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云南茶叶产地种植面积全国第一

2020-11-10

云南茶叶产地种植面积全国第一?

在退耕还林工程的辐射带动下,云南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特色经济林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28万亩,居全国第一位,橡胶居全国第二位。

据云南省林业厅退耕办介绍,云南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结合林产业发展,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补助期长、投资高、涉及农户多的特点,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户大力培植特色经济林,努力扩大种植面积,推动林产业大发展,增强脱贫致富的后劲,目前,随着核桃、竹、板栗、八角、花椒、澳洲坚果等作物的大面积增加,云南掀起了发展特色经济林的新高潮。

工程实施后,还有效推动了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的转移,促进了退耕农户生产经营由原来以种植、养殖为主向多元化格局的转变,拓宽了增收渠道。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退耕农户人均工资性收入、外出务工收入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6.1%、40.3%、156%、39.3%,反映出退耕农户加大了外出务工和从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力度以下是爱收集到的云南茶叶产地分布。

普洱茶

在过去人们惯以普洱茶作为云南茶叶的通称,即云南所产茶叶都称为“普洱茶”。我们这里所讲的普洱茶,是以特殊制茶工艺制成的一类茶叶。

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普洱茶有散茶和紧茶两种。散茶外形条索粗壮、重实、色泽褐红。紧茶则是由散茶压制而成,外形端正匀整,并按其形状而命名。如长方形的称为“砖茶”,正方形的称为“方茶”,圆饼形的称为“饼茶”。由于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充分氧化,因此

热点推荐:云南普洱茶的十大保健功能

滇红

滇红又称云南红茶,是世界茶叶市场上著名的红茶品种。

滇红的产销已有近五十年历史,出产于云南省南部的临沧、保山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滇红有滇红功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

滇红功夫茶是云南省传统出口商品,多年来行销欧美、中东、日本等地,久负盛誉。伊丽莎白女皇访问云南时,临沧地区凤庆县的特级“滇红功夫茶”被定为外事礼宾茶作为礼物赠送给女皇以下信息由爱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

沱茶

云南沱茶的产地大理市座落在终年积雪的苍山之麓,碧波荡漾的洱海之滨,风光明媚,环境优美,泉水清洌,是加工精制茶叶的理想地方。

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又称圆茶属紧压茶,外形美观,为圆饼形,酷似满月。每七饼茶为一个包装,故自称七子饼茶。

滇绿

滇绿即云南绿茶,滇绿出产于云南省临沧、保山、思茅、德宏等地州。

南糯白毫

南糯白毫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以下信息由爱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

小编推荐

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牢牢站稳世界首位!


从2013至2017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已经牢牢站稳世界首位。5年来,在政府的政策鼓励下,山区农民通过种植茶叶脱贫致富,还出现了六大茶类全面开花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其中,贵州省茶园面积超过云南,位列全国第一位;白茶市场升温,销售遍布全国;黄茶重新恢复生产,赢得小众消费者的青睐。

茶园

2013—2017年,十八大以来中国茶园面积和产量在牢牢站稳世界首位的基础上,继续高速发展。

2013年,全国茶园面积达到246.9万公顷,占全球茶叶种植面积的59.1%;2017年,全国茶园面积预计将达到300万公顷,预计将占全球茶园面积的63%。

2013年,全国茶叶产量192.4万吨,占全球茶叶产量的39.2%;2017年,全国茶叶产量预计将达到260万吨,占全球茶叶产量的近50%。

中国已成为世界头号产茶大国,正努力向茶叶强国奋进。5年来,全国各产茶区政府积极发展茶园面积、优化茶树品种、加强茶园管理、提高加工技术、提升茶叶质量,全国出现了六大茶类全面开花、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

茶树

十八大以来,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计划”,以及一系列富农惠农政策的指引下,特别是农业部出台的《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有条件发展茶产业的地区政府,通过出台奖励、补贴等政策支持山区农民通过种植茶叶脱贫致富。

5年来,贵州省茶园面积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超过云南,位列全国第一位,这些茶园大部分为2005年之后新开辟的茶园。5年来,贵州、湖北、陕西、四川茶园增长面积始终排在全国前列,各地发展茶园面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差异较大,不同地域适合不同的茶树品种,西南、华南茶区适宜种植以云南大叶种为主的乔木型茶树;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省份则适宜小乔木型为主的茶树品种;我国中部、北部、西部茶区则适合灌木类型为主的茶树品种。我国农业育种专家依据不同的地域与气候,选育成功了一大批高产、优良茶树品种,对提高茶叶亩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茶叶

过去,我国主要生产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和白茶、黄茶微不足道,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黑茶、白茶异军突起。

特别是近5年,白茶市场升温,销售遍布全国,昔日以出口为主、“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白茶,如今已经红遍大江南北。黄茶,曾经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蒙顶黄芽、霍山黄芽、莫干黄芽、君山银针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几乎消失。随着我国茶叶加工科研人员对闷黄技术的突破,近年来,这些黄茶开始重新恢复生产,且赢得了市场上小众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黄茶茶类的生产加工,使得我国六大茶类全面开花,茶叶市场更加丰富多彩!

全国第一个茶综合利用基地


1990年由农业部批复同意,诸暨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茶综合利用基地。基地座落于诸暨市东和乡,基地内有年产500吨出口珠茶和300吨出口蒸青茶能力的诸暨市出口茶厂,年产50吨制茶专用油的诸暨市制茶专用油厂,从事茶系列产品开发的诸暨市茶综合利用研究所,开展茶叶技术短期培训的诸暨市茶叶技术培训基地,形成一个茶事、茶艺、茶学、茶史融为一体的茶文化氛围浓厚的综合性基地。

基地内以茶籽油为主体原料研制而成的“西施”牌制茶专用油1991年被列为农业部名特优项目,该科技成果获1992年度国家发明奖,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度国家级新产品。用“西施”牌制茶专用油炒制名茶比传统制茶专用油节约47.5%,成本只占名茶销售价的0.5%,炒制的名茶外观整齐度好,色泽绿翠,香气纯正,汤色清澈。茶农反映这是一项“买得起、用得上、效果好”的制茶适用新技术。1999年又成功研制出第二代适用范围更广,适宜在所有的名优茶和大宗绿茶的炒制中使用的片状制茶专用油,操作更简单,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目前该产品已畅销16个省、市、地区。

基地内生产的蒸青茶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方式经营,实行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统一,无公害化管理,连续4年出口日本无一例检测不合格。目前,在茶树品种改良,推行茶树蓬面黑膜覆盖技术等方面,已不断取得成功的经验。基地争取在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上更上台阶。

安徽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品质最好的茶竟然是……


黄山有茶,我是很早以前就知道的。那时我还在上海市向明中学读书,在我们的校史里,曾出现过一个叫陆华的名字。当年,为了抢救国家财产,他和他的十一位同学,把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安徽的黄山茶林场。

从此,我开始关注黄山茶林场和黄山的茶了。因为在我看来那里的茶和我十一位学长的生命一样神圣。黄山的茶,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到明朝时因为许次纾的《茶疏》,而成为和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比肩的名茶了。它不仅品质好,而且品种丰富,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金豪、霍山黄芽,随口就能列出一串。这些茶,不仅在中国名茶榜上各有席位,而且在六大茶类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好山好水出好茶。

黄山的云海,一直是我记忆中最美的那一片。它无边无际,波起峰涌。犹如白浪飞花,惊涛拍岸。因此被称为黄山四绝。而高山、云雾恰恰又是茶树的最爱,因此,各种各样的茶都聚拢到黄山。

不过这会儿我只想说说“黄山毛峰”。据说黄山毛峰最早产于黄山的三大主峰之一的莲花峰。莲花峰上有一座不起眼的庵堂,叫做莲花庵,这里云锁雾绕,嶙岩跌宕,就在这些怪石清流之间,一簇簇茶树,郁郁葱葱,当地人称之为黄山云雾茶。也许是海拔高、日照不足的缘故,这里的茶期比较晚,往往摇到清明过后才开始采摘,而且白毫浸染,芽尖似峰,所以后来人们索性就称其为“毛峰”了。有意思的是,毛峰的核心产区,如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等等,似乎不是带仙,就是靠佛。故而黄山毛峰给人的感觉,就是超凡脱俗。在建国以后出版的《黄山志》中,曾用“清香冷韵,袭人断腭”来形容它,也不是没有道理。可以说黄山毛峰自明朝开始,就已经是安徽茶中的翘楚了,因此,也有人称之徽茶,顾名思义,就是统领安徽茗茶的意思。也正因为如此,毛峰逐渐成为安徽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一种茶了。

但是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不能如人所愿。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物极必反”这个词出现。当黄山毛峰被过度消费之后,我们便很难再找到《黄山志》中所说的“清香冷韵,袭人断腭”,当我们漫步各地茶城,满眼尽是黄山毛峰的时候,它的价格甚至不足百元,我不知道这样的茶是否还产在黄山,也不知道它是否还能像过去那样依着山岩,傍着溪流,沾着仙气,沐着佛光。估计绝大多数的黄山毛峰已经无法回到过去,它们的品质已经无法和好山好水画上等号了!那么真正原产地的黄山毛峰呢,在铺天盖地的劣质毛峰包围下,想是它们也都无奈地躲进了云雾之中,不想再见人了。

好在黄山茶多,除却毛峰还有其它。不过我想,也许很多年之后,当人们忘却了黄山毛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能在黄山嶙岩怪石的后面,找回这记忆中的“清香冷韵,袭人断腭”了!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8748.html

上一篇:西湖龙井的鉴别方法

下一篇:永川秀芽的功效有哪些?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