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技篇茶树栽培技术(十四)

2020-12-07
(四)茶园土壤与管理

土是茶树的立地之本,也是矿质营养元素的源泉,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也主要来自土壤,因此,土壤中的水、肥、气、热条件及其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茶树的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形成。

1、茶园土壤类型

我国种茶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土壤类型繁多,是宜茶土壤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1)棕壤型茶园土

棕壤型茶园土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鲁中南及鲁东南沿海一带,西北与非宜茶的褐色土接壤,南与黄棕壤相接,由于这类型土壤主要在山东,因此,常常被称之为山东棕壤或棕色森林土。在它成土过程中受到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的交叉影响,在剖面中出现30-40厘米厚的棕色心土层,故称“棕壤”。这种土壤粘粒凝聚作用明显,铁铝虽有积累,但富铝化作用不强,水云母和蛭石是该土壤指示性粘土矿物。土壤磷、钾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弱酸性反应,PH为5.0-6.5。盐基含量受母质影响很大,在酸性晶岩、硅质岩和变质岩上发育的土壤,盐基含量低,PH值也低,适宜种茶。而在诚心玄武岩、石灰岩等发育的棕壤,盐基含量高,PH值大,不宜种茶,因此,当地群众说“沙石山可种茶,青石山上不能种茶”,就是这个道理。

棕壤型宜茶土,一方面受当地干、冷气温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成土母质性质的限制,因此,一直未能很好开辟种茶,直到20世纪中期才开始利用这种茶。过去民间传说山东蒙阴县棕壤地带的沂蒙山区有茶,但实则是假茶。明人陈师在《茶考》中已作辩辟,说“世以山东蒙阴县山所生石藓,谓之蒙山茶,土夫亦珍重之,味也颇佳,殊不知形已非茶,不可煮,又乏香气,茶经所不载也”。另据《农报》记载,1940年日人山毫一氏在山东胶济路北纬36º以南的旷野中发现大茶树,后被称之为“茶树爷”。这是否确切,后人没有考证。山东棕壤真正开始种茶,是60年代开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中员和山东是以第四纪红粘土母质发育的“低丘红壤”为主,其中以鄱阳湖、洞庭湖、吉泰、金衢等盆地分布最为集中,其中以当地茶农称之为“红筋泥”的宜茶土最有代表性,它常常与第三纪红砂岩发育的红沙岩交错分布。红粘土发育的低丘红壤,质地粘重,透水性差,土层浅薄,肥力低,是我国当前低产低质茶园集中的地方。近年来,通过广大科技人员和茶农的共同努力,经过改土肥培之后,面貌已有很大改观,出现了许多大面积的高产优质茶园。

(4)黄壤型茶园土

黄壤型茶园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山区的热带及亚热带高山由,其中以四川、贵州为主,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福建、湖北、江西、浙江和安徽山区也有相当面积的零星分布。它主要是在湿润的亚热带生物条件下形成,但成土热量条件比红壤要少,而水分条件比红壤要高,这些地区雾日多,而日照率几乎要比红壤形成过程低30-40%,全年虽有干、湿季之分,但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所以,雨多雾浓,温度大而均匀是黄壤形成的重要条件。所谓高山云雾茶,其实大多产自然壤型宜茶土或红壤向黄壤过渡的黄红壤土。

由于黄壤型宜茶土终年处于云雾缭绕,日照弱,温度大,寒暑、干湿变化小的环境之中,植被茂密,生态条件好,土壤富铝化作用比红壤弱,游离的氧化铁在高湿条件遭水化,呈多水氧化铁形态存在,因此,剖面中呈现一层黄色和蜡色的心土层,故称之为“黄壤”。黄壤型茶园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有明显的淋溶作用和表潜作用,盐基含量低,交换性性盐基含量5-15me/100克土,饱和度为15-50%,PH为4.5-6.0,交换性酸为4-10me/100克土。在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砂页岩等母质上发育的黄壤型宜茶土,土层深厚,质地砂壤,土体疏松,透水性强,有机质含量量,矿质养分含量多,是最适茶树生长的好土壤。生产的茶叶芽叶肥厚,质浓气香,色绿味甘,属上品茶。有许多在民间传颂的高山云雾茶,如江西庐山云雾茶、浙江雁荡毛峰、贵州贵定云雾茶、福建武夷岩茶、以及安徽毛峰、四川蒙山的蒙顶茶等等,大多出自宜茶黄壤土或者它的过渡性土壤之上。

但是也有发育在第四纪红土上的宜茶黄壤土,主要分布在贵州高原及川黔间部分山地上,土层深厚,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矿质营养成分少,有机质含量低,理化性质差,当地农民称之为“死黄泥”。这种宜茶土在贵州的湄潭、遵义和仁怀等地都有集中成片分布。它与低丘红壤宜茶土一样,属低产低质茶园土,急待改良。

(5)赤红土型茶园土

赤红土壤茶园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亚热带雨林区,其中广东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广西的西南部,福建、台湾的南部及云南西南部等低山和丘陵上最为集中,发我国著名的莲花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技篇茶树栽培技术(八)


3、江南茶区

本区是我国茶叶叶的主产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的适宜区。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福建省中北部、安徽省、江苏省、湖北省南部以及湖南、江西、浙江等省。

区内茶树资源丰富,茶树品种主要是灌木型品种,小乔木型也有少量分布。主要茶树品种有:福鼎大白茶、祁门种、鸠坑种、安化种、宁州种、水仙、上梅州种、江华苦茶、杨树林茶等。生产的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以及各种特种名茶和花茶。茶叶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全国重点绿茶区。这里生产的名茶,种类繁多,品名有数百种之多,其中最著名的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武夷岩茶、庐山云雾、君山银针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该区社会经济条件优越,科技力量雄厚,新育成的茶树品种很多,经鉴定可推广的绿茶品种有福鼎大白茶、上梅州种、鸠种、香菇寮白毫、杨树林茶、湘波绿、龙井43、碧云、菊花春、迎霜、翠峰、劲峰、福云6号、福云10号、浙农12号等。红碎茶品种3有政和大白茶、水仙、江华苦茶、槠叶齐、安徽1号、安徽3号浙农12号等,制乌龙茶有水仙、肉桂、铁观音、毛蟹、黄61、梅占。白茶品种有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等。

全区茶叶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内销,外销和边销都占有极大的比重。本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老茶园比重大,今后必须有计划地进行更新必造,换种改植工作,建立不同树龄茶园的合理结构,提高肥培管理水平,合理布局茶类,重视茶区生态平衡,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

茶技篇茶树栽培技术(十一)


2、新茶园开垦

在搞好茶园规划设计,确定布局以后,即可进行茶园的开垦工作。

为了加强茶园的水土保持,在开垦建立茶园时,凡是坡度在10度以内的缓坡地,按一定行距实行等高种植;坡度在10度以上较陡的坡地,必须沿等高线修水平梯田,建立梯式茶园。

茶园的开垦一般可分为清理地面,测量等高线,修筑梯田和深耕改土四个步骤。

(1)清理地面

开垦前先将荒地内的灌木、荆棘、杂草等障碍物清除,晒干后堆积起来,运出国外,烧成火土灰供作肥料。零星的成林林木,只要不是长在茶行位置上的,可尽量保留作防护林或遮荫树,地面乱石可拣起来集中堆放,供修筑梯田及道路之用。清理地面时,切勿放火烧山,以免烧毁附近林木。

地面上高度相等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线,称为等高线。测量等高线的工具和方法很多,茶区群众常用的工具有两种,一种是测定坡度和等高线两用的简易工具,做法是:用一块平整的木板或硬纸板,做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边长33厘米,在底边的中心点挖一个小孔,在小孔内拴一根线,垂直通过对角,下端挂一个小锤,三角板的其他两边,用量角器分别划出度数,再在底边两端等距离各开一个孔,穿上线把三角板悬挂在一根长20米的绳子中间,然后把绳子两端分别拴在两根同样长的竿子上即成。另一种简易工具是直角等腰两脚规,做法是:用两根2米长的木条,把一端连接固定成直角,再用一根横木距离固定在两根木条之间,直角上悬挂一枚小锤,以观察两脚是否在同一等高线上,最后把所测等高点连接起来,即可划出第一条等高红。两种工具结合使用,测出的等度线比较准确,工效也较高。

第一条等高线称为基线,缓坡地实行等高条植的茶园,以基线为准按一定行距测定其他各种等高线。测量梯式茶园的等高线时,必须以所要求的梯面宽度(种植一行茶树的梯田梯面积宽度为2米),加上梯壁倾斜度(一般为60-70度)投影所占宽度,作为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这样修成的梯面实际宽,才能达到所要求的标准。因此在测量第二条等高线时,可用一根长2米的竿子,呈水平面插在基线上,一端挂一根系有小锤的线,向下坡作一投影,小锤在下坡所指的一点,即作为第二条等高线的始测点,然后按第一线的测量方法测定第二条等高线。坡度愈大,梯壁斜度投影所占宽度也愈大。所以每条等高线的始测点都选择上面一条等高线最陡处作投影来确立,这样就可保证坡度最陡地段做出的梯面宽度,也能达到要求的宽度,而坡度较缓地段的梯面就更宽一些。如果坡度平缓地段的梯面过宽,可补种一短行。

荒山地形复杂,坡度比较大,应先观察地形全貌,然后分区测定等高线。最好边测边作梯地,以便当发现梯面宽窄相差过大时,随时纠正。

(3)修筑梯田

修筑梯田是我国茶园建设的一大特色。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对坡地修梯田有着极大丰富的经验,形式也多种多样。茶区群众利用石块砌坎,牢固持久,但投资较大。用泥土夯砌,它具有投资少,花工小,较牢固等特点。修筑梯坎时,先用锄头沿等线挖好梯坎的基脚,然后用石块或草皮砖在基脚上一层层垒砌起来,草皮砖长30-40厘米、宽20-25厘米、厚15厘米左右(不可用带有茅草根的草皮),要翻转过来垒砌,使草皮压在下面,上下层的石块或草皮砖要相互交错成“品”字形,垒砌要坚实,不可露缝,一面砌坎,一面把坡地上方的泥土挖下来,填平梯面。附近的小石块可填在梯坎基脚内,以巩因梯坎。

肥沃的表土,应当尽可能保留在梯面,所以修筑梯地最好先从山脚最下一条等高线筑起,当下面一层梯面做好后,再将上层的表土向下翻移,就可使大部分表土梯面做好,再将上层的表土向下翻移,就要可使大部分表土保留在梯层表面,以利茶苗生长,有的地方为了简便省工。常常先从最上层梯地开始修筑,这样就会把表土埋入底层,不利于茶苗初期生长。若采取自上而下施工时,最好先把表土挖到一边,待梯面修好后,再将表土移到茶树种植沟内,这种办法茶农称为“表土回沟”。每层梯面修好后,都要随即深挖40-50厘米(梯坎不挖),然后再铺表土。等到各层梯地修筑完毕,再把规划好的茶园道路连接起来,并在路边和梯地内侧挖好排水沟和沉沙坑。

修筑梯地还应注意如下几项质量要求:

(1)梯地尽可能保持等高水平,梯面宽度最好大致相等。但在地形复杂、坡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做到等高就很难做到等宽,两者相比,主要要求做到等高,适当注意到等宽。修砌梯坎时,要看山势,大弯随弯,小弯取直。

(2)梯面宽度如种一行茶要达到2米左右,如种两行要达到3

茶技篇茶树栽培技术(九)


4、江北茶区

本区是目前我国最北茶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次适宜区。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部分地区。本区处于北亚热带北缘,与其他各区比较,气温低,积温少,茶树生产期短,同时由于易受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茶树经常受冻减产,土壤条件也不太理想,要发展茶叶生产需采取一定的改造措施。

本茶茶树品种多为灌木型中小叶群体种,如紫阳种、信阳种、歙县群体种等,抗寒性较强。全区均生产绿茶,有炒青、烘青、晒青等。名茶有六安爪片、信阳毛尖、紫阳毛尖等,香气鲜爽,滋味醇厚。

此外,在山东半岛东部和东南部,江苏省东北部,虽然最北已达北纬37℃左右,但由于气候受到海洋调节,在小区域气候条件较好的地方,也种植了一部分茶树。该地区属暧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秋高温多雨,夏秋茶比重大,所产的绿茶,具有南方高山茶的风格。

由于本区冬、春气温较代,因而茶树休眠期较长。茶芽一般在3月中旬以后开始萌发,4月上、中旬采茶,生长期180-210天,入冬以后,北向、东北向、西北向的茶园易受寒流的袭击,特别是高山、迎风茶园冻害更为严重。为提高本区栽培效果,必须在栽培技术上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是茶园四周营造防风林带,加强园地水土保持,增施有机肥料,选用抗寒品种等尤为重要。同时鉴于该区雨量稀少和土壤PH值偏高等原因,在建国时必须选择背风向阳酸性和土层深厚的地段发展新茶园,并注意灌溉等条件的配合。

茶树栽培技术(十四)


(四)茶园土壤与管理

土是茶树的立地之本,也是矿质营养元素的源泉,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也主要来自土壤,因此,土壤中的水、肥、气、热条件及其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茶树的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形成。

1、茶园土壤类型

我国种茶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土壤类型繁多,是宜茶土壤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1)棕壤型茶园土

棕壤型茶园土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鲁中南及鲁东南沿海一带,西北与非宜茶的褐色土接壤,南与黄棕壤相接,由于这类型土壤主要在山东,因此,常常被称之为山东棕壤或棕色森林土。在它成土过程中受到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的交叉影响,在剖面中出现30-40厘米厚的棕色心土层,故称“棕壤”。这种土壤粘粒凝聚作用明显,铁铝虽有积累,但富铝化作用不强,水云母和蛭石是该土壤指示性粘土矿物。土壤磷、钾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弱酸性反应,PH为5.0-6.5。盐基含量受母质影响很大,在酸性晶岩、硅质岩和变质岩上发育的土壤,盐基含量低,PH值也低,适宜种茶。而在诚心玄武岩、石灰岩等发育的棕壤,盐基含量高,PH值大,不宜种茶,因此,当地群众说“沙石山可种茶,青石山上不能种茶”,就是这个道理。

棕壤型宜茶土,一方面受当地干、冷气温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成土母质性质的限制,因此,一直未能很好开辟种茶,直到20世纪中期才开始利用这种茶。过去民间传说山东蒙阴县棕壤地带的沂蒙山区有茶,但实则是假茶。明人陈师在《茶考》中已作辩辟,说“世以山东蒙阴县山所生石藓,谓之蒙山茶,土夫亦珍重之,味也颇佳,殊不知形已非茶,不可煮,又乏香气,茶经所不载也”。另据《农报》记载,1940年日人山毫一氏在山东胶济路北纬36o以南的旷野中发现大茶树,后被称之为“茶树爷”。这是否确切,后人没有考证。山东棕壤真正开始种茶,是60年代开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中员和山东是以第四纪红粘土母质发育的“低丘红壤”为主,其中以鄱阳湖、洞庭湖、吉泰、金衢等盆地分布最为集中,其中以当地茶农称之为“红筋泥”的宜茶土最有代表性,它常常与第三纪红砂岩发育的红沙岩交错分布。红粘土发育的低丘红壤,质地粘重,透水性差,土层浅薄,肥力低,是我国当前低产低质茶园集中的地方。近年来,通过广大科技人员和茶农的共同努力,经过改土肥培之后,面貌已有很大改观,出现了许多大面积的高产优质茶园。

(4)黄壤型茶园土

黄壤型茶园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山区的热带及亚热带高山由,其中以四川、贵州为主,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福建、湖北、江西、浙江和安徽山区也有相当面积的零星分布。它主要是在湿润的亚热带生物条件下形成,但成土热量条件比红壤要少,而水分条件比红壤要高,这些地区雾日多,而日照率几乎要比红壤形成过程低30-40%,全年虽有干、湿季之分,但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所以,雨多雾浓,温度大而均匀是黄壤形成的重要条件。所谓高山云雾茶,其实大多产自然壤型宜茶土或红壤向黄壤过渡的黄红壤土。

由于黄壤型宜茶土终年处于云雾缭绕,日照弱,温度大,寒暑、干湿变化小的环境之中,植被茂密,生态条件好,土壤富铝化作用比红壤弱,游离的氧化铁在高湿条件遭水化,呈多水氧化铁形态存在,因此,剖面中呈现一层黄色和蜡色的心土层,故称之为“黄壤”。黄壤型茶园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有明显的淋溶作用和表潜作用,盐基含量低,交换性性盐基含量5-15me/100克土,饱和度为15-50%,PH为4.5-6.0,交换性酸为4-10me/100克土。在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砂页岩等母质上发育的黄壤型宜茶土,土层深厚,质地砂壤,土体疏松,透水性强,有机质含量量,矿质养分含量多,是最适茶树生长的好土壤。生产的茶叶芽叶肥厚,质浓气香,色绿味甘,属上品茶。有许多在民间传颂的高山云雾茶,如江西庐山云雾茶、浙江雁荡毛峰、贵州贵定云雾茶、福建武夷岩茶、以及安徽毛峰、四川蒙山的蒙顶茶等等,大多出自宜茶黄壤土或者它的过渡性土壤之上。

但是也有发育在第四纪红土上的宜茶黄壤土,主要分布在贵州高原及川黔间部分山地上,土层深厚,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矿质营养成分少,有机质含量低,理化性质差,当地农民称之为“死黄泥”。这种宜茶土在贵州的湄潭、遵义和仁怀等地都有集中成片分布。它与低丘红壤宜茶土一样,属低产低质茶园土,急待改良。

(5)赤红土型茶园土

赤红土壤茶园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亚热带雨林区,其中广东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广西的西南部,福建、台湾的南部及云南西南部等低山和丘陵上最为集中,发我国著名的莲花山、云开山、十万大山及南岭山区等都有大片大片的赤红土型宜茶土壤。这类宜茶土早在唐代以前就已开发种茶,在《茶经》中已有记述。

在赤红土上种的茶树,主要用来生产红茶及乌龙茶等,其中著名的有“粤红”、“滇红”、“凤凰水仙”等,而且赤红土也是我国许多野生大茶树生长的重要地方,是我国宝贵的宜茶土壤之一。

赤红土型茶土是在南亚热带湿润条件下形成的,在其成土过程中富铝化和脱硅化作用比红壤要强烈,铝大量富集,铁进一步氧化,剖面中常有一层“赤红”色的心土层,淋溶作用强烈,盐基迁移率高,两极分化严重,盐基只有1-2me/100克土饱和度只有10-30%,酸性强、PH4-5.5,粘土矿物以高岭土为主,磷、钾含量低,有机质分解快。茶园施用磷、钾、镁及微量元素,对改善茶叶品质有明显效果。

(6)砖红壤型茶园土

砖红壤型茶园土坟要分布在我国海南省和广东省的雷州半岛,云南的西双版纳,台湾的南部及广西十万大山南麓的东兴一带,地处热带雨林区,是我国华南茶区主要宜茶土壤资源,也是生产红碎茶的重要基地。驰名中外的普洱茶主要出自砖红壤型宜茶土之土。

砖红壤宜茶土是在热带高温湿条件下形成的,母质的富铝化和脱硅作用比赤红土更为强烈,质地粘重,粘土矿物以高岭土为主体。并含有三水铝石和赤铁矿。盐基饱和度低,一般只有20%以下,酸性强,PH为4.5-5.0铝、铁高,钙钾镁低,两极分化极为明显,缺镁常常成为茶树生长的障碍因子之一。母质对砖红壤宜茶土的成土圾重要影响,在酸性岩上发育的砖红壤,心土一般呈黄棕色或淡棕色,含沙达30-50%,土性好,是种茶的上土;而石灰岩和基性岩发育的砖红壤,心土一般呈砖红色,质地粘重,粘粒含量高达50-80%,土埸板结,通透性差,是种茶下土;而硅质岩发育的砖红壤,含沙率高达60-70%,透性好,但土壤贫瘠,保水能力差,是种茶中土。

砖红壤宜茶土冲刷严重,淋溶强度大,矿质营养元素高不平衡,加强水土保持季平衡施肥管理,对于在红砖红壤上种茶至关重要。

(7)酸性紫色土型茶园土

酸性紫色土型宜茶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湖南、江西丘陵,浙西及福建省的浦城、三明以西和龙岩地区丘陵盆地上。属非地带性隐域型宜茶土。它主要是在酸性紫色砂页岩、紫砂岩和紫色页岩上发育而成,土体呈紫红色或棕紫色,酸性反应,PH5.5-6.5,土壤肥活,养份含量高,质地壤性,沙粘比约为1:1,是茶树生长的好土壤。据湖南省茶叶学研究所研究,紫色板页岩上风化而成的壤质紫色土,由于物理性质好,养分含量丰富,无论是茶树长势,还是茶叶产质都比红壤要好。据福建农学院用“铁观音”在红壤、紫色土和赤红土上进行品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紫色土上生长的铁观音品质最好。所,酸性紫色土型宜茶土壤是我国高产优质茶的重要土壤资源之一。

(8)湖土型茶园土

除山地、丘陵以外,在江南的一些河相、湖相的冲积平原上也有大量的宜茶土壤分布。这种土壤主要是河、湖、海的冲积物,在长期淋溶后逐步发育而成的酸性潮土型宜茶土。由于冲积物和地形不同,土壤性质差异很大,质地沙、粘不等。这种宜茶土一般较肥沃,土层深厚,水分条件好,但盐基含量高,PH值大,地下水位高,根病多,常有湿害,加上生态条件不如高山,因此,茶叶品质差。如我国著名的武夷山乌龙茶,产于山由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岩茶品质明显优于洲茶,所谓洲茶就是指潮土上生产的茶叶,但潮土茶园一般离村近,管理精细,肥料多,通过改土,一般极易获得高产。

总之,我国宜茶土壤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肥力不等,茶树栽培和茶园管理必须因土制宜,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各种土壤的优势,用好、管好、保护好各种宜茶土壤。

茶树栽培技术(三十四)


2、茶树旱害及其防救

茶树旱害是指在长期无雨或少雨的气候条件下,造成茶叶减产,茶树生长受阻或植株死亡的气象灾害。其直接原因是由于降雨量偏少,土壤含水不能满足茶树正常生理代谢的需求,而使茶树受害。

我国主要产茶省(区)的气候条件差别非常显著,以年雨量为例,海南省岭头县为2416.6毫米,浙江省杭州市为1400.6毫米,山东省日照县为955.0毫米,总的趋势是由南而北逐渐减少,因此茶树旱害也以江北茶区多于江南茶区和华南茶区。各地的共同点则是年降雨量分布不匀,有明显的雨季和早季之分,海南省的早季出现在12月至翌年4月,浙江省在7、8月份,山东省在11月至翌年5月,茶树旱害常在该期发生。在此期间,如出现高温或严寒,更会加快旱害的发生发展。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因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常有高温亢早、赤日炎炎的天气,并能持续数十天,在此期间茶叶季节产量低而不稳,常常出现成年茶树成叶枯焦,幼年茶树尤其是当年播种或移栽的茶树成片枯死,这是最典型的早害天气之一。

(1)茶树旱害的发生原因

茶树在系统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了耐阴和需水较多的特性,茶树在逐步北移的过程中,这些特性虽发生了一定变化,但较之某些作物来说,对水分的需求还是较高的,所以在长期无雨或少雨的情况下,常易产生旱害。

①大气和土壤干早的影响茶树出现旱害,往往是大气干早和土壤干旱共同作用的结果。大气干旱时,茶园土壤不一定缺水,但大气干旱能加速土壤水分蒸发和茶树水分蒸腾,使土壤水分迅速减少,持续的大气干旱,必然出现土壤干早,而土壤干早,又进一步导致大气湿度降低。目前一般以干湿指数K值表示大气的干燥度,实践表明,当某阶段K≥2时,即为干燥气候,对茶树即能造成早害。此外,土壤质地不同,持水保水能力也不同,以壤土为例,其耕作层的含水率在最大持水量的60%时,即能产生早害。

气温高低与茶树旱害是否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茶树受高温干旱侵袭,持续7天左右,土壤水分即迅速减少,茶树出现受害症状。茶树早害症状首先始于冠面的叶片,受害叶出现赤红色焦斑,其界线异常分明,但发生部位不一茶树旱害的发生程序是:先叶肉后叶脉,先成叶后老叶,先叶片后茶芽,先地上部后地下部。

②不同茶树品种的影响不同茶树品种抗早能力不同,如云南大叶茶其抗早能力比一般中叶种和小叶种弱。茶树不同形态特征,也是抗旱能力强弱的一种标志,据调查,叶大柄长、叶脉稀疏的福建水仙和政和大白茶,受害率高;而角质层厚、叶小柄短、叶脉较密的梅占、鸿坑、龙井种等,受害率低。

③不同茶树树龄的影响 茶树随着树龄的增大,其抗早能力也随之增强。原因是根系逐年深扎,利用土壤深层水分的能力较强。一般1-2龄茶树根系主要分布在15-30厘米深土层,而成年茶树的根系主要分布在30-60厘米深的土层范围内,主根可达1米以上。因此,1-2龄茶树最易受早,成年茶树抗旱能力较强,但进入衰老期后,抗旱能力又逐渐降低。在生产实践中还可看到,采用台刘或重修剪改造的茶树,当年抽发新枝后,如遇较强的干旱天气,茶树也易受害,这是由于当年抽发的新枝,其茎叶娇嫩之故,抗早能力不如成年期强。

④不同立地条件的影响 一般阳坡茶园比阴坡 茶园受害显著增加,土壤过粘或过砂的茶园,比质地疏松、结构良好的受害重;生态条件优越的茶园,茶树受早为害的程度轻。

⑤茶树栽培技术的影响 种植方式不同,茶树早害受害率不一。据调查,条栽茶树的植株和叶片受害率,分别比丛栽茶树要增加20纬和10%左右。多条栽的茶树又比单条栽或双条栽的受害严重。

分批合理采摘是茶树高产优质、增强茶树长势的技术措施之一,而“一扫光”的强采茶园,不仅产量低、品质差,而且,由于树势受到摧残,在出现早情时,受害率可比分批合理采摘的茶园高40%以上。

长期不施肥或单一施用化肥的茶园,由于土壤理化性状差,亦易遭受旱害。I此外,由于耕作时期不当,科作技术不香,亦能加深旱害的程度。我国部分地区有伏耕的传统管理技术,但伏耕时期过迟或已出现旱情后再行耕作,则可引起土壤水分的急剧蒸发而加深旱害的发生。在进行伏耕时,要掌握茶行中部深,靠近茶树根劲处浅的原则。这对1-2年床茶树尤为重要,否则会使旱害加深。

(2)茶树旱害的防救

茶树旱害的防救措施,除选用抗早能力较强的茶树品种建园外,主要应从调控外界环境条件,合理运用栽培技术着手,并密切注意旱情的发生发展,掌握“旱前重防,旱期重抗,早后重护”的原则,这样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①植树造林,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良的生态环境,对茶树实现高产优质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优劣与灾害性天气对茶树生长的影响,已为世人所关注。我国杭州西湖龙井茶产地,福建武夷岩茶产地,湖南君山银针茶产区,都有“山青水秀,茶绿林茂”的优良生态环境条件,其年平均相对湿度均在80%以上,这些地区均是我国的名茶产地,而且由于生态条件优越,旱害影响较小。因此,在发展新茶园或综合改造旧茶园时,要考虑恰当的林茶比例,这是至关重要的。

②保水补水,提高土壤含水率 与植树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一样,茶区水利配套设施的兴建,也是茶区水久性的基础建设。茶园大都建在山区,建造水库、塘堰的条件较好,再配建部分沟渠后,这就形成了茶园排灌系统,在出现旱情后,即可进行灌溉,抗御旱害的发生。

③地面覆盖,减少蒸发地面覆盖主要有茶园铺草和地膜覆盖两种。覆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防止土壤冲刷,减少杂草生长,保蓄土壤水分,稳定地温,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茶叶产量质量等等。此处,主要叙述采用覆盖后对茶园土壤水分的影响.据福建茶叶研究所报道,铺草条园0-50厘米土层全年土壤平均含水率比对照提高1%以上,伏旱期间则提高4%。另据山东省日照县测定,铺草茶园0- 30厘米土层含水率比对照提高1.5%以上。地膜是覆盖新材料,其作用要优于铺草,但由于成本较高,应用尚不普遍。

为防止和减轻旱害对茶树的危害,覆盖时期极为重要,应在旱情发生前进行铺草或覆盖地膜,否则会影响效果。如防止伏早,宜在6月底7月初覆。而常有冬旱的地区,宜在茶园封园后立即进行,效果较好。此外,铺草应有一定的厚度,一般不少于10厘米,地膜覆盖应布满行间。在1龄茶园中铺草时,要防止“蒙头盖”,否则在高温下茶苗会产生黄萎现象,不利茶苗生长。

④遮阴,防止阳光直射遮阴保苗,对当年播种出土的幼苗和移栽苗效果比较理想,它可防止阳光直射,降低热辐射,减少茶树蒸腾和土壤水分蒸发,从而起到抗旱保苗作用。同时,它的用材量也比地面铺草为省。遮阴材料可就地取材,选用麦秆、松枝、榨树枝等,在旱季来临前,插在离茶苗10-15厘米的西南方,这样可在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这段高温期,起到保护茶苗的作用。据调查,采用遮阴的茶苗,早季茶苗受早率比不遮阴的降低20-40%。

⑤加强管理,提高茶树抗旱能力就栽培管理而言,提高茶树抗早能力的措施是很多的,除灌溉、覆盖和遮阴等措施外,还可在茶籽播种出土成苗后,使幼苗达到早、壮、齐的要求,这将会大大提高茶苗的抗早力。从旱害调查中可以发现,受害较重的茶苗,往往是出土较迟或早情来临后正在破土生长的幼苗。因此采用秋播,或春播前采用浸种催芽后再行播种,将可提前出苗15^-20天,是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其次,中耕除草,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杂草争夺水分,中耕深度不宜超过10厘米,时期要在早情出现前进行。除草可常年进行,总的原则是使茶园不发生草荒。第三,增施液肥,不仅能补给养分,同时也增加了水分。生产上常用水肥比为10:1的稀薄农家肥,或者1%硫酸铵或0.5%尿素等液肥。

对于已经遭受旱害的茶树,应及时采取挽救措施,如在早情解除后,视受害程度的轻重,采取相应的修剪;加强肥培管理,使茶树恢复生机;进行留叶采摘,保持适当的叶面积指数,增强树势;受害严重的幼年茶园,应采用补植或移栽归并,保持良好的园相。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4107.html

上一篇:铁观音的品茶步骤

下一篇:倒茶七分满就好,喝茶待客需注意礼节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