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福建台湾茶业共推低碳种植模式

2020-09-30

来自福建各地和台湾各主要产茶乡镇、茶企的1200余位代表齐聚泉州安溪,进行了一次重要交流,推动两地茶业的合作实现了“原产地”层面的对接。

将合作推向深层次

闽台茶叶同根同源,产茶大省福建是乌龙茶、红茶、白茶的故乡,拥有1000多年的茶文化历史,有“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的产业特点。而台湾地区目前有13个县近60个乡镇产茶,各地特色不同。在台湾2000多万人口中,60%以上的台湾同胞有饮茶的习惯,并且以乌龙茶为主。台湾的茶产业高度发达,历史上,台湾茶叶生产的创始者,都是从福建移居台湾的。如今,两地的茶产业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上,“首届闽台茶乡交流大会”在安溪举行。此次盛会旨在促进两地产茶乡镇的对接,从“原产地”的层面加强闽台茶产业的交流和合作。

“台湾茶叶品种、制裁技术都源自福建,经过200多年的经营、改良、发展,茶叶精深加工、茶叶机械设备制造技术和贸易营销理念已比较先进。”海峡茶叶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光普先生表示,“安溪拥有驰名世界的茶叶品牌、珍贵的茶树品种资源、悠久深厚的茶文化,闽台两地有着互补性很强的茶业合作空间。”

安溪的感德镇荣获“中国茶叶第一镇”的殊荣,该镇镇长陈志明在当天的交流会上介绍了发展茶产业的独到经验。仅5万多人口的感德镇,现有铁观音茶园5.8万亩,年产茶叶4500吨,年产值10多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闽台在茶叶科技、经济、茶文化等领域进行了广泛交流。目前,台商在福建兴办茶企60多家,种植高标准茶园5万多亩,产值达数亿元人民币。其中40余家台资企业进驻安溪,总投资超过2亿元。

“但是,当前闽台合作并没有涉及茶产业研发和技术等方面,也没有达到深层次的良性互动发展阶段。”陈光普认为,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正式实施,两岸茶乡、茶企应抓住这一契机,尽快展开全方位茶产业合作,提升竞争力,推动两岸茶业走向世界。

努力缔结茶乡联盟

为了进一步促进闽台茶业的交流与合作,与会代表还讨论通过并发表了《闽台茶乡共同宣言》。《宣言》称:绿色、低碳、环保、休闲成为人们的生活理念,有机、低碳、健康成为今后茶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弘扬中华国饮之精粹,保护海峡两岸茶叶品牌,闽台茶人使命在肩、任重道远。未来,闽台产茶乡镇将就以下方面共同努力:增强茶叶卫生质量意识;保护植被,建设生态茶园,营造良好的茶叶生长环境;宣传推广茶叶有机、低碳种植模式,科学施肥用药,少用化肥、高氮素量肥,多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农家肥料、生物农药;科学种植、生产,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严把茶叶质量关,确保茶叶的健康饮用;加强闽台茶叶科技成果、茶文化等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缔结闽台茶乡联盟,共同把茶业做强、做大、做好、做优。

“缔结闽台茶乡联盟,加强闽台两地茶叶科技成果、茶文化等交流合作”等内容,作为《闽台茶乡共同宣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使闽台两地茶乡、茶企代表对未来两岸茶业合作的前景充满期待。安溪茶企代表、三和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荣山表示,台湾很多乡镇尤其是茶乡的特色与福建极为相似,可交流的地方很多,与台湾茶业的对接是安溪茶企的普遍意愿,对促进闽台茶业的多元化和相互提升意义重大。台湾茶乡代表则表示,台湾至今保持着“以茶代酒”、“以茶会友”的待客习俗,茶作为闽台两地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最合适不过,相信“共同宣言”将为两地茶乡人民及爱茶人士谈合作议发展提供助力,为闽台茶业实现优势互补打下良好的基础。

精选阅读

“茶园套种金银花”种植模式


笔者从重庆巫溪县中岗乡获悉,该乡推广试行的“茶园套种金银花”的种植模式,不但让茶农尝到当“药农”的滋味,收入比种植传统作物翻了两番,“钱袋子”鼓了。

据了解,茶园村是巫溪县有名的老茶叶种植和加工基地,村子也因此而得名。去年,该村提出“发展高品质茶叶,向传统产业要效益”的发展思路,引进该县知名的新茗茶业有限公司,改造老茶园300亩,新植茶树150亩,成功打造出优质茶叶基地450亩。

为充分利用茶园闲置土地,让茶农效益最大化,今年,该村发动茶农,组织成立了康丰中药材股份专业合作社,在茶园里面套中金银花,打造“茶山药海”,切实帮助农民增收。

“茶叶套种金银花可产生物理作用,不但能提高茶叶的产品质量,还可提升金银花的药用效果,可谓一举两得。”据茶元村村主任唐继军介绍,茶叶和金银花成熟采摘期不同,农户正好错时完成两样采摘。

唐继军说,一亩茶园每年可采摘鲜叶2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每公斤80元计算,每亩收入1600元。套种金银花后,每亩可产干花100公斤,按最低价格每公斤80元计算,每亩可收8000元。除去劳务费和加工费,每亩纯收入可达6100元,比种植玉米、红薯、马铃薯等传统农业收入翻了两番。

据悉,该村还计划建1个20亩金银花苗圃基地,育苗150万株,力争把金银花种植面积扩大到4000亩。同时,还拟将茶叶和金银花“混合”深加工,打造出一种“金银花茶”新型品牌上市。

茶园人工复合立体种植模式


这是一种以改善茶园微域生态环境,提高茶园单位面积产出为目标的时空结构型生态茶业建设模式。目前常见的复合种植方式有:

1.茶—防护林复合种植:即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树种如杉、湿地松、泡桐、合欢、托叶楹等,在茶园周边及茶园内布置成带状或网状的防护林带,以调节茶园小气候,增强茶树抵御害性天气的能力。

2.茶—经果林间作:在茶园中按适宜的密度间作适生条件与茶树基本一致、与茶树共生互利、没有共同病虫害、分枝高、春季展叶迟、生长快、效益高的果树或经济林木,如梨、栗、猕猴桃、柿、橡胶、乌桕、山苍子、杜仲等,配置成乔—灌两层结构,经果林不仅具有防护林的生态效益,而且能增加茶园收益。据各地测定,茶与经果林间作的综合经济效益比纯茶园高50%左右。

3.茶—草本作物套种:在茶树树冠覆盖度较小的幼龄茶园、台刈茶园和农村丛播稀植茶园中,套种具有固氮作用或经济效益高的草本作物,如花生、黄豆、绿肥、蔬菜及中药等,形成灌—草两层结构,既具有增加地面覆盖、保持水土和改良熟化土壤、促进茶树丰产结构形成的作用,又能提高这类茶园的土地利用率,增加茶园收益

山东日照探索出茶园种植新模式


茶叶是日照市特色农业之一,日照现有茶园12万亩,经科学区化研究,日照可种茶叶面积达30余万亩,其发展空间巨大。但在新茶园发展过程中,茶园遮荫和种植模式成为茶园大面积发展的一大障碍。虽然这几年利用间作花生、豆角、大姜等作物遮荫缓解了部分难题,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无公害茶叶生产的要求,迫切需要研究一种新的遮荫物和新的种植模式。

据市茶科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多年来对多种保墒模式和间作模式的试验研究,2008年日照市首次提出了草+膜的新茶园保墒模式和大行距单行玉米与大豆同穴间作的遮荫种植间作模式,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经济高效的新茶园种植路子。

具体做法是:茶籽播种后喷一遍800倍已草胺,再盖2-3公分的长湿麦秧后再盖膜,待茶籽出苗时破膜。该方法具有保墒、保温效果好,茶苗出苗快,且不易伤苗,同时减少茶行中杂草滋生。清明时在大茶行间作一行中棵玉米,玉米同穴播种2-3株大豆,株距在35公分。不仅茶树生长良好,而且玉米大豆经济效益客观,与间作花生相比,减少了茶园用药,实现了无公害茶叶生产,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良好,对北方茶园大面积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指导。此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较强的实用性,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重庆綦江:茶树种植的立体农业模式


3月31日讯 近年来,重庆綦江区永新镇在农业发展上不断追求创新,跳出了单一的农业模式,开创了“梨、茶、鸡”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农民亩产值立马翻倍了。

如今,綦江区永新镇跳出“圈块地种花收景区门票赚钱”这种简单模式,探索出了梨树下种茶树、茶树下养鸡的新型综合发展道路。

昨天,80余名记者编辑来到綦江永新镇一探究竟。据了解,1995年,为了发展产业促农增收,永新镇石坪村开始栽种梨树,而后梨子产业意外收获了“梨花经济”,带动了该村的乡村旅游。但“花无百日红”,怎样才能摆脱赏花旅游对花期的依赖?对此,永新镇做了积极思考和探索。

“位于石坪村的梨花山景区有3500亩梨树,尽管规模做大了,我们仍然不在赏花景区收费,同时我们还在部分梨花树下栽种了油菜花,丰富景区植被色彩。”永新镇党委书记张光强说,但是,想要让“赏花经济”可持续发展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梨树栽种的间隔距离较宽,其间长满了杂草,还要请工人除草,那我们就在梨树下套种茶树,除草这一人工费用便可省去,同时,进一步做深做细农业立体化,在树下养鸡,茶树上的虫喂鸡,鸡也成为了生态产品。”张光强细数着农业立体化发展的好处,他说,如果村民只种梨,亩产值在2000元左右,如果发展“梨、茶、鸡”,亩产值将提高1倍以上。

据了解,如今永新镇利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成功打造了1200亩的“梨、茶、鸡”立体化生态农业,下一步将大范围推广。

永新镇的探索之路仍未停歇,他们还准备在“梨、茶、鸡”的基础上,套种名贵中药材石斛。

“石斛是寄生植物,很多树上都可寄种,但最适合的还是梨树。目前镇上正在进行学习考察,计划下一步将对石斛进行引种。”张光强说,茶树的绿色不仅可以衬托白色的梨花,而且采茶体验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石斛花既漂亮花期又长,不仅可以延长赏花旅游时间,还可以盘活“赏花经济”,创造更大经济价值。

石坪村村民陈佐对“梨、茶、鸡”种养模式充满信心:“现在我种了10亩梨树,养了2000多只鸡,今后套种茶树,将增加1万元的纯收入。”

青岛王哥庄茶叶生产新模式助茶业腾飞


崂山区王哥庄街道茶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茶叶种植面积已发展到8600余亩,占全区三分之二以上,全街道共有崂山茶大、小加工企业200余家。崂山茶种植、加工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途径。但部分茶农缺乏科学、规范的田间管理技术,无法在种植环节上保证茶叶品质,同时茶农散户获取外界信息有限、销售渠道不畅,单枪匹马闯市场,好茶也难以卖到好价钱,茶叶增长不增收。为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多次组织人员深入调研,积极探索茶叶生产新模式,把打造知名品牌与带动农民致富紧密联系起来,先后推出了“公司+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合作模式,并最终形成了目前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基地+农户+农资经营者+茶商”经营管理新模式,在企业和农户之间搭建起了互动的平台,有力地加快了茶叶产业化步伐,实现了公司与茶农的双赢。

缘起:规范管理,提升崂山茶品质,破解增产不增收难题科学管理,龙头带动,有章可循。针对崂山茶分散经营、种植面积小、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近几年来,街道注重发挥崂山茶主产地和骨干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完善标准化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加大对崂池云峰、晓阳春、玉群、万来客等一批知名规模茶叶企业的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力度,并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2007年,街道茶叶龙头企业--崂池云峰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家新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法》,经国家工商行政部门审核,公司与自愿出资入股的30户茶农,正在崂山区率先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与上世纪50年代的合作社迥然不同,茶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基本组织形式是茶农、茶商、茶企、农资经营者按照股份制形式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模式。合作社以茶叶为中心,按统一标准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订购优质农资、交流生产技术、社员经营者订单销售,在有利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茶叶质量的同时,大大减少茶农单枪匹马闯市场的风险。成立全区首家专业合作社后,王哥庄街道以此为契机,在崂山区农林局和相关专家们的直接指导下,依据《农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国家绿色食品的要求,结合崂山区特有的地域环境,制定了《茶叶专业合作社章程》、《社员管理制度》、《茶园种植管理技术规程》、《崂山茶加工操作规程》等相关制度,还建立健全了车间加工、包装规程,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整套完善地内部管理制度。合作社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法制化良性发展的轨道。截止目前,全街道共成立13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其中,签约社员1852户,茶叶签约面积4754亩,入会会员每亩茶叶年均收入增加3000余元。

强化培训,提高合作社成员的从业素质。合作社多次聘请专家举办了多期“茶叶种植技术培训班”,采取设立茶叶技术宣传摊位、发放茶叶管理技术宣传材料等形式,向广大茶农详细讲解茶树从栽培、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到采摘等各个环节管理技术,提高了茶农从业素质。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种,提升崂山茶的内在品质

崂池云峰合作社于2006年投资60余万元,承包山林1000亩,美化硬化了基础道路,铺设了水利灌溉设施,标准化茶园初具规模。合作社还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抗寒耐冻》优良品种的选育。晓阳工贸有限公司合作社从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招聘茶叶本科大学生充实研究所技术力量,进行崂山茶叶的引种驯化和研究开发工作,并成功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崂山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及白茶等系列茶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崂山茶的种类结构,增加了消费者购买时的选择性。

发展:部门联动,扶持龙头企业,以点带面推进创建

开始成立全区首家茶业合作社起,王哥庄街道就一直坚持部门联动、推动依法创建工作的原则。街道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加强对茶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工商部门规范扶持茶业合作社的工商登记,财政、税务、交通、电力等部门做好相关的服务和扶持工作。街道还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农资产品的监管力度,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化肥进行了查处,从源头上保证了茶叶品质。在鲜茶集中交易区建立了晓望和桑园两个专业化鲜茶交易市场,使用茶叶农残检测仪,对每日进入市场交易的茶叶进行检测,对农药残留超标的鲜叶当即进行查处、销毁,有效地遏制了以往以次充好、鱼目混珠、药物残留超标的茶叶进入市场的现象。

展望:茶乡王哥庄争当崂山茶品质提升急先锋

茶叶卫生质量明显提高、茶叶检测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茶园管理成本大幅下降、茶叶制作技术显著提高,茶农每户平均增收2000元左右……崂池云峰、晓阳工贸、青岛玉群等茶业合作社成立后,这些可喜现象扑面而来,我们也期待茶乡王哥庄在提升崂山茶品质、打造崂山精品茶品牌上能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为什么台湾南部较少的茶叶种植


为什么台湾南部比北部的气候条件适合茶叶生长,但是为什么不去种。

经济因素:

1.清朝后期的台湾,茶叶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品,这大大促进了台湾北部的发展,于是产业重心便从原本的台湾南部移转到了台湾北部,对后来台湾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2.台湾北部市场广大,许多经济宽裕的消费者可以喝得起高档茶,而且很多相关产业(如:餐饮业、茶艺馆等等)对茶叶及相关产品的需求量也比台南大。在台湾北部种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运输成本。

在台北种植可以降低成本的依据:国民政府时期,随着台湾经济起飞,人们对于生活与饮食有了新的追求,茶艺馆在各地纷纷成立,成为人们游憩生活里重要的品茗空间。这使得原本以外销为主的台湾茶业转为以内销为主,使得停滞不前的茶业再次复苏。

历史因素:

1.台湾早有野生茶,根据诸罗县志(1717年)记载:“台湾中南部地方,海拔八百到五千尺的山地,有野生茶树,附近居民采其幼芽,简单加工制造,而作自家饮用。”这种野生茶就是所谓的“山茶”,目前仍可以在台湾中南部山区发现这种野生茶树,但与目前台湾农民栽种的茶树在品种上并无相关。

2.台湾目前所栽种的茶树品种,是距今两百多年前由福建移民所带来的,台湾早期的制茶技术亦是由福建师傅所传授。目前台湾所产制的乌龙茶、包种茶等茶类,其产制技术均来自中国福建省。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柯朝氏从福建武夷山引进茶种,种于今台北县瑞芳山区,相传为台湾北部制茶之始。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张氏兄弟从安溪引进纯种的铁观音茶,在木栅樟湖山种植,相传为今日木栅铁观音之始。

文化因素:

位于台北市文山区的木栅观光茶园是台湾第一座观光茶园,境内的猫空地区昔日曾为台北市最大产茶区之一,目前为茶艺及夜景胜地。

座落于台北县的坪林茶业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二座茶业博物馆。主要馆藏有茶事、茶史、茶艺等,涵盖茶叶的成份、茶树的品种、茶叶的分类、茶叶的产销、台湾茶园的分布、唐宋制茶器具、各代制茶法、现代制茶的过程等知识。

附:台湾各地区的茶叶生产状况:

台湾全境皆产茶。

最南端有满州乡(位于佳乐水海滨)产的港口茶。

台湾东部有两个知名茶区:一个在台东的鹿野,一个在花莲的瑞穗。这两个茶区是台湾近年来新兴发展的茶区,与休闲农业结合,境内沿途有民宿和观光饭店,是台湾民众假日休憩旅游的好去处。

在台湾中部,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乌龙茶区最具盛名。

在台湾北部,有几个重要的产茶区,生产多种名茶,包括新竹峨眉所产的白毫乌龙茶(当地称“碰风茶”)、台北县三峡的龙井茶、文山地区产的文山包种以及享有盛名的木栅铁观音茶。这几个地方所产的茶皆出自当地农友结合自然资源、配合了当地风土精心所制,表现了老祖宗的智慧和地方人文特色,可说是一乡一特色,极具品尝价值。

福建安溪:茶业专家齐聚中国茶都 共谋我国茶业发展之路


2017全国茶产业经济研讨会于本月21日在福建安溪成功召开,我国各地的茶业专家,齐聚在中国茶都,共同谋划我国茶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在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一、培养相关人才;二、打造全国品牌;三、调整商业模式。那么,我国茶产业未来该如何发展呢?一起来看看吧。

安溪县县长刘林

21日,第七届全国茶产业经济研讨会暨安溪铁观音发展高峰论坛在“中国茶都”福建安溪开幕。来自全国茶叶界的知名专家,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成员,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以及全国各地龙头茶企负责人和各主要产茶区政府领导近500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茶产业发展之路。

安溪县县长刘林霜表示,当前,正值中国茶产业转型提升、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素有“茶业界达沃斯”之称的全国茶产业经济研讨会暨安溪铁观音发展高峰论坛在安溪举办,“对于安溪茶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茶产业如何与金融资本对接、如何转型升级等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必将成为中国现代茶业建设的全新起点,有力推动中国茶产业转型提升、跨越发展。”

开幕式上,安溪县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签订共同加快安溪茶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将方发挥自身拥有的技术人才优势,以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研究开发等方式,助推安溪茶产业发展。

此次研讨会上,经济学博士陈富桥代表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重磅发布了《中高收入群体茶叶消费行为与升级方向》深度研究报告,报告深度解析了中高收入群体的茶叶购买与消费行为特征,通过对这一最有消费实力的群体的分析,揭示未来的消费升级方向,进而提出市场开发与引导策略。

安溪县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研讨会议题新颖,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活动丰富充实,形式新颖多样,纵观茶产业全局,对中国茶产业业态创新和转型升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安溪是铁观音的故乡。2016年安溪涉茶总产值达148亿元,连续8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并以1424.38亿元的品牌价值蝉联中国区域品牌价值茶叶类首位,安溪入选2017年“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安溪铁观音,好喝一声轻”的品牌口号响彻大江南北。

近年来,安溪县委、县政府在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安溪经验”、“安溪样本”,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次研讨会期间,安溪打造茶庄园,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八马茶业转型发展的经验在会上进行交流,为与会人员贡献了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锦囊妙计,引起与会专家、学者、企业家们的共鸣。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承办。

大邑建成上千亩福建铁观音种植基地


继去年首次从福建引种名贵铁观音试种成功后,日前,大邑县雾山林业公司投入上千万元在大邑县雾山乡建成上千亩铁观音种植基地,填补了我市乌龙茶系列这一空白。今年9月份,市民就可以喝上成都产的铁观音了。

另悉,结合雾山文化旅游开发,三年内该县将建成以铁观音为主的上万亩优质无公害生态茶叶种植基地,解决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经济效益高 最高能卖4000元/公斤

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雾山乡大烛村,记者见到了一片片呈阶梯状分布的铁观音基地。据介绍,继去年试种成功后,该县请来相关专家对当地气候、土壤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雾山适合种植铁观音的结论。今年1月和3月,雾山林业公司从福建分两批引进了约700万株铁观音和台湾软枝乌龙茶苗种在大烛村茶叶基地。同时从福建请来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坐镇,进行手把手的技术指导。

“铁观音茶叶的栽种、采摘技术要领和四川传统的茶不一样,现在这些茶苗长势都很好。”福建来的技术人员李顺明告诉记者。大邑县雾山林业开发公司副总杨胜介绍,这两批茶将于今年八九月份采摘,“铁观音每公斤的售价在600元至4000元,价值很高,其提纯的茶多酚也达80万元一吨,目前公司正在选址准备建设优质无公害茶叶精深加工及茶多酚提取加工厂。”

促进农民增收 挣工资+以后赚旅游钱

“还是在这里打工好,既能在家照顾娃娃,又赚了钱,比出去打工好多了。”30多岁的杨玉华扛着锄头刚从茶叶地里出来准备回家做饭。她告诉记者,她家的20来亩地租出去种茶叶,每亩地一年租金310元,她家已经领了半年3000多元的租金,现在她老公在基地当工人,每月有500元的工资,她则给公司当临工,做些挖地、整地的简单活,每天有20元收入。“以后雾山旅游发展起来了,我还想搞农家乐,游人耍累了,可以到我们这里来参观茶园,在我们农家吃祝”据介绍,目前该茶叶基地的400个工人几乎都是雾山旅游开发涉及的失地农民,他们边学技术边当农业工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快乐地劳作,都想早日把茶叶基地建成吸引游客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胜地。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1445.html

上一篇:加工无公害茶叶的技术

下一篇:金坛雀舌炒制工艺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