣瓷器中的青料晕散和下凹斑痕等特有现象,后代仿品都不能准确再现,清雍正仿永宣器,常用复笔加重点染青花来刻意仿较宣青的效果,但因钴料不同,就无法克服色彩漂浮的弊病。又如成化斗彩文饰中“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画人物衣纹不加渲染,表里不分,如着单衣。这些微妙的时代特点,往往为后世仿造者所忽略。至于施彩工艺的演变,如成化斗彩中独具的姹紫色和不施黑彩(用黑彩勾勒轮廓线最早不应早于正德);明代及清初红彩均为深枣皮红色;明代绿彩多显黄绿色;粉彩是于康熙中晚期才出现的;此类知识必须具备。另外,纹饰图案所表现的画风和笔法,也特别值得注意。如后仿清前期珐琅彩、粉彩、五彩、斗彩等器物,运笔常显拘谨、幼稚、生疏、滞断,或图案层次不清,无生动感还有的纹饰过于细腻,亦足以引起我们的怀疑。

胎釉方面,胎为骨,釉为衣。鉴别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入手,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因时代淘炼方法有别,明代以前较之清代、民国,胎土中含金属杂质为多。如著名的永宣细砂底器,露胎处可见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而后仿清代、民国胎体,却均因淘炼过细,没有这种氧化斑,成为赝品致命的破绽。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和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清康熙瓷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为清末初仿品所不能及;而很多日本仿中国明清瓷器,其胎质烧结瓷化的程度又过高,以指轻扣,发声清越,就仿品之逼肖而言,亦成缺陷。至于鉴别釉面,主要应注意观察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层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和疏密程度。例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白色,器足釉面与器身釉面多不一致;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与清雍正和晚清、民国时期后仿器的小波浪纹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清康熙瓷器釉面具有紧密感,出现硬亮青釉,浆白釉,并有破泡现象。种种,各自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对于识破伪品最具说服力。另从釉面的新旧光泽看,很多仿作者故弄玄虚,将仿品釉面作旧:土埋,打磨,药滑,茶煮,浆沱,甚至稍加损破,以示出土状。然后这些不自然的作旧光泽,决无古瓷那种年深日久、自然形成的“酥光”现象。

最后,款识方面,历代更是千差万别。体会各代识的不同风格,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瓷器款识相互比较,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另外,还应注意总结同一时期早、中、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

总之,辨识瓷器真伪,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同时,也要防止草木皆兵,对所见器物一概乱加猜测。欲提高鉴定水平,首先应多看真品,其次也可以选出一些典型的伪作赝品,经反复对比,切磋揣摩、积累经验。如此,对瓷器的真伪、年代,才能作出真知卓见的判定。

瓷器茶具有哪些?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白瓷茶具

唐代饮茶之风大盛,促进了茶具生产的相应发展,全国有许多地方的瓷业都很兴旺,形成了一批以生产茶具为主的著名窑场。各窑场争美斗奇,相互竞争。据《唐国史补》载,河南巩县瓷窑在烧制茶具的同时,还塑造了“茶神’陆羽的瓷像,客商每购茶具若干件,即赠送一座瓷像,以招揽生意。其他如河北任丘的邢窑、浙江余姚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四川大邑窑,也都产白瓷茶具。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称。北宋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

到元代,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青花瓷茶具,幽靓典雅,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还远销国外。明朝时,在永乐宣德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精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意生动,十分名贵,畅销海外,国际上誉我国为“瓷器之国”。

白瓷以江西景德镇为最著名,其次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白瓷茶具等也各具特色。此外,传统的“广彩”茶具也很有特色,其构图花饰严谨.闪烁有光,人物古雅有致,加上施金加彩,宛如千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于锦缎之上,显示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派。

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那时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行的是一种叫“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六朝以后,许多青瓷茶具拥有莲花纹饰。唐代的茶壶又称“茶注”,壶嘴称“流子”,形式短小,取代了晋时的鸡头流子。相传唐时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女儿发明了一种茶碗的碗托,她以蜡做成圈,以固定茶碗在盘中的位置。以后演变为瓷质茶托,这就是后来常见的茶托子,现代称为“茶船子”,其实早在《周礼》中就把盛放杯樽之类的碟子叫做“舟”,可见“舟船”之称远古已有。

宋代饮茶,盛行茶盏,使用盏托也更为普遍。茶盏又称茶盅,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茶碗,它有利发挥和保持茶叶的香气滋味,这一点很符合科学道理。茶杯过大,不仅香味易散,且注入开水多,载热量大,容易烫熟茶叶,使茶汤失去鲜爽味。由于宋代瓷窑的竞争,技术的提高,使得茶具种类增加,出产的茶盏、茶壶、茶杯等品种繁多,式样各异,色彩雅丽,风格大不相同。浙江龙泉县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于16世纪首次远销欧洲市场,立即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唐代顾况《茶赋》云:“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瓶”;皮日休《茶瓯》诗有“邢客与超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之说;韩偓《横塘诗》则云“越瓯犀液发茶香”。这些诗都赞扬了翠玉般的越窑青瓷茶具的优美。宋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达到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瓯江两岸盛况空前,群窑林立,烟火相望,运输船舶往返如梭.一派繁荣景象。

黑瓷茶具

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们根据经验认为建安窑所产的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宋黎、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烙(原字左为“火”字,右上为三个“力”字,右下为“月”字)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这种黑瓷兔毫茶盏,风格独特,古朴雅致,而且磁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故为斗茶行家所珍爱。其他瓷窑也竞相仿制,如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个黑瓷兔毫茶盏,就是四川广元窑所烧制,其造型、瓷质、釉色和兔毫纹与建瓷不差分毫,几可乱真。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8889.html

上一篇:白芽奇兰泡多久

下一篇:普洱茶在清朝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