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加工无公害茶叶的技术

2020-09-30

1、加工厂的要求。加工厂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米以上,离开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100米以上,离开交通主干道20米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要求水源清洁、充足、日照充分。初制加工厂宜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带,兼顾交通、生活、通讯的便利。加工厂应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无关人员不宜进入生产区。加工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厂区环境需绿化。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墙壁无污垢。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茶季前应全面清洗消毒一次。茶叶仓库应具有密闭、防潮功能,有条件的用冷藏库贮存茶叶,保存温度5℃左右。加工车间应用采光良好,灯光照度达到500lx以上。加工厂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

2、加工设备的要求。应选用环保型的名优茶加工机械设备,如多功能机、杀青机、整条机等。大宗茶类加工设备的炉灶间、热风炉应设在加工车间墙外,新购设备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

3、加工人员要求。加工人员上岗前经过生产培训,掌握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每年度均进行健康检查。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场所应洗手、更衣、换鞋、带帽。

4、加工技术。鲜叶应来自无公害茶园,不宜与其他来路不明的鲜叶混合。鲜叶和毛茶严格按验收标准收购,不能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品质劣变的鲜叶和茶叶进行加工。鲜叶应合理贮青,地面贮青鲜叶堆放厚度不宜超过30cm,根据有关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加工条、扁、针、卷曲型名优茶和炒青、烘青茶。按鲜叶品种、等级或原料情况,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正常。加工过程中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包装材料要符合食品要求。

5、农户加工要求。应有专用场地加工茶叶,有阻止家禽、家畜出入加工场所的设施。加工场地在加工期间不应存放其他杂物。加工茶叶的锅、灶应专用,不应使用日常生活炊具加工茶叶。加工过程中应保持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炒制茶业前应用饮用水洗手,进入加工场地应换鞋,加工处不宜抽烟和随地吐痰。成品茶要存放在干燥、密闭、避光、阴凉的地方。不使用报纸等油墨印刷的纸张包装茶叶,不允许使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材料包装茶叶。提倡改农户分散加工为集中统一按标准加工。

Cy316.com延伸阅读

无公害茶叶的加工贮藏技术


一、无公害茶叶的加工

1.加工厂的选择。茶厂要远离厕所、粪池、垃圾场、畜牧场、居民区,避开常规农田;常规茶园以及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等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污染源;加工厂周围地区要禁用气雾杀虫剂、有机磷、有机氯类杀虫剂。由于加工车间卫生需要,所以厂区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以及水质水源达到饮用水的要求。厂区要求:周围生态环境良好,没有尘土飞扬,绿化和美化厂区周围的环境,主要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厂区排水要良好。

2.加工车间的要求。车间要空气流通,光线明亮,墙壁与地面要保持光洁,便于清洗。加工茶叶使用的机械、用具等设备必须用不含有污染物的材料制成。使用前必须清水洗净,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和加工结束后,各种设备必须保持干净卫生。厂内要设立相应的更衣、洗涤、照明、防潮、防霉、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堆放垃圾的设施。消灭害虫要采用物理、机械和生物方法。加工厂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和记录制度。

3.加工人员的要求。从事无公害茶叶生产的人员,必须经过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加工培训,树立无公害茶叶加工的基本观念,熟悉和掌握无公害茶叶加工的操作规程和技能。对于直接从事无公害茶叶加工的人员,在上岗前和每一年度均要进行体检,健康合格者才能上岗,传染病或有其他疾病患者不能上岗。加工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洗手、更衣、换鞋、戴工作帽和口罩。

4.鲜叶原料。无公害茶叶原料必须来自无公害茶园,避免与常规茶园混合。鲜叶进厂由验收员进行验收,根据其品种、老嫩度、匀净度、新鲜度等,进行定级、称重、登记、归堆、分别摊放。对老嫩混杂或因发热红变等鲜度较差的叶子,应另行摊放,作降级处理。如有机油、汽油污染的鲜叶,不能作为无公害茶的制茶原料。鲜叶原料要新鲜、清洁,不夹带蒂头、茶果和老叶等夹杂物。盛装鲜叶的器具应采用清洁、通风性能好的竹编茶篮或篓筐。不得使用布袋、塑料袋等软包装材料。鲜叶盛装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轻放、轻压,以减少机械损伤。切忌紧压、日晒、雨淋,避免鲜叶升温变质,影响产品质量。避免鲜叶在贮运中被污染。

5.加工工艺及要求。来自无公害茶园和常规茶园的鲜叶原料不得混合加工。如果一个茶叶加工厂既要加工无公害茶叶,又要加工常规茶叶,必须错开加工日期,原则上两种茶叶不得在同一天加工。加工工艺要合理,根据茶叶产品的标准,按鲜叶原料的品种等级,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的质量。

6.无公害茶叶的包装。无公害茶叶的包装必须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同一批茶叶,其包装的样式、尺寸大小、包装材料、净重等必须一致。包装上要有标签,其内容是:茶叶名称、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净含量、厂名、厂址、批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接触茶叶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所有包装材料不能受杀菌剂、杀虫剂、防腐剂、熏蒸剂等物品的污染,防止引入二次污染源。无公害茶叶的包装材料主要有:纸板、聚乙烯(PE)、铝箔复合物、马口铁茶筒、白板纸、内衬材料及捆扎材料等。接触茶叶产品的包装材料必须有保鲜性能,如防潮、隔氧等,还要无异味。不得用聚氯乙烯(PVC)和混有氯氟碳化合物(CFC)的膨化聚苯乙烯等作包装材料。

二、无公害茶叶的贮存

茶是一种经过加工处理的农产品,具有鲜爽清雅的自然风味,在贮藏过程中稍有不当,就会失去原有的风味。影响茶叶变质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线。在茶叶的贮藏保鲜中,要尽可能的减少这些因子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延长茶叶的食用价值。贮藏期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茶叶必须干燥。茶叶包装前含水量必须控制在5%--6%。当含水量达7%时,任何保鲜技术和包装材料,都无法保持茶叶的新鲜风味。茶叶含水量达10%时,茶叶的霉变速度就加快。

2.低温贮藏。低温可以降低茶叶变质的速度。各地经验表明,茶叶贮藏温度一般应控制在5℃以下,最好是在-10℃的冷库或冷柜中贮藏,才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茶叶风味不变。

3.低湿环境。茶叶具有疏松多孔、表面极易吸附水分的特性。在湿度高的环境中,茶叶因吸潮而使含水量增加。因此,茶叶包装应选用防水材料好的产品,并将茶叶贮藏在相对湿度为30%--50%的环境中。

4.低氧环境。氧气会使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如脂类、茶多酚、维生素C等氧化,使茶叶变质。因此,茶叶包装贮藏容器内的氧气含量应控制在0.1%,基本上处于无氧状态为好。

5.避光贮藏。光能引起茶叶中叶绿素等物质的氧化,使茶叶的绿色退去而变为棕黄色。光还能使茶叶变为“日晒味”,导致茶叶香气降低。因此,茶叶应避光保存。

无公害茶叶的加工技术


无公害茶叶的加工

1.加工厂的选择。茶厂要远离厕所、粪池、垃圾场、畜牧场、居民区,避开常规农田;常规茶园以及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等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污染源;加工厂周围地区要禁用气雾杀虫剂、有机磷、有机氯类杀虫剂。由于加工车间卫生需要,所以厂区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以及水质水源达到饮用水的要求。厂区要求:周围生态环境良好,没有尘土飞扬,绿化和美化厂区周围的环境,主要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厂区排水要良好。

2.加工车间的要求。车间要空气流通,光线明亮,墙壁与地面要保持光洁,便于清洗。加工茶叶使用的机械、用具等设备必须用不含有污染物的材料制成。使用前必须清水洗净,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和加工结束后,各种设备必须保持干净卫生。厂内要设立相应的更衣、洗涤、照明、防潮、防霉、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堆放垃圾的设施。消灭害虫要采用物理、机械和生物方法。加工厂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和记录制度。

3.加工人员的要求。从事无公害茶叶生产的人员,必须经过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加工培训,树立无公害茶叶加工的基本观念,熟悉和掌握无公害茶叶加工的操作规程和技能。对于直接从事无公害茶叶加工的人员,在上岗前和每一年度均要进行体检,健康合格者才能上岗,传染病或有其他疾病患者不能上岗。加工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洗手、更衣、换鞋、戴工作帽和口罩。

4.鲜叶原料。无公害茶叶原料必须来自无公害茶园,避免与常规茶园混合。鲜叶进厂由验收员进行验收,根据其品种、老嫩度、匀净度、新鲜度等,进行定级、称重、登记、归堆、分别摊放。对老嫩混杂或因发热红变等鲜度较差的叶子,应另行摊放,作降级处理。如有机油、汽油污染的鲜叶,不能作为无公害茶的制茶原料。鲜叶原料要新鲜、清洁,不夹带蒂头、茶果和老叶等夹杂物。盛装鲜叶的器具应采用清洁、通风性能好的竹编茶篮或篓筐。不得使用布袋、塑料袋等软包装材料。鲜叶盛装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轻放、轻压,以减少机械损伤。切忌紧压、日晒、雨淋,避免鲜叶升温变质,影响产品质量。避免鲜叶在贮运中被污染。

5.加工工艺及要求。来自无公害茶园和常规茶园的鲜叶原料不得混合加工。如果一个茶叶加工厂既要加工无公害茶叶,又要加工常规茶叶,必须错开加工日期,原则上两种茶叶不得在同一天加工。加工工艺要合理,根据茶叶产品的标准,按鲜叶原料的品种等级,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的质量。

6.无公害茶叶的包装。无公害茶叶的包装必须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同一批茶叶,其包装的样式、尺寸大小、包装材料、净重等必须一致。包装上要有标签,其内容是:茶叶名称、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净含量、厂名、厂址、批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接触茶叶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所有包装材料不能受杀菌剂、杀虫剂、防腐剂、熏蒸剂等物品的污染,防止引入二次污染源。无公害茶叶的包装材料主要有:纸板、聚乙烯(PE)、铝箔复合物、马口铁茶筒、白板纸、内衬材料及捆扎材料等。接触茶叶产品的包装材料必须有保鲜性能,如防潮、隔氧等,还要无异味。不得用聚氯乙烯(PVC)和混有氯氟碳化合物(CFC)的膨化聚苯乙烯等作包装材料。

揭秘:茶叶的无公害加工制作技术


茶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除了它是受人们欢迎的一种好饮料外,还因为它对人体能起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那么怎样加工茶叶呢?现将茶叶的无公害加工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加工厂建设

加工厂要远离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等50米以上,远离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100米以上,远离交通主干道20米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要求水源清洁、充足,日照充分。

初制加工厂宜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带,兼顾交通、生活、通讯的便利。加工厂应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无关人员不宜进入生产区。加工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厂区环境需绿化。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墙壁无污垢。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茶季前应全面清洗消毒一次。茶叶仓库应具有密闭、防潮功能,有条件的用冷藏库贮存茶叶,保存温度5℃左右。加工车间应用采光良好,灯光照度达到500L x 以上(注:光照度简称照度,指受光表面上光通量的面密度,是表示受光表面被照亮程度的一个量,L x 是表示照度的单位代号。一般1个L x 为1支蜡烛发出的亮度).加工厂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

加工设备

茶叶的加工设备应选用环保型的名优茶加工机械设备,如多功能机、杀青机、整条机等。大宗茶类加工设备的炉灶间、热风炉应设在加工车间墙外,新购设备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

人员要求

加工人员上岗前应经过生产培训,掌握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每年度均进行健康检查。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场所应洗手、更衣、换鞋、带帽。

加工技术

鲜叶应来自无公害茶园,不宜与其他来路不明的鲜叶混合。鲜叶和毛茶严格按验收标准收购,不能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品质劣变的鲜叶和茶叶进行加工。鲜叶应合理贮青,地面贮青鲜叶堆放厚度不宜超过30厘米,根据有关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加工条、扁、针、卷曲型名优茶和炒青、烘青茶。按鲜叶品种、等级或原料情况,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正常。加工过程中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包装材料要符合食品要求。

农户加工

农户加工应有专用场地加工茶叶,有阻止家禽、家畜出入加工场所的设施。加工场地在加工期间不应存放其他杂物。加工茶叶的锅、灶应专用,不应使用日常生活炊具加工茶叶。加工过程中应保持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炒制茶叶前应用饮用水洗手,进入加工场地应换鞋,加工处不宜抽烟和随地吐痰。成品茶要存放在干燥、密闭、避光、阴凉的地方。不使用报纸等油墨印刷的纸张包装茶叶,不允许使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材料包装茶叶。提倡改农户分散加工为集中统一按标准加工。

无公害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新、阮建云、傅尚文、卢振辉、韩文炎。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茶叶加工的加工厂、人员、加工技术以及农户加工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茶叶初制和精制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1680食品包装用纸卫生标准

BG/T18204.21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户加工homeprocessing

茶农自采或收购鲜叶,在家庭中加工茶叶。

3.2

燃气设备equipmentusingfuelgas

以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或城市煤气为燃料的茶叶加工设备或锅炉。

3.3

燃油设备equipmentusingfueloil

以柴油或重油为加热燃料的茶叶加工设备或锅炉。

3.4

芳香植物aromaticplant

其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内能分泌和积累挥发性芳香物质,可作为日常生活和食品工业用赋香原料的一类植物。

4、要求

4.1加工厂

4.1.1茶叶加工厂所处的大气环境不低于GB3095-1996中规定的三级标准要求。

4.1.2加工厂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m以上,离开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100m以上,离开交通主干道20m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要求水源清洁、充足、日照充分。

4.1.3茶叶加工中直接用水、冲洗加工设备和厂房用水要达到GB5749的要求。

4.1.4加工厂的设计应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八条的要求。建筑应符合工业或民用建筑要求。

4.1.5初制加工厂宜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带,兼顾交通、生活、通讯的便利。

4.1.6根据加工要求布局厂房和设备。加工区应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无关人员不宜进入生产区。

4.1.7加工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厂区环境需绿化。

4.1.8应有与加工产品、数量相适应的加工、包装厂房、场地,厂房面积不应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墙壁无污垢。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茶季前应全面清洗消毒一次。

4.1.9加工厂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成品和半成品仓库或场地。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放置,不得混放。茶叶仓库应具有密闭、防潮功能,推荐使用冷藏库贮存茶叶,保存温度5℃左右。

4.1.10灰尘较大的车间宜安装换气扇或除尘设备,室内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不得超过10mg/立方米。

4.1.11加工车间应采光良好、灯光明亮,照度达到500lx以上。测定按GB/T18204.21规定执行。

4.1.12加工厂内不应堆放生产资料和杂物。

4.1.13加工厂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相应的更衣、盥洗、照明、防蝇、防鼠、防蟑螂、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厕所有化粪池。

4.2加工设备

4.2.1不宜使用铅及铅锑合金、铅青铜、锰黄铜、铅黄铜、铸铝及铝合金材料制造接触茶叶的加工零部件。不宜用铜质材料制造红碎茶转子机类强烈摩擦的零部件。

4.2.2大宗茶类加工设备的炉灶间、热风炉应设在加工车间墙外,有压锅炉另设锅炉间。

4.2.3燃油设备的油箱、燃气设备的钢瓶和锅炉等易燃易爆设施与加工车间至少留有3m的安全距离。

4.2.4强烈震动的加工设备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可分离安装的大型风机设在车间外,车间内噪声不得超过80dB。

4.2.5允许使用竹子、藤条、无异味木材等天然材料和不锈钢、食品级塑料制面的器具和工具,所有器具和工具应清洗干净后使用。

4.2.6新购设备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

4.2.7定期润滑零、部件每次加油应适量,不得外溢。

4.3加工人员

4.3.1加工人员上岗前应经过生产培训,掌握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

4.3.2加工人员上岗前和每年度均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能上岗。

4.3.3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场所应洗手、更衣、换鞋、带帽。离开车间时应换下工作衣、帽和鞋,存放在更衣室内。加工、包装场所不宜吸烟和随地吐痰,不得在加工和包装场所用餐和进食食品。

4.3.4包装、精制车间人员需戴口罩上岗。

4.4加工技术

4.4.1鲜叶应来自无公害茶园,不宜与其他来路不明的鲜叶混合。鲜叶和毛茶严格按验收标准收购,不宜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品质劣变的鲜叶和茶叶进行加工。

4.4.2鲜叶应合理贮青,地面贮青鲜叶堆放厚度不宜超过30cm,设备贮青按设备要求操作,鲜叶不宜与地面直接接触。贮青地面和设备应清洁、干净。

4.4.3根据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加工。按鲜叶品种、等级或原料情况,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正常。加工过程中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

4.4.4宜采用现有加工方法包括自然发酵和微生物等方法加工茶叶及茶制品;宜用芳香植物窨制茶叶。

4.4.5包装材料符合食品要求,直接接触茶叶的包装用纸达到GB11680的要求。

4.4.6加工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不污染环境。

4.5农户加工

4.5.1应有专用场地加工茶叶,加工场地应宽敞、明亮、干净,地面硬实、平整,墙面洁净无污垢。加工场地无异味,有阻止家禽、家畜及宠物出入加工场所的设施。

4.5.2加工场地在加工期间不应存放其他杂物。加工设备、用具、器具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在茶季开始前应全面、彻底清扫加工场地,清洁盛放器具加工设备和加工用具,除去防锈油和锈斑。加工期间应坚持每天至少清扫一次。

4.5.3加工茶叶的锅、灶应专用,不应使用日常生活灶具加工茶叶。炉灶处设灰坑,避免燃料、灰尘污染茶叶。烟囱口设在室外。

4.5.4应有足够的摊叶、盛放茶叶的器具,加工过程中应保持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

4.5.5炒制茶叶前应用饮用水洗手,进入加工场地应换鞋,加工处不宜抽烟和随地吐痰。患有传染病和皮肤病者不得进行茶叶加工和包装作业。

4.5.6成品茶要存放在干燥、密闭、避光、阴凉的地方或器皿里,防止茶叶受潮变质、吸附异味。

4.5.7不使用报纸等油墨印刷的纸张包装茶叶,包装用纸达到GB11680的要求。不允许使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材料包装茶叶。不应使用盛装过其他物品的食品袋包装茶叶。重复包装茶叶的布袋使用前应清洗干净。

4.5.8宜建立规范的茶叶加工厂,改农户分散加工为集中加工。

无公害食品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新、阮建云、傅尚文、卢振辉、韩文炎。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茶叶加工的加工厂、人员、加工技术以及农户加工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茶叶初制和精制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1680 食品包装用纸卫生标准

BG/T 18204.21 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户加工 home processing

茶农自采或收购鲜叶,在家庭中加工茶叶。

3.2

燃气设备 equipment using fuel gas

以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或城市煤气为燃料的茶叶加工设备或锅炉。

3.3

燃油设备 equipment using fuel oil

以柴油或重油为加热燃料的茶叶加工设备或锅炉。

3.4

芳香植物 aromatic plant

其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内能分泌和积累挥发性芳香物质,可作为日常生活和食品工业用赋香原料的一类植物。

4、要求

4.1 加工厂

4.1.1 茶叶加工厂所处的大气环境不低于GB 3095-1996中规定的三级标准要求。

4.1.2 加工厂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m以上,离开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100m以上,离开交通主干道20m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要求水源清洁、充足、日照充分。

4.1.3 茶叶加工中直接用水、冲洗加工设备和厂房用水要达到GB 5749的要求。

4.1.4 加工厂的设计应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八条的要求。建筑应符合工业或民用建筑要求。

4.1.5 初制加工厂宜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带,兼顾交通、生活、通讯的便利。

4.1.6 根据加工要求布局厂房和设备。加工区应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无关人员不宜进入生产区。

4.1.7 加工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厂区环境需绿化。

4.1.8 应有与加工产品、数量相适应的加工、包装厂房、场地,厂房面积不应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墙壁无污垢。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茶季前应全面清洗消毒一次。

4.1.9 加工厂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成品和半成品仓库或场地。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放置,不得混放。茶叶仓库应具有密闭、防潮功能,推荐使用冷藏库贮存茶叶,保存温度5℃左右。

4.1.10 灰尘较大的车间宜安装换气扇或除尘设备,室内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不得超过10mg/立方米。

4.1.11 加工车间应采光良好、灯光明亮,照度达到500lx以上。测定按GB/T 18204.21规定执行。

4.1.12 加工厂内不应堆放生产资料和杂物。

4.1.13 加工厂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相应的更衣、盥洗、照明、防蝇、防鼠、防蟑螂、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厕所有化粪池。

4.2 加工设备

4.2.1 不宜使用铅及铅锑合金、铅青铜、锰黄铜、铅黄铜、铸铝及铝合金材料制造接触茶叶的加工零部件。不宜用铜质材料制造红碎茶转子机类强烈摩擦的零部件。

4.2.2 大宗茶类加工设备的炉灶间、热风炉应设在加工车间墙外,有压锅炉另设锅炉间。

4.2.3 燃油设备的油箱、燃气设备的钢瓶和锅炉等易燃易爆设施与加工车间至少留有3m的安全距离。

4.2.4 强烈震动的加工设备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可分离安装的大型风机设在车间外,车间内噪声不得超过80dB。

4.2.5 允许使用竹子、藤条、无异味木材等天然材料和不锈钢、食品级塑料制面的器具和工具,所有器具和工具应清洗干净后使用。

4.2.6 新购设备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

4.2.7 定期润滑零、部件每次加油应适量,不得外溢。

4.3 加工人员

4.3.1 加工人员上岗前应经过生产培训,掌握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

4.3.2 加工人员上岗前和每年度均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能上岗。

4.3.3 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场所应洗手、更衣、换鞋、带帽。离开车间时应换下工作衣、帽和鞋,存放在更衣室内。加工、包装场所不宜吸烟和随地吐痰,不得在加工和包装场所用餐和进食食品。

4.3.4 包装、精制车间人员需戴口罩上岗。

4.4 加工技术

4.4.1 鲜叶应来自无公害茶园,不宜与其他来路不明的鲜叶混合。鲜叶和毛茶严格按验收标准收购,不宜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品质劣变的鲜叶和茶叶进行加工。

4.4.2 鲜叶应合理贮青,地面贮青鲜叶堆放厚度不宜超过30cm,设备贮青按设备要求操作,鲜叶不宜与地面直接接触。贮青地面和设备应清洁、干净。

4.4.3 根据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加工。按鲜叶品种、等级或原料情况,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正常。加工过程中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

4.4.4 宜采用现有加工方法包括自然发酵和微生物等方法加工茶叶及茶制品;宜用芳香植物窨制茶叶。

4.4.5 包装材料符合食品要求,直接接触茶叶的包装用纸达到GB 11680的要求。

4.4.6 加工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不污染环境。

4.5 农户加工

4.5.1 应有专用场地加工茶叶,加工场地应宽敞、明亮、干净,地面硬实、平整,墙面洁净无污垢。加工场地无异味,有阻止家禽、家畜及宠物出入加工场所的设施。

4.5.2 加工场地在加工期间不应存放其他杂物。加工设备、用具、器具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在茶季开始前应全面、彻底清扫加工场地,清洁盛放器具加工设备和加工用具,除去防锈油和锈斑。加工期间应坚持每天至少清扫一次。

4.5.3 加工茶叶的锅、灶应专用,不应使用日常生活灶具加工茶叶。炉灶处设灰坑,避免燃料、灰尘污染茶叶。烟囱口设在室外。

4.5.4 应有足够的摊叶、盛放茶叶的器具,加工过程中应保持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

4.5.5 炒制茶叶前应用饮用水洗手,进入加工场地应换鞋,加工处不宜抽烟和随地吐痰。患有传染病和皮肤病者不得进行茶叶加工和包装作业。

4.5.6 成品茶要存放在干燥、密闭、避光、阴凉的地方或器皿里,防止茶叶受潮变质、吸附异味。

4.5.7 不使用报纸等油墨印刷的纸张包装茶叶,包装用纸达到GB 11680的要求。不允许使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材料包装茶叶。不应使用盛装过其他物品的食品袋包装茶叶。重复包装茶叶的布袋使用前应清洗干净。

4.5.8 宜建立规范的茶叶加工厂,改农户分散加工为集中加工。

无公害茶叶施肥技术


一、有机肥作为无公害茶叶生产的主要基肥

1、施用商品有机肥和商品微生物有机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有生产许可证的,经过省农业厅肥料登记的,在有效期范围内的肥料,这样可以保证质量和肥料效果,一般亩施用商品有机肥或商品微生物优质有机肥量在100-150kg,作基肥施用。

2、施用自制有机肥:经充分腐熟的生活垃圾,鸡、鸭、猪、牛的粪便自制有机肥,成本低廉,又可改善卫生环境,是值得推广的重要措施之一。用这些有机肥作基肥,要在9-11月份结合茶园深翻改土或开春前挖条穴施用,一般亩用1500-2500kg。

3、秸秆回田:在新植茶园、幼龄茶园和成年茶园的平台上,铺上一层水稻收割后遗留下来的稻草进行回田。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和茶园中的水分过度蒸发;又可以防止杂草生长所带来争水、争肥和争空间的不利一面;稻草腐烂后自然回田还是非常好的有机肥。

4、种植经济绿肥:在新植茶园和幼龄茶园的平台和梯壁套种如圆叶决明、羽叶决明、平托花生、印度豇豆等豆科经济绿肥,在初花产量最高时回田,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源。

二、合理施用化肥

1、施肥的原则:茶树因树龄、树势、产量指标,茶园土壤,所制茶类,种植密度而不同,施肥的数量和方法也有所不同,所以施肥应掌握重施基肥,适施追肥,分期追肥,多肥配合,深浅适宜的施肥原则。

2、施肥的时间与数量:为了满足茶树生长周期需要的各种肥料,秋冬施基肥以有机肥、磷钾肥为主,配合部分复合肥,一般根据茶树新梢生长轮次和需肥的连续性,在各轮新梢生长前,及时分批施用追肥,一般全年3次,以速效性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和根外追肥,促进茶芽萌发。

三、根外喷肥

夏秋茶期间雨量较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快,茶树对土壤中的养分吸收较慢,此时除正常的施肥外,可隔5-7天进行一次根外喷肥,亩用0.5-1%的尿素水溶液50-100kg进行根外叶面喷肥,还可掺与少量农药一起进行,并可达到防治病虫害的良好效果。

无公害茶叶制作技术


茶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除了它是受人们欢迎的一种好饮料外,还因为它对人体能起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那么怎样加工茶叶呢?现将茶叶的无公害加工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加工厂建设

加工厂要远离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等50米以上,远离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100米以上,远离交通主干道20米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要求水源清洁、充足,日照充分。

初制加工厂宜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带,兼顾交通、生活、通讯的便利。加工厂应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无关人员不宜进入生产区。加工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厂区环境需绿化。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墙壁无污垢。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茶季前应全面清洗消毒一次。茶叶仓库应具有密闭、防潮功能,有条件的用冷藏库贮存茶叶,保存温度5℃左右。加工车间应用采光良好,灯光照度达到500L x 以上(注:光照度简称照度,指受光表面上光通量的面密度,是表示受光表面被照亮程度的一个量,L x 是表示照度的单位代号。一般1个L x 为1支蜡烛发出的亮度)。加工厂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

加工设备

茶叶的加工设备应选用环保型的名优茶加工机械设备,如多功能机、杀青机、整条机等。大宗茶类加工设备的炉灶间、热风炉应设在加工车间墙外,新购设备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

人员要求

加工人员上岗前应经过生产培训,掌握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每年度均进行健康检查。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场所应洗手、更衣、换鞋、带帽。

加工技术

鲜叶应来自无公害茶园,不宜与其他来路不明的鲜叶混合。鲜叶和毛茶严格按验收标准收购,不能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品质劣变的鲜叶和茶叶进行加工。鲜叶应合理贮青,地面贮青鲜叶堆放厚度不宜超过30厘米,根据有关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加工条、扁、针、卷曲型名优茶和炒青、烘青茶。按鲜叶品种、等级或原料情况,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正常。加工过程中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包装材料要符合食品要求。

农户加工

农户加工应有专用场地加工茶叶,有阻止家禽、家畜出入加工场所的设施。加工场地在加工期间不应存放其他杂物。加工茶叶的锅、灶应专用,不应使用日常生活炊具加工茶叶。加工过程中应保持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炒制茶叶前应用饮用水洗手,进入加工场地应换鞋,加工处不宜抽烟和随地吐痰。成品茶要存放在干燥、密闭、避光、阴凉的地方。不使用报纸等油墨印刷的纸张包装茶叶,不允许使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材料包装茶叶。提倡改农户分散加工为集中统一按标准加工。

无公害茶叶的防虫技术


自古我国人民就有饮茶的习惯。茶叶清香怡人、消渴解暑,深受人们的青睐,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能喝到茶,更希望能够喝到绿色的,没有污染的好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公害茶叶。无公害茶叶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经过检查后,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指标符合2005年制定的GB2762和GB2763茶叶卫生标准要求的成品茶叶。这类茶叶具有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霉变。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无公害茶叶的防虫技术

一、以采(剪)控虫。及时采摘,合理修剪,台刈可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抑制喜湿或喜郁闭条件的黑刺粉虱、介壳虫等发生。可减轻蚜虫、小绿叶蝉、象甲等多种危险性病虫危害。对有虫芽叶要重采、强采。夏秋季节要尽量多采摘、少留叶。秋季如害虫多,可延长采摘,适当推迟封园。

二、以耕灭虫。一般夏秋季节翻土1~2次为宜。对丽纹象甲发生严重的地块,在春茶开采前深翻一次,能大量减少害虫的发生。冬季结合施用有机肥进行深耕培土,将蛴螬、象甲类幼虫暴露于地面,使之因环境不适而死亡或遭天敌捕食。翻土时适当镇压,造成虫蛹机械死亡或翌年无法羽化出土。

三、以肥抗虫。施用有机氮肥可提高茶树对茶橙瘿螨的抗性;施用石灰不利于蓟马、叶蝉的生存;磷矿粉浸提液作根外追肥可杀伤红蜘蛛。重施基肥,合理追施春肥、夏肥、秋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平衡施用,并注意排渍和灌水防旱,可显著提高抗虫能力。

四、以“种”防虫。即采用适当的种植方式减少病虫发生。如开辟新园时用无病虫的苗木,尽量采取丛栽或条栽的方式,避免过度密植,创造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茶园合理间作,防止大面积单一种植,以保持较丰富的自然植被,减少病虫大发生的机率。但在小绿叶蝉发生严重的茶区,茶园不宜间作花生和豆科作物。斜纹夜蛾发生地区不宜与红薯间作。

五、以“虫”治虫。保护天敌资源,如对修剪、台刈下的枝叶,可先堆在茶园附近,以利天敌返回茶园;人工摘除的卵块、虫包、护囊等有不少天敌寄主,放在四周有水包围的坛、钵中,待寄生蜂和寄生蝇羽化飞出后再行处理;用草把收集蜘蛛,释放于茶园防治害虫;人工招引益鸟啄食茶园害虫;保护蝌蚪和青蛙以及养鸡鸭防治茶蚕等。可人工大量繁殖和释放天敌,如茶尺蠖绒茧蜂、赤眼蜂、草蛉、食虫瓢虫及农田螂蜂、捕食螨等。还可引种天敌昆虫,开发和利用生物制剂防治害虫。如苏云金杆菌制剂和病毒制剂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害虫,白僵菌防治茶丽纹象甲和假眼小绿叶蝉,真菌制剂防治黑刺粉虱等。另外可大量繁殖病原微生物,并加工成生物农药加以利用。

六、以捕(诱)杀虫。如捕打大尺蠖成虫,还可捕捉其老龄幼虫。早春采除茶毛虫卵块,捕杀茶毛虫及刺蛾的群集幼虫,捏杀卷叶蛾虫包、蓑蛾虫袋,还可点灯诱杀成虫。

无公害茶叶的贮藏技术


无公害茶叶的贮存

茶是一种经过加工处理的农产品,具有鲜爽清雅的自然风味,在贮藏过程中稍有不当,就会失去原有的风味。影响茶叶变质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线。在茶叶的贮藏保鲜中,要尽可能的减少这些因子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延长茶叶的食用价值。贮藏期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茶叶必须干燥。茶叶包装前含水量必须控制在5%--6%。当含水量达7%时,任何保鲜技术和包装材料,都无法保持茶叶的新鲜风味。茶叶含水量达10%时,茶叶的霉变速度就加快。

2.低温贮藏。低温可以降低茶叶变质的速度。各地经验表明,茶叶贮藏温度一般应控制在5℃以下,最好是在-10℃的冷库或冷柜中贮藏,才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茶叶风味不变。

3.低湿环境。茶叶具有疏松多孔、表面极易吸附水分的特性。在湿度高的环境中,茶叶因吸潮而使含水量增加。因此,茶叶包装应选用防水材料好的产品,并将茶叶贮藏在相对湿度为30%--50%的环境中。

4.低氧环境。氧气会使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如脂类、茶多酚、维生素C等氧化,使茶叶变质。因此,茶叶包装贮藏容器内的氧气含量应控制在0.1%,基本上处于无氧状态为好。

5.避光贮藏。光能引起茶叶中叶绿素等物质的氧化,使茶叶的绿色退去而变为棕黄色。光还能使茶叶变为“日晒味”,导致茶叶香气降低。因此,茶叶应避光保存。

无公害茶叶的制作技术


茶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除了它是受人们欢迎的一种好饮料外,还因为它对人体能起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那么怎样加工茶叶呢?现将茶叶的无公害加工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加工厂建设

加工厂要远离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等50米以上,远离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100米以上,远离交通主干道20米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要求水源清洁、充足,日照充分。

初制加工厂宜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带,兼顾交通、生活、通讯的便利。加工厂应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无关人员不宜进入生产区。加工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厂区环境需绿化。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墙壁无污垢。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茶季前应全面清洗消毒一次。茶叶仓库应具有密闭、防潮功能,有条件的用冷藏库贮存茶叶,保存温度5℃左右。加工车间应用采光良好,灯光照度达到500Lx 以上(注:光照度简称照度,指受光表面上光通量的面密度,是表示受光表面被照亮程度的一个量,Lx 是表示照度的单位代号。一般1个Lx 为1支蜡烛发出的亮度)。加工厂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

加工设备

茶叶的加工设备应选用环保型的名优茶加工机械设备,如多功能机、杀青机、整条机等。大宗茶类加工设备的炉灶间、热风炉应设在加工车间墙外,新购设备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

人员要求

加工人员上岗前应经过生产培训,掌握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每年度均进行健康检查。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场所应洗手、更衣、换鞋、带帽。

加工技术

鲜叶应来自无公害茶园,不宜与其他来路不明的鲜叶混合。鲜叶和毛茶严格按验收标准收购,不能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品质劣变的鲜叶和茶叶进行加工。鲜叶应合理贮青,地面贮青鲜叶堆放厚度不宜超过30厘米,根据有关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加工条、扁、针、卷曲型名优茶和炒青、烘青茶。按鲜叶品种、等级或原料情况,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正常。加工过程中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包装材料要符合食品要求。

农户加工

农户加工应有专用场地加工茶叶,有阻止家禽、家畜出入加工场所的设施。加工场地在加工期间不应存放其他杂物。加工茶叶的锅、灶应专用,不应使用日常生活炊具加工茶叶。加工过程中应保持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炒制茶叶前应用饮用水洗手,进入加工场地应换鞋,加工处不宜抽烟和随地吐痰。成品茶要存放在干燥、密闭、避光、阴凉的地方。不使用报纸等油墨印刷的纸张包装茶叶,不允许使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材料包装茶叶。提倡改农户分散加工为集中统一按标准加工。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1443.html

上一篇:管理茶树应该如何应对“倒春寒”?

下一篇:春茶产量高 秋管很关键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