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贵州湄潭17家茶叶企业获QS认证

2020-12-19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驻贵州信息员杜兰惠报道] 日前,在刚刚揭晓的第七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贵州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湄潭县银柜山茶场等17家企业通过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获得“QS” 食品生产许可证书。

据悉,湄潭是贵州最大的茶叶基地县,为把茶产业打造成为湄潭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今年初,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新的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了今后的目标任务。计划到2010建成无公害茶园30万亩;争创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湄潭翠芽”品牌专卖店100个,大宗茶地名品牌批发部10个;茶叶总产量达到1万吨,茶叶总产值超过4亿元,茶业综合收入达到10亿元,惠及茶农20万人以上,把茶产业打造成富民兴湄的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湄潭县已有无公害茶园12.5万亩,形成了核桃坝、金花、龙凤、德隆、中华、永兴桥、大庙场、群丰、清江、随阳山、梁家坝等一大批茶叶专业村。全县现有茶叶加工企业23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5家。今年上半年全县茶叶产量已达3500吨,产值1.5亿元,预计全年产量可达4500吨,总产值2亿元以上,茶业综合收入超过3亿元,仅此一项今年我县农民人均就可增收120元以上。如今,全县种植茶叶的专业村有85%的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60%的农户新修了住房,30%的农户购置了摩托车和农用运输车,电冰箱、电脑等高档电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一业兴,百业旺。”茶产业的迅猛发展,富了一方百姓,拉动了内需,刺激了消费,活跃了市场,推动了房地产、建材、运输、餐饮等行业的蓬勃发展,拉动了工业化,促进了城镇化,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了县城经济发展的动力。

小编推荐

茶叶QS认证程序


QS是“质量安全”(QualitySafety)的英文缩写,它是我国新近实施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志。国家强制性规定,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检验,合格且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后才能出厂销售。自2004年起,我国首先在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和醋五类食品行业中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自明年起,包括茶叶在内没有QS认证的13类食品将不得在市场上出售,所有茶庄、茶馆也不得经营无QS认证的茶叶产品。

一、准备资料

按照规定要求填写《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到所在市(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领取)两份;企业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企业代码证(复印件)一份;不需办理代码证书的,提供企业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企业生产场所布局图一份;生产企业工艺流程图(标注有关键设备和参数)一份;企业质量管理文件一份;如产品执行企业标准,还应提供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一份;申请表中规定应当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 申请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照地域管辖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到所在地的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提交申请材料。质监部门在接到企业申请材料后组成审查组,完成对申请书和资料等文件的审查。企业材料符合要求后,发给《食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企业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将在接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通知后补正。

三、审查

企业的书面材料合格后,按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规则,企业要接受审查组对企业必备条件和出厂检验能力的现场审查。现场审查合格的企业,由审查组现场抽封样品。审查组或申请取证企业将样品送达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经必备条件审查和发证检验合格而符合发证条件的,地方质量技监部门对审查报告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统一汇总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质检总局收到省级质量技监部门上报的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材料后,审核批准。

四、 发证

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后,省级质量技监部门向符合发证条件的生产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及其副本。

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5年,不同食品其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限在相应的规范文件中规定。在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企业应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换证申请。

食品生产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内,每满1年前的1个月内向所在地的市(地)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年审申请。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食品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开发生产新种类食品的,应当在变化发生后的3个月内,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企业名称发生变化时,应当在变更名称后3个月内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食品生产许可证更名申请。

特别提醒:《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封面应当加盖企业公章,复印的印章无效。

QS认证:不能忘记的茶叶塑料袋生产企业


生产加工后的茶叶获得“QS”认证标志后才能卖,这已逐渐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标准之一。但不知您是否知道,如果茶叶用塑料包装、容器等制品出现质量问题的话,质量合格的茶叶也将被“牵连”受到二次污染。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对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也全面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相关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并在合格证、说明书等处标注“QS”标志及生产许可证编号。从今年8月底开始,未获证的生产企业将被“驱逐”出市场,茶叶加工企业也不得使用未通过认证的包装产品,同时相关部门将严厉查处无证生产、使用食品包装等违法行为。据介绍,包装、容器、工具等食品相关产品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同样重大。劣质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迁移到食品中,被人食用后在人体中长期积累,可能导致慢性中毒,聚氯乙烯塑料生产过程中,如果聚合反应不完全,就可能造成氯乙烯单体残留,劣质复合膜袋印刷用油墨会造成苯残留等。而我国现有3700多家食品用塑料包装制品等生产企业,其中10人以下的小企业就有1100多家,产品合格率低,假冒伪劣现象比较严重。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生产就有了“门槛”,无证生产的就可以依法查处和取缔。这样就能从源头上把好关,切实有效地管住劣质产品的源头。

我国茶叶QS认证 多数服从少数


近来,茶叶农残超标被中央电视台连续曝光,让消费者提高了警惕;欧盟提高农残标准,使我国的茶叶出口阻力重重。诸如此类的事件,使得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而国家质检总局出台的茶叶QS认证似乎成了一剂良药,深受各方的期待。但茶叶企业的实际情况,却使得茶叶QS认证能否真正提高茶叶质量受到质疑。

手工与机械的较量

目前,我国的茶叶生产企业的特点是以小户为主,分布分散,没有垄断企业;多数是集鲜叶生产、茶叶初制和精制为一体,自营自销,生产规模小而内容全的小型茶厂,生产以手工加工为主,多使用自制设备。而且高品质茶加工工艺传统,技术上主要依赖手工掌握,而不是机械的标准化决定的。QS认证要求制茶中杀青、烘干、筛分、拣梗等工序需要配备相应的杀青机、烘干机、筛分机、拣梗机。这对于一些规模小、实力弱的茶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实际情况是,茶农针对自己产量少、确保产品品质独特的需求使用日光、蒸、炒等简便的方法未尝不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四岭名茶厂的李厂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茶厂已经获得了QS认证,但龙井茶必须要手工操作,机械不可能达到要求。”当记者问他对QS认证的态度时,他说:“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可以进入市场销售,坏的方面是对机械不放心。”

QS认证中对于设备的要求与实际生产尚有一定的差距,所谓“必备”的生产设备正是千百年来茶叶生产所不具备的,但这并没有影响优质茶叶生产。实际上,上等品质的茶叶恰恰是用手工来操作的。每逢制茶大赛上,名列榜首的茶叶哪一个是利用机械加工的?就是这些手工加工的茶往往引来众人以天价竞买。在四川成都举行的“万人品蒙顶春茶”活动中,500克拍得12万元的极品蒙山茶就出自手工。

“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较量

机械的使用对于扩大生产,提高效率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即使在QS认证之前就已经在生产场地、生产设备方面与论证要求相差无几。促使他们自发引进机械设备的动力来自市场,因为用手工加工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了。而千家万户的茶农仅依靠手工就足以加工完自产的茶叶,而且品质并不因为缺少机械而下降,市场也没有拒绝手工加工的茶叶,甚至卖价更高,更受欢迎。可以说,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并没有为难茶农,市场没有给他们压力。但QS认证这只政府的“有形的手”却在使劲推拽,因此茶农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何况,机械的维修、耗电等开支又增加了茶叶的生产成本,使茶叶利润更低。从这一点看,茶农即使购买了制茶设备也可能为节省开支而闲置一旁,造成浪费。一家茶企业的刘经理向记者大吐苦水:“我们真是硬着头皮在申请啊!”“虽然认证费用并不高,可打印文件的费用已经超过了认证费了。为了认证,我买了机器,重修了厂房……我是给老字号供货的,明年认证强制执行了,我必须拿到这个准入证。几万块钱就这么花进去了,我这小企业还要有资金做运转啊,太难了。”

政策与对策的较量

目前,我国大型茶叶企业仅占1%,其余10万余家规模普遍较小,从事茶叶种植和加工的茶农近8000万人。但是,按照现行的发证审查细则要求及程序规定,大企业取证轻而易举,而广大弱小的茶农却极不容易。若不能通过QS认证,成千上万家茶叶企业将面临着产品无处销售的绝境。茶农会砍毁茶树,废置茶园?当地政府会坐视不管?在一些只适宜种茶的地区,茶叶成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体,当地政府从当地发展和稳定的全局考虑也不会让茶农丢了饭碗。俗话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形将难免出现。条件优越的地区农业局、茶叶协会可以给茶农一些补贴,完成QS认证。比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农业部门就将QS认证所需的设备送到部分茶厂,帮助茶农达到认证要求。但这毕竟是杯水车薪,大部分茶农照旧生产。所生产的茶叶或者供应给取得认证的大型的茶厂,或者假冒认证产品,混入市场。

尽管QS认证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其积极的方面。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健康,实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对消费者、对社会负责的体现。只要结合实际,不断完善认证制度,茶叶QS认证必将成为茶叶质量安全的保护神。

QS认证:少数人的佳茗

QS认证让小型的茶商左右为难,但实力雄厚的茶叶企业却可以轻松应对。他们对QS认证的态度与质检部门不谋而合。

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更香茶叶公司负责销售的樊经理。他说,运用机械加工显然比手工加工要卫生。更香公司早在认证启动之前就实现了完全的机械化生产。对于记者提出的手工加工的茶叶品质更高的问题,他说:“QS认证是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它的重点是保证食品安全,不损害消费者的健康,而不是保证口味的。”他表示,QS认证将使那些规模小的茶叶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境地。

安溪县质监局副局长刘坤城介绍说,对有关食品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是我国政府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制度之一。今年1月1日起启动这一制度,我国六大茶类和三项再加工茶类,被列在认证目录的第3批,目前全国茶叶经营界都在各地质监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着这项工作。

茶叶QS认证的程序及相关标准


一、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QS=quilty(质量)Seftly(安全)的定义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制度就是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因此,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

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是什麽?

QS由三个制度组成:

a)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

企业具备基本生产条件,能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企业发给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准予生产获证范围内的产品。未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准生产食品。这从生产条件上保证了企业能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的产品。

b)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12条13条14条之规定,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厂销售,这项规定能有效地把住产品出厂安全质量关。12、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品。

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对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QS标志制度,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这便于执法部门监督检查,也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这三个制度就是QS制度的内容。

三、申请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的企业适用的范围(QS认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并用于销售的食品生产厂属于申请认证食品质营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范围。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133号文和19号文的规定:

1、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经营范围中应包含生产加工申证产品的单元名称。经营范围没有相应内容的,不予受理。

2、企业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经营范围内只有批发零售的企业,不予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3、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填写有错误或填写不全的,不予受理。

4、应提供的申报材料不全的,不予受理。

四、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应具备的生产必备条件是什麽?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指南的有关规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包括10个方面:(1)环境卫生要求(2)生产资源要求(3)原辅材料要求(4)生产加工要求(5)产品要求(6)人员要求(7)检验要求(8)储运要求(9)质量管理要求(10)包装及标签标识要求(茶叶产品必须预包装出厂)预包装食品: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

五、申报生产许可证所需材料

共需11项材料,可在当地质检局(站)领取。

六、企业管理文件的主要内容(管理手册应包含的内容)

a)企业概况、质量方针、目标

企业概况:建立、有多少员工、规模是否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

企业要有明确的质量目标,例如:方针:质量第一,诚信服务。

目标:可以具体化例如:保证出厂销售产品100%合格,保证销售的产品质量安全lOOV~,,顾客满意率98%等类似的表达。企业的质量目标是否贯彻、积极落实了,应有记录给员工宣惯、组织学习、重要的是员工都知道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而且要落实。

b)质量管理职责

i.首先要设定好岗位,如:总经理下设生产部、技术部、品控部、采购部等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文字)及相互关系。要制定质量管理制度,规定各有关部门、人员的质鼍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制定岗位责任制,特别是部门之间有交叉的地方要把责任明确到人。特别提醒的是:要规定企业的领导中至少有一人全面负责产品质量工作,同时,要有质量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工作。强调要有质量管理制度。

ii.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办法(管理制度)

首先要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出现不合格品如何处置?

是否进行了纠正,采取了纠正措施使不合格品得到控制使不合格项得到关闭。强调的是企业要有不合格品一票否决制,既检验人员通过检验确定的不合格品不许出厂,不合格品不出厂不是由总经理决定,这是QS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相关文件中多次强调的一点,企业的管理手册中一定要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程序以及相应的质量记录。

c)生产资源提供

i.生产场所的必备条件

企业的厂区要整洁、应建立在无有害气体、烟尘、灰尘、以及有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地区,远离垃圾、畜牧厂、医院、粪池及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

ii、生产场所应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车间、库房清洁、明亮;有防尘、防鼠、防蝇的设施,有更衣、洗手、消毒设施,厕所应在生产车间外侧,各种废弃物应在车间外较远处。

iii、厂房面积应不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地面应硬实、平整、光洁(至少是水泥地面),加工和包装场地要经常清洗消毒。

iv.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库房,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茶叶仓库应清洁。

v.干燥、无异味,不得堆放生产资料和杂物。

vi.生产设备:分装企业的生产设备匀堆机、冷藏设施、干燥设备、包装设备、封口机等,设备的功能应良好,应有备台帐,定期进行维护的计划、记录以及维修记录。直接接触食品及原料的容器设备应符合要求,包装材料应符合SB/r。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必须无毒、无害、无异味、清洁、干燥,不影响条叶品质。茶叶必须预包装出厂。

vii、人员要求:企业领导应了解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质量管理人员应有管理知识和食品生产知识,企业的技术人员应有专业技术知识,生产操作人员能正确、熟练进行操作并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有健康证。企业担任茶叶感官评审的人员,必须经统一的培训,取得国家特有工种“评茶员”的职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相应的检验工作。企业的茶叶加工人员应取得“茶叶加工工”职业资格证后,才能从事相应的检验工作。

d)技术文件管理

i.企业应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度,要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管理技术文件,保证使用部门随时可获得技术文件的有效版本。这些都要在技术文件管理制度中规定。

ii、企业应具备生产所需的产品、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标准,(国标、地标、行标、企标)所有标准都要在所在地技术监督局备案。应有绿茶、花茶、黄茶等——标准。

iii、企业要有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工艺规程、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并应科学、合理。

七、采购质量控制

a、企业要制定采购原辅料及包装材料的采购管理制度。有制定采购计划、采购清单(合同)并根据批准的采购文件进行采购。这些要有记录。采购要有采购检验或验证证明(检验报告)如果企业对索取的证明不放心,可以自行检验或送检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b、如果有外协加工要制定外协管理制度。对于分装企业来说采购原料是非常关键的,要把好关。

八、过程质量管理

i.企业应制定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并有具体考核的记录。

ii.员工要按照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做,工艺文件中应规定关键控制点并有关键控制点的作业指导书。对分包企业来说关键控制点主要是原料验收、产品包装。

iii.企业必须实施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程序,并做好记录。例如;进货原料的检验合格证明、包装材料的合格证明。

iv.生产过程中是否有效的防止污染的措施,操作场所的卫生条件,员工是否遵守卫生管理制度,进人车间要洗手、更衣、带鞋套等。成品库、原料库是否洁净、干燥、没有杂物及有异味的物品等等这些是否按规章制度执行了。

九、产品质量检验

a、企业必须具备规定的出厂检验设备:感官评审需要干评台、湿评台、评茶盘、审评杯碗、汤匙、叶底盘、称茶器(精度1/’1000的天平)

b、水分检验:分析天平(精度1/1000),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器、或水分测定仪。

c、粉末、碎茶检验;电动筛分机、检验筛、天平(精度1/100)

d、净含量:电子称或天平。提醒需要计量的设备必须计‘量并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e、企业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有资质证明。一般要求企业有两名检验人员。

f、企业要制定质量检验制度和检验设备管理制度。

g、企业要严格按照产品标准及有茶叶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细则的规定进行出厂检验并认真作好检验原始记录以及规范的检验报告。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处置,并认真作好记录。

h、再次强调企业是否有独立行使权利的检验机构或管理人员。

十、核发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工作程序(QS准入工作流程)

1、企业申请:向企业所在地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区县局)提交申请材料。5个工作日内受理部门做

贵州湄潭近现代茶业(一)


地处贵州高原北部山区、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的湄潭县,是中国古老的产茶区之一,曾属于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提及的产茶区——古夷州境地,久负盛名。且不说《茶经》中如何述说,单是翻开中国近现代茶业发展史,湄潭就已在其中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1年春夏之交,经过湄潭县茶文物调查组成员一个月的辛勤劳作,一座陈列在湄潭山野乡间的茶文化博物馆的门窗正被打开。

在上世纪30年代末,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僻静却又山清水秀、产茶历史悠久的湄潭,迎来了一批重要“客人”。他们当中既有中国茶叶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也有经历了“文军西征”壮举的浙江大学一代知识分子的精英。他们在这里承担起了中华民族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

1939年,国民政府意欲在西南山区建立茶叶科研生产出口基地。是年4月初,由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联合派遣王淘、张天福、李联标、朱源林等组成茶叶专家考察组,先后考察了四川成都、宜宾,西康雅安,云南昆明,贵州贵阳、遵义、湄潭等传统老茶区。是时,民国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因知湄潭山清水秀,历产眉尖贡茶,且社会秩序稳定,地处筑渝公路东侧,交通较为方便,便建议将中央实验茶场选址湄潭。考察组亦认为,湄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宜大面积种茶,将来茶业之发展,未可限量。考察完毕,张天福便执笔将专家组的考察情况写成《发展西南五省茶叶》,并将其作为会议提案上报民国政府。最终,国民政府决定在湄潭创建“民国政府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以下简称“民国中央实验茶场”)。于是,40余位国内知名的茶叶、昆虫、农业、森林等专家抵达湄潭,开始筹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生产机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即今天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和贵州省湄潭茶场的前身。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后,将县城南万寿宫、水府祠作为场部办公场所,收购校场坝、老龙田、水井湾等地总面积约1686亩土地作为实验场地;在象山(打鼓坡)开垦茶园555.50亩作为示范园;在桐子坡开垦土地种植桂花、紫薇等植物,将三面环水的桐子坡培植成为花园式茶园,形成浙大“湄江吟社”九君子赋诗称谓的“湄潭茶场八景”,并收集全国14个省166个县的茶树品种种植于茶园之中,还建立了简易昆虫实验室;同时收集全国各地的科技书籍,建立了图书室。

据1943年国内有关茶叶机关到湄潭调查了解,当时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已拥有昆虫室1间,标本室1间,图书室1间,办公室1座,萎凋室1座,炒青室1座,发酵室、烘干室各1座的规模。

1944年至1945年期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扩大茶叶生产加工,扩建厂房,制造了出口红茶生产线等规模庞大的木制茶机具,大量生产红茶和绿茶,使湄潭成为当时中国出口红茶和绿茶的主要原产地,也为新中国成立后湄潭乃至贵州茶叶科研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技术及外贸基础。

一代茶学泰斗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等与次年到达的浙大师生一起“合力推开中国近现代茶业发展的第一扇大门”,使湄潭在以后数十年里一度成为中国现代茶业科研种植与推广中心之一。在中国现代茶叶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地方像湄潭这样,汇集了这么多重量级的茶学专家;也没哪有一个地方的茶叶能够得到当时浙大“湄江吟社”九君子等一代科学精英的同声赞美,他们当时所作的同题诗词《试新茶》,已成为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的绝唱。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期间,还留下一大批茶叶科研生产旧址及所属茶园等难以估价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仍有6处之多。主要有:保存相对较为完好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场部旧址(义泉万寿宫、水府祠)、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叶试验站旧址、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制茶工厂旧址、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树品种园(桐子坡)、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象山(打鼓坡)茶园,以及室内保存完好的各种科研制茶机具、标本、图片、手稿、书籍等。

IT企业家转行做茶 创办互联网+茶叶


学计算机的她,在创业路上一路摸索,最终决定转行投身做茶叶。凭借着专业优势,利用互联网+创办茶企,并且在当地开了实体店,不仅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还了解到了许多新鲜理念,在经济改革的背景下,越做越好。

IT企业家

实干成就乐昌创业之星

在创业路上,这个女实业家用她的睿智告诉我们,她的选择都是对的。但这风光背后都是辛酸。“刚创业那会,我手上也就几万元,我不得不面临资金、教学、生源的问题。”

但是这一切没有难倒性格执着的她。没钱就贷款、融资,没生源就自己贴招生广告,没钱请老师就自己上阵。

皇天不负有心人,甘远梅的培训学校在当地声名鹊起,每年招生都爆满,最多时一月开设16个班,每年学员近千人,小到初中生大到中老年人。

随后半年,她又创办了新思维电脑有限公司,经营面积达到1700平方米。从培训学校做起,到后来的电脑零售、电脑批发、综合产品批发零售等多种经营。凭着执着、诚信和对市场的专注,成就了当时的乐昌市首届十大创业之星。

甘远梅是外人眼中的女强人,在家人看来则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即便工作再忙,也要回家陪孩子。“每逢暑假、节假日我都会带孩子出去旅游,一年最起码要出远门3次,近的就不计其数了。”甘远梅笑着说。

从IT进入互联网+茶

就算每天奔波于公司、家庭之中,也没让甘远梅有丝毫懈怠。2016年在朋友的介绍下,甘远梅慢慢了解到大茶网。

“我自己是做互联网的,这样的新思路和创新,很适合实体经济改革,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很有前景。”也许正因为这样触动了甘远梅的心,对于正处于转行的甘远梅而言,大茶网是她理想的事业。2016年2月甘远梅加入了大茶网,同年5月乐昌体验店开业。

“茶叶是个健康的行业,对身体有保健功能,同时跟我之前的工作可以互补。”甘远梅说。对于平常喜欢喝茶、聊天、交朋友的甘远梅来说,在大茶网的日子里她不但交到了很多朋友,还学到了很多新理念。

“我希望这个市场以后越来越好。无论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还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家,我都会把这份事业做下去。”甘远梅表示。

贵州湄潭县大力支持茶叶标准化生产


日前,贵州省湄潭县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当地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并大力支持茶叶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战略实施,对标准化生产、有机认证及实施品牌战略的企业均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据了解,湄潭县是贵州的产茶大县,为实现由茶叶资源大县向茶叶产业强县的迈进,该县县委、县政府以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建设标准化茶园为重点,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注重单一种植向注重产加销3个环节转变,由注重产品向注重品牌转变,由注重省内市场向注重国内外市场转变。

同时,县质量技监局积极推进茶叶企业标准化生产,对达到要求并验收合格的企业,县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获得认证的分别一次性奖励两万元。在建设优质茶园、加快基地化进程中,进一步完善茶园建设的扶持政策。

在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市场化进程中,该县还积极组织企业推介“湄潭翠芽”产品,参加“中茶杯”和“中绿杯”以及国际名茶评比活动,对获得最高奖的一次性奖励企业1万元;获得贵州省名牌产品、贵州省著名商标的一次性奖励两万元;获得中国名牌产品,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税收达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据湄潭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加大品牌宣传和推介力度,并制定“湄潭翠芽”公用品牌推介方案,采取政府牵头、部门承办、企业参与、财政补贴等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组团到全国大中城市和湄潭茶主销区开展宣传推介活动,促进茶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看湄潭如何打造贵州茶产业第一县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素有“小江南”美称的我省茶叶大县湄潭,从连片苗圃里忙着育茶苗的妇女,到山岗上整地种茶的农民;从蓬勃发展的基地建设,到茶叶加工龙头企业的崛起……到处感受到茶产业加快发展的铿锵脚步,茶产业已成为湄潭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突破口。

农民争上“合作船”

“你们是在栽茶苗?”

“是喽。”

“为什么这么多人?”

“我们的土地已租给茶叶公司啦,我们是给茶叶公司苗圃基地打工。”

“一天能挣多少钱?”

“多劳多得,按工作量拿钱,少的每天60元,多的能挣100多元。”

10月28日,在湄潭县黄家坝合同村公路边的一片茶苗圃里,几十个农民正在忙着栽茶苗。记者走进有200亩面积的苗圃和正在干活的农民交谈。一位叫李来芬的妇女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种茶的都成立合作社了,土地租给茶叶公司每年可得几百元租金,在自家土地上打工,比在外打工收入还多,群众积极性高得很。”

有中国西部茶海之称的湄潭县有茶园16.5万亩,一望无际的茶园让当地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图为永兴万亩茶园的农民在摘秋茶。

湄潭县是我省茶叶种植大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加快茶叶生产中,把“制定一个规划,扶强一批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培育一个市场,形成一大产业”作为茶叶发展的主攻目标,推进茶产业快速发展。为加快茶叶基地发展、提高茶叶种植质量,增加茶农收入,县委、县政府创新发展模式,以组建茶叶生产经营一条龙的茶叶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种茶合作社组织,用茶叶公司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以“公司+合作社+茶农”的生产模式,使茶叶种植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新路。湄潭县栗香茶叶公司6年时间,先后在流河渡、马山、复兴、洗马等乡镇扶持和组织农民建立一批茶叶种植合作社,现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14000多人,茶园面积2.2万亩。湄潭县兰馨茶业公司采取公司与茶业合作社联结模式,茶农的茶青采摘、收购、销售,都在合作社的组织下进行,茶叶收购体系有了保障,农民入合作社的积极性高涨。在兴隆、马山、复兴等茶叶基地乡镇里,农民入合作社率基本达到了100%。公司现有基地茶园1.8万亩,有合作社成员4000余人。

永兴镇永兴桥村农民吴忠书告诉记者,他家有6亩茶园,未加入合作社前,每亩茶园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加入合作社后,种茶、采茶、施肥都有茶叶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不仅茶青产量提高,质量也逐年提高,现每亩茶年收入都在50000元以上。

据了解,湄潭县90%的茶农都加入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壮大。2002年,湄潭县只有茶园4万亩。在省农业厅支持下,短短6年时间,已发展到16.5万亩,平均每年增加2万亩。目前,投产茶园已有9万亩,茶叶产量5285吨,产值已突破2亿元,综合产值超过4亿元。茶产业的就业人员超过10万人,农民在茶叶种植上每亩年收入达3500元以上。

规模发展靠“龙头”

在今年10月举办的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湄潭县可谓“占尽春光”,茶博会共评出17个国家金奖,贵州省荣获10个,湄潭县拿到了3枚。

湄潭县茶叶一次茶博会赢得了3块金牌,绝非偶然。从2000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把做大做强茶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农民致富的重中之重来抓。在迅速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把融资、引资扶持兴建茶叶加工企业作为加快茶产业发展的“龙头”,千方百计兴建具有现代农业规模和科学技术的茶叶加工厂。县里专门出台了扶持茶加工企业的政策措施:凡建厂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企业,贷款贴息3年;投产后县级税收等额奖励3年;优惠安排征用土地;获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10万元、1万元。优惠的扶持政策使茶叶加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走进贵州湄潭县兰馨茶业有限公司,先进的茶叶加工生产线井然有序。这个2006年在政府扶持下兴建的茶加工企业,共投资1360万元,其中政府扶持资金达420万元。公司采用微波杀青、微波干燥、远红外提香等三项专利技术,茶叶加工质量大大提高,加工成本明显下降。茶叶加工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两年获7项加工工艺专利,公司生产的“兰馨雀舌”、“兰馨翠片”连续两年获得国家金奖。目前,该公司已形成年加工900吨茶叶,150吨名优茶的规模。在湄潭县茶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公司今明两年又准备再上一条生产线。

目前,湄潭县的茶叶加工企业有相当规模的已发展到7家。过去那种村村加工茶、质量没保证、好茶缺名牌的历史已经结束。县里最多时曾有200多家加工厂和作坊,现在只有20余家,而打造金奖的企业主要靠兰馨公司、栗香公司、茗茶公司等7家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工艺的规模企业。今年茶青上市时,龙头企业平均每100斤茶青收购价比其他企业高20元至30元,不仅小企业无法竞争,个体户和茶农也感到加工无名茶不如卖茶青了。

湄潭县委书记田刚告诉记者,加大扶持茶叶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力度,使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在县里按每万亩茶园设立一个茶青交易市场,企业与茶农直接交易,茶青90%都是本县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加工的,卖茶青给外地收购商的现象大大减少,龙头企业加工的高品质名牌茶还打响了湄潭茶叶的品牌,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产业化开发“生财之道”

走进位于湄潭县工业园区的遵义陆圣康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立刻给人不同的感觉。众多的先进机械,工人们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戴着口罩,让人感到产品的神秘。

陆圣康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投资5200万元,今年9月才刚刚投产的以茶叶为原料生产茶多酚的企业。茶多酚是茶叶中茶素、酚素等提取物的总称。茶多酚具有清除人体自由基、降血压血脂、扩张微细血管和抗衰老等多种作用,目前已广泛用于食品、药品生产。在欧美、东南亚市场十分畅销,发展前景广阔。茶多酚每吨30万元,公司投产仅一个多月,已生产40吨,创产值1200万元。可喜的是,生产茶多酚原料是加工茶叶不用的老茶叶和低质茶,仅此一项,每亩茶园将为茶农增收数百元上千元。茶叶种植加工产业链延长,给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目前全国仅有茶多酚生产企业10余家,300吨生产规模的仅陆圣康源一家,公司还将进行二期扩建,形成1500吨的生产能力,届时每年可利用废茶叶1.5万吨以上,对茶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在湄潭县南方嘉木有限公司,茶籽生产线又让人耳目一新。茶籽是茶叶生产的副产品,除少量用于繁殖外,大都自生自灭,腐烂地间。南方嘉木公司从2002年从事茶籽油开发研究,2005年小规模生产成功,2007年投资1300万元,兴建年加工能力2000吨茶籽油的生产线,今年5月正式投产后,目前,已生产茶籽油718吨,创产值3500万元。

茶籽油生产不仅使茶籽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增加食用油供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省现有茶园150万亩,每亩产茶籽按35公斤计算,年产茶籽5万吨以上,如果全部加工成食用油,每亩可为茶农增收100多元。

茶多酚和茶籽油的开发成功,为湄潭县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活力和后劲。今年凡卖废茶叶和茶籽的茶农,每亩增收300元左右。为茶农开辟了新的生财之道。据了解,如果荒山荒坡上种茶以收茶籽为主,每亩可产茶籽2000公斤,茶籽油加工的潜力很大。

贵州茶叶品牌


贵州是国内乃至全世界出产绿茶最好的地方,全省茶叶多为绿茶,主要有湄潭翠芽、都匀毛尖、梵净山翠峰、雷山银球茶等;品牌主要有阳春白雪、黔农奉、兰馨、栗香等品牌。

1、湄潭翠芽

湄潭翠芽,又名湄江茶。因产于湄江河畔而得名。创制于1943年,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为贵州省的扁形名茶。主销贵阳、遵义,也销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作为馈赠亲友,招待国际友人的礼品茶。产地湄江茶产于贵州湄潭县。湄潭县位于贵州北部,气候温和,雨雾日多,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含矿物质丰富,对茶树生长极为有利。

2、兰馨雀舌

兰馨雀舌是湄潭翠芽众多品牌中的高端品牌,其制作工艺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在湄潭设立中央试验茶场及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期间,湄潭得以传承、推广“西湖龙井”制作工艺,从此产生了“湄潭龙井”、“湄江茶”、“湄江翠片”等著名的名茶品牌。

3、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由毛泽东于1956年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区。都匀位于贵州省的南部,市区东南东山屹立,西面蟒山对峙。

4、贵定云雾茶

贵定云雾茶,曾名“鸟王茶”、“鱼钩茶”,属中国历史名茶中的绿茶上品,是贵定的文化品牌之一,因产于贵定南部云雾镇云雾缭绕的苗岭主峰云雾山而得名,又因其特定的生长环境和独特的工艺制作而享誉海内外。

5、凤冈锌硒茶

凤冈富锌富硒茶,产于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凤冈产茶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就有相关记载。凤冈富锌富硒茶具有色泽绿润、汤色绿亮、滋味醇厚、叶底嫩绿鲜活等特点。2006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凤冈富锌富硒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6、石阡苔茶

石阡苔茶是中国贵州省石阡县当地各族茶农长期栽培选育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母树属古茶树系列。

石阡苔茶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茶树良种,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都比外地品种要胜几筹,而且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鲜活匀整。经农业部检验,该茶致病菌卫生指标、重金属及农残含量,均低于欧盟、日本的标准,芳香物质含量丰富,而且含锌、硒、钾等有益物质。

7、绿宝石茶

绿宝石即绿宝石茶。贵州十大名茶之一,为绿茶类。“绿宝石茶“是2003年经贵州本土茶叶专家牟应书老先生研制成功的创新茶品类,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采用一芽二三叶为原料获得国际金奖的绿茶,颠覆传统名优绿茶钟情独芽的倾向,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证的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因此在贵州种出来的茶叶口感比较好。贵州的十大名茶有:都匀毛尖茶、湄潭翠芽(含兰馨雀舌)、梵净山翠峰茶、凤冈锌茶硒茶、“泉都坪山”牌石阡苔茶、“春江花月夜”牌明前毛尖、绿宝石、贵定云雾贡茶、“清水塘”牌清池翠片、雷公山银球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5795.html

上一篇:冰岛乔木古树茶

下一篇:夏季适合饮用的普洱组合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