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欧阳修的茶诗茶文

2020-11-30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欧阳修的茶诗茶文”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宋代茶风盛行,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无不讲究品茶之道,欧阳修也不例外,精通茶道,并留下了很多咏茶的诗文,写有论茶的专文《大明水记》,还为蔡襄的《茶录》作了后序。

景佑三年,欧阳修受范仲淹的牵连,被贬夷陵做县令(今湖北宜昌)。当时任知州的朱庆基是欧阳修的旧友,他在州府东边为欧阳修建了一所新房。欧阳修把寓居命名为“至喜堂”,取“至而后喜”之意,并作《夷陵县至喜堂记》一文,其中写道:“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桔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秀美,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足见他对茶的喜爱。

欧阳修与北宋诗人梅尧臣相交深厚,两人皆爱品茶,经常在一起品茗赋诗,互相对答,交流品茗感受。一次在品新茶之后,欧阳修赋诗《尝新茶呈圣喻》,寄予梅尧臣,诗中赞美建安龙凤团茶:“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间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凝睡不醒,唯有此树先萌发。”诗中对烹茶、品茶的器具、人物也有讲究:“鞍泉甘器洁天色好,坐是拣择客亦嘉。”可见欧阳修认为品茶需水甘、器洁、天气好以及共同品茶的客人也要投缘,再加上新茶,才可达到品茶的高境界。梅尧臣在回应欧阳修的诗中称赞他对茶品的鉴赏力:“欧阳翰林最识别,品第高下无欹斜。”

欧阳修很喜欢诗人黄庭坚家乡江西修水的双井茶,在他所著的《归田录》中,认为此茶是“草茶第一”。他晚年辞官隐居后,在诗文《双井茶》中,以茶品讽喻人品,讽刺那些世俗之人,认为君子之质犹如佳茗,即使被人淡忘,其幽香犹存,本质不变。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这是欧阳修晚年时写下的诗句,在感叹宦海沉浮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一生嗜茶的癖好。

小编推荐

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茶之品茶诗赏析


【尝新茶呈圣俞】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夸。

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

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

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

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

终朝采摘不盈掬,通犀銙小圆复窊。

鄙哉谷雨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

建安太守急寄我,香蒻包裹封题斜。

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

新香嫩色如始造,不似来远从天涯。

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

可怜俗夫把金锭,猛火炙背如虾蟆。

由来真物有真赏,坐逢诗老频咨嗟。

须臾共起索酒饮,何异奏雅终淫哇。

【释义】

建安,地名,即今福建建瓯县。

夜闻击鼓,《采茶》:“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可见日。侵晨则夜露未晞,茶芽肥润,见日则为阳光所薄,使芽之膏腴内耗,至受水而不鲜明。故每日常以五更挝鼓,集群夫下凤凰山,监采官人给一牌入山,至辰刻复鸣锣以聚之,恐其逾时贪多务得也。”

掬(jū),双手捧载。通犀,有孔相通。

銙(kuǎ),古腰带饰物。建安贡茶有贡新銙、试新銙、龙团胜雪、白茶等名称。

窊(wā),凹陷。

枪与旗,宋熊番《宣和北苑贡茶录》:“凡茶芽数品,最上者曰小芽,如雀舌鹰爪,以其劲直纤锐,故号芽茶。次曰中茶,乃一芽带一叶者,号一枪一旗。次曰大芽,乃一芽带两叶者,号一枪两旗。其带三叶四叶者,皆渐老矣。” 建安太守,指蔡襄,时知福州。

蒻(ruò),嫩香蒲。

乳花,烹茶所起的泡沫。

金锭,指黄色茶砖。

诗老指梅尧臣,字圣俞。

奏雅终淫哇,本谓奏大雅之乐,而结以邪僻之曲;此喻饮茶本属高雅之会,而俗夫却以酒筵收歇。

【详解】

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襄)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斋,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四人分之,宫人往往缕金花于其上,盖其贵重如此。”此诗即写蔡襄所赠福建新茶之精美。诗的开头写宋人饮茶之好尚,接着写采茶的情景,并指出早春之茶少而名贵,后半部写当时饮茶风习。

欧阳修《双井茶》散文诗词赏析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父子、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在散文、诗、词方面都卓有成就。

【双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月夸。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释义】

双井茶,古代茶名,产于黄庭坚的老家分宁县(今江西修水)的双井。《避暑录话》记载:“元祐间,鲁直(黄庭坚字)力推赏于京师,族人交致之,然岁仅得一二斤。”说明了这种茶的稀有珍贵。宝云,古代茶名,龙井茶中的一种,因产于杭州葛岭附近宝云山而得名。 日注,亦作日铸,又名日铸雪芽,产于今浙江绍兴会稽山日铸岭。该茶历史悠久,自宋朝起,即已被列为贡品,极负盛名,欧阳修曾誉之为“两浙第一”。建溪龙凤团,指产于福建建溪的上贡的团茶“龙团凤饼”。

【详解】

欧阳修对饮茶兴致很高,因此留下了一些描述茶的诗歌,《双井茶》即其中之一。诗中盛赞双井茶“一啜犹须三月夸”的优异品质。并表达了对那种“不改旧时香味色”的君子风度的赞赏。

茶闻趣事|欧阳修品茗赋诗 精于茶道|茶文化


茶闻趣事|欧阳修品茗赋诗 精于茶道|茶文化

宋代茶风盛行,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无不讲究品茶之道,欧阳修也不例外,精通,并留下了很多咏茶的诗文,还为蔡襄的《茶录》作了后序。

景佑三年,欧阳修受范仲淹的牵连,被贬夷陵作县令。当时任知州的朱庆基是欧阳修的旧友,他在州府东边为欧阳修建了一所新房。欧阳修把寓居命名为;至喜堂;,取;至而后喜;之意,并作《夷陵县至喜堂记》一文,其中写道:;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桔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秀美,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足见他对茶的喜爱。

欧阳修与北宋诗人梅尧臣相交深厚,两人皆爱品茶,经常在一起品茗赋诗,互相对答,交流品茗感受。一次在品茶新茶之后,欧阳修赋诗《尝新茶呈圣喻》,寄予梅尧臣,诗中赞美建安龙凤团茶:;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间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凝睡不醒,唯有此树先萌发。;诗中对烹茶、品茶的器具、人物也有讲究:;鞍泉甘器洁天色好,坐是拣择客亦嘉。;可见欧阳修认为品茶需水甘、器洁、天气好以及共同品茶的客人也要投缘,再加上新茶,才可达到品茶的高境界。梅尧臣在回应欧阳修的诗中称赞他对茶品的力:;欧阳翰林最识别,品第高下无欹斜。;

欧阳修很喜欢诗人黄庭坚家乡江西修水的双井茶,在他所著的《归田录》中,认为此茶是;草茶第一;。他晚年辞官隐居后,在诗文《双井茶》中,以茶品讽喻人品,讽刺那些世俗之人,认为君子之质犹如佳茗,即使被人谈忘,其幽香犹存,本质不变。

既陆羽《茶经》论水和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之后,欧阳修也写下论茶水的专文《大明水记》,其中对《煎茶水记》中将天下之水排名不足信,认为陆羽的论水之理比较正确:;羽之论水,恶淳浸而喜泉流,故井取及汲者,江虽云流,然众水杂聚,故次于山水,惟此说近物理云。;

欧阳修一生,仕途前后四十一年,起起伏伏,但其操守始终如一,就像好茶的品格一样,不会动摇。

中国现代茶诗


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向渝州叶正黄。

二十一年归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华,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称延安景物华。

和柳亚子先生

(林伯渠)

骇浪惊涛四海哗,新时世界叹花花。

百年岁月流如矢,几度兴亡话与茶。

士到危时方见义,国无净土忘为家。

岿然南社风流在,珍重文章报国华。

茶诗论长寿

(朱德)

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

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说明】朱德同志一生日夜操劳国家大事,仍然能活到九十多岁,其长寿的密诀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喜欢饮茶是重要原因之一,他尤其喜欢庐山云雾茶,他曾在庐山上写过一首饮茶诗,表达了饮茶与长寿之间的关系。诗句浅显易懂,却清楚体现了庐山云雾茶的优点及性能。

访梅家坞

(陈毅)

会谈及公社,相约访梅家。

青山四面合,绿树几坡斜。

溪水鸣琴瑟,人民乐岁华。

嘉宾咸喜悦,细看摘新茶。

初饮高桥银峰

(郭沫若)

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

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豆丁眼不花。

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磋。

茶诗入禅二首

(赵朴初)

吃茶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说明】诗中,赵朴初化用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意,引用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吃茶去”的禅林法语自然贴切、生动明了,既是诗人领略茶叶的写照,又是体现茶禅一味,茶禅相通的佳作。

中国——茶的故乡

东赢玉露甘清香,椤伽紫茸南方良。

茶经昔读今茶史,欲唤无涯让故乡。

【说明】赵朴初在诗后加注:“日本宁治产玉露茶甚佳,斯里兰卡(古称椤伽)产红茶有名于世。”这首诗从赞颂日本名茶宇制玉露茶,斯里兰卡(椤伽)紫茸茶入手,占出了中国茶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欲唤天涯认故乡”。

初饮高桥银峰

(郭沫若)

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

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怠来眼不花。

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茶的情诗

张措

如果我是开水

你是茶叶

那么你的香郁

必须依赖我的无味

让你的干枯,柔柔的

在我里面展开、舒散

让我的浸润舒展你的容颜

我必须热,甚至沸腾

彼此才能相溶

我们必须隐藏

在水里相觑相缠

一盏茶工夫

我俩才决定成一种颜色

无论你怎样浮沉把持不定

你终将缓缓地

轻轻的

落下,攒聚在我最深处

那时候,你最苦的一滴泪

将是我最甘美的一口茶。

茶文茶史的眼光


今天开这样一个座谈会,使我感觉到湄潭具有两个眼光:一个是文化的眼光,一个是历史的眼光。别人没有的,湄潭保护下来了,这就叫做文化的眼光。说实在的,这句话谈起很容易。很多同志经常和我交换意见:在当前来讲,社会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不容否认,物欲横流是当今社会弊病之一。物欲横流就是缺乏文化的眼光,只看到物质,只看到金钱,而湄潭站得更高,看文化。当然,我们不否定物质,但没有文化的物质算什么?虽然,这个文化的眼光说起容易,就这么简单,但很多东西正在逐渐毁掉,对我们的文物,对我们的文化,我们这些老同志有一种紧迫感。湄潭做得很好,就是因为这个文化的眼光,保留得那么多,那么好,那么完整,那么系统,确实少见。什么是历史的眼光呢?历史的眼光在刚才同志们的发言里,湄潭的介绍,《茶经》怎么讲?你们不仅是看到了历史,而且看到了过去的历史是怎样在启发我们的现在,在照耀我们的未来,这就是历史的眼光。

在纪念中央实验茶场建立72周年之际,提出了要建一个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想法,前面很多专家谈得很好,条件是充分具备了。湄潭的历史积淀是丰厚的,历史遗址的保护是完好的。在湄潭,既有可移动的,也有不可移动的,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既有科技生产留下来的,也有文化遗存下来的,还有民间习俗等等,非常丰厚。有了这个丰厚的积淀,我认为在湄潭建设茶文化生态博物馆是毫无问题的。

历史选择了湄潭,是湄潭的幸运。抗日战争期间,国家危难之际,中央实验茶场办在这里,要生产茶叶,它不是一般商品,而是紧缺商品,还可以说是政治商品,当年要用它去换外汇,换飞机大炮,来拯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看了这些历史材料和已经发现的遗产,感觉非常好,在茶史的问题上,大家没有分歧意见了。中央实验茶场那一段,就好比长征当中的遵义会议,是整个历程当中最闪光、最景耀的一点,是序言,但抓住序言,还可以往前和往后推。往前推湄潭的同志们已经做了很好的工作,他们做了几个月的调查,还发现了几处明代的茶园。既然在民国年间茶叶就作为紧缺商品,这肯定是有传统的。中央实验茶场是序言,往前推最早可推到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提及的夷州,湄潭就是当时的夷州地带。到了明代,西南四大茶仓(成都、重庆、保宁、扬州)之一--播州茶仓建在遵义,湄潭茶叶就是在那儿供国家调配的。明代末期,当时来了一批朝廷大臣,有范鑛、钱邦芑、程源等等,按我们现在的说法,从官位来讲都是当时的省部级干部,就学问来讲,相当于东阁大学士、学府委员这一级。这些人在湄潭,他们除了讲学外,除了发展教育文化,也和茶叶有关,《琴洲记》中讲他们在琴州扫叶烹茗。湄潭在茶文化方面的历史是丰厚的,抗战这一段是辉煌的,现代就不消说了,当代发展也很快,湄潭要建生态博物馆没有问题。而且历史底蕴很丰厚,怎样建?刚才,专家们说了很好的意见。尽管多次来湄潭,但今天感到非常震撼,我震撼在哪点?就是湄潭同志的文化的眼光,就是湄潭同志的历史的眼光。

总结一句话:湄潭的历史是丰厚的,而现代是光辉的--走在全国前头,当代湄潭的茶、湄潭的茶文化底蕴很好。有了历史,有了现代,有了当代,这样丰富的历史,未来非他莫属。感谢湄潭的同志们已经做了很好的工作,希望以后的工作能够做得更好,下一步需要做什么的地方,我作为一个遵义人,应当尽到自己的责任。

(曾祥铣,遵义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市政协原副主席,此稿系根据作者在纪念中央实验茶场落户贵州湄潭72周年暨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座谈会上发言录音整理。)

茶与诗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与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诗不分家,古人很多诗人都喜欢饮茶,因为饮茶的意境与写诗总是很贴切,可以激发灵感,写出更符合心境的词句。而这篇文字我想说的不是如何写诗,而是“茶诗不分家”中涉及到的人生道理。

俗话说功夫在诗外,想要写出好诗,就不能闭门造车,不能硬生生如同挤牙膏一样挤字眼,需要的是广泛接触社会,使生活中的点滴自然在心头聚集、融汇,最终才有对天地,对人生的最真切感悟。所以要积极生活,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酸甜苦辣,万般都尝遍,才知杯中香,

茶有多种,最贵的未必是适合自己的,不能人云亦云,生活中应该有自己的主张,不能随波逐流。拿诗词来说,有古体诗近体诗,古体诗的格式比较自由,而近体诗在押韵等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不过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言语方面的特点,每一个时代都有专属的韵表,有些人作诗喜欢比对着以前的韵表来写,但要知道的是现在跟以前已经不同了,比方说入声如今就不再有,所以还按照从前的标准写诗就显得过于做作。写诗最重要的是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切的感受,如同我们生活,重要的是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风采一样。

再或者如同我们喝茶,喝的是最适合自己的茶,品的是最贴合自己心境的茶香,不管是生活、写诗还是品茶,都不能有任何做作的成分,一做作,一切都假。

关于本文《茶与诗》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吕岩《大云寺茶诗》茶诗鉴赏


吕岩字洞宾。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3)考中进士,曾两次任县令。黄巢起义时,吕带全家隐居于长安南的终南山,学道求仙。一说他在长安酒店中遇到钟离汉(八仙之一),传授以修炼方法,得道成仙,号为纯阳子。

【大云寺茶诗】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释义】

兔毛瓯,即“免毫盏”。

其釉表呈兔毫斑点。

上都,首都。

【详解】

佛教的兴起,为茶业的迅速发展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自古高山出好茶”,而“天下名山僧占多”。寺庙一般坐落在名山之中,其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为满足禅宗佛教用茶的需要,各大小寺院均大力种茶、制茶、研究茶;因而很多名茶皆产自仙居名山的寺庙,如长兴吉祥寺的紫笋,霍山长岭庵的霍山黄芽,庐山招贤寺的庐山云雾,蒙山智炬寺的蒙顶云雾,当阳玉泉山玉泉寺的仙人掌茶,黄山松谷庵、云谷寺的黄山毛峰,徽州松萝庵的徽州松萝,杭州龙井寺的龙井等。此诗所盛赞的大云寺茶,也属这类佛寺僧人研制的绝品好茶。

茶道的概念:饮茶之道和修茶之道


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涵蕴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三义。在中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过程,饮茶即道是终极。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

中国茶道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饮茶艺术与修道合二而一,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

中国茶道既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饮茶之道和修茶之道

茶道,无非就是藉饮茶而修道。当然,茶道中的饮茶与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化饮茶有所不同,它包含备器、择水、取火、侯汤、习茶的一系列程序和技艺。茶道中的饮茶本质上是艺术性的饮茶,是一种饮茶艺术,这种饮茶艺术用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饮茶之道”。修习茶道的目的在于养生修心,以提高道德素养、审美素养和人生境界,求善、求美、求真,用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饮茶修道”。因此,可以为茶道下个定义: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简言之,茶道即饮茶修道。

中华茶道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饮茶修道,其结果在于悟道、证道、得道。悟道、证道、得道后的境界,表现为一切现成,饮茶即道。饮茶即道是茶道的最高境界,茶人的终极追求。因此,中华茶道涵蕴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三义。

(一)饮茶之道

饮茶之道即饮茶的艺术,也就是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茶艺,道在此作方式、方法、技艺。

中国历史上先后形成四类饮茶之道——茶艺,即煮茶茶艺,以陆羽《茶经》为代表的煎茶茶艺,以蔡襄《茶录》和赵佶《大观茶论》为代表的点茶茶艺,以张源《茶录》和许次纾《茶疏》为代表的泡茶茶艺。煮茶茶艺可谓源远流长,自汉至今,绵延不绝;煎茶茶艺萌芽于西晋,形成于盛唐,流行于中晚唐,衰于五代,至南宋而亡;点茶茶艺萌芽于晚唐,形成于五代,流行于两宋,衰于元,至明朝后期而亡;泡茶茶艺萌芽于南宋,形成于明朝中期,流行于明朝后期至清朝中期,近现代一度衰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复兴。

(二)饮茶修道

饮茶修道是借助饮茶活动以修行证道、体道悟道,此道指道德、规律、真理、本源、生命本体、终极实在等。

壶居士《食忌》:“苦荼久食,羽化。”壶居士又称壶公,传说是道教的真人之一,认为人长久饮茶可以得道而羽化飞升。

陶弘景《杂录》:“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陶弘景(456—536),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道教著名的理论家、医药家,齐梁时隐居句容茅山修道,号华阳真逸,曾撰《真诰》、《神农本草经集注》等道书、药书数十种。他从道教修炼的理论角度,提出饮茶能使人轻身换骨、羽化成仙。

唐释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云:“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道家的“真”是指不事雕琢、质直平淡的自然状态,又与性、德义近。“真者,即人人具足之真性命也”(张伯端《悟真篇》朱云阳注),“全真”,就是保全“真性”。真者受于天、秉于道,所以“全真”就是全我之真,以应天地之真,也唯有得道才能全真、全德、全性。皎然作为中华茶道的倡导者、开拓者之一,认为通过饮茶可以涤昏寐、清心神、得道、全真,揭示了茶道的修行宗旨。他在另一首诗《饮茶歌·送郑容》中表达了同样的观念,即丹丘子就是饮茶而羽化成仙的:“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

中唐裴汶《茶述》指出:“茶,起于东晋,盛于国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烹之鼎水,和以虎形。人人服之,永永不厌。得之则安,不得则病。”茶叶性清、味淡,其功用涤烦、致和,茶超越所有的饮品而独高,人得茶则身心俱安,否则则疲病。

中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脍炙人口,“七碗茶”流传千古,“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细致地描写了饮茶的身心感受和心灵境界,特别是五碗茶肌骨俱清,六碗茶通仙灵,七碗茶得道成仙、羽化飞升。

晚唐薛能《蜀州郑史君寄鸟觜茶,因以赠答八韵》诗有“……得来抛道药,携去就僧家。旋觉前瓯浅,还愁后信赊。千惭故人意,此惠敌丹砂。”薛能认为得茶就可以抛却一切道药,饮茶的功效可敌服食金丹大药。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记:“至若茶之为物,……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之。”“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徽宗笃信道教,自号“教主道君皇帝”。他认为茶禀清、和、淡、洁、韵、静之性,饮茶能致清导和、熏陶德化,籍茶可修道立德。

明代朱权《茶谱》序曰:“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乃与客清谈欸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卢仝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朱权晚而学净明道,自号臞仙,成祖封其为“涵虚真人”。他认为籍饮茶可以探虚玄大道,参天地造化,清心出尘,一瓯通仙,终而得道。

明代罗廪《茶解》:“茶通仙灵,久服能令升举。”长久饮茶可以羽化飞升。

清初杜濬在其《茶喜》诗的序言里阐明茶具有湛、幽、灵、远四妙,与澡、美、改、导四用,藉茶可以提升心灵境界。“夫予论茶四妙:曰湛,曰幽,曰灵,曰远。用以澡吾根器,美吾智意,改吾闻见,导吾杳冥。”所谓茶之四妙,是说茶艺具有四个美妙的特性。“湛”者精湛、深湛,“幽”者幽静、幽深,“灵”者灵妙、灵性,“远”者高远、玄远、旷远。这四者都与饮茶时物质的需求无关,属于审美意境,是对茶道美学和精神的一种概括。“根器”指人的心脑,澡吾根器乃指清心、爽神、涤虑。“美吾智意”是说可以使自己的智识、意志更完美。“改吾闻见”是说可以开阔视野,改善气质。“杳冥”原指深暗幽静之境,这里是指不可思议的神奇境界。“导吾杳冥”则是说可以使人彻悟人生真谛而进入一个空灵的境界,进入淡泊宁静、闲雅率远、超凡入圣的人生境界。

由上述可知,饮茶是养生、修心的津梁,是求道、证道的门径。一言以蔽之,饮茶可资修道。茶道所修之道为何道?可为儒家之道,可为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为禅宗及佛教之道,因修行者的追求不同而异。一般说来,茶道中所修之道为综合之道,不拘泥于某一家。

(三)饮茶即道

饮茶即道意乃饮茶即修道,即茶即道,此道指本源、生命本体、宇宙根本、终极实在等。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二十七章)。庄子认为:“道”普遍地内在于万事万物,“在蝼蚁”、“在稊稗”、“在屎溺”、“在瓦甓”,“无所不在”,“无逃乎物”,“周、遍、咸”(《庄子·知北游》)。禅宗有“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之说,一切现成、触目菩提。马祖道一禅师主张“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道一》),其弟子庞蕴居士则说:“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五灯会元》庞居士),其另一弟子大珠慧海禅师则认为修道在于“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五灯会元》大珠慧海禅师)。道一的三传弟子、临济宗开山义玄禅师又说:“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眠”(《古尊宿语录》卷四《临济义玄》)。道不用修,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不离于日常生活,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自然地生活,自然地作事,不修而修。运水搬柴,著衣吃饭,涤器煮水,煎茶饮茶,道在其中。饮茶即修道,即茶即道。道就寓于饮茶的日常生活之中,吃茶即参禅,吃茶即修道,即境求悟。仰山慧寂禅师有一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钁头边”(《五灯会元》仰山慧寂禅师)。不须持戒,亦无须坐禅,饮茶、劳作便是修道。赵州从谂禅师有“吃茶去”法语,开“茶禅一味”的先河。赵朴初诗曰:“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随缘任运,日用是道,道就体现在担水、砍柴、饮茶的平常生活之中。

道法自然,平常心是道。大道至简,不修乃修。取火侯汤,烧水煎茶,无非是道。顺乎自然,无心而为,于自然的饮茶活动中默契天真、冥合大道。法无定法,不要拘泥于饮茶的程序、礼法、规则,贵在朴素、简单,要饮则饮,从心所欲,自然无为。

饮茶即道,是修道的结果,是悟道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3040.html

上一篇:如何促使山茶多开花

下一篇:西湖龙井茶的采摘技术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