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洱茶的茶性 如何品评

2020-09-30

1、喝普洱的技巧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合理利用舌头;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三是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2、怎样看叶底

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

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

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

3、怎样看生茶汤色

普洱生茶常见汤色有:

绿艳:翠绿而微黄,清澈鲜艳,浅绿鲜亮的茶汤。春茶常见汤色。这类茶品,随着生茶不断陈化,茶汤绿艳消失,逐渐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汤色。

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黄绿”色的茶汤,多出现在春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汤色。

绿黄:绿少黄多的汤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常显此汤色,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味”。

浅黄:汤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

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桔黄色。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或“生涩气”。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即显此汤色,但亮度高。

深黄:汤色暗黄,深而无光。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

红汤:老茶显出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得的好茶。

4、怎样看熟茶汤色

普洱熟茶常见汤色有:

红艳:汤红艳、欠亮。是熟茶发酵程度较轻的表现。观察叶底,多呈暗红透青绿,滋味往往较苦涩。

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 ,滋味较“酽”。

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

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

褐色:茶汤黑中秀紫,红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

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黑褐质硬,滋味较醇和。

黄白:茶汤微黄,几乎接近无色。观察叶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条”,滋味平淡,是发酵过度,已经“烧 心”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茶性”

1、 普洱茶茶性温和,不伤胃。现代人紧张、压力大的生活模式,胃疾普遍,气血偏虚,食不正常,喝一点普洱茶对调血理胃是有好处的。

2、 普洱茶是有科学根据的保健饮料。现代人“以命博钱”者,比比皆是,普洱茶的防癌保健功能一经医界证实后,“以小钱保长命”的观念,不但强化了爱茶人的信念,同时吸纳了许多新进茶友。此外,普洱茶去脂消食,减肥瘦身的药理特性,更是风靡了无数爱美塑身族、中年发福者的心。

3、 普洱茶易冲耐泡,操作平易随和。陈化得宜的普洱茶,不苦不涩,即使久浸亦能入喉,陈韵十足,妙味非其他茶品能比。

4、 普洱茶是“活的有机体”,其主要特点在于茶体完成后,所持续进行的“后发酵作用”(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不同陈期的茶体所拥有的风味皆不尽相同,这也是品茶茗,藏茶者某种程度地参与了“茶叶的制作与完成”,其实,一饼普洱茶的最终完成可能长达数十、近百年之久,因为打从茶叶离树起,直到热水冲入壶中,它都在无时无刻不在转化进程中。

精选阅读

普洱茶熟茶该如何品评?


熟茶主要的品饮点有:厚、滑、润、甜、纯正、香气。

不管多好喝的熟茶,干净始终是最重要的,熟茶制作工艺中有“渥堆”工艺,渥堆时毛茶分堆洒水,还要反复翻身,这个过程很耗时耗力耗场地,对于很多小作坊式的初制所来说,没有非常好的条件来进行发酵和晾干,这个过程中就容易混进一些杂物,比如尘土、编织袋丝、头发、树枝等等,相对而言,大厂的渥堆场地和过程中卫生条件比较好,而且熟茶的渥堆工艺直接决定口感,渥堆师傅的经验对茶影响极大,所以在选择熟茶的时候,新茶友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品牌和产品。

熟茶的品饮比生茶似乎更难以琢磨一点,尤其茶汤厚度、滑度不是那么容易感受到,首先说说厚度。

要了解茶汤厚度,最好是两款熟茶同时冲泡,一对比就容易感受到差距,熟茶冲泡时一般洗茶两道,从品饮的第一泡开始,到第四五泡时,茶汤含在口中,舌尖轻轻搅动,感受搅动的力量和茶汤撞击两颊的力度,可以感受到茶汤的厚度,即粘稠感,茶汤咽下时,喉咙有米汤滑过的稠厚感,此为茶汤厚度。

感受滑度时,要集中精力,注意力放在口腔两颊和喉咙,茶汤经过时,可以感受到茶汤流淌的流畅程度,比较粗糙的茶汤,滑过口腔时有细微的剐蹭感,这个对感官要求比较高,两种茶汤对比品饮容易感受到。

“润”在生茶里大概是附加要求,但在熟茶中却是必须的,好熟茶品饮之后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润如玉,浑身舒畅。

三四泡以后,喉咙没有刺刺的感觉,反而清爽滋润,喉咙到胃一段有温暖感,口腔不干燥,有清爽的温润感,即为“润”。

再说甜,熟茶的甜度非常明显,未饮之前闻茶汤就能闻到甜香味,而且熟茶几乎没有苦涩,甜味也就更加明显,茶汤入口和舌面接触就能感受到茶汤甜度,熟茶的甜是比较绵润持久的,茶汤顺着舌面流淌入喉,甜味会在口中持续停留片刻,咂咂嘴感觉更明显,熟茶的甜是比较细腻的,有种清泉流淌的小桥流水之感,宛转悠扬绵润舒适。

纯正对于熟茶来说非常重要,相对生茶,熟茶是比较单纯的,口感“香甜醇滑厚润”,香味和口感方面都很独特,差异性大,所以如果在某种滋味上不纯,就会显得非常明显,一个明显的缺点足够掩盖其它的优点。

“纯”最明显的一个地方是茶汤入口之后,有一种非常干净清澈的感觉,气息从呼吸间涌出的时候,纯澈清净,很舒服。2012年普洱熟茶《吟风》,甜醇饱满,稻香突显。自上市以来,很多客户都反馈很好。

熟茶的香气有很多种,新制的熟茶必然会有渥堆发酵留下来的腥味,两三年之内这种腥味才会慢慢褪去,展现茶的本味,也有茶友把这种腥味称之为海鲜味,而勐海由于原料和当地水质的特殊性,勐海发酵的熟茶为业内公认最好,并且具有独特的“勐海味”,所谓勐海味,喝起来绵软甘香,越存越饱满滋润。

五年以上的熟茶存储得当一般会出现其它香气,例如:樟香、参香、药香、枣香、陈香、木香等。

好的熟茶品饮起来身心俱爽,绵润可口,是极大的享受,说了好的,来说说不好的熟茶是什么样的。

不好的熟茶喝了之后可能有这些反应:叮嘴,口腔和舌面发麻,出现酸味、馊味,以及霉味或者其它让人反感的异味杂味,除了新制的熟茶在前几个月汤色略混,若是存储了一年以上的熟茶汤色还比较混,就不适宜饮用了。

好的陈年熟茶应该是这样的:润、甜、干净、纯正、陈香馥郁清爽,尤其陈香非常令人愉悦,茶汤咽下后呼出的气中带着一种老木头的清香澄澈,矫情点说,有种初遇阳光的感觉。

品熟茶,首要是干净,其次是纯,品饮时心一定要静,每一个感受都要认真仔细的去深究它,记住不同年份的熟茶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久而久之,就会对熟茶有了自己的认知和鉴别能力。

普洱茶“茶性”如何品评:一看叶底二看生熟


普洱茶“茶性”如何品评:一看叶底二看生熟茶汤色

1、喝普洱的技巧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合理利用舌头;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三是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2、怎样看叶底

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

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

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

3、怎样看生茶汤色

普洱生茶常见汤色有:

绿艳:翠绿而微黄,清澈鲜艳,浅绿鲜亮的茶汤。春茶常见汤色。这类茶品,随着生茶不断陈化,茶汤绿艳消失,逐渐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汤色。

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黄绿”色的茶汤,多出现在春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汤色。

绿黄:绿少黄多的汤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常显此汤色,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味”。

浅黄:汤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

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桔黄色。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或“生涩气”。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即显此汤色,但亮度高。

深黄:汤色暗黄,深而无光。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

红汤:老茶显出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得的好茶。

4、怎样看熟茶汤色

普洱熟茶常见汤色有:

红艳:汤红艳、欠亮。是熟茶发酵程度较轻的表现。观察叶底,多呈暗红透青绿,滋味往往较苦涩。

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酽”。

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

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

褐色:茶汤黑中秀紫,红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

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黑褐质硬,滋味较醇和。

黄白:茶汤微黄,几乎接近无色。观察叶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条”,滋味平淡,是发酵过度,已经“烧心”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茶性”

1、普洱茶茶性温和,不伤胃。现代人紧张、压力大的生活模式,胃疾普遍,气血偏虚,食不正常,喝一点普洱茶对调血理胃是有好处的。

2、普洱茶是有科学根据的保健饮料。现代人“以命博钱”者,比比皆是,普洱茶的防癌保健功能一经医界证实后,“以小钱保长命”的观念,不但强化了爱茶人的信念,同时吸纳了许多新进茶友。此外,普洱茶去脂消食,减肥瘦身的药理特性,更是风靡了无数爱美塑身族、中年发福者的心。

3、普洱茶易冲耐泡,操作平易随和。陈化得宜的普洱茶,不苦不涩,即使久浸亦能入喉,陈韵十足,妙味非其他茶品能比。

4、普洱茶是“活的有机体”,其主要特点在于茶体完成后,所持续进行的“后发酵作用”(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不同陈期的茶体所拥有的风味皆不尽相同,这也是品茶茗,藏茶者某种程度地参与了“茶叶的制作与完成”,其实,一饼普洱茶的最终完成可能长达数十、近百年之久,因为打从茶叶离树起,直到热水冲入壶中,它都在无时无刻不在转化进程中。

普洱茶"茶性"如何品评:一看叶底二看生熟茶汤色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合理利用舌头;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三是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2、怎样看叶底

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

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

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

3、怎样看生茶汤色

普洱生茶常见汤色有:

绿艳:翠绿而微黄,清澈鲜艳,浅绿鲜亮的茶汤。春茶常见汤色。这类茶品,随着生茶不断陈化,茶汤绿艳消失,逐渐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汤色。

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黄绿”色的茶汤,多出现在春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汤色。

绿黄:绿少黄多的汤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常显此汤色,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味”。

浅黄:汤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

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桔黄色。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或“生涩气”。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即显此汤色,但亮度高。

深黄:汤色暗黄,深而无光。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

红汤:老茶显出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得的好茶。

4、怎样看熟茶汤色

普洱熟茶常见汤色有:

红艳:汤红艳、欠亮。是熟茶发酵程度较轻的表现。观察叶底,多呈暗红透青绿,滋味往往较苦涩。

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酽”。

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

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

褐色:茶汤黑中秀紫,红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

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黑褐质硬,滋味较醇和。

黄白:茶汤微黄,几乎接近无色。观察叶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条”,滋味平淡,是发酵过度,已经“烧心”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茶性”

1、普洱茶茶性温和,不伤胃。现代人紧张、压力大的生活模式,胃疾普遍,气血偏虚,食不正常,喝一点普洱茶对调血理胃是有好处的。

2、普洱茶是有科学根据的保健饮料。现代人“以命博钱”者,比比皆是,普洱茶的防癌保健功能一经医界证实后,“以小钱保长命”的观念,不但强化了爱茶人的信念,同时吸纳了许多新进茶友。此外,普洱茶去脂消食,减肥瘦身的药理特性,更是风靡了无数爱美塑身族、中年发福者的心。

3、普洱茶易冲耐泡,操作平易随和。陈化得宜的普洱茶,不苦不涩,即使久浸亦能入喉,陈韵十足,妙味非其他茶品能比。

4、普洱茶是“活的有机体”,其主要特点在于茶体完成后,所持续进行的“后发酵作用”(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不同陈期的茶体所拥有的风味皆不尽相同,这也是品茶茗,藏茶者某种程度地参与了“茶叶的制作与完成”,其实,一饼普洱茶的最终完成可能长达数十、近百年之久,因为打从茶叶离树起,直到热水冲入壶中,它都在无时无刻不在转化进程中。

如何品味普洱茶的茶性?


品评普洱茶应注重三个问题:一是合理利用舌头;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三是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心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

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

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重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重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洁、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

普洱生茶常见汤色有:

绿艳:翠绿而微黄,清亮鲜艳,浅绿鲜亮的茶汤。春茶常见汤色。这类茶品,随着生茶不断陈化,茶汤绿艳消失,逐渐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汤色。

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黄绿”色的茶汤,多出现在春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汤色。

绿黄:绿少黄多的汤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常显此汤色,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味”。

浅黄:汤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

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桔黄色。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或“生涩气”。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即显此汤色,但亮度高。

深黄:汤色暗黄,深而无光。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

红汤:老茶显出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得的好茶。

普洱熟茶常见汤色有:

红艳:汤红艳、欠亮。是熟茶发酵程度较轻的表现。观察叶底,多呈暗红透青绿,滋味往往较苦涩。

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酽”。

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

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

褐色:茶汤黑中秀紫,红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

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黑褐质硬,滋味较醇和。

黄白:茶汤微黄,几乎接近无色。观察叶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条”,滋味平淡,是发酵过度,已经“烧心”的普洱茶。

1、普洱茶茶性暖和,不伤胃。现代人紧张、压力大的生活模式,胃疾普遍,气血偏虚,食不正常,喝一点普洱茶对调血理胃是有好处的。

2、普洱茶是有科学根据的保健饮料。现代人“以命博钱”者,比比皆是,普洱茶的防癌保健功能一经医界证实后,“以小钱保长命”的观念,不但强化了爱茶人的信念,同时吸纳了许多新进茶友。此外,普洱茶去脂消食,减肥瘦身的药理特性,更是风靡了无数爱美塑身族、中年发福者的心。

3、普洱茶易冲耐泡,操作平易随和。陈化得宜的普洱茶,不苦不涩,即使久浸亦能入喉,陈韵十足,妙味非其他茶品能比。

4、普洱茶是“活的有机体”,其主要特点在于茶体完成后,所持续进行的“后发酵作用”(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不同陈期的茶体所拥有的风味皆不尽相同,这也是品茶茗,藏茶者某种程度地参与了“茶叶的制作与完成”,其实,一饼普洱茶的最终完成可能长达数十、近百年之久,因为打从茶叶离树起,直到热水冲入壶中,它都在无时无刻不在转化进程中。

如何品评武夷岩茶内质


武夷岩茶内质评审主要是通过武夷岩茶茶汤评审,根据不同时期的饮茶方式、习性等因素评审方法亦不同。那么,各个时期的评审方法有什么不同?是如何评审的呢?

(一)历史上对武夷岩茶如何品评内质

梁章钜(1845)在《归田琐记》中对武夷岩茶称:“至茶品之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种(指一般乌龙茶)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之,则曰甘,香而不甘,则若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其微,也必深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比消息。

这活、甘、清、香四字,比较确切地概括了对武夷岩茶内质的描述。

(二)近代人对武夷岩茶内质之评述

“武夷岩茶首重岩韵”,“臻山川英精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岩韵与岩骨实际上是同意词,指滋味而言,是内质上更深一层的表述,只能意会,很难口述,但亦说明“韵”、“骨”、重于“香”。在评茶用语上称茶底厚而有岩骨则韵显 ,相反则底薄无骨则韵不显,以及杯底香是否持久,若仅有浓度而无底,则非武夷岩茶而是洲茶或外山茶而已。或称滋味中有无骨头(即有岩石味的特殊韵味),同时亦有“活色生香、舌本常留甘尽日、齿颊留芳、泌人心脾、香味两绝”等等形容。

(三)现代人对武夷岩茶内质评语

除外形、色泽、整碎、净度外、一般以香、味、汤色、叶底四因素的综合,以前二者为主,后二者参考。优质茶的香气一般以锐者需浓烈,幽者需清远芳香馥郁的天然香、香气持矽性长则佳。滋味一般以醇厚甘爽、喉韵清冽,回甘快而润,快感舒适,岩韵显者更为可贵。茶汤要求清澈明净,呈金黄或橙黄色,耐冲泡。叶底要求软亮不杂,红点或红边鲜明。

如何品评陈年岩茶的内质


传统的武夷岩茶火功高,焙好后立即饮的话,火气未除会有燥感,所以一般要存放一段时间后再饮,这样滋味会更醇和。而且经过焙火的茶叶不但可以稳定和提高茶叶的品质,还可以长时间的存放。尤其是经过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陈放以后,岩茶不但不会降低品质,而且口味会变得更加醇和丰富。

其实,武夷岩茶“陈饮”的习俗自古有之,明崇祯进士周亮工《闽茶曲》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说明当时的武夷茶就已经是“以陈为贵”了,制茶的人家不但都以拥有陈年茶为荣,而且陈年茶的价钱远远贵于新茶。再者诗的前两句又为我们道出了喝陈茶的原由:传统岩茶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尤以炖火技术为最。炖火即用碳火低温久烘,以火调香,以火调味,以达到熟化香气,增进汤色,提高耐泡度的目的。长达十几甚至几十小时的烘焙全凭制茶人的感官判断,通过视觉与手感不停调整,控制烘焙中各时段的温度,难怪清代梁章钜感叹“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经过这种传统加工工艺的武夷新茶存留了很重的火味,会遮盖茶的本味和香气,马上喝的话,不仅品不到岩茶的真正内质,而且火香味冲,很多人难以接受。如果等上几个月后再来喝的话,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随着火气的渐渐退去,岩茶本质的各种芬芳物质就显露出来,此时的茶叶芳香四溢、柔顺甘甜,甚至会感觉完全是另外一泡茶了。

本次我们选取了一泡2000年产的拼配大红袍,依旧以不同用水、不同水温以及不同用具冲泡,来了解不同条件下陈年岩茶的表现差异。

不同冲泡用水

我们选取了在北京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三种水,农夫山泉(千岛湖)、香山产的桶装矿泉和蓝涧矿泉水,同样的投茶量、同样的水温和同样的浸泡时间用同样盖碗冲泡,检测不同水质对这泡陈茶的影响。

用具:白瓷盖碗、公道杯、品茗杯

投茶量:5克

第一泡:

水温:沸水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1分钟

品评:

农夫:汤色深褐黄、亮,滋味浓郁醇和,较厚滑,微苦涩,甘度好,陈香浓郁。

香山:汤色基本同于农夫山泉,滋味刺激度强于农夫山泉,尤其舌下两侧刺激感明显,有明显酸的感受,对比农夫山泉整体感觉集中在口腔中部,沉香浓郁,有上扬感。

蓝涧:汤色略重于前二者,滋味相对浓重,刺激较强,苦涩强于上两种水,整体感觉下沉,偏口腔下部,有酸的感受但明显弱于香山水,沉香浓郁。

第二泡:

水温:沸水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1分半

品评:

农夫:滋味浓醇,丰富饱满,明显重于上泡,刺激度上升,苦涩回甘,陈香浓郁发甜。

香山:滋味浓醇饱满,层次丰富,刺激度强于农夫山泉,苦、涩较重、回甘,陈香浓郁。

蓝涧:滋味浓重沉稳,丰富饱满,刺激较强,苦涩、回甘,陈香气浓沉。

第三泡:

水温:沸水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2分钟

品评:

农夫:滋味醇和,涩加重、回甘,陈香有所减弱。

香山:滋味醇厚,苦涩、回甘,陈香略有减弱。

蓝涧:滋味厚重,涩味强于前二者、回甘,陈香偏下沉。

第四泡:

水温:沸水

方法:直接冲茶注水

浸泡时间:2分半

品评:

农夫:滋味醇和,较柔,微苦涩,甘甜,陈香转甜。

香山:滋味醇厚,苦涩强于农夫山泉,甘甜度也强于农夫山泉,香气陈香加轻微粽叶味。

蓝涧:滋味厚重,茶汤比上泡滑顺,舌下刺激感较明显,香气沉。

第五泡:

水温:沸水

方法:直接冲茶注水

浸泡时间:3分钟

品评:

农夫:滋味柔和,甘甜,总体味道转淡。

香山:滋味重于农夫山泉,尽管转淡,骨头较明显。

蓝涧:滋味三者中最重,且下沉,尤其苦涩明显重于前二者。

这是一泡标准的十年陈拼配大红袍,滋味浓厚,有一定的刺激度,陈味明显,应该是有半岩水准的足火茶。陈放至今,醇和度应是远远超过了当年,火气基本退净,陈香浓郁,是一泡不错的茶品。这泡茶购于2005年,当时价位在2000元一斤,以现在看来当时购买的价位有些贵了,但依今天这泡茶的品质又要大大超过了。

不同冲泡用具

盖碗和紫砂壶是最常用的冲泡器具,大家都认为盖碗泡出的茶香气高而层次分明,紫砂壶泡的茶口感饱满水更厚滑,陈年岩茶用这两种茶具冲泡,差距到底会有多大?

用具:白瓷盖碗、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

投茶量:5克

水:香山地区矿泉水

第一泡:

水温:沸水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1分钟

品评:

盖碗:茶汤汤色深褐黄、亮,滋味醇厚,刺激强,舌下刺激感和酸的感受明显,陈香浓郁,有上扬感。

紫砂:茶汤汤色深褐黄、亮,滋味更醇厚饱满,润滑度明显强于盖碗,刺激相对均匀,舌下刺激弱于盖碗,略带酸的感受,陈香浓郁,没有明显上扬感,回味持久。

第二泡:

水温:沸水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2分钟

品评:

盖碗:滋味浓醇,饱满,刺激强,苦涩较重,回甘,舌下明显有酸的感受,陈香略带花香,上扬。

紫砂:滋味浓醇、饱满,较滑,刺激较强而均匀,基本无酸的感受,陈香浓郁,不上扬。整体比盖碗醇厚饱满,刺激强但比盖碗舒适,回味更佳。

第三泡:

水温:沸水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3分钟

品评:

盖碗:滋味浓醇,刺激较强,苦涩、回甘,陈香浓郁,上扬。

紫砂:滋味基本同上,陈香略转柔和。

答案是:真的很大。除了我们已知的使用紫砂会更加醇厚饱满外,还使得茶品在口腔内的刺激均匀散布,这样会让人觉得茶品细腻而感受更加舒适。另外就是陈茶经常会有的舌下酸的感受,在使用紫砂冲泡后也立时完全不见踪影了。

不同水温

本次我们还是用一般电随手泡和电磁随手泡进行对比,即用95度和100度的水温对比陈年岩茶的口感香气差异。

用具:白瓷盖碗、公道杯、品茗杯

投茶量:5克

水:香山地区矿泉水

第一泡: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1分钟

品评:

95度:茶汤汤色深褐黄、亮,滋味醇厚,刺激较强,集中在口腔中部,舌下感觉明显且靠后部,带明显酸的感觉,陈香浓郁。

100度:茶汤汤色深褐黄、亮,滋味醇厚,刺激强(明显强于上),相对上有明显爆破感,舌下刺激更强,酸的感受更加明显,陈香浓郁。整体感觉清晰通透,刺激更直接。

第二泡: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2分钟

品评:

95度:滋味浓醇,刺激度上升,苦涩明显,回甘,舌下微酸,陈香浓郁,有上扬感。

100度:滋味浓醇,饱满,刺激强于上,苦涩较重,回甘,舌下酸的感受强于上,陈香略带花香,上扬。整体通透,刺激强,香气扬而丰满。

第三泡: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3分钟

品评:

95度:滋味感觉基本同于上泡,陈香略转弱。

100度:滋味浓醇,刺激较强,苦涩、回甘,陈香浓郁,上扬。

不同水温冲泡这泡陈茶发现,高温有利于茶本质滋味的展现,而并没有对陈茶特别香气口感有明显的提升,所以热爱陈香陈味的茶友不一定需要完全的沸水冲泡。当然从另一方面讲,用沸水冲泡明显会多冲出1、2道水。

第二泡: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2分钟

品评:

95度:滋味浓醇,刺激度上升,苦涩明显,回甘,舌下微酸,陈香浓郁,有上扬感。

100度:滋味浓醇,饱满,刺激强于上,苦涩较重,回甘,舌下酸的感受强于上,陈香略带花香,上扬。整体通透,刺激强,香气扬而丰满。

第三泡: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3分钟

品评:

95度:滋味感觉基本同于上泡,陈香略转弱。

100度:滋味浓醇,刺激较强,苦涩、回甘,陈香浓郁,上扬。

不同水温冲泡这泡陈茶发现,高温有利于茶本质滋味的展现,而并没有对陈茶特别香气口感有明显的提升,所以热爱陈香陈味的茶友不一定需要完全的沸水冲泡。当然从另一方面讲,用沸水冲泡明显会多冲出1、2道水。

如何把控茶性的寒性与热性


人们喝茶都知道比较明显的一些特点特性,但是谁又知道其实对于茶的生熟也是有一定的学问的。

普洱生茶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茶性较烈;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汤色黄绿,滋味苦涩浓烈,刺激性强。在《本草纲目》中亦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长期饮用寒性较重的普洱生茶,导致人体的正气受损,使脾胃系统和新陈代谢受到影响。

对于喜爱喝生茶的茶友们,往往要通过其他食物来平衡,或者选择时间和金钱成本较高的老生茶来品饮。

另一方面,普洱熟茶采用渥堆发酵工艺制作,以其陈香、醇滑等特性,广受茶友们喜爱。但是,也有很多茶友会说,喝新制的熟茶会上火。

因为普洱茶发酵工艺的因素,茶叶在数个发酵周、几十天内受五十多度高温的锤炼,茶性逐渐转温热;加上后期的蒸制、烘干,燥热更加明显。发酵的程度轻重,也决定了熟茶的燥热程度的轻重;而且夏秋冬三季发酵出来的熟茶,也会有带有不同程度的燥热。

熟茶的退火,需要通过合理选择发酵节令、精准控制发酵工艺、加长原料醇化周期等方式来实现。喜欢熟茶的茶友们,往往更难选择合适的心头好。

所以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也一定要通过把握茶的冷热来控制它的寒热,以免身体喝出问题。

泡好普洱茶要知茶性


1.备水、备具、赏茶:

备好清洁的冷水,准备好烧开水的器具,或者事先烧好开水,贮于热水瓶备用。准备好茶具及普洱茶。用来招待客人的茶,冲泡者对其品质和贮藏情况要有所了解,将预备冲泡的普洱茶装人茶碟或小茶样盘中,送到客人面前鉴赏,俗称干看,包括观赏干茶的外形、干茶的色泽、闻千茶的香气。

在普洱茶冲泡中,如果要取拿物品,需要讲究一定的手法,如:捧取茶样罐、箸匙筒、花瓶等立式物品要求搭于胸前或前方桌沿的双手慢慢向两边平移至肩宽,接着向前合抱欲取的物品。取物时,手掌心相对捧住物品基部移至需安放的位置,轻轻放下后双手收回,然后再去捧取第二件物品,直至动作完毕复位;端取赏茶盘、茶巾盘、扁形茶荷、茶匙、茶点、茶杯等,要求搭于胸前或前方桌沿的双手慢慢向两边平移至肩宽,向前去端欲取的物品,端物件时双手手心向上,掌心下凹作“荷叶”状,平稳移动物件。

2.温壶涤具:

在紫砂壶中置入烧开的清水,荡壶,倒入公道杯,再由公道杯分别倒入品茗杯中,用“狮子滚绣球”、或逆时针平摇品茗杯、或以手滚动温杯的手法温洗品茗杯,最后一个品茗杯的水直接倒入茶盘中。

提拿握把壶要求右手大拇指按住盖钮或盖一侧,握壶把。提拿无把壶要求右手虎口分开,平稳握住茶壶口两侧外壁,食指也可抵住盖钮。提梁壶要求右手除中指外四指握住偏右侧的提梁,中指抵住壶盖;如果是大型壶,可用双手法,右手握提梁把,左手食指、中指按壶的盖钮或壶盖。

常见的温壶过程及手法:首先是开盖,开盖时要求左手大拇指、食指与中指按壶盖的壶钮上,揭开壶盖提腕依半圆形轨迹将其放人茶壶左侧的盖置中。接着是注汤,注汤时要求右手提开水壶,按逆时针方向回转手腕一圈低斟,使水流沿圆形的茶壶口冲人。然后提腕令开水壶中的水高冲人茶壶,当注入l/2左右的水时复压腕低斟,回转手腕一圈并用力令壶流上翻,令开水壶及时断水,轻轻放回原处。再是加盖和温壶,加盖与开盖的顺序刚好相反。荡壶时要求双手取茶巾横覆在左手手指部位,右手三指握茶壶把放在左手茶巾上,双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手腕,使茶壶壶身充分与开水接触,将冷气涤荡无存。最后是倒水,倒水时需将水倒入公道杯或水盂。

3.投茶:

将普洱茶小心置入壶中,置茶用茶匙从茶叶罐中取出茶叶投置入杯壶中;或将茶叶罐中的茶叶先倒人茶荷再转倒入壶中;或将茶叶缸的茶叶先倒入罐盖,再转倒入壶中。置茶量则根据所品的茶品而定。

常见的置茶过程及手法:首先是开盖,开盖时要求双手捧住茶样罐,两手大拇指用力向上推外层铁盖,并边转动茶样罐,使各部位受力均匀。当其松动后,右手虎口分开,用大拇指与食指、中指抵住外盖外壁,转动手腕取下后移放到茶盘右侧后方角落。然后是取茶样,取茶样时要求左手紧握住已开盖的茶样罐,右手放下罐盖后,弧形提臂转腕向箸匙筒边,用大拇指、食指与中指三指拿住茶匙柄取出。将茶匙插入茶样罐,手腕向内旋转舀取茶样,左手应向外旋转手腕。舀出的茶叶投入冲泡器后,将茶匙复位,再将茶样罐盖好。最后是闭盖,当取茶完毕后,取盖扣回茶样罐,用两手食指向下用力压紧盖好即可。

4.润茶:

沸水置入壶中,水位为刚浸过茶叶,快速倒去以唤醒茶叶,重复一次。润茶水同时可留在公道杯中,用来淋壶,以保持茶汤的温度,或用来温杯涤具。

5.冲茶浸润:

根据情况掌握冲泡时间。高冲,是提起水壶于稍高处(离茶壶或杯碗口十五厘米左右),以向内方向(逆时针)打圈,并使水柱上下反复拉降三次,将开水倒入茶壶,一方面利用水注的冲力使壶茶进行翻转,均匀打湿,便于冲泡;另一方面水柱粗细适中,动作文雅,寓敬茶迎客之意,向内打圈旋转,表示“来、来、来”欢迎客人,而向外打罔旋转,则有“滚、滚、滚”赶送客人之嫌。使水柱上下拉降三次,以致水壶嘴要上下点三下,雅称“三点头”,表示向客人致敬意。开水冲入壶后,会浮现一层泡沫,故以壶盖轻巧地推刮,使泡沫粘到壶盖,再以开水淋去,盖好后,可用润茶水及沸水在盖上浇淋开水,进行淋壶,以保持壶内茶汤温度,加速出汤速度,也称为壶外添香。

6.分茶:

壶中的茶水通过过滤后入公道杯,再均匀的低斟分入品茗杯中。低斟,是茶泡好后,由低位慢慢倒出,壶嘴最好贴近杯沿,以免香气散失,温度降低。若没有公道杯,可采取巡回式分茶,一壶茶,通常分四杯。从茶壶倒茶入杯时,不要一次倒满,开始每杯先二点,然后巡回均匀地加至七分满,使每杯茶汤浓度一致,为“关公巡城”;当茶壶倒茶入品茗杯将尽时,以“点”状将“精华”依次“点到各品茗杯中,每杯要滴得均匀,以求每杯茶汤浓度一致,即“韩信点兵”。

7.敬茶:

又称奉茶敬客,即将品茗杯放在茶托中,双手持杯托,举齐眉,奉给宾客。

8.品饮:

接茶后,趁热品尝,品饮时先观汤色,重在闻香,然后再啜味。茶汤入口不咽下喉,边吸气边在舌尖打转,反复品赏,徐徐咽下,领略甘美的回味。品饮普洱茶,重在寻香探色。

在茶艺表演中,紫砂壶冲泡普洱茶的程序可为:备具→行礼→温杯洁具→赏茶→投茶→润茶→冲泡→斟茶→分茶→奉茶→品饮。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1598.html

上一篇:几类名茶的春季保存法

下一篇:乌龙茶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与栽培关键技术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