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点茶:点到为止

2020-10-06

点茶是唐朝和宋朝时期的一种煮茶方法。点茶也常用来在斗茶时进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但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

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中国宋朝的点茶与点汤成为朝廷官场待下之礼,多见于宋人笔记,王国维《茶汤遣客之俗》已有考证,云:“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又薛瑞兆《元杂剧中的“点汤”》,亦论及宋代情景,认为:“设茶点汤的礼节盛行于宋,并流传到北方的辽金,只是次序更改为‘先汤后茶’(宋张舜民《画墁录》卷一)。

古时,点茶与点汤成为朝廷官场待下之礼,多见于宋人笔记,王国维《茶汤遣客之俗》已有考证,云:“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又薛瑞兆《元杂剧中的“点汤”》,亦论及宋代情景,认为:“设茶点汤的礼节盛行于宋,并流传到北方的辽金,只是次序更改为‘先汤后茶’(宋张舜民《画墁录》卷一)。这也许是清代端茶送客的始由。但是,这种礼节在当时就已发展到虚伪不堪的地步。

宋袁文《瓮中闲评》卷六:‘古人客来点茶,客罢点汤,此常礼也。近世则不然,客至点茶与汤,客主皆虚盏,已极好笑。’”点茶法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饮用亦用此法。这时不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为了使茶末与水交融成一体,于是就发明了一种用细竹制作的工具,称为“茶筅”。

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其实,点茶就是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注入茶盏中。具体操作是:在点茶时,先用瓶煎水,对候汤要求与唐代是一样的。而后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放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所谓调膏,就是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以粘稠为度。接着就是一手点茶,通常用的是执壶往茶盏点水。点水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还要将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泡沫),称之为“运筅”或“击拂”。

点茶就是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注入茶盏中。具体操作是:在点茶时,先用瓶煎水,对候汤要求与唐代是一样的。而后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放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所谓调膏,就是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以粘稠为度。接着就是一手点茶,通常用的是执壶往茶盏点水。点水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还要将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泡沫),称之为"运筅"或"击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水和击拂是同时进行的。

点茶工艺:使用地炉点茶时,这三炭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具体做法是:首先清理好地炉内部并撒好湿灰后,将三根圆形短炭作为底火放进炉底。

一应准备工作结束后,将客人迎进茶室。在开始第一次添炭时,底火炭身周围刚好披上一层薄薄的灰时添炭最佳,若底火火势太弱,连地炉本身都未能烘暖,这会显得主人太冷淡,缺乏对客人的体贴之心。

反之,若底火火势太强,第一次添炭时,底火炭都要燃尽了,这不但缺乏情趣,亦不利于恰到好处地调节水温。所以,底火的准备工作比添炭的做法要难。

要创造出点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茶筅击拂得视情而有轻重缓急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来。而这种高明的点茶能手,被称之为"三昧手"。北宋苏轼《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精选阅读

一点点奶盖茶热量高吗 喝一点点奶盖会胖吗?


一点点的奶盖茶,是很多消费者都非常喜欢的饮品。不仅口感不腻人,还非常醇香好喝。有人困惑了,一点点奶盖茶热量高吗?关于,一点点奶盖茶热量高吗?喝一点点奶盖会胖吗?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

一点点奶盖茶热量高吗

一点点奶盖茶每100克热量等于:450卡。减肥期间要低盐,这样能减轻身体的水肿,少食辛辣,保持口味的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镁、锌的食物,如黑芝麻、南瓜子、绿叶蔬菜,它们能缓解压力、调节神经。

喝一点点奶盖会胖吗

一杯奶盖茶的含量:

奶油密度大概是水的90%~94%吧,那就算100ml奶油有90g;

淡奶油的热量大约为350大卡/100g(==1465千焦/100g),90g就有315大卡;

牛奶密度比水大一点点点,30ml算30*1.02=30.6g;

普通奶54大卡/100g,30.6g奶有16.524大卡;

白砂糖400大卡/100g,15g有60大卡。

综上,如果这个量能全部吃掉,就有315+16.524+60=391.524大卡。简单计算就相当于8km/h的速度跑个45分钟所消耗的热量,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如果每一天喝一杯,再加上正常饮食摄入的热量,如果无法坚持有效的运动,会不会长胖。

正确喝奶盖奶茶的方法

1、喝奶盖:打开盖子轻轻抿一口奶盖,品味奶香

2、喝茶:用吸管吸一口最底层的茶,可以喝到最原味的茶香

3、喝奶茶杯子微微倾斜,让茶底透过奶盖滑入口中

4、不要搅拌!喝奶盖茶的精髓就在于让茶底与奶盖在口中混合交融的美妙体验,而不是在杯中把它们搅开哦。

奶盖:仔细闻能闻到奶香味,观感会是浓稠的奶白色奶盖,入口顺滑不滞,最忌奶盖甜腻厚滞。

茶底:茶底,一般以红绿茶为基本款,特色款则多以乌龙、普洱等为主。好的茶底,应该在喝奶盖茶的时候能够喝出的茶味,体现茶特有的微微的苦涩和香醇。

科技之手点一点 安吉山间秋茶变“黄金”


安吉县一茶多酚萃取项目获湖州市成长型创业项目奖

“茶多酚萃取项目获湖州市成长型创业项目奖后,公司就能得到200万贴息20%的贷款,”昨天,安吉康泰天然植物提取有限公司股东之一的赵勇兴奋地告诉记者。他说这几天他正在忙贷款的事,拿到这笔资金,对于一个成长型的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鼓励。

据赵勇介绍,茶多酚可以做保健品,做胶囊,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在日本的价格达到了每吨200万元人民币。记者问赵勇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项目,他笑着说,茶多酚是从茶叶中萃取的,安吉有那么丰富的茶叶资源,理当利用起来。另外,对于萃取茶多酚的茶叶,质量上要求并不高,而安吉农民的习惯是茶叶采摘头茶,秋茶就无人问津了,有了茶多酚萃取项目后,从客观上可以改变这个局面,只要茶农愿意,随时都可以把茶叶卖到他公司去。

外人常常以为,茶多酚萃取的工序很简单,只要把茶叶碾成末子,然后加热煮成茶汁就差不多了,其实茶多酚萃取远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于是赵勇把浙江林学院的药学硕士请到工厂作技术指导,然后又请来了浙江茶叶进出口公司的专家,由对方提供技术支持,攻克了茶多酚萃取的难题。

“因为我这个项目是成长型的,所以按目前情况来看,每年只需200吨的茶叶末子,而一旦项目成熟后,就要按几倍甚至几十倍来计算了。”赵勇踌躇满志地说道。

点茶消亡之必然


宋代兴起的点茶之风,到了元代已经没落,而在在明代几近消亡,究其原因就是茶叶揉捻工艺的出现。经过揉捻的茶叶,通过外力破坏茶叶细胞,使茶汁黏附于叶表,缩小了叶片的体积,美观了外形,利于茶叶的冲泡和内质的浸出,增进了茶叶滋味和香气的形成。

实践表明,对于较嫩茶叶的热揉,其湿热作用,有利于茶中的蛋白质和多糖,水解为可溶于水的氨基酸和糖类;使茶多酚发生水解、氧化和异构化,从而增加了茶汤的鲜甜度,降低了茶叶的苦涩度。这也是唐煎宋点必然退出历史舞台的本质所在。

在茶的揉捻工艺没有出现之前,茶的内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因此,早期的茶,只有经过蒸捣、碾碎后,用细碎的茶末或煮饮、或煎饮、或点饮。当茶的内涵物质,经过揉捻很容易浸泡出来之后,再用很繁琐的程序去煮茶、煎茶、点茶,是不是变得有点多余了?并且在茶的炙烤、碾碎、煮煎的过程中,不仅会造成茶质的受热氧化,也失去了茶的真香真味,而且煎煮经过揉捻的细碎茶末,常常会因茶汤的浸出浓度过高,而苦涩得难以入口,反而不利于人们的健康。淡远香清,顺滑为上。

从这个意义上看,煎茶、点茶等模式,不是被古人玩丢了,而是因不适应时代和健康的进步要求,被历代的有识之士抛弃掉了。鉴于此,我们实在没必要作痛苦流涕状,假道学一般地去盲目恢复,要先弄清楚淘汰的前因后果及其为什么?病树前头万木春。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最应珍惜和做好的还是当下。

点茶用茶道具


敷板、炉、风炉、釜、盖置、水指、柄杓、水次、建水、枣、茶入、仕覆、茶杓、茶筅、茶碗、茶巾、帛纱、茶点、菓子箸、棚、杓立、饰火箸、釜据、切藁、毛氈、立礼桌、立伞。

第一:煮水

敷板——放置于风炉下面,功用是隔热。

炉——位于地板里的火炉,利用炭火煮釜中的水。

风炉——放置在地板上的火炉,功能与炉相同,用于五月至十月之间气温较高的季节。

盖置——用于放置釜盖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属、陶瓷、竹等各种材质;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盖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柄杓(舀水用)

柄杓——竹制的取水用具,在中间段多有竹节,用来取出釜中的热水;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柄杓在型制上略有不同。利用柄杓舀水调节釜的热水温度、或用来清洗茶碗。

水次——席间由茶水间提水,加入水指的容器。

建水——用于装清洁茶具后的废水的储水器皿。

第二:茶罐

枣(薄茶器)

枣——木制上漆的盛抹茶的小罐(薄茶用),形似大枣。有平枣、小枣、中枣、大枣等各种规格。

茶入——盛抹茶的陶瓷小罐(浓茶用),根据形状不同分为肩冲、茄子、海壶、文琳等。

仕覆——用来包裹茶入(浓茶罐)的布袋。

茶杓 ——从茶罐(枣或茶入)中取茶的用具,竹制。在中间段多有竹节的称为[草],竹节在两端的称为[行],没有竹节的称为“真”。

茶筅——圆筒形竹制的点茶用具,乃是将竹切成细刷状所制成。形状如喇叭状,高11公分,直径6公分。使用前要预先用冷水浸泡,点茶前为防止竹丝折断混入茶中,有必要在热水中再浸泡洗涤。茶筅品质好坏会影响抹茶起泡的程度,数量越多效果越好,超过75枝的茶筅价格也就越高。

第三:茶碗

茶碗

茶碗——饮茶所用的器皿,有各种形状和颜色。通常日本,提到茶碗就有一乐、二荻、三唐津的说法。

乐是以乐烧(手捏成型低温烧制)制成的茶碗,分为黑乐和赤乐;荻为荻烧;唐津分为青瓷和白瓷。

一点点波霸抹茶拿铁好喝吗?一点点波霸抹茶拿铁价格


一点点又推出新品了哟,小伙们有没有去尝一尝鲜呀?今天小编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下,一点点波霸抹茶拿铁好喝吗?一点点波霸抹茶拿铁价格是多少?

一点点波霸抹茶拿铁介绍

一点点的甜口奶盖一直都是这家店的灵魂,甜而不腻,入口即化,现在再加上苦涩的抹茶,先甜后苦最后是清爽,总之是一种很神奇的味道,一定要亲尝才可以!再加上充满嚼劲的燕麦,简直就是对惨淡的大学生活最好的慰藉!(店员建议,少冰或者正常冰的分层效果会更好,建议甜度为无糖)

一点点波霸抹茶拿铁好喝吗

据说一点点的抹茶很纯,偏苦,所以要了七分糖,结果又稍微觉得有点甜了,得细细才能品出抹茶的苦涩,建议大家还是要点三分糖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新品刚做好的时候会分层,简直不要太好看,所以就有一种开挂的喝法——先空口喝一大口纯纯的抹茶,苦尽甘来,然后再晃匀,就是抹茶拿铁了,竟有一抹的清爽~所以这款最好现场喝,拒绝外卖,不然口感不会这么丰富。

一点点波霸抹茶拿铁价格

16元一杯,加波霸是17元。颜值真心赛高。混合后是纯绿色的超级小清新风,七分甜去冰,7分甜度配上抹茶微涩味,超级清爽不腻。总之就是超级好喝!波霸吃起来爽。抹茶拿铁+红豆+波霸+冰淇淋,也太无敌了!因为本人不是很忠于蜜红豆,感觉粘粘糊糊的,而且太甜了。但是不得不说红豆味相当浓郁,甜甜的红豆也解了不少抹茶的苦涩,喜欢蜜红豆的朋友们可以尝试一下,应该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煮茶、煎茶、点茶、撮泡茶


饮茶始于西汉,西汉以来,茶的烹饮方法不断发展变化。大体说来,从西汉至今,有煮茶、煎茶、点茶、撮泡法四种烹饮方法。

煮茶法:

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明清以迄今,煮茶法主要在少数民族流行。

汉魏南北朝以迄初唐,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饮茶类似喝蔬茶汤,此羹汤吴人又称之为“茗粥”。

唐代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但煮茶依然流行,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陆羽《茶经·五之煮》就记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晚唐樊绰《蛮书》记: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早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唐代煮茶,往往加盐葱、姜、桂等佐料。

煎茶法:

唐代至南宋末年流行,团饼茶经过灸、碾、罗等工序,成细微粒的茶末,再根据水的煮沸程度(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锅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在二沸时投茶煮,然后分饮。

具体过程就是:当锅内的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水声时,是第“一沸”,这时要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尝尝水的味道。

当水煮到锅的边缘出现连珠般的水泡往上冒的时候,是“二沸”,这时需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在水中搅动使之形成水涡,再用量茶小勺取适量的茶末投入水涡中心。

待水面波浪翻滚时,是“三沸”,这时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锅内,使开水停止沸腾。此时,锅内茶汤表面即生成厚厚沫饽,但需及时将茶沫上形成的一层黑水膜去掉,因为它会影响茶汤的味道。然后再将茶汤均匀地舀入三个或者是五个茶盏中,而每盏的茶沫要均匀,陆羽认为茶汤的精华就是这茶汤上面的沫饽。

煎茶法的主要程序: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与煮茶法不同之处: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煎茶法只是在水二沸时投入“茶末”煮。

点茶法:

宋代点茶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包括将团饼炙、碾、罗,以及侯汤、点茶等一整套规范的程序。区别与煎茶之处在于,茶末不再是水二沸时投茶煮,而是将茶末适量入盏中,再把煮好的水用“汤提点”(煮水瓶)注入盏中,先是调成膏状,再接着注水,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茶的优劣,以饽沫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现是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自然称为“咬盏”。

宋代点茶时强调水沸的程度,谓之“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冲点出茶的色、香、味。宋代点茶,煮水改用肚圆颈细高的汤瓶,因为很难用眼辨认煮水的程度,因此只能依靠水沸的声音来判断煮水。

从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看来,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茶盏、点茶(调膏、击拂)。

撮泡法:

明代开始,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的饮茶法,逐渐代替了唐代饼茶煎饮法和宋代末茶点饮法,即撮泡法。置茶于茶壶或盖瓯中中,以沸水冲泡,再分酾到茶盏(瓯、杯)中饮用。

唐五代主煎茶,宋元主点茶,泡茶法直到明清时期才流行。朱元璋罢贡团饼茶,遂使散茶(叶茶、草茶)独盛,茶风也为之一变。散茶代替龙团凤饼,炒茶工艺逐渐流行,六类茶类开始逐步确立。今日流的泡茶法也多是明代撮泡的延续。

宋明点茶道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著《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①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缶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诗文皆佳,且精于。点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①:左旁“火”;右旁:上三个“力”,下“月”。(一)点茶艺点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1.备器《茶录》、《茶论》、《茶谱》等书对点茶用器都有记录。宋元之际的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对点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号,并附图及赞。归纳起来点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砧椎、茶钤、茶碾、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2.选水宋人选水承继唐人观点,以山不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观茶论》“水”篇却认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日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汗,虽轻甘无取。”宋徽宗主张水以清轻甘活好,以山水、井水为用,反对用江河水。3.取火宋人取火基本同于唐人4.候汤蔡襄《茶录》“候汤”条载:“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汤最难。”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赵佶《大观茶论》“水”条记:“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赵佶认为水烧至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蔡襄认为蟹眼已过熟,而赵佶认为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汤的老嫩视茶而论,茶嫩则以蔡说为是,茶老则以赵说为是。5.习茶点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①盏、点茶(调膏、击拂)、品茶等。蔡襄、赵佶、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而外,丁谓、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林通、苏轼、黄诞坚、陆游等人对点茶艺都有所贡献。苏轼的《叶嘉传》,明写人,暗写茶,文中暗含点茶法。(二)茶礼朱权《茶谱》载:“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日:为君以泻清臆。客起接,举瓯日:非此不足以破孤闷。乃复坐。饮毕,童子接瓯而退。话久情长,礼陈再三。”朱权点注重主、客间的端、接、饮、叙礼仪,且礼陈再三,颇为严肃。(三)茶境点对饮茶环境的选择与煎相同,大致要求自然、幽静、清静。令诗有“果肯同尝竹林下”,苏轼诗有“一瓯林下记相逢”,陆游诗有“自挈风炉竹下来”,“旋置风炉清樾下。”朱权《茶谱》则记:“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四)修道《大观茶论》载:“至若茶之有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百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之。”“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士庶率以薰陶德化。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号”,附图及赞语。以朝迕职官命名茶县,赋予了茶具的文化内涵,而赞语更反映出儒、道两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理。木侍制《砧椎》赞有“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金法槽(茶碾)赞有“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石转运(茶磨)赞有“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胡员外(茶瓢)赞有“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问,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罗枢密(罗合)赞有“凡事不密则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扬之。”宗从事(茶帚)赞有“孔门子弟,当洒扫应付。”陶宝文(茶盏)赞有“虚已待物,不饰外貌。”汤提点(汤瓶)赞有“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以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竺副帅(茶筅)赞有“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多。”朱权《茶谱》序日:“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其惟清哉!”又日:“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万象惊寒。……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卢仝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内炼之功。助诗兴,倍清淡。探虚玄大道,参天地造化,清心出尘,一瓯通仙。赵佶、朱权贵为帝王,亲撰茶书,倡导。宋明茶人进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赋予了茶清、和、淡、洁、韵、静的品性。综上所述,点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十一世纪中叶北宋时期发展成熟。点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朝前期,亡于明朝后期,历时约六百年。

名茶配美点


“一盅两件”边喝边叹,这是广州人喝茶的习惯,如果喝茶能配上精致的茶点心,那就可谓锦上添花。广州茶点心的特点是精小雅致,款式常新,保鲜味美,适时而食,有融南北之精华,取中西之优点,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点缀部分。解放北路兰圃公园明镜阁内的倾偈居茶艺馆,不但有好茶,还有不错的佐茶点心,在这里,寻常的马蹄糕以玫瑰、菊花、桂花入味;汤圆以玫瑰红茶为汤;牛肉丸以龙井茶浸泡,连面条也用铁观音做汤底。于是我们来了个简单的“茶宴”,让清茶美点伴我们度过了一个休闲的下午。花茶糕点用花茶做的糕点,外观呈花的形状,并带有花的本色,半透明就如各色的琥珀;闻一闻,糕点仍有若有若无的花香;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凉凉滑滑,清清淡淡的花的香甜流连在口腔里,香是淡雅的香,甜是爽口的甜。配上一杯绿茶,吃完之后,唇齿留香,回味悠长。铁观音茶面用铁观音茶水煮的面,外观上和普通的面没有什么区别,要亲口尝一尝才会知道其中的妙处。铁观音茶面口感清爽,冲淡了油腻,增添了茶香。趁热吃上一口,温暖而清香的感觉立即蔓延整个腹腔,满足了肠胃的需求,又给你无限的享受。

如何建立茶的记忆点?


有茶友建议接着说说茶的记忆点的问题,和上文挨着,承上启下多好。也是。

什么是记忆点?

一营销人和一个40多岁的中年老司机聊天,聊到女人,说:“我第一眼看女人,关注的是脸”,他说:“那你还小,20多岁的男的看脸,30多岁的看胸,40岁以上的看屁股”。

这里说明了一个现象,无论女人身上有多少地方可以吸引男性,无论是长相、胸、屁股、才华、性格,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总有一个,且仅有一个主标签决定着你对这个女人记忆印象。这个是人脑结构决定的,如果一个女人各方面都平凡,是无法让人记忆深刻的。比如,我记住女歌唱家关牧村的是那颗痦子。看到了吧,这就是记忆点,具有个性、单一的性质。

如此,茶就像女人,总有一个且唯一的一个记忆点决定着消费者对它的主印象。

建立茶的记忆点从哪里入手?

① 产品的本身,色、香、味、形等。

② 产品的外延,如果同类茶本身差别不大,外延一下到包装上可以吧?选育品种不同、茶园管理不同、工艺创新不同、营销场景不同等很容易创造出差别吧?……

③ 人,优秀的制茶、选茶团队,匠人,大师,情怀。……

如何保持住记忆点?

① 在记忆点这个品质上要稳定如一,拼配也许是你不错的选择;

② 要不断重复加深这个记忆点,形成稳固的如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这样刻到骨子里的记忆,他们就是你的人了。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2117.html

上一篇:峨眉竹叶青的品鉴

下一篇:金骏眉的副作用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